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底是什么事?”贺掌柜呼吸再次急促起来,如果李显将这件事办成功的话,到时候真正是民心所望。李显登基,对自己主子家族帮助善莫大矣。

    “我马上就派下人安排这件事,如果成功了,将无偿地转稼到皇太子头上。但现在不能做得太急,防止皇上发生误会。这是一个适当的时间。贺掌柜,我这样说,你明白吗?”

    王画所说的就是棉花,有海南棉,印度棉,现在海南棉究竟有没有,王画也不清楚。如果真找到棉花推广开来,产量至少比现在的丝、麻还有木棉高得多。在相等的衣料所需下。是节约了田地。但产量高了,穿的布料多了,种植量有可能不会减少,反而增加。

    可老百姓最少有衣服可穿了。还有一点。大量的仿织业,特别是现在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器,就需要很多作坊工人,逃户的生存问题就会暂时性的缓解。

    这还不是治本。明朝时,棉花有了,作坊有了,杂粮都有了,还不是来了一个李自成大起义,好了,不成气的李闯王为了一个女人。将汉人的所有基业都丢光了。这是一个制度问题。

    但这件事办好了,再次安禄山这个隐患去除,有可能唐朝瓦解的时间会推后一百年两百年,这么长时间平稳过渡地发展,对技术对文明的贡献,远比老张来了那次政变强得多。

    还有一件事,贺掌柜没有看出来了,他只听到无数个好处,却不知道这是阳谋。想要得到这好处吧,就得在这一两年内对我好好保护。贺晨不知道,但想信以韦后的智商,甚至李显都有可能听出王画的话外之音。

    可这是阳谋,就是知道了,也要往里面钻。甚至老武知道了都要往里面钻。但这份人情绝对不能送给老武,她一句话,在哪儿,然后派人寻找,自己到时候什么功劳也没了。锦上添花,绝对不如雪中送炭。

    有了这份恩情存在,几年后李显就是做了皇帝,对自己还会青眼相加。

    王画又说道:“大约情况就是这样吧。”

    说着将贺掌柜送走。

    第二天,都知道了小郡主失踪了,这门亲事推后三年。王画也将一家人打发回去,只有李红几个人嘱咐了几句,特是陆二狗与张三龙两个人,特别喊到一边交谈了好半天。

    这门亲事也搁置了,王府的下人,将府中到处悬挂的彩灯卸了下来。

    虽然春花开得正是烂漫,可在王府里,却充满了一种凄凉的味道。

    倒是孔黑子没心没肝的,一会儿骑着红马,一会儿骑着黑马,在城中忙来忙去。但也不是他真正的没心没肝。这一去得准备许多东西。两个人都属于那种力量超猛的人,兵器的份量要沉。每个人一对大铁锤。镶上牢实的檀木木柄。还有两把弯弓,都是四石以上的巨弓。但绝没有八石。那样虽然更威猛。可就是拉开了,力气不支持不了拉几次。

    还有火钻、胸马绳、驻马鸵运货物的马匹、首羁、足绊、乌布幕、铁马盂锅、矢、胡禄盛弓器、毡装、行滕绑腿等等。只有盔甲是朝廷早就发下来的。这些东西有的根本不需要,他们现在都是武好了。

    不过孔黑子在前线时间呆得长,知道军队的实际情况,远不是朝廷中那些文官所想的。有的军营里,装备根本无法凑齐,而且这情况越来越差了。多做一些准备总是不错的。反正现在小二手上有钱。无所谓。

    三月二十九,师徒两个人就出发了。因为没有通知,几乎也没有人知道他们这么早就离开洛阳,赴任去。因此除了小九外,也没有一个人相送。

    出了徽安门,两个人正准备快马加鞭。走马上任,忽然后面传来一声喊声:“王都尉,且留步。”

    王画回过头来,看到一个小黄门骑着马,气喘吁吁地追上来。

    王画勒住了马,问道:“请问阁下找小子有何贵干。”

    “都尉稍等,我们家殿下马上就到。”大约是赶得急,连说话的气都透不过来。

    王画从马上翻了下来,一会儿,一辆马车驶了过来。车帘掀开一角,伸出一只雪白的小手,冲他招了招。王画走过去。看到李裹儿眼角闪着泪花,正在痴痴看着他。

    王画低声道:“殿下,不用担心,我只是离开两三年,两三年后,我还会回来的。”

