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登岸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德军的工事让出了一段距离,留给普军登岸,而他们上岸之后,德军的密集火力就打过来,成片成片地将失去掩护的普军扫倒。有些普军士兵用船体进行卫护,但是很快德军的炮击就打过来了,炮击在陆地上的杀伤比在水面上的杀伤更加强大,这也使得普军实际根本不能维持在岸边超过15分钟。

不过普军随即用幸存的船只再度运来了一批普军抵达了德军一岸,平坦的岸边不仅给德军的防守带来麻烦,也使得普军的进攻缺乏有效的掩体,在缺少装甲车辆防护的情况下,利用肉身冲击德军的工事,是极为不显示的,德军是每个排都装备了一挺机枪,班组还有轻机枪和冲锋枪,这样的自动火力配置,使得普军在面对德军的时候是相当无力的。

真正危急的战斗发生在凸岸上,德军抢占这里的阵地,随身携带的弹药并不算多,而普军前仆后继地企图抢回阵地,加上德军实际上还是比较年轻,所以弹药消耗十分大。在德军打退普军第四波进攻之后,德军士兵们已经剩不下几颗子弹了。终于在第五波进攻的时候,普军杀入了德军的阵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德军士兵并没有像普军想象的崩溃,而是高喊着口号,举起刺刀狠狠地跟普军杀在了一起,向来以冷酷和高效著称的普鲁士士兵没有想过自己会遇到这样的敌人,在这场白刃战中被爆发出惊人勇气的德军击退。好在后方的指挥官反应很快,立即派人渡河将补充的弹药送上,这才再度稳固住了德军在凸岸的阵地。

b战场的作战持续进行了一天的时间,直到德军和普军都精疲力竭,才算落下帷幕。普军损失相当大,凸岸阵地和渡河阵地共损失了超过2000人的兵力,而德军也伤亡了二百余人,比a战场的从容不迫要多带了几分血腥气。

576莱比锡战役(八)

莱比锡托尔高附近的c战场,是这次的作战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诸侯联军动用了约000名普军以及5000名萨克森军士兵,在托尔高一带的易北河河道上,发动了攻势。,

在该战场上,普军虽然在火炮数量仍旧落后于德军,但是却同样形成了炮兵集群,为自己的渡河部队提供火力的掩护。这也使得莱比锡战役中第一次出现了德军和普军以炮兵对轰的情况,普军炮兵装备差,德军炮兵经验差,不过德军炮兵的指挥官却更有条理,操典一般地设置了合理地炮兵阵地,然后开始先行敲掉普军一个个炮兵阵地。而普军炮兵显然对这种新时代的炮兵使用方法并不熟稔,他们的攻击目标也不是德军的炮兵,而是河岸上的德军防御工事。

为了提高命中率,普军炮兵的位置比较接近河岸,越过河道的炮弹,直接能够砸进德军的阵地之中。德军修建了整条防线,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事都是加固工事,不惧怕炮击,所以普军的炮击还是带给了德军一定的损失。而普军的炮击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很快德军的还击就到了,十几分钟后,普军的火炮彻底哑火。

不过这个时候,普军和萨军已经大规模开始在宽幅超过7公里的河道上,展开了全面的渡河行动。驻防的德军立即利用组织守军进行遏制,一如a和b战场,渡河战几乎是普军损失最大的地方,大片大片的普军士兵被击杀。

战场的一隅。年轻的国际纵队的两个小战士。蔡忠和林福兴也紧张地战斗着。这严格意义上是他们第一次面对普军的进攻。两人都带着兴奋和紧张。他们的班长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士兵们:“都沉住气,别一个劲儿地开枪,不要着急,看准了慢慢地打,一个个地打”

这名班长是唐军的老兵,退役之后又来到国际纵队发挥余热了,尽管他参与过的战斗也不算多,但经验不是盖的。德军的那些愣头青士兵们。几乎是玩命地在扣扳机打子弹,而就算是家底富裕得多的唐军,实际在作战的时候也不是这么浪费子弹的。国际纵队和德军中的老军官和士官们都很清楚一个道理,德军的火力占据全面的优势,尤其在自动火力上能够很好地压制住普军和萨军,即便是把他们放到近前,甚至登岸,德军也能很好地将他们歼灭,但如果一味浪战消耗弹药,那么之后德军的防御战会很难打。

