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

“将军……”

众将都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缓缓摆了摆手,目光却骤然凛冽:“袁大人或许做的不对,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做的不对,自有朝廷来指出,自有皇上,为咱们主持公道!尔等又何须多言?”

“是!”

众将纷纷跪倒一地。

李元庆这时语气却柔和了不少,缓缓一笑道:“不过,袁大人是袁大人,咱们是咱们。首级功绩,既然要少一些,那少一些便是。反正我长生营,从来都不是以首级来论功赏。此役,首级虽是不多,但其他方面,咱们的收获,却是颇丰啊……”

***************************************************************

第632章 船匠!

跪求正版订阅支持!小船跪谢!

~~~~~~

五百来级鞑子首级。

其中,还有八~九成都是真奴。

这看着似乎是不多,但~~,若是折合成朝廷的赏赐,差不多也能有个小两万银子了。

这还仅仅是最基本的物质层面。

若是换到政治层面,那~~~,这可就不单单是两万两银子的事情了,就算翻个十倍、甚至几十倍,也绝对值的。

可惜~~~。

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天多了,但李元庆却并未收到袁督师在这方面的任何回复。

饶是以李元庆此时的心胸,在心底里,也忍不住要问候袁督师的家人了!

做人,可以不厚道,但~~,他娘的怎么就能跟他袁督师这般不厚道?

当然,李元庆也非常理解袁督师的心态。

或许,他李元庆在他的心里,甚至不能算是一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卑贱的夜壶,用得着了,就提过来,用不着了,那一脚踢开便是。

到了这般程度,李元庆也并不知道,袁督师的自信心,究竟是哪里来的。

但~~,袁督师既然摆出了这个态势,完全‘吃定了’他李元庆,想必,他必定是有了周全的腹案。

对于此,李元庆不可置否,也懒得再跟袁督师去计较。

还是那句老话,‘老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此时,值袁督师就要登上巅峰鼎盛之时,为了些许看不见、摸不着的面子,公然去触碰袁督师的眉头,这显然不是智者所为。

但话又说回来,若无袁督师这般‘神仙级’的人物存在,那~~~,辽西几十年的固有格局,又怎的可能轻易被打破?

些许鞑子首级而已。

在政治上,在经济上,李元庆看似一时是遭到了一些损失,但这点微薄利益,对李元庆而言,根本不疼不痒,几乎就没有太大感觉。

但在大势上,李元庆的姿态却已经做出来。

袁督师,他惹不起,更不想惹,也不会去惹。

袁督师既然没有新的命令,那李元庆也不着急,就安心在觉华岛呆着。

什么时候,事情有了定论,亦或是袁督师的心情好了,再来谈这些事情,李元庆都无所谓。

既然袁督师很忙,李元庆自然不会轻易去触犯他老人家的忌讳,而是将他的精力,都放在了觉华岛上。

说句实在话,按照李元庆的眼光来看,宁远城的战略地位,与觉华岛相比,着实是差的太远。

若李元庆此时坐在蓟辽总督的宝座上,他绝不会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都投放在宁远这座孤城上。

宁远城的地理位置的确很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要依托背后的支撑。

否则,即便是一座坚城,但守军连城门都出不了,就算是‘宇宙飞船’级的防御呢?

那又有个鸟用?

若是能以宁远、觉华岛一线,充为水营基地,大力发展水军,以火器之利,堆建沿海的屯堡建设,牢牢控制整个辽海的制霸权,后金鞑子,又怎的可能轻易来袭辽西?

他们刚刚走出门,怕是刚过辽河,明军主力就可以逼到沈阳了。

可惜啊。

屁股决定脑袋。

就算李元庆空有一腔热血,但~~,太多太多的事情,显然不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不过,袁督师既然让李元庆留在觉华岛,李元庆也绝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首当其冲的,便是觉华岛水营的战船。

有着三宝大太监下西洋的辉煌,大明的战船,尤其是官方的战船,还是相当犀利的。

至少,不弱于世界顶尖水平太多。

只可惜,当年,那位显赫的大佬,为了不再如此‘劳民伤财’,一把火,将三宝太监宝船的图纸,烧了个干净。

此时,觉华岛方面,虽没有顶尖的战船,尤其是大船。但~~,寻常的快船,普通战船,还是有很多的。

在之前,李元庆便一直觊觎,可惜,始终没有好机会,而此时,却是给了李元庆名正言顺,可以拿觉华岛水师‘开刀’的机会。

依照姚抚民和金冠现在对李元庆的恭敬,两人又怎的会轻易反驳李元庆的意思?

毕竟,与他们的前程相比,区区几条‘破船’,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到两天时间,李元庆便已经与姚抚民和金冠,相继达成了几个约定,长生岛水师,将会从觉华岛,采购二十五条中型战船。

但有着这么多的鞑子首级在这里摆着,姚抚民和金冠又怎的可能要李元庆的银子?

反正,这东西,随便报个‘折耗’,让朝廷再发给他们新的便是,尤其是有此次觉华岛大捷,他们也更有这个底气。

