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说,杂项古玩是最能广泛代表和体现古代上至皇家贵族、下至草根百姓的生活风貌的文化艺术品。
~器是以葫芦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赏玩器,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提到~器不能不说玩虫,最早的~器工艺品只是~~笼、蛐蛐罐这样的虫具;随着~器工艺的日益成熟,玩虫一秋,玩罐一世的说法开始盛行,~器逐渐成为赏玩收藏品,也正是因为如此,~器的种类开始增多,碗盆瓶壶盒罐炉应有尽有。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雅趣的~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现代~器,一类是古玩~器,唐风对现代~器不感兴趣,他只看古玩。唐风第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器莲瓣六棱盘,说是盘,按照现代人的眼光,它更像是一个由六片花瓣组成的大汤碗。
这个六棱盘敞浅底、矮圈足,口沿处是一周回形纹饰,下面是仰莲纹莲瓣相交处接卷草纹;下腹近底足处是如意云头纹。最具特色的是,这个六棱盘的六片莲瓣分别有一个以卷草纹组成的如意文框,上面~有“大清康熙年制”六个阳刻楷书字体。
通过纹饰,唐风初步断定是一个宫廷赏玩~器,而它的标价只有12万,明显是普通古玩~器的价格。要判断这是一个现代~器还是古玩~器其实不难,好的古玩~器都有“紫、润、坚、厚”四德,而这个六棱盘表皮古朴斑驳、紫色的色泽沉暗,具有一种古旧沧桑的韵致,完全符合上品古玩~器的特质。
成熟的葫芦该是金黄色,经过玩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它的颜色会由黄变红、由红变紫,这种莹润的紫色是仿不出来的。而且,现代仿品~器表面结构松散、暗淡无光,用指甲一掐即陷,用手指弹敲,发出的声音很闷,唐风肯定能分辨出来。
现在的问题,这个六棱盘到底是不是宫廷赏玩~器,这个是很难判断的。如果是宫廷赏玩器,12万就是一个捡漏的价钱。在2003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个清乾隆范制模印八仙纹~瓶的成交价是63万;同场的另一个清乾隆范制模印缠枝莲纹~盖罐的成交价是万。这还只是2003年的行情,现在,这类上品范制模印~器的价格均在百万之上。
~器的制作方法主要两种,一种是本长葫芦,就是在葫芦成熟之后再进行人工雕琢修饰,这类~器比较好辨认,宫廷工匠的水准明显高于同时期的民间工匠。另一种是范制模印葫芦,就是将事先制好的模具套在正在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长成与模具完全相同的样子,这类~器就很难从工艺水平上去做判断,达官贵人一样可以拿到宫廷模具。
不管怎么,店家最终将这个~器划归为普通古玩~器,它的市场价值只有宫廷赏玩~器的十分之一,这就是封建文化的价值观,如今酒店的菜肴也是如此,沾上宫廷二字的菜式总是会贵一点。
唐风决定买下个这个莲瓣六棱盘,如果不是宫廷御制,权当一件收藏,如果是宫廷御制,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他对女老板说道:“这东西能不能便宜点。”
“哎呀,这个是好东西哦,是不好便宜的哦,收过来的价钱老高老高的哦”吴软语是有点好听,但老这么滔滔不绝就让人难受了,唐风说道:“十万,怎么样?我现在只有这么多。”
老板眼睛的余光瞟向林沐雨,想想一个大男人也不会在大美女面前如此哭穷,十万块的价格她已经赚不少了,她说道:“那就十万吧,我告诉你说哦,也是看到你哦,换了其他”
唐风真有点受不了,他马上取下背包拿出了十万块现金付给她,东西是到手了,但身边的钱却越来越少,如果那块和田玉山流水仔料解不出和田玉来,唐风的日子就难过了。
第四十一章 传国玉玺?
轰烈烈的月票大战已经打响,晚上还有一章,全凭白了,兄弟们,再给点支持吧!——
收好莲瓣六棱盘,三人走出雅趣继续逛街,听完唐风的讲解后,林沐雨问他道:“你认为这是宫廷赏玩~器,依据是什么?”
