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卧江山-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她启用南面官,就是为了快速恢复后辽的实力,她甚至不惜犯下大忌讳,疯狂扩张斡鲁朵的力量,虽然这样会为后辽埋下巨大的隐患,但确实能够让后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保的能力。

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后辽能够脱离大焱的掌控,能够重新振作强大,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

即便后来她接受了隐宗的建议,也只是同意让蒙古部族借道后辽,对大焱展开攻伐,避免成为大焱在北方的挡箭牌,也不想被大焱当成先锋小卒来驱使。

虽然她也知道,隐宗背后操控的蒙古部族,或许只是假道伐虢,到时候趁机侵吞后辽的可能性也极大,甚至于后辽根本就不该冒这个险,因为相对于蒙古部族而言,大焱还算是温和的。

只是她更加清楚,相对于游牧民族而言,看似温吞吞的汉民族,才是最棘手最难对付,这已经在辽国与大焱的百年恩恩怨怨之中,得到了无数次的证实。

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就如同他们的行事风格一般,来去如风,如同狂风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便被攻陷,被占领,说不得三五年之后,积攒了力气,又能够再夺回来。

可如果接受汉人的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亲近,就会慢慢被同化,长久下去,后辽仍旧能够半死不活的苟延残喘,却将永远失去翻身做主的能力。

游牧民族粗鲁野蛮,直截了当,他们会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会粗暴残酷地掠夺,但他们掠夺和摧毁的,都是看得到的东西。

而汉人们的手段极其温和,他们不会摧毁什么东西,甚至还会帮敌人建立许多新的东西,但也正是这些新的东西,会彻底改变一个民族的根性。

因为汉人们会将这些新的东西,建立在敌人的精神和灵魂之中,那是汉文化上千年的传承,他们会摧毁敌人心中的价值观,在将他们的那一套,种植到敌人的民族观念之中。

他们没有摧毁那些看得见的东西,他们却在塑造很多看不见的东西,而这些看不见的东西,不会减弱勇士们的力量,却能够让勇士们再也下不了手。

他们的礼教文化,人伦纲常,就如同无形的镣铐,会束缚这些游牧民族,使得他们变成大焱人的精神奴隶!

他们的野心比那些游牧民族更大,游牧民族想要的只是他们的财富,甚至于他们本身,但汉民族想要的,却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不想摧毁,他们只是想要改造他们整个民族!

萧德妃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她对苏牧和大焱的怀柔政策,已经十分的警惕,她也在疯狂壮大后辽的实力,希望能够尽快摆脱,甚至不惜撕毁盟约,投向隐宗。

然而她并没有想到,苏牧或许确实有同化后辽的想法,但如今已经到了大焱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不是雄鹿,他是鹰隼,在必要的时候,便是十个八个后辽,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抛弃!

第七百零八章 借道

萧德妃如何都想不到,苏牧竟然会领兵北上,如今大焱三面受敌,若发动大战,对于大焱无疑雪上加霜。

她不是刘延庆或者王禀,她对苏牧有着足够的了解,她知道苏牧绝不可能无的放矢,更不可能自寻死路,但她又不能对苏牧放松警惕。

收到军报之后,萧德妃第一时间召集了将领,将整个后辽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来,虽然后辽经过了一年的喘息,加上极大扩张了斡鲁朵的规模,想要对抗苏牧的六万精兵,仍旧有些勉强。

想要主动出击是不太可能,但如果想要拒收上京,以如今后辽差不多二十万的兵力,还是能够做到的。

后辽二十万的兵力,面对苏牧的六万大军,竟然只能选择被动防守,若放在往常,这简直就是个笑话,而且还是在大焱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更是让人笑掉大牙。

可如今后辽不再是那个天下雄主,不再是疆域最大,人口最多,威望最高的那个大辽帝国,他们只能龟缩在上京城内,便是乌古烈敌等部族,都在蠢蠢欲动。

而且这二十万人已经是后辽最后的家底,还是东拼西凑出来的,苏牧的北伐军却缔造了不败的神话,甚至在对抗女真人的战争之中都没有失利,他们的风头正劲,此时的大焱军队无论是军心士气还是战斗力,都是最巅峰的时刻。

