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大的阵仗,可吓坏了衙门的衙役,守门的衙役一见那么多锦衣卫把衙门围了,吓得马上就去通知知府严复。
严复听说衙门被锦衣卫围了,大怒道:“萧乾怎么管教手下的,竟然敢围了我的知府衙门。”
一大拨衙役在严复的带领下走出衙门,出门一看,见来人是自己不认识的,身上还穿着飞鱼服。
他试探性的问道:“敢问这位大人是何来历?”
张儒淡淡道:“本官只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外来者,冒昧前来打扰知府大人,只是想向知府大人讨个公道。”
严复马上知道了张儒的身份,忙快步上前,自来熟的去拉张儒的手:“原来是张大人来了,下官有失远迎,还请大人见谅,见谅啊!”
张儒后退一步躲开:“严大人客气了,别说远迎了,我这不请自来的,您这知府大人知都不知道,近迎都没可能了。”
严复感觉有些尴尬:“张大人别这么说嘛,这不是最近比较忙嘛,忘了时间了。”
张儒冷冷道:“这次过来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问大人,镇守太监官邸的那些个大粪,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等小事,的确是下官唐突了,大人派个人来知会一声便是,何必弄出这么大的阵仗。”严复偷偷抹了抹汗。
张儒道:“我胆子小啊,怕一个人来被你们给吃了。听说京城有大人物给你们下了命令,要张某怎么来就怎么滚回去。”
严复怔了怔,挤出一个笑脸道:“大人误会了,这事绝对有误会。大人乃是陛下的钦差,下官怎敢为难大人。“
张儒淡淡道:“你是不敢为难我,借你几个胆子你都不敢为难我,但是架不住宫里面有人给你胆子啊!别否认了,咱明人不说暗话,我如果不知道点实际情况,也不会带人围了你的知府衙门。”
严复见没有回寰的余地了,只好坦然道:“大人想要如何。”
张儒道:“我不想如何,倒是想问问你们想要如何!看来你是嫌头上的乌纱帽太轻了,想要换一换。”
“大人什么意思,就算大人是上差,只怕也没有资格摘掉下官的四品乌纱吧!”严复色厉内荏地道。
他得到的消息,并没有张儒能够就地免掉他职位的消息,所以他无所畏惧。
张儒一挥手:“给我拿下这藐视君上的不法之徒,其余人等,凡敢反抗者,就地格杀!”
这个命令明显吓到了严复,他好歹也是一府的知府大人,没想到这个愣头青这么不管不顾,一上来就要将自己拿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马蹄的轰鸣声。
第28章 :上眼药
马匹的数量并不多,毕竟大明马匹十分稀缺,来的人大约有三百,真正的骑兵却不过二十。
为首一人豹头环眼,一脸凶恶之相,正是大同总兵许宁。
许宁下得马来,眉头皱成了之字,他是一得到消息就马上赶过来,可还是晚了一步,张儒不仅将大同千户所的锦衣卫杀了一地,还压着萧乾带着人,将整个大同知府衙门都给围了。
别看他坐在马背上显得十分魁梧,下了马之后众人才发现,这徐宁身长不过五尺,是个十足的矮个子。
对这人,张儒可不敢有丝毫小觑之心,毕竟能够成为九边重镇的总兵,再窝囊也不是一般人。
“你就是张儒?”许宁显得有些盛气凌人,似乎不怎么把张儒放在眼里。
殊不知张儒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只有敌人忽视你,你才有机会找到敌人的弱点。而找到了敌人的弱点,那就意味着在周密的计划之下,你可以将对方一击必杀。
是以张儒的模样显得有些怯懦:“不才正是张儒,敢问这位将军是?”
许宁乜着眼粗声粗气地道:“本将大同镇总兵许宁是也!你这是什么意思,一来大同就搞风搞雨,还敢围了知府衙门,你是要造反不成?”
这大帽子扣下来,换成别人的话怕是早就服软了,毕竟面对的是一帮不讲道理的丘八。
可张儒不是一般人,他从小在皇宫长大,年幼时面对汪直那样的权阉尚且没有丝毫畏惧,更不要说区区一个大同总兵了。
论权柄,这许宁根本比不上汪直和梁芳,论杀气,张儒也是杀过动物无数,一个没在战场上杀过敌人的总兵,身上的杀气还能比得过他?
