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时这个时代,其位置虽然比不上后世那般紧要,但李元庆却深深明了,若能占据南北城隍岛,不论是攻、是退、还是守,他都将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长生岛也会拥有更广阔的纵深空间。

事实上,南北城隍岛在地理上来说,要更靠近辽南一些,但因为这片区域往南,岛屿群连绵,一身延伸到登州腹地,便被划在了登莱的治下。

在之前几年,袁可立一直在南北城隍岛派有不少驻军,为的,就是能由海路图谋辽南。

只不过,种种原因限制,一直到他离任在即,这个目标也始终未能实现。

毛文龙其实对这几个小岛也是垂涎已久,只不过,他与登莱的关系就像是针尖对麦芒,显然是很难实现了。

此时,包括之后,即便新任巡抚上任,袁可立之前定下的对辽攻略,短时间内,应该也并不会更改太多。

哪怕是新任巡抚大人只是做样子,也得让皇上和朝廷看到,他在南北城隍岛区域部有军兵,随时都在准备反攻辽地。

这一来,沈晋至少便能安稳几年。

而在明面上,李元庆虽只对沈晋言,‘他只要南北城隍岛’,但只要沈晋的盐场在南北城隍岛上开起来,开始运作,他又怎的会放弃周边其他的像是大钦岛、皇城岛这种大岛?

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如此,有沈晋的盐丁们先行,李元庆在这方面‘掺沙子’,便没有了丝毫的障碍。

在明面上,李元庆绝不敢冒朝廷的大不讳,公然抢夺登莱的地盘,但这却并不妨碍,他在私底下,先行一招。

至于郑家。

李元庆忽然淡淡一笑。

据说,郑芝虎这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小时候的哭声很像幼虎。

而通过今晚这一顿酒,李元庆也有些明了了他的性子。

简单粗暴一点说,这厮就是海盗头子当惯了,横行霸道的性子几乎已经渗入到了他的骨髓里,即便他要洗白,隐藏的很好,但骨子里的东西,在特定的情形下,还是无法遮掩。

不过,此时郑家已经势成,已经成为福建、包括整个大明南方的真正地头蛇,他们与李元庆的利益虽有冲突,但却也有合作的可能。

具体如何,还是要看接下来的操作了。

李元庆不由也想起了郑家的主人…………大名鼎鼎的郑一官。

可以说,在明末这个时代,郑一官和他的郑家,拥有着华夏最好的一副牌,但凡郑一官稍稍有哪怕一丝进取心,满清很难是他的对手,基本就是以坚船利炮、以火~器时代,碾压满清的冷~兵~器王朝。

可惜,这位爷的性子,实在~~,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形容。 ,o

而他的爱子………后世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国姓爷,虽雄心壮志盖世,只可惜,无论心机还是手段,跟他父亲相比,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这真是……

李元庆不由长长叹息一声。

不过,在此时,郑一官这性子,对李元庆而言,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儿。

以他这偷偷摸摸,就想洗白了靠在朝廷里,寻摸个光鲜的一官半职,好光宗耀祖的享受下半辈子的性子,又怎的敢轻易与正如日中天的李元庆过不去?