蔡忠端着一杆s步枪。显然这枪已经有些年头了,枪托等一些地方都有磨损。不过换了新的枪击和枪管,并不影响精度。蔡忠视力不错,瞄准了河面上一条小船上一个俯身并不够的普鲁士士兵,调整了几次呼吸,然后扣动扳机。子弹飞射而出,在河面上打出了一个小水花并没有击中敌人。

蔡忠并不气馁,拉动枪击把子弹再次上膛,仍旧是同一个目标。普鲁士人的船速度并不快,不像是唐军的冲锋舟是有船外机的,普鲁士人的船是靠人力划桨的,对于河岸上防守士兵的射击来说并不算太困难。

不过,蔡忠还是在第四颗子弹才击中了这个普鲁士人,而这艘船那时候还有二十多米就靠岸了。

与蔡忠相比,林福兴的运气要差一些,他打空了枪匣中的五颗子弹,没有命中一个敌人。而像林福兴这样的士兵其实并不少,普鲁士人都尽量用船体掩护自己,除非是大口径重机枪将木船击毁,否则被击中的敌人其实数量不算多。

临近船只靠岸的时候,国际纵队的几个军官开始吆喝着:“火箭筒,火箭筒”

德军和国际纵队都装备了一定数量的火箭筒和火箭弹,当然数量不可能像唐军自己装备得那么多,所以国际纵队的军官们都要求士兵们剩着打这些重火力武器。四十毫米的火箭弹飞射而出,拖着一条尾迹直奔那些速度并不快的小木船,然后爆炸将其中的敌人炸死。操纵火箭筒的都是国际纵队中经验比较多的老兵,而像蔡忠和林福兴这样的新兵蛋子,是不会被信任操纵这样“贵重”的武器的。

十多枚火箭弹命中了八艘木船,加上伤到的其他船只上的普军士兵,近百人被这波火箭弹攻击给带走了。而火箭弹的这种袭击,也是普军所没有见过的,明显也震慑到了普军,这一波攻击之后,显然的普军士兵的动作要慢了一些。

而岸上由德军二个步兵团和一个国际纵队大队组成的防御力量,用强大的火力教普鲁士人和萨克森人重新做人。普军受限于船只数量,即便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实际渡河中能利用的船只少,一次性运送过河的是士兵数量也不算多。

不过普军也用了一些小花招,比如先发动一次渡河,然后进行火力侦察之后,开始在另一部分防御变得空虚的地方再度发动渡河攻击,这两个地方可能会相距数公里甚至更远,从而极大地牵扯德军的防御力量。

好在德军在防线上的转移和机动能力都不错,普军在这场渡河战中,虽然在一些渡河点成功登岸,并且对德军的防线形成了一些威胁,但德军很快就将登岸的普军和萨军合围歼灭。

最终c战场上普军损伤是三个战场上最高的,普军和萨军总共在这次渡河战中损失了40人,德军由于在c战场的布置是三个战场最严密的,所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三个战场诸侯联军的总损失居然高达近八千人,这不仅震惊了普鲁士国王和奥地利皇帝,同时也更使得他们无限愤怒。

但同时,德军统帅布吕歇尔也有着深深的忧虑,因为经过这次高强度的战役,德军在三个战场已经损耗掉了三分之一的弹药补给,如果这样强度的战役再来一两场,那么德军很可能面临有枪无弹的境地,而就算能够再消灭一到两万的敌军,普军和奥军仍旧有充足地兵力,扭转战局。

577莱比锡战役(九)…借款

初次面对德意志诸侯联军的全面强渡告捷。,德军虽然兵力损失微乎其微,但弹药补给的消耗惊人,同样也引起了远程操控这场革命的大唐共和国的注意。

白南在策划这场革命的时候,就深知即便是大唐给予充足的支持,革命的成功几率和失败几率其实相差并不大。因为不同于之前在南美对抗西班牙的殖民军队,欧洲的保守势力更为强大,而不管是普鲁士还是奥地利,都是一等一的欧陆强国,拥有着强大的陆军。所以革命将面对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反动势力的镇压。