    李裹儿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红绸小包,说:“这是妾编织的,愿它能保佑你平安。”

    王画打开一看,却是一个用青丝编织的平安符。耳能头发刚刚剪下来的,还带着一缕幽幽的香味。王画抬起头。看到李裹儿的头型,已经梳成了一个宫妆髻,头发布短了一半。

    他微笑地说道:“有殿下保结,不平安也平安了。殿下也珍重。”

    现在也不是说话的时候,这正在城门外,许多老百姓还认识他,就这一耽搁,已经引起许多百姓观望。

    王画说完了,再次翻身上马。冲着马车拱了拱手,一勒战马。强忍着分离时的忧伤,扬长而去。

第一章 太原王家的邀请

    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炽※

    一路北上,一眼望不尽的是碧意与黄意。夏收眼看在即,大道两边的村夫脸上都露出微笑。

    河东道,在唐朝是重要的一个道。狭义上的三大都城,河东道占了一个,并州,也就是太原,在武则天手上才改成太原府的。广义上五大都城,河东道占了两个”并州、蒲州永济西。这里是李氏宗族起家的老巢,从唐朝一代,对这里的地方就十分重视。虽然地方更有许多山区,但人口却排在十七道中第五。

    也因为地方狭隘的原因,这些商风大盛。反而成为唐朝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后来为了加强与河东道的联系,还特地在黄河耗费全国一年四分之一的铁产量,修建了唯一一座铁索连舟的固定式浮桥,沟通南北往来。同时它还是唐朝重要的盐产区,河东解池。池盐不像海盐一样需要大量人工煎煮,而采取垦畦浇晒法,靠日晒、风吹,使水气蒸发,卤脉溶妥,人工因素少,经济成本极低。相对于海盐和井盐等,作为池盐,河东盐天然生成,成本低,利润高。因此解池盐是唐朝食用盐来源之一。也给唐朝政府带来大量税收。

    但有利则有弊,河东的富裕,同样也是突厥人觊觎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些年,突厥除了因为河北地形的平坦,时常侵犯河北,第一个目标就是河东。

    因此,李旦的做法,如果他非要认准了,自己是为了女儿幸福着想。也算有一点道理儿。

    对于此行,王画的态度是慎重的。他是躲在一边看势,借势,增势,这才是他的重心。只有孔黑子似乎终于从青山沟的平静中恢复过来。脸上闪着跃跃欲试的神情。

    有危险才有机会,说到底,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好战分子。

    一路两人四马,并没有停息,四月初六就到了太原城下。

    太原与其他的州城不一样了,检查更加森严。看了看两个人的过所,守城的士兵惊讶地抬起头看着王画。

    王画只是一笑,这是是太原王家的老根据地了。自己与王家的过节。守城的士兵不可能听不到的。也许这个士兵还正是王姓的族人。但现在自己是朝廷命官,艺高人胆大,还有一个牛叉的师父呆在自己身边。就是穿厥人的老巢,他也敢去闯闯。

    不过这里也是秋仁杰的老家。

    进了城,与洛阳一样,大街两边很繁华。与洛阳有着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一条纷河。几乎将太原一分两半,只不过洛阳的南北。太原变成了东西。还有一点,太原城与洛阳一样,有很多胡人。也有不同的地方。洛阳的胡人来自世界各地,太原的胡人多来自北方的东突厥人。

    就连王画两人下榻的客栈也居住许多胡人。

    王画无所谓,只要不开战,大家都是朋友,可孔黑子是一个老愤青,一辈子与胡人打仗,在洛阳就差点与胡人顶撞出了事。看到这些胡人,十分地不快。王画看到他表情。有些想笑。

    这是盛唐,换成了宋朝,想要老百姓对胡人产生帐恶的心理很难了,有可能看到后都会害怕。

    师徒二人将东西放下,要吃饭了。可还是穿着盔甲,提着大锤子。背着弓。这也是孔黑子教导的。到了军营。随时得盔甲兵器在身,不然敌人袭营了怎么办?于是这一路就这么过了。

    到大堂上,看到这两个将军很古怪的样子。众人好奇地看着。

    孔黑子也不管,太原来过好几趟,只是这是以前的事。很熟悉地喊道:”伙计,来两坛并州的葡萄酒,再来一碟切羊肝、大酱肉、百花稍梅。再来两碗削面。”

