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动认怂了,这还是程颢生平第一次。
其他人看向高大全的眼神就越来越复杂了。
这一次八大博士来势汹汹,是摆明了不想让高大全踏进太学大门的。
可是高大全一篇《师说》,将程颢他们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打的土崩瓦解,甚至让程颢彻底认怂。
这是何等的威力?
可以说,如果高大全的目标仅仅是做一个博士入主太学的话,那现在其实已经达到目的了。
因为程颢已经向他低头。
只要他稍稍给程颢一个台阶下,高大全以后在太学肯定会畅通无阻。
当然,这也就代表从某种程度上,高大全成了程颢的人,至少,绝对不能再对程颢说那种大逆不道的话。
很多人都心思浮动了,尤其是那些刚才被高大全点燃野心和自信心的年轻人。
他们本已经下定决心追求独立自主,可是现在,程颢一个认怂,却把他们的先锋官高大全招安了。
是的,在他们眼中,高大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一旦接受了程颢的认怂,他就能够获得海量的利益。
从此二程再也不是他的敌人,甚至他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够接替程颢的地位。
毕竟,二程已经老了,他还年轻。
无论从哪方面看,高大全接受程颢的认怂都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这个时候,他们不得不佩服程颢的手腕,能屈能伸,关键时候毫不犹豫的给高大全低头。
可是,程颢看错了高大全,他们也看错了高大全。
高大全是一个很容易妥协的人,但是他同时也是做事很有目的性的人。
这一次,他的目标,本就不只是一个博士之位。
他当然不怀疑只要按部就班的等下去,几十年过后,就算他以后什么都不做,以他现在的成就,也会成为如二程一般的文坛巨擘。
可是他不想等。
三十岁能够完成的事情,为什么非要等到五十岁六十岁?
所以,高大全的回应,简单而直接:“程博士,你说你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都多,那是因为我懒得动;你说你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都多,那是因为你口味重。”
“噗……”
很多人都喷了。
程颢指着高大全,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都已经把姿态放的这么低了,没想到高大全依然咄咄逼人。
作为大儒,程颢也是有脾气的。
“高大全,你……你很好!”程颢咬牙切齿。
高大全坦然点点头,一点都不谦虚,“我当然很好。”
“你这是确定要和老夫撕破脸皮了?”程颢首先撕破了脸皮。
高大全摊手,“程博士此言何意?你我在同一个学校教书育人,作为同僚,理应互相友爱。”
“友爱你麻痹。”程颢心中暗骂。
他当然不会真正骂出来,程颢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阴沉的看了高大全一眼,程颢冷笑:“果然是后生可畏,这就想抢班夺权了。呵呵,老夫给你这个机会,从此在太学,有你没我。高大全在太学一日,老夫绝不开课。”
其他八个博士一愣,也纷纷反应过来。
“程兄所言极是,高大全在太学一日,老夫绝不开课。”
“老夫也是如此。”
“张某亦然。”
……
程颢的号召力,毋庸置疑。
程颢这一招以退为进,最后裹挟了太学所有的老师。
高大全在太学一日,他们绝不开课。
从此,太学无师。
太学生们,傻了。
如果这一切变成现实的话,那朝廷不久之后也会傻的。
程颢这一招,才是真正的绝地反击。
他也用这种举动向太学生们证明,为什么他才是太学的真正主宰。(未完待续。。)
139 蔡京的野望(为悲伤盟主加更4/5)
教师这个行业,在太学是不可或缺的。
太学能在这么多学校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太学的教师是全国最好的。
如果没有了这些老师,那太学什么都不是,从此太学也不可能招募到优秀的学生。
从前,人们或许感觉不到程颢对于太学有什么重要性。
但是程颢这么一表态,很多太学生才发现,只要程颢想,甚至立刻就能让太学办不下去。
他们慌了。
他们终于明白,高大全和程颢差距在哪里了。
这才叫底蕴。
年龄造成的差距,不仅是时间,还有人脉。
程颢的人脉,是现在的高大全无法企及的。
“程师,不要抛弃我们。”
“高衙内,还不向程师道歉。”
“程博士,千万不要着急做出决定啊。”
太学生们也纷纷出言挽留。
如果一个程颢罢课,他们当然不在乎。
但是太学所有老师都罢课,那他们只能向程颢低头。
和整个教师群体相比,高大全一个人,就显得无足轻重。
太学可以少了高大全,却不能少了这些老师。
蔡府,蔡京坐在自己房间里,正在看一处监控画面。
而画面上播放的,正是太学大门口所发生的事情。
房间里除了蔡京之外,还有他的弟弟蔡卞。
蔡卞也是朝中大臣,蔡氏兄弟同朝为官,官声却大不相同。
蔡京在民间声名狼藉,蔡卞却风评不错,被朝野称赞。
当然,朝中做官,从来不是看民间的名声。
蔡卞的名声虽然比蔡京好很多,但是他的官职却一直没有蔡京高。
不过蔡卞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他是前宰相王安石的女婿,基本继承了王安石的政治遗产,因为当年朝中有名的新党现在差不多都聚拢在他的麾下。
本来蔡京才是新党的核心,不过在当初刘太后上位大肆打压新党的情况下,蔡京选择了脱离新党。
蔡卞不同,他和王安石的翁婿身份,被限定的很死,这就导致他只能咬牙忍着。
也因此,他的升官速度一直不及蔡京。
现在两人的政治主张也多有不同,在外人眼中,这一对兄弟的感情并不好,蔡京甚至在朝中经常打压蔡卞一党。
当然,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太学是朝廷的重要人才基地,整个王朝都十分看重,蔡京作为宰相,自然在太学内安插了很多眼线。
能随时得到太学内的情况并不稀奇。
而且今日高大全去赴任,本就被很多人瞩目,今天太学发生的事情,都是随时传遍朝野的,有心人都会关注。
“元度,你怎么看?”蔡京面无表情,目光幽深,让人根本猜不到他在想什么。
蔡卞字元度,此时房间里只有他们兄弟两人,蔡卞也没有表现出和蔡京水火不容的意思。
听到蔡京问话,蔡卞点头称赞道:“高衙内这篇《师说》,今日之后要名扬九州了,程颢这口血吐的不冤。”
“你知道我问的是什么,别装傻。”蔡京略微皱眉。
蔡卞神情一肃,语气也郑重了很多,“大兄,你的意思是你想借助高衙内,扳倒二程这批人,然后在太学培养一批改革的种子?”
