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盟司马袁安拿出了两个对策;首选就是抢地盘;为此;联盟必须与鲁东北各路豪帅联手攻打齐郡;击败张须陀。唯有如此;齐鲁义军才能实际控制齐郡和鲁郡。

    齐郡和鲁郡是齐鲁地区的核心地带;控制了这两个郡;再把济北郡和北海郡拿到手;就等于控制了齐鲁大部分郡县;这基本上就能养活齐鲁所有的义军队伍。而齐鲁东南部的东莱、高密和琅琊三个郡;地理位置不佳;财赋有限;再加上牵涉到东莱水师和东征大计;攻击难度较大且军事价值较小;暂不考虑

    抢占齐鲁;以齐鲁为义军根据地;是义军生存和发展的最好策略;但这一计策连连受挫;至今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依李风云的设想;如果这一计策能在新年前后设施;河北义军与豪帅王薄先行渡河南下吸引张须陀的注意力;把张须陀的军队牵制在济水一线;然后联盟大军和孟让、左君衡等人的鲁东北义军;向齐郡展开东西夹击;最后三路义军会合于济水;三路夹击张须陀;必能一战而定。

    李风云之所以要集合三路义军力量合围张须陀;就是想以对优势击败张须陀;速战速决;这样义军才能腾出手来对付东莱水师;对付来自东都的剿杀;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反之;若仅靠联盟军队和一盘散沙的鲁东北义军东西夹击张须陀;在实力上没有绝对优势;极有可能给张须陀各个击破;退一步说;就算两路义军齐心协力击败了张须陀;自身损失也难以估量;一旦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接下来拿什么坚守地盘?

    义军如果抢不到地盘;没有一块富裕的根据地养活自己;总是待在蒙山这块鸟不拉屎的地方;困守在鲁西南这片四战之地;那么在外有官军围剿内无钱粮支撑的前后夹击下;生存难度太大了;迟早都会被官军围杀;所以必须走出蒙山;走出鲁西南;必须以战养战;必须化被动为主动;这就是司马袁安拿出来的第二个对策;转战。

    转战是主动策略;是主动对抗危机;但如果一直转战;一路烧杀掳掠;总是在生死线上挣扎;那肯定没有出路;在官军的围追堵截下终究还是死路一条;所以转战的真正目的还是找一块地盘;依靠这块地盘养活自己;发展壮大自己。

    司马袁安拿出来的这两个对策实际上殊途同归;都是要抢地盘;只不过一个是有目的的抢;另一个则是撞大运。从豪帅们的立场来说;谁也不愿离开家乡;在家乡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而转战他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生存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于是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了攻打齐郡上;只是反复商讨后;大家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河北义军基本上没有渡河南下的可能后;如果联盟继续实施这一计策;就必须倾力而战;不能过于指望鲁东北的孟让、左君衡等人;那只会坏事;但仅靠联盟自己的力量;一战而定绝无可能;双方会反复交战;如此一来交战时间就长了;这就给东莱水师支援张须陀赢得了时间;一旦东莱水师进入齐郡战场;则联盟必败。

    联盟之所以坚持到现在;而且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和规模;都是因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始终行进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军事上的胜利和利益上的获取;是维持联盟的两大基础;这两大基础一旦崩溃;则联盟崩溃。联盟崩溃了;豪帅们各自为战;便给了官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可以预见;败亡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一糟糕的前景预测;迫使豪帅们不得不研究“转战”之策。

    去年夏天西征中原、劫掠通济渠;今年冬天南下徐州、北上清河;都是“转战”之策的成功范例;而这些成功的“转战”也的确推动了联盟的发展壮大;但有得必有失;随着联盟的不断壮大;对钱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再靠掳掠已难以为继;必须要一块足以养活自己的地盘。如果没有地盘;联盟发展的道路断绝了;联盟必死无疑;而若想不死;唯有“转战”;以战养战;但联盟已经成长起来了;“胃口”已经很大了;依靠掳掠所得只能维持一时;若想长久解决温饱问题;若想发展壮大实现王侯将相的远大理想;就必须找一块地盘。

