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4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是在此时,东林几乎兵败如山倒,他李元庆依然对他们保持着足够的尊敬。

此时,经过了接连两天的小雨,田地里还稍稍有些湿漉漉的,骑在马上,放眼望过去,黑乎乎的田地连绵成片,一条条小道,错综期间,将整个田地分割成一块一块,一直延伸到遥远处的大海尽头。

虽不甚规整,但每块田地区域,基本都有百姓在劳作、看守,隔三差五,还有一个个艳红色的士兵来巡守。

就算是没有农事经验的人,怕也能看出来,这一大片土地,质量或许比不得中原腹地,但~,人烟的兴旺,人气的兴旺,只要不是老天爷铁了心,非要跟这里过不去,到明年,收成怕绝不会太差了。

杨妙才深有感触的对李元庆拱手道:“李帅,在身体力行这方面,妙才与您相比,实在是差之千里、万里啊。不出意外,辽南到明年,必将取得丰收硕果。”

李元庆却是笑着摆了摆手:“杨兄谬赞啊。杨兄,这些时日,你也了解了一些长生岛这边的地势。咱们的儿郎们、百姓们,的确是肯吃苦,也能够吃苦,可惜啊。这边靠海太近了,土地中盐碱成分太多。就算我们下十成力,可能还比不得关内百姓们下五成力。杨兄,辽南的百姓,难啊!”

李元庆说着,长长叹息一声,有些无言的看向天空。

已经在长生岛七八日了,杨妙才已经走了不少地方,已经很明白长生岛的自然条件,自是也能明白李元庆的苦衷。

长生岛位置是‘险要’,有大海相隔大陆,只可惜,这种海岛,靠海实在太近了,不可避免的,就要遭受到海边气候的影响。

尤其是土地,质量其实很差,远远无法与关内的良田相比。

就算李元庆在这边很努力,百姓们更努力,劳作方式,也是非常的条理,不论是灌溉、还是上粪,都非常的有节奏。

但这还是改变不了其根子上的缺陷。

……………海边土地的成色太差了。

只不过,杨妙才并不知道的是,地瓜的生长力,究竟有多旺盛,莫说是土地里稍微有些盐碱成分了,就算是在荒漠里,只要有水,只要条件不是特别特别差,其一样可以获得丰收。

此时,听到李元庆的话,杨妙才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长叹息一声道:“李帅,小弟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小弟记得,辽南中部的土地还是不错的,只可惜……”

杨妙才有些痛苦的摇了摇头:“李帅,国朝至此,小弟感同身受啊!”

杨妙才虽是比李元庆大了四五岁,已经过了而立,不过,在李元庆面前,这厮却是以‘小弟’自称,这也是国朝传承下来的规矩。

一方面是表示对方的尊敬,另一方面,则是表示自己的谦卑,分清主次。而且,也不用像是‘本官’、‘大人’这样生涩。

算是比较亲近之人,才会用到的称呼。

这些时日,随着李元庆与杨妙才接触的增多,对杨妙才的才学,李元庆也是有了更多的认识,已经非常明白,杨妙才这厮,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从文山墨海的‘战场’中拼杀出来,可绝不是费清那样的银枪蜡头……………纯花架子。

李元庆跳下马来,拔起了脚下一颗狗尾巴草的根茎,咬在嘴中,看向南面大海的方向,眼神却是明亮了不少,笑道:“杨兄,人生在世,就是这个模样嘛!事事,又岂能皆如人意?不过,我李元庆始终相信,愚公移山,人定胜天!”

“说得好!李帅!说得好啊!”

杨妙才也翻身跳下马来,用力鼓掌道:“李帅,其实人生就是这个样子。哪怕难,也要去做。做,就有机会,但若不做,就永远没有机会。李帅,我一直坚信,总有一天,咱们大明,可以收复整个辽南,收复整个辽地,彻底诛除东奴祸患!”

李元庆也是哈哈大笑:“杨兄,借你吉言那!到时候,我希望,我李元庆,是第一个踏进沈阳城大门的明将!”

杨妙才也是哈哈大笑:“李帅,我一直相信,这个位子,除了您,不会有别人!哦对了,李帅,听闻,您本人就是沈阳人士?”

