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5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冀州的中路军,则由魏延率三万兵马,从井陉关进攻晋国的腰肋。

    颜良则御驾亲征,率二十四万大军。北渡黄河,直取晋阳。

    数十万大军,浩浩而发。从四面八方杀奔晋国而时,在这寒冬之际,北国的上空迅速为战争的阴云所覆盖。

    颜良率统大军渡河,进入到河东郡,几天后入驻平阳城,以平阳城粮草供给基地,大军长驱北上。

    楚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很快就遍全晋国,晋国官民震动。

    晋阳城,皇宫。

    金殿之上。气氛是一片的凝重。

    楚军三十万大军入侵的消息,令晋朝君臣大为震恐,司马懿召集众臣商议应对之策,而群臣却皆焦头烂额。拿不出什么万全之策。

    这也难怪。自前番临汾一败后,晋兵折兵万余,实力已颇为受创。

    如今的形势是,司马懿手中可用晋国本土兵力,最多不超过五万,以这些兵力,即使是加上鲜卑人的相助,兵力相对于楚军也显得有些寒酸。

    而且。魏王轲比能被东部的慕容鲜卑所牵制,就算发兵相助。估计也派不出多少兵马。

    这种情况之下,形势是于晋国不利。

    “代郡自古乃天绝险地,有韩猛有为将,只消一万兵马足矣。至于中路方面,井陉乃天下险关,臣以为有一万兵马驻守,足可阻敌西进。这样的话,我们只消集中主力,阻止南面的楚军主力北犯,只消熬到明年开春,雨水一降,山路泥泞,楚军自然不战而退。”

    关键时刻,贾逵站了出来,洋洋洒洒的一番话,为司马懿分忧。

    群臣听了他这番见解,精神微微振奋些许,似乎看到了不少的希望。

    司马懿微微点头,以他的聪明才智,贾逵所说的战略,他又岂会想不到呢。

    他很清楚,面对楚国,他的晋国几乎没有任何优势,除了地利。

    并州的表里山河,乃不逊于蜀地天险之国,即使没有汾河洪水的阻挡,又何惧楚军。

    司马懿沉吟半晌,腾的站了起来,环视群臣,浓烈的自信在脸上流转。

    “天下群雄皆灭,唯余朕尚存,我大晋国已是阻挡颜贼吞并天下最后一道难关,也是天下黎民苍生的了最后希望,为了正道,为了仁义,为了我大晋国,朕命尔等与朕并肩作战,誓死抵抗颜贼入侵。”

