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合淝的守军,所以魏延也不敢大意,决定乘夜偷袭,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它,这里将成为偷袭淮南的奇兵,所以大家都很谨慎,派来的士兵至少也是卒伯以上!
每个人都带着肉脯和干粮,就着泉水吃饱喝足的时候,天色已经暗淡下来,大家将兵器准备好,轻装简从,准备随时待发!
魏延从一个草垛中爬出来,一边吃着干粮,一边听着斥候带来的消息,这里距离广陵港不过五里多路,不用多少时间就能赶到,而且广陵港到现在还是毫无动静,并未发现他们的到来!
将人马分成两拨,魏延亲自突前,后面的五百人负责押后,乘着夜色靠近广陵港之后,魏延亲自带着几个亲兵围着广陵港的营寨转了一圈,将地形观察一遍之后,心中便有了决断!
先让三个卒伯带着两百人将外围的道路全部堵死,不能让这些守军跑掉一个,然后再突袭港口,又有甘宁的锦帆军前来接应,对付毫无防备的士兵,对他们这些精兵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只等到后半夜,夜风已经变得寒冷,他们注意的那几个守军已经轮换了一拨,这新换上来的十几个人还睡眼朦胧,一个个都靠在寨门前打着盹,火把也被夜风吹得忽明忽灭!
明月还是在后半夜姗姗来迟,魏延一挥手,带领着三十个亲卫悄然靠上去,毫无声息的就把这些士兵彻底送入了真正的梦乡之中,看看四周没有动静后,所有的士兵都悄悄摸进了寨中!
很快夜色中就想起了闷哼声,此起彼伏在各个房中响起,也不知道这样杀了多久,终于有人被惊醒,看着突然冲进来的敌军,提着钢刀,鲜血淋漓,身影如同死神一般,很自然的便发出了凄厉的惨呼声,不过迎接他的便是一道寒光,惨叫声便戛然而止!
整个港口终于沸腾起来,睡梦中的士兵被惨叫声惊醒,但想要反抗已经来不及了,甚至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上,就被冲进来的敌军杀死,抵抗也不过是无谓的挣扎而已!
第422章 进驻广陵
最后跑出来的三百多人惊慌失措,看着逼近的魏延等人,根本毫无战心,他们现在可是浑身沾血,杀气腾腾,光看看那占满鲜血的兵器就让人胆寒,而广陵港从未有过战事,这些士兵也不是什么精兵,突然见到这个阵势,第一反应自然是逃跑!
但是早有准备的魏延又怎会让他们逃走?一声大喝,四面都有人围上去,也不管求饶还是逃跑的,一概全部杀死,一个不留,整个过程连一个时辰都没有用到,广陵港已经易主,而且一个守军也没有走脱,甚至连太大的响声都没有发出!
等到甘宁水军赶到的时候,魏延已经带领兵马解决了守军,这让甘宁大为不满,但也无可奈何,魏延带领的可是丹阳精兵,都憋着一口气呢,哪能让锦帆军处处出风头?
魏延和甘宁命人赶紧清扫战场,让士兵换上守军的铠甲,其余的人都隐藏在港口中,派人向去迎接驻扎在海面的水军!
当朝霞依旧如常的辐照广陵港的时候,这里的人已经完全变换,但港口的一切从外面看却毫无异常,巡逻的士兵在天亮的时候将还没打扫干净的战场再清理一番,只要不走进营寨内,根本看不出什么异常来!
