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彀中记-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利。香木堂和黑木堂彼此这些年在运河上互相争斗,又互相帮助,对方的底细自然都是十分熟悉的。以往没有这样的火并,只是因为各自的力量都不强,若是真碰上了,那就是让别人占便宜了。所以大家伙都相安无事,一些下边的人还会在一起喝酒聊天吹牛打屁什么的。

可是现在因为陈政想控制运河,所以便使出这雷霆手段,也是仗着自己手里的武力强,各地同时行动,片刻功夫就铲平了这黑木堂在运河上各段的分堂口。那些负责的头头们自然都是下了地狱,剩下的喽?们也是被老毕收走了。江湖上这样的帮派火并,朝廷是不会管的,顶多有些和这个帮派有利益瓜葛的商人或是别的什么势力会过来帮忙。可是老毕他们行动的很是迅速,使得很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待到他们反应过来,事情已经办完了,他们也是说不出什么了。所有不过是为了利益,江湖上的汉子,对生死看的很淡。特别是以往和这黑木堂有来往的一些人,在老毕给他们许了很多好处后,自然就不再管这事了。当然也有个别的漏网之鱼,但是他们对于大局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济宁县城里的官员在十一月十五那天上午忽的听到城东有一片想起了类似爆竹的声音,间或还有爆炸声,好像是大炮的声音,但是有没有大炮的声音大。县丞派了衙门里的衙役过去查看,却是没想到还没走到东边那片地方就被穿着锦衣卫官府的番子给拦住了,说是朝廷锦衣卫下来办案,闲杂人等莫要过来张望。那衙役看了一下,四下里果然是没有人,之间的那些番子把整条街都封上了。回去报给自家大人,那县丞一听说是锦衣卫办案,便也摆摆手,让那衙役不要生事。

可是事后待到那些所谓的锦衣卫撤出了县城后,那城东的人家才有人出来,大声喊着杀人了,贼人来了,冯家遭洗了。县丞一听便知道出事了,立刻派人过去看,此时进到那院子里才看到院子中间已经堆满了人的尸首,还正在烧着,显然是被泼上了火油,用水斗浇不灭。从那冯家下人嘴里打听到的是,那些贼人是直接闯进院子里杀人的,即用火铳还用弩箭。当然能这样回答的是脑袋还清醒的,大多数下人都是被吓的六神无主,还有干脆就吓傻了的,满院子跑着喊着。那县丞想从这院子里找到那所谓的弩箭,可是却是一点没有线索,最后只得作罢。

其实山东地界历来就是土匪居多。想当年刘六刘七造反的时候,更多的不就是土匪跟着他们干的吗。不过像这样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的上门来抄家,倒是少见。那县丞想了半天,突的发现,这些贼人可是不一般。因为这被灭了门的冯家,他怎样也是知道底细的,这可是运河上混饭吃的,本身就有势力,又和漕运的官员都有联系,他家里的护院实力可是要比县城清军厅里的军兵还要厉害几分的,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被人灭了门,这要多大的实力啊。他不敢在想下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头顶突地感觉凉飕飕的。还是把这事报给上边的济南府巡抚的了,自己还得了个清闲。

济南府的巡抚接到这报备之后,根本就没把这事当回事。他现在正发愁这朝廷旨意的事情。

那新投靠过来的小袁营的头领不知怎的竟不姓袁,反而姓陈,这也到罢了。可是他让人传了那进京勤王的旨意后,对方竟然没有反应。实在是等不及了,这巡抚派人去询问,才知道人家要粮饷,说是若是没有粮饷,那士兵就会哗变,倒时候就不是进京勤王了,而是再次反叛。那济南巡抚一听这样的说辞便没了招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明虽说是文官节制武官,可是现下的情况,这各地总兵基本上都是拥兵自重,想要节制人家根本就不理你。那传旨的太监只会对着他这文官大声呵斥,可是让那太监自己去那军营,那太监却是不敢。

更令人烦恼的是,现下山东各处都报来了一件奇怪的事,说是鞑子进关了,要往这山东来。按说这鞑子越过墙子岭进入京师左近,朝廷传递消息最快的驿站才把这消息传到他这济南府。民间要想知道这事,估计也还要等上一阵子。可是现下却是山东各地都盛传着鞑子已经进关了,大家赶快收拾细软跑路的言论。这就让这巡抚纳闷了,是什么人在下边散播这消息的呢。更有下边的衙役打探到一些人已经收拾东西往南边跑了。不过更多的竟然往海边跑,听说是海边有大船接这些人。

