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媚娘不说还好,她一说李治顿时想起了自己的太子,他大叫道:“忠儿,忠儿哎呀,快快把忠儿带过来,快快,让我看看他”

王平安眼皮一跳,李治又自称我了,看来他是真的急了

外面的禁军听到皇帝呼喊,赶紧向长孙无忌的帐篷跑去,去找太子。帐里说什么,禁军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虽然听得直咧嘴,将信将疑,可这种大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皇太子有事怎么办?这可真的会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呀

一名禁军校尉玩命似地跑向长孙无忌的帐篷,可刚到了帐篷前,就见长孙无忌站在帐门口团团转,而透过打开的帐帘,就见里面围着好几个太医,不知他们在干什么

禁军校尉大吃一惊,长孙无忌的帐篷里不可能住着别人啊,只能是长孙无忌自己,还有一个小太子。长孙无忌又没有带女眷,而他又在外面转圈,那帐里的太医是在给谁看病,难不成是在给太子看病?

本来这禁军校尉还对玄奘大师的话将信将疑,太子好好的,又被长孙无忌照顾着,不可能出事的,所以他还有些怀疑,不怎么相信。可现在看起来,那玄奘大师的话,完全正确啊,小太子真的被恶鬼给缠身了

长孙无忌心中烦躁之极,他看向帐内,连声叹气。昨天他把李忠带回自己的帐篷,心想一个小孩子而已,还不好照顾么,给他吃饱喝足不就得了,能有啥事

可万没想到,小太子因为受了惊吓,又和长孙无忌不熟,两个人以前几乎没人任何交往,和陌生人没什么两样。让李忠和一个陌生人一起住,而照顾他的王皇后又被带走了,小小孩子害怕之极。

长孙无忌喂李忠吃东西,小孩子吃完就吐,而且还抽抽噎噎地哭个不止,长孙无忌大感不耐烦,便摆出舅爷的架势,斥责了他几句,说他不乖不懂事。结果李忠受了这份折腾,当晚就生病了,到了天明之时,竟然发起高烧来

长孙无忌没办法,只好叫来太医给李忠看病。他站在帐外又是跺脚,又是叹气,自己昨天还说要保太子无忧,太子跟着他保准啥事没有,可还没过一天,孩子就病了,这可让他怎么和皇帝交待啊,未免显得自己无能了

正在发愁时,长孙无忌忽见一名校尉奔来,他心中叫苦,看这校尉的样子,定是皇帝派来的,这可怎么办,太子生了病,自己可怎么和皇帝说啊

果不其然,就听这校尉道:“长孙相爷,皇上要见太子,请您带他过去”

第八百八十六章 武媚娘有了应对之法

长孙无忌一听,摇头不止,这回可真是丢人丢大发了,自己堂堂一个宰相,连个小孩子都照顾不好,才一晚上,就把孩子给照顾得发高烧了。皇帝要是知道了,岂不是雪上加霜,更得上火了么

可皇帝要看太子,他总不能不让人家父子相见。长孙无忌道:“知道了,老夫这就过去,你先回去吧”

这校尉往帐里看了眼,又道:“长孙相爷,王相爷从长安来了,是连夜赶来的,现在就在皇上的帐篷里,要不要将他叫来?”

长孙无忌啊了声,随即大喜,他道:“王平安来了?好好,你这就回去,悄悄地把王平安给叫出来,让他来老夫这里”

校尉答应一声,可又犯难地道:“长孙相爷,王相爷正在和皇上说事情,说的是前朝恶鬼害人的事。想要悄悄把他叫出来,怕是不太可能,皇上是非知道不可的,而且皇上现在非常着急,怕恶鬼把太子害了,急着要见太子呢,卑职回去得把太子的事和皇上说明,没法隐瞒啊”

长孙无忌奇怪地道:“前朝恶鬼害人?这是怎么回事,你且说来听听,长话短说即可,挑重点的说。”

校尉把王平安和玄奘大师说的那个梦,大略地说了一遍,讲给长孙无忌听

长孙无忌听完,心想:“纯属胡说八道不过,这次的胡说八道,对我倒是挺有利的,别的不说,完全可以解救我的面子,只要把小太子得病的事情,往前朝的恶鬼身上一推,就没我啥事了,面子可以得以保全”