神不知鬼不觉的,广陵港中已经驻扎了两万精锐的楚军,正在陶商的安排下,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向合淝方向包抄。
一万精兵分三路直达合淝城下,合淝守军在朝阳中揉着惺忪的双目,彻底呆住了,着么多楚军,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不等守军做出反应,互相比拼的魏延和甘宁已经带兵攻城,二人同时攻上城头,仅用了半个时辰就把合淝城纳入手中,占据了有利地形,这个落脚之地,将成为打开淮南的缺口。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位于江淮之间,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大江而北出者,得合肥则可以西向申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
合肥地处江淮冲要,位于淝水中游,河阔水深,离巢湖仅三十余里,水路极为通便。春夏之际,江东水军趁东南风起,顺巢湖、南淝河水路攻合肥城甚为便捷。
且合肥南临江湖,北达寿春,关羽率军前来攻围可得据水为势,现在占领这个关键地方,陶商自然是要紧紧守住,最好能先除掉紧邻的寿春,彻底在淮南埋下一颗钉子,再让周瑜从江夏出兵,南北夹击,刘备就回天乏力了。
对这来到淮南的第一战,陶商盘算良久,想来想去觉得该和关羽正面交战,依靠地势地利,阻关羽于城下,如果能借此取胜,双方兵马的士气将会形成巨大的落差,对快速平定扬州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已到初夏,雨水频发,淝水已经暴涨了不少。而合肥城地势低洼,若关羽掘水来攻,依靠现下的夯土城墙,必是经受不住。
陶商在遣其率五千士兵于城外二十余里处,淝水之滨,逍遥津筑了一座土城,加上之后招揽来的千余百姓,军民**千人,半个来月下来,一座百步围城,三丈多高的土城便以耸立在逍遥津北三里有余的地方。
土城建好刚五日,陶商就得军士禀报,关羽遣薛兰率军五千兵发舒县,张勋副之,自己统大军取道巢湖,集结了兵马五万,不日就可抵近合肥。
显然得到消息的关羽也极为震惊,如果让陶商在合淝立稳脚跟,那可就彻底麻烦了,刚刚得到一块地盘,怎能再拱手送人,所以几乎是调集了所有能调动的兵力,想彻底把这股不知从何人来的兵力全歼。
至此关羽得到的情报是一股楚军突袭合淝,却不知道这一次是陶商亲自率兵前来,不过五万兵力,关羽也有自信,军情紧急,在出兵之后,才来得及派人向刘备报信。
陶商当即招来诸将,把探得的军情表述了一遍。糜竺不提,余下四将听了莫不摩拳擦掌,兵力的优势并不能吓到他们,反而觉得这样的挑战才有意思。
“关羽带了五千兵力,今大军来袭,诸位将军可有破解之法?”语气带着玩笑之意,陶商面带微笑,一副轻松模样。
大厅内的凝重气氛,似乎也因为陶商的轻笑松动了少许,左列而坐的魏延、甘宁二人对视一眼后,魏延起身言道:“敌众我寡,关羽必以为破合肥唾手可得。末将以为,可发精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主公,待破了关羽锋锐,某愿与文长率部守御土城。”甘宁也在此刻挺身而起,丝毫不愿落后。
眉宇一扬,陶商拍案叫好,高声向魏延说道:“文长所言甚合我意,今日我当于军中选骁勇三千,做日后挫敌之需。”
在甘宁看来,陶商修筑了土城,里面的守军肯定是他和魏延这支兵马。这个地方直面淮南军兵锋,压力之大之危险,可想而知。
那土城必须要顶住半日的工夫,又不能分兵太多,所以他二人才甘愿领命,想要再竞争一番。陶商笑道:“黄将军武艺高强,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欲以黄将军做首战先锋,不想二位将军竟欲守土城。”
顿了一下紧接着道:“既然如此,那破锋之战,吾与汉升当之,二位将军就率军屯驻土城,不知意下如何?”
魏延、甘宁领命,也不在厅中逗留,立刻出了府邸,径直向土城而去。
安排诸将之后,陶商又向从土城赶来的马忠命道:“明日,你点三千兵马,夜间赶往合淝以西的来凤山,万不可走漏消息。”
