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观的指尖停了停,却笑道:“你不妨说一下,我会怎么做?”

    他说是“不妨”,但若不说,怕就要大有“妨碍”了。

    慕容轻烟做了一次深呼吸,稳定了下情绪,方道:“若以前辈当年的性情,前辈大约会在这里彻底大闹一通,寻个机会,直到将那二人灭杀了,至于后面有什么状况,则是不予理会的。但先前听前辈描述,这两个多月时间,前辈总体也能捺得住性子,与以前似乎有些不同?”

    当然,这“捺得住性子”,是要将“小五阴冰霰截魂咒”之类的出格之举忽略掉的,两人都明白。

    “继续继续!”柳观的声音听起来还比较轻松。

    慕容轻烟又道:“若是前辈打定了化解他们阴谋的主意,最是简单,不管不顾,远走便是,让这边的混水澄清,线索明白,自有离尘宗和落日谷来应付。只是这法子太憋气,也是见招拆招的被动之举,前辈大概不怎么乐意。

    “至于更进一层,要寻根究底、揭破阴谋。晚辈也不了解情况,不敢妄言,只觉得这种乱局下,抽丝剥茧不是个好主意,不如跳出圈子,放眼全局,找到关键一节,快刀斩乱麻,来得更致命些。”

    一口气说完,女修便瞑目抿唇,真正地不发一言。事实上,她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柳观此时,早该有了他自己的判断。

    半晌,脸上微痛,那是柳严用指尖刮了她一记:

    “放眼全局!小丫头说得真好,放眼全局!”

    重复了一句,柳严与她拉开了距离,声音却仍在耳畔:“当年那毒妇大约便是如此,看似退让,其实步步占先,我在血狱鬼府内想了一百年,才明白这个道理。可才回此界,却差点儿忘了,嘿嘿,这回我也不妨也放眼看看,对,暂且放‘眼’看看!”

    最后一句,话音呢喃不清,随后,就是一个问题:“鬼铃子在何处?”

    慕容轻烟的心脏一跳,却仍闭眼道:“北海,天辰宫。”

    柳严大笑一声,山巅上那无处不在的强压,倏然不见。慕容轻烟睁开眼,山上哪还有那疯子的踪迹?

    看天空,漫天阴云大雪依旧,可是更深处的阴冷浊气,却也消失无踪。

    绝壁城的居民并不知道,懵懵懂懂之时,一场劫数从他们头顶擦过去,无声无息消散了。

    ***********

    慕容轻烟下了山,在漫天风雪中,信步前行。走出不过里许,身后苍莽大山便完全隐在风雪之后,四野茫茫,不辨方向。

    不过,她看到了,前方平原上立着一个人影,通体罩在连帽斗蓬之下,暗沉的颜色在白茫茫的雪地中分外醒目。

    慕容轻烟没有迟疑,走了过去。距离那人还有数丈远,对方便掀开风帽。一头青丝不结发髻,只是简单扎束,垂在脑后,发际线却是经过精心修饰,一根跳丝也无,显露出白瓷般的额头,也让她的长眉愈显凌厉,便如对悬的两柄利剑,直入鬓角。

    长眉下,细长凤目中,眸子黑亮,却是似睁非睁,总有睥睨之态,甚是高傲,正是赤阴女仙!

    赤阴眯起眼睛,看着慕容轻烟走来,举手施了一礼:“多谢!”

    “侥幸而已!”慕容轻烟轻吁口气,语气中透着疲惫。

    见她这模样,赤阴主动上前一步,挽住慕容轻烟的臂弯,同她一起前行。这动作对她来说已是亲热的极致,她对慕容轻烟总与他人不同,因为这个女修有许多让她佩服的本事:

    “教主那边请你过来,从柳观这里下手,真是神来之笔。有柳疯子在此,事情复杂不说,还给伊辛两个上蹦下跳的借口,如今妹妹劝走柳观,我们这里再稍稍透露消息,连敲带打,总能让他们消停一些,我在这绝壁城也好过多了!”

    慕容轻烟微微一笑,尚未说话,便听赤阴又道:“更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契机,正可把意思传到那位菩萨耳目之中,与我家神主两家把话说开,仔细商谈,不至于伤了和气,这里面,妹妹功莫大焉。”

    “赤阴姐姐。”

    “嗯?”