蔡京点头,“你认为如何?”
“想法自然是好的,当年岳父大人被罢相,你我二人继承岳父的意志,都想继续改革下去。但是后党势大,旧党领袖欧阳修又极力反对,你我兄弟只能做出反目的样子迷惑世人。现在刘太后已死,欧阳修也已经致仕,是时候重提旧事了。只不过大兄你是不是太高看了高衙内,我看他恐怕过不去程颢这一关。”蔡卞有些担心。
作为一母同胞的兄弟,出身还都是寒门,他们怎么可能不互相扶持?
所谓的蔡京打压蔡卞,蔡卞大骂蔡京,不过都是做戏给外人看的罢了。
现在蔡京是朝野第一人,蔡卞是新党的领军人物,这两人一旦搅到一起,就连官家都会产生忌惮。
所以他们只能不和。
但是他们内心都知道,彼此才是最大的依靠。
血脉亲情,是永远都斩不断的。
而蔡京作为当朝第一人,已经算是走到人生巅峰。
他也不可能对史书评价一无所求。
谁都不会贱的就想让人骂,有选择的话,当然是赞美自己的人越多越好。
蔡京想要再起新法,将王安石未竞全功的改革事业继续下去。
只不过,这定然会遭到巨大的阻力。
朝中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那些旧党,会尽全力反对改革。
当年王安石推行新法,就遭到了这些阻力。
而王安石最终也只能是被罢相回家,功败垂成。
蔡京想要重新拾起来这份事业,并不容易。
所以,他想要一个先锋官。
而这个时候,高大全进入了他的视线。
他蔡京,何时会被儿女私情所束缚?
要知道,为了通过高大全担任博士这项任命,蔡京可是损失了不少政治利益。
如果不能给他带来足够的回报,蔡京绝对不会做这件事情。
在蔡京看来,朝中那些旧党,其实就是在现有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
而太学是大宋官场的人才储备基地,一旦影响了太学生,就会影响未来几十年的朝廷政策。
这也是为什么二程那么牛逼的原因。
没办法,满朝文官,有三分之一都出自太学,二程怎么可能不牛逼。
而二程就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主力。
直到现在,高大全都不知道蔡京的真实想法是把自己当枪使,不过即便他知道了,也一定会继续干二程。
推行新法,也是他心之所愿。
只有改变目前死气沉沉的状态,他才更有崛起的机会。
每一次改革,都会有老牌势力轰然倒下,新晋势力顺利上位。
高大全这种年轻人,自然不甘寂寞。
蔡京神色莫名,但是说的话却条理清晰,“元度,想要变法,必须要解决二程。但是二程的主要根基不在朝中,而是在于他们文坛的声望。这点,我们都解决不了,所以我才选中了高衙内。”
蔡卞也同意蔡京的看法,只是他唯一疑惑的就是:“大兄你对高衙内这么看好?”
蔡京沉默了片刻,从书桌下抱出了一堆资料。
“这是什么?”蔡卞很奇怪。
“高衙内的资料。”
蔡京的回答,让蔡卞吓了一大跳。
蔡京作为当朝宰相,居然会这么仔细的研究一个年轻人。
“大兄,你做事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慎重。”蔡卞服气了。
他之所以做官一直不及蔡京,并不只是因为蔡京比他更不要脸,主要还是因为蔡京确实比他强。
当年王安石名满天下的时候,一样是认为蔡京能够接掌他的相位。
果不其然,在王安石、欧阳修之后,蔡京即便声名狼藉,依然和他们一样,走到了人臣的巅峰。
“我仔细研究过高衙内的资料,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高衙内绝对不是一个安于平淡的人。他从出道到现在,一直都在做颠覆的事情。元度,你想想,在他之前,你见过动画片吗?你想过一场戏剧就能把当朝太后拉下马吗?”蔡京连续问道。
蔡卞摇头。
蔡京继续开口:“我观高衙内,行事出人意料还是其次,他内心深处,肯定有一种将目前所有规矩打烂的冲动。他不想进入官场,因为进来也没有用。官场是一个妥协的地方,他若是真的进了官场,只能够消磨热血。所有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但是他还是太年轻,想的太浅。在当前这种局势下,如果没有政治势力扶持,他有再多的想法,又有何用?”
