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殿下,不得胡闹,你是一个妇道人家,闯入朝堂,还侮骂大臣,成何体统?”韦巨源肃声说道。

    “哦,原来是二韦相公,难怪这头猪居然有这个胆子,后面是二韦相公在撑腰哦。那么二韦相公,是你想做赵高了?”

    “陛下,公主,你还管不管?”韦温急道。如果让李裹儿这样胡闹下去,今天倒张一事,准得泡汤。

    李显哼了一声,说:“难道公主说得不对吗?朕怎么感觉自己都不如当初的赵高。”

    说到这里他拿起了手中的玉玺,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道:“朕惭愧啊,发了薪俸,授了官职,却养了一群大逆不道的臣子,朕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这是李旦的主意。

    韦氏在皇宫没有逼倒李显,有可能就会在早朝上再逼李显。不打倒张说,正气马上就会上扬,并不是朝中一个直臣没有的。这也是韦氏以及她手下的心腹大臣所不愿意看到的。

    但现在李显势单力薄,只有喊李裹儿刻意上朝堂胡搅乱缠,然后再打悲情牌,给一些观望的大臣勇气血性。

    可李旦有一句话没有说,为什么是李裹儿?这是有原因的,不是她的公主身份,韦氏只有两个女儿了。既然韦氏野心勃勃,也有了基础的条件。当初武则天就是捧上李义府等人,将朝中大权控制起来的。现在韦氏也控制了许多重臣,但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象老武,有四个儿子。她一个儿子都没有,想上位只有走立一个女儿为皇太女来上位。

    长宁公主是不行的,名声太滥,而且资质太差。也只有李裹儿适合这个条件。不怕李裹儿不同意,如果到了那地步,韦氏用一些好话,加上皇权的诱惑,再通过一些手段,李裹儿十有**会同意下来。

    尽管李裹儿在与韦氏闹疙瘩,也让韦氏控制了自由,但一直对李裹儿十分溺爱。

    因此,韦氏这些心腹不敢太得罪李裹儿。

    但韦氏会怎么做呢?继续逼宫?不会。只要李显在世一天,他就是一天真正的皇帝。所以这场战役最大的底牌还在李显手上。

    后面一句话李旦说了,不过看着李显离去的背影,李旦自言自语道:“老三啊,不是我将你往火坑推。主要是为了这个江山社稷,为了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我不得不这样做。”

    可惜李显没有听到后面一句话,他立即找来李裹儿。

    李裹儿一听就急了,张说生死不管,如果张说遭到不好的下场,和谈失败,王画与唐朝就真正走向了对立的一面。所以二话未说,就答应下来。

    于是出现了早朝这一幕戏剧性的变化,但这一下子将韦温他们打蒙了头。并且如李旦所说,听到李显的哭声,开始是干哭,后来想想心中悲苦,那是真哭了。

    萧至忠等人一起伏下来,以头碰地,说道:“陛下,勿要伤心,朝政糜烂至此,臣等有罪,要怪就怪臣等吧。”

    虽然这群人少,可是人三分怕鬼,鬼七分怕人,又是没有提防,纪处讷他们一个个不敢吭声,只是相互用眼睛询问。可当真眼睛那么好使唤?而且另一件意外发生了。

    李裹儿对这些情况不太了解,只是看到父亲是一个皇帝,居然被这群小人,逼得在早朝上哭了起来。于是她来到大殿门口,将一个侍卫横刀拨了出来,重新冲回大殿,真奔纪处讷面前,要砍纪处讷,拿起刀就砍。

    这回不是上次用玉玺砸宗楚客的脑袋,这刀真能砍死人的。

    纪处讷仓惶地爬起来,就逃到不远处韦温的身后躲了起来。

    可李裹儿不给面子,举起刀连韦温也要砍。张仁愿就在边上,闹归闹,反正现在朝堂也不成朝堂,相反这两次李裹儿大闹朝堂,虽然失去了朝仪,可闹得让人很过瘾。但也要有分寸,如果真将韦温砍死了,那么事情就闹大了。

    他伸出手,一把将横刀抓住。

    韦温脸都吓白了,看到张仁愿将刀夺下来,这醒过神,气恼地问道:“公主,你发疯了?我是你的舅舅。”

    “我的舅舅早在宁州死了,你也高攀不起。”