对于当朝第一大臣来讲,面子无比重要,丢别的可以,丢面子不行,尤其是在这么多的番邦使者面前,如果他堂堂大唐第一重臣的面子丢了,那以后想要找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长孙无忌一摆手,道:“知道了。老夫这就去见皇上,咱们一起去”他回头对帐里的太医们道:“你们小心伺候着,王平安已经到了,老夫这就去叫他,他一来太子的病就可以治好,你们不用着急,只要照顾好太子就成,不用给他开药了”

说完,他跟在那校尉的后面,一起去见李治和王平安。

帐篷里的太医们一听王平安到了,齐齐松了口气,陶巨东道:“万幸,万幸,只要王相爷一到,万事无忧矣”

别的太医则一起点头。昨天是皇幼子身亡,而今天太子又得了急病,身为太医,他们责任重大,虽然太子的病没啥大不了的,这里任何一位太医都能绝对治得好,可如果有王平安来,那责任就转到了王平安的肩上,他们宁可不要功劳,也不愿意淌这汪浑水。

长孙无忌大步来到李治的帐篷前,他进了帐篷,先给李治见了礼,便立即道:“皇上,您要见太子,老臣却没法把他带来。不知怎么的,昨晚太子突然患了急病,病情来势汹汹,让人措手不及,老臣实不知哪里照顾得不周,才导致太子患病。已经叫太医们去会诊了,可太医们半天也诊断不出什么,正好王平安到来,不如让他去给太子看看吧”

李治听了这话,大吃一惊,他跳起身来,急道:“忠儿得了病?你不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这,这……难不成前朝的恶鬼,这么快就要害他了?”

武媚娘也是大吃一惊,心想:“这怎么可能,李忠怎么会这么凑巧地得了病?长孙无忌未免太过废物,连一个小孩子都照顾不好,还当什么宰相”

玄奘大师却不是吃惊,而是大喜,看来那经书让王平安做的梦,果然是神佛的喻示啊,这皇太子竟然真的得了病,神佛未欺我也

他脸上自然不能露出高兴的表情,站起身来,玄奘大师念了声阿弥陀佛,道:“太子得了急病,正合老衲所言。陛下,就请让老衲给太子去看看吧”

王平安也站起身,心中却想:“小孩子被折腾着了,昨天在王皇后被带走时,必定又受了惊吓,得了病很正常,金枝玉叶本就比普通的孩子身子弱。”

王平安道:“皇上,臣愿意跟玄奘大师一起去看,也好给玄奘大师打个下手”

李治大步往外走,急道:“不错,大家一起去看忠儿,忠儿可不能有事啊”他刚刚死了一个儿子,可经不住再死一个了,打击未免太大

众人一起往外便走,武媚娘在帐里犹豫了一下,她也跟着出来,却没有马上跟去,而是冲着米小苗打了个眼色。

米小苗会意,两人落在人群之后,米小苗向武媚娘汇报起来,把昨晚王平安进宫的事情说了一遍。

武媚娘听罢,便即明白,这定是王皇后被抓后,她的手下人立即回报长安,找到了王平安,王平安在得知消息后,立即编出了个故事,然后去唬弄玄奘和尚,而玄奘和尚因为受了经书的威胁,所以便不得不顺从王平安,帮他说谎,欺骗皇帝。

米小苗低声道:“杨娘娘,昨天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小奴并不知道,但皇后倒台却是肯定了。可王相爷这么一搀和,怕是皇后不但倒不了台,反而会被当成了功臣,以后她的位子坐得更稳了,您要想上位,却是要难上加难了”

武媚娘嗯了声,心想:“这些我当然知道,可问题是王平安说谎,你知道,我也知道,皇上却不知道。怎么能让皇上知道王平安在欺骗他,这才是最重要的,可眼下却什么办法也没有啊”

他俩在后面窃窃私语,李义府巴巴结结地凑了过来,问道:“杨娘娘,可有什么事儿,需要小臣效劳的?”

武媚娘皱起眉头,想了想,道:“你对于捉鬼驱魔这种事,有什么了解吗?”

