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恪心想:“不对劲儿,这酒怎么喝上就停不下来了呢,这就要灌我啊!”他只好把第四杯酒也喝了!

喝完这杯酒,李恪总算留了个心眼儿,看向王平安,发现王平安又给他倒了一杯酒,但王平安自己面前的酒杯却从没动过!说白了,就是王平安灌了他四杯酒,而王平安却一滴都没喝!

李恪身为王爷,就算是赴宴或者自己设宴,也从来没有过这么个敬酒法的,谁敢灌他啊,就算敬酒也不会说这些好事成双啥的,都是按着礼数,喝点就成!他从来没碰着过这么劝酒的,结果头一回碰上,难免中招!

李恪指着王平安面前的酒杯,不快地道:“无病,你尽让本王喝了,你自己怎么不喝啊?”

王平安啊了声,装着刚刚发现自己竟然没喝酒,他道:“下官光想着伺候王爷了,竟然把自己给忘了!”

商人们哈哈大笑,看来这吴王没上过酒桌子啊,这才哪儿到哪儿,刚刚开始灌你,再过一会儿,你就准备往桌子底下钻吧你!

王平安道:“换大碗来,我陪王爷喝酒,王爷随意,我用大碗!”说得那个豪气冲天啊,仿佛李恪多小气似的,连酒都不肯多喝几杯!

这时,外面进来一人,满身大汗,看样子是跑来的,在门口张望一下,便转身走了。王平安看到了那人,是欧阳兄弟中的一个,保护李治和武媚娘的,估计李治他们回来了。

仆人送上大碗,还送上了一只酒坛子,王平安道:“水酒水酒,天长地久,下官就来这坛子,王爷还是用壶!”

商人们又笑了,水酒,王平安肯定喝的是水,而吴王喝的才是酒,这种灌人的技俩,吴王不会不知道吧?

李恪心想:“王平安太狡猾,他既然想把我灌醉,那他自己就不能先醉,他的那个坛子里的酒,肯定淡得和水一样,没准就是水呢!”

李恪道:“你这坛子里是什么酒,让本王来闻闻!”说着,他把王平安手里的酒坛子抢了过去,打开塞子,低头去闻!

偏巧,这时候院外进来人了,不是别人,正是太子李治!

李治刚刚派了人回来,探明刺史府里的情形,他先让人把武媚娘送回去,自己则大步进了院子。一进院子,李治就喝道:“你们在干什么,这里是堂堂庆州刺史府,怎么开上酒宴了,还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商人众多,正堂里摆不下那么多的桌子,所以院子里也坐了不少的人,给人一种感觉,就象这里在办婚宴似的,亲朋好友吃喝玩乐,不亦乐乎!

商人们转过头看向李治,见是太子,连忙起身离座,跪倒一片。而李恪则愣住了,不是说李治明天才回来么,怎么现在就回来了?他手里捧着酒坛子,还没来得及放下呢!

李治大步走来,看到手捧酒坛子的李恪,又大声道:“三哥,你怎么在这里?他们在这里酒肉奢靡,你不但不管,竟然还和他们一起胡闹。啊,别人用酒杯,你竟然捧起了酒坛子,你你,你怎么这样呢!”

李恪张大了嘴巴,又惊又怒,自己又上当了?我怎么这样,我怎么样了我?这酒坛子不是我的,是王平安的!

李治进了正堂,见李恪还在发愣,他又气道:“三哥,孤听说你遇刺受了伤,这才紧赶慢赶,从工地上赶回来,就是为了看望你,怕你的伤势严重!可孤这么辛苦,这么赶路,你却坐在这里喝酒,还捧着坛子喝,酒肉奢靡,全然不顾庆州百姓的生活艰辛!你象话么,你对得起朝廷吗,对得起父皇吗,你对得起孤吗,对得起全庆州的百姓吗?莫要说兄弟不念及手足之情,孤定要将此事报给父皇知晓!三哥,你太过份了!”

李恪差点儿把下巴给气掉了!什么叫我过份啊,我哪有过份了?明明就是你去游山玩水,结果不能及时赶回来,不顾兄弟手足之情,不去看我,结果现在你倒有理了,还什么辛苦,你辛苦个屁了你!我,我我……我真想把这酒坛子砸到你的脑袋上!

