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妻嫁到-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苏柔惠长长的指甲就要戳到自己的眼睛,苏昭宁忙伸手就挡。她问道:“四妹妹火气怎么越来越大,先前那事我已经解释过,真不是你听到的那般。”

    “不是我听到的那般,为何会有特供的药膏送过来?”苏柔惠从怀里掏出一个团圆纹的小木盒,将那木盒重重放在桌上。

    她咬牙切齿地道:“这云雪膏是宫里御医亲制的,就是花银子也买不到。如果不是你勾搭了定远侯,他怎么会送这样贵重的东西给你?”

    “定远侯送给我的?”苏昭宁听得目瞪口呆。

    云雪膏的事情,托苏柔惠的福,苏昭宁倒是早早听过。那药膏确实是宫里独有的好药。宫外的,也莫不是家人在朝为官获得的赏赐。长安侯府里,能用上云雪膏的也就是长房的大姑娘。

    苏柔惠万事喜欢比照着大姑娘来,因此初次在大姑娘那见过这云雪膏后,就跟小黄氏闹着也要。但二房里,老爷苏敬正领的都是闲赋,哪有这样的面子得赏赐。

    小黄氏被苏柔惠缠得没法,只能去找侯夫人大黄氏。大黄氏怎么可能真让这两母女予取予求?苏柔惠却仍是不死心,又求到了侯老夫人那里。

    动静闹得这样大,是以苏昭宁才能知道云雪膏的渊源。

    而苏柔惠也因为自己最后都没有要到云雪膏的缘故,对此怨念颇深。

    只见她用鄙夷的眼神上下打量了苏昭宁一番,然后酸溜溜地道:“你这样的姿色,也配用这样好的养颜圣品?”

    苏昭宁却被这句话一言惊醒。

    “四妹妹想来是误会了。这药有养颜的作用是不假,但它首先却是化肿去瘀的疗伤药。”

    这话本是当初大黄氏用来拒绝苏柔惠的,如今苏昭宁却顺势用上了。

    她朝苏柔惠语气平淡、不卑不亢地解释道:“四妹妹原说的那些传闻本就不属实。再者,定远侯也没有这样天大的本事。辰时才发生的事情,午时尚未到就能知道了。”

    “辰时的什么事?”苏柔惠瞪大了眼睛,满是质疑地问道。

    苏颖颖却是已经明白过来。她当即替姐姐辩白道:“四姐姐你刮了二姐姐耳光,此事到现在也不过才一个时辰。家庙又不在城中,外人哪里能知道二姐姐脸被打伤了?”

    苏柔惠看了一眼苏昭宁略微有些红肿的脸颊,心中已然相信了七八分。

    她不是苏昭宁那样的好性子,当然是知道云雪膏确实是去瘀的药品,否则她上次便不会善罢甘休。

    可这云雪膏若不是定远侯送的,那便只有一个来处……

    这个来处,苏柔惠同样接受不了。

    她冷哼一声,刻意挑刺道:“左右你在朝阳长公主府做的事情,是怎么也洗不干净的。”

    “四妹妹可要慎言。我是长安侯府的姑娘,你也是长安侯府的姑娘。这自折手指的事情,四妹妹是聪明人,还是不要重蹈覆辙来得好。”苏昭宁这话态度已远不如先前温顺柔和。

    苏柔惠提朝阳长公主府之事,其实无非就是死鸭子嘴硬,不愿意承认猜错了。可苏昭宁这般回话,让苏柔惠更觉得下不了台阶。她心中的怒火腾地升上来,上前一步,就要扬高了手再次打苏昭宁。

    “四小姐。”门外又进来一人,生生打断了苏柔惠的动作。

    “二小姐、七小姐。”来人正是侯夫人大黄氏院子里的管事嬷嬷赵嬷嬷。

    苏柔惠今日三番四次对苏昭宁动手,无非就是觉得苏昭宁被送往家庙,已经不可能再回到长安侯府,长安侯府也没有人还会关注她。

    可云雪膏的事情,已经让苏柔惠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松动。赵嬷嬷的出言打断就更加让苏柔惠不敢置信了。

    她强着一张嘴,说道:“赵嬷嬷是想站在二姐姐那边不成?”

