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2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尽起白帝之军而来的黄权,看到颜营如法正所约的那样起火,以为计策已成,当然迫不及待的要赶去支援法正。

    四千蜀军借着月色的掩映,一路狂奔,那隆隆的喊杀声已越来越近,他们的脑海中,恍然已浮现出一场血腥的激战。

    转过那道弯,熊熊的火光扑眼而入,颜营就在眼前。

    驻马远望的黄权,清楚的看到颜军的东营,火光冲天而起,呐喊声与刀剑碰撞声,相隔里许都清晰可闻。

    见得此景,黄权的脸上已掩抑不住兴奋,也不急多想,扬刀叫道:“西川的将士们,随我杀进敌营,杀溃这班侵我家乡的豺狼——”

    怒啸声中,黄权纵马而出,身后的四千蜀兵鼓起勇气,呼喊着杀向了敌营。

    一路狂奔,黄权和他四千未经战阵的蜀兵,如初生的牛犊一般,咆哮着直撞入了大火熊熊的敌营。

    然而,当黄权破门而入之时,脸上那原有的兴奋,却顿时消散。

    视野之中,并没有出现黄权想象的那种混乱的场面,诺大的营中,不但看不到颜军士卒的身影,更看不到法正接应的蜀兵。

    而那些熊熊的大火,也并非是他所想的营帐在燃烧,而只是一簇簇故意堆积起来的篝火。

    此等景象,黄权呆住了,那些汹汹而入的兵也呆住了,所有人都在一瞬间茫然无解。

    一座空营,一堆堆篝火……

    愣怔半刻,黄权的脑海中,陡然间闪过了三个字:

    中计了!

    “撤兵,全军速撤回白帝城!”惊觉中计的黄权,急是大叫,拨马便欲先退。

    喊声未落,战鼓之声骤然而起,震天的呐喊之声,突然之间刺破了耳膜,只转眼的功夫,便有千军万马骤然从黑暗中杀出,从四面八方向着黄权和他的蜀兵杀来。

    伏兵,四起!

    黄权心中大骇,急是纵马回身,企图率众而逃。

    方才退出敌营不出二十余步时,前方处已现出无数的火把,数之不尽的颜军已汹涌而来,堵住了他的去路。

    火光之中,白发苍苍的黄忠纵马而出,扬刀喝道:“黄权小儿听着,你已中了我家主公之计,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弱肉强食

    中计!

    黄权心中如遭重锤一击。

    他自知是中了颜良的计策,但他却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和法正的密谋,如何会被颜良所知。

    难道说,法正已被颜良识破了不成?

    此时的黄权,仍是没有想明白,法正和张松一样,早在未见到颜良之前,就已经背叛了他们的主公刘璋。

    惊恐之际,对面的黄忠已是纵马杀出,那凶如虎狼的颜军步骑,如同见到了可口的猎物一般,向着惊慌失措的蜀兵狂扑而来。

    除了死战,黄权已别无选择。

    狠狠一咬牙,黄权鼓起勇气,挥军向着迎面而来的颜军杀去。

    黄权的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杀出一条血路。

    两支数量相当的军队,在火光的照耀下,在隆隆的喊杀声中,猛烈的撞在了一起。

    惨叫之声,马嘶之声,人呼之声,瞬间便交织成了一片乱战。

    这一场夜中的交战,在两军相遇的片刻之间,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黄权所统的蜀兵,装备虽然胜于颜军,但在意志和作战经验方面,却甚至连荆扬二州的郡兵都不如,更何况是身经百战的颜军精锐。

    恶狼般的颜军将士,挥舞着手中的刀枪,无情的斩向蜀兵,那嗜血的杀意,那疯狂的气势,岂能不将蜀兵压倒。

    只坚持了片刻,四千蜀兵的斗志便土崩瓦解,不是四散而溃。就是当场伏地投降。

    纵马狂奔的黄权,只强冲出不足二十余步,便惊骇的发现。自己麾下的兵马已损失过半,身边所余者,不过千余残兵而已。

    “这就是颜军的实力吗,我益州之兵,当真远非敌手……”