    司马懿肃厉豪然的一番话,激励着晋国诸臣的士气。

    阶下处,贾逵、王凌诸臣,以及司马朗、司马孚等亲族,皆也慷慨激昂,纷纷宣称要与颜良决一死战。

    人心鼓舞已毕,司马懿遂是连下数旨,动员晋国全国的力量,抵挡楚军进攻。

    北面代郡方面,司马懿以其兄司马朗为护军,前伐代县坐镇,“协助”韩猛守备晋国北门。

    中路,司马懿则命司马孚统兵一万,坚守井陉关。

    司马懿则自率主力,南赴西河郡,以阻挡楚军主力的北上。

    此外,司马懿还下旨娶拓拔和小种鲜卑两部贵族之女为妻,以和鲜卑形成联姻之势,向鲜卑人借兵对抗楚国。

    诸道晋军和鲜卑军四出,前赴晋国边地抵抗楚军进攻。

    为了阻止楚军北上,司马懿则下令诸军,四处伐砍树木,崩毁山石,以填塞晋南的山路,迟滞楚军北上。

    而司马懿为了对付楚军的破城炮,早已命将沿途各关隘,均以山石加固,增加其坚固性。

    至于楚军的水龙炮,司马懿也早有准备,命各关口在未入冬前,在关内大挖避雨洞,囤积了大量的干柴,以应对楚军冰冻城池的战术。

    现在的司马懿,已是使出了吃奶的劲,拼了命也阻挡楚军的进攻。

    ……

    界休,楚军大营。

    颜良站在帐门处,负手远望着那座屹立于山间的险关,英武的脸上,闪烁着几分阴冷。

    “并州之险,果然名不虚传呀……”颜良的心中在暗暗的感叹。

    颜良虽有二十余万主力,但一路进兵以来,却只能沿着汾水两岸狭窄的道路开进,沿途却要去强攻一座又一座的晋军关隘。

    出兵近一月,楚军费了九牛二虎十之力,才从永安打到了界休,推进不足百里。

    从介休往北,尚有邬县、京陵等七八处壁垒。每一处都是依山而建的石城,如果颜良以这样的速度前进的话,只怕打到明年开春。也未必能杀到晋阳城下。

    倘若将战事拖到开春,大雨一下,并州那原本就崎岖的山道,转眼就将变得泥泞不堪,山洪四起。

    到了那个时候,颜良只能选择退兵。

    颜良不得不承认,司马懿这头狼。在防守方面确实有一套,也难怪曾经的历史上,他能一直能守到把诸葛亮给熬死。

    “陛下。臣以为,并州不比河北,再这么强攻下去,并非良策。”徐庶进言道。

    此番颜良还洛阳后。留了丞相庞统坐镇洛阳。辅佐监国的太子处理朝政,故此番北征,颜良只以徐庶和法正为随军参谋。

    “司马懿准备充分,所有的关隘都经过了特殊的加固,我们的水龙炮和破城炮都奈何不了,诚如元直所言,继续强攻,徒损兵士和士卒。非是明智之举。”法正也进言道。

    颜良回过身来,目光扫了二人一眼。“不强攻,又有什么办法攻到晋阳?”

    徐庶和法正对视一眼,二人眉头深凝,皆在苦思计策。

    半晌后,徐庶蓦的眼眸一亮,几步冲到了所悬地图前,举目连连扫视。

    见他这副神情,颜良知道,徐庶定然是有了什么奇思妙想。

    果然,未几后,徐庶的嘴角,微微的掠起了几分诡异。

    他抬起头来,手指往地图上一处划,笑道:“陛下,咱们既是正面打不开通往晋阳城的道路,那何不转弯一下思路,从此间迂回进攻呢?”

    “迂回进攻?”颜良精神一振,顺着徐庶所指一望,思索飞转,转眼脸上已涌现了一丝兴奋。

    这时,法正满脸惊喜:“陛下,元直此计大妙,臣料那司马懿集中全力守南面,于这一带必无留情,咱们正好从那里为突破口。”

    颜良背负双手,沉思权衡再三,重重一点头,欣然道:“很好,元直之计甚妙,就依你之计。”

    两天后,位于介休关正南面的楚军,开始徐徐的退却。

    二十万楚军陆续而退,几天的时间内,就从介休退往了永安。

    楚军在撤退的过程中,将方圆百里的百姓统统都迁走,将各地的城池关隘,都一把火烧成了白地。

    楚军的诸般举动,很快就传往了京陵城督战的司马懿那里。

    这个消息,令司马懿和他的君臣,精神都为之一振。

    “楚军这必定是久攻不下,熬不住并州的苦寒,不得不选择撤兵了。”贾逵兴奋的说道。

    司马懿嘴上带着几分自信的微笑,仿佛在得意于自己的战略成功,他微捋着短须,浑身渐渐弥漫起了几分傲色。

    “颜贼诡计多端,朕担心他此番退兵,只是佯土,不久就会卷土重来,传令给诸军,不得放松警惕,要严守关城,以防楚军突袭。”

    司马懿虽然自信和得意,但他却不敢轻视颜良,只怕颜良是以退为进,会突然间打他个措手不及。

    不过,司马懿的这份谨慎,却很快被斥候的情报所打消。

    楚军的主力已退至平阳一带,而颜良本人正是率中军退至了更南的河东一带,已经开始南渡黄河。

    种种迹象都明确无误的表明,颜良确实是打算撤兵了。

    就在司马懿暗松一口气时,颜良已坐胯着赤兔马,行走在黄河那封冰的冰面上。

    “这回算那司马懿远气好,明年再战,陛下定能扫灭晋国。”周仓在旁豪言,他似乎以为颜良因退兵而精神有所不振,便委婉的给颜良打气。

    颜良却冷笑一声:“谁说朕要退兵了。”

    周仓顿时一愣,一脸的茫然,暗想这大军都已经到黄河上了,不是退兵还能是什么。

    “传朕旨意,大军折返东南,随朕杀奔上党郡,直取壶关!”颜良声如惊雷,扬鞭一喝。(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九章 直插司马懿菊庭

    杀奔上党,直取壶关!?

