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笔费用巨大,价值是十几万缗的物资。不过相对而言,收获更大。一个大非川的收获就远远不止这些。

    王画自己带着最夺人眼球的二人,王君绰与孔黑子到了灵州,也带走了大部队。也需要大部队与一些干将,毕竟在灵州驻扎着大量朝廷的军队。这一点奏折上也没有提。

    这是故意造成鄯州与河州兵力空虚的一个假相。事实二州兵力确实不多,不过这些兵力对付坌达延足矣。

    然后又利用斥候打听的一些资料,分析坌达延的性格。也不是象这次战役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他行军稳重,久经沙场,的确是吐蕃一员勇将。但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贪婪,贪功,贪财、贪名,好面子。

    找到了这个缺点后,王画又加重了一条砝码,弄了一出名将排行榜。这是王画胡扯编排的,长安根本就没有人传出这个榜单。前两个榜单排得很公正。最后一个榜单那就半真半假了。

    如果让王画按他心中想法来排,薛讷第一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历史上唐蕃第一次大会战是松州之战,由候君集、执失思力、牛进达、刘兰等领军的,但主要功臣是牛进达。这一战大败吐蕃二十万人,打得松赞干布一下子老实了。

    但确实李世民手上的唐朝,论武力,历史上中国唯有汉武大帝时才能相比,太牛了。

    然后到大非川之战,在大非川城五万战士几乎阵亡或做了俘虏,加上后勤的十万军队所剩无几。这是唐朝第一次大败。随后数战,除了王孝杰四镇之战占了便宜外,皆是大败。那四镇还是远离吐蕃打的。

    直到薛讷指挥的武街之战,才扭转了这个颓势。但这一战成就了一个人,王晙,也可惜了一个人,王海宾,半神级将领王忠嗣的老子。因为诸将忌其功,不发兵援救活活战死。薛讷气愤之下,尽屠吐蕃数万战俘。能将老头子气成这样,可想王海宾之死给他带来的痛惜。但这一战胜得很光彩,光牛羊就俘获一百多万头。

    王画在草原上扫荡了这么多天,都扫到了大非川,也没有一百万头牛羊。

    就凭这一战他无疑在这个星光黯淡的年代里排在第一位。但王画不能排,因为战事没有发生,也没有契丹大败,也没有吐蕃大胜,现在老薛在幽州有胜有负,排了没有说服力。

    然后是老唐、老郭、老张。萧嵩与张孝嵩不能算,还有王晙他们也不能算,他们是过渡阶段。还有十几年二十几年才能放出光彩。接下来就是郭知运等人。

    默啜能算第一?这是迎合坌达延的心理的,不能总排唐人吧。表面上看默嗓很凶猛,可他打仗是哥哥留下的底子,就象历史上说武则天治国怎么怎么的。为什么不说狄仁杰的功劳?武则天只能说是权谋,国家那是李治留下来的底子。如果不是狄仁杰,都让老武败光了。

    至于王画,他可不认为自己能排第五位,要排只能排在第十位左右。这是他自己心态没有调整好,第一位未必,但第五位很公道的。坌达延那更是扯。这是有意将坌达延排得很高,引起他好名好胜之心,然后故意又压在王画之下。

    一旦贪名了,心中肯定产生一个想法,能不能打败王画,将这个排行榜提高一到两位?

    财物、战功、声名,三管齐下,终于导致坌达延做出决定,不顾吐蕃国内瞻前顾后,立即出兵。

    但坌达延会怎样出兵呢?再次经过推演。因为他性格稳重,贪财。所以决定了他不会发动大的战役,持久战未必能讨得了好,而且吐蕃国内也希望王画与唐朝朝廷杀得你死我活,多半也不会同意他与王画鱼死网破。因此他会做出一个决定,迅速偷袭、歼灭王画一些有生力量,削弱王画,然后掳财。如果王画不与朝廷作战,他会一击而退,战功有了,名声有了,财物也有了。有了里子,有了面子。如果王画与朝廷作战,那么他就会占领河鄯二州,然后观望,甚至继续扩大战果。

    王画在奏折上就这样直接写了。我没有谋反,但皇上你头脑也清醒一点,咱们窝里斗,得利的只有吐蕃人。

    然后分析坌达延的行军路线就比较简单了。为了逐一而破,王画又故意弄出一个假粮仓。而坌达延根本没有想到,王画在灵银数州还没有立足,甚至还没有决定起事,就将主意打到他身上。

    因此坠入圈套。

    真相揭开了,但众人还是惊叹万分,不是计谋,是王画对人性的分析,让人感到心寒。就是张仁愿也打了一个哆嗦,心里想到,我性格上有什么缺点会被王画利用?