唐风跟林沐雨解释,民款和官款的精品范制~器在工艺上的差别并不大,差别只在材质和款识。从材质上来说,以康熙在瀛台丰泽园种植的葫芦为上,当时的那里设专人管理,出产的葫芦质坚壁厚。清代中期后,宫廷逐渐终止种植葫芦,~器的制作工艺水平渐趋衰落,嘉庆、道光朝的宫廷~器制作已经远不及康乾时代之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唐风手中的这个莲瓣六棱盘在材质上稍逊一筹,这也是雅致古玩店将它归于普通~器的原因。
~器的款识一般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用途款,例如“康熙赏玩”、“雍正赏玩”等;第二种是纪年款,例如“乾隆年制”、“道光年制”等;第三种是堂名款,例如“行有恒堂”、“静轩堂制”等;第四种是匠人款,例如“赵子玉制”、“葫芦张制”等。赏玩用途款的~器肯定是官款,堂名款和匠人款~器肯定是民款,纪年款一般认为是民款,但精品民款一样会被收入宫廷,唐风就认为这个莲瓣六棱盘是收入宫廷的精品民款。
林沐雨又问唐风道:“问题是只是你的个人判断,古玩是买方市场,你的买家不一定能够接受呀?”
唐风说道:“个人力是渺小的,我只能判断到这里,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拍卖行吧,他们会有办法的。”但凡入过宫的东西都会详细的记录在宫廷名册上,唐风掌握不了这些记拍卖行不一定能掌握这些,像佳士得和苏富比这样的大型拍卖行却很有可能掌握这些。
三个人边走边聊,唐风的光不经意间扫过一家古玩店的橱窗,他说道:“你们猜我看到什么?”
“什么?”林沐雨袁卫齐声问道。
唐风说道:“国之重宝。”
袁卫说道:“能有多重呢?唐风大哥能在这里看到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不成?”
唐风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道:“比那些还要重。重得多。”
“比戌鼎还要重吗?”袁卫马上问道。
风说道:“重量上没那个青铜疙瘩重价值比它更高。”
林沐雨望向四周也没看到什么国宝级文物。她扯着唐风地衣袖凶巴巴地挥动着小拳头。娇声说道:“唐风你不许卖关子。”
唐风指着旁边店铺的橱窗说道:“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林沐雨望向唐风手指的方向道:“不会是传国玉玺吧?”
唐风指的就是一方玉玺,他说道:“起码看起来跟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一模一样,是真是假就很难说了。”
袁卫一下子来了兴致,他说道:“哥哥姐姐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不知道为什么,有漂亮表姐的表弟总是很听话,袁卫遇事总不忘征求林沐雨的意见。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唐风点头说道:“那就走吧。”
这家店的店名叫做“玺印天下”,专门经营玺印符牌,这类古玩也属于杂项。走进店门,三个人直接走向那枚玉玺是一枚龙钮玺印,整体呈长方形长六寸宽四寸,通体碧青印纽上盘卧着五条神龙,底角有残缺黄金镶嵌修补。这枚玉玺和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极为相似,虽然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循环是赝品,但唐风还是想要看个究竟,他对店里的伙计说道:“老板,能不能把这枚玉玺拿出来给我看看?”
