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6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种封禁,专门针对武、楚二人。

    苏双鹤不动声色,悄然隔开身畔摇动的神意,和那两个家伙拉开距离。若在之前,万不可能,现在却轻松多了。

    哪知正移动间,楚原湘神意转折激荡,仿佛是老儒吟哦出声: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苏双鹤不免腹诽:他倒还有闲情!

    不过,能够重新使出这“多此一举”的手段,也证明楚原湘开始适应此地的环境。

    依旧是有人比苏双鹤更直白,虚空中传来一声冷笑。

    发声的是一直沉默的武元辰。此时神意抖荡,沉郁中杀机如燃,将尖锐的意念击发出来:“我道是哪个,原来是上清余孽!”

    这里是仙境也好,幻境也罢,对武元辰这样层次的人物,都不会为外象所遮蔽,而是直视其法则层面。若将感应窥探入微,便可见得,海天之间,那种独特的玄门义理,典型的运转方式,和上清宗修士战过不知几千几万次的武元辰,怎么可能发现不了?

    甚至是这一方天地,他也不是“头回”进来了。

    “三清境!”

    当年玄门各大宗门阀,由八景宫牵头,做“三十六天”的设计,只是理念不同、利益难合,最终分道扬镳。

    当时引发冲突的两种理念,矛盾主要集中在“三清以下三十二天”之上。

    一方是认为,应当东南西北各立八天,镇压四方**八极,主张者以上清宗为首。

    另一方且师法佛门“十法界”,垂直划分三界二十八天,更上有四梵天,合为三十二天,这一派,则是以八景宫为首。

    到后来,“三十六天”的设计终究还是没能达成共识。

    上清宗召请诸天神明,自成太霄神庭,势压北地,采用的就是四方八天之法;便是后来陆沉的东华宫,也借用了此一架构。

    八景宫则在垂直分划的路子上走得更远,其宗门根本的“云外清虚之天”,汇集三十六洞天福地,逐天而上,自成一域,几已不在此界之中。

    但不管是哪一派,争论得又是如何激烈,其中却有一条,早早就没了异议。

    那便是更在三十二天之上的“三清境”和“大罗天”。

    道经有云:三天最上号曰大罗,是道境极地。妙气本一,唯此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一曰清微天玉清境;二曰禹余天上清境;三曰大赤天太清境。

    不管是四方八天,还是三界四梵,到最后,都是归于三清境,最上则为大罗天,包罗诸天,至高无上。

    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依据什么“道经”,也不是来自于哪家的玄理,而是有一桩同时记入八景、上清乃至多个玄门大宗的记载,铁证如山。

    劫生劫灭,上溯万古。

    自世间现了“修士”、有了传承、定了法统,对于各自根脉的追寻,就一日没有停止过。

    相较于魔门那位高高在上的统天大化元始天魔王;相较于巫门确凿无疑且随时可以瞻仰之神迹;相较于儒宗圣人脉络清晰的学理传承,释、玄两家其实还是有些尴尬的。

    佛祖、道尊位于五大神主之前列,却是“天地生后不得见,只有神位在人前”,都道是那二位传下了道统,但不管怎样探究,都是只鳞片羽,且以玄虚之言为多。

    久而久之,不免就有些人心志动摇,又或矫诬攀附,再有不怀好意之人,煽风点火,佛门远在西极也还罢了,一段时间内,玄门各宗倒是大兴“虚无”之风,大有踢倒神坛,全面切割之势。

    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清宗三世葛祖师,神通天授,九十年而成地仙,此后驻世传道,一手开拓上清宗域外世界,再百年,于无上杳冥之层次,追溯时光,合于道尊真意,将那一点缈不可测的烙印,接引回来,将其演化成一门无上神通。

    神通一出,诸天震动,立成天地大劫,九载方散。葛祖师也在大劫中合道而去,令人嗟呀不已。

    但也正是借这一门神通,和那一场劫数,玄门“虚无”歪风戛然而止,内魔外道迭遭镇压,重振巍然气象。

    便是当年的八景宫,也要赞叹“正本清源,上善之法”。

    葛祖师临劫之时,为所悟的这门无上神通传承煞费苦心,以大智慧,不立专门文字,只是披阅删改上清诸部典籍,将无上心法,化入各上清典章之中。传说但凡是上清长生经义,都内蕴此法,殊途而同归,一旦深入到某种层次,将会不学而自通。

    此即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是也。

    自上清三世葛祖以来,十数劫以下,上清宗真正了悟此神通者,屈指可数,便是领悟出来,也自有不同面目,惟本质如一,神异非常。

    面目虽不同,可此门无上神通所发的第一个异象,却是不易不变。正像是当年八景宫掌教圣人杜祖师,在亲眼目睹此门神通发动之后,所感慨的那般:

    道化天真难为喻,万古云霄一羽毛!