综合种种考量,相信不管是萧德妃,还是后辽朝廷之中的任何一人,只要不是昏了头,怕是都不会选择对苏牧的大军选择主动出击。

非但如此,他们还主动将防线一再收缩,便是斥候也不敢放出去太远。

或许很多人会嘲笑萧德妃是妇人之仁,讥讽她终究是个女流,在苏牧没有发怒之前,愚蠢地撕毁盟约,如今招惹了苏牧,使得苏牧挥师报复了,又吓得魂不附体,只能采取龟缩战术。

但事实却是,萧德妃所有的决定,都基于保存后辽实力的出发点上,如今做出这样的决策,也同样是基于这点考虑。

从这一层面来说,她比耶律淳以及朝堂上那些契丹领主,都要关心辽国的存亡和延续,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军事决策,也就不足为怪了。

或许也有人会这样认为,萧德妃作为一个女人,即便耶律淳再如何昏庸,也不至于让她一个女流来掌权,甚至还是指挥军队作战。

有这种想法的人实在是太不了解契丹这个种族,更不了解契丹女人有多么的强大,在契丹短短的一百多年历史上,萧德妃绝不是第一个领兵作战的契丹女人。

甚至于只有短短几十年立国历史的西夏,也同样有女人领兵出站的先例,而且这些女人无一不是国母这等层次的人物。

在这一点上,契丹和党项的女人,确实要比大焱要强。

当然了,后世也有关于大焱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这样的演义出现,但这些也都仅仅只是演义,杨门女将之中的佘太君之流,在大焱历史上,确实能够找到原型的出处,那应该是真宗朝的折家军。

总而言之,对于萧德妃的领兵,契丹领主们或许心有不甘,但谁乐意当这个出头鸟?

在这场让人意外的战争之中,只要契丹这边稍有不慎,就会面临国破族亡的下场,谁愿意主动去承担这个历史的骂名?

虽然耶律淳昏庸无能,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花架子,许多领主甚至重臣都想过要取而代之,但萧德妃绝对不是无能之人,也正是因为有萧德妃支撑着,后辽才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一直稳定到了现在。

在短暂的和平时期,他们都没有对萧德妃采取行动,都没有篡夺帝位,如今兵临城下,他们就更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动政变,这样无异于给苏牧制造机会,让苏牧的大军轻松将后辽击破。

苏牧带领着六万大军,直接来到了上京的城下,却再度做出了让人惊讶的事情。

这日天色阴沉,闷热地让人发狂,上京城内早已准备就绪,他们沿用了苏牧当初防御上京的战术,将防线向城外扩张了五里。

这五里之地就像上京的防御带,大量的民夫和上京城的杂役全部出城,建造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甚至还有从大焱西北借鉴的砦堡等等,甚至连苏牧曾经对女真人用过的地雷,都照搬了过来。

这等程度的防御力量,也不难让人联想出来,萧德妃并非只想着防守,她这是在做着后续准备,只要苏牧的攻击失利,她极有可能进行反攻!

守将们已经做好了死守的准备,然而大焱的军队却并没有发动,林立的旗帜,雄壮的大军,让人压抑到极点的气氛,便如同汉人的文士常说的,黑云压城城欲摧那种感觉。

可就在双方秣马厉兵,一触即发的形势之下,大焱那边却遣送过来一个使者!

那是一员猛将,由于大焱方面早先曾经有使节团过来,双方还曾经发生过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冲突,正是凭借着大焱护军的强硬,后辽才没有在气势上占得便宜,所以守将们都认得这员战将。

韩世忠并没有打白旗,他穿着自己的战甲,背后是迎风猎猎的角旗,在风沙之中穿越了辽人的重重防线,来到了上京城下。

没有人试图阻拦他,因为韩世忠代表的是大焱的主帅苏牧,而他此行的目的,是要见萧德妃!

