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跟所有前来听讲座的教授都认识过后,周赫煊终于踏上讲台,同时教室门窗也被黑布封死,只能靠室内的电灯提供照明。

    周赫煊笑着说:“大家好,我叫周赫煊,来自遥远的中国,很高兴能在伦敦大学的讲堂上与诸位见面……有谁读过我的《大国崛起》?请举手。”

    来听讲座的,大部分都是历史专业学生,瞬间呼啦啦举手一大片。

    周赫煊继续说道:“在《大国崛起》一书当中,我阐述了世界几大列强的崛起。不管是英国、法国、德国、苏联,还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大家想必对这些欧美国家都很熟悉。而在遥远的东方,那里也有一个强国,叫做日本,想必在座的诸位就所知甚少了。有谁读过我的《菊与刀》?”

    这次只有十多个人举手,马珏把自己的手儿举得高高的。

    “看来这本书在英国卖得不好,本地的出版商亏大了。”周赫煊说。

    “哈哈哈!”

    台下发出一阵轻笑声。

    “既然这样,今天我就讲讲日本吧,”周赫煊扫视下方,提问道,“你们对日本有多少了解?坐第二排最左边的男同学,请回答。”

    一个金发男生回答说:“日本有天皇,跟英国一样,实行君主立宪制。日本在远东很强大,曾经打败俄国,吞并了朝鲜的全部国土。嗯,就是这样。”

    “还有呢?日本的历史起源,日本的文化风俗,你了解多少?”周赫煊问。

    那金发男生摇头道:“我不清楚。”

    连伦敦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都对日本所知甚少,可见普通的英国人有多糟糕,估计给他们个地球仪都找不到日本在哪地儿。

    周赫煊在黑板上画出简易世界地图,标注道:“这里是中国,这里是被日本吞并的朝鲜,这里是横跨欧亚的苏联。而日本,就在这里,一个小小的岛国。早在几万年前,日本列岛就有原始人生存,但如今的日本人,大部分是坐船而来的‘渡来者’。‘渡来者’带来了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先进技术,日本渐渐出现陶器、铜器和铁制品,逐渐形成一个农业社会。到了中国的汉朝,大概在1世纪左右,日本岛上的一个大部落,得到了中国皇帝刘秀的册封,日本有了自己的国名,叫做‘倭奴国’,日本人也叫做‘倭人’。”

    周赫煊在黑板上写下“倭”的汉字和英语音标,笑道:“为什么叫‘倭’呢?在中国的汉字里边,‘委’通‘矮’,当时的日本人很矮小,身高普遍只有一米出头,能长到1米3都属于大高个,所以中国皇帝就在‘委’旁边加了个‘人’,给日本先民取名为‘倭’。‘倭奴国’,其实就是‘矮人国’的意思。”

    马珏噗嗤一笑,自言自语道:“原来‘倭寇’的‘倭’是这样来的。”

    听到下面发出的笑声,周赫煊说:“别以为我在胡说八道,这是有文献记载的。即便到了现代,日本人经过数十年的提高营养,他们的普遍身高也只有1米5。而在古代,日本人经常为此自卑,日本皇室和贵族为了改良人种,经常派本国的女人到中国借种。”

    英国人估计很难对日本产生兴趣,周赫煊必须加入各种有趣的故事。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种小故事才是他们喜欢的,而且更加利于广泛传播。

    周赫煊对此毫无压力,反正往死里黑就是,日本的黑材料多着呢。

679【伟大的矮子民族】

    “!”

    教室里突然有个亚洲学生站起来,愤怒地拍桌子大喊:“我抗议!周先生,你这是对大日本帝国的无端诋毁,是对大和民族的严重侮辱!你必须道歉!”

    “我也抗议!”

    “我也抗议!”

