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事关国体,如果金城公主是象宗室的一个庶出女子,嫁给吐蕃,倒也罢了。可是金城公主是唐朝嫡子宗室,嫁给了吐蕃,吐蕃对我们大唐依然图谋不诡。这是一个辱国的联姻。二是她与我相识很久,对我对我的几位妻妾十分依赖,因此,我不想她被蕃人侮辱。所以才出手相救的。就是送走,也是害怕太上皇与陛下继续为了所谓不可靠的友谊,将她再次送回吐蕃。但不是为了迎娶她。大洋洲现在有近千万人口,人才济济,以后我会替她找一个好的人家。”
李守礼一听就恼羞成怒了,他跳了起来说道:“人才济济,孤问你,大洋洲什么样的人才,配娶孤的宝贝女儿?”
王画心里面想到,什么样的人才,也比那个吐蕃小赞普好。
但这个道理与他说不通,也许他宁肯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也不愿意嫁给他大洋洲一个平民百姓。
于是只好说道:“邠王,就算我迎娶金城公主,也要经过她的首肯。这要等我到大洋洲询问才行。”
拖一拖吧,反正到了大洋洲,这个王爷也不能去大洋洲撒泼。
李守礼这才再次露出笑容,坐下来说道:“这一句才算是人话嘛。孤相信奴奴一定会愿意的。不过你迎娶太原王家那个女子,还有李裹儿、李持盈,都下了很重的聘礼。到时候也不能亏待奴奴,不过那些马匹孤是不要了,能不能换成一些金银现钱?”
说完了,放肆地大笑起来,得意地离开,顺手还拿走桌子上几件漂亮的瓷器。
王画哭笑不得,也不知道那一个才是真正的李守礼。
李守礼离开后,王画收到了朱仝的一封长信。
信上说了三件事,第一个就是王画所构思的制度。
这种制度不是单纯的议会制,象古罗马与白衣大食的议会制的失败,王画铭记于心,毕竟现在百姓还不能接受这个先进的民主制度。因此,实施后不久,必然会被某些人取代,重新成为君王制。
这是一种党制,王画让大洋洲成立三个团体,一个是萧亚轩他们老一班就在大洋洲的一群人,一个是朱仝他们从血营出身,后来去往大洋洲的一群人,一个是各地散落的派系,让他们自成一个团体。之所以三个团体,这也是维持一种平衡,如果两个团体,怕一枝独大,时间长了,也就危险了。但团体也不能多,一多就会乱起来。
然后再次形政制度划分为里、县、州、省到中央这五项制度。里设里正,里保,处理形政与律法事务的,县为县令与主薄、六曹曹史,大体与唐朝形政体系差不多。唯独少了一个道,多了一个省。而且省的实权更大。同时中央形政系统也十分简练,没有唐朝的冗杂。
同时还多了一个机构,也就是议会,按照各形政区面积人口多少,划分出一些议会代表,这些议会代表只享用微薄的薪水,不过有监督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各制度机构有要处理一些事务,但还有一些事务,必须经过议会批准。议会不经过选举,各团体自己选出代表,每一个议会成员数量不变,三三等分,大家一样多。这也是为了平衡的。
划分了形政单位,下面就是选举。第一年是选各里正,里保。一个团体派出一个代表参加选举,能有选举权的是公民,也就是唐朝人以及一些表现良好的外族人,但不识字的人很多,这就要看各团体的手段以及宣传,让百姓在他们派出的代表下面画上一个圈。然后糊名,最后在三方议会的监督下,计名当选。
这一条很繁琐,但比罗马那种议会制更先进,这是从下住上彻底地进行梳理,而不是象他们那种是各贵族派出一些代表,最后处理政事。也能说民主,但是一种虚伪的民主。
当然,如果官员当选,让百姓不满意,那么五年后,这个团体不论是派出这个代表,或者派出其他代表,都会让百姓失望,只有落选。如果满意了,还可以再担任一届,甚至为下一届自己团体的代表当选铺平了道路。
第二年就选县,这还是能看到的。到了第三年选州,百姓就不容易知道了,他们只能根据地方的结果来判断团体的优劣。但地方上的情况,也必须要上级官员勘察有力。这又在起着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
第五年规模最大,统计也更困难。但相比一个透明的民主的形政机构,这一点麻烦还是值得的。