由此可以看出,大焱方面仍旧没有将双方的路彻底堵死,或许他们还想着要劝服后辽,还想着要将两国的盟约给续上,最起码他们没有不宣而战,这就意味着双方之间还是留有余地的。

所以他们没有任何理由阻拦苏牧的使者,但他们还是派人警惕着,跟在韩世忠的左右两侧,虽说他虽然悍勇,却终究只是单枪匹马,根本就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但好好回想一下,他们便会发现一个惊世骇俗的事实,想一想大金国的皇太子,完颜宗干是怎么死的,他们就不得不警惕韩世忠了。

对于契丹人而言,大焱使者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物种,这几十年来,两国之间的使者不断来往,大焱使节团在上京和中京出出入入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再者,大焱的王子使节团才刚刚离开不久,对于大焱的使节团,契丹人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历史上,大焱的使者在契丹也留下了很多事迹,比如富弼、童贯甚至写出《梦溪笔谈》的沈括,他们都曾经当过使者。

只是他们从未见过,只有一个人的使节团。

他们不得不警惕,相比之下,他们宁愿相信韩世忠来当使者是为了趁机刺杀萧德妃,而不是为了双方的和谈。

因为长久以来,他们从未见过大焱这样做过,军队都已经抵达上京城下了,还派使者来和谈,这根本就是个笑话。

所以他们要求韩世忠解除所有武备,甚至连打开城门的意思都没有,想要通过吊篮,将韩世忠送入城内。

但他们并没有看错韩世忠,这位大焱猛将拒绝以这样的方式进城,他是大焱的使者,而不是逃兵,不是细作,更不是俘虏,他的出使是正式的,是光明正大的,即便只有一个人,他也是大焱军方的使者,又岂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城?

韩世忠的坚持很快就送到了萧德妃这边,萧德妃的决定也有些出人意料,她命人打开城门,甚至让韩世忠带刀入城。

在这一方面,守将们可就没有萧德妃考虑得全面了。

既然双方交战在即,那么就不该在敌人面前示弱,韩世忠即便是战神下凡,单枪匹马也做不成任何事情,契丹方面如此警惕,只能暴露自己的胆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积极的效果。

反观萧德妃就比这些契丹男人还要男人,如果只是从这件事来看,萧德妃确实比契丹所有人,都适合统领军队,来应对这一场战争。

她接见了韩世忠,虽然契丹方面动用了最强的警戒,天婆也藏在暗处,但这些并不是萧德妃安全感的来源。

因为她知道如果苏牧想要刺杀她,会有更加合适的人选,也有更加合适的时机,甚至于直到现在,她都没能挖出皇城司潜伏在宫中的刺客,如果苏牧想要刺杀她,绝不会是现在,也绝不会是韩世忠这样的方式。

所以她并没有对韩世忠产生太大的忌惮,她甚至有些迫切,想知道苏牧为何会在这样的时机,派来韩世忠充当使者。

韩世忠见到了萧德妃,并将苏牧的书信呈了上去,耶律淳甚至没有打开信封,就有些不耐烦地将书信交给了萧德妃。

他并不在意自己的傀儡身份,更不屑于在群臣的面前掩饰,相对于可笑的颜面,他更在意后宫那些乐趣,如果不是场面需要,他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这里。

萧德妃显然对耶律淳的表现已经习以为常,她将书信打开,先粗粗扫了一遍,而后又细细看了几遍,面色却越发凝重起来。

朝臣和领主们也是屏息凝神,没有人能够猜得透,苏牧为何会在这等关键时刻,送来这样的一封信。

他们从萧德妃那凝重的表情来推测,想着是否要将韩世忠斩首,而后将人头丢还给大焱人,而后拉开这场攻防战的序幕。

然而萧德妃却静静坐在大殿上,仿佛那封信,是这世间最无解的一道题。

这确实是一道难题,因为苏牧的书信,只有一个核心主题。

他并非要攻打契丹,也不想占领上京,他只是想借道!

是的!又是借道!

既然隐宗和蒙古部族以借道为由,让萧德妃撕毁了盟约,萧德妃也正是不想成为双方的炮灰和先锋小卒,才答应了隐宗和蒙古部族的要求。

那么现在,苏牧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她萧德妃又该做出何等选择?

第七百零九章 国主

萧德妃是个合格的契丹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契丹贵族女子,在契丹贵族以学习汉人文化为高贵风尚的大环境下,她对汉人的书画诗词和音律等并不感兴趣。

对于汉人的文化,萧德妃更不算了解,她反倒对大焱的江湖武林极其感兴趣。

即便如此,她仍旧听说过汉人的三十六计,虽然记得不算真切,但她隐约听说过,三十六计里有假道伐虢这一计。

所谓假道伐虢,典故出自于春秋战国,彼时晋国意取虢国,大臣荀息想晋献公建议,要用屈地出产的骏马和垂棘出产的璧玉,向虞国借路。

晋献公说这些骏马和璧玉可都是我的宝贝,怎么能送给虞国的人呢?