这等言论简直是荒谬之极,谁会有闲心思管那些苦哈哈。不过山东地界的人是被这鞑子给打怕了。崇祯十一年的时候,鞑子就在济南府左近大肆掳掠。虽说没有深入到山东半岛内,但是保不准这次就往这里边走。朝廷现下可是没有多少兵马对付这些鞑子了,之前在朱仙镇那边跟着那李闯王打的可是四下散逃,连那有名的左大帅都率先逃跑了,剩下的小兵又能有几个在那里甘愿抵抗这的。没了朝廷的军兵,这山东地界等鞑子一来,那就是在地皮面前脱了裤子的大姑娘了,结果可想而知。

这济南巡抚现下也是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能是管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其他的各处百姓愿意跑就跑吧,能逃了更好,逃不了的那就各按天命吧。既然这小袁营的人马不肯去京师勤王,那协助防守这济南总还是应该的。这巡抚又派人去联系那小袁营的将官,这次的结果倒是出乎这巡抚的意料。回来的差人说那将官说了,驻境保民,是他们的本分,说是让巡抚大人放心,不过到时候怎么保护,还要他们说了算。

这话到是让这济南巡抚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他作为朝廷命官,若是再把这济南府丢了,那他可就是真要自杀谢罪了。

此时在那小袁营的驻地里,大营里其实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了,更多的兵士都出去了,干什么了呢,都到乡村里帮着移民了。山东地界可是大了去了,扇动工作是由陈峰的情报局下边的人来做的,这些百姓听了扇动知道鞑子要来了,都知道要往别处跑。可是想要让这些百姓往海边上去,那可就不一定了。有的躲到山里头,有的往南边去,说是那边有亲戚,只有少数的跟着扇动的人去海边了。这样的效果陈政肯定是不满意的。于是陈峰便又想了个招,把北岛原来出身是山东地界的,都找来用船送到这山东老家那边,让他们帮着忽悠,其实说起来也不算忽悠,到了北岛那边,这生活还真是比山东这边好。无论是做买卖还是种地,都没有大明地界那么多规矩,只要守着本分,该是怎么回事,那就是怎么回事。这些人有的还真是找到了自己以往的相亲,这样的献身说法之下,往海边去的人才增多。这一传十,十传百,即便大明的百姓不愿意离开故土,但是在那样多的好处利诱下,在有人现身说法的情况下,更多人的开始往海边去了。陈水和大头宝的船,甚至包括老毕那二十条福船,都调到海边了。胶州湾,登州海边,都有船在接着这些人。就连那胜利号,陈政都用上去了,只不过没有开到海边,而是远远的停在海里,等着小船过去送人。

在登莱附近或是在胶州湾附近住的百姓到海边还近一些,可是山东内陆的人到海边就远了。于是陈家的所有军兵都开始忙着帮助护送百姓了。各式大车都用上了,骡马和牲口就更不用说了。陈政也是豁出去了,在海边就地建立了好几个补给点,没上船的先住在那里,给吃给穿的,整个北岛能用到的通信船也都用上了。

陈家在济南附近的庄园里原本一万五千多的兵丁,此时已经停止训练,被各级将官带着到山东各地去配合那些情报局的人护送百姓往海边去。别说,途中还真有一些队伍碰到了土匪。不过那些土匪对上这些军兵,可是一点便宜都占不到。即便是没有装备步枪的小队,也有钢弩,这就比那些拿着朴刀铁尺或是竹竿子的土匪强多了。也有的小队遇到大股土匪的,虽然吃了亏,但是马上李岩这边就会派大股骑兵去清剿。只是几下子,就再也没有土匪敢去劫掠那些逃难的百姓了。其中甚至有几股土匪被陈家的保安军给收服了。

赵云龙负责整训的那一万五千人现下也不在那庄园里训练了,而是变成了以押运代训练。护送百姓途中遇到土匪,打上一仗,那就是训练,中途行军,那就是训练。夜晚宿营,那也是训练。这样倒反是比在那济南附近的单纯训练要好的多。

崇祯十五年润十一月十五,山东各地运送百姓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就连济南府的巡抚也知道了那些百姓去海边是出海。至于谁家接着这些百姓,最终到了哪里,却是没有人知道的。不过让这巡抚高兴的是,鞑子现下还没有来,还是在京畿左近活动。能拖一天就拖一天,总比鞑子过来的好。

ps:这是提前传的明天的一章,这两天单位组织出去玩,只能提前传上来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鞑子包围网

“啊?一个月时间,就把京畿左近的州县打的差不多了?那些勤王的官军都是干什么吃的?”