    “……”

    陆陆续续又站起来四五个亚洲学生,很明显,他们都是来自日本的留学生。

    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赴欧美留学者非常多,其中以德国柏林为最。日本著名电影人这样回忆道:“如果去柏林之类的地方,那里的日本留学生很多,学不了德语,也无法研究真正德国人的生活。”

    而在英国这边,日本留学生也为数不少,今天来听讲座的就有好几个。

    面对这些日本留学生气势汹汹的质疑,教室里的中国留学生也坐不住了。包括马珏在内,所有中国学生都站起来,他们本来准备奋起反驳,现在人太多反而不知该让谁先说。

    “马珏同学,你来说吧。”其中一个学生道。

    此言正合众意,其他中国学生立即坐下,只剩马珏还孤零零站着。

    周赫煊这才看清楚是马珏,稍微有点惊讶,不明白这位北大校花怎么跑到伦敦来了。

    马珏俏脸微红,很快深呼吸平定情绪。她也不据理反驳,而是直接训斥道:“日本向来自诩礼仪之邦,大和民族也以敬爱师长、尊重秩序为准则。周先生是国际历史学术权威,今天来讲座就是各位的师长,你们凭什么大呼小叫的?如果怀有疑问,大可以共同探讨,为什么要直呼道歉?还有,讲学有讲学的秩序,你们有不赞同的地方,可以在自由提问时表达。现在站起来咆哮,一不尊重师长,二不尊重同学,三不尊重秩序,四不尊重学术。你们还有脸说自己是日本人?啊!”

    “说得好!”中国学生纷纷喝彩。

    周赫煊冲着马珏微笑点头,马珏脸色更红,连忙坐下说:“请周先生继续。”

    中日两国的互怼,让欧洲学生们大呼过瘾,那些媒体记者也兴奋地等着看好戏。

    周赫煊问那个最先站起来的日本留学生:“这位同学叫什么?”

    “田中健三郎。”那学生回答说。

    周赫煊笑道:“你刚才说我诋毁和侮辱日本,那请问,我讲的内容哪里不符合事实?是‘倭奴国’这个国名,还是日本喜欢借种的趣闻?”

    “都是假的,”田中健三郎说,“日本最早出现的国家叫‘大和国’,‘大和民族’也因此而来。至于所谓的借种,只不过是中国人的污蔑。日本人身高的提升,是源自于几十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加强营养的科学结果!”

    周赫煊云淡风轻的笑道:“首先,大和国并不是日本列岛最早出现的国家,在大和国之前还有邪马台国。另外,你知道大和国的别称是什么吗?”

    “是什么?”田中健三郎来英国是主攻欧洲历史的,显然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不了解,或者说,他们的历史教科书有意掩盖不光彩的部分。

    “大和国的别称,叫倭国,或者叫大倭国,”周赫煊在黑板上写出几个汉字、日语和英文音标,“‘倭’在日文里面跟‘大和’的发音都是‘yamato’,‘大和’就是‘大倭’,‘大和民族’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大矮人民族’!”

    “哈哈哈!”

    教室里的中国学生差点笑喷。

    欧洲学生同样忍不住笑起来,因为周赫煊刚才是用英语表达的,而且是用“great”这个单词,听起来就像是“伟大的矮子民族”。

    至于什么“大和魂”,难道该翻译成“伟大的矮子精神”?

    田中健三郎气得脸红脖子粗,只能叫嚣道:“污蔑,你这是污蔑,强词夺理!”

    “作为一个严谨的历史学者,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据可查的,”周赫煊笑道,“早在100多年前,日本志贺岛就有个农民,发现了一枚金印,上面刻着‘汉委奴国王金印’,这个印章现存于日本的博物馆内,总不会是我造假吧?中国还是很讲礼节的,觉得‘倭’字带有侮辱性质,在给日本国王赐印时特意用‘委’字。而‘倭奴国’改名为‘大和国’,同样是因为当时的倭奴国王觉得很没面子而已。如果你还对‘倭’字有异议,那么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中国的《论衡》、《后汉书》等古籍。”

    田中健三郎不知该如何反驳,憋闷得脸色发青。

    “至于日本人借种,那也是有迹可循的,”周赫煊先念了一遍汉语原文,接着又翻译成英语,说道,“中国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志》记载:倭国一舟漂泊在(宋)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日本)妇女悉被发,遇中州(中国)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从这些文字就可以看出,日本在宋代就有‘借种’的传统。”

    “那是污蔑,”另一个日本学生反驳道,“《清波杂志》不是正统古籍,那只是民间野闻而已!”