李义府呃了声,没明白怎么回事儿,他官小职微,刚才没有在帐外偷听,只好摇了摇头,道:“小臣倒是看过不少民间野史志异,还看过《山海经》,不过对于捉鬼驱魔的事情,倒是不太了解。”

武媚娘对米小苗道:“我现在没功夫,你把事情的经过和他说一下,现在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不分彼此,要一起想办法才行”说完,她加快脚步,去了长孙无忌的帐篷。

米小苗本来挺看不上李义府这种人,也没把他当回事儿,可听武媚娘一说,对李义府该看不起还是看不起,可态度却好了许多,把昨天晚上的事和他说了起来,而李义府把昨天这里发生的事,也和米小苗说了一遍,两人共同商量起来,想找出应对之法。

武媚娘赶到长孙无忌帐篷那里时,王平安已经给太子李忠看完了病,并且开出药来,交给太医们去煎药了。玄奘大师则坐在李忠的身边,口中念念有词,为李忠做法事,降妖除魔。

李治在帐外不停地转圈,嘴里不住地道:“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褚遂良和房玄龄等一众老臣也都围了过来,就象昨天似的,重臣在圈内,禁军在圈中,而各国使者在圈外。

人人表情不同,但却都不说话。人群里最兴奋得无异于各国使者,昨天他们看到皇幼子驾薨,就够他们议论的,可今天却又见到大唐的太子得病,人人更是好奇,甚至有些人把这些事都写成书信,交给随行的侍从,让他们报给各国的君主得知。

大唐皇嗣出了问题,国家就有可能出现混乱,他们各自的国家在这场即将来临的大变中,能否得到好处,分上一杯羹,那可是需要好好筹划的。

武媚娘在人群里站了好久,可里面的玄奘大师也没把法事做完,她心中焦急,便想过去和李治说话,想要“安慰”一下李治,顺便探探口风,看看皇帝要怎么处理王皇后。

可她正想过去,却还没有过去时,忽然有人拉她的衣袖,她回头一看,却是米小苗。米小苗压低声音,说道:“杨娘娘,小奴和史义府已经商量好了应对之法,请您出来,咱们说一说。”

武媚娘大喜,赶紧出了人群,去听李义府和米小苗说应对之法。

帐中,直到药煎好了,玄奘大师也没将法事做完,王平安让玄奘大师接着做,他则扶着李忠,把药给喝了。李忠的病并不严重,只是得的急而已,再加上恶鬼什么的把众人都给吓唬住了,所以才觉得份外严重。一剂汤药下去,过不多时,李忠便出汗,烧也渐渐地退了。

直到这时,玄奘大师的法事都没还没做完呢

李治见儿子的病好了些,这才松了口气,问道:“舅舅,无病,你们说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呢?”

王平安道:“皇上,不如在这里做场法事吧。还有,皇后娘娘受委屈,您还得好生安抚才成。”

长孙无忌也道:“对,确是要做场法事,姑且不论恶鬼之事,做场法事驱驱邪,就当求个心安吧”

李治叹了口气,进帐去看了看李忠,出来后便道:“那就做法事吧,暂且不用赶路了,等做完了法事,就把忠儿送回去吧,让皇后好好照顾他。”

忽然,一个小官凑了过来,道:“皇上,要说做法事,臣倒是知道民间的一个方法,只是不知合不合用。”

李治转头看去,见说话之人竟是史爱国新收的儿子,李义府。

第八百八十七章 需要有人带兵远征

李治看着李义府,道:“是你?你也会做法事?”

他对李义府的印象很好,认为这个人说话实诚,虽然在做事方法,还没有展现出什么才华来,但实诚就是优点。对于皇帝来讲,要有能力办事的人,要多少有多少,可为人实诚的,却是不多见了。

李义府忙道:“回皇上的话,臣没有做过法事,可却见人做过。少年时臣游学四方,曾见过鲜卑族的巫师做法事,效果非常好,只是不知适不适用咱们大唐”

大唐皇室有鲜卑的血统,而长孙无忌更是连姓氏都是鲜卑的,而且朝中重臣,有很多都有鲜卑的亲戚,只不过随着唐初的民族大融合,鲜卑族已经逐渐地消亡,甚至连长孙无忌自己,都不承认自己是胡人了,而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唐人

所以,唐朝的君臣对别的民族都有歧视,当然对现存在草原上的鲜卑遗族,也照样看不起,可对于鲜卑的风俗,却并不反感,是可以接受的。

李治皱眉道:“巫术?这种事情也能相信吗?胡人的玩意都是唬弄人的,不可以照学”

长孙无忌却道:“是巫术,要杀人祭天的那种吗?这可不能相信你是在哪里看到的?”