    韦温气得一哆嗦,韦安石他们与韦氏隔得很远,但韦温不同,与韦氏共了一个爷爷,也就是真正的堂兄妹关系。韦温自称是李裹儿的舅舅,也是一个事实。

    韦嗣立一看不妙,朝边上的太监使了一个眼色。

    不能再让李裹儿闹下去了,再闹下去,不但倒张不成,反而给了一些大臣勇气,开始倒韦,不是倒韦,马上能将矛头对转他们。别要忘记了还有一份名单,李显并没有调动。但明显皇上不管不问,因此,只有从皇宫中请来韦氏,将李裹儿拉回去。

    韦温气得不说话,李裹儿向张仁愿要刀,张仁愿不给。李裹儿生气地说:“我听二郎你对推崇万分,难道你也要做小人,与他们同流合污?”

    “公主,他们是宰相九卿,没有谋反大罪,就是皇上都不能将他们处死,你不能用刀泄愤。如果误伤了人命,到时候大家都不好办。”

    “张相公,他们现在与谋反有什么区别?”

    谋反都不是谋反,不过是专政乱政。但就是专政,张仁愿也不好开口说出来。

    就在两个人一个夺刀子,一个不给刀子的时候,韦氏也来到朝堂上。

    这也不合制度的,但现在谈什么制度,整乱了。她看着韦温、韦巨源他们说道:“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好大胆,居然将陛下逼到这等地步,是谁指使你们这样做的?”

    韦氏一开口,韦温这些人立即向李显说道:“臣等知错了。”

    张说他们则是将眼睛一闭,是谁指使的,没有你,这些人有这么大胆子吗?

    但他向李裹儿投去感谢的一瞥。李裹儿这一次闹得很及时,不是救了自己。大不了自己贬出朝堂就是,凭借这些捕风捉影的“证据”,是不可能斩杀自己的。可如果不闹这么一下子,今天有可能真的成了指鹿为马的局面。一旦形成这种局面,所有有良心的大臣,只好但求自保,再想挽回,登天万难。

    但是李显心里面很清楚,因为李旦昨天也特地说过,如果事情闹大的话,有可能他妻子会过来收场子。毕竟她的权利是自己放给她的,毕竟自己是皇帝。如果成了不死之局,除非她马上谋反,否则最后输得更惨。就是谋反,她也要一段时间策划安排,所以必须避过这一次风波。

    因此,李显定定的看戏。

    韦氏骂完了,韦温他们也认了错,韦氏才看着李裹儿,说道:“裹儿,你越来越不象话了。立即回去。”

    李裹儿还站着不走,直到李显开口,她才离开,还看着纪处讷说道:“你等着,孤会让你好看的。”

    韦氏又向李显陪礼,态度很恭敬。怎么办呢,她娘家人也参加闹事当中。李显同样很客气说:“皇后何错之有,倒是惊动了皇后,朕心里面十分不安。”

    相敬如宾,可是张说等人眼睛立即亮了起来,因为他们看到李显与韦氏的生份。

    但李显立即按照李旦的吩咐却办,下旨授官。也就是按照那天李旦说的授官职,调动幅度不算很大,也不算很小,其中一个洛阳长史,一个黄门侍郎,一个大理寺正卿,一个大理寺丞,几个御史台官员,尽管解琬外放成朔方大总管,还有许多地方在王画手中,可也是一个重要的职位。

    挤进去就有调人出来,特别是大理寺正卿。李显前面刚一下旨,后面就有一些大臣开始准备反对。不过都看着韦氏的眼神。

    但李显还在继续下旨,赏韦安石楚王,韦嗣立为魏王,韦巨源为晋王,韦温为齐王。

    四个爵位赏赐下来,朝堂鸦雀无声。

    韦家不是武家,还沾了半个正统,无功居王,本来就十分不当,况且还是国公。但不仅仅如此,本来这四个国公分开还好一点,连在一起,马上所有大臣就想到了四个人。

    韩信担任过楚王,曹操担任过魏王,司马昭担任过晋王,高洋担任过齐王。

    就连韦氏听到这四个爵位,就象四个炸雷一样,炸得她全身都打了一个冷战。

    ╔♀┅♀┅♀┅♀┅♀┅ǎ

    ︴︴︴︴︴︴︴︴︴︴1︴

    ︴最︴︴小︴︴︴︴︴6︴

    ︴新︴︴︴︴说︴︴︴k︴

    ︴︴︴最︴︴︴︴网︴。︴

    ︴︴︴快︴︴︴︴︴︴て︴

    ︴︴︴︴︴︴︴︴︴︴n︴

    ╚♂┅♂┅♂┅♂┅♂┅╝

    ''

