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6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概就是九幽冥狱了!

    一念未绝,那虚空扭曲的最深处,扑啦啦飞出一道黑影,穿越虚空之时,数根乌羽飞落,随即化为幽暗的烟气,归于虚无。

    至于黑影的本体,则迎风而长,像是乌鸦模样,只是双眸血红,头顶有三根竖翎,随风摆动,其间血光流转,给大鸟全身都涂染上了一层血色。

    栖真努力辨别来历:“看起来像是三命鬼鸦!”

    这种生活在九幽冥狱的异种,随修为长进,头顶渐次生出三根竖翎。这三根翎羽乃是第一等的灵物,据传有替死之能,三命鬼鸦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世间替难傀儡、巫偶,又或者续命丹药,只要能得这三根翎羽合炉炼化,效用可立增十倍,其价值不可估量。

    可眼下,余慈召它出来……分明是撞上去的!

    那三命鬼鸦发出粗哑的鸣叫,身化乌光,直冲云霄,目标直指那诡异巨眼。

    眼看鬼鸦速度激增,劫云之中,巨眼瞳仁放出幽绿光束,隔空百里,便将其照个正着。

    毁灭性的力量以“光线”的形式,透入鬼鸦躯壳之内,抹杀生机。

    可就在此时,鬼鸦头顶,一根竖翎无火自燃,瞬息化灰,鬼鸦本身不见任何影响,反而速度再增,顶着幽绿光线,一个呼吸间,就破入云层,正正撞到那巨眼之上。

    吃这一撞,巨眼上流转的血光,还有周边聚拢的雷火齐齐向内塌陷,将那片区域搅得一团糟,那巨眼神通,自然是给破个干净。

    倒是三命鬼鸦,在劫云中打了个转,又掉头飞回,只是头上竖翎又少了一根。

    劫云深处,雷音震动,又仿佛是某人的怒吼。

    “喀喇喇”电光迸裂,一条粗逾里许,长逾万丈的手臂,便从巨眼破灭的漩涡中探出来,直取鬼鸦。

    然而,这一击声势虽大,其实还比不过刚刚的巨眼神通。

    天地法则意志焉能允许此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当下十方雷火交织,将万丈手臂轰成粉碎。

    三命鬼鸦则是施施然飞回到九幽冥狱,连着滚滚阴气,尽数回流。

    此时沼泽中除了那些受阴气浸染,生机绝灭的树丛灌木之外,就再也见不到九幽冥狱曾开启过的痕迹。

    栖真勉力维持着外表平静,其实心里早已翻天覆地。

    也在此时,遥远的虚空中,有声音压过雷霆,轰传过来:“召劾九幽鬼物?可是余真人当面?”

    余慈根本不理会,只对栖真道:

    “走吧。”

    对此时的他来说,若“阿猫阿狗”都要搭理,那世人公认的未来上清之主,也忒不值钱了罢!

    不是他拿捏,只叹得力的人太少。

    坐在辇车中,余慈心境清明,还有闲数一数目前手里的战力。

    说起来,真要都是状态全满,不敢说拿出几个地仙大能来,三五个大劫法宗师绝无问题,且战力都是出类拔萃。

    别说比那些大型宗门,就是与门阀相比,也逊色不了太多。

    可再往下数,真人、步虚、还丹这三个境界的修士数目,就是万万比不得了。

    以往他从来没有在这个方面用过心思,信众是有一点儿,但与门徒的概念差别太大。

    他也知道影鬼在搞些明堂,可那些冠着“盘皇剑宗”名头的人物也难以拿到明面上来。

    能承继上清道统的,思来想去,也只有思定院那几位,修为又都弱了些……

    好吧,除了无羽、回风道士、张妙林三个,竟是再没有能拿出手的人物了。

    世间有哪个宗门里面,步虚、还丹修士的数目,加起来都还不比不过大劫法宗师的?

    话又说回来,那几位大劫法战力,能在法理上和上清宗挂钩的,也是一个都无。

    重振上清,任重道远哪!

第三十七章 见面闻名 穹庐之秘(四)

    坐在辇车中,余慈苦笑。

    思路固然清楚了,想到的全是种种不足之处,真正该怎么做法,仍然没有一个定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像他这样,预都预不起来的,又算怎么一回事儿?