    店小低头哈腰说了声:“来了。”

    这两个,人一看就属于那种猛人一类的,那个少年还好一点,长相有点秀气,面相不怎么吓人,那个中年人一看就不是善类了,黑脸膛,一脸横肉,还有后面这特大号弯弓。能将这弓拉满的,都属于牛人一级。还是服务态度好一点为妙。

    酒上来了。太原的葡萄酒很有名气的,刘禹锡都用文章夸过。酸酸甜甜的,很有点果汁的味道。不过这酒喝多了,照常会喝醉。不看到,那边有两个胡人,喝多了,正在发酒疯,拍着桌子唱着胡歌。

    这个也算是正常的,也没有打人骂人的什么。可是孔黑子着得不顺眼了,大吼一声:“嚎什么嚎。”

    “咦?”这两个胡人喝得醉醺醺的,听到有人找茬了,回过头来一看。正准备发火。

    王画一看事情有点不对,现在朝廷对东突厥的态度有点象宋朝对契丹人的态度,最好不要招惹。而且这里是太原府,如果闹出什么事,或者王家正好有人在官府里,说不定没有麻烦的事,惹出麻烦。

    想了想,拿起一个铁锤,服甩入拇指卫,象转陀螺样,在大拇指卜转了权似销引,其实用了一些技巧与巧力。转了几十个圈子,两个胡人还在花着眼,以为他在耍大把有王画将铁锤往桌子上一放。轰地一声响。这把铁锤最少二十多斤,放在桌子上能不响吗?

    一屋子人鸦雀无声,这是多大的力气?

    两个胡人酒也吓醒了。更不敢唱歌了。

    孔黑子还不依不饶,说了句:“熊样”。

    两个胡人只是不吭声,看来胡人也照样怕死。

    可王画对自己这个师父性格终于完全了解,敢情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难怪他武艺那么好,升迁速度却很慢。这样的性格,招人缘才怪。比自己更不省事。

    对于胡人,王画很难说有什么愤恨的心理。不要说胡人凶残,给汉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关健还是朝廷自己努力不努力。象汉武,李世民,还不一样将大军纵横到漠北?这是一个永远都无法一劳永逸的问题。就是灭了一个游牧民族,北方苦寒,汉人不愿意前去居住,腾出的地方。再一次一支游牧部族迁过来,发展强大,又给汉人再次造成危险。

    因此只有自己不断地强大,就是明朝还有一段时间持兵到了漠北。相对而言,李世民某些时间,政策做得更好,一手拿着大棍子,一手拿着棒棒糖,投降就赏颗糖吃,不投降就来一大棍子。连长城都不修,我修的是强兵强将,一修城准得完完。反而唐朝遭受的侵略更少一点,至少不是致命性的入侵。

    露了一手,两胡人老实了,一店子的人都老实了。连跑堂的脸上都堆起了笑容,省怕没有服务好。

    然后王画就拉着孔黑子进屋休息。

    这是在太原城,胡人多,怕孔黑子生事。进了衙役,不好说。还是不要到大街上闲逛。

    也没有睡,王画就着油灯,正看着书。可过了一会儿,店里面的伙计前来敲门。

    王画将门打开,伙计说道:“客官,你可是巩县王画?”

    问完了还上下看着他,这个名字很神奇,就是人没有看过,现在看着,虽然威猛,可更多的带着一股儒雅的味道。有那么一点传说中才子的样子。

    王画点了一下头,反问道:“请问有何贵干?”

    “不敢,是太原王家派人找你。”

    “太原王家?”王画皱了一下眉头。自己是走马上任,太原王家不会这样不知轻重,乘自己到太原时,打什么主意吧?但他还是说道:“让他们过来

    换作一般人也就笑脸前去相迎了。王画的举动有点失了礼貌,可店伙计也不在意,人家拼的不但是王家,连其他几家都拼了,到现在还不好好地坐在这里了?

    伙计前去通知了。一会儿来了两个人,一个人王画认识,王子鹤,看到王画来到,学着王画,伸出大手,两个人握了一下。然后王子鹤说道:“自洛阳一别,某很想念王都尉。正好,王都尉来到了太原,上次我带了的几本琴谱,还有许多地方不太明白。可否请教一下?”