同样对于大唐来说,毫无节制地大力支援共和德国的成立,也不符合大唐的利益。原本大唐国内就有一种声音,认为德国取得统一和**后,因为和实际利益,会跟主义上一致的大唐渐行渐远。无论是大唐还是德国实际在国际主义的背后都蕴含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此时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尚未完全萌发,但马恩斯在真正执掌这个国家之后,必然会效仿大唐,催生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尽管有国际主义为根基,极端的纳粹化不会出现,但难免在很多地方可能与大唐的政策产生歧见。

大唐确实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欧洲盟国,但防止反目,以及如何控制成本的投入,也是尤为重要的。毕竟大唐现在最为重要的工作,还是大力发展国内建设,不断地增强自身国力。大唐财政的主要支出,也是在本国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上面,毕竟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实际统治范围的扩大,都需要大笔的金钱投入。这投入并没有随着大唐原本的开发度提高而减少。反而不断地增加,因为大唐进行地开发面积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

这一年大唐已经相继的展开了两场局部战争,年初打越南,年中打日本,用于战争的机动经费也差不多了。此时德意志革命爆发。其实对于大唐的财政来说是比较吃紧的。白南以及众多的大唐高层,对于仿照另一位面中苏联那样不计后果,以本国民生为代价进行大规模的援助,是极为不赞同的。即便是当年支援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也都是勒紧裤腰带做到的。当然此时大唐经济条件比较好,人民生活水平是远超时代水平的高,但白南是不愿意以本国经济增长速度来交换一个支持大唐的欧洲盟国的。

当然该支持还是要支持的,一场战斗打掉了德军三分之一的弹药,白南和国防部都看得心惊肉跳。一方面白南督促增加一笔对德意志共和国的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的援助。另一方面也接洽德意志国革方面,准备开启非无偿援助。

大唐的行事准则里从来没有援助和支持就应该自己全掏腰包这样的事情,所以当初在南美三国成立的时候,大唐虽然无偿给予了一些帮助,但三国的主要资金还是源自于大唐的低息贷款的。

另一位面中的日本,在亚洲和其他地区大规模地发放oda,也就是政府开发援助,其中从七九年以后中国累积得到了日本三万两千亿日元的oda。为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oda某种程度上是日本对中国的战后赔款,而另一方面也为日本产业进入中国打开了通路。对日本经济的好处也不言而喻。

大唐虽然是具有比较强橙色特征的现代国家,但是在金融运作上的能力,却十分灵活,乃至于比20世纪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更强。金融的活跃和发展能够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强的动力和提升效率,当然如果不受控制的一味追逐利益,而且没有底线。就可能爆发如同美帝那样的各种危机。

大唐的财政紧张一些,但不代表大唐的各商业银行是没钱的。由于大唐几家商业银行巨头无一例外不是国有属性,从人事调动到营收分配一系列都是由国资委掌控的,所以这就使得大唐政府能够利用的资源更多。大唐毕竟是华人国家,强烈忧患意识下的华人都有着强烈的储蓄倾向。这也使得绝大多数新移民的钱是存放在商业银行中的。大唐建国以来长久都维持着低利率。不过民众对于利息的收入似乎已经十分满意,更多希望有地方存放现金。而商业银行一直努力地将这笔海量的资金重新带回社会,也就是进行放贷。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在经过妥善论证之后,都会得到贷款,利率还不高,整体经济环境的优越也使得整个回报率是十分高的,从而不断地钱生钱。

不过也许是因为观念的问题,商业银行们仍旧控制着相当大一笔流动性,私营企业主是谨慎的,国营企业想多贷但是脑袋上套着枷锁,防止他们浪费资金以及滋生贪污。所以一些海外投资或者政府间借贷就是不错的项目了。

白南关于援助从无偿转有偿的想法传下去之后,几大商业银行立即给出了自己的方案,白南看上去都十分咋舌。有银行提出20年期的5亿唐元的低息贷款,有银行则提出了累进模式的每年投入一笔贷款的模式,总之五花八门,而且金额巨大。

这也体现出各商业银行内部也是比较看好德意志革命,以及之后德国的经济发展的,他们都希望利用这笔贷款分一杯羹。虽然所谓低息贷款,但实际大唐本国内部也都是低利率。同时资金利用不足,大额贷款也为商业银行们提供了一个好项目,有些银行也企图趁机进入战后的德国,开展业务。