第九十五章 小瓶子

    第九十五章小瓶子

    李显宣布后说道:“散朝。”

    韦氏一下子拉住了李显,说道:“不可。”

    同时韦安石伏在地上说道:“陛下,爵高功浅,臣不敢受,另外臣有事禀报,臣近来身体不好,请陛下允许臣致仕。”

    唐朝爵位明确规定,皇兄弟、皇子,皆封国为亲王;皇太子子,为郡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以恩进者封郡王;袭郡王、嗣王者,封国公。

    封国亲王,现在整个天下只有三个人可以有这权利,李旦,李显的两个儿子,李重福,李重茂。

    自己这四人有什么资格为王?岂不看到五王的下场?

    一旦这个赏赐坐实了,除非韦氏登鼎做了新的女皇,还要有武则天的手段,将天下镇住。否则换作那一个李家的人做了皇帝,首先就会对付自己这四人,并且有可能连韦家都要诛灭九族。

    再说,天下百姓闻听此事,会做怎样的感想。还有一个血营在西北虎视眈眈。

    就是爵位本身,也含意深刻。为什么自己是楚王,成了韩信。韩信骄纵,实无反意,自己同样如此,虽然没有做下多少恶劣的事,可在诸韦上不作为,也被诸韦牵连进去了,同样是反臣。这个背后是高人指使的啊。想到高人,他不由想到李旦,如果李旦与太平公主齐心扶助李显,就是韦氏将朝政把持着,也未必能成就大业。

    于是他直接来个致仕。

    李显根本就没有理睬,看着韦氏问道:“为何不可?难道解琬不适合担任朔方大总管?”

    “不是。”

    “那是杜暹不适合担任大理寺丞?”

    “也不是。”

    “那是王志愔不适合担任大理寺正卿,或是李朝隐不适合担任洛阳长史?”

    “都不是,”韦氏咬了咬牙,终于明白过来,这是李显与自己摊牌了。虽然这些调动没有牵动宰辅,可也有许多重要的职位。按照规矩,同样需要经过中书门下两省审核,无议后才能准旨。当然正常情况下,面对强大的皇权,中书门下两省审议也只是做做样子。

    但现在韦氏一党肯定不会让这些铁头冲乱朝堂的。因此李显以进为退,逼自己表一个态。

    她说道:“这些人调动,不是宰相,皇帝如果看重,下旨就是。但后面四位相公,不可授此大爵,于祖宗规矩不合。”

    “朕且想想,散朝。”李显说完,这回真的退出早朝大殿。

    既然是交易,得让这些大臣上位,他才能收回这次赏赐。

    可是这一次李显的强硬,与诸韦的冲突,终于使许多大臣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韦氏也回到寝宫。

    两个太监走了过来,小心地将早餐端了上来,用桂圆莲子以及其他一些食材熬的粥,还有几碟精美的小菜,放在精致的食盒里,十分地诱人。

    当然,韦氏不可能真正绝食的,不过这两天来为了掩人耳目,这些饭都是偷偷摸摸做好送上来的。

    可早上因为担心前面手下的大臣逼迫李显认输,会不会有什么差错,韦氏早餐没有吃。

    看到了食盒,她气愤地一脚将它踢翻,然后喊道:“滚”

    几个太监连忙将地上的碎盆子捡起来离开。

    韦氏又喊道:“且慢。”

    “皇后,还有什么吩咐?”