“少爷,你是有所不知,朝廷在京畿左近虽然召集了许多人马,看上去要比那些入寇的鞑子多,但是那些总兵哪一个不是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真要是跟鞑子拼上了,等待他们自己唯一的结果就是覆灭。如果没有被鞑子打死,那么最后也会被朝廷或是同僚们排挤死。没了兵的总兵,那位皇上要是不拿你出气,那太阳大概会从西边出来。”

“这么说,鞑子这样多的兵,咱们家在山东济南那边的那点兵丁,怕是不够看的了?”

“这到不一定,济南上次鞑子来的时候,可是搜刮的差不多了,估计这次不能再去,但是山东别的地方,那就说不准了。”

“不管怎么样,这鞑子咱们也是要打的。打不过也要打,咱们家好容易在济南那边立的足,可不能就这样白白丢掉。柳大,你回信给阿峰,让他下边的弟兄们要及时的把情报传给济南那边的李先生,我想李先生会有决断的。另外,让赵云龙协助好李先生,运送百姓的事情,现下先停下来一些,让那些军兵都赶快返回济南集结。”

“是,少爷。”

陈政从情报局那里大致了解了一下鞑子入关后的所作所为,同时对于自家从山东本地收人的事也是做了一番了解。了解的越多,他对这大明的朝廷越是失望,没想到鞑子都打到自家家门里面了,那些朝廷的命官或是武将们却还是推脱不前。估计再有一个月,那些鞑子可能就要打到山东地界了,到了那时候,驻扎在济南附近的保安军也该上阵对敌了。

“这样被动的呆在原地等着鞑子过来打自己也不是个长久的办法,必须想个办法主动对敌。“陈政突然这样想到。

想到这里,陈政马上把目光投向压在写字台玻璃板下边的大幅地图了。“卫兵,把魏二虎和张二狗叫过来。”一边看图,陈政一边喊道。

**********

“少爷,鞑子那边到底来了多少人马啊?”一听陈政叫他,魏二虎就立马跑了过来。当看到陈政正在盯着地图看的时候,自觉不自觉的问到。

“据阿峰那边打探到的情报,说是总数好像到十万了。不过不光是鞑子自己,还有汉军旗的人,蒙古八旗的也有,再加上蒙古各部凑起来跟着过来打草谷的,这样才有十万。”陈政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地图,盯着京师附近,又看向沈阳附近,那里,此时标注的是盛京。

“少爷,这样多的人马,李先生那边可是有些吃力了,那边算上之前运过去的步枪,一共才七千条枪,打阵地战倒是不怕鞑子,但是鞑子大多都是骑兵啊,他们机动力强,打不过我们,到时候一走了之,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了。上次禄叔送过去的物资中,倒是有一千匹西洋大马,再加上那些投靠过来的,咱们家在山东倒是能凑上两三千匹马,可是这些在鞑子骑兵面前,还真是不够用啊。”说这些话的是张二狗,他已经从舟山那边调了回来,那边原来作为一个训练基地,因为陈家在上海那边已经没了人,所以舟山那边的训练作用已经没意义了,只是作为一个隐形的基地使用。

张二狗因为他老爹曾经在大明的军中呆过,且是在辽东的边军中。所以对这打仗细节上的东西还是很熟悉的。再加上这些年他不断的和那肯特学习,所以他这眼界也是宽了很多,能一下子看出来山东李岩那边的劣势。

“是啊,不过现在再往那边运送枪炮,也是不赶趟的,那些武器可不是拿来就能用的。总是需要训练一段时间才能上手的,现下是不跟趟了。不过我倒是对李先生有信心,便是那赵云龙,我也看好。咱们人数虽说比不得鞑子,但是咱们的军队已经算是一支完全的火器化军队了,我也不信鞑子那十万人都是个顶个的精锐,也就是鞑子自己那八旗还凑合。汉军旗肯定是没有多少马的,蒙古八旗到时候还要看鞑子的脸色行事。李先生那边还是有机会的,我相信李先生。”