    于是研究“转战”之策实际上变成了寻找地盘;寻找未来联盟王霸天下的根基之地;而这块地盘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一;富裕;钱粮上最起码要自给自足;其二;地理条件好;要有广阔的攻防空间;要进可攻退可守;要有发展潜力;比如河南;攻防空间是大;但它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以联盟目前的实力若据河南而发展纯粹找死;比如蒙山;可攻可守;但攻防空间过于狭窄;等同于困守一隅的牢笼;无法支持联盟持续发展;若联盟继续待在蒙山;就等于把自己关在牢笼里;坐以待毙;其三;在政治上能够给自己赢得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时间;这一点最重要;河南也罢;齐鲁也罢;其局势之混乱;在政治上都直接威胁到了东都的稳定;所以可以肯定;只待东征结束;东都必然倾力围剿;而联盟之所以自始至终挣扎在死亡的阴影里;原因也在如此;因为东都不允许他们的存在;东都必定要杀之而后快。

    对于豪帅们来说;符合这三个基本条件的地盘很好找。江左首先排除在外;江左的确富裕;但山东人到江左抢地盘;江左人岂会答应?再说江左是圣主的崛起之地;相当于圣主的“老家”;到圣主的“老家”抢地盘;后果可想而知。关陇同样排除在外;那是本朝的发祥地;起源地;山东的造反者杀进关陇?想都不敢想的事。最后只有山东是唯一的选择;山东的造反者不依靠山东;依靠谁?而历史也以它两千多年的经验证明了山东的龙潜之地最多;而且都在太行山两麓;由西到东;依次为太原、代北和幽燕。

    这三个地方都是理想的王霸基业;而就目前的中土局势而言;联盟若想占据这三个地方中的任意一个;首先必须渡河北上;转战河北;赢得河北人的支持;然后才能越过太行山;伺机向西攻击太原;向北攻击代恒;向东攻击幽燕;寻找合适的地盘;如果没有河北人的支持;联盟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继。但这些还不是联盟在转战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阻碍;最大阻碍来自大漠;来自北虏;外敌才是联盟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强劲对手。也正因为北疆防御的重要性;因为东都需要联合北疆所有的力量对抗北虏;东都才会在特殊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反叛力量的存在;而东都的这种容忍;正是联盟在发展过程中最为迫切需要的来自政治上的空间和时间。

    何谓特殊时期?何谓一定程度上的容忍?至此豪帅们才知道李风云的“深谋远虑”。李风云对未来的预测是;东征连续三年;东都劳民伤财;更严重的是;国内局势因此乱了;北疆防御因此削弱了;北虏呼啸而下;南北大战轰然爆发;中土内忧外患;东都腹背受敌;如此特殊时期;东都哪里还顾得上铲除反叛力量?相反;东都为了抵御北虏;为了赢得南北大战;不但要容忍反叛力量的存在;还要利用反叛力量打击北虏;坚固北疆防线;这不但给了联盟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也给了联盟抢占和巩固地盘的机会。

    如果再引申联想一下;假若联盟在特殊时期依旧固守蒙山勉强度日;那么南北大战前后;东都为最大程度稳定国内局势;必然要加大围剿力度;联盟极有可能败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防患于未然;为实现远大理想;联盟必须利用东都倾尽全力二次东征之际;给自己找到一条充满希望之路;而不是守着蒙山坐吃等死。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转战”的难度太大了;遇到的困难太多了;不确定的因素难以估算;与联盟联合鲁东北义军攻打齐郡糟糕的前景比起来;“转战”的前景更为糟糕。两害相权取其轻;豪帅们不约而同的搁置了“转战”;转而再度把精力放在了攻打齐郡之策上。