李恪气得七窍生烟,可却无可奈何,被当场抓住了,还能辩解啥?就算是辩解,也会被说成是强词夺理,耍赖狡辩!

他只好放下酒坛子,道:“太子你误会了,三哥我没有酒肉奢靡,事情是这样的……”他站起身来,就想给李治行礼,赶紧澄清一下,别李治真的写奏章,把事情报给父皇知道,那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印象,可是要糟糕到底儿了!

李恪一站起身,哎呀一声,手扶大腿,道:“我这腿上的箭伤……”

李治又道:“你既然腿上有箭伤,却仍旧酒池肉林,可见你平常是多么的不自检。身为亲王,又被朝廷派来庆州指导工作,你这般做,实在是对不起父皇对你的信任啊!幸亏父皇派孤来监督你,要不然不知得出多么大的纰漏呢!”

王平安听着好笑,这可真是得理不让人,估计李治是说不出这种咄咄逼人的话的,应该是武媚娘教的。

他看向李恪,叹了口气,小声道:“王爷,刚才下官就劝你,还是写奏章,起码打个草稿也成啊!你说咱们这时要在想奏章,办正事儿,太子殿下回来,看到咱们尽心办事,不比看到您捧着酒坛……”

这可不是胡说八道,他刚刚确实是劝过了,是李恪坚决不肯的,这能怪谁?只能怪李恪自己!

李恪这个气啊,鼻子都快气歪了,他千算万算啊,以为他绝对不可能上王平安的当,结果还是上当了!

李治摆手道:“算了,这事以后再说。三哥,你不在马岭县指导工作,跑到州城来干什么?”

王平安给李治搬了把椅子,让太子殿下坐下来,接着训斥他三哥!

李恪也在椅子上坐好,看了眼堂里堂外的商人们!不看不要紧,一看气个半死,刚才劝酒时,这帮孙子起哄起得那个卖劲儿啊,可现在却都把头低下了,谁也不吱声……赶情儿,就玩我一个人哪!

李恪咽下心中怒气,稳了稳情绪,道:“太子,本王想了个点子,是关于开办一家买卖的事,这买卖可以让我大唐各方得利,利国利民,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朝廷的收入!”

李治哦了声,道:“说来听听。”

李恪不说事情,先说名字,以便抢占功劳,至于具体情况嘛,让王平安去说吧,反正这回他决定了,沉默是金,多了不说!他道:“这个买卖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大唐投资署,至于具体细节,王平安也有些功劳,他和本王一起想出来的,让他为太子解说一下吧!”

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的任务就是鞠躬尽瘁

王平安忙道:“不不,都是王爷您想出来的,下官只是听着,随口说上几句,万万不可当真。所有的方向和细节,都是王爷您想出来的,下官不敢掠美!”

李恪心里本就有火,听王平安使劲往外推,他再也忍耐不住,怒道:“本王说有你的一份功劳,就是有一份,你不得推托!”

商人们一听,心中无不好笑。嘿,还真叫有趣啊,别人都是拼了老命地抢功劳,他俩可好,竟然拼了命地往外推,推不出去还发脾气,真有意思,少见!

李治嗯了声,摆手道:“好,那就有无病的一份功劳。无病,你把具体的事宜说说,让大家听听!”

商人们还有后赶到的官员们,一起点头,都道:“王爷有啥计划,请王公说来,让我们都明白到底是啥好事!”

商人们虽然都知道是啥事,可这时还是装出一副求知欲望很强的表情,看着王平安,等着他再说一遍。

王平安答应一声,道:“王爷的计划是这样的……”

“停,打住!”李恪叫了起来,纠正道:“不是本王的计划,而本王和你的计划,这点需当注意!”

商人们都笑了,官员们也感到挺有意思,而李治也跟着笑了,这可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看把李恪给吓得,深怕中了圈套,都吓成啥样了!

就连王平安都笑了,心想:“没用的,你再怎么推,这圈套你也中了!你早就中啦,现在才想起撇清,已然来不及了!”

王平安忙道:“是是,下官说错了,不是王爷的计划,而是王爷和下官的计划。这个计划实际上是要开一家大的买卖……”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他把事情又说了一遍。

李治听完,笑道:“这个计划很好啊,是好事。诸位,你们以为如何?”

