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哎呦,都是惯的,快点给我起来。等回头上学了,你可怎么办呀,赶紧的给我起来”
程英没法子老太太发威了,磨磨蹭蹭的起来。就不想离开被窝,连炕都不想下,也就是穿上了衣服。就在炕上窝着。
怎么说都不动。
池武进屋来“你也起来,人家明子他们都在外面转悠上了”
程英“你管我”
池武“你快起来。外面下雪了”
这个倒是让程英心动,她喜欢雪景。
不过还是不想起来。困,冷。
池武转身出去了,没有一会,程英激动了,嗷嗷的叫唤着,追着池武出去了。
老太太心说,孩子吗,大年头一天就要这么有活力,根本就不管两孩子。
程英心火那个旺呀,两天不打上房揭瓦。
池武你个呸的,敢往她的脖子里面赛雪。
真是不想活了,非的抓着他,收拾一顿不可,程英这是真的恼了,相当于自己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被一个小屁孩给欺负了,能忍住就怪了。
要说起来,池武虽然跟程英一边大,程英还比池武高那么些许,可要说到速度,程英跟池武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你说程英那样的,能追得上池武那样成天在山上转来转去的小子吗,
再说了,就是程英的身体受得了,他的心都受不了。
程英总觉得自己老胳膊老腿的不适合剧烈运动,心跟不上去呀。
还没调试好呢。身体跟灵魂还没有契合呢、
等程英跑出来一身的汗,心里舒坦了,心里的火,看着脚下的雪,早就没了。
深吸口气,大年头一天,新年新气象呀。
池武看着程英气消了,才蹭过来“怎么样,不错吧”
程英“哼,懒得理你,再有下次看我收拾你”
池武“你也要你追得上我呀”
程英懒得跟小屁孩一般见识“走吧,既然出来了,咱们去给人拜年”
池武“这么早呀,人家还没吃饭呢”
程英“跟着,懂屁呀,去的早人家才会高兴呢”
池武没意见跟着程英身后就走,现在的池武那就是一个跟屁虫,事事都以程英为主。
程英虽然说是拜年,也就去了三家,队长家,大伯家,二伯家,
至于其他的程英还没认识全呢,去屁呀。
不过池武依然对装了满满一口袋的薯干,高兴的都笑的看到槽牙了。
队长家的三太太还给了他们两人一人五分钱。
这孩子苦,头一年有人给他吃的呀,往年池武到哪拜年呀。
程英池武回来的时候,自家正好吃饭。
老太太看着自家孙女的口袋里面东西,一样一样的问,都是哪来的,谁家给的。
听到自家大二媳妇,跟二儿媳妇,都没有给孙女压岁钱的时候,
老太太脸色立刻就下来了。(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 拜年
程英也觉得这两长辈,太吝啬了。
不过倒也不记恨,毕竟现在的生活对各家各户来说都挺不容易的。
自家亲妈能给他们什么呀。
不过程英赶紧的回来,就是告诉自己亲妈,不用给堂兄弟他们钱的,
自家老太太一个人表示表示就行了,没道理他们都不给自己,自己妈还要给他们不是。
程英可是知道,自家亲妈昨天跟老太太要了五毛钱,准备给这几个孩子,一人一毛的。
这不是白瞎吗。没有对等的回报呀。
程英这人最不乐意的就是吃亏,如今亲妈,还有老太太,程英那是都当自己人看的,
怎么可能看着自家人吃亏吗。
所以这事必须在自家这里给扎住。
老太太到底没有当着孩子面说什么,毕竟还孩子小呢,自家情况特殊,
谁知道往后英子是不是要指着老大家的呀“就你们早,人家还没吃饭呢,你们这是给人堵饭碗呀”
程英嘻嘻哈哈的“奶咱们家啥饭呀,我到外面看看”