    李风云接受豪帅们的选择;但此策关系到联盟的未来;联盟必须倾力一战;所以;联盟所有军队都要进入齐郡作战;再不能像去年一样;李风云和他的嫡系部队在前面冲锋陷阵;而豪帅们则在后面坐享其成。

    李风云已经强大到了足以威胁甚至决定其他豪帅生死存亡的程度;所以这一次他非常强势;他要集中军权;要豪帅们言听计从;否则他无法保证联盟有机会打赢这一仗。

    。。。

第三百零六章 秦琼要战

    联盟统帅部下达了攻击齐郡的命令。

    此次攻击;兵分左右两路;左路为主攻;与张须陀正面对抗;右路为佯攻;牵制一部分张须陀兵力;以酎合主攻战场。

    李风云为左路军统帅;率内府三军;外府第一到第五军;韩进洛的第十一、十二军;单雄信的第十七军;承担主攻任务;先进入济北郡作战;然后沿着济水向齐郡攻击前进。

    孟海公为右路军统帅;率本部第六、第七军;帅仁泰的第九、第十军;徐师仁的第十三军;承担佯攻任务;取道泰山;直扑齐郡首府历城。

    陈瑞留守蒙山;韩曜指挥第八、第十四、第十五军留守菏、泗一线;阻御徐州官军。

    翟让率第十六军留守济、菏一线;阻御河南官军。

    联盟统帅部要求;各军自接到命令之日起;即刻开拔;左路诸军集结于济北鱼山;右路诸军集结于鲁郡岱山;正月十八日;同时向齐郡攻击前进。

    李风云秘遣信使;一路赶赴河北豆子岗告之王薄;请其择机南下齐郡;一路赶赴齐郡长白山告之孟让、左君衡等豪帅;请他们联合鲁东北诸路义军;于联盟大军夹击张须陀;一路赶赴彭城告之韦福嗣;请其敦促齐王尽快率军进入齐鲁;屯兵泰山;给张须陀施以重压。

    联盟大军云集鱼山;再次震惊济北。

    年前李风云突然兵发济北;打了济北人一个措手不及。当时济北官方以为李风云南下徐州了;考虑到徐州诸鹰扬实力强劲;齐王杨喃又尾随追杀而去;李风云凶多吉少;哪料到一转眼李风云竟然“从天而降”到了大河岸边;济北郡府准备不足;面对义军潮水般的攻势;首府卢城根本无从抵挡;城内贵族官僚当即弃城而走;逃奔齐郡求援。

    张须陀闻讯非常吃惊;紧急调整部署;把正在鲁东北各地剿贼的贾务本、秦琼都调了回来;打算先固守历城;看看战局如何发展再决定是否向东莱水师求援。当时他最担心的就是河北贼南下;大河封冻;河北豆子岗贼军如果南下作战;如履平地;可以一口气杀到历城;再加上鲁东诸贼;还有从济北方向杀来的李风云;则历城有深陷诸贼三面夹攻之危。历城危难;齐郡动荡;齐鲁局势恶化;影响到二次东征;则张须陀罪责难逃;所以张须陀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懈怠。

    幸运的是李风云没有攻打齐郡;甚至都没有横扫济北郡;而是渡河去了河北;这让张须陀百思不得其解;心中更为戒备;亦不敢轻易出兵驰援济北。恰在这时从徐州传来坏消息;徐州诸鹰扬大败;武贲郎将梁德重被李风云打了个全军覆没;而尤其让张须陀吃惊的是;齐王杨喃乘虚而入不费吹灰之力控制了徐州;这必将影响到东都政局;但东都政局如何变化对张须陀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徐州梁德重之败太过匪夷所思;不能不让人以恶意去揣测这一战背后所隐藏的秘密;再联想到今夏波谲云诡的通济渠危机;阴谋论自然就成了张须陀推演的重点。假如齐王的目标是居外发展;假如李风云已成为某些人手里锋利的刀;假如梁德重是败在阴谋之下;击败他是为了让某些人夺取徐州的控制权;