但最后,李元庆还是给姚抚民和金冠,每人五千两现银,就当是给他们的家中,补贴家用,也请底下的弟兄们,好好的喝顿酒。

麾下弟兄们这顿板子,可是不轻啊。

姚抚民和金冠自是大喜,也更感觉到了李元庆的义气。

唯一可惜的是,觉华岛没有造船厂,不能直接生产战船,但这边修补船只的工匠,却是有个几百人,尽是些经验丰富的老匠户。

时间已经来到了天启六年二月初三。

晚上,在李元庆的大帐里,已经摆开了丰盛的宴席,长生营诸将,姚抚民部诸将,金冠部诸将,足有二百多号人,齐聚一堂。

之前,挨了板子的那些将官们,也尽数到场。

他们都是正值壮年的将官。

尤其是又有李元庆的‘秘药’调养,主要就是后世云南白药的简易构成部分,对止血、治伤方面,有着极好的疗效,已经过去了三四天,他们就算还不能自己直溜的走,但坐下休息着喝杯酒,已经没有太多大碍。

李元庆、金冠、姚抚民,以及长生营的一众主将们亲自作陪,场内的气氛很快便热闹起来。

各人推杯换盏,好不快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元庆的脸上,也有了些许酒意,笑着对身边的姚抚民和金冠道:“姚参将,金参将,按察使大人这边迟迟没有回复,看来,元庆还要在觉华岛这边,再叨扰几天了。”

金冠忙笑道:“李帅,您这是哪里话?您能在觉华岛,长生营的弟兄们能在觉华岛,那是我和老姚的福气啊!更是觉华岛弟兄们的福气啊!您岂能这般生分?老姚,你说是吧?”

到了此时,便是‘直个’的姚抚民,也早就被李元庆的威势和糖衣炮弹所折服,不由哈哈大笑道:“李帅,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啊!我老姚是什么人,李帅,想必您也看明白了。我老姚嘴皮子不溜,咱们以后,一切只看行动!”

说着,姚抚民忙端起一大碗酒,笑道:“李帅,我干了!您随意!”

随后一饮而尽。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姚兄弟,痛快啊!你既已经如此痛快,元庆又怎的能不给自家兄弟面子?”

说着,李元庆也亲自倒满了酒,一饮而尽。

“好!李帅不愧是我辽地豪杰!不!是我大明最年轻的豪杰啊!”金冠赶忙拍着手叫好。

姚抚民也是哈哈大笑。

周围的一众将领们,都在一旁看着这边,眼见这边主桌上气氛如此热烈,底下也就更热闹起来。

李元庆又倒上了一碗酒,笑着对姚抚民和金冠道:“姚兄弟,金兄弟,还有个事儿,一直想跟你们说一下,但这几天一直忙活着,到现在才算离出了点头绪。”

姚抚民忙笑道:“李帅,有啥事情,您金冠吩咐便是。别的我老姚可能不行,但出力,我老姚可是不虚的。”

金冠也赶忙笑着表态:“李帅,有事儿您吩咐,我金冠必万死不辞。”

李元庆一笑:“这可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儿。”

说着,李元庆端起酒杯,慢慢品了一口:“这些时日,弟兄们的打捞情况很顺利,今天中午,长生营的镇抚兄弟们刚刚统计出了一个大概的结果。此役,从这些鞑子尸体上搜出来的金银,差不多能值个小两万两。”

“呃?”

“这……”

姚抚民和金冠不由都是一愣。

对于后金军尸体的打捞工作,一直是他们的麾下,充当主力,但‘监军’,也可以说是‘工头儿’,却都是长生营的军官和镇抚。

在明面上,很多消息,看似是敞开了共享的,但很多私密事情,却必须要隐秘了。

姚抚民和金冠对此早就是心知肚明。

当初,分配首级时,李元庆便跟他们达成了一致,两人也都是点头同意了,这方面的利益,都交给李元庆和长生营的弟兄们来接手。

但此时,姚抚民和金冠都没有想到,只不过一千六百多级鞑子尸体,居然能搞出两万两现银来,这还真是……

但转念一想,两人也都明白过来。

这些狗鞑子,说到底,还是强盗的性子。

有什么值钱的财物,都会随身携带着,此时,他们葬身觉华岛的大海里,这些财物,自然也是跟着他们陪葬了。

但两人却是不知,李元庆此时抛出这件事情来,究竟是意欲何为?忙都看向了李元庆。

李元庆一笑,淡淡品了一口酒笑道:“两位兄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李元庆一直有一个信条,自己偷着乐呵,又怎的能比得过弟兄们一起乐呵?这些银子,咱们便将其一分为三,平分了它!”

“呃?李帅,这,这怎的能使得啊?您要这样的话,我老姚,我老姚可真是没脸做人了啊!李帅,这银子,我可不能要。”

金冠也忙道:“李帅,都是自家弟兄,您这样,可就拿我和老姚当外人了啊!”

金冠和姚抚民虽然不对付,但这些时日,有李元庆的拂照,大家都已经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又哪来这么多不痛快呢? ,o

李元庆一笑:“两位兄弟,你们先别急着拒绝。银子嘛,我李元庆的确也缺,不过,弟兄们过的若是不好,我李元庆就算拿着这些银子,也发不了家,致不了富,又有个鸟用?”

金冠和姚抚民不由都有些无语。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亲密接触,他们早已经了解了李元庆的性子,更深深明了李元庆的心胸。

区区两万两银子,到李元庆的手里,还真算不上什么。

“李帅,您的意思是……”金冠忙小心道。

李元庆一笑:“这银子,是兄弟们一起赚的,自然也是兄弟们一起花。不过,两位兄弟也知道,长生岛方面,不过初立几年,尤其是在造船、修船这方面,很是缺人手啊……”

****************************************************************

第633章 待到来年九月八……

深夜先来一发。跪求正版订阅支持!小船跪谢!