    赵嬷嬷是大黄氏的陪嫁嬷嬷,手段和地位一样非同一般。她听了这话,便笑起来,说道:“四小姐说的是哪里的话。奴婢是瞧着,四小姐和二小姐那可是嫡亲的姐妹,这情分可不是外面来的什么人都能比的。”

    赵嬷嬷话语中的意思很是明显。她与苏昭宁竟是指到了一处去。旁人知不知道,苏柔惠是不清楚,但她却是亲眼见过外头来的苏珍宜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的。

    原还是个人比花娇的女孩子,如今日日被灌汤药、拘在房间里,听说神智都有些不清楚了。

    那日苏柔惠打小花园过去,摘了枝梅花想送去侯老夫人院中。那雪白的梅花不知怎地被苏珍宜见到了。她挣脱了丫鬟们的钳制,将那梅花夺了过去,非说是许久未吃的冰糖葫芦。一口一朵,苏珍宜还真的就把那些冰冷的梅花花瓣吃下去了,还舔着树枝连说好吃……

    那副模样,苏柔惠如今回忆起来都觉得通体发寒,在侯老夫人身边千娇百媚的三姑娘是彻底没了。

    苏柔惠生了警惕之心,便不再提定远侯的事情,只仍旧抱怨道:“这上好的云雪膏,她哪里就配用……”

    夫人心里,你也不配用。赵嬷嬷心里这样想,嘴里当然不这样说。

    她道:“二小姐受了伤,夫人是知道的。”

    苏柔惠并不把这话放在心上。她一向自视甚高,不仅认为自己本身优秀得数一数二,而且也认为旁人心中也这样、旁人心中她的地位也是数一数二。

    将那云雪膏重新拿回手里,苏柔惠朝赵嬷嬷道:“二姐姐如今整日呆在庙里,也不需要见旁人。她那脸上的伤有得几日,自然会好。嬷嬷就当这药膏送到了好了。”

    苏颖颖听了这话,想要帮腔,却被苏昭宁拉住了。

    苏昭宁轻轻摇了摇头。

    苏颖颖顿时觉得委屈,嘴巴紧紧抿住。

    苏昭宁却不这样想。她先前转换态度说话,就是察觉到了门外有人。

    既然赵嬷嬷方才选择站了出来,那么此时她就一定不会让苏柔惠拿走这盒云雪膏。

第十二章 不如愿的人

    这云雪膏,苏柔惠想了许久。莫说苏昭宁如今被送进了家庙里。就是换了过去,苏昭宁仍在长安侯府里,苏柔惠也要抢了夺了的。

    可惜这一次,她却仍未如愿以偿。

    只见赵嬷嬷笑了笑,不动声色地拦住了门口位置。她朝苏柔惠道:“老祖宗最喜爱四小姐你性子和善、关爱姐妹,大夫人也是担心今日的事情被有心之人乱传,这才急忙赐了药过来。四小姐一定会明白大夫人的这份苦心吧?”

    道理是没错,姨娘肯定是担心自己才会给这死了娘的赐药,可是想了许久的云雪膏此次还是不能到手……四姑娘苏柔惠顿觉委屈又不舍。

    她望了望手中的云雪膏,咬牙下了把狠心,就要往门口强行出去。

    赵嬷嬷却是半寸也不挪动,只是笑道:“咱们四小姐是老夫人和大夫人、二夫人一直捧在手掌心里的,这心性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比的。”

    这名捧实敲打的话,让苏柔惠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她知道她今日无论如何是得不到这云雪膏了。

    恨然地将药膏往苏昭宁怀里一扔,苏柔惠便蓄泪跑了出去。

    苏昭宁接住药膏,朝赵嬷嬷道:“多谢您了。”

    赵嬷嬷笑着坐到桌前,答道:“二小姐是个懂事的,我们夫人一直都知道。只是……”

    赵嬷嬷话只说了一半,便停了下来。

    苏昭宁主动接道:“是昭宁辜负大伯母期望了。”

    赵嬷嬷意味深长地看向苏昭宁。

    一旁的苏颖颖,带着些许期待地看向赵嬷嬷。

    被赵嬷嬷看着的苏昭宁,却面色十分平淡。她端起桌上的粗瓷茶壶,替赵嬷嬷倒了一杯水,道:“嬷嬷您不要嫌弃这茶。”

    赵嬷嬷接了茶杯,却并没有喝。她又说道:“这药膏是上好的去瘀药材。二小姐切勿忘了用。”

    苏昭宁点头答谢:“昭宁让大伯母费心了。”

    没有等到苏昭宁其他的话。赵嬷嬷倒也不觉得失望。她既然把药和话都已送到了,便也不再多留,转身回了大黄氏身边。

    大黄氏听了赵嬷嬷的回话,也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她将手中亲自绣的荷包系到大姑娘苏柔嘉腰间,叮嘱道:“这里面的茶叶是今日祭过了祖宗的,你要好些戴着。”

    苏柔嘉点头应了,一边吩咐下人烧壶水来,一边看庙里准备的杯盏。家庙的这些东西,用的当然就是长安侯府的银子,只不过这莲花底纹的茶杯质地实在差了些。

    “把我带来的那套茶具给祖母送去吧。”苏柔嘉吩咐道。她还贴心叮嘱下人:“不必与住持说什么,她潜心礼佛,这等琐事我们不会计较。”