    “万古云霄……道尊玄通威仪,末学后进仰之弥高,喻之无言。葛道人将神通化为云霄鸾羽,何其精到——这门无上神通,大约也像是鸾凤所遗的一片羽毛,由此略窥道尊神通之万一,仅此而已。”

    “你冒酸水也没说你疯疾痊愈。”

    “咄,谁和魔崽子说话,我只是感慨而已。上清鼎灭之前,这门神通也已经很久不见。要知道,当年只要是演化出这门神通,就是当之无愧的上清第一人……”

    “为何不说玄门第一?你们这些守尸鬼,今不如古,可鄙可笑……我想想,至少也有四劫时光不见。”

    “魔崽子闭嘴!看这三清之境,描画间气纹层生,窍眼暗布,应该是走的符箓之道……唔,这是自《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中演化出来的吧。”

    “这部符经,你们当年没抢到手?”

    “咱们熟归熟,也不要乱扣帽子好吧。当年引动魔劫的,总不是我们。”

    “嘿嘿,清者自清,何必多言。”

    楚原湘和武元辰神意交流,却也辗转化音,不曾避讳任何人,或者更像是故意说给人听。

    旁边的苏双鹤因为“立场不同”,已经被彻底无视了。

    苏双鹤倒也不恼,更准确地说,是没那个心思。他深知,不管是楚原湘还是武元辰,都是信奉“拳头大过道理”,但凡神意所及,就是由他们说了算。若有半分可能,此时也要闹将起来,神意透空,将什么白玉京、三清境都砸个稀巴烂。

    而如今在这儿卖弄嘴皮子,只能说明,二人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破局的法子……真真正正陷在了这里!

    虽然不是本体到此,虽然只是部分神意受制,但事实就是事实,不容辩驳。

    这件事传出去,包管震动九天十地,整个修行界都要颤三颤!

    两个大劫法宗师啊……对了,受困的还要再加上他。

    是三个!

    苏双鹤这才来得及郁闷。

    余慈那厮,莫不是一见大占上风,就把“默契”给甩到泥地里去了?

    一念方起,天穹之上,忽有虹光飞架,转眼临头,观其来势,分明是向他身上罩落。

    双边神意振荡骤起,显然是两个大劫法宗师捕捉战机,齐齐发动,只是起势还有点模样,神意冲击一到半途,又是荒腔走板,次第崩散。

第二十一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上)

    苏双鹤一个恍惚,便见虚空穿叠,再眨眼时,已经换了天地。

    这种虚空移转的手段十分奇妙,但更要求他的合作,苏双鹤没有抵抗,他现在迫不及待地需要和余慈做一番交流,为此每个机会都是必要的。

    只是不等他细看周围环境,旁边就有人道:“客人请跟我来,老爷有请。”

    苏双鹤扭头,愣了愣,视线下线,见眼前竟是一位垂髻童儿,身穿红衣,小脸崩紧,神情严肃……好吧,其实是紧张。

    从他话音就能看出,咬文嚼字,一板一眼,恨不能个个平仄入调,反而僵硬刻板,但架不住童儿相貌端正入眼,还是颇为可爱。

    只是当第一印象过去,苏双鹤猛觉不对,眼珠子当即就凝在眼眶中,看着童儿发呆。

    童儿被他看得心慌,忙低头打量自己身上的衣物,又伸手去摸发髻,却是越越看越紧张,越摸越糊涂,已变成了个大红脸。

    脸红了?好吧,它红的是什么?血杀戾气吗?

    终于那童儿受不住了,眼中几乎是含着在泪在问:“这位客人,我……哪做错了?”

    看童儿的表情,苏双鹤心里好像是猫狗打架,吱吱呀呀,杂毛乱飞。

    偏偏他还必须好好哄着:“没有,哪错了?很好,妙极了!”