李元庆笑道:“可惜啊!有家却不能回。人生在世,最痛苦的事情,没过如此啊。”

杨妙才重重点了点头,看着李元庆的眼睛道:“李帅,小弟知道该怎么做。”

李元庆一笑,用力拍了拍杨妙才的肩膀,“杨兄,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李元庆愿意跟杨兄,做一辈子的君子之交!”

两人相识一眼,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一个上午,李元庆和杨妙才差不多得跑了个二三十里地,就算是骑马,但走走停停,时而还要亲自下地勘察,这个活动量,可是绝不小。

李元庆体力远超越常人,又吃得好喝的好,自然没有丝毫问题。

但杨妙才也一直能坚持下来,却让李元庆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这小子,正是正值人生顶峰啊。

只可惜,在他这个圈子里,不到七老八十,怕是绝不会有什么话语权啊……

中午。

两人来到了不远处的一座据点中吃饭。

这据点不大,大概二三十间房屋,前后两个大院子,养着不少狗,还有一些其他牲畜。

最显眼的,就是前后院内,都有整齐的联排马厩。

按照李元庆长生营的规制,一个据点的驻兵力,是一个总旗编制,大概五十人左右。

当然,这其中,多半都是辅兵,只有寥寥几个战兵。

这些辅兵,平日里有很多的劳作任务,只有农忙闲暇时,他们才有时间来操练。

而整个据点的防御,基本全是夯土墙,抵御小规模的土匪还行,若是面对后金军主力,显然就不是个了。

当然,李元庆也没有想用这些据点,来防御鞑子,其关键作用,还是支点。

以点连成线,将李元庆的整个控制区域,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密不透风的联系网,稍有风吹草动,便能在第一时间,传到李元庆的耳朵里。

此时,在辽南沿海腹地,这样的据点,大大小小,李元庆足修建了上百个。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根据当年的驿站、官驿改建而来。

还有一些,则是位置比较重要、又靠近河流的节点。

而就算是要重新修筑的据点,基本也是儿郎们利用当地现有材料,自行建造而成,具体建造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说辽西建造一个屯堡,就算小的,也得需要七八千两银子,还不算人工的,那在辽南,这些银子,怕是足够李元庆建造上几百个了……

据点这边食材很充裕,配有专职火兵。

不过,想要在这里吃的多么精致,那可就是想多了。

但李元庆和杨妙才都不是挑拣的人,就算是粗面饼、羊肉汤,两人依然是吃的有滋有味,边吃边聊,一人喝了两大碗烈酒。

下午的事务并不多,加之午后太阳很毒,又有酒意作祟,李元庆索性也和杨妙才在屋子里聊起来。

聊着聊着,不可避免的,就谈到了辽西的局势,谈到了袁督师。

杨妙才此时虽然没有醉,但已经有些放开了,直言道:“李帅,说实话,小弟是不赞同孙阁老和袁大人的筑城防守策略的。一来花费高,二来,根本就没啥子用。此次宁锦大捷,袁大人说的好听,但谁不知道,小屯堡损失惨重?可惜啊。朝廷此局,根本无人能破,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啊!若朝廷能将这些财力、人力支援李帅,怕,李帅早就能够打到沈阳城了。”

李元庆却笑着摇了摇头,“杨兄谬赞了。鞑子的实力,这几年虽有兴替,但咱们大明,想要完全剿灭他们,还是很难啊!尤其是现在鞑子征服了越来越多的蒙古部落,其纵深更深,若无法击溃其主力,咱们大明,还是很难得入其中啊!”

杨妙才何等精明?很快便理解了李元庆的意思,深以为意的点头道:“广宁失,真是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啊!可惜,熊公……”

杨妙才苦笑着摇了摇头,“朝中奸逆横行,阉竖当道,真是……哎!”

杨妙才深深叹息一声,有些说不出的苦闷,又道:“李帅,小弟听闻,朝中最近又有启用王之臣的意思。小弟昨日收到京师的消息,阎鸣泰跟袁崇焕联名,又要给九千岁立生祠!却是不知,阎鸣泰上任辽地这才多久,已经给他九千岁立了快十座生祠了!他还真当这老腌狗,能长生不老么?”