    要知道人无完人,物无完物,那一个人没有缺点?

    但很雷人,一个堂堂的吐蕃名将,领兵近十万人的大将军,竟然被王画象一条狗一样,牵着鼻子走。而这个狗食只有十几万缗钱的物资。更雷的那个叫宋益安取名韦空,不就是韦家没有这个人吗?而且那个狗屁的排行榜同样也很雷人。都输成这个样子,还能上榜,上到第六位?

    然而更囧,囧的不是坌达延一个人,还有韦家。

    韦家与宗楚客一直否认与坌达延勾结。这一回战役发生了,正是利用韦家与坌达延勾结过的,反而让王画成了一场好事。这一回韦家百口难辨。而且连韦氏都脱不了嫌疑,先是韦家害王画,后来韦氏在宫中杀王画。为什么连在一起?其实第一次与韦氏还真没有关系,但现在她就是狡辨,有那个相信?王画在奏折里只陈述了整个战事的谋划起因过程结果,也没有说韦家或者韦氏对错,但这份奏折传出去,老百姓会怎么样想?朝廷休想隐瞒,王画已经利用手中的人力资源,将此事大肆张扬出去了。

    一句辨解的话也没有,但事实证明王画有多无辜,韦氏怎么样自毁长城?要知道王画不但是国家功臣,还是她的女婿!

    所以这场战役不但是战事上得份,在政治上同样也双重得分。

    当韦氏听了这个消息后,脸上一红,差一点一口淤血吐了出来。

    她缓了一口气,心里想到,这个小子太气人了。

    但还是不能说,这几个月来,因为王画,李显对她的感情都比原来生疏许多。

    不但如此,连宗楚客等左臂右臂都被削弱了许多权利。

    而且她眼下还应付一件事,李显用不悦的神情看着她,没有问,但那意思很分明,为什么发生这些事?她要想做什么?

    所以还必须想办法糊弄,可怎么糊弄,事实摆在面前了。

    想到这里,她脸上再次一红,差一点一口气又没有透上来。v

    ''

第十九章 二礼

    但李显的软弱与平庸,注定了结果。

    如果是李世民,韦氏很可能因为此事,被废去皇后,当然要是李世民在世,就是国家会混乱,他也要将王画这个不安定因素铲除。

    皇宫里发生了什么,无人可知,是李显再次看到夫妻的恩情主动放过韦氏,还是韦氏使了什么巧言花语,总之,李显在这件事上表示了沉默。

    倒是韦家在一片嘘声中站了出来,说这纯是一个巧合,坌达延只是爱财,与韦家无关,张家好,王家好,只要给他钱他就动心。韦家更没有派人谋害王画。也许因为王画与韦家发生了误会使坌达延更相信。但王画这种做法,无疑是刻意诬蔑千年世家的尊严。

    韦家根本没有千年的历史,就是崔王卢郑李也没有千年历史。这是往脸上贴金。

    但无论他们怎么解释,铁证如山,也没有那一个相信。

    王画也没有辨解,慢慢来,不急。而且呈上这份奏折后,王画在观望了。

    朝廷也收下了这份礼物,但还是没有动静,也没有出兵,原来就为出不出兵犹豫不决,经过这场战役后,更不敢出兵了。但也不会给王画一个正名,一旦给了王画更能安心在八州发展。

    但在遥远的地方,一件事正在改变。

    尺带珠丹现在岁数还很小,政权由太后没禄氏掌控着。

    听到坌达延大败的消息后,她大惊失色,为什么敢傲慢对金城公主,为什么敢指名道姓求金城公主?正因为唐朝与吐蕃交战,连连大败。这一次反过来了,这意味着什么?