伙计还没有动,老板就先走了过来,他说道:“没问题,您随便看。”
老板打开橱窗,双手捧出那枚玉玺交给唐风,唐风双手接过玉玺翻开一看,印面上清晰的~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字。
传国玉玺之名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如雷贯耳,前面讲到过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传国玉玺就是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公元前221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和氏璧就落在了他的手上,他命人将和氏璧雕刻为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八字小篆为当时丞相李斯手书,玉工孙寿篆刻。
李斯的篆书真迹并不难找寻,有泰山石刻之的李斯碑至今还保存在泰山之巅的玉女池上,这块四方碑上面的篆书均为李斯手书。唐风仔细的看了看这八个小篆,字体苍劲如虬龙飞舞,清秀如出水芙蓉,确实符合李斯的篆书风格。他不禁挠了挠头,这东西仿得还真挺像。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投降,奉上始皇玉玺。秦亡后,刘邦继天子位,他希望这枚玉
在刘汉家族世代相传,将其授之为“汉传国玉玺”,国玉玺的由来。公元6年,即位皇帝年幼,传国玉玺由元帝王皇后代为掌管,置于长乐宫。公元8年,一代奸雄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命其弟王舜前去索要,太后大怒又不敢拒绝,将传国玺摔于殿下,玉玺被摔碎一角,后用黄金镶补。
唐风再看了看这枚玉玺底角的残缺,嘿,也像那么一回事。
公元23年,王莽被杀,传国玉玺辗转来到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中。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讨伐奸贼董卓,率先攻入洛阳城的是孙坚,他在宫中的井里的一位宫女的尸身上找到一个红色锦匣,匣中之物正是传国玉玺,孙坚死后,将传国玉玺传于小霸王孙策。几年后,孙策为借兵马,将传国玉玺献与袁术,他就用这枚玉玺换来的三千兵将奠定了孙吴霸业的基础。
献出传国玉玺的孙策好歹也得了三分天下,接受传国玉玺的袁术就倒了大霉了,几年后,称帝失败被杀,玉玺就归了曹操;公元220年,曹魏代汉,传国玺作为“君主神授”的象征,落入曹之手,曹命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下“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八个隶书小字。
事实证明,曹的自封正统纯属是一个笑话,传国玉玺并没能保住他的江山,公元265年,司马昭有样学样,“受禅”登基,传国玉玺落入了司马氏手中。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传国玉玺也几易其手,但是,得到它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统统死于非命。
值得一提的是,元330年,后赵皇帝石勒灭前赵,得到这枚传国玉玺,他别出心裁,于玉玺右侧加刻了“天命石氏”四字楷书。天命石氏也只命了二十年,后来,这枚传国玉玺归了冉闵,天又命了冉魏。
没几年,冉魏以传国玉玺质,向东晋军求援,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没有求到援,连传国玉玺也被骗走了,这倒霉孩子,他也不想想,说到玩心计、耍手段,他是谢安的对手吗?
由此,传国玉归晋朝司马氏的囊中,当然,司马氏失而复得的喜悦也没有持续多久。公元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但是,雄才伟略的他刘裕怎么也想不到,短短百年,传国玉玺就历经了宋、齐、梁、陈四朝更迭。公元589年,杨坚建立的隋朝灭南陈统一全国,传国玉玺入了隋宫,结果,杨坚也继承了传国玉玺前主人们的光荣传统,被自己的儿子杨广活活捂死。当然,杨广也没讨着好,没过几年,他也继承父业、被夺了位。
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夺回国玉玺,玉玺归于唐朝。
倒霉事还远未结束,唐朝年,群雄四起,天下大乱,几番更迭,传国玉玺落入后唐皇帝李从珂手中。公元920年,后唐大将石敬塘吃里爬外,引来契丹军攻洛阳,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玺就此失踪。
宋时期,传国玉玺时隐时现,事后证明这些都是以讹传讹,出现的传国玉玺真假不详,鼓噪一段时间就没了下文。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传国玉玺彻底宣告玩完。皇太极为了显示“君主神授”,命人造了一方假传国玉玺愚弄世人。到了乾隆三年,乾隆皇帝自己都不好意思继续撒谎了,那枚假的传国玉玺被排除在皇帝专用玉玺之外。
了民国时期,袁世凯、张勋这些谋权篡位无不声称自己得到了传国玉玺,凭增几处闹剧。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只怕没有一件能跟传国玉玺相提并论。笼罩在传国玉玺身边的,是重重的刀光剑影,更是弥天盖地的腥风血雨,它的出现和消失,甚至成为王朝更替、江山易帜的象征。
因为传国玉玺是“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所以,它才成为历代帝王不惜代价的想要追逐的目标。得之,则象征受命于天,失之,则代表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传国玉玺都显得底气不足,被世人讥为白版皇帝。
在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传国玉玺逐渐湮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再也无迹可寻。传说中的传国玉玺色青绿而玄光,经过科学考据,和氏璧应该是绿松石,而绿松石正是湖北特产的玉石。目前,世界较大的优质绿松石原石都产于湖北省十堰市~县的云盖山附近,那里也是当年和现玉璞的地方。
唐风通过自己的判断可以肯定眼前的这方玉玺就是绿松石篆刻,它到底是不是传国玉玺,真的很难说。
第四十二章 权威,就是用来颠覆的!