    对于这个君子,王画是发自内心的敬佩。答道:“不敢小子定当奉命。不过时间有限。我只能演练一遍。”

    “那个足矣了”王子鹤高兴地搓着手说。

    另一个青年人这时在一旁插言道:“王都尉,我们是奉老祖宗的命令。特地前来请王都尉到我们王家一叙,可否赏一个光?”

    王子鹤在一旁也说道:“王都尉,放心。这次我们王家是真心请王都尉一叙,以示释以前的误会

    王画看着王子鹤。心想你这个呆子,只顾弹琴,哪里懂得人情的险恶?他没有答话,而是让这两个人坐下来。又吩咐伙计送上茶水。

    然后脸上露出沉思,王家到底是什么意思?请自己前去,冰消前嫌,好象自己还没有真正的资格值得他们这样做。鸿门宴?又不大可能。

    王子鹤虽然是那种坦荡荡的人,也不真是呆子,他看到王画的眼神,知道王画心中还有着顾虑。向那个青年努了一下嘴,这个青年退了出去。集子鹤又说道:“老祖宗临来嘱咐过我,主要是现在家族很大,人多了难免良莠不齐。”

    王画点点头。

    “特别是这次比拼输了。族中许多弟子不佩气。老祖宗请你去为我们王家镇个场子,让那群弟子清醒一下。只有王都尉愿意一去。老祖宗为了表示感谢,愿意欠下王都尉一个人情。”

    这一来,王画更加犹豫不决了,王家的人情,这个很重要,特别自己到了军营,离太原不是很远。但王家真有这样的好心?他抬起头来,看着王子鹤。

第二章 太原王家的变故

    鹤眼中神煮很坦然,来!前就与老祖宗做讨祥细卜让自己请人,自己不管了,如果让自己请人,自己就得负责。老祖宗也做了承诺。

    王子鹤又说道:“王都尉。虽然以前我们家族与你之间有些误会。可误会并不算很大。大家多做一些尝试,或者这些裂缝就可以弥补。王都尉。你欣然有古风,难道不闻鲍叔乎?。

    我不是有古风,是有后风。王画想了一下说道:“既然贵府相邀小子敢不奉命。不过小子有一言在先,因为小子这是上任去的,所以时间紧,只有两天时间逗留在太原

    两天?王子鹤皱起了眉头。还有八首新曲想听他弹奏一下,然后又是与族中的桀骜不驯的弟子切磋,时间也来不急啊。

    “王君,去矣,这是小子能做的最大让步了,至于贵府的人情子受消不起弄不好,这就是一个套套,将自己套进去了。

    看着王家的人离去了。

    孔黑子从床上翻了一个身。坐起来说道:“为什么耍答应他们?”

    王画微微一笑,说道:“我的另一个恩师,秋公知道吧。”

    孔黑子哑口无言,王画一文一武两个师父,相比他那个文师父,自己这个武师父太没有名气了。

    王画看到他的样子,感到好笑,说:“孔大叔,你在京城也呆了几天。看到七姓弟子了吧,有的投于张府门下。有的投于皇太子门下,有的投于太平公主门下

    还真有这么回事。孔黑子问道:“为什么,不是七姓抱成一团吗?。

    “抱成一团不假,现在局势不明朗,他们不敢将鸡蛋放在一处。这些人投于这些权贵门下,他们就能得到第一手的动态,以求最后一击成功,来保住自己最大的利益。至于这些弟子,是成者为王,还是败者为寇。成功的是家族的荣耀,失败的只好为家族牺牲。但他们整个家族却潜伏下来,而且正好借了输给这次与我的比拼,用了闭门读书的借口

    “这与王家请你有什么关系?”

    “有。孔大叔,你对朝堂还不了解,现在最活跃的是崔家,然后是李家、卢家、郑家。然而王家的弟子在朝中却很少活跃。为什么?。

    孔黑子听得头都感到发晕。哪里知道,摇头。

    “因为家族的大弟子的多少。家族越大,投入这场游戏中的人手资源就越多,如果家族规模则反之

    这个道理好懂,但孔黑子听他用了一场游戏形容,哭笑不得。

    “崔家的人最多。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