    “类似的话以后便不用对我说了。”

    慕容轻烟望向风雪弥漫的天空,轻轻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此次我到绝壁城来,只是为人带个口信,顺便走亲访友,游历山川。至于其他的什么事情,我不清楚、不知道、也不感兴趣!”

    赤阴瞥她一眼,笑道:“当世第一‘灵巫’,怎么尽说这种丧气话?据我所知,普天之下六位神主,除了佛祖道尊当真是‘天地生后不得见,只有神位在人前’,其余四位,可是或多或少都与你牵系着……“

    “姐姐,慎言!”

    慕容轻烟以指比唇,神色严肃。

    见赤阴不以为然,她想了想,说:“知道天底下‘灵巫’成百上千,可偏偏是我成了这所谓的第一么?那正是因为我什么都……

    “不、知、道!”

    ***********

    这段分枝情节终于结束了。或许冗长了些,但却留了很多线索。在这里我忽然想解释两句:老读者们恐怕很难在问镜中见到一个贯穿全书的阴谋之类,问镜的世界比幽冥要来得广阔多样,就是所谓的“神主”,也无法保证他的设计能够从头到尾都在掌握之中,类似情节发展应该是“你设套我解套,你再设套我干脆一剑斩掉”之类动态变化的,当然,比这些更最重要的还是鱼刺兄的波澜壮阔的人生。希望我能写出这样的感觉;也希望兄弟姐妹们一如既往地支持。

第一百零三章 感应

    余慈师弟见信如晤:

    城里气氛沉闷,为兄实在憋得厉害,干脆写几封信,发发牢骚。其余信笺并附在后,请宝光师弟以传讯飞鹰带回山门,若他忘了,师弟你提醒一声,多谢。

    师弟正修炼贯气法,为兄帮不上忙,遗憾得很。这种玄玄乎乎的玩意儿,练成是了不起,练不成也不稀罕,倒是解师叔的《玄元根本气法》,乃是宗门公认的良法,这个机会最好还是把握住。师弟正是在通神初阶和中阶之间,由‘分识化念’转向‘洗炼阴神’,由后天法转向先天法的关键时期,此时把基础打牢,日后结丹,恐怕要比为兄顺利多了。

    天裂谷动乱已近平息,绝壁城这儿多日未见妖魔,不过听长辈讲,还是有些妖魔精擅潜踪匿迹之术,又及时适应了谷上的气候,潜入内地。昨日还有强力妖魔伤了净水坛的伊辛和尚,前些日子为兄在城中亦有所感,但转瞬即逝,止心观虽离天裂谷尚远,但防御相对薄弱,师弟又喜欢出观修行,还要小心为上。

    南松子可有消息?照理说他阳神未成,又失去肉身,阴神最多坚持百日便要消散,需防他狗急跳墙。

    不知梦师妹身体状况如何?虽然我也去信询问,但梦师妹向来轻描淡写,想必不会细讲。若她伤势有反复,务必告知。

    ……

    余慈读过信笺,不由失笑。这封信怕真是李佑在百无聊赖之际写就的,信马由缰,想到哪里说哪里,流水账一般。不过,余慈还是注意到了,信中提到伊辛和尚,说是为妖魔所伤。

    这是障眼法吧。

    深知其中内情的余慈,第一个念头便是如此。不过,这和尚若是要以自残的方式来掩人耳目,难道是他也觉出风声不对了?那还真是可喜可贺呢。

    余慈还是将此事放在一边,暂时插不进手去的东西没必要多想,他现在的重心完全放在贯气法的修行上,更准确地说,是放在符箓“成窍”和“通窍”的关键点上。

    发现符箓的“窍眼”,相对对他前面十多年修行来说,其重要性绝不亚于成功“分识化念”,进入通神境界。要知,他前面多年修行,根基除了一部寻常的“九宫月明还真妙法”外,大部分倒是借助符书上的道理,慢慢摸索出来的。他的修行基础,早与符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符法修为上的进步,便是他整体修为的进步。这进步是由内而外,浑不着意,自然而然发生的,便如同捆在一起的炮仗,一个环节点火,便噼里啪啦连成一串,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段时间,余慈已经完全痴迷了进去。左也是符,右也是符,醒来是“窍”,睡去是“窍”,完完全全陷在“画符需知窍”的理念里,且不断践行验证。