李义府道:“回皇上和长孙大人的话,不是杀人祭天的那种巫术,而是驱邪的。说来倒也简单,和玄奘大师做的法事差不多。只不过……只不过……”

长孙无忌问道:“只不过什么,速速说来,不要浪费时间。”

李义府赶紧道:“只不过确是需要一点点人血,而且得是亲戚的人血。臣在草原上看过,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差不多,是很小的部落,汗王的儿子被妖魔缠身,无法把妖魔驱走,那巫师便用了叔叔的血泪,投入火堆之中,将灰烬给汗王的儿子服了,妖魔便即远离,不敢再缠人了。”

顿了顿,他又道:“臣在看了法事之后,曾特地问过那个巫师,那巫师说不但要用叔叔的血,而且还得是犯过罪的叔叔,这样才最有效果。否则不管用什么方法,就算当时把妖魔驱走,过不多久,妖魔也还会回来,再缠着宿主的。”

他的话一说完,在场众人无不惊讶。王平安摇头道:“怎么会有这种巫术?难不成要以毒攻毒?”

李义府道:“这个……下官就不知道了,但那汗王的儿子很快病就好了,只是部落西迁,不知去往何处,所以下官也不知道后续如何,这方法倒底好不好使,下官也不清楚。”

长孙无忌一眯眼睛,心想:“犯过罪的叔叔?这个方法……嘿,倒是不错,那个李恪不就是犯过罪的叔叔嘛可是,怎么能让李恪再犯上罪呢,他自己已经把曾经的罪过给洗净了呀”

李治心想:“这算是什么方法,根本没法实施啊犯过罪的叔叔,只有李恪才是,可他现在却在营州呢,而且自称无罪,弄得我们也只能认为他无罪”

王平安却道:“没有别的办法了?似乎不必非要用叔叔的血泪吧?眼睛如果一旦流出血泪,那眼睛岂不是要废掉?眼睛上的伤病,几乎是无法完全治好的。”

李义府呃了声,又道:“当时听那巫师随口提了一句,母亲的血泪也可以,但当时那汗王的妃子不是王子的亲生母亲,而且也不肯用血泪为王子驱魔,所以便没用。而且这个方法到底好不好使,也不可知,应该是不好使的,下官只是听说,如实禀报而已。”

说完,他叹了口气,小声道:“这回怕是要得罪皇后娘娘了”

王平安脸上肌肉跳动,他向人群中寻找,想找到武媚娘,不用说这个方法肯定是武媚娘教的,真够阴损的。

长孙无忌哼了声,道:“果然是巫术,纯属害人之举”嘴上是这么说,他心里却想:“谁教他这么说的,难不成是那个杨春花?这个小女人可够狠的,用这种方法想要干掉皇后,如此的蛇蝎心肠,需当小心才是”

李治愣了愣,摇头道:“邪恶之术,怪不得鲜卑人会亡国破族,行如此邪恶之术,岂有不亡国的道理。”他一甩袖子,进了御帐,大臣们也跟着进去。

李义府官太小,没资格进去,他留在外面,往武媚娘的帐篷望了眼。他心想:“我算是彻底把王皇后给得罪了,把王平安也给得罪了。不过也好,我没了退路,杨娘娘反而会更加信任我的”

进帐之外,君臣坐定,人人都不说话,都在想着心事。大臣们都听见李义府在外面的胡言乱语了,人人不信,而且认为这个卑鄙小人用的方法,太过劣质下作。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毒计,何必提呢?皇上根本不可能让皇后去流什么血泪的,而且玄奘大师就在做法事,他也不会同意用这种巫术的

王平安低着头,想了片刻,却忽然明白,武媚娘用了这条毒计,她根本就没指望成功,但她却在李治的心中埋下了一根刺,那就是王皇后并非真心对待李忠,她并不是真心疼爱太子的。

就算是王皇后愿意用什么血泪,她自己主动提出,李治也不会同意的,这种巫术岂能使用?可时间过得一长,过个一年两年的,小孩子嘛,不可能一直没有病的,只要李忠一有病,李治就会忍不住往这方面想,或者某人去提醒他往这方面想。

李治这个人优柔寡断,耳根子软得厉害,时间一长,他把自己当初的决定忘了,再加上有人挑拨,他就不会认为当初是自己不让王皇后“流血泪”的,而是王皇后不愿意流,他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王皇后不是真心疼爱李忠的,从而不再让李忠亲近王皇后。

一个生不出皇子的皇后,又没有了太子做为依靠,失势那是早晚的事,何况有武媚娘这个强大的敌人呢,恐怕两年的时间都不到,她就又得被找茬儿,扔到冷宫里去。

这是很厚黑的阴损计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