所以他不咸不淡地道:“我是皇上的钦差,是来大同上任的,怎么会扯到造反上面去?莫非许总兵书读得少,就认为张某人读书也少?”
“你…”许宁是个胸无点墨的武将,说到读书,算是说到了他的痛处。
紧接着又听张儒道:“我来这里,是想找府尹大人问个说法,为什么镇守太监官邸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为什么本官奔驰数百里来大同上任,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有,为什么我锦衣卫大同千户所的千户,会收了严大人五千两银子!”
掷地有声的责问,让严复哑口无言,实际上,在他看到被捆起来的萧乾那一刻,就知道这个年轻的钦差大人已经知道了很多东西。
辩驳,那只是无力的"shen yin"而已。
严复想着对策,不料许宁来了,本以为许宁能够让他平安度过这个劫难,却不想手握重兵的许宁在张儒一张利嘴之下,连一个回合都没走过。
许宁暴怒:“你要问责,大可遣人来知府衙门,大张旗鼓的围了知府衙门,就是造反。”
张儒优哉游哉地道:“这造反不造反,可不是你说了算的事。我奉命而来,你们不把我放在眼里,我自然要用自己的手段让你们记住。”
“来人,给我拿下。”许宁一声令下,一帮大同边军就围了上来。
军中独有的弓弩泛着蓝光,竟是淬了毒的箭矢。
一百人被三百人围住,张儒丝毫不慌,他不相信这个许宁有天大的胆子,在他刚到大同的时候就将他杀了。
这个举动倒是吓坏了跟随而来的东司房锦衣卫,瘸了腿的姜伟也不知哪里的力气,飞一般冲到张儒面前,用身体挡住了张儒的身体。
其他人也在他的带领下将张儒围得跟铁桶似的。
大战一触即发,只等许宁抬在空中的手放下,那些边军马上就会动手。
严复急得满头大汗,忙拉住许宁:“哎呀,我的许将军,您可不能乱来啊!张大人是皇上派来的钦差大臣,乃是九边巡查将军,又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您可不能意气用事啊!”
“滴答答,滴答答!”
又有马蹄声传入众人耳中,许宁皱着眉头朝马蹄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不等战马停稳便滚落马背,稳稳的落在地上。
那人但系跪地,脑袋埋地,声音十分洪亮:“末将大同锦衣卫千户所副千户唐龙,见过千户大人。大人吩咐的事,末将已经办妥,八百里加急快件已送往京城。”
张儒点点头,赞许道:“恩,不错,这次你戴罪立功,我会向都指挥使大人为你请功的。”
许宁下意识的问:“什么急报?”
张儒淡淡道:“自然是你这个大同总兵许大人围攻钦差,意图谋反的奏报。”
许宁气得七窍生烟,他本来就没想着杀掉张儒,和严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过是为了让张儒就范而已。
在他看来,京中那位所言实在太夸大了,无论如何,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也无法在他们这些老江湖面前蹦跶太久。
没想到张儒竟然这么奸诈,没等自己对他做什么,他就已经将消息传回了北平顺天府。
更让许宁没想到的是,没了萧乾的大同锦衣卫千户所,竟然直接就被张儒给掌控了。
名义上大同锦衣卫千户所只有一千二百余人的编制,可加上那些靠锦衣卫吃饭的游侠,再加上一些地痞混混,还有大同府的一些富商大贾,加起来的人数怕是要到五千人了。
严复心中大骇,难道就这样让这年轻人打破大同府浑然一体的格局?
实力一下被弄掉了三分之一,这要是让京城那位知道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只怕都保不住了。想到此处,严复连忙朝许宁道:“许总兵,让你的人放下武器,威胁钦差大臣,成何体统!”
许宁瞪了严复一眼,在对方眼里的目光注视下,愤愤下令手下放下武器。
一帮边军把武器放下了,张儒手下的锦衣卫可没想着就这么放过这些胆大包天的家伙,只是一个动作,一百京城锦衣卫加上早已埋伏在周围的大同千户所锦衣卫马上就抽出兵刃朝那些边军冲了过去。
有几个边军想要反抗,却被残暴的锦衣卫一脚踹倒,有敢拿着兵器的,一律格杀勿论。
杀了好几个人,血流了一地,而自己的长官又没有下令反抗,那些边军总算是放下了无谓的挣扎。
不管大同有多少边军,至少现在他们是处于劣势的。
许宁面色很不好看:“张大人,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没必要把什么事都做绝了吧!”