杨妙才一说完,忽然发现他失言了,一时错愕当场……

李元庆心中也是极为惊异。

要知道,这王之臣可不是凡人啊。

之前,他跟袁督师便因为满桂和赵率教的矛盾,闹到了朝廷里。

虽然朝廷最后息事宁人,将王之臣弄到了关内,让满桂调到了山海关,但这个梁子,可算是结下了啊。

如果王之臣上位,那岂不是意味着……

这,这简直是大灾变的前兆啊!

不过,心中虽是极为震惊,但李元庆的面上却还保持着足够的稳定。

泰山崩顶,面不改色。

一如往常的笑道:“杨兄,时不利兮骓不逝。此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

第830章 ‘祭旗’!

跪求正版订阅支持,小船跪谢。

~~~~~~

杨妙才何等精明?

片刻,便明白了,李元庆并没有揪着这件事、往下深究的意思,不由极为感激的看了李元庆一眼。

转瞬,杨妙才忽然摇头失笑。

以李元庆的心胸,以李元庆的实力,以李元庆的人品,又何至于从他的嘴里套消息?

忙愧疚的拱手道:“李帅,小弟这真是……”

李元庆却笑着摆了摆手,端起酒碗,对杨妙才示意一下,笑道:“来,杨兄,咱们先喝口酒。”

杨妙才也反应过来,忙笑道:“李帅,这碗,小弟干了,给李帅赔罪。”

两人喝完了酒,李元庆笑着掏出雪茄盒,笑道:“要不要来一颗试试?”

杨妙才犹豫了一下,但片刻,他还是笑着点了点头,笑道:“李帅的宝贝,小弟也尝尝鲜。”

此时,烟草已经传入大明几十年,不过,这东西,此时还是属于‘糟糠’之物。

因为这东西是水手传进来。

水手是下力的活计,自然入不了达官贵人的眼。

士大夫精英阶层,玩这东西的很少。

但杨妙才此举,明显是给李元庆面子了。

李元庆自然明白其中奥妙,笑着递给杨妙才一颗雪茄,自己也点燃一颗,深深吸了一口,笑道:“杨兄,本是同根同族,一样的头发,一样的皮肤,但~,又何至于兄弟子侄要分离?”

兄弟子侄分离,指的是东林中,有亲生兄弟、叔侄、甚至父子,因为各方牵扯不同,最后反目成仇,甚至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

杨妙才当然明白李元庆的意思,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李帅,人生短短数十年,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啊。”

李元庆却缓缓笑道:“杨兄,早晚有一天,我要将这江湖打破!”

“呃?”

看着李元庆自信自若的眼神,杨妙才登时不由愣在了当场。

如果换别人来说这句话,杨妙才一定会笑他自不量力,也不撒泡尿,好好照照自己。

但这话从李元庆嘴里说出来,却让杨妙才的心里……

李元庆却并没有纠缠这个话题,笑道:“杨兄,魏公公虽有过,但却并非无功。辽地有今天的局面,魏公公也是出过力的人啊。”

杨妙才这时也学着李元庆,深深吸了一口雪茄,却是不适应这激烈的味道,忍不住一阵咳嗽,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忍不住摇头失笑道:“李帅,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小弟一直不以为然,但此时,小弟才发现,古之偈语,皆是实践中总结而出的精华啊!”

“呵呵。”

李元庆一笑:“杨兄,你也不必妄自菲薄。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是每个人天生从娘胎里出来就会,关键,还是要靠后天的努力,以及踏实的平台啊。”

杨妙才当然明白李元庆的深意,笑着点头道:“李帅,若能有这一天,小弟必为李帅马前,为李帅效犬马之劳!”

李元庆哈哈大笑:“杨兄,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了。”

…………

李元庆返回长生岛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

今日,与杨妙才的聊天,虽然云山雾绕,但杨妙才却还是为李元庆透露出了朝廷方面,不少有用的东西。

李元庆这时也发现了他的一个,一个可以说是很大的弊端。

他没有幕僚,没有军师。

这也就意味着,他只能自己从各种情报中提取各种信息,然后自己再来分析。

但即便李元庆有着先知先觉,不过,一人之力,究竟有限,李元庆可以保证大的环节,不出现错误,却是不能保证很多、很紧密的细节,也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就很容易、让李元庆错过一些有可能会很关键的东西。