    周赫煊笑道:“那我们就说说近代吧,中国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娟娟香影梦灵修,此亦胜兵敌忾俦。蓦地思量十年事,何曾谋种到欧洲?这首诗里的‘谋种’,就是《清波杂志》里的‘度种’,也是我所说的‘借种’。在日本明治时代,伊藤博文提倡优化种族论,认为黄种人孱弱不堪,不及白种人甚远。他当首相以后,立即实施‘谋种’政策,凡是欧美白人来到日本,就鼓励日本女子与其野合,以改良日本种族。这个事情不需要翻阅文献,你们回家问问自己的祖父祖母就知道。”

    那些日本留学生都很愤怒,但周赫煊摆事实讲道理,他们根本无从反驳,一个个气得直发抖。

    欧洲学生则感觉特别新鲜,他们对日本没有太多了解,听周赫煊这么一说,都认为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特别奇葩居然还有国家领袖主动号召外国人给本国男人戴绿帽的?

    周赫煊继续说道:“‘借种’这件事情,其实反映了日本的民族性。他们一直自卑,一直想要变强,为了变强而不择手段。我们继续从日本的‘遣唐使’说起,如果说‘借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真正借种,那么‘遣唐使’就是科学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借种’……”

680【幻灯片】

    “日本这个国家,在某些方面还是让我极为佩服的。”

    周赫煊没有一黑到底,否则就显得太跌份儿了,甚至有可能让欧洲学生觉得太刻薄。他讲完遣唐使的历史,又说了一下明治维新的情况,总结道:“日本人崇拜、学习、依附于强者。中国强大的时候,日本就向中国派出遣唐使,这让日本在公元7世纪上半页迅速崛起。而当欧美强大的时候,日本立即抛弃曾经的宗主国,全面倒向西方,从而变成世界列强之一。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是可敬的,可畏的,也是值得让人深思的。”

    这一段话说出来,那几个日本留学生立即转怒为喜,显然对此极为满意。

    “大家想必听说过一则故事,它出自于《伊索寓言》,”周赫煊突然冷笑起来,“在寒冷的冬天,农夫发现一条冻僵的蛇,于是就把它放在怀里取暖。等蛇完全苏醒过来,它立即恩将仇报杀死了农夫。日本列岛,从形状上就像是一条长蛇,而日本民族,在精神上也像是一条毒蛇,它有着天然的倾略性。”

    日本留学生们立即色变,就差没冲上去攻击周赫煊了。

    “为什么我要说日本是一条毒蛇,”周赫煊继续分析道,“日本第六次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修复中日关系。前面五次遣唐使行动,让日本国力大增,毫不犹豫地选择对外扩张。它不但进攻朝鲜半岛,更直接与中国唐朝开战,在白江口被打得落花流水。这是日本第一次想要染指东亚大陆,在此后一千多年,只要日本强大起来,必然入侵朝鲜和中国。而它一旦衰弱,则又奉中国为宗主国,予取予夺。”

    “现在全世界都崇尚和平主义,但日本的国策却刚好相反,他们一直在对外侵略。1874年,日本入侵中国台湾;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国并改设冲绳县;1875年、1876年、1882年、1884年、1894年,日本前后五次入侵朝鲜。直到现在,日本已经彻底占领中国的台湾,以及整个朝鲜半岛。他们还占据了中国东北四省,还在积极策划占领中国华北五省。”

    “日本的侵略战争,往往伴随着血腥屠杀,大家请看幻灯片。”

    幻灯片这玩意儿很早就出现了,比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当中,就详细记录了自己在日本看幻灯片的情形。