    天色已晚,经过一整天的练习,他的身体已经很疲累了,不过他又一次伸出手,静心澄意,曲折间画出他现在所知的最复杂的符箓。

    上有飞鸟迂回,下有猛虎出山,二者统摄一切飞禽走兽生灵之气,两侧更有星图分张,规划出天地寰宇的结构位置,中间以籀文的“鉴”字做结,象征明光如镜,映彻大千。

    正是五方通灵符。

    余慈一直在刷新着他对符法的认识,在“窍眼”的把握上,也愈发地深刻:

    “窍眼”很重要,可若只抓着窍眼,忽略其它,也不应该。

    窍窍相通,气聚含灵,是符箓有灵应的关键,可符箓中的窍眼,却也不是凭空捣出来的。而是通过“书图象”一节,以繁密的笔划牵引罡气,疏导回环,自然顿挫而成。否则,在此基础上的“贯气法”也不必叫“贯气法”,直接叫“贯窍法”得了。如此“布精气”、“书图象”两个要素相辅相成,才是画符技法的真义所在。

    图象笔划引气成窍,使得精气布满;精气流注窍窍相通,以致图象通灵。

    此即“成窍”和“通窍”差别和联系。这一点,余慈不是悟的,而是在成千上万次的刻苦练习中,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随着符纹图画益渐丰满,余慈愈发地畅快,只觉在“成窍”和“通窍”两大原则形成的“河道”之中,神意元气便如滔滔江水,冲折回环,只需要略略着意,窍眼便自生其中,更有精气穿流其间,比原来全神贯注时还要来得精微玄妙。

    王八拳抡出去是一拳,沉腰坐马力贯拳锋也是一拳,可这两拳威力,相去何止霄壤?差别不是别的,只是一点窍门罢了!

    不只是灵符通了窍,便是余慈自己,何尝不是通窍了也!

    转眼符成,灼灼灵光呈螺旋状急速扩散,满溢小谷,更视山崖巨岩如无物,穿透进去,附近的生灵反应如流水般反馈入心中,清晰而深刻。余慈闭上眼睛向后仰,直接倒在枯草平铺的土地上。

    疲倦翻涌而上,他很想就这么大睡一场,不过他还是支撑着,维持似醒非醒的状态。

    五方通灵符的效力依然在持续,将周边生灵的动态传导入心间。不知不觉,余慈的神魂感应开启,以他本人为中心,一组巨大的“同心圆”铺开,中央的微光闪烁,驱动外围“圆环”,像是雨后湖面,向外扩张。

    一向内,一内外,两边的感觉交叠,事情发生了很奇妙的变化。

    五方通灵符所捕捉到的周边生灵信息,经过“湖水”的冲刷过滤,愈显得层次分明。经由这么一回,那些概略的气息源头,也就是周边的飞禽走兽倒似在心中活过来一般,栩栩如生:跳跃的麻雀、奔跑的野兔、飞翔的雪雕——这些形象也许混杂些了想象,但却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而“湖水”的范围,则在五方通灵符符法效应的牵引下,迅速扩张。

    感应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和被动双向进行的过程,余慈的神魂感应主动范围有个限度,但是他接收的信息,却被五方通灵符给放大了,这从另一个角度扩张了他的感应极限,余慈所能感应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两三倍,接收的各类信息则是十倍、几十倍地增长。

    信息越多,感应的层次越丰富;层次越丰富,理智的判断越精准;判断越精准,感应范围内的天地也就越显得清晰明确,然后会有更多更细致的信息涌进来,重新进入这个流程,不断在心中构建完善外部世界的映像,形成了一个极度向好的良性循环。

    余慈前几日发现了神魂感应和五方通灵符结合,竟然会有如此奇妙的效果,所以每次练习结束,都会来这么一手,感受其中的奥妙。

    在这时候,他总是想起照神图。

    二者的感觉其实非常相似,只不过,照神图的映照范围要宽广太多、清晰明确的程度也远远胜之;然而运用照神图,终究是用心念和眼睛去观察,也不明白里面的机理,总隔了一层。好像是请朋友帮忙,做得固然极好,却不明白他究竟是怎么做的。这般下来,十次百次,也不是自己的能耐。

    而神魂感应和五方通灵符结合,反馈的信息简洁又直观,可以更直接地作出反应,且更重要的是,这是属于他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外物的帮助。