    待没有外人了,大黄氏母女才说些体己话。

    “我将你房里的云雪膏赏了一盒给二丫头。”

    苏柔嘉神色未变,专心致志地把手中滚烫的水倒入茶杯中。熟练地做完一些列的泡茶动作,她才答道:“四妹妹火气太盛,二妹妹受委屈了。母亲照顾她一些是应该的。”

    大黄氏吸了口气,那怡人的茶香扑入鼻间,她心情愉悦起来,说起苏昭宁的反应也不那么淡漠了。她说道:“吃一堑长一智,二丫头这次似乎谨慎了。”

    “母亲也应当理解她。”苏柔嘉笑着递了杯茶给大黄氏。

    大黄氏用惯家中的好茶杯,一时不察,竟有些被烫到。她手指忙缩回来。

    苏柔嘉站起身,关切地俯身到大黄氏身边,替她吹手指。

    大黄氏摆手答道:“无妨。是母亲自己不注意。这住持,太不懂俗世了。就是要她做些什么都不好开口。想来她只会直愣愣的。”

    苏柔嘉坐回去,端起自己那杯茶,吹了吹,道:“这样的人才好。母亲,我替大叔父给二妹妹送了些物品过去。”

    大黄氏瞬间明白了女儿的用意,甚为满意地道:“还是嘉嘉你想得长远。”

    苏柔嘉受了这夸奖,似乎是害羞一般地低下了头,她答道:“女儿只是觉得,人还是多点牵挂来得好。”

    时光转瞬即逝,正月十五元宵节悄然而至。

    长安侯府这一日从上到下都是忙碌不已,就是侯老夫人也没有闲着。

    不过下面人忙的是手脚功夫,主子们忙的是说话乐呵。

    长安侯府的老祖宗此时正被几个孙女簇拥着,满脸笑容地听她们说话。

    大姑娘苏柔嘉坐在侯老夫人的左侧,亲手拎了藤皮包住提手的水壶在替众人泡茶。她于茶艺上颇有些心得,一番行云流水的动作下来,那杯中的雪叶红晕染得恰到好处,浅淡不一的茶痕正好在杯中开出一朵睡莲的形状。

    四姑娘苏柔惠坐在侯老夫人的另一边,看见大姑娘已泡好了一杯,便主动去端茶。

    她笑着同大姑娘说:“大姐姐泡茶的功夫,妹妹我是望尘莫及了。不能胜了大姐姐这真功夫,便只好投机抢了大姐姐这杯茶。祖母看在这端茶的份上,也领受了孙女这份孝心罢。”

    侯老夫人笑着答道:“也就你大姐姐这般纵着你。”

    苏柔嘉听了这赞许低头腼腆地笑了笑,亲自将另几杯送到其他妹妹的面前。

    五姑娘双手接过,同苏柔嘉说话:“大哥哥可到了城外了?也不知道今年,他会给祖母带回怎样的生辰礼物。”

    今日的长安侯府这般忙碌,除却是元宵节的缘故,更因为今天也是府上老祖宗的寿诞。

    苏柔嘉坐回侯老夫人身边,一边拿了小锤子砸桌上的核桃,一边回答五姑娘的话:“哥哥送祖母的,与我们送祖母的,都是一样的。就像祖母待我们这些晚辈的心一样。”

    苏柔嘉向来就是长安侯府的典范,她这一句熨帖了好几个人。

    既是安抚其余人,孝心无贵贱,又奉承了侯老夫人。

    五姑娘听了这话,便笑着用桌上的吃食去逗弄旁边的两个小妹妹。

    七姑娘苏颖颖和八姑娘都才六岁,皆是天真烂漫的年龄。

    看到五姑娘拿吃食过来,两个人便伸手去接。五姑娘便刻意迅速收回手,两个小姑娘顿时抓了个空。

    八姑娘鼓起嘴瞪过去,七姑娘则一溜烟的从榻上爬下来,走到大姑娘面前。

    大姑娘自然是抓了把剥好的核桃递给七姑娘。

    得了吃食的七姑娘得意地朝五姑娘晃了晃手。

    她孩子气的行径惹得姐姐们都笑了。

    侯老夫人瞧着这其乐融融的模样,面上也笑容更浓。可她心里,总还是有点说不出口的牵挂。大抵人都是这样,越是唾手可得的,越是不放在心上。

    眼前这几个孙女,懂事的有,娇憨的有,天真的有,聪慧的也有。可侯老夫人却忍不住想起那个伤了她心的三孙女来。

    苏柔嘉将核桃敲好了一碟,便全部推到侯老夫人面前,说道:“祖母,这些核桃是哥哥特意从岭南送回来的。牙口吃起来不费力。”

    “祖母?”