商人们连连点头,这事是他们获利的事情,当然要点头称好了;至于官员们也都纷纷点头,对这个计划非常支持,这是增加地方收入的好买卖,而且官商一合作,那钱来得就快了,不但公家有收入,他们私人方面也会有补贴的,合法收入,干嘛不要?

王平安说完各项事宜之后,又补了一句,道:“这个计划,是王爷和下官一起想出来的,不过……”

没等他说完,李恪挥手,很不耐烦地道:“没有不过,就是本王和你共同想出来的计划,这点在场各位都听到了,太子殿下也听到了,对吧?”他看向李治。

李治皱着眉头,道:“无病,这个计划非常好,非常完美,可以预见,以后必会成为朝廷的重要收入,而且百姓们也会深受其益。如此功劳,孤定是要报去长安,给父皇以及诸位宰相知晓的,难道你不应该把全功,让给孤的三哥吗?”

李治并不知王平安下的圈套是什么,见李恪非要往外推,非要把王平安拴住不可,他便以为王平安没有修理成李恪,便反其道而行,假意劝王平安放弃功劳,让李恪一个人立上“全功”。

王平安一拍大腿,一副我就是这个意思的表情,他道:“臣就是这么想的啊,再说臣真的没有说什么有用的细节出来,都是王爷一个人的计划!王爷,要不然你看……”

李恪顾不得腿上箭伤疼痛,他站起身来,为了加强语气,把两只手都快挥圆了,叫道:“没有要不然,不用本王看!本王说了,这就是咱们俩做出来的计划,你休想……你不要推辞了,有本王的功劳,就有你的!”

商人和官员们面面相觑,心想:“这怎么了这是,干嘛这么激动啊,用得着这样嘛,至于嘛!”

李恪喘着粗气,又道:“这件事就这样吧,不要再说了。太子殿下,请您这就写奏章吧,把本王和王平安的计划,上奏给朝廷,请现在就写吧,现在就写!”说完,他呼呼喘着气,又坐回了椅上,伸手摸着箭伤的周边,太激动了,牵动了伤口,疼啊!

李治心想:“这是何苦,看把你给自己折腾的,都折腾成啥样了,还要再折腾!”他看向王平安,用眼神询问,看来这次修理不成李恪了,没事吧!

王平安笑道:“好,那就算上臣的一份功劳。要是殿下您不忙的话,不妨现在就写那道奏章,即刻送出?”

李治叹了口气,道:“也好,那孤就写,现在就写。来人啊,笔墨伺候!”他坐到了正堂的大案之后,仆人送上文房四宝,李治提笔开始写起奏章来。他边写边问,是不是该这样写啊,孤这么写对不对啊,要不要再改改啊,把功劳全改成孤的三哥的啊!

李恪咬紧牙关,就是不肯松口,非得说大唐投资署的计划,是他和王平安一同做出的,没完没了的说。说到最后,连李治都烦了,好好,这次就饶了他,下次再修理他也就是了,不急在这一时!

不多时,奏章写完,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很清楚,尤其是关于功劳那块,李治还特地在奏章里说了两次,重点强调,不是李恪一个的功劳,而是他和王平安两个人的!

李恪见奏章写完,这才松了口气。很好,把王平安栓到自己的绳子上了,有功劳一起立,自己是头功,有过错也是一起受,不过既然是王平安设的圈套,却把他自己给圈了进去,他总不至于祸害他自己,所以也就不存在会承受什么过错了!

李治写完之后,道:“三哥,无病,诸位,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如果没有,孤可就要用印封蜡了!”

商人和官员们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了,这个计划很完善,各个细节都想到了,各方的利益也都照顾到了,就算是有偏差,也是要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发现,让他们现在挑毛病,是挑不出来的!

李恪听了李治念出来的奏章,感觉没什么差错,只要按着这么写,送去长安,那就一切都妥当,自己只有好处,不会有坏处的!

大家都没意见,只有王平安没有表态,众人的目光自然就全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李治道:“无病,你呢,你有没有要补充的?”

李恪的心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他不会真的补充什么吧?

商人和官员们心想,有啥好补充的,挺完美的计划啊!

狄仁杰也陪在堂内,只不过他很低调,一直不说话,现在听李治问王平安,他毫不怀疑地想,我大哥一定会补充的,他只要一摸鼻子,那就是要有话说了!