然而荀息却说,虞国和虢国攻防联盟,想要攻占虢国,就必须先分化他们,让他们无法相互依靠和支持,虞公拿了晋国的好处,自然要借路,等灭了虞国之后,咱们再回头灭掉虞国,这些宝贝不就都回到咱们手里了么?现在送给他们,只不过将咱们的东西,暂时放在虞国罢了,就像放在外头的库房一样安全。

晋献公放心下来,就将这些东西都送给了虞公,虞公很是欢喜,于是晋国就在虞国和虢国之间制造冲突,继续分化和离间他们,而后对虞公说,我们晋国跟虢国有仇,现在要借你们的路,让大军过去,灭掉虢国。

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也只能答应,但虞国的官员却反对,生怕晋国灭了虢国之后,会掉过头来对付虞国。

虞公却说,虢国太弱小了,我们又怎么能交一个弱小的朋友,而去得罪晋国这样强大的朋友?

于是晋国的大军就通过了虞国,将虢国灭掉之后,甚至还将战利品分给了虞公,虞公越是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当晋国班师回朝之时,晋国大将里克却装病,对虞公说自己没有办法领兵回国,想要暂时将大军驻扎在虞国的京城附近。

虞公得了战利品,以为自己与晋国已经是盟友,便没有太多的怀疑,而且晋献公过了几天就带领大军前来,虞公甚至还亲自出城迎接,他还带着晋献公一起去打猎,而里克已经趁机将虞国的京城给攻占了。

也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将虞国给灭了。

萧德妃或许对汉人的历史典故不是很清楚,但她却将蒙古和大焱都看得很清楚。

隐宗和蒙古部族所谓的借道,最终也会将她的后辽当成虞国,她虽然并不像虞公那样短视和愚蠢,但她还是接受了隐宗和蒙古的提议。

因为隐宗和蒙古没有给骏马和璧玉来诱惑他,而是用强大的形势来压迫她,如果她不同意借道,那么西夏和女真联合,即便有大焱的帮助,他们也能够很快灭掉后辽。

而她答应了之后,西夏和女真果然放弃了地理位置上更接近的后辽上京,转而对大焱展开了东西两面的夹击。

从这一点上来说,萧德妃的决定是非常明智而正确的,因为如今的后辽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强大的辽国,他们已经不再是战场上的主角,大焱才是。

然而现在,苏牧却给了她同样的选择,让她借道给大焱的六万大军,让他们去攻打蒙古!

这确实是个天大的难题。

如果苏牧确实是为了攻打蒙古,那么将蒙古和隐宗都消灭之后,大焱和后辽最大的隐患将被去除,无论是后辽还是大焱,都将拥有胜利的机会。

毕竟隐宗和蒙古才是联合西夏和女真的牵头人,只要将隐宗这个核心给消灭了,那么三方联盟将不攻自破,大焱和后辽如果能够重新结盟,那么这场危机就极有可能成功解除。

可如果苏牧并非真的要攻打蒙古,而是利用借道的掩盖,通过后辽的防线,六万大军就能够从内部,一举将后辽彻底打烂!

诚然,打烂了后辽,对于苏牧,对于大焱来说,并没有一丁点的好处,反而会将他们的国境线拓宽数倍,让他们漏洞百出,更会极速消耗他们的国力,根本就是昏招之中的大昏招。

但谁敢冒这个险?

是相信苏牧?还是相信大焱?

不,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不该轻易去相信。

毕竟这关系着整个后辽的生死存亡,即便心里有着再肯定的判断,想要做出决定,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这就是苏牧给萧德妃出的难题,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即便是萧德妃,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如果苏牧在上一次来上京之时,向萧德妃提出这样的建议,或许萧德妃还会淡定一些。

可现在却不一样,现在苏牧的六万大军就在上京城下,双方已经剑拔弩张,情势根本就容不得萧德妃做出任何一点点错误的判断。

人就是这样,虽然明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