长生岛打开与郑家合作的商路,并不是太困难啊。

***************************************************************

第538章 东线捷报

~~~~~~

次日,沈有容的寿宴准时进行。

只不过,宴上宾朋虽是不少,又有袁可立坐镇,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宾客的含金量实在是……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大名鼎鼎的李元庆亲临,在军方层面,为沈家保留了足够的颜面。

而李元庆也毫无意外的成为了寿宴上的中心,不管之前有没有与李元庆打过交道的士绅、豪族,但凡有机会,一定要过来跟李元庆说句话,在李元庆的眼前混个脸熟。

虽然李元庆是武人,但功绩摆在这里,能与李元庆说句话,就算回去跟别人吹牛逼,那都是巨大的谈资啊。

花花轿子人抬人。

在这种场合,即便有些烦躁、疲累,李元庆依然是打起笑脸,笑着与每一个上前来的权贵、豪绅寒暄,没有丝毫不耐烦。

相形之下,虽然沈有容也亲自出席了寿宴,只不过,他老人家意识并不是太清醒,简单同众人打了个招呼,便回去休息了。

而袁可立则一直孤傲的坐在沈有容主座旁边的座位上,即便鲜有人过去跟他打招呼,这老夫子却怡然自得,颇有些宠辱不惊的意思。

李元庆倒是几次想靠过去,跟这老夫子说几句话,哪怕只是表表心志,感谢一下。

可惜,都被这老夫子用眼神制止了,他并不想再与李元庆有太多交流。

李元庆也明了,文武殊途,即便这老爷子在某个节点,表现出了对他李元庆的关心,但在这种场合,他显然并不愿意有太多表露。

对此,李元庆也只得作罢。

正如那句老话,‘说一万遍,却远没有做一遍来的实际。’

李元庆明了,等他真正做到那一步的时候,即便他不去找这老夫子,他却也必定会找上门来。

好不容易应付完这堆士绅,李元庆刚要到厅外的小花园里喘口气,郑芝虎却笑眯眯的走了过来,“李帅,想要与您说句话,还真是难啊。”

虽然昨夜一夜宿醉,不成模样,但郑芝虎此时的精神状态却不错,看得出,这厮的心志还不错。

李元庆一笑,“郑兄说笑了,元庆现在头还疼的厉害呢。”

郑芝虎不由哈哈大笑,“李帅,郑某亦是如此啊。”

两人寒暄几句,气氛渐渐活络了不少,郑芝虎看似不经意的笑道:“李帅,听说,您的船队,一直在图谋前往南洋的贸易?”

李元庆一笑,“在这方面,元庆还需向郑家多多学习啊。”

郑芝虎忙笑道:“李帅说笑了。郑家草莽微末,怎的能跟李帅相比?不过,李帅若是想做生意,郑家倒是有些门路,也愿意与李元庆好好谈一谈。”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郑家的厚爱,元庆受宠若惊啊。这样吧。二当家的若是有时间,去长生岛游览一圈可好?元庆若有闲暇,必亲自作陪。南方的景色虽是秀丽,但真论大山大河,还是北方的山河更为壮烈啊。”

郑芝虎忙笑道:“李帅厚爱,芝虎铭记于心。不过,家中还有诸多琐事,芝虎今夜便要连夜返回老家。李帅的邀请,芝虎只能待到下次了。”

李元庆笑着点点头,“长生岛的大门,随时为二当家的、为郑家打开。二当家什么时候有闲暇来长生岛,元庆必扫榻相迎。”

初次见面,郑芝虎没有他大哥郑芝龙的首肯,自然不敢与李元庆先行达成什么合作。

对于此,李元庆也不着急。

郑家此时还没有完全洗白,贸然与郑家牵扯太多,反倒会给别人留下把柄。

按照此时的大势,郑家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东南沿海大半的商贸进展,而李元庆这边,他与毛文龙、陈忠一起,牢牢掌控着千里辽海的控制权。

在财力上,李元庆三人显然无法与郑家相比,但在军力上,十个郑家,也无法与李元庆三人相比。

不过,以李元庆三人此时的能量,即便有朝廷支撑,但郑家在东南已经根深蒂固,贸然与他们敌对,还是很难有胜算。

在这般状态,李元庆也只能先寻求合作,而后再徐徐图之。

中午的寿宴如约进行。

虽然稍显清冷,但有李元庆的亲自协调,气氛维持的很不错,虽说不上是尽善尽美,但却给足了沈家面子,也算是宾主尽欢。

因为出征在即,政事、军务缠身,李元庆午宴后看过了沈有容,便直接告辞而去,乘船返回长生岛。

此时,马上就要进入四月中了,按照毛文龙的计划,真正的战斗,已经要打响了啊。

…………

与李元庆预想的没有太多差池,四月初,在宽甸的深山老林子里蛰伏了大半个月之后,毛文龙终于亮出了他狰狞的兵锋。

四月初一,毛文龙率万余精锐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右协副将陈继盛亲领,五千余人,直逼叆阳堡。

另一路,则是由毛文龙本人亲自统领,过昌河,进云头里,出莺儿沟,四月初七,到达凉马甸子,擒获了鞑子达拔两名,获得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因为老奴西征蒙古,此时老寨腹地空虚,原本守寨之兵,只剩下十之其二。’