老太太“这就吃饭了,还看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去呗”
程英转身出了屋子,背着自家奶奶“妈,这是大伯母,还有二伯母给我的压碎的玩意,你看看,咱们家有啥吃的吗,给明子墩子准备点,咱们可不能不像样”
自家后爸在门槛上看了程英跟池武一眼。
帮着媳妇烧火,啥都没说。这人从来都是只在关键地方添砖加瓦。
池勇看着自家儿子倒是挺高兴的。
杨枝“你个孩子,操啥心呀。妈早准备好,放心吧”
程英心说放心我就不跟你墨迹了“妈你准备的啥呀。让我看看”
杨枝心说自家闺女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这个当妈的,也不知道自己哪做的不好。让丫头那么对自己不放心。
从口袋里面掏出五毛钱,都是一毛一张的新票“你看,妈早就准备 好了,等他们来了,一人给他们一毛”
程英看着自家亲妈手里的毛票,心中那个纠结呀,
你说自家亲妈这是啥性情呀,自己都说了,大伯母二伯母。给自己啥东西。
这要是换成一般人,早就心里调整好战略战术,
只有自家亲妈,还是那么诚实,还是那么厚道。
程英有一种无力感呀。要不是大年初一的,程英都像叹口长气。
自家老太太忌讳这个,老早就告诉孙女了,今天可不准叹气的。
池武看着眼馋呀,一毛钱呀。确实挺拿得出手的“嗯。英子,妈给他们的挺好的”
程英没好气的瞪了池武一眼,一个家里面,出两个二货。可怎么的了呀,
池武被瞪的莫名其妙的,转头去看自家亲爸。这是因为啥呀,自己没惹到程英呀。
池勇保持沉默。继续烧火。傻儿子。
程英转头跟自家亲妈唠嗑,顺便洗脑“妈呀。不大好吧,大伯二伯他们,都是刚刚过日子,手里肯定没啥钱。要不然大伯母,肯定会给我们压岁钱的,你说大伯母那人多要面子呀,他算是咱们老程家的长房长媳,你给明子他们一人一毛钱,那不是打了大伯母的脸吗,回头大伯母面上多不好看呀”
程英说的那个急人所急,忧人所忧呀。
池勇在边上咳咳两声,然后对着一屋里面,看着他的三双眼睛解释“火着出来了,我被烟给呛着了”
说完低头烧火,不搭茬了,让他们娘三掰扯去吧,
自家儿子确实需要在教育,尤其是有着那么一个丫头比着,自家儿子怎么看怎么傻呀。
程英心说你瞎掰吧,还呛到了。不过一家人过日子,总要了解一下的,让后爸适应一下自己,也算是提前磨合一下。
再说了哪能一家子都是圣母体制呢。总要有个持家过日子的不是。
杨枝恍然大悟“英子,真的呀,妈怎么就没想到呢,难怪你奶总是敲打妈,来你们两个来把饺子捞出来,妈去你奶屋里找点差不多的东西去”
说着就走人了,这往后人情往来的可得多想想,自己还不如一个孩子呢。
杨枝心里挺愧的慌的“你大伯母对我不错,你说今儿这事,要不英子提醒,可不就是对不住你大伯母了吗,往后妈肯定主意”
说着话的时候,杨枝已经到了屋子里面了。
池武瞪着程英“咱们家就那么点东西”
程英在池武的脚面上踹了一脚,这小子,榆木嘎达脑袋,这么点破事都想不明白,
对不起这么多天的引导呀。
程英觉得这小子就越来越二了“五毛钱,能买多少吃的”
这个池武会算。立马不吭声了,而且往后肯定有事,一定用这个算算。
无意中池武在小黑路上越跑越远。
程英跟池武说这话声音真的不大。不过池勇真的听见了,没法子,年富力强的,耳朵不背呀。
或许儿子跟丫头呆的时间长了根本就不用自己在教育了。
熏陶有时候比教育要好用的多,要不然为啥,动不动人家大家世族都说底蕴呢,
那玩意就是用来熏陶人的,
自家丫头这个方面底蕴那可是相当的不错呀。
而且自家儿子颇为受教。
池勇看着小儿女的状态一声没吭,继续烧火。心情阳光明媚,春天还没到呢,池勇就感觉到暖洋洋的春意了。
今天的饺子是昨天晚上就包好的。