    “你们派人严密监视相王府的动静,还有对纪处讷他们说,朝廷先给孤安稳下来,不要多事了。将重心集中到相王身上。”

    “启禀皇后,相王今天一早离开洛阳,回京兆去了。”

    “回京兆去了?”韦氏无疑感到一拳打到棉花上,这个相王,果然不可小视。给自己添了这下大乱子,居然说走就走,自己想找麻烦就找不到了。

    “就是逃到天边也得我将他监视住,还有,找理由开始弹劾相王。”

    这一次李显这一手封爵之棋无疑是天外飞仙,神来一笔。依丈夫的本事,就是让他想一年,也想不出这一巧妙的招数。而且如果让李旦与太平公主与丈夫联手,自己苦心经营好几年,有可能毁于一旦。

    想到这里,她说道:“你们退吧。”

    太监退下去,她弯下腰从床边一个掩秘的暗阁里,将那天李裹儿看到的小瓶子拿了出来。

    雪白的瓷瓶,上面有许多铜钱图案,还有一行唐朝不入流的诗僧王梵志(平民诗人,因为诗写得浅显,在唐朝很受文人嘲笑)写的喻言诗: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做工十分精美,尽管诗很粗鄙。这多半是江南王画那几座瓷窑烧出来的产品。不过现在这些瓷窑一起转给了十八家,当然中间有什么猫腻,一个也不清楚。主人换了,产品也换了许多种类。这种小瓶子体积玲珑,不是用来民用的,而是给道士炼丹盛放丹药的。

    韦氏将瓶塞打开,里面有三料米黄色的小丸子,在六月初的阳光照射下,看上去十分地小巧可爱。

    她将小丸子倒在手心,看着它,脸上阴晴不定,过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道:“再忍受一段时吧。”

    说着,重新将小丸子放回去,将瓶塞塞上,放进那个暗阁里。

    然后坐在软榻上,脸上神情继续变幻莫测,一会儿犹豫不决,一会儿怨恨,一会儿闪出歹毒的凶光。

    可是朝中没有一个大臣,知道这个小瓶子,就是李裹儿知道,也没有想到它会是什么,会引起什么后果。

    因为韦氏的默认,还有四个封国亲王的大帽子下压,诸韦不敢轻举妄动,李显的任命,中书门下没有敢反对,通过了。

    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相位没有变动,依然还是四韦拍门,羽林军也没有调动,韦室弟子也继续掌握着羽林军各个重要的职位。所以,一盘算后,许多人只好吃了这个闷心亏。

    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还是向血营是战是和,这时候宗楚客押回了京城。

    进入长安,一路上他还在想着这笔巨财的事。心中很纠葛,如果献出来,心中很是肉痛,如果不献,也不好。

    快到他家门口了,薛思简忍不住眼巴巴地问道:“宗侍郎,你那个钱怎么办?”

    虽然王画只提到宗楚客一个人,可受罪大家一起受罪的,总不能好处你一人得下,说不定还是传话的人漏掉他们的名字。说到底,还是钱太多了,几万缗钱,就是在长安也能买下一栋最精美的豪宅。

    薛思简不缺钱,可对这笔钱还是动了心。

    宗楚客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两个尾巴,独吞肯定不行的,可怎么分,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钱能不能收下,我们还得合计合计。”

    将他们请回府中,到了长安,心也安下来,派了家人请了一些官员过来交谈。

    通过交谈,大致情况一了解,终于明白王画给他钱的用意了。这小子太坏了,如果没有这回事,自己回来也就回来了,但有了这回事,那么就有许多用场,对自己对皇后手下亲信的。也明白为什么王画只提他一个人名字,不看到恭思简看着自己不善的眼光。

    早知道当时将那个人立即抓住,将钱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上缴朝廷,自己以后就不会有不利的局面了。

    换作旁人还行,可是他宗楚客看到这么大笔巨财,能不生起贪心。

    他说道:“薛将军,刘将军,这笔钱咱们不能用。”

    “为什么?”

    “薛将军,你也不要管为什么了,放心,我一文钱不少,将会全部上缴给朝廷。你听我的没错,咱们还是商议如何逃过这一劫吧。”

    三个人留在长安,开始商议,同时还悄悄写信给韦氏,向她陪罪,拜托她替他们说好话。

    就在这时候,朝廷派人将他们押到洛阳。

    听说宗楚客他们三个人到了洛阳,李显将群臣喊进内殿,宗楚客他们也被带到内殿。

    宗楚客一进来,就立即跪下说道:“陛下,恕罪。”

    就是现在他是韦氏的心腹,但他生生将二十万大军弄没了,李显将他斩了,也白斩。况且在路上他还听到李显与韦氏开始反目的消息。

    李显厌恶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