~~~~~~

夜色已经有些深了。

但今晚天气不错,空气非常清新,星空沉寂而悠远,虽还是很冷,但风却不是太大。

帐内,几十个亲兵、火兵,正来来回回,抓紧收拾碗筷,打扫地面。

李元庆站在帐外一侧,背靠着蓬松而又紧致的大帐,瞭望着远处的星空,久久沉吟不语。

今夜,众将都喝了不少酒,除了李元庆,以及今夜要值守的官沧海,其余之人,基本上都已经不能站立了。

当然,‘战果’也是斐然。

姚抚民和金冠已经拍着胸脯下了包票,三日之内,他们必定给李元庆凑够两百名以上的造船、修船老匠。

此时,虽然喝了不少酒,胸腹中的热血有些控制不住的升腾,但‘嗖嗖’清冷的海风一吹,李元庆的酒意已经消散了不少,脑海,更是有着一种无法言语的清明。

这也是从后世开始,李元庆便养成的一个习惯。

身体越兴奋,头脑却更要越冷静。

这看似是很矛盾。

但想要做到,其实并不是太困难,只是需要外力介入,以及个人本身的忍受程度了,就比如,此时还带着些许湿咸味道的清冷海风。

这些修船、造船的老匠,对于姚抚民和金冠而言,其实一文不值,想要多少,只需向上面‘打报告’,一层一层往下批便是。

尤其是觉华岛的位置。

姚抚民和金冠,虽不敢公然从仓储物资里捞油水,但些许个不值钱的人力,还是匠户,那简直就不叫事情了。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匠户,甚至都不用李元庆花费一分银子,姚抚民和金冠也必定会帮李元庆将此事办的妥帖。