    黄权心中震惊之际,却听着身前暴喝声起,抬头猛见一员白发苍苍的老将。手舞着长刀,如电光一般疾冲而至。

    手中那一柄战刀,挟着狂澜怒涛之力。直斩而来。

    刀锋未至,那汹涌如潮的劲气,便已将黄权压迫到喘不过气来。

    刀势快如闪电,黄权根本就不及多想。只能本能的举刀相挡。

    然而。就在他手中之刀,尚才举起一半时,那快如闪电的一刀已呼啸而至。

    吭——

    一声闷响,一声惨叫。

    电光火石之中,黄权只觉头晕目眩,整个人如断了线的风筝倒飞出去,人还在半空之时,汹涌的鲜血已从口中狂喷而出。

    “砰”的一声。黄权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滚出了数丈之远才停下。

    趴在地上的他是再也爬不起来。只能一股接一股,痛苦的在那里吐血。

    只一招而已。

    “哼,若非主公要生擒于你,老朽这一刀早就宰了你小子了。”黄忠拖刀上前,冷哼一声。

    当下黄忠便在士卒将黄权绑了,押解往营中去见主公。

    而黄忠,则是挥舞着战刀,继续他疯狂的杀戮。

    在黄忠和他长沙兵的围杀下,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四千蜀兵已被斩杀大半,余众尽皆投降。

    此时,甘宁、朱桓几将所率的围兵,方才杀到,眼见黄忠拔得头功,诸将尽皆羡慕,二话不说,挥师直奔十里之外的白帝城去。

    数万大军,密密麻麻的火把,远远望去,便如一条金鳞的长龙,沿着江岸向北翻腾而去。

    小山之上,颜良与法正的对弈,方始结束。

    棋艺一般的颜良,自是输了这一局,但山下的这一局,却是大获全胜。

    耳听喊杀之声渐息,颜良知道,战斗已经结束,是到了他昂首阔步迈入白帝城的时候了。

    纵马下山,颜良和法正一行,直往大营而去。

    借着耀如白昼的火光看去,果然见营前已是一片血腥,遍地的尸体横七竖八躺在那里,地面已染成了血腥的泥沼。

    未杀奔白帝城的士卒,则是押解着一队队的蜀兵降卒,兴奋的往大营中而来。

    入营的颜良,扬鞭与他得胜的将士致意,得到了神一般主公的夸奖,众将士们刚刚平伏下去的心情,再度沸腾了起来。

    还往中军大帐时,一身是血的黄权,已经被反绑着押解在此,身受内伤的他,正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黄公衡,孤前番相邀,你称病不肯前来赴宴,今却又不请自来,还带着白帝城这么一座大礼,你说你这又是何必呢。”

    颜良笑望着他,用一种以谑似的语气,嘲讽着眼前的手下败将。

    黄权是又气又羞,瞪着颜良,怒道:“姓颜的,我主素来礼敬于你,你焉敢做出此等背信弃义的无耻之举!”

    颜良只冷漠的注视着他,用无声的威慑,来压制他的气焰。

    黄权憋着一腔的愤慨,得到的却是颜良的漠然,满肚子的怨气却不知如何发泄。

    这时,身后一人却冷笑道:“不是我主背信弃义,而是刘璋太过愚蠢,和愚蠢的人讲究什么狗屁信义,只会显得自己更愚蠢。”

    黄权身形一震,猛然回头,却惊谔的发现,法正正大摇大摆的走进来。

    法正之言,深得颜良之心,他不禁微微点头,以示赞许。

    “孝直,你怎么……”

    黄权面露茫然,他原以为法正被颜良识破,眼下不是阶下囚,就已是被杀害,却不想,法正竟会这般扬长而入。

    茫然瞬间,蓦的,黄权神色惊变。

    他并不愚蠢,他知道,法正竟已是背叛了刘璋,那什么里应外合之计,根本就是法正一手导演,诱他出兵上当,窃取白帝城的诡计。

    真相大白,黄权惊骇之余,那憋到涨红的脸上,陡然涌上无尽的怒火。

    “法正,主公待你不薄,你焉敢厚颜无耻,甘作背主之贼!”愤慨的黄权,厉声质问。

    回应他的,却是一声不屑的冷笑。

    “待我不薄?你在讲笑话吗,连你这样的人,都能当上太守,而我法正却只做得区区一个县令,那刘璋待我还真是不薄啊。”

    法正发泄着对刘璋的不满,更是讽刺黄权的智谋不及。

    黄权恼羞成怒,斥道:“你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主公能让你做一个县令,已是看得起你,你竟然有脸做这等不耻之事。”

    “既然你说我自以为是,那我就自以为是一回,我就自以为是的把益州献于颜大司马,你又能奈我何。”

    法正的言语气势,颇为张狂,根本不把黄权放在眼中。

    不过,更狂的颜良,却欣赏法正的这种狂劲。

    黄权被法正的“蛮不讲理”,顶得是无言以对,恨不得跟法正拼个你死我活,但眼下身为阶下之囚,又无可奈何。

    无奈之下,黄权神色缓和了几分,“我益州远离战乱,安享太平已多年,士民富足安康,如世外桃源一般,法正,难道你真的要勾引外敌入川,把这一片太平之国,亲手毁于一旦吗?”