经过遴选和修改之后,大唐的贷款方案去到了汉堡马恩斯总统的桌上,马恩斯对此自然是不无不可,虽然免费的变成要还的了,但是十年或者二十年期的长期贷款,对于德国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这也表示大唐不会轻易放弃德意志国革,他们的革命之路还是一片大好的。

578莱比锡战役(十)

易北河渡河战斗过去之后,普鲁士人可并不知道德军究竟消耗了多少弹药并且还剩多少库存,他们所能见到的最直观的就是自己的伤亡数字。近八千人的死伤,再加上之前德军对马格德堡地区的攻占,使得普军实际上在一周之内就付出了万人的伤亡,这毫无疑问是一场惨败,而且就以前的历史来看,很少有一场如此短促的战役,在规模并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伤亡这么多的士兵。

普军的统帅卡尔一世虽然战前对于战争的惨烈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但是真正见到万人的伤亡时仍旧感到极为心寒和恐怖。卡尔一世在之后写给腓特烈威廉二世的信件中提到:“当代的战争模式已经随着武器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变,来自唐人的武器已经改变了战场的形态,并且让火力弱势一方的损失极为加大。不过依照我的判定,如果我方拥有跟叛军同等强度的火力,那么必然能对叛军也造成大量的伤亡。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已经不在于单纯的士兵人数和战术,火力的强弱已经成为更重要的一个因素。”

不过卡尔一世也同样慧眼如炬,他在信中也宽慰自己的国王道:“这并不代表普鲁士没有取胜的机会,我在战斗中发现,叛军会不计后果地发射大量弹药,而有证据表明叛军使用的精密武器都是由唐国制造的,那么他们就很难短时间内补充弹药。叛军也不可能拥有大量的弹药存量,所以我们对叛军的打击,应该集中在对后勤的破坏上,只要战争的烈度超过某一个点,那么缺少弹药补给的叛军将会暴露出所有的劣势,而面对我们训练有素的普鲁士精锐只会崩溃。”

卡尔一世话说得有一点点隐晦。但实际上意思却是很明白的,普军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德军这种装备水平的,虽然普鲁士已经逐渐具备生产发射金属定装弹的栓动步枪、咖啡磨机枪以及线膛炮等等武器,不过这种生产能力只要还是集中在鲁尔区,鲁尔区现在是在德军的控制之下,反而逐步开始为德军生产这些武器了。

那么可行的方案也就一个了。那就是用人力去拼德军的火力,透支德军的火力后,胜利就自然到来了。可无论是腓特烈威廉二世还是卡尔一世,都不希望用普鲁士人的生命去搏,这场战争之后,如果普鲁士损伤惨重,那么对于今后欧洲局势的发言权就降低了,甚至还会遭到别的国家的觊觎。毕竟这场平叛,普鲁士损失的区域尚不算多。这主要是为诸多西德意志小邦夺回土地和重建贵族封建体制。

腓特烈威廉二世不满卡尔一世在前线的表现,但是他也知道卡尔一世也同样无能为力,更换将领也不一定能打得更好,而且卡尔一世说的很有道理。所以,普鲁士的国王陛下开始想其他的主意。首先他催促利奥波德二世尽快把奥地利军队送到前线,从南方为联军打开一条通路。

奥地利军团会经过德累斯顿,直接出现在莱比锡南面,无需跨越易北河防线。所以威胁系数更大。一旦奥地利军队成功的拖住德军,那么普军就更有机会渡河成功。两厢合力,拼着比较大的损失也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其次,腓特烈威廉二世还意图将更多的欧洲盟友带入这场战争中来。他连续致信了英国国王、荷兰执政、丹麦国王、瑞典国王,出于对俄罗斯人的不信任,倒没有去找沙皇俄国,在信件中他将这场叛乱称为欧洲全体国家的重大危机。应该合力解决,并希望这些国家能够派兵援助。

北欧的丹麦和瑞典等国,对于德意志的这场革命虽然也有担心,但是认为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相反革命会削弱普鲁士等国家。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好处的,丹麦和瑞典都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