    他实在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当初朱老先生只让他使上清传承不绝,而未提及重振上清门户,是否也有这类的考虑呢?

    他并不沮丧,人无完人,认清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总比懵懵懂懂做蠢事强。

    此时他虽然仍没有想出个计划来,却也是明确了,有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夯实根基,是当务之急。

    余慈近段时间,也在研究宗门传承之事,还从玄黄那边抽了几本相关的书看。

    知道那些门阀大宗,最健康的人才体系,大约是一代、二代的长辈中,有地仙镇压门派气运,再有数位劫法宗师,长年驻扎此界。

    三代、四代修士里面,出类拔萃的也能进入长生境界,再有大量的步虚、还丹修士,作为门派的基石。

    据说,大型宗门每十位还丹修士中,便可稳出一位步虚强者,至于由步虚而成就长生真人的,则是三十取一,再往上的话,就要看机缘了。

    像离尘宗这种,在大宗门中位置比较靠后的,地处偏远,门人弟子少一些,比例要高一点儿,但也有限。

    如此,大型宗门内,外门弟子、入室弟子、核心弟子加起来,总要有三五千人,。

    但问题是,每三千六百年的天地大劫到来后,真界中,一众劫修的伤亡率,高成八成以上,也就是说,五个人里,才能有一人全身而退,其余的要么是身死魂丧,要么是道基损伤。后者想再熬过下一回天地大劫,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大宗门阀很大程度上能够削减损失,可若要维持宗门不衰,基础的弟子还要再多三到五成,才能支应得起这一套进阶体系。

    如若不然,就只能往中小门派里排去了。

    所以说,兴起一个宗门,尤其是夯实大宗根基,绝不是一时之功,而是几代人的积累。

    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时世间仅有的那些上清遗脉弟子,可以说是最最珍贵的资源。

    当年上清鼎灭,固然大部分弟子都遭了魔劫,但总还有无羽、回风道士的师长这类修士,星散四方。

    一旦汇聚起来,有充足的资源供给,合适的秘法典籍,膨胀起来也非常快。

    步虚、还丹有个几十人,一两代下去就是几百人;有个几百人,一两代之后就是上千人;以此类推。

    就是紫发道人这样,非上清一脉,却因缘巧合修炼了上清法门的修士,也是难得。

    今日损折一个,未来还不知道会耽搁多少时光,才能再培养出这等修为的弟子。

    如果有可能,余慈真想将所有人都纳入到神主网络中,但那样和灭绝上清传承也没什么差别了……

    想到虚空世界,他心头又是一动。

    上清宗当年遭逢魔劫,真界的基业破败干净,然而其开发的多处虚空世界里,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留存?

    就算九幽冥狱这等不太适合居住、修行的世界,只要有一定修为,捏着鼻子,狠下决心,也不是不能活下去,

    当年上清宗数万英才,就没有几个心志坚忍,卧薪尝胆的人物?

    余慈轻敲车壁,思路渐开。

    这么看来,太霄神庭真真是紧要之地,只有占据了那里,才能贯通与几个主要虚空世界的甬道。

    在此之前,不妨多寻找一些流落在外的,就像是紫发道人所遇的那类,还有就是碧霄清谈上,涉及的死星等等。

    当然,虎辇玉舆隐轮之车上显示的“星辰”、“倒影”、“卵石”等对应的目标,也在搜索之列。

    这些,就要分门别类,由信众,或者是影鬼那边去办了。

    当余慈正在为不远的将来而头痛的时候,另一边,某个不修边幅的道士,正伸手挠动歪歪斜斜的发冠,叹道:

    “上清存神之术,其名中有一个“神”字,又有‘内感神明’之说,其实是真正不假外求的内修之法,以积精存气为要,运化五内,通达百窍,以致神明。只是他们以上清秘术应敌之时,往往以一驱百,化生万象,勾连天地星宫,召劾神明,生出种种神异之事,为外人所见,才又附会到内修法上。”

    他之所以解释这些,是说给旁边的小道士听。

    “刚刚听你讲起修行法,道爷我可是出了一身冷汗。亏你们师徒两个修炼到这地步,还没走火入魔,以后还是找一找真正精通上清法门的高人,纠正诀要,再修行的好。

    “你师傅现在的问题是,体内魂魄元气的运转自成法度,又精妙纯粹,他死中求活,多赖于斯,至此已是天幸,若再强行改动,万一出了岔子,怕是不妙。”

    小道士早已鼻涕一把泪一把,六神无主:“那……那该怎么办?”