虽然连着吃两顿,可程英都没觉得腻得慌,天天吃才好呢。
一家人才吃过饺子,拜年的就过来了。
第一波来的是。村长家的大儿子带着一帮的小孩,一块过来给自家老太太拜年。
要说起来。自家奶奶在村里那也算是比较年岁大了,当然了三太奶奶那样年岁。还有辈分的,村里就没有几个。
自家奶奶把准备好的薯干,还有松子给进来的孩子,都抓上那么一小把。
村长家的孩子,都大了,已经过了给压岁钱的年岁。也就是过来坐坐。
多少是那么一个意思,反正孩子们都挺高兴的,等这一拨人走了,
自家老太太脸上明显的不高兴。这个程英倒是知道,自家大伯二伯竟然不是第一个给奶拜年的。
要说农村都是有讲究的,一家子小辈都是一块出去,村里给村里的长辈拜年的,
这样好看,还热闹。让人看着家里和睦。人丁兴旺。
程英从老太太不经意往外扫描的眼神上就能看出来,自家老太太的想法。
池勇今天的穿的颇为精神,虽然一身旧衣服,
可干干净净的穿在他的身上。显得就有那么一股子气质。
这个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没法比的。
就差带个金丝眼镜了,不然这人就是一个学者呀。
池勇“妈,枝子我们两个到大哥二哥家去串串门好了”
自家后爸就是人精,这人是说到老太太的心里去了。
不过自家老太太要比后爸想象中理智的多“等等吧。我还在这呢,你大哥,二哥一会过来了。你们一起在出去到村里串串好了”
池勇点头再也不开口了,刚才他就是在给老太太台阶。
到底怎么样。并不是很在意。
在池勇看来,他就是去给谁拜年。那也不算是低人一等,
一个外乡人,想融入一个环境,一个比较抱团,
民风保守的小村落更是困难,自己这些年走了几个地方,自然知道落脚生根的艰难。
要不是自己说了杨枝这么一个媳妇,根本就没有可拜年的人家。
自己在这个村里也有几年了,这里的人排外,而且不是普通的排外,
池勇就看中这里够偏僻,带着孩子好过日子,
而且总是换地方对带着孩子的池勇来说,太艰难了。
一晃自己都生出了在这里落地生根的心情。
哎。说不出的无奈,道不尽的酸楚呀。
程英“大伯来了,二伯也来了”
老太太嘴角微勾,心情好多了,
杨枝到院里面去迎人“大哥,二哥”
连句过年好都不会说。就那么给掀开了门帘。
大伯今天的脸色倒是好了不少,二伯从来在自家老太太的面前都这样“妈”哥两一块给老太太问好。
老太太“这么早就过来了,歇歇脚,你们哥三去村里转转吧”
大伯坐在炕上脸色微红“妈,我们哥两过来的时候,顺脚到队长家里去过了,就不再去了”
老太太烤着火盆地手,顿了一下“那样呀,枝子你大哥他们去过了,你们两口子在村里转转,去吧,不用在这里陪着了”
池勇脸上还是一样的表情“大哥,二哥,你们坐着,我们出去转转”
说完带着媳妇出去拜年了。
今年可要在村里好好的转转,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想融入村子,就要跟人大好人际关系“英子,武子,一起去吧”
池勇心情好,说话都不由得高了几声。
程英看着自家老太太跟着儿子聊天,跟池武两人就出来了。
至于后面的进来的大伯娘跟二伯娘,还有孩子们,反正自家老太太屋里有吃的,根本就不用他们招待。
再说了老太太过年给孙子拜年钱,那是老太太的事情,程英从来都不计较,
跟自家亲妈不一样。那都是奶奶的孙子。
大大方方的跟在亲妈跟后爸的后面转悠去了。(未完待续。。)
第六十八章 老姑
大大方方的跟在亲妈跟后爸的后面转悠去了。
要说这人小心眼,那是处处都能体现出来。
大伯二伯在家呆了多长时间程英不知道,不过自家后爸要融入村子的心思,却是昭然若揭。