    放映机的灯光照射在白色幕布上,立即出现惨痛的画面,几个日本兵耀武扬威地走着,街道上尽是中国百姓的尸体。

    周赫煊语气沉痛的讲述道:“1894年11月21日,日军攻陷中国辽东的旅顺,旋即展开四天三夜的大屠杀。英国作家艾伦是这样描述的: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的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随处可踩着死尸……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死了……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克里曼描述:我见一人跪在日本兵前,磕头求命。日本兵一手以枪尾刀插入其头于地,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有老人跪在街中,日兵斩之,几成两段……一队日本兵追逐三人,有一人抱着婴儿……一点钟后,我见该婴儿已死,两人被枪弹打倒,第三人即婴儿的父亲,失足跌倒,日本兵即可擒住其背。我走上前,指着手臂上的白布红十字想要救他,但不能阻止。日本兵将刀连插倒地之人的颈部三四下,然后立即,任其在地上延喘等死……”

    “英国牛津大学博士胡兰德先生,曾引用维利尔斯的相关记录:他们(日本兵)从战后第二天起,一连四天,野蛮地屠杀非战斗人员和妇女儿童。在这次屠杀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整个城市只剩下36人,而这36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同胞的尸体而留下的……其中一个幸存者说:我们来参加收集尸体时,看到有的人坐在椅子上就被捅死了。更惨的是,有一家炕上,母亲身边围着四五个孩子,最小的那个还在吃奶就被痛死了……”

    幻灯片正在一张张放映着,连续不断地出现屠杀场面,其血腥残暴让人不忍卒睹。再配合着周赫煊引用文献报道,以及各种现场描述,教室里顿时一片死寂。

    欧洲的教授和学生们,在感觉毛骨悚然的同时,已经对日本人的残暴印象积极深刻。

    至于在场的中国学生,一个个眼含热泪,马珏更是扑在桌上低啜起来。

    几个日本留学生此时手脚冰凉,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周赫煊手里不仅有欧美作家的相关文章,还有欧美记者拍下的几十张照片,根本不容他们抵赖。

    “噢,上帝,太可怕了!”

    “这群该死的野蛮人。”

    “我怎么以前没听说过相关报道?”

    “……”

    欧洲学生们窃窃私语,那些照片简直能毁掉他们的三观。

    欧美国家虽然靠着血腥殖民发展起来,但到了20世纪已经标榜文明,战争中死伤几百万人他们可以理解,但对平民进行大屠杀却不可饶恕。

    历史上,就连大恶魔希特勒,在得知南京大屠杀的消息后,都暴跳如雷的痛骂日本是猪队友。嗯,希特勒认为日本的杀戮手段太过血腥,应该使用毒气、绞刑等不见血的方式,这样杀人更文明一些,德意志是文明的民族。

    披上一层文明的面纱,欧洲人再看日本制造的屠杀,他们完全没有办法接受。

    周赫煊继续说:“为什么英国对旅顺大屠杀的报道失真?因为包括中央社、路透社等大型通讯社,都被日本人重金收买了,但凡有对日本不利的报道,两家通讯社立即帮忙反宣传。英国中央通讯社甚至说:‘除战时的正当杀伤之外,日军没有杀害一名中国人’。照这个说法,旅顺城里的几万百姓,难道都是自杀的吗?今天,我们既然呼吁和平,自然要还原历史的真相!”

681【变态的民族】

    距离旅顺大屠杀已经过去40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足够漫长。漫长到不但欧美人淡忘了,就连中国人都记忆模糊,甚至绝大多数国人还不知道旅顺曾经发生过屠杀事件。

    报纸上没有报道,历史书里没有记载,文学作品中没有反映,这让普罗大众如何能知晓?

    就在周赫煊激愤讲学的时候,有个叫做孙宝田的大连人,已经悄悄来到旅顺,秘密调查当年大屠杀的真相。

    历史上,正是由于孙宝田冒死查证,旅顺大屠杀才再次引起社会关注。但由于南京政府和日本人的双重打压,这些调查结果很难登报,只能在私底下小范围传播。

    直至南京大屠杀发生后,费孝通、费青兄弟俩共同翻译《龙旗翻卷之下》,旅顺大屠杀的真相终于被大众所熟知。

    周赫煊讲座时引用的部分内容,就出自于《龙旗翻卷之下》,又名《在龙旗下中日战争目击记》,早在1898年就出版了。这本书的作者詹姆斯艾伦,其实是个破产的富二代,他所供职的美国轮船负责为清军运送军火,结果因此被日军俘虏,随后亲眼见证了整个大屠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