“大兄,高衙内应该是依附太子。”蔡卞提醒道。
蔡京冷笑:“他和太子之间,一样有很多的龌蹉。而且,一个没有登基的太子,和一个位极人臣的宰相相比,谁的权力更大?他不会想不清楚。”
对蔡京的自信,蔡卞也不反驳,只是问道:“大兄真的认为他能够对付程颢?”
“我不知道。”蔡京回答的极为果断,“但是我知道,如果他也不行,你我就更没希望了,那索性放弃改革,我继续做我的奸相,你继续做你的名臣。这是我的最后一搏,我只能希望他能成功。”
蔡京看着画面中站得笔直的高大全,心生感慨。
“怪不得大兄你这么看好他,这副模样,这种眼神,和你当年真像。”
蔡京轻笑,看来,女儿和她娘的眼光也挺像的。
只是,高大全能不能取得他这样的成功呢?
蔡京也不知道,他只能在心中祈祷,祈祷高大全能够成功。
“贞贞喜欢的男人,即便不能位极人臣,至少也要颠覆江南吧,否则你有什么资格做我蔡京的女婿?”
蔡京看向高大全的眼神,有着深深的期待。
对这一切,太学前的高大全一无所知。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程颢已经亮剑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高大全一步未退。
他的话斩钉截铁:“我不信你敢罢课。”
“老夫说到做到。”
高大全鼓掌,大笑:“那太好了,九州离了谁不是照样转。天下鸿儒,又岂止尔等尸位素餐之人?”(未完待续。。)
140 博士答辩,初见朱熹
妥协,是官场的主旋律,却不是文坛的主旋律。
高大全很明白,此时的妥协就是让步,而一旦妥协,他先前所做的那些工作都白做了。
所以,他只能继续硬杠。
而且高大全还真不怕程颢撂挑子不干。
他要的只是太学里的学生,对于太学的未来,他丝毫都不关心。
全体教师罢课,太学生无处可去,他开心的不得了。
这些太学生要是能放弃学业转修其他的东西,那就更好了。
高大全现在最急需的就是专业人才。
不过高大全也不傻,知道现在太学生们是慌的,还是要先稳住他们。
程颢这群人,要罢课随意,高大全才不在乎,这些太学生才是他眼中的宝藏。
“程博士,逼宫不是这么玩的,你也不想想,这世间有多少鸿儒挖空了心思都想进入太学教书,真以为太学离不开你们?”高大全嗤笑。
听到高大全这样说,本来很担心的太学生们也开始有些安心了。
高大全说得对,太学的老师可是大家都争着抢的位置,谁知道自己会不会培养出几个宰相来?
他们不干,有的是人干。
程颢却不担心这个,他只是冷笑:“你以为这篇《师说》过后,还会有老师愿意和你成为同僚吗?”
“为什么不愿意?这世间心胸宽广的人有的是。”高大全暗讽道。
他们心胸宽广,二程这群人自然就是心胸狭窄了。
程颢不屑一顾,他认为高大全还是太年轻了,根本不了解他在文坛的地位。
只要他放出话去,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太学任教。
只是这点,他不能当着无数太学生的面说。
其实这点高大全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敢得罪二程的。
不过高大全也不担心。
只要他能够把二程踩在脚下,剥去二程的光环,一切问题就都能够迎刃而解。
“应该能让我进去了吧?我记得每一个博士入职太学,都会有一个典礼举行,博士答学生问,学生明博士心。”高大全问道。
这确实是博士入职太学的必经过程。
准确的说,这更像是一个辩论会,只不过是博士一人对战全场,而且要求不能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甚至老师都可以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博士必须一一作出解答。
如果解答不了,不能让全体师生满意,那这个博士,太学生们是不认的。
本来在这个过程中,二程他们是准备了很多刁钻问题的。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提前摊牌了。
其他人都看向程颢,等着他做决定。
程颢冷笑:“让路,请高博士入职太学。”
准备了这么久,不给高大全一个丢丑的机会,那不是白瞎了他们的准备功夫。
而且这个博士答辩,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程颢不敢给人这种把柄。
太学的礼堂,占地非常宽广。
作为大宋人才储备基地,太学享受着江南州所有学校都没有的特殊待遇,整个大礼堂,能够容纳一万人,规模已经和地球上的小型足球场差不多了。
而高大全一个人站在正前方,身前是讲台,讲台上有电脑,右侧有投影仪,礼堂四面都有幕布,足够将高大全所做的准备资料都投放在幕布上,让所有人看到。
这是江南州学术的至高殿堂,但凡有大儒来江南州讲学,一般都是来这里,因为这里有最顶级的软件,还有最合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