“末将领命。”马忠挺身应道。
“汉升等人与我守城,其余诸将各自整备本部兵马准备应战。”
准备的时间仅有三天,太过仓促,陶商,在合肥摆下了这样一盘棋局,倾尽了自己全力,就等着关羽前来交战了,刘备已经损失惨重,这次再击败关羽,淮南便是囊中之物。
第423章 锦帆军
第423章 锦帆军
关羽督师巢湖口,大军整装待发,其招来众将问计,言道逍遥津土城之事,不由皱起了眉头。
“合肥城坚,非急时可下,将军可先差一军隔开两城通道,于合肥城下筑起土山;另集结大军攻杀土城。”雷薄献策道。
话音落下,关平言道:“可督造云梯、虹桥,以观城中动静,而后围而攻之,唾手能胜。”
“两法皆费时月,不可图矣。今我军初到,士气方锐,正可乘此锐气,奋力攻击。来日平明进兵,使薛将军监合肥,我大军急攻土城,午未时便当破城。”
关羽沉吟一阵,沉声下了命令,陶商如今虽薄有声名,可还不被他放在眼中。
午时不到,关羽大军就已经抵达逍遥津十里外的水面。
生火造饭,到了下午张勋、雷薄二将率五千兵马登岸,欲在南淝河入巢湖口处立下一座水寨,好接应大军,此地距离土城尚有四五里的路程,紧靠巢湖、南淝河交叉处。
这一切都被立于土城城头的陶商看的一清二楚,当天色渐晚,陶商招来甘宁早就准备好的八百锦帆军,每人甘酒一壶,肉食管够,待到天色暗下,遂与魏延率此八百骁勇由北门出了土城,绕道逍遥津东侧,悄掩到水寨边,拨开鹿角、栅栏,大喊一声,杀入寨中,径奔关羽中军大帐杀来。
淮南军水寨部署森严,车仗伏路穿连,大营之中还立有小寨,各有将校领衔,围得铁桶相似。
然陶商这八百人都是慷慨赴死之辈,又有甘宁、魏延三人开路,斩破车锁,捅开栏杆,不理淮南军兵马多少,只是一心杀敌。
虽然平日里竞争,但这一刻两人却配合的十分默契,魏延绊住了镇守前营的淮南军将官雷薄,甘宁一路冲杀,倒在他二人刀下的淮南军小校不下十人。
雷薄哪里是魏延的对手,十合之后,就手上遁逃,他的败退让淮南军前营的数千人马彻底乱了阵脚,二将趁机率军突进了关羽中军。
前营的骚乱让这里已经有了一定准备,前进时魏延能明显的感觉到阻力大增,但有甘宁做锋头,这支人马锐劲依旧十足。
“末将前来领罪!”浑身血迹的雷薄,一把推开搀扶住他的两个亲卫,踉跄的走到关羽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头盔已经不见,勒发的束带也松松垮垮的,几缕黑发被额头处的血迹粘在了那里,好在那里只是一道小伤口。
铁甲右肩被斩出了一道尺长的裂痕,鲜血现在还在不停的溢出。雷薄此刻的模样那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关羽和帐下众将已经接到雷薄败阵的消息,却不想他竟会伤的如此狼狈。也没有施以军法的念头了,什么事都要有个轻重缓急不是?
关羽连忙将雷薄扶起,安慰了几句,又吩咐道:“你且去好好休养,看某如何为你报仇!”说着他向不远处的那几个雷薄的亲兵使了个眼色。
雷薄此刻是又羞又愧,但也知道自己右肩伤势过重,再拖延下去怕就有麻烦了,便向关羽道了声谢,低头向后营走去。
才行了几步,猛然想起那险些斩了自己的将领,连回首叫道:“敌兵阵中也有一员使刀的红脸大将,武艺十分了得,某非其十合敌手,望众位将军留心!”
关羽、张勋、周仓等皆是愕然,雷薄的武艺他们是知道的,和众人中也算中上,竟然不是人家的三十合之敌,这哪里来的猛将?
“红脸大将?”张勋眉头一皱,开口言道:“莫非是那魏延?这魏延乃是荆州人,武艺却当真高强。只可惜不能为刘表重用,没想到却投了陶商。”
关羽听了又是一愣,微一摆头,笑道:“我军兵马远胜来袭之军,只需稳住阵脚,反压过去便可,随某出战。”
当即点下张勋、关平、陈武等将前去,各点了一队兵马杀之上前,后营有周仓督领,众军关羽亲自坐镇。
再次感到压力猛增,陶商放眼望去,隐约可见那中军大帐之处立有一将,周边诸多兵马环绕,显然准备很是妥当,而后营骚乱已经平息,中军数队人马又缓缓逼近。
“黄将军,今夜事不可为,我军需立刻退下。否则等到淮南军心大定,再想退出去就不那么容易了!”魏延横马拦住还要向前的甘宁,大声吼道。
杀的正是兴起的甘宁,此刻才注意到淮南军的变化,也发现了原本并驾齐驱的两路兵马,此刻只有自己还保持着余力,魏延那一分支现在已经落下了不少距离。
