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阵!”姜伟大声喝道。
锦衣卫虽然脱离真正的军人阵列已经很久了,但是张儒出任指挥使之后,很多以前丢掉的东西又被拿了起来。
用张儒的话来说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一开始一帮子养尊处优的大老爷们还觉得这话危言耸听,真正见过几次阵仗之后,他们才发现那位年轻的指挥使大人所言不虚。
一个个袍泽兄弟战死,一张张熟悉的脸瞬间变成死灰色,这一幕幕,依然还深深印刻在这些算不上年轻的锦衣卫脑海中。
光是对白莲教作战,就有不下三百锦衣卫永远的留在了大同府。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过后,锦衣卫井然有序的防御阵型总算是完成了。
手里有盾牌的人纷纷拿出了盾牌抵挡箭矢,没有盾牌的则缩在后面。
“进攻!”
姜伟面无表情的下令。
如果是平时,他绝对不会下这样的命令,但是今天不同,对方既然敢在村尾埋伏,定然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与其让手下的兄弟不顾伤亡的突围,还不如让兄弟们先将眼前埋伏的人拿下。
一开始,锦衣卫前进的步伐还算坚定,因为里面射出来的零星箭矢根本伤害不到躲在盾牌后面的他们。
忽然之间,四面八方都传来了喊杀声,这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打乱了锦衣卫的部署。尽管姜伟和几个百户歇斯底里的呼喝着不要乱不要乱,某些年轻人的脚步还是乱了。
这一乱,马上就给了里面的人可趁之机,停顿了半晌的弓箭再次射出,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夺走了三个锦衣卫的性命。
喊杀声渐近,翻眼望去,四面八方乌泱泱都是人头,不少人手里拿着的武器只是一根简单的木棍。
亲信百户马上涌到姜伟身边:“大人,属下护着您先走,快!”
姜伟冷冷的瞥了百户一眼:“你让我放着这么多兄弟不管,就这么灰溜溜的逃回去?”
那百户一愣,随即焦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人离开了,兄弟们的仇就有报。大人若陷进去了,兄弟们只怕连个报仇的人也没了。”
周围听到这百户说话的锦衣卫也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就有人接口:“是啊,大人,您快走吧!”
姜伟十分固执的摇头:“不行,我不能让兄弟们以身犯险,要死一起死。放心,如果老子死了,锦衣卫自然会为老子报仇。”
苦劝无果,瘸了腿的姜伟却以常人无法达到的速度飘了出去,一记漂亮的刀花过后,地上躺下三个手拿锄头的壮汉。
有人倒了,那些百姓非但没有畏惧,反而变得更加凶悍了。
锄头、砖头、石头不要命的往这些锦衣卫身上招呼,一开始姜伟还能带着人勉力支撑,没多久之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挨了几下的锦衣卫终于扛不住了。
一群乱哄哄的百姓加上房子里几个射冷箭的家伙,给锦衣卫这边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就连姜伟自己,左臂也多了一条不大不小的伤口。
“杀!”
百姓们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也激起了锦衣卫的血腥,手里有兵刃的锦衣卫杀起人来可比那些乱民要干脆利落。不过半柱香时间,地上就多了百余尸体。
有人倒在血泊中悲号,有人被宛如魔神的一众锦衣卫吓得连连倒退。
这时,人群中有人忽然高呼:“兄弟们不要怕。这些狗贼只有十几个,我们有几百个,杀了他们,无生老母便会降临。”
还别说,这一声呼喝的作用还真不小,原本有些退却的乱民再次围了上来,这一次,他们的进攻比之前的进攻还要猛烈三分。
“啊!”一个锦衣卫半边脑袋被一锄头挖掉,临死前他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悲吼。
姜伟目眦欲裂,怒骂道:“干,老子弄死你们这帮狗娘养的!”