    此时的黄权,方自说出了他的心声。

    身为益州土著士人的他,其实对暗弱的刘璋并没有多少忠心,黄权想要保护的,只是益州一片太平,保护他们益州士人的利益而已。

    这时,一直不语的颜良开口了。

    刀锋似的眼眸盯着黄权,他冷冷道:“天下分崩,弱肉而强食,哪一方的诸侯,不是吞并其他小诸侯,方才能成就大业,黄公衡,你莫非真是天真的以为,益州可以在这乱世中独善其身吗?”

    直白冷酷的言语,直将黄权问得身形一震,一时哑口无言。

    “你们既然不想做强者,那就只有成为强者的铺路石,益州百万士民,多么诱人的一块肥肉,孤若不取,曹操也会来取。黄公衡,你们益州人自欺欺人的太平小日子到头了,欢迎加入乱世。”

    颜良就那么负手而立,以强者的姿态,道出了他鲸吞益州的志向。

    此时的黄权,就如同一座冰雕一般,愣怔在了那里,一动不动,眉宇之间,闪烁着某种失魂落魄的情绪。

    颜良也没心思看他这黯然之状,摆手喝令将他先带下去。

    黄权乃益州土著士人中的代表人物,他若能归降,对于减弱益州人的抵抗信心,自有很大的用处,这也正是颜良对他留而不杀的原因。

    黄权被带走,颜良则翻身上马,直奔白帝城而去。

    此时的白帝城已是空无一军,黄权等先行杀到了的数万兵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轻轻松松的攻陷了此城。

    当颜良赶到白帝城时,已是东方发白,天色蒙蒙亮。

    这座巴东郡的治所,这道益州的东大门,已然插上了“颜”字的大旗。

    擒黄权,夺白帝,伐蜀首役旗开得胜。

    大胜的颜良不作任何逗留,当天午便尽起大军,由白帝城溯江西进,向着益州腹地挺进。

    安于太平的益州人,除了黄权等少数清醒者之外,根本就没意识到大祸已然临头,而从白帝城到巴郡,沿途诸县除了郡兵之外,更无任何正规军驻防。

    自白帝城以西,诸县全然没有防备,颜良以黄忠为先锋,数万大军长驱直如,连取朐忍、羊渠、临江、枳县诸城,不两日间,兵锋已逼近巴郡治所江州东面的阳关。

    直到黄忠精锐的长沙军,已经兵临阳关十里之外时,坐镇江州的巴郡太守严颜,方才得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五章 戏耍刘璋

    阳关城头,一片紧张。

    成百上千的蜀兵,正在将官的喝斥下,匆匆忙忙的爬上城头,心怀忐忑的进入各自的位置。

    江州虽乃益州要地,但因其东有白帝城拱卫,北有阆中抵御汉中的威胁,向西又是成都腹心地带,故其虽处要害,但自刘焉统治蜀地以来,就从未曾经历了战事。

    十余年来,这还是江州的守军们,头一次遭遇外敌入侵。

    故是阳关城头,箭矢、檑木、罗石等守城器械,均不完备,当此大敌进逼之时,守军只能急急忙忙的从江州城中搬运。

    而蜀兵手中的兵器,甚至还有不少都已生锈,久不临敌的状态,由此可见一斑。

    急促的马蹄声中,一员白发苍苍,却满目精光的老将,从江州城飞驰而来,直入关城。

    来者,正是巴郡太守严颜。

    神情凝重的严颜,直入关城,扶刀举目远望。

    却见东面大道上,尘埃漫天而起,尘雾之中,涌动人头,与纷飞的旗帜隐约可见,分明是一支大军正汹汹杀来。

    “从白帝城至江州,七八百里的路途,沿途诸县的官吏都死绝了吗,为何不早些来报?”严颜良恼火的喝问道。

    “那法正背叛主公,投奔了颜良,设计诱擒了黄太守,突然间占据白帝城,一路长驱直入,沿途诸县官吏几乎毫无防备,所以才使颜军杀到咱们这里时,才报了上来。”