    周仓先是愣怔一下,茫然了片刻,黑漆漆的脸上,骤然间涌现无尽的惊喜。

    “原来陛下乃是以退为进,另有奇策啊。”周仓以惊叹的目光望着颜良。

    颜良嘴角微扬,笑而不语。

    这一条计策,正是徐庶所献,以佯退隐藏真正的目的,趁势兵南下进入河内郡,从该郡北上太行,直取上党郡。

    这上党郡所辖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山西和顺、榆杜等县以南,沁河流域以东的地区。

    该郡东有太行山阻隔,导致与冀州的联络相当困。

    上党郡的南向又有太行和王层二山,形成与司州相邻郡县交往的障碍。

    至于其西南,又有中条山阻隔,与晋南征来亦不畅通,而北部因有太行、太岳诸峰,所以与晋中地区的交通也十分困难。

    此郡地势高峻,险峰陡立,犹如堡垒一般,俯临河北和河南,境内山地嵯峨,绝壑深阻,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系统。

    这上党郡战略地位重要,自战国之时,便成为诸国争夺的地位,韩魏秦三国都曾在此激烈的用兵,争夺此郡。

    若论险峻程度,上党在并州诸郡之中,可谓首屈一指。

    正是因此,司马懿虽据有此郡,却并未在此驻扎有重兵,因为他相信,颜良绝不会选这么条难啃的骨头来做为主攻的方向。

    颜良却偏要给司马懿一个惊喜,以退兵为名。强取这看似不可攻克之郡。

    他若是能出其不意的拿下上党郡,便可以党其郡北上,绕过晋南诸关隘。直侧晋阳城东南。

    那个时候,司马懿的菊门被爆,看他还能撑到几时。

    兵贵于神速,颜良大军一佯退于黄河,迅速的折返北上进入河内郡境内,率八万步军轻装前进,急袭上党郡。

    这上党郡虽自在体系。但却并非与外界完全没有联系,自古以来,便是凭着诸条山脉中的狭窄孔道。与外界联系。

    这其中,最主要的一条通道,便称为太行陉。

    此径始于长子县,向南沿浊浊漳谷地至泫氏城。循白水河谷地至高都城。再南经天井关,便可进入到河内县。

    颜良此番突袭上党,所要走的便是这条太行陉。

    这太行陉长虽不过百里,但其最阔处,不足四步,盘旋蜿蜒,形如羊肠,对于普通的军士来说。自然是极为难走。

    不过,颜良此行所带的主力。却多为益州籍的将士。

    蜀道难于上青天,这些蜀籍士卒最善山地作战,羊肠小道对于他们来说,虽算不上如履平地,但也算不得艰难。

    老将张任,更是率最精锐汉中籍山地步卒充当先锋,沿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后绪的大军铺开一条顺畅的道路。

    正如颜良所预想的那样,司马懿对颜良的真实意图,毫无防备,他的突袭大军一路所向披靡。

    从河内北上,沿途的天井关、高都城、泫氏城驻军极少,且守军全无防备,面对着神兵天降一般的楚军,不是望风而溃,就是开城投降。

    楚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大军就穿越了太行陉,兵锋进入到上党腹地,向着上党郡治所壶关城直逼而去。

    上党郡治,壶关。

    关城中,司马懿的心腹爱将王凌,沿在郡府中围着火炉,饮着美酒,喝着小曲,观着堂前美姬们舞袖弄影。

    晋国诸处烽烟四起,诸将们都在苦战,却唯有他王凌所守的上党郡,安享一份难得的太平。

    王凌虽只有兵五千,但他自信楚军绝没可能来进犯上党,此刻的他,自可以别人都为战争所困时,独享一份惬意快活。

    一杯酒饮尽,王凌咂吧着嘴,微熏的脸上,已流露出几分醉意。

    “听说楚贼已经退了,这颜贼终究史是一介出身卑微的匹夫,怎能是名门出身的天子对手呢,哼,寒门终究是寒门,岂可与我世家大族相争……”

    王凌读着晋南发来的情报,心情是越来越好,那份出身世家的自得,也越来越浓烈。

    “报~~”一声急迫的奏报声,打断了王凌的好兴致。

    王凌不悦的瞪了阶下军士一眼,扁嘴道:“何事大呼小叫,打乱了本将的雅兴。”

    说着,王凌又吞下一杯酒。

    “启禀将军,南面急报,楚军突然从太行陉杀入我上党,高都诸城皆不战而降,楚军的前锋正向壶关杀来。”

    “噗——”王凌刚入喉的温酒,张口便喷了出来,呛得他是大咳起来。

    咳了半晌,王凌才喘过气来,满脸的震恐难当,颤声叫道:“怎么可能,颜贼不是退回洛阳了吗,怎么可能杀入我上党郡?”