    不修边幅的道人又是叹气,没有直接回答,只对身边其余人道:“今天你们是受了无妄之灾,但能保得命在,已经不错,还是快快离开吧,日后也不要心怀怨愤……喏,一人一件土遁宝衣,每四个时辰可以激发一次土遁之术,遁出千里开外,现在就可以用了。”

    那些人此时已给惊得魂不附体,便是有怨愤之心,也不敢表露出来,有比较会做人的就问:“不知恩公高姓大名,日后必然立起长生牌位,日夜奉香赞礼……”

    “用不着,用不着,你们快走就是,迟恐不及。”

    不修边幅的道士挥动袖子,自生罡风,将几个人远远吹离。

    看那些人四散而去,他又对小道士讲:“我门中与上清一脉有些香火情份,当然,我知道你们不属于上清弟子,可既然修炼了上清法门,我也不好不管不顾,就给你们指条明路。如果你师傅还能醒过来,去投余真人……可知道余真人是哪位?”

    小道士茫然摇头。

    “不知道?算了,你们现在去投也是找死,不妨先去南国,也不要直接去,可以转道中南。前提是你师傅真能醒过来,如果不成……”

    看小道士面上失色,他也叹了口气:“我再带你们一程吧,看看情况。真不行的话再说!”

    说话间,他重新驾驭起乌蓬飞舟,挑了个与前面离开的修士均无关联的方向,贴着沼泽,继续飞行。

    然而,他们的运气才真叫糟糕,行不数十里,又有人追了上来。

    更准确地说,是在前面截路。

    “道友请止步。”

    隔在十余里,雾气深处,已传出沉沉的话音。随话音一起的,是倏然张开,覆盖百里区域的沉重压力。

    乌蓬飞舟发出“咯吱”怪音,原因是遭受了超出结构承载极限的力量,若还要保持高速飞行,再一息的时间,就要彻底崩解。

    “穹庐社真是耳目众多,触角遍地啊。”

    不修边幅的道士长叹一声,控制着乌蓬飞舟,慢慢停下。

    此时,前方雾气中,刚刚说话的人现出身形,却是一位看上去颇是文秀的青年男子,他向这边拱拱手:“在下穹庐社南宫城,道长一身玄门修为,好生精纯,不知仙乡何处?”

    “你们穹庐社势大,我招惹不起,这种事情还是不要问了吧。”

    “看道长这一身打扮,还有言行举止,我倒想起一个人来……离尘宗实证部千宝道人,不知和足下该如何称呼?”

    “千宝道人?那人不是珠光宝气,豪奢华丽,最是讲究气派的吗?”

    道士哈哈一笑,又用手捅了捅已经快歪下发髻的紫金道冠:“区区一向懒散惯了,比不得那位。”

    “那该如何称呼?”

    “这个,叫我侠客罢。”

    说罢,两边都笑,只是眼神隔空交击,凌厉如刀。

    南宫城负手迈步,直向前来:“听说离尘宗近年来后起之秀频出,好生兴旺。甚至还有闲情,帮着别人家里培养弟子,教出了渊虚天君那样的人物……”

    “侠客”眨眨眼:“什么渊虚天君?”

    南宫城哑然失笑:“还有哪位,自然是不久前,借后圣神通,帝御之威,隔空大战东海那位神主的余慈余真人了。离尘宗不愧是中南巨擘,天下大宗,随随便便放出一个人来,都能有如此成就,佩服,佩服。”

    他称呼“真人”,偏道“天君”之号,这可不是平时称谓里的送上的高帽,里面自有矛盾之处,当其时也,天底下恐怕也只有余慈一人,享受这种待遇。

    “侠客”又不是聋子瞎子,当时那场大战,过了都快两个月,正是消息风传天下之时,哪有不知之理。

    他还知道,“渊虚天君”这个有些拗口的名号,是从天师道张天吉那里发源而来。

    当日大战过后,有人问起张天吉的观感,这位从头看到尾的玄门宗师,对“上清后圣”与“罗刹鬼王”的碰撞绝口不提。

    但对余慈在交战之初,展现出来的虚空神通,却是赞叹备至,取道经之句,赞其“构演三洞之府,总御万真之渊,秘在九天之上”,为此界地仙以下,第一等的无上神通。

    只要是对北地局势稍有关心的,哪个不知?