这时,叆阳方面也传来好消息,在陈继盛狂轰滥炸两日之后,成功攻克了叆阳堡,掠获了大量的物资,正急速朝这边赶过来,与主力汇合。

毛文龙怎的会浪费这等良机?

当即连夜率军直逼董骨寨。

董骨寨,是老奴起家时的要塞之一。

在老寨赫图阿拉南方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三座要寨,董骨寨是最南面的一座,再往北,还有牛毛寨,阎王寨,过了阎王寨,便可直面后金的旧都老寨赫图阿拉。

这三寨子,皆是老奴起家时的核心。

叆阳守备出身的毛文龙,在这片深山老林子里,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大明的文臣武将里,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边的地势了。

四月初八晨,张攀为先锋,狂攻半个时辰,成功攻克了董骨寨。

但毛文龙并未有任何停留,直逼牛毛寨。

此时,在毛文龙的东江主力中,大概有五百杆左右的长生营新式鸟铳,手~榴~弹这种秘密武器,李元庆虽没有给毛文龙供应,但炸药包,却是送给毛文龙不少。

加之张攀部在之前,汲取了长生营不少的养分,李元庆也送给他不少铠甲装备,锋锐正盛。

四月初十,还是张攀部为先锋,成功攻克了牛毛寨。

四月十四,陈继盛部右协主力赶到,全军一鼓作气,克下了阎王寨,直逼老寨赫图阿拉。

可惜,毛文龙的速度虽已经足够快了,但还是太慢,得到了消息的后金援兵纷纷涌入老寨,依据城池之利,拼死力守。

毛文龙和东江主力狂轰乱炸了几天,甚至把老寨南门的城墙都给炸塌了,却始终未能将老寨克下。

随着后金各方面的援军持续扑过来,毛文龙只得选择先退一步,暂时休整。

…………

李元庆得到东线毛文龙主力的消息时,已经到了四月下旬,同时,北方蒙古方向也传来情报,正在西部草原的皇太极部,正飞速向东面沈阳、辽阳方向进军。

短短三个来月的休战之后,辽地新一轮的军事对决,再一次开始上演了。

官厅内,段喜亮、官沧海、许黑子等诸多长生营将官齐聚一堂,听到李元庆亲自宣读了这些消息,不由个个兴奋异常。

“将军,咱们还等什么?按照脚程预计,皇太极这边,若要赶到老寨,至少还得要个七八日。这是咱们的机会啊。说不定,都可以直接逼近沈阳、辽阳啊。”段喜亮兴奋的握紧拳头道。

便是沉稳的官沧海脸上也是满脸兴奋的红光,“将军,段喜亮所言不错。盖州、海州闲了这么些时日,也该到了拿下的时候了!”

“将军……”

看着群情激奋的众将,李元庆胸腹中的热血也止不住的升腾起来。

毛文龙的眼光太毒了啊。

简直又快、又准、又狠。

就将一柄尖刀,直接从后面、插进了老奴的腹心。

不过,李元庆却也极为明了。

按照毛文龙和东江本部的火力,想要强攻下鞑子拼死力守的老寨,难度还是很大。

这主要是东江本部没有一只锋头部队,不能直接撕裂开后金的防线,让后面的儿郎们冲进去。

这就是他们炸开了城门,还是不能直接破城的最关键因素。

张攀部此时虽也算精锐,但他们成军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火力还不够足,在小范围的攻坚战中,人多打人少,貌似很强,但碰到这种真正的攻坚战时,原形就露出来了。

当然,老寨的位置是在是太重要了,守卫的鞑子也不得不拼命,无形之中,这也为毛文龙和东江主力增添了不少难度。

按照原来的计划,毛文龙是要李元庆六月出兵,但此时,东线的战局实在是太顺利了,李元庆这边,也只能加速原定计划。

“诸位,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建功立业,就在今朝!传我军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明日傍晚,全军出征!”

“是!”

…………

伴随着李元庆一声令下,长生岛这边片刻便飞速运转了起来。

随着政事署各部门主事的落实,责任更加被细化,商老六和马管家也有了更多的精力,亲自督促大军的后勤物资运转。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在出征方面,长生岛早已经有了丰厚的经验,加之长生岛各项物资贮备相当充分,即便事情紧急,却也并没有太多紊乱。

只不过,对于出征方面将领和兵力的人选,李元庆却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虑。

这一刻,他忽然发现,兵太多,将太广,火力太充分,还真是一件让人幸福的烦恼啊。

*****************************************************************

第539章 要命的计划!

欧洲杯结束了。恐怕,这是大多数人没有想到过的结果……咱们的生活,也要恢复正轨了。

虽然心里空空落落的,好像一下子失去了什么。但生活就是这样,哪怕红配绿,生活还是要继续……

小船在这里预祝兄弟姐妹们工作顺利,出门见喜,财源广进。再也不用熬夜看球了……

最后,跪求红票、订阅支持。小船会一如既往的继续努力!