但李元庆却是非常明了~~~,‘细水’,才可以长流啊。

此次觉华岛之役,李元庆的确是对姚抚民和金冠有着很大的提携之恩,甚至,如果事情顺利的话,姚抚民和金冠,可以直接升任到总兵官的位置。

当然,以辽西现在的规模,他们两人,想要混到宁远、前屯这样要塞的总兵官,还是不现实。

但~~,混个低一级的觉华岛总兵官,或者是宁远水师总兵官,问题应该并不大。

华夏历史五千年,在官僚体制方面,虽然书面上的叫法各不相同,但在事实上,其核心,却是融会贯通的。

同样是总兵官,这宁远总兵官,与山海关总兵官,含金量必然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而宁远总兵官,与宁远水师总兵官,亦或是觉华岛总兵官,觉华岛水师总兵官,又有着很大的差距。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比如都是奥运会金牌得主,但男足的金牌,跟女子曲棍球的金牌,含金量自然会有所不同。

不过,麻雀虽小,却也是五脏俱全。

能不能跨过这个坎儿,对姚抚民和金冠而言,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在很大程度上,李元庆也是非常乐意,拉这两位‘老’弟兄一把。

毕竟,辽西武人集团的壮大,对李元庆而言,起码是此时而言,只有利,而并无弊。

不过,有袁督师在上面顶着,就算是惯例、或者说是不成文的规矩,在此时,也难保不会出现变数。

对于此,李元庆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了,就要看金冠和姚抚民背后的底子了。

在这种形势下,李元庆能给姚抚民和金冠的支持,也只有最通俗、却也是最实际的银子了。

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抚摸着大帐外层有些粗糙的、已经被冻结成冰凝的毛皮,李元庆忽然一笑。

所谓文武殊途。

与袁督师这种小科班出身的正经文人相比,他李元庆的确是个不入流的泥腿子,在此时这种大环境下,李元庆的确很难成为袁督师的对手。

他们文人之间狗咬狗没关系,但一旦有武人、泥腿子,敢跨过这个红线,那就是他们绝无法忍受的事情了,遭到‘群起而攻’,几乎不可避免。

但李元庆也非常清晰明了。

此时大明的文人,看似高高在上,都是不可一世的天之骄子,但他们却并不明白,事物的真正规律……………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就像那句老话,‘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洞悉其中规律和奥妙,李元庆又怎的再会去跟袁督师计较这一时一地的得失,给自己找不痛快?

他此时更关心的,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比如,船厂。

按照此时长生岛的规模、规制、财力、人力,李元庆已经有了差不多的资本,可以自己来开设船厂,自己来建造船只。

以往,长生岛,也包括广鹿岛、东江毛文龙诸部,船队虽也算发达,但事实上,除了李元庆、陈忠、毛文龙这样的主将,坐船勉强能拿出来,撑撑门面,其他的战船、运输船、沙船,几乎都是从各方东拼西凑而来,再经过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的改装,直接便投入战事应用了。

这些船,虽也能用,但仔细看起来,尤其是白天,简直是五花八门,说是马戏团,怕也绝不为过。

最关键的,在性能上,不论是航速、大小、规格、防守力度、攻击力度,都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

尤其是此时,西方殖民者的战船,已经开始大范围的朝着火器化方向转变。

也幸得是,辽海周边,大明没有强大的海上敌人,而野猪皮方面,更是不懂得‘船为何物’……

否则,明军在这方面,必定会吃大亏。

早在长生岛初立之时,李元庆便想过要开设船厂,但~,那时,不论是财力、物力、还是技术,都还完全不成熟。

但现在,一旦有了觉华岛这些老船匠的加入,再加之有约瑟夫这些洋鬼子的互补,再加之李元庆本身的坐镇,长生岛船厂的开设、并运作,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

想象着有朝一日,由长生岛船厂,亲自打造出来的威猛战船,航行在世界各地的海面上,最熟悉的日月浪涛旗,迎风招展,所有人,都要退避三舍,恭敬行注目礼,李元庆的心里,也开始有些止不住的沸腾起来,忍不住低声吟道:‘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