刀舞狂风,眨眼间又有四五个人被他砍翻,那个被挖掉半边脑袋的锦衣卫是他手下的一个百户,也是他最为信任的一个百户。
锦衣卫这边人越打越少,不断有人中招倒下,乱民渐渐威龙,最后,被围住的只剩下姜伟一人。
绣春刀上多了许多缺口,姜伟单膝跪地,一只手拄着绣春刀,眼睛瞪得溜圆,脸上和身上已经全部被鲜血染红。
他喘着粗气看着渐渐逼近的乱民,强撑着身体站了起来,绣春刀平举:“来吧!老子十八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进攻激烈的乱民也不知道怎么了,只剩下姜伟一人之后,他们竟然没有马上动手,似在等待什么命令。
忽然,一支利箭从乱民身后射出,从一个中年乱民的后脑灌入。
现场已经没多少打斗了,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箭给射懵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官府的大部队来了?不少乱民心里暗忖。
这次出来能够拿到实打实的好处,对这些活不下去的乱民来说,二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所以明知道危险,他们依然甘心赴死。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接着,又是二三十支箭矢射出,每一只箭矢都能准确的射中一个乱民。
面对四五十个拿着绣春刀都没乱过的乱民这下是彻底乱了。
人家手里有弓箭,更何况这些人还骑着马,他们手里的武器在人家面前就跟玩具似的。
乱民意乱,隐藏在乱民中的白莲教教徒也都跟着一哄而散。
至于那小屋子里放冷箭的人,似乎早已离开,好半天都没见屋子里有什么响动。
一道英姿飒爽的身影翻身下马,姜伟缓缓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魅惑众生的脸,不等他道谢,那疲惫的躯壳已经再也支撑不下去了,身长七尺的姜伟轰然倒地。
女子皱眉蹲下,按住姜伟的脉搏,然后松了口气,朝马上的人道:“先带回去吧!顺便报官。”
第225章 :彪悍女人
官府的人来得倒是挺快,同来的还有一干锦衣卫,不过死去的乱民都是没有身份的,所以要查,也无从查起。
浑身浴血的姜伟自然被锦衣卫的人救回去了,连带着还有十几个重伤濒死的校尉。不过顾虑到这女子以及马上的一干豪强是姜伟救命恩人,他们的来历又颇为棘手,大同千户所千户唐龙还是礼遇有加的将这一干人等请了回去。
遭逢大劫,锦衣卫这边除了唐龙还能做些主之外,其他人都如无头苍蝇一般。试问连京城来的千户大人都着了白莲乱匪的道,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人还能怎么办?
加急快件绝尘而去,两日后赶上了张富贵带领的队伍,只是打了个照面换了匹马,那缇骑便抛下大队人马继续朝京城奔驰而去。
知道姜伟受伤的消息已经是三日之后的事情了,救治姜伟,安顿那绝色女子为首的绿林豪强就花费了不少时间。直到听郎中说姜伟身体没有大碍之后,唐龙这才想起给京城报信。
牟斌拿了密信看完之后也不敢自专,直接差人将信件送到了正在跟泰安郡王朱祐樬、小保国公朱晖把酒言欢的张儒手中。
本来欢快的气氛因为一纸书信而变得凝重起来,信是锦衣卫拿过来的,心思颇为缜密的朱晖很识趣的端茶送客。
张儒告了个罪便马不停蹄的回了北镇抚司,一张信纸已经差不多让他攥出水来了,等到那皱巴巴的信纸到范统和王周手中的时候,只能依稀看到上面的字迹。
最不愿意同室操戈的王周大骇:“这怎么回事?”
范统看完之后也是一言不发,张儒某些动作他是知晓的,但是张儒没有下令拿下姜伟之前,他不会做任何动作。哪怕是在张儒面前进言也不会,因为这个看上去粗鲁的江湖汉子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他跟王周不同,王周有一个名叫王恕的爷爷,而他只有一个叫范无咎的师父。
张儒阴沉着脸,气息有些紊乱,双手紧紧攥拳,一双眼睛快要瞪出来了。
牟斌站在下首大气都不敢出,认识张儒这么久,他还是头一次看到张儒有这等表情。
“牟斌守住北镇抚司,王周,把你飙云骑的人全部给老子叫齐了,范统回去跟夫人说一声,我要去大同。”张儒竭力保持冷静,其实内心深处,早已烈焰滔天。
姜伟虽然背叛过自己,可是他依然是自己的兄弟。
他不住的在心里呐喊:“我的人,我能动,别人动,就得死!”