第三十七章 见面闻名 穹庐之秘(五)

    至于“真人”与“天君”的矛盾,也确实有一份说法。

    称呼“余真人”,是说余慈的修为境界;

    而名号为“天君”,却是针对其无上神通而言,也在某种意义上,承认他未来上清宗掌教的地位。

    “侠客”甚至还知道,张天吉此言,多少有些不怀好意,概因他从道经中撷取的名子,除了形容余慈的无上虚空神通之外,其中还含了“渊府”之意,亦即财物、文书之聚,暗指余慈以及他背后的那位“后圣”,掌握了上清无数秘典经籍,法宝资源,专以勾动人心。

    只是这份关注之心,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他继续装傻:“一会真人,一会天君,南道兄你是在说什么?”

    南宫城脸上笑容僵了一僵:“在下复姓南宫……”

    “是了,是我的错,还请南道兄见谅。”

    不管南宫城是个什么脸色,“侠客”又道:“我们这边有病人,正急着寻地方医治,南道兄你可否行个方便,让开道路?”

    “何必舍近求远?敝社人员虽是芜杂,却是各行各业,各门各类,所在多有,眼下就有精擅医道的,不妨让他们看看……况且,向来是药医不死病,注定没命的,也就不用劳烦足下了。”

    “穹庐社管天管地,还管不到阎罗殿上去,我觉得还可以再治一下。对了,本人飞梭坐得好生生的,莫名其妙就让你们给打下来,东奔西顾,好生辛苦,贵社难道不给个说法?”

    “敝社给出说法,也有一定之规。足下若是千宝道兄当面,是一回事;若是什么‘侠客’,则是另一回事儿。”

    “那么还是当‘侠客’吧……对了南兄弟,咱们在这儿空费唇舌,怎么后面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弄得我心里头空落落的,没个准星儿,要不然,咱们干脆大道朝天,各走一边,免得打破脑袋,狼狈不堪。走走走……”

    说话间,他笑着拍了拍身边小道士的后脑壳。

    小道士本是用仇恨喷火的眼神盯着南宫城,却被他拍得低下头去,硬给塞进了乌蓬船内舱。

    “侠客”哈哈一笑,背后清光冲霄而起,仿佛烟气般缥缈不实,也不知将要化为何物。

    “借过!”

    乌蓬船重新启动,划空沼泽上的泥浆,直往前行。

    南宫城眼睛眯起,口中言语流转如珠,快速而清晰:“足下莫要自误,紫发道人所涉虚空世界,远在洗玉湖那边,对贵宗而言是块飞地……停下!”

    喝声中,南宫城步虚法域急剧收缩,范围内的压力却也随之飙升。

    其实他不愿与千宝道人正面冲突——什么“侠客”,只有傻子才信。真以为弄歪发歪,解开衣襟,就能换皮了不成?

    据他所知,千宝道人是个难缠的角色,灵动百变,且在祭炼、运用法器上,别有诀窍,一身宝物,仿佛无穷无尽一般,完全不是寻常的路数,让人无法理解,那么些宝物,是怎么祭炼出来,又不至于影响修行的。

    虽说作为长生真人,肯定要比对面强出一个层次,可对付这样的人物,要拾掇下来,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眼下是个比较尴尬的节点,他打破长生关,其实是用了一些不太稳妥的方式,以至于根基不稳,正在调养的时候,绝不想冒险挨雷劈。

    故而,他一直在和千宝道人绕舌聊天,就是想着让后面的同伴追上来。

    只是现在,显然是无法如愿了。

    “幽魔眼误事!”

    南宫城心中暗骂,界域中,一应物件所承受的压力,较常态激增了数十倍,且不是一以贯之,而是上下起伏变化。

    这是他成就长生真人后顿悟的“暗域”,是感悟九天外域一些重力起伏变化的特殊地带,形成的界域法门。

    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