    要是将两边结合一下……

    正思绪飞扬之时,有一个异常的感应反馈到心间。这时就看出神魂感应的敏锐和直接。

    目标高速飞掠,发端于五里之外,已是他此时神魂感应的极限,出现的瞬间,便映在他心中,等迫近了一里距离,其大致形态轮廓就已经成形,再靠近一些,便连目标时刻变动的周边环境,包括山风草石鸟兽等诸般元素都能隐约做出判断。

    此时余慈心中,像是铺开了一个范围狭小、映像模糊不清的简易版“照神图”,可是这层图像却是完完全全根植在他心中的,里面每一个变化,都能引起他直接的反应。

    目标越是靠近,越是清晰。

    在先前神魂感应范围扩展丰富的过程中,余慈对他本人附近的环境已经做出了足够且明确的判断,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当目标进入这个明确的范围,“色彩”便一下子鲜亮起来。

    “不是善类!”

    余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判断,而在判断成为清晰的念头呈现在心中之前,他的身体已经动了。

    取剑、发力、移身、飞跃,余慈从小谷山壁借力而上,像一缕轻烟,转眼便跃出谷口,又直上十丈高空。雾化……不,也许就是那半山蜃楼剑意催动,剑气破空,发出“嘶”地一声轻啸,

    和他的动作配合得分毫不差,他上空十多丈,一只飞鸟高速飞行,恰从这片区域经过,剑气扫过,飞鸟一震,身子登时下挫一大截,虽是再度振翅,朝远方飞走,但飞不过里许,便一头栽下。

    剑气挥出之后,那层次丰富、色彩鲜明的神魂感应世界轰然破碎,余慈再无法维持那奇妙感应,五感六识尽都恢复到正常状态。然后,他的肉眼便看到了目标的真实外观。

    一只乌鸦?

    余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作出“不是善类”的判断,而且此物和他神魂感应的形象也有一些差别。

    是判断不准?

    余慈身子本就疲惫,又一口气冲上谷顶,游空发剑,力气早已用尽,只能看着乌鸦落到山那边去。

    轻巧落地,余慈抬头,正想着是不是过去看看,却见山岭那边,一道人影飞出来。见到那人身形,他极是讶异:

    “解仙长?”

    *********

    回到主角模式,舞台已经铺好,就看鱼刺兄的表现了。今天下午加更一章,敬请兄弟姐妹支持。希望周末的红票和收藏更给力些!

第一百零四章 真伪

    来人身形瘦高,面容木讷,正是多日不见的解良仙师。也不知道他来了多久,反正余慈之前的神魂感应,完全没有发现他的存在。余慈也看到,此时解良手上竟提着那只坠过山去的乌鸦。

    余慈大奇,待解良飞至,招呼道:“解仙长安好,这是从天裂谷回来了吗?”

    解良嗯了一声,拿目光在他脸上一扫,唇角抽了下,算是笑过:“我在天裂谷,于师兄恨不能一日发一信告知,你贯气法有成,催我回来授课。宗门传讯飞剑,就是让他这么用的?”

    余慈垂首,心下不知是好笑还是感动。

    像离尘宗这样的大宗门,远距离传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门饲养的传讯飞鹰,乃洪荒异种,可在万丈高空长途飞行,速度堪比还丹修士全力发挥的水准。经过训练后,可判别方位,送传信息,虽说在无边无际的修行界,未免显得慢了些,但成本还算得上低廉,刚才李佑信上,便提到此物。

    第二种方式就是传讯飞剑。和传讯飞鹰相比,这种方式要快捷得多,剑光一闪,百里便过,从修行界东头冲到西头,也就是几个日夜的功夫。然而这法子比传讯飞鹰也要麻烦得多,因为飞剑无法自动辨识方位,一般是在两个固定地点预设法阵,定点传送,只用在两地间的通讯上。若是要通知个人,只能通过预先绑定目标气息和神魂印记,且距离还有很严格的限制,当然,耗费也是不菲。

    若真如解良所说,一日一信这般发送,真不知于舟老道要有怎样的花费。而且,很显然,老道是一直在关心着他的,对他的进度了若指掌,知道他贯气法有成,便想着趁热打铁,请解良回来,助他一举将《玄元根本气法》拿下。

    对此,余慈什么都不说,只在心里记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