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的范统已经为他准备好行囊,同时带回来一个不知是好事坏的消息。主母苏七七神色坚定的表示要跟着张儒去大同,范统劝了几句无果,只好回来请示张儒。
张儒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这次去大同如果单纯的只是为了杀人,那他肯定不会答应带苏七七一起去,可是这次不仅是去杀人,还要解决白莲教,他觉得带上苏七七没什么坏处。
更何况,总这样把人家一个云英未嫁的姑娘藏在九边总督府也不是个事,这次去大同,还得好好跟自己那位便宜老丈人好好商议商议。
不管是许海这几个老头子从大同带回来的消息还是姜伟突然失踪之后回到大同送回来的情报,都证明了无为教和白莲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张儒从来都不是一个因私废公的人,所以他觉得有必要跟不待见自己的老丈人谈一谈。
这次带去大同的人只有三百人,这三百人却是他绝对嫡系带出来的,都是那些百户手下的亲信。
至于王周的飙云骑和范统的护卫队,这两支队伍在张儒没出发之前就已经出发了。
不请示皇帝,堂堂九边总督贸然出京,这可不是小事。
当然,为了避免朝堂大员的攻讦,张儒还是派人进攻请示了朱佑樘。
他的多此一举在朱佑樘看来完全没有必要,百官罢朝,恐怕短时间之内朝堂上不会有任何对张儒的攻击。
打定主意要封张儒为定边侯的朱佑樘和打定主意不让张儒封侯的朝臣,现在站在对立面上,真正要冰释前嫌,除非是国家除了大乱子,抑或是有一方露怯。
离别年余,大同依然是那个大同,锦衣卫的大肆缉拿并没有让大同府多几分血色,倒是姜伟遇刺,让衙门里的人紧张了不少。
姜伟没有大碍,却因为失血过多而没醒,唐龙全面收缩锦衣卫力量,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有对锦衣卫已经掌控的几个白莲教香堂动手。
上面那位的怒火,或许需要这几个香堂香众的鲜血来平息。
张儒来了,带来了满腔怒火和三百锦衣卫的杀气。
当看到床上面白如纸的姜伟之后,这位九边总督兼锦衣卫都指挥使彻底怒了,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唐龙,一字一顿道:“调集锦衣卫所有人马,对大同府周边县城、村寨进行搜捕,所有跟白莲教有牵连的人一律先抓起来再说。逐一审问之后,普通香众送去屯田,死忠份子审完之后,一律杀无赦!”
憋着一肚子火气的锦衣卫没人敢反驳这样的命令,即便有些人知道这样的命令可能会给大同府带来不稳定因素。
等张儒安排了一切之后,唐龙才凑过去小心道:“大人,姜千户还有一位救命恩人,属下暂时把人扣了,如何处置,还得大人您来定夺。”
那绝色女子的出现是在太过凑巧,容不得生性谨慎的唐龙不心生疑窦。要知道那李庄是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不要说是在村尾杀人,就是在村头遇了埋伏,短时间内也很难传出去。
而这绝色女子正好碰巧带着二三十个有弓箭在手的绿林汉子经过,而且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部都是骑着马的。
听了唐龙的分析后,张儒也对那女子的身份产生了兴趣,迟疑片刻,他决定去见见这个被锦衣卫名义上保护实际上软禁的江湖女侠。
“你们锦衣卫就是这么对待恩人的?早知道会有今日,当初我就该让那瘸子被乱民砍死。”不等张儒说明来意,性子颇为泼辣的漂亮姑娘就劈头盖脸的来了一通怒骂。
张儒讪笑道:“抱歉,让姑娘受委屈了,手下人办事小心了些,张某此行,特来向姑娘道歉。”
被一个这么漂亮的姑娘骂,张儒不能说甘之如饴,不过心里倒是没什么不爽。
那可是能够跟妖女苏七七放到一个级别做比较的大美人,他是男人,也不好跟一个大美女太过计较。毕竟这事,锦衣卫这边做得有些过分了。
女子一袭红衣,面如寒霜:“没必要道歉,这次算是我多管闲事了,你放我和兄弟们离开就是。至于我的身份,你大可以去查,本姑娘姓江名采薇,河南信阳人士,这次来大同,是吊唁外祖柯雄的。”
唐龙闻言微微点头,表示这件事情已经经过了锦衣卫的查证。
张儒揶揄道:“采薇姑娘见谅,手下人太过莽撞了,说是遇到了千古难遇的绝色仙子,要留着等本官来处置。本官锦衣卫都指挥使张儒,这厢有礼了。”
这话里面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我锦衣卫不是怀疑你跟那些歹人一伙,而是手下人自作主张想把你当礼物送给我这个锦衣卫指挥使。
饶是泼辣大胆的江采薇也被张儒这番露骨的话给说得面红耳赤,她没好气的啐了一口:“呸,不要脸,既然现在已经查清楚了,你这大官什么时候能放我们离开。”
张儒笑道:“没看到采薇姑娘之前,张某一句话就能放姑娘和诸位信阳府的好汉离开,见到姑娘之后,本官倒是突然不想放姑娘走了。”
江采薇柳眉一竖:“你什么意思?”