~~~~~~

经过了慎重而仔细的思虑,李元庆最终将此次出战的战兵兵额定在了一万两千人,辅兵三千人。

除却长生岛联络金州、复州的百多匹战马,其余三千余匹战马,尽数出征。

黄国山和王海为留守主将,他们将与商老六、马管家一起,协同岛上剩余近八千兵力,维护这三点区域的安危。

发往广鹿岛的急报也在稍后送出,不出意外,陈忠的兵力,也将维持在这个规模。

这一来,李元庆和陈忠的兵力加起来,稳稳的超过了两万人。

就算面对后金主力,两人也有了足够的底气。

按照常理,此次出征,并不是以战果为目的,而是突袭,扰乱后金的防线和防御部署,本用不了这么多人马。

但李元庆想的很明白,如果只带三千精锐进入后金腹地,效果看似要比这好一些,毕竟,人少了速度快,也更整洁。

但辽中平原城池众多,个个城高墙厚,三千人的规模,即便再加上陈忠的三千人,携带的物资和火力也注定有限,骚扰的作用是足够了,但若真有机会,却也只能看着高大的城池叹息。

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李元庆也不想再保留什么。

若是能将沈阳、辽阳一锅端了最好,若是不能,长生营这一万两千人与陈忠部一起,也能得到足够的战争锻炼。

次日中午开始,一万五千人的兵力陆续开始登船,数不尽的百姓们,在岸边和码头送别。

送别她们的丈夫,送别她们的儿子,更是送别她们的希望。

李元庆也在他的一众大小老婆陪伴下,来到了他的坐船下。

“哥哥,一定要保重啊。我和定北等着你平安归来。”张芸娘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哗哗往下流淌。

渠敏秋也是如此,红唇紧咬,小手拼命攥着李元庆的大手。

其他的诸多妻妾,就算是张宝珠和任颖儿,也还没有资格,在这般近的距离,与李元庆道别,只能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个个梨花带雨,让人心疼。

李元庆心里虽也有些不舍,但胸腹中的热血,他燃烧的灵魂,早已经飘到了辽阔的辽中平原。

“呵呵。哭什么。这次,应该用不了太长时间,长则半年,短则几月,大军就会凯旋归来。好好在家等着我。”

李元庆重重抱了抱张芸娘,又在渠敏秋的俏脸上狠狠亲了一下,又大步冲到人群里,挨个吻别他的妻妾们。

张芸娘和渠敏秋虽是无奈,却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眼睁睁的看着李元庆高大的背影。

一旁不远,刘巧和舒木蓉却在含着泪与她们各自的宝贝女儿告别。

此行,经过深思熟虑,李元庆最终还是决定带刘巧和舒木蓉出征。

一方面,两女可以解决李元庆的生理需要,再者,也是最关键的原因,舒木蓉是女真人,精通女真语和汉语,一旦有私密的事情,旁人无法插手,舒木蓉作为李元庆的女人,便有了用武之地。

李元庆的这两个女儿才刚刚半岁,还没有取名,只是唤作‘二丫’和‘三丫’,也是老百姓最通俗的叫法。

在华夏文明的传承里,给自己的最疼爱的孩子起个不好听、甚至是下贱的乳名,反而更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长。

长生岛的医疗条件,虽比皇宫的御医院也不多承让,但时代的局限性摆在这里,在这方面,李元庆也不敢保证太多,对自己的孩子,他也只能选择传统而迷信一点。

看着被刘巧和舒木蓉抱在怀里的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李元庆的心里也相当不是滋味。

但用力在两个小宝贝的小脸上各亲了一口,李元庆没有犹豫,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大船。

在这一刻,他别无选择。

只有他站的更高,走的更远,他的孩子们,才会得到这个世界上最多、最优势的资源!

如果放在其他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