    侯老夫人到第三声才回过神来。苏柔嘉主动把台阶送过去,“今日哥哥回来了要罚他三杯酒,让祖母都等得乏了。”

    话语才落,外间与里间中的那帘子被掀起来,连嬷嬷喜气洋洋地禀报:“老夫人,大少爷回来了。”

    房内的人都站起来,苏柔嘉和苏柔惠一边一个,搀着老夫人往前厅走去。

    前厅里面,一个气宇轩昂,身着官服的青年男子正在与长安侯爷说话。

    见侯老夫人过来,苏瑾瑜忙过来行礼:“孙儿祝祖母松鹤长春,福乐绵绵。”

    八个孙女手心手背有厚薄,但侯老夫人对苏瑾瑜的疼爱却是无须质疑的。

    她慈爱地看着长孙,关切问道:“可已面圣了?在外这些日子吃得可好,睡得又可好,带去伺候的人是不是周全,要不要再带几个人过去?”

    苏瑾瑜一边接过苏柔嘉的手,扶着侯老夫人往宴厅走去,一边回答侯老夫人的问话。

    他每一问回答得甚为仔细,丝毫没有不耐烦之处。

    几个姑娘们,除了苏柔惠仍扶在侯老夫人另一侧,其余人都跟在长安侯爷和侯夫人身后,共往宴厅走去。

    宴厅里面,许嬷嬷亲自在主事。见主人们都过来了,便招呼着下人们上菜。热气腾腾的各式菜肴被端上来,无一不是取巧地或摆了庆寿的花样,或就是用了吉祥的底料。

    苏柔惠最喜在这样众目睽睽的场合出风头。她见许嬷嬷亲自端的那一盘是摆成荷花样的淮山,便笑道:“一菜三妙途,既选了祖母最喜爱的底料,又摆了祖母钟爱的形状,还暗示祖母日后也是青如松柏,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小黄氏打趣女儿道:“就你知道的多,你大姐和大哥都还没说话呢。”

    侯夫人大黄氏和煦地看了眼堂妹兼弟媳,说道:“慧儿就是这点活泼讨人喜欢,你不要拘着她。”

    心里,大黄氏却是不屑一顾的。她的儿女,何须在这样的事情上讨个注目。

    入座之后,众人便陆陆续续地向侯老夫人祝寿。侯老夫人有长孙陪着,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

    她心里记挂着长孙,也更是记挂着长安侯府。招了招手,侯老夫人把坐在角落的二少爷苏瑾轩喊过来。

    “瑾瑜,这就是你的二弟。瑾轩,快来见过大哥。”

    苏瑾轩怯怯地走到侯老夫人面前,向大少爷苏瑾瑜行礼。

    苏瑾瑜面色平淡,从身后的小厮那拿过来一个绿色的锦盒,朝弟弟道:“你回来的时候,我没有在府里。这次路过徽州,买了笔墨送你做见面礼。”

    苏柔惠听了,便立即讨巧道:“大哥哥偏心,妹妹朝你求了许久,也不见你送我徽州的笔墨。”

    她先前在侯老夫人院子时,听大姑娘苏柔嘉一句话便夸到好几房人,心中已有些妒忌。如今这句自认为既替苏瑾瑜展示了见面礼的珍贵,又侧面表示了自己和长房大少爷的亲厚,内心便得意不已。

第十三章 如愿的人

    苏瑾轩听了苏柔惠的话,捧着那锦盒顿时有些惶恐。他朝苏柔惠道:“四妹若是喜欢,瑾轩就让给四妹。”

    五姑娘在旁笑了一声,问道:“那五妹我若是也喜欢呢?”

    苏柔惠立刻有些不满地看向五姑娘。

    七姑娘和八姑娘也似乎有些羡慕地看过来。

    苏瑾轩顿时拿着这锦盒如捧了个烫手山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苏瑾瑜不喜见男儿优柔寡断,便将锦盒按回苏瑾轩怀中,说道:“妹妹们喜欢,大哥下次再给你们带就是。二弟出节就要去麒麟书院,这笔墨他如今正是用的时候。”

    听到长孙替次孙安排好了入麒麟书院求学,侯老夫人大感欣慰。不论女儿家心思如何,她膝下的男孙还是知道以侯府为重,以血脉为重的。

    侯老夫人殷切地看向苏瑾轩,嘱咐道:“麒麟书院英才辈出,是京城乃至全国最好的书院。麒麟书院的学子资格是万金也不卖的,瑾轩你入了书院,一定不要辜负你大哥对你厚望。”

    苏瑾轩看到侯老夫人眼中的慈爱,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