张儒淡淡道:“没什么意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张某也不例外,不知姑娘能否留下,与张某共赏边塞风光?”
很不合适的话通过一个很不合适的时机在一个很不合适的地方被张儒以一种很不合适方式说了出来。
江采薇闻言脸色大变,周围几个大同千户所的缇骑也是面色古怪,唯有唐龙心中满是疑惑。
在他的印象中,自家大人貌似不是一个色急之人,不说大人身边已经有了苏七七那等绝色,就是大人又看上了这姑娘,以大人的身份,也不至于如此露骨的留人。难道这姑娘的身份有什么问题不成?
想到这里,唐龙后背冒出了一层白毛汗。
江采薇抿着嘴唇不说话,张儒一双贼眼则放肆的打量着她那被劲装包裹而显得凹凸有致的身材。
这一刻,张儒看上去就是一个色胚。
“你到底想怎么样?”良久,江采薇带着怒气道。
张儒道:“不想怎么样,只是想跟姑娘亲近亲近而已。”
江采薇抬手抓起桌上一个茶壶,二话没说砸向张儒,而后暴跳如雷:“给老娘滚!”
唐龙抽刀劈碎茶壶,一脸紧张的看着江采薇,张儒则神色不变,突然哈哈大笑着转身:“给本官看住她,要是让她走了,你们提头来见。”
第226章 :一缕红尘一缕烟
平素老成的指挥使大人突然变得像欺男霸女的纨绔,唐龙几次张口想要询问,最终却没有问出口。
张儒虽看出了手下人的疑惑,却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在他眼里,唐龙暂时只是他的手下,还没有到心腹的地步,就算需要解释,也不是对唐龙。
没回千户所,让唐龙带着人回去,他自己则一个人上街晃悠去了。
临时换了身衣服的张儒手里拿着折扇,怎么看都像是个翩翩公子,而不是手握重权的锦衣卫指挥使。
时不时将脑袋凑到街边摊贩身边讨价还价几句,顺手拿起摊贩摊子上的东西尝几口,然后在小商贩们鄙视的眼神中落荒而逃。
没人注意到这个翩翩佳公子到底什么时候进了一家不起眼的宅子,也没人注意到这青年公子在宅子里呆了多久。
“什么情况?”被小厮引着进入内院之后,一个瘦竹竿一样的中年人神色恭敬请张儒坐下。张儒屁股还没有坐稳,就直截了当的问道。
中年人呵呵道:“没什么大情况,前段时间他离开大同,过了半个月再次出现在大同府城。一路上都有人跟着,不过他警惕性很高,才不过百里就将我的人给甩掉了。”
“就没有任何发现?”张儒皱眉问道。
中年人摇头道:“没有任何动静,只知道他去了京城,具体用什么方式进入京城的,没人知道。大人也知道,我手底下那些人,比不得飙云骑的人。”
论厮杀,飙云骑的人单体攻击力是最高的,论刺探,却是这个中年人麾下的人更为精锐一些。
张儒沉吟道:“也对,你继续盯着,现在人都已经昏迷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出什么状况。让你的人查一查信阳姓江的大户,顺便查一查柯雄什么来头。重点查一下一个叫江采薇的女子,秘查,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中年人疑惑道:“大人怎么突然对一个女子感兴趣了?”
张儒道:“姜伟遇刺,是一个陌生女子救了他,这件事你应该知道。”
中年人点头表示自己知晓,眼中仍有疑惑。
张儒又道:“你可知道那女子长什么模样?”
中年人摇摇头:“莫非那女子是人间绝色?大人莫不是又看上了别的女子?”
张儒翻了个白眼,差点一口气不顺厥过去,板着脸道:“别说那些没用的,有七七在,我哪里有旁的心思。你知不知道我见了那女子一面之后,那女子给我的感觉是什么?”
“什么?”中年人接过了话头:“大人年轻嘛,有些事难免的,属下也是男人,不会取笑大人的。”
张儒摇头道:“进忠,不瞒你说,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