    “啊?”

    “呃,我是说,余老弟座下,有小兄弟你这样的仙童,真是让人羡煞……羡煞!”

    这一句终于是真诚到锥心刺血的实话。童儿的反应则有些迟钝:“余老弟?啊,你是说老爷,对了,老爷还在等着,客人您请这边走。”

    童儿恭恭敬敬地向苏双鹤躬身行礼,苏双鹤也想弯腰来着,好险才止住了,接下来就是跟在童儿屁股后面,懵懵懂懂,魂不守舍,一路前行。

    必须要说,有了这份儿缓冲的时间,真是救了苏双鹤的命,没让人稀里糊涂做出傻事来。他怎么也是天下有数的大劫法宗师,走出几步之后,终于回过神来,也捕捉到了之前这荒谬场景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玄黄杀剑……塑灵剑器!

    这项事实,仿佛是一颗冰珠由喉咙眼里吞下去,虽说前面噎得难受,后面坠得肚疼,可那份扩散的凉意,却让他的思维逐渐清晰,看向前方童儿的眼神,则是越发地灼热。

    此等情况下,再想观察四周环境已是不可能了,苏双鹤就跟着童儿一路前行,直到眼前一座拔地而起的高阁占据大半个视界,才勉强移开视线,投向高阁之上。

    余慈就在高阁之中,虽没有目见,但凭感应知晓,那位应该是在此投影出来。

    为此,苏双鹤还整理了一下心情,可问题在于,余慈可要随意得多。当童儿引苏双鹤上来的时候,他正凭栏远眺,没有回头交流的意思。

    三日前的苏双鹤,会一怒出手;一日前的苏双鹤,会拂袖而去;而在如今,他则是按下了一切念头,大笑上前:“真是余老弟在此,老哥我今日大开眼界。好一个虚空神念,好一个万古云霄!”

    他如此作态,终于让余慈扭过脸来,由于是这一方世界的掌控者,就算是投影,也显得真实有质感,面目上一切微妙表情,都体现得十分清晰。

    “鹤巫见笑了,因循旧例,拾前人牙慧而已。这一处凭空化现的所在,就是我也看不过来……”

    “如此无上神通,就是拾人牙慧又如何?这才是薪火相传!上清宗有你在,便是传承不灭,复兴可期。”

    余慈微微一笑,也不过分客套:“那就呈鹤巫吉言了。”

    说话间,苏双鹤已经来到余慈身边,这才发现,他所在的这个位置,视野绝佳。向远处正前方看,正是这一重天域最宏伟的宫殿群所在。

    他有心探究底细,为以后做些准备,但真的深入进去,触及法则层面,却是浑浑噩噩,只知法则多有不同,具体的结构法理,还是蒙着雾气,看不通透。

    这“万古云霄”的神通,又有一个名目,道是“道尊遗韵”,当然没那么轻易看破。

    苏双鹤也不强求,再把注意力放回表面,只见宫殿群落之中,金甲执戈,仙真往来,川流不息,却给人以肃穆庄严之感。

    究其原因,就是一众仙真,起落之间,看似随意,其实莫不规矩合度,秩序井然,且是“来”的多,“走”的少,他们一批批降下,进入各个殿宇,有的就在殿外盘膝坐下,浮于云端,也就是从这些仙真脸上,苏双鹤看到了某种表情。

    他们似乎在倾听什么……

    莫名受到这种表情的感染,苏双鹤不自觉竖起耳朵,尽力感应。只是大概是相距太远的缘故,除了风声,再无别的声音。可就是这再寻常不过的风声,入得耳中,也有一种无以名之的感受,仿佛是一缕温润的暖息,从顶门吹入,从脚底穿出,全身上下暖洋洋的十分受用,刚刚被玄黄杀剑伤及的神魂,竟是霍然痊愈。

    苏双鹤为之愕然:“这是……”

    余慈看他一眼,道:“气化三清,传布玄理本义,演示诸天万法——这里是大赤天太清境太极宫,应该是道德天尊传法之景。”

    “……”

    苏双鹤整个人都木了。就算他是巫门法统,听到这话的时候,也有忍不住的妒火烧上心头——有此神通,岂不是可以日夜聆听三清教化?