因为池勇抽风一样,带着自家老婆孩子,把全村都给转变了,
不知道的还为以为他们家,稀罕人家给孩子往口袋塞东西呢,
直接反应在程英身体上的感受就是,脸红,脚底板疼。走多了。臊得慌。
至于杨枝虽然不太好意思,不过跟在池勇的身后,倒是没有反对。
程英心说这真是脑抽了。早知道就不跟着出来了。
自己想回去,都被后爸给拎起来了“英子,要是累得慌,叔抱着你”
一句话让程英这个胃疼,我一个这么大的女人用你抱着,十岁的身体也不成“不用,不累,一点都不累”
所以这句说完了程英就没有退路了。跟着走吧。
池勇那是笑眯眯的带着一家大小串门子。
程英见过腹黑的,不过,能黑到这份上连个十来岁的孩子都黑的少呀。
后爸那是人才呀,他要是不能出人头地,都对不起他这份执着。
不过程英的心里也也冷呀。这样一心钻营的人,真的是能在村里留住的吗。
亲妈的未来呀,自己的将来呀堪忧。
程英望着远处的高山,高山上银装素裹,说不出的壮观。心情好了许多,倒是没有一会就开朗了。
自己干嘛非的想在这地方呆着。干嘛非的让后爸留在这里呀,这不是拧了吗。
自己一家努力努力,将来一起进城不就得了吗。
话说到时候不说别的,交通就方便不少呀,而且物质生活绝对能上去不是 一截半截。
大年初一,程英终于除了发财以外,有了有一个新的目标。
充满了希望的人生,总是让人向往的。
程英回家的的时候,没能从老太太的神情上看出来什么。
至于老太太给了自家孙子们什么,程英那是更不纠结。
毕竟那是老太太的亲孙子。程英分的很清楚,老太太给什么,都跟自己没啥关系。
只要亲妈不给就成了。
程英找了一个心理平衡。
第二天一大早,程英起来就看到老太太,把程英给织的毛坎肩给穿在棉袄里面,还特意把程英给喊醒,让孙女看看。
程英在被窝里面点头“奶呀,回头我再给你织一个,咱们倒换着穿”
老太太“你个丫头。你当那羊是你家养的呀,可不许了呀,要不是赶上今年队里事情多,开春剪羊毛的时候。还不定怎么折腾呢,你给我消停点吧”
程英听话的点头“嗯,那等往后。咱们上城里自己买了毛线,我在给奶织”
老太太抿着嘴巴乐“这个额信。额孙女这手呀,就是巧”
说着老太太把棉袄里面的坎肩给盖严实了。
就催着程英起来“醒了就起来吧。今儿跟你妈,上你姥爷家串门子去,快点”
程英当着老太太的面,不敢显得太兴奋,
毕竟自家亲妈交代过,自家奶奶跟自家姥爷好像有点矛盾。
虽然早就想看看传说中卖狗皮膏药的郎中,可还是要低调点“奶呀,姥爷家要去呀”
老太太从屁股底下,拿出给孙女捂热的棉袄,
叹口长气“英子,虽然说,你姥爷给你找了一个后爸,可你姥爷对你那是顶好的,在这事上,奶没话说。可不许对你姥爷心里嫉恨,奶是奶,你是你,知道不”
哎呦多明理的老太太呀。程英稀罕死了。
而且自家后爸,果然不是老太太心甘情愿给自家亲妈找来的。
看来自家姥爷搀和在里面了。
程英不好好的穿衣服,拽着老太太胡搅蛮缠,就想着让老太太多透漏那么一点,
不然回头自己在整出点啥事来“奶呀,姥爷能对我好吗”
老太太“瞎说啥呀,你姥爷不对你好,对谁好呀,你姥爷那人虽然不怎么样,对你们娘俩没说的,好生的跟你妈去串门子吧,听话”
程英说的违心“我不想去呀”
老太太在程英的后背上敲打一下“快起来,奶忙着呢”
程英“我们都去了,你怎么办”这个说的倒是真的。
老太太“你老姑听说要回来了,今天你大伯叫我到他们家去吃饭,你就别操心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成年人,程英心里那是真的不高兴,
大伯这是做的什么事情呀,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