    听着左右的报告。严颜那苍老的脸上,涌动着愤怒的火焰。

    “法正这个背主之贼,竟敢篡通颜良狗贼。谋图我益州,实在是可恨之极。”

    严颜恨到深处,恨得是咬牙切齿。

    “老将军,颜贼大军将至,咱们该怎么办才好,小的可是听说那颜良可是极厉害,连曹操和刘备都不是他对手啊。”

    左右部下。面对着汹汹而来的颜军,颇有些心虚。

    严颜却冷哼一声,傲然道:“颜贼欺我益州无人。老夫今就叫他折戟于阳关之下,让他再不敢犯我益州!”

    当下,傲气的严颜良便做出布署,一面从江州急调一万兵马。赶阳关守备。一面则飞马派往成都,去向刘璋告急求援。

    ……

    成都城。

    富丽堂皇的州府中,刘璋正与张松等人对饮,刘璋那张敦厚老实的脸上,此刻皆是春风得意。

    蜀中名将张任所统的三万大军,已经北进至葭萌关,只等颜良的大军从巴东攻入上庸,逼得张鲁抽兵东援申氏兄弟。张任的大军就可以长驱北上,直取汉中。

    一想到被张鲁欺负了这么多年。这憋屈的仇恨终于可以得报,刘璋的心里面就感到无比的痛快。

    “主公,属下听闻曹操的大军,目下已兵出陈仓,正南下武都,一旦他扫平了七姓氐部,必会大举进攻汉中,那时若我军也北攻汉中,只怕就势必要与曹操交手呀。”

    座下从事王累,表示了担忧,很显然,他对跟曹操交锋没有信心。

    刘璋得意的表情稍稍收敛,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张松却道:“主公放心,有颜大司马相助,何惧曹操。到时只需颜大司马攻打武关,威胁长安,曹操必撤兵北归,汉中还不是得由主公所得。”

    刘璋一听,信心顿时又起,连说“永年有理”。

    此时的刘璋,已是对那个素未谋面的颜良,视为知己一般。

    正当此时,堂外一人匆匆而入,口中叫道:“父亲,大事不好了!”

    刘璋抬头看去,步入堂中者,正是其子刘循。

    此时刘璋酒宴正欢,被刘循这么一叫嚷,扫了几分兴致,便不悦道:“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发生了何事令你如此慌张。”

    “父亲,巴郡太守严颜急报,那颜良背信弃约,数日前袭取了白帝城,大军溯江西进,长驱直入,前锋已攻到江州以东的阳关,严老将军飞马派人前来向父亲求救!”

    “什么!”刘璋大吃一惊,那错愕的表情,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场的王累等益州文武,同样是满面惊诧。

    刘循忙将严颜的告急书呈上,刘璋颤抖着双手捧起,细细看了数遍,那春风得意的脸庞,转眼已变得僵化成冰。

    无尽的恐怖,无尽的愤怒,在那一张看似敦厚的脸上涌动。

    蓦然间,刘璋猛然间抬起头来,愤怒幽怨的目光,狠狠的瞪向了张松。

    刘璋那眼神,分明是在质问:好你个张松,当初不是你信誓旦旦的保证,颜良绝无歹心的吗,如今这突生的异变,又当怎么解释!

    这时,旁边的王累,急道:“主公,张永年两度出使荆州,他必是已暗中投靠颜良,故才卖主求荣,引颜良使诈侵我益州。”

    张松性格傲慢,为人不羁,虽地处高位,但却和法正一样,得罪了不少人。

    生性刚直古板的王累,自然便是其中之一。

    今异变一生,心中早有存有怀疑的王累,立时便将矛头指向了张松。

    刘璋身形微微一震,看向张松的眼神中,似乎也生了疑心。

    这时,张松却冷笑道:“王从事,你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我若是想串通颜良,谋献益州,今日还可能蠢到留在此间,等着被你诬陷,等着人头落地吗?”

    一语反问,呛得王累哑口无言,更是打消了刘璋的疑惑。

    “永年,本府相信你的忠诚,只是你一力保证颜良别无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