    也未必对吐蕃造成大的伤害,别看吐蕃人少,但全民皆兵,坌达延这一次纯粹是偷鸡摸狗,那不算,看看吐蕃每一次与唐朝交战,都是动辄以十万人为单位计算的。

    但如王画所预想的,现在吐蕃局面有点儿不大好,所以在没有绝对把握之下,不会向王画硬抗。

    主要她通过这个动向,产生一种不好的预感。

    她将所有大臣召集起来。

    商议后立即将坌达延调回吐蕃,顶替正在泥婆罗作战的另一员勇将悉诺逻。这是苏毗部族的王子,前年苏毗谋乱,被吐蕃镇压,投降吐蕃。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人成了吐蕃的庞德,平压泥婆罗时凶悍无比,表现了很强的军事才干。

    用他与坌达延来个对换。坌达延对泥婆罗有心理优势的。

    当然,吐蕃君臣肯定不会放过王画的,但要等到南方叛乱完全平息的时候,才能一举发兵。

    当王画听到这个名字时,他看着王君绰露出古怪的笑容。

    这个将领在历史与王君绰有很紧密的关系。悉诺逻带着大军进伐凉州,王君绰畏于他的声名,畏缩不前,躲藏在凉州城中,连他父亲被悉诺逻抓住,都不敢交战。不过王君绰同样不简单,在悉诺逻撤军时,派了奇兵烧去大非川上的所有枯草,加上天寒地冻,失去了马粮,前来侵略又没有成功,结果人困马乏,让王君绰一举破其后军,稍稍报了杀父之仇。但悉诺逻依然是吐蕃的中流砥柱,很长时间成为唐朝边关的心腹大患,直到让萧嵩使了反间计,使吐蕃自儿杀了这员勇将,唐朝与吐蕃交战才渐渐转为上风。

    这个人军事才干绝对在坌达延之上。

    王画听到这个名字时,也感到有些头痛。

    没禄氏又使出第二招。

    因为文明落后,历史上对这个女人记载不多。可这个女人绝对是宋朝的刘太后,很了不起的一个女人。她在丈夫器弩悉弄赞普死后,吐蕃叛乱不休,又遭瘟疫天祸,儿子年幼,各个部落野心勃勃,许多王子参加夺位的情况下,不要说一个女人,就是一个男人,遇到这些事都会头痛万分。可是她只手遮天,硬是将吐蕃支撑下来,实现政权平稳过渡。

    虽然作为敌人一方,王画有时候想到这个女人,心中也十分敬佩。

    第二条策略就是正好唐朝使者前来。来的人是韦家的人,司农少卿韦凑。王画在怦击韦家,但韦家这个家族很大,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坏的。实际上几百年的深蕴,韦家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人才。

    韦凑虽然出身韦家,可刚正不阿。前段时间就向宗楚客发难过。宗楚客到韦氏身前告状,韦氏准备将他调到贝州当刺史,发配出去,省得在朝中叽叽喳喳的。正好金城公主的信到了,于是让他出使吐蕃,察看金城公主的情况。但他是一个文臣,这一行速度很慢,加上听到王画与吐蕃交手的消息后,速度更是有意放慢下来。

    打完了,更有谈判的本钱。所以才刚刚到达逻些城。

    但他这一慢,逻些城也有准备时间,开始正式修城,能不能修起来两回事,但地基打得很大,比布达拉宫面积还要大上一半。然后吩咐服侍金城公主的下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但不能还口,还要笑脸相迎。

    这才带着韦凑,让他自己看。

    看到没有?不是我们吐蕃对你们大唐公主不好,是公主受到王画蛊惑,一心想回唐朝,无理取闹。只要她长大了,明白事理,就会好一点。

    当然金城公主也诉冤,可这样一来,韦凑也不知道那一个是真话那一个是假话了。毕竟金城公主是在王画身边呆了很长时间,王画又是坚硬反对联亲的大臣,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虽然按理说还是要听金城公主的话,可金城公主岁数是太小了,确实对事理分辨不清。

    判断不出来,他只好敷衍,说臣做不了主,只能回去如实禀报皇上,看皇上的意思。

    金城公主虽然岁数小,可一看韦凑这个态度,知道泡汤。也没有指望他,她已经得到了王画送过来的消息,告诉了她大胜坌达延的事,而且王画也说了,顶多三五年时间,忍一忍,就能将她接回唐朝去。

    韦凑没有结果,只好回去,但吐蕃派了一大群使者一道跟着他到唐朝,说是谢罪,让大唐陛下担心了一场,带了大量的礼物。实际上谢罪是假的,主要是与唐朝加强关系,联合起来,将王画孤立起来。先不管王画在八州多威风,只要失去了唐朝这个大靠山,他也成不大气。当然,最好能挑拨唐朝主动与吐蕃联手出兵,将这个王画击败。