当然有生老病死,还有违法犯纪贬职或者处罚,表现优秀的提级等特殊情况,遇到这些事时,由主要官员代职,主要官员离开,由副任官员代职,州以下的临时选举。州以上的议会选举,选出一个代任者。
议会的活动资金除了国家调拨出一部分,自己也可以鼓励百姓为其募捐。当然,为了有更多的参政权,百姓也只有选择,参加其中的一个政党。
唯独在中央有稍许变动,王画为自己家族留下来一小部分的权利,不是很大,以象征性的权利为主。但这个王室却是永远存在的,国家必须每年调拨少量资金维持它的运转,但王室自己的产业却可以保留下来,不过不享有免税的权利,与大家一样交税。
这一点有点象后来的君主立宪制,但比君王立宪制的君王权利稍微大一点。
然后就是制立宪法。
首先赋予一点,就是公民权,公居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然后就是统一权,王画在地图上划出的九州,除了没有征服过来的,一旦征服过来的领土,任何人不得进行分裂活动,否则就是死刑。第三条就是他的议会与选举制度立法,任何情况下,无论是什么人,都不得改变,包括王画自己以及他的子女后代。还有其他几条,宪法条款很少,一共只有十几条,但都不能变动的。利用宪法再次将他的制度维护下去。
所以朱仝说过,太媚民。
这条制度实施下去,最大的好处则是百姓。可是为了赢得选举,有更大的发言权,三个团体都会向百姓取悦。最后百姓会变得骄纵起来,很难管理。
但王画清楚,无论什么时候,百姓总是弱势群体,就是西方的民主制度,百姓还是用来愚弄的。想做到百姓都产生骄纵的心理,至少几百年内休想有这个可能。这条制度推广下去,原来十个官员有九个官员不将百姓当作一回事,现在换成了五个官员不将百姓当作一回事,已经心满意足了。
第二点就是容易扯皮,但扯皮比现在的暗箱操作好,因为有议会监督,任何敌对团体官员的小动作,别的团体马上就能看到,这比政府派出的监察机构还要管用。缺点就是办事会拖拉,但任何制度都有它的缺点,想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
另外一点,就是总理制,如果一个贤能的总理,按照这个方法,当任时间顶多十年,以后只能告老还乡。这让朱仝甚为可惜。王画却为此事做过辨解。不是没有人才,关健是没有发掘到人才。这么庞大的选举制度下去,会有无数的人才被发掘出来。相信对一些表现优秀的官员,就是各个团体内部为了赢得选举,也不会将他们放过去,一步步将他捧上台来。但杜绝了位久贪权的现象。
要总理位置上呆了十年还好一点,有了议会,有了王室,还有其他的监督机构,不会让权利流失。但呆了二十年三十年,难免会控制更多的权利,最后将国家控制在手中。
实际上难就难在前五十年,一旦形成惯例,以后人们适应下来,就是某些人有什么想法,其他人也不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想法。
为了防止意外,王画不惜削弱军队战斗力,也对军队进行了一些改制。
军队长官是因功进级,但首要指挥官,却是议会选举与总理提名制,同时军队只有领军权,其他的权利,包括民事权与经济权一律没有,受地方政府与王室节督。通过这种方法,使最大的利器,军权地位下降。不然有某一个人,也来个枪杆子出政权,他的一番心血立即抛之东流之江水。
这一套制度是很先进的。
但朱仝到了大洋洲一宣布此事,全都炸了营。
首先就是产业,在所有人眼中,认为包括大洋洲的每一寸领土,每一寸领土的出产,都是王画的产业。然而现在这项制度交出来,等于交出来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收入,虽然是返还了百姓,但让大家从心里无法接受。
第二就是权利,这一切都是王画谋划才得来的成果,现在却将王画的权利限制得这么小,连王画在西北的权利都没有。
所以一起不同意。
连萧亚轩知道王画会进行一些改革,可听到朱仝说出来的话,同样也不乐意了。
朱仝无奈,只好协商,先担任了这个总理,处理着事务。但什么政堂团体选举,一个不敢提及。因此通知王画,我没有本事完成这个任务,还是等你来大洋洲处理吧。不然这些人认为我蛊惑你将权利交给我的,会将我撕吃了。