李治刚心想:“唉,要让我想,似乎没啥要补充的了。不过,这可是无病啊,他要是没有啥要补充的,那早就吱声了,不会一直等到现在的!”

王平安很配合地,沉默了片刻,待大家都想完了,他才把摸鼻子的手放了下来,道:“臣还有点要补充的。本来是没有啥要补充的了,但王爷非要分功给臣,臣实在不好意思,所以只能绞尽脑汁地想,终于想出应该补充啥了!”

李恪一听这话,差点没气晕过去,弄了半天,还是我分功给他,分得不对了,他到底还是下了圈套,我也到底没有发现这个圈套的关键之处……不,应该是混帐之处在哪里!

商人和官员们则心想,真的有要补充的啊,难道说这个计划不够完美,竟然是有漏洞的?看不出来漏洞在哪儿啊!

狄仁杰实在忍耐不住,嘿了一声,心想:“看看,我就说他一摸鼻子,就是要给别人补充点啥嘛,不带说错的!”

李治哈哈大笑,果然是无病,我没看错他,他要是没啥可补充的,早就说没有了,不会等到现在的。他笑道:“好啊,无病你要补充什么,说说看!”

王平安道:“回殿下的话,王爷和臣的计划是很完美的,但再完美的计划,也要有人去执行才成,不但要有人去执行,还要有人去辅助执行才可以,否则万一没有执行好,很容易将一条善政变成纸上空文!”

李治点头道:“不错,确实是这么回事。”

众人也都纷纷点头,这话说得在理,的确如此,计划还得要有人去执行才可以呀,否则只是空话而已!

只有李恪,没有点头,瞪着王平安,心想:“我非要听听你有什么屁要放,我洗耳恭听你放……”感觉很郑重地听人放屁,似乎不太对头。

王平安道:“本来呢,如果这计划是王爷他一个人制定出来的,又这么重要,所以王爷在庆州就不行了,得赶紧回长安,去召集干吏,去讨论和开始筹划这个计划。但王爷非要说这个功劳有臣的一份,所以王爷就不用回长安去找帮手了,臣就可以帮他!”

李恪啊地一声大叫,他终于想明白了,原来这个计划的关键之处,竟然在这里!他脑袋嗡嗡作响,千算万算,到底有没算到的地方,还是中了王平安的圈套!

以后,还是离王平安远点儿吧,再不敢和他打擂台了,实在打不过这个家伙啊!

李治也笑了,道:“这不是王爷关心你吗,想提拔你。好,你再说,然后呢?”

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恪见王平安,如耗子见猫

王平安答应一声,道:“是是,臣接着往下说……”他忽然停止,看向李恪,道:“王爷,你刚才啊地一声,怎么了?可是伤口疼痛,要不要换换药啥的?”

李恪这时心乱如麻,又气又恨,却又无可奈何,听王平安假意关心自己,他气得一摆手,喝道:“你吞吞吐吐地,可是有什么话不敢说?好,既然不敢说,那就不要说了,这就散会吧!”

李治嘿了声,道:“三哥,你怎么不识好人心啊,无病这是关心你!再说了,是不是要散会,孤还没说呢,你怎么可以擅自下命令呢!”

李恪强自压下怒火,道:“好好,那就接着开,王平安你接着往下说,本王听着呢!”

商人和官员们见太子和吴王这哥俩,当众闹别扭,都感好笑,大家早就听说这哥俩不对付,但也只是道听途说,很少有人亲眼看过,尤其是商人们,他们平常连见太子和吴王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今天却能看到他俩唱对台,都是大感兴奋,感觉能看皇室兄弟吵架,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一件事啊!

不少人甚至偷偷拿出随身带着的笔来,想往衣袖上记载,这可是可以向自家后人大吹特吹的一件事。想当年,你爷爷我可是见过太子,就是皇帝,和他哥哥当众互掐的。那是一个夏日炎炎的日子,太阳如火球一般,就在你爷爷我的头顶上……

王平安道:“好,那下官就接着往下说。王爷和下官的计划很好,足可称得上是利国利民,但是因为摊子将铺得很大,要铺到整个天下的啊,万一有了闪失,岂不是会影响到太多人的生计了么,也会影响到朝廷的收入。所以臣建议,能不能先找个试点,让试点先开展这个计划,然后再推广到全天下呢?”

李治满面笑容地,很配合王平安地,顺着王平安的话,就问道:“试点,这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