张儒冷然道:“方才许总兵让手下将张某围了的时候,可不像是凡事留一线的做法。你现在是意图谋反的反臣,在事情没有被锦衣卫查清楚之前,你是戴罪之身,没资格跟我讨价还价。严知府,您说,我的话有没有道理?”
就刚才的交锋过程中,张儒就已经看出,大同真正做主的不是手握兵权的许宁,而是面前这个看上去十分文弱,留着山羊胡子的大同知府。
他这话是对许宁说的,同时也是对严复说的,更是对严复身后的主子说的。
开玩笑,来到明朝这么多年,除了一开始的两年因为不熟悉夹着尾巴做人之外,张儒何曾受过半点气。就连汪直那样的人,都说过:张儒小人也,睚眦必报,咱家惹不起!之类的话,区区一个许宁,哪是张儒的对手。
事已至此,严复无奈之下只好点头。
不料张儒并没有打算善罢甘休,旧事重提道:“我来了这么久,知府大人不说请张某喝杯茶,却也得把事情给张某办了吧?镇守太监官邸肮脏不堪,就是清洗干净也不知道多久不能住人,大人看是不是得给本官安排个住所?”
严复大汗涔涔而下:“大人说得是,此事是下官失察了,百姓对前任镇守太监汪直颇有微词,才会做出这等无状之举。下官马上给大人和扈从安排住所,马上安排。”
张儒瞥了犹自瞪着自己的许宁一眼:“不用安排了,镇守太监官邸不能住,本官不是阉人,也不会去住。倒是总兵府,从今日起大同便暂时没总兵了,本官就委屈委屈,先在总兵官邸办公算了。”
“那是我的地方。”许宁不服道。
他的官邸里面可有不少东西是见不得光的,不说那些因为贪墨军饷而购置的名家书画,光是埋在书房院子里的十万两白银就不能让人知道。
张儒笑道:“以前那是你的地方,以后,那是我的地方。兵部一日没有派人前来交接,总兵官邸就一日是我的地方。莫非总兵是担心自己的私人物品?放心,本官会将东西送到昭狱去的。”
许宁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以为自己还没有定罪,就算要关也是关在总兵官邸,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想要把自己弄进昭狱。
昭狱是什么地方?那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进去的官员,十个有九个是出不来的。还有一个就算是出来了,人也彻底废了。
他彻底慌了神,双腿一软,跪在地上哭号起来:“钦差大人饶命,下官知错了!”
张儒皱了皱眉头,转过身叹气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第29章 :不是我的
见他表情不似作伪,严复忙道:“此事怕有些不妥吧!许总兵暂时没有定罪,兵部也没有任何调令,就这么把他关进昭狱,只怕手下的士兵会不服气啊!”
张儒冷笑道:“没什么不妥的,陛下许我有专断之权,就算兵部不处理,我锦衣卫也有资格处理这种事。严大人这么为许宁说话,莫非收了他什么好处?”