    军士茫然,当然不可能知道这是为什么。

    王凌却不笨,他破口惊问之后,脑子那么一转,很快就恍然惊悟。

    他这下才猛然省悟,颜良退军原来只是虚招,为的就是借着退军为名,在司马懿毫无疑心的情况下,堂而皇之下的退至河内一线。

    然后,颜良才趁着晋国细作不及将情况送抵时,以轻军穿过太行径,出其不意的杀至他的壶关城下。

    想明白了这一切,王凌瞬时间是震惊目瞪口呆,先前的那份得意,还有对颜良的讽刺,转眼已烟销云散。

    “这颜贼,用兵竟然如此诡诈,他到底是人还是魔鬼?”王凌震惊到心神都有些错乱。

    半晌后,王凌才缓过神来,只得赶紧下令全军警戒,严守壶关,同时派人飞马北上,前却报知司马懿。

    而当王凌的信使,刚刚出城不足一天,张任率领的先锋军,就上长子杀至壶关城前。

    两天后,颜良亲率的八万步军,也随后赶到,四面下寨,将壶关城围住。

    ……

    晋阳西南三十里,大陵城。

    确认楚军退兵之后,司马懿彻底放宽了心,率晋军主力北归晋阳。

    是日退至这大陵城时,司马懿心情甚好,便叫大军且驻,他在御帐中设下酒宴,以提前庆贺此次御敌成功。

    “今次颜贼退却,陛下何不率我等出并州,一举拿下幽燕呢?”轲比能豪然叫道。

    司马懿微微而笑:“拿下幽燕,全取河北是必然的,不过眼下颜贼国中未乱,幽州的统治尚还稳固,咱们还不是轻举妄动之时。”

    “颜贼暴戾,轻视世家,不凭贤能,臣料其国中早已民怨沸腾,早晚会生大乱。到时咱们便可结连高句丽国,东合夹击,先取幽燕,再下河北,扫平天下指日可待啊。”

    贾逵喝得有点高,侃侃而谈,勾勒起将来的宏图伟业。

    司马懿虽觉得贾逵的战略有些夸张,但酒意微熏的他,听着心里却高兴,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御帐之中,晋国君臣其乐融融,一片欢悦轻松的气氛,似乎已完全忘记了当初为楚军所逼时的窘迫。

    酒宴的气氛正浓时,帐帘掀起,步入的军士将寒风带入帐中,搅得众人打了个冷战。

    “启禀陛下,小的奉王将军之命,特从上党来告急。”风尘仆仆的信使,伏地奏道。

    “朕让王彥云守上党,是把守土的功劳送给他,他能告什么急。”被冷到的司马懿,有点不悦的抱怨道。

    “禀陛下,楚贼颜良率大军突入上党,一路攻城陷地,王将军兵马不足,难以阻地,请陛下带发援军相救。”

    御帐中,瞬间鸦雀无声。

    包括司马懿在内,每一个晋国君臣的脸,瞬时间都定格在了惊愕的一瞬。

    原本暖意融融的大帐,温度也顷刻间跌到了谷底。

    哐铛~~

    不知是谁的手中酒杯落地,那破碎的声音,也将震愕的晋国君臣,从错愕中叫醒。

    一片哗然!

    “怎可能,颜贼不是退军了么,怎么会出现在上党郡?”

    “就是啊,会不是王彥云误报了,也许只是山匪作乱而已。”

    “谎报军情可是大罪啊。”

    ……

    麾下群臣,皆不知相信这惊人的事实,个个叫嚷着,找着理由自然安慰。

    啪!

    司马懿猛一拍案,震断了吵闹的群臣,众臣们皆闭上了嘴巴,颤巍巍的望向了司马懿。

    司马懿脸色阴沉如霾,暗暗握着拳头,恨恨道:“我们都中了那颜贼的奸计了,他班师南归只是伪装,暗中由河内突袭上党才是真,可恨,这颜贼实在是狡猾之计,连朕也上了他的当!”

    司马懿不愧是晋国第一智谋,当群臣还在自欺欺人时,他转眼已想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群臣中发出一片的“臆”声,他们听了司马懿之言,才恍然大悟,相信了这残酷而惊人的事实。

    “陛下,上党地势险要,倘若一旦有失,颜贼就可以绕过我正南面的防线,直插晋阳城侧后啊。”贾逵惊声疾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