第二个就是人口。
到了去年年底,人口膨胀到了九百万人,这中间还有许多是没有归顺的土著人,没有办法统计在内。
最让人感到可喜的是去年一年增加了五十多万新生婴儿。其中绝大部分是迁移过去的唐人以及他们收纳的女奴隶,所生下的后代。作为掳掠来的奴隶,还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也是王画有意而为的,不这样限制以后都是其他种族的百姓,无论再好的制度,难免有异变发生。
当然,这不代表着每一个婴儿能顺利长大成*人。
所以朱仝在信中提到一件事,短期内增加人口有许多利处,人口数量增加,力量会越强。但与王画的原宗旨不一样,如果按照王画的猜测,最后李隆基会真正执掌大权,而且早期会天下大治,再加上全部离开中原,无人掩护,迁移的难度增加。况且李隆基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王画将大量的百姓迁移走。朱仝认为现在人口规模不能再迅速扩张,要徐而增之。否则中原百姓的比例将占不到绝对的优势。
不过他这一条意见,又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因此,朱仝提前通知了王画,让他到了大洋洲后,立即将这两件事抓好。
第三条倒是一个好消息,经过多年研发,第一台蒸汽机终于面世。
这也意味着开始向原始的工业化时代进军。
看了信后,王画没有回。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中原,没有必要回信。
他自语道:“是要走了。”
不过在临走时,还有一件事没有完成。水落石出,太平公主看能不能救走,这与**没有关系,是当初给他的恩惠。也仅仅于此,她的子女亲信,王画是没有办法挽救。唯独一个人,要将武崇宁救走。
这得要提前救走,不过依太平公主现在嚣张跋扈的样子,难度有点大。
于是王画将李持盈喊来,看着她,说道:“我们要离开长安了,你有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工作?”
李持盈听了眼中现出一些不舍。
“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
“二郎,你不用担心,就是你到天涯海角,我也会陪伴你的。”
“岂止是天涯海角,不过你放心,不会让你失望的。哪里是一片充满了无限希望的地方。另外我找你还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好啊,”李持盈眼中有些兴奋,在王画所有女子当中,唯独她认为自己最没有用,听到王画请求,十分高兴地答道。
“我想请你帮助我救出一个人来。”
“那一个,我找父皇帮忙去。”
“你父皇也帮不了忙。她是太平公主的女儿武崇宁。”
李持盈大眼睛闪啊闪的,忽然问道:“二郎,你不会真对她做过什么事吧?”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兵戈起
第一百五十六章兵戈起
这件事,王画再也隐瞒不下去了。丑媳妇始终要见公婆的。
于是王画转移了重点,说道:“四年多前,当时韦皇后对我态度颇为不满,对你父皇与太平公主也有浓浓的敌意。虽然那时候我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可在朝中我孤立无援。太平公主与你父皇同样需要人帮助。于是,我与太平公主在暗下结成了一个盟约,互相帮助。你也知道的,先前我们发生了多次误会,大家相互并不是很信任。太平公主为了取信于我,我同样为了表示相信她的话,做了一些不好的事。”
很含糊的将重心一带而过,却放在当时危险的形势上。
不过李持盈并没有被王画迷惑,她惊讶地捂着小嘴说道:“你说那时候,那时候武崇宁才多大岁数。”
王画心里面特心虚。
这是他一生所做最荒唐的事,于是将李持盈拉过来,手伸进她的衣服,揉搓着,同时说道:“别嚷嚷,去了大洋洲我给你画一百幅画,如何?”