然和氏璧是绿松石的科学考证还存有一些争议,但是很有道理的,唐末五代文学家杜光庭在《录异记》中有以下记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和得之,献其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天下,琢为受命玺。”
荆山在湖北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而中国绿松石的主产地就位于荆山地区的~县。绿松石的颜色为青绿色,它的外表常粘附有白色矿物;因此,绿松石原石从不同角度上观看,的确呈现出“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特质,这种外观特征与“和氏璧”外观特征基本相符;按照国际通用的绿松石定级标准,质地细致、孔隙细微、块大色正、形如瓷器者为特级料,也被称为瓷松,其余等级逐次递减,这跟古书上记载的和氏璧很相像。就成品而言,绿松石硬度小、颜色柔和而均匀、表面有玻璃感、性脆,不能与其它硬物磕碰,这也和传国玉玺的缺损相符。
由于谁都没有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唐风很难从品相上来做判断,他只能通过绿松石的特性来做判断。
前面也说过,玉石多毛孔,绿松石也是一样,无论何种级别的绿松石都有细微如毛孔一般的孔隙,而这方玉玺的表面细腻柔滑有光泽,不符合绿松石的特质。
尽管老板就在旁边,唐风还是直言不讳的对林沐雨说道:“现在就看这层皮壳是自然形成的包浆还是后期人工的浸蜡注塑了。”
“唐风大哥一。”袁卫问道:“什么叫包浆,什么又叫浸蜡注塑呢?”
唐风暗骂自己多嘴,如今袁卫就是当初的林沐雨,问题会越问越多,很多事情一解释就是一大堆。他简略的说道:“包浆又称‘黑漆古’,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侵入、土埋水浸和把玩者经久的摩挲,甚至是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包浆滑熟可,幽光沉静,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跟刚出炉的新货的那种色调浮躁、肌理干涩的“贼光”恰恰相反。包浆不难仿造浸蜡注塑就可以做到,但是浸蜡注塑的破绽也很大,根本不需要什么光谱仪,用烧热的尖针一试就见分晓。
唐风问老板道:“这方玉真的吗?”
“。”老板笑着说道:“是不是真的传国玉玺不好说,但绝对保老保真。”
“嘿。”唐风狡黠地一笑。说道:“我能用热针试试吗?”
老脸色一变。心中暗道倒霉天又遇上了行家。他笑着接过唐风手中地传国玉玺道:“嘿嘿。都是行里人知道就行了。”
听老板这么一说。林沐雨和袁卫一下子就明白了东西肯定是仿品了;上下一千年。倾尽十几个朝代几十个国家之力也找不到地传国玉玺。怎么可能安安静静地躺在古玩店里。还等着唐风他们撞上呢?这在社会学、概率学上也说不去地。
唐风一早就认为这方传国玉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循环是赝品。只是出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地心态来鉴别一下。这还没动手呢。老板就不打自招了。唐风问老板道:“老板。您这里都是这样地东西?”
老板摇了摇头。肯定地说道:“当然不会。我们这里真有保老保真地玉玺。”
唐风问他道:“真地假地?”
老板说道:“既然你是行家,我也就不跟你绕圈子了,真皇帝使用过的玉玺我们这里是没有,但假皇帝使用过的玉玺我们这里真有。”
林沐雨问道:“这皇帝还有分真假的吗?”
老板说道:“你说袁世凯这样的,是真皇帝还是假皇帝呢?”
“嗯,确实是假皇帝,哎,我怎么觉得你这话里有话呢?”唐风饶有兴趣的问他道:“这么说,你这里有袁世凯使用过的玉玺?”
老板说道:“这位先生应该知道护国运动吧?袁世凯在镇压护**的圣旨;嗨,我们就姑且称之为圣旨吧,那上面盖的玉玺我们就有。”
袁世凯这老家伙也是想不开,放着大总统不做要去做皇帝,这中间好像也没什么差别嘛。他称帝的后果就是,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