虽然长生营中已经开始实施参谋制,但李元庆很明白,军中此时的参谋制,还非常的不健全,主要是高级军官的个人素养,还没有达到要求。

他们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却很难提出具有决定性的建设性见解,在很多时候,还是要靠李元庆来拍板。

当然,随着长生营各项事务逐步完善,军备体系彻底成型,真正合格的参谋,应该很快就会涌现。

但~,在朝堂方面,这还真是李元庆的一个硬伤啊。

杨妙才倒是个不错的人才,可惜……

不过,李元庆却也不着急。

还是那句老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在大明此时的天下,李元庆他们这些武人,就算小有露头感,但说到底,在士大夫精英阶层、主流社会的眼中,他们还是不入流的泥腿子。

但~,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改变的日子,已经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了。

而透过今日杨妙才对李元庆的分析,李元庆也清晰的抓到了一根主线。

依照袁督师的脾气,他能做成一些事,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所有人可不都是瞎子啊。

此时的内阁,虽然是一锅烩菜汤,但~,但凡能进入这个圈子的,无一不是人中龙凤。

糊弄一个人或许容易,但~,想要糊弄所有人,指鹿为马,却是绝难做到的。

更不要提,袁督师这些年在辽西,得罪的人,那可绝不在少数啊。

此时,朝中居然传出起复王之臣的消息……八成,是阉党内部,要拿袁督师来开刀、‘祭旗’啊。

毕竟,‘宁锦大捷’这个锅,总是要有人来背的。

而阎鸣泰老奸巨猾,是魏公公的左膀右臂,加之这厮此时已经因为宁锦大捷的胜利,被加封了少师兼太子太师……

朝廷绝对不可能,抡起自己的巴掌,来抽自己的脸。

这个谎言还要维持下去,锅~~,自然只能是要留给袁督师这桀骜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伙计了。

阎鸣泰这厮,虽然在辽地的影响力,也已经有六七年,从天启二年时,便一直作用在辽地,但李元庆却一直没有与他交汇的机会。

千里辽地,说大不大,但说小可真不小。

这厮对魏公公虽然忠诚的像条老狗,但对底下人,可绝没有什么好脸色。

以前,是李元庆不够资格见他,而自六年他起复后,李元庆一直在外,却是也没有机会见他,两人颇有些‘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滋味。

此时,若王之臣上位,恐怕,还是动不了阎鸣泰蓟辽总督的位子的,最有可能的是,王之臣将接替袁督师的辽东巡抚,顺便,再兼上辽东经略。

若再加之几个月后,天启小皇帝……

这他娘的,真是大灾变要来了啊。

回到府内,李元庆也没有心思再陪着老婆孩子吃饭,而是把自己关进了内书房。

思虑良久,李元庆先给满桂写了一封亲笔信,邀请满桂,这些时日,能过来长生岛一趟,兄弟们聚聚,一起喝喝酒、散散心,顺便来军校这边玩玩。

随后,李元庆又给毛文龙写了一封亲笔信,将他的消息和推测,详细告知毛文龙,希望东江方面,也能有所准备。

此时,虽然李元庆和毛文龙的朝~鲜大捷在前,宁锦在后,但宁锦这边的功赏已经出来,而李元庆和毛文龙在朝~鲜的功绩,封赏怕是还要拖些时日。

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李元庆自作主张、绕过了朝廷,直接对朝~鲜施加压力,与朝~廷进行单方面会谈和交涉。

按照此时的事态,封赏的消息,恐怕一时半会儿也出来,弟兄们就算着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好在此次朝~鲜之役的财物收获不少,东江本部弟兄们的军心,问题应该不大。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袁督师去职后,如何将己方的利益~~最大化了啊……

…………

晚上,李元庆来到了张宝珠的院子里休息。

几日不见,张宝珠越发娇俏动人,贵气中透着一丝调皮,神采奕奕,充满了成熟女性的华贵和诱人。

像是仙女儿,却又有一丝儿接地气,便是李元庆看着都有些眼热。

“看什么看?以前没见过呀?”

被李元庆这么直盯着看,张宝珠竟也有些羞涩,忍不住伸出手指,轻轻在李元庆的额头上点了一下,娇嗔一声。

李元庆片刻才缓过神来,不由哈哈大笑:“宝珠,真是越来越漂亮了。我刚才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