好话没说几句,这年轻人又攀诬到自己身上来了,严复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自己什么情况,严复再清楚不过,折了一个许宁还好,上面的人不会放任张儒轻而易举的拿掉一个总兵。如果连他这个知府都折了,只怕到时候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既然严大人没什么意见了,张某就先走了。”张儒说了一句,大手一挥,带着两个‘人犯’优哉游哉的离开了知府衙门。
他一离开,严复马上回到衙门后宅的书房里准备笔墨纸砚,连思索的功夫都免了,便开始奋笔疾书。
他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下被张儒弄倒一个锦衣卫千户所,又弄倒一个总兵,他就是想要跟张儒唱对台戏也没了资本。
大同可不是江浙那种富裕地方,鞑靼小王子没事就喜欢过来溜达一圈,不是掳掠点人口离开就是抢点粮食走。没了两个强权机构,他这知府如果不识趣,不说边军的几万人,光是锦衣卫千户所就能将他这知府衙门给连锅端了。
却说张儒到了总兵官邸之后,为了避免和总兵府的亲兵起冲突,他第一时间就命令锦衣卫将那些亲兵的兵刃给下了。对不明就里的亲兵该打压的打压,该安抚的安抚。
等到确定不会再有反抗之后,这才拿出圣旨当场宣读,然后,锦衣卫名正言顺的占了总兵官邸。
总兵官邸看上去不咋地,门口的字都有些斑驳了,可一进去,却又是另外一幅景象。
上好的梨木粗如水桶,本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却成了装饰用的柱子。官邸后面的九进院子,更是涵盖了亭台楼阁,看上去气势非凡。
光是假山,一路上就不知道看到了多少,更别说那些奇花异草了。
外面太阳火辣辣的,进了总兵官邸之后却感觉十分凉爽,穿过树木笼罩的小径,在总兵府亲兵的带领下,这才七拐八拐到达许宁的书房。
所谓书房,不过是一见长宽不足一丈的小屋子,许宁这个武将的书房自然比不上其他文官的书房,除了桌案上有些信件之外,书房内并没有任何藏书。
恐怕许宁万万没想到张儒会堂而皇之的入住总兵府,所以他的书信没有藏起来。
拿起桌上的信件一看,竟是当朝首辅万安的来信,自信看完,才发现万安的信件是要求许宁不理会张儒的到来。
另外几封信一一看完,事情的真相基本被张儒还原了。
信件一共九封,四封是万安写给许宁的,信上所说,大多是让他稍安勿躁,不要招惹张儒也不要理会张儒。还有三封信没有署名,可上面却盖了一个人的私章,章子同样没有名字,只有一个棉花图案。
还有一封的始作俑者却是严复,其中措辞,无非就是要联合大同军政所有力量,共同对抗九边巡查将军这个外来者。
剩下的两封信,都是许宁写出去的,一封应该是写给那棉花图案私章的主人,另外一封的收信人却让张儒有些纳闷了。
因为这封信的收件人不是万安,也不是严复,甚至不是他认识的任何一个京官。许宁对这个人的称呼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罗!
这个罗是一个姓?还是一个代号?
信件的内容也很有意思,貌似是许宁看上了这个叫罗的人的女儿,在信中承诺对罗在大同所做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一的要求便是,这个罗必须把女儿送给他做小妾。
张儒感觉又好笑又好气,一边拍打桌子一边自言自语:“他娘的,许宁这王八蛋可真不是东西,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好意思对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下手。”
拍了几下,他马上就感觉有些不对劲,那桌子竟然摇摇欲坠,同时脚下的地面也好像在震动。
张儒用力一按桌子,整个人腾空而起,双脚稳稳落在桌面上后,谨慎的看向四周。只见地面上的尘土正在一点点消失,连带着铺在地上的地毯和几个空书架,都掉进了一个黑黝黝的洞中。
同时西北角斜着向下出现了一个洞口,洞口不大,仅能提供一人通过。
要说张儒也不怕死,猫着腰便钻进了洞中,也不管里面是不是有危险。
从洞口进入,是一条狭长的通道,通道口就有火把,他马上掏出火折子点燃火把,这才小心谨慎的朝里面走去。
大概走了五十步,一扇石门拦住了去路,左右仔细找了找,没找到什么机关之类的东西,将火把挂在一旁的支座上,正准备仔细撒欧巡一番,熟料石门却轰隆一声直接开了。
石门里的景象将自认为见过世面的张儒彻底惊呆了!
一个个精美的盒子整整齐齐的悬挂在空中,地上是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粗略估算,至少有上百万两。失神片刻,他伸手摘下一个长约三尺的盒子,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是一副卷轴。将卷轴彻底摊开,才发现这竟然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张儒不是文学家,不知道这是不是兰亭集序的真本,但是能够被许宁费尽心思藏在书房下面的地库里,想来十有**是真本。
他马上走出黑洞,一出书房马上朝姜伟招手:“分出五十个兄弟来,我在书房里面发现了宝贝,让他们把里面的东西全部给我弄出来。”
“是!”在执行命令这一点上,姜伟向来不打折扣,这一点,哪怕是深受张儒重视的牟斌也比不上。
密室内的情况同样惊呆了姜伟等人,他们活了半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