    他忍不住又要再竖耳倾听,但这时,余慈又开了口:“这一方天地,若非鹤巫以咒术相助,未必能布得下来,我在此谢过。”

    这是给他送了把梯子,苏双鹤自然心领神会,忙按下其他心思,笑道:“说来惭愧,我本是回城,路过此地,见剑光冲霄,自北向南,破云而来,知是第一等的剑器,不免动了贪念,实不知竟然与老弟有关……唉,细思来也是糊涂,我这巫门,拿剑何用?”

    说话间,他也忍不住

    余慈微笑听他解释撇清,末了方道:“剑巫之恩怨,我亦知晓,若我站在鹤巫的立场上,恐怕亦不敢将此凶器轻让于人。”

    苏双鹤简直要热泪盈眶了,没想到,一场联手之后,姓余的竟然变得如此好说话,若能再加深一下,回头敲他闷棍,岂不是成功可期?

    但至此之后,余慈不再说话,态度就有些捉摸不定了。

    苏双鹤心里打鼓,干脆一咬牙,主动开口试探:“老弟这‘万古云霄’一出,势必天下震动,不知以后,做何打算?”

    余慈应道:“我这人性子不定,运气也诡异,以前做事,往往都是到一半,就横枝节,分神旁顾,最终很多事都再无下文。如此就学了乖,要做事,就不管不顾做到底,既定的行程不变,要做的事项不变,确认的准则不变……对我来说,眼前的事情,也是枝节,尽速处理掉为最好。”

    苏双鹤辛苦听这些云里雾里的话,到最后才明白过来:

    “老弟是想处置楚原湘和武元辰?这二人都是神意入陷,抽身困难,但要他们本体到此,再呼朋唤友,多少也是麻烦。若老弟不嫌弃,我倒愿做个中人……”

    “鹤巫虽有意,那二人却未必领情。”

    “哦?”

    未及细问,这一方天地忽然抖荡,波纹暗生,旋即抚平。

    “他们动手了?”

    苏双鹤只觉得不可理喻,武、楚二人虽是狠人、狂徒,脑子却都好使,不会不知道,所做的都是无用功,明知如此,还要强行发难……莫不是要走极端?

    “神意受困,虚空留印,终究不美,这二人是不想以‘本命烙印’受制于人。”

    余慈并不惊讶,微微一笑之后,就在高阁之上,向远方宫殿群深处作揖,但见那方清光经天,向这边扫落,触及高阁,便是转质化形,化为一道飘落的符诏,落在余慈手中。

    “既然如此,我就送他们一程!”

    作为神意对冲的第一战场,此时的少阳剑窟正是满目疮痍,横尸无数。

    韩水常心里一直在滴血,故而自顾自指挥门下弟子收拾残局,应付那些群情激奋的各路修士,压根不理会清虚道德宗的那几位。

    王子怀和鸿远道士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向韩水常要了一间静室,自去救治端阳真人。这种由神意而及肉身的伤势最为麻烦,不管是治疗还是调养,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也亏得端阳真人根基牢固,如若不然,直接打落境界,也不是不可能。

    清虚道德宗的三人不能分心,韩水常乐得轻松。

    眼看着一切将要走上正轨,他心里念叨着“诸邪避散”,强打精神,和杜应等一干人等,商量补偿事宜,偏在此时,刚刚修补个大概的护山符阵又是震荡,分明有人破开防护,直上主峰。

    韩水常如惊弓之鸟,手已经按在剑柄上,却见之前已经离开主峰的王子怀紧接着破空飞至,向他招呼:

    “楚祖师到了。”

    楚原湘?

    韩水常心里滋味复杂,再有千般不乐意,也要引着众修士出了议事厅,出外迎候。果然,主峰临崖平台之上,已经是站着一人,身形高大,须发乱糟糟的少有打理,然而眼神清澈明透,正是楚原湘。

    王子怀早一步上前行礼,口称“祖师”。

    韩水常与楚原湘平辈,又心中有气,故而只是拱拱手,淡淡道一声:“楚天君”

    楚原湘何等人物,早看出他的想法,却也不客气,劈头就问:“藏剑天字洞府还在吧,我用了。”

    韩水常脸上神色不变:“我为天君安排。”

    楚原湘这才转向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