李持盈不吭声,一般女子倒也罢了,王画似乎专门对她的堂姐妹产生兴趣。这个名份以后如何定?
王画再次揉脑袋,这才是冰山一角,以后还有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本人的事情会发作出来。到时候想想多热闹吧。
而且其中几个智力非凡。上官婉儿谋划能力就是在现在几位宰相中,也能挤身上游,因为太平公主没有相救,对太平公主怨气冲天,同时也不会对李持盈有什么好态度,她与李裹儿是站在一条线的。李裹儿与李持盈又争了数年时间。
然后是沐孜李,她敢绑架李持盈,可见她的胆识与手段,她与李红出身平民,又有大功在身,这两个人又是站在一条线的。
太平公主更不用说了,这是一个不安生的主,于恩王画是要救她出来,但救出后,王画很担心太平公主到了大洋洲后会惹出什么妖蛾子。
齐人之福,那有那么好享受的。
不过眼下的事还要处理,王画在剥衣服,如果是在以前,李持盈都是喘气连连,可今天她就是不吭一声,最后大约是难挡王画的魔手,在王画将她的月白小衣脱下一半时,她拍了王画的手说道:“这是大白天。”
王画心里说道,谁说大白天不能做了,以前也不是没有做过。
这是李持盈在抗议。
王画只有沮丧地停下来手中的动作,又说道:“小郡主,你想一想,如果不是这一次联手,不是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的通风报信,我在洛阳能不能逃出去。你以为我一个人能平安地带着所有家人,从洛阳千军万马中杀出去吗?如果我逃不出去,以后你哥哥会不会政变成功?现在你父皇与你哥哥又是什么下场?”
不管怎么说,你几个最亲近的亲人生命最为要紧吧?
果然这一句话,让李持盈怨气化解了许多,她噘起嘴问道:“那为什么要救武崇宁?现在太平公主将我哥哥压得连大气都不能喘一声,要救应当救我哥哥才对。”
既然她主动往这话题上牵,王画很高兴。
王画说道:“有的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的,为什么大前年血营会取得胜利?虽然几路大军压迫,人数是血营的数倍。但是他们人心不齐,各自心怀鬼胎。几方分离,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可是血营呢?因为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的提前通知,准备充分。再说武器,也比各方先进。人数虽然少了一点,可都是精兵,我抚恤又十分优厚,摩下又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勇将。为了家人也自己的幸福,士气悲愤激荡。士兵作战勇敢,上下一心,指挥英明。所以反过来,却以少胜多。你哥哥与太平公主也是如此。太平公主因为你父皇的执政策略,使她掌控了朝堂大权,可是她的人也开始产生变化了,变得骄傲自满,骄傲必败。天下饱受女主之苦,因此太平主想要成事,只能拉拢一些无耻的大臣,看看她的心腹,除了萧至忠外,有几个是真正有用的人才?”
说到这里,他也是苦笑。
如果说温柔,一定会想到女人,绝不会想到男人。但是历史数位掌握大权的女人,大多数是心狠手辣之辈,比如武则天,比如韦氏,再比如慈禧,吕雉,一个比一个毒辣,就是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暴君,与她们的手段相比,也不过如此如此。
这也是一件让人感到奇怪不解的事。难道经皇宫一薰陶,女人也会象太监一样,产生了心理畸形?
将这个心思甩去,又继续说道:“平公主一旦对付你哥哥,还要考虑你父皇的意见,虽然势大,考虑的事情会很多。因此发作缓慢。兵贵在神速,政变也是如此,一慢事则有变。但是你哥哥不同,他居于皇位已经很长时间,只要政变成功,将太平公主一伙人铲除,不必考虑这些事。所以他一旦发作,会迅雷不及掩耳。手中人手少了,资源少了,但这个快,足以将一切弥补。所以我写给你哥哥信中,还有与萧嵩对话中,说到一件事,他是皇帝。可惜到现在他才领悟过来。”
“你说我哥哥会赢?”李持盈惊喜地说道,不顾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