恨恨的望了一眼不远处的中军大帐,甘宁大声招呼兵马后撤,自己却从壶中拿出了一张硬弓,嗖嗖嗖,三箭射下了离得最近的三名淮南军小校。
“弟兄们,撤了!”大声招呼着手下的士卒,甘宁殿后,刚才落在后面的魏延正好做先锋,带着缩水了一小部分的手下赶在对方合聚前快速撤离了出去。
淮南军忙于收拾一片狼藉的前营,未曾出兵追赶,这让甘宁轻松地退到了土城,与魏延再次合兵防守。
夜袭得手,即挫了淮南军锋锐,也大涨了自家兵马的士气。回到合肥,陶商当即犒赏了随之夜袭的骁勇之士,顺带着也照顾了一把城内余下的万余兵马。
城中军士喧嚣吵闹直到后半夜才消去,忙了一夜的陶商浑身疲惫的回到府邸,接着就一觉睡得不醒人事,黄忠则带着三千兵马守夜。
第二日,淮南军尚未抵达城下,而逍遥津方面,清早时听到过一阵厮杀声,现在已经停了多时。
到城头观敌,远处水汽甚重,陶商看不出什么来。但想着雨天就至,淮南军应该不会在这个时候死拼土城的。
此间正值七月,淮南之地雨水正多,大雨倾盆一连三日不止。陶商登合肥城头,北望来凤山,南观逍遥津,北高南低,而南淝河水势渐渐急骤,心中是不禁暗自得意,想起了关羽的成名之作,不由计上心头。
第424章 水淹三军
陶商这边得意洋洋,是心情气爽,可土城那里的魏延、甘宁却完全是两个天地,瓢泼的大雨之中连连遣人送来书信,言道:土城新建,根基不牢,连日浸水,城墙已有裂纹,望能撤军回驻合肥。
陶商这一番算计蓄谋已久,哪能让他二人从土城撤军,好言相劝,多番安慰,就是不准。
待到雨停,淮南军兵马抵近土城脚下,魏延、甘宁欲退不得,只能点起兵将修补土城,以待来日死战!
雨停的第二日,薛兰、张勋也率部抵近合肥,得关羽将令后遂渡过南淝河,屯兵于合肥、土城之间,不为攻城拔寨,只是阻断两城之间的道路。
当日,逍遥津方向厮杀声响彻天地,直到落日方歇。
“主公,马忠将军派人前来通报。”秦河持着一个密信,恭敬的递给了陶商。
自从马忠点三千兵马上来凤山之后,两地之间就断了寻常往来,日里通信都要持双方令牌才可相见,行事很是紧密。
拆开一看,陶商顿时大喜,击掌贺道:“真乃天助我也!”这场大雨真是及时,来凤山如此高的堰堤都蓄满了水,还真是老天爷帮忙!这一下子不但能把土城边上冲刷一下,怕就是巢湖口的淮南军大营也能冲个七落八散。
拉住秦河,陶商吩咐道:“今日你亲自跑去一趟,告诉马忠,只等城中红旗竖起,便挖开堰堤。令马忠点将起兵,乘高就船,待积水平复,就顺流杀下。”
“是,主公。”
秦河离去后,陶商立刻找来黄忠,二人分工相助,领城内军民在合肥四道城门处各筑上三尺高的土墙,以防来日南淝河水涨倒流,淹没淮南军的同时,也顺手灌进了合肥城。
第二日清早,陶商尚未起床,就听得门外亲卫来报,言道淮南军兵马已经开抵城下,陶商穿戴好披挂赶上了合肥南城。
城头上,黄忠比他还早到一步,正在指挥兵马部守城池。
“主公快看水上。”此刻黄忠不仅没有半点紧张,反而是一脸热忱激昂的笑容,“或许今日,我军便可完胜!”
陶商快步上前,朝南淝河上一望,瞬间也眉开眼笑,指尖数十丈宽的南淝河上密密麻麻的停泊了数十艘临时建造的船只,小舟不计其数。
有了薛兰、张勋于城下监视,这些水师士卒完全放下了戒心,大批的物质、粮秣运送到岸上,一群群工匠、士兵正河边忙忙碌碌的,“渡口?关羽难不成想在这里开个渡口?”
看了半天,陶商总算是看出了一点眉头,指着南淝河,不禁惊讶的说道,脸上表情很是怪异!
“逍遥津距离合肥城路途不下三十里,来往运送甚是劳力,这边若能搭建一个渡口,以战船贩运则可省下不少力气。”黄忠从上的城头开始,脸上就一直笑呵呵的,内心是高兴到了极点。
南淝河虽然有三四十丈宽,可毕竟上不了台面,河两岸水浅泥多,除了走舸小舟可以直接靠岸外,淮南军水师的艨艟、斗舰都只能停在距离河岸六七丈处。船上的士兵、物质要想上岸,只能靠走舸、小舟来回接送。
这地方正对合肥城,若是能修出一个渡口来,供艨艟、斗舰停靠,那淮南军不仅是在攻伐合肥时省下不少气力,就是日后占据了合肥也大有用途。
“天做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关羽啊关羽,这次你是注定要载个大跟头了!”看着在南淝河便忙忙碌碌的数千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