    因此,又暗中带了许多昂贵的礼物,这是送给宗楚客等大臣的,让他们在李显面前挑拨。

    韦凑也不知道,就是知道了,吐蕃派使者出使大唐,也不是他能够阻拦的。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再次上路。但没有走大非川,而是走川西这条道路,怕在鄯州被王画截下。

    王画知道悉诺逻前来大非川,但不知道出使的事,这过了很久后直到这一行人到达利州他才听到消息。他也无所谓,允许他使计谋,就不允许吐蕃使计谋?就看谁的力量雄厚,计谋高妙罢了。

    这段时间他同样很忙,悉诺逻到来,他也没有打算再度交战。也不一定是明年夏天,这要看时机。但防御要准备好,在鄯州到河州增加了军队驻扎。然后要安排一件最头痛的事。

    五部的族民到了,悉诺逻与坌达延换防,这不是从逻些城换防,而是从泥婆罗,这一来一去,要许多时间,现在吐蕃将军务交给这一战稍微有些亮眼的柯赞热代管。

    但柯赞热也仅是亮眼,可也没有勇气面对王画了。而且因为两次战役,吐蕃兵力严重损耗,现在从积石山到大非川几乎形成真空地带。这给了五部足够的时间。于是安心地召集族人。这一召集,连带着其他部落也参加进去。

    然后象滚雪球一样,滚了十七万七千多人。

    一看不妙,立即中止。然后慢慢开拨,但在路上又不断地有各个部族加入进去,到了鄯州时,滚成了十九万多百姓。王画听了头一黑,差一点晕倒。这一下热闹了,原本要准备八十万石粮食,现在至少得准备一百万石粮食。而且能滚进来的部族都是苦哈哈的,就是粮食充足,王画也要掏腰包补助,不然熬不到明年秋收。

    柯赞热听到这个消息可急了,整个吐蕃能有多少百姓?让王画这一整,前前后后弄走了三十几万,这还了得。他立即派出三千军队进行阻止。可他与王画斗智,还差了一截。

    王画早派了王君绰与哥舒翰带了五千军队掩护这群百姓的迁移。这么大动静,吐蕃人不察觉才怪。

    还没有交手,看到哥舒翰这个杀神,柯赞热来得快,去得也快,象一只惊慌的小兔子一样,飞快地带着军队离开。

    这一来,王画忧喜交加。

    喜的是境内除去军队,人口也逼近五十万百姓。这么多的人口基数,一旦恢复生产力,这是惊人的。而且有了人口基数,也产生了庞大的兵源。忧的不只是粮食,还有土地。

    这么多人口,就是耕种,也必须要广大的土地才能安定下来。

    一边商议一边奖赏,对有功的将士进行奖赏,布匹、金钱,以及在军中的官职。还有派出部族中勇士参加这一次战斗的各个部族,尤其是没有听到大捷消息,五州的三十几个部族,奖励有缴获得来的牲畜,还有一些部族中紧缺的生活用品,甚至还有缴获来的兵器,这些部族至少在忠诚度上比其他部族要高。包括有些投机性质的米家,以及感恩的灵州拓跋部,还有因为王画收留安置了大量吐谷浑人,对王画抱有好感的灵州与会州等吐谷浑部,还有一些弱势投机的室韦部。不但给他们兵器,还给他们一些战俘做奴隶,充实壮大他们部落的力量。

    其他部落有些眼红,可现在王画挟大胜之威,一个个不敢吭声。

    然后派人送信给与他关系友善的家族。我在八州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求过你们。现在这一战过后,周边势力不敢肆无忌惮地向我打主意了。而且涌来了几十万百姓,力量更加强大。

    你们都得到我的好处,当然信上不能这么说,但就是这个意思。不但海上联谊会的好处,与大食的谈判,经过持久的拉锯战,终于搭成协议,这要归功于大食商人,他们的劝说起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运河修成后,最大受益者也是他们。协议是王画出资,大食出人力。税务所得,大食九成,王画得一成。虽然很少,可地盘是人家的,没有办法。然而这条运河修成后,如果商贸发达,就是一成的税务,也用不了十年,就能完全收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