“少爷,还是再派出一些人马,从胶州登陆,到时候也算是留个后手。毕竟咱们可是第一次和鞑子交手,到底是什么情况,只有打了才知道。以往大明的军兵都说鞑子满万不可敌,也不知道说的是真的假的。但是咱们把准备做好了,总比到时候没有这张底牌强的多。”魏二虎在一旁说道。

“眼下也只有这样了。那么这次是你带兵还是让老张带兵呢?你们俩说,谁想去。”

“我去”,“我去”

两个人同时喊了起来,不过这到符合这两个人的性子。

“行了,别争了,我叫你们俩来,可不单是研究山东这盘棋的。这次还是让老张去。至于二虎,你还有比的事情要做。你们一块来看看地图,看看鞑子的盘踞地。咱们既然跟鞑子对上了,那就不能原地等着鞑子来打我们,大明内陆的土地咱们要算计,鞑子那边的地咱们也要算计。对大明,咱们倒是可以用这招降的身份来掩盖,可是对鞑子,咱们就必须是真刀真枪的对着干了。既然如此,你们说说咱们怎么样才能和这鞑子真刀真枪的对上。”

陈政这一番话,转折的倒是快,刚才还研究在山东应对鞑子的人马,现下马上就转到了鞑子自己的盘踞地了。饶是张二狗自诩为“见多识广”,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

沉默了半天,倒是魏二虎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直接对上,那就是让海军直接载着我们陆军,从这里,这里登陆,然后直接对着鞑子的老巢而去呗,除了这个,还能怎么样。”魏二虎指的地方就是锦州和牛庄。

“不行啊,二虎,咱们就算把所有的船都加上,一次才能运送多少人,何况这其中还要有各项物资。从锦州到盛京,这中间的路也是很长的,战线一拉长,物资运输就成了问题,鞑子若是把咱们粮道断了,那就是功亏一篑。”

“我说老张,你这人就是太小心了,要我说,那鞑子也没什么可怕的,都是爹生娘养的,难不成他们一个个还都三头六臂不成。”

“二虎说的倒是不错,但是老张考虑的也是全面。咱们倒是不必着急一下子打过去。咱们可以在外围先站稳脚跟,我的意思是这样,你们看。”说着陈政用铅笔在辽南半岛、朝鲜以及黑龙江流域画了三个圈。

“你们看,咱们先把这三块地方打下来,把流民迁移过去,巩固好之后,便能作为进一步进攻鞑子的根据地了。特别是朝鲜义州和辽南,离盛京可是很近的,到时候只要物资齐全,两路齐发,任他鞑子有三头六臂,也逃不过这包围网。”

“少爷,你不是让我去那辽南?”魏二虎连忙问道。

“哈哈,没想到你这家伙脑筋转的倒是快。我就是这个意思。现下辽南那边估计都没有多少人了。旅顺口原来应该是朝廷水师的驻地,现下应该已经空了。既然鞑子不要,那么咱们就过去占了。瞅准了机会,在把金州卫给占了,这样,咱们在辽南就有了一个进攻出发点了,以后鞑子想要进关来,可是要想想自己的后路的。”

“对啊,朝鲜那里也是这样了,嗯,不过少爷,朝鲜国王那边怎么办,那毕竟是大明的属国啊。难道咱们也把朝鲜给占了?”张二狗若有所思的说道。

“老张你是糊涂了,什么大明的属国,那些高丽棒子,早就投了鞑子了。再说便是大明的属国又怎么样,咱们连朝廷都要推翻,还管他一个属国干什么。”魏二虎快人快语,没等陈政说他便说了出来。

“是啊,朝鲜这个藩国,我看是时候收回来了,这些棒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你有能耐的时候,就抱着你的大腿,你不行了的时候,就立马换东家,养不熟的狗,要他有什么用。”陈政在一旁感慨着。

他有这样的感慨,还是因为前世知道的关于这个半岛上的国家一系列龌龊的表现。诸如和美国搞军演、偷盗中国文化,把中医说成是韩医,把端午节说成是他们国家的传统习俗,甚至把孔子都说成是韩国人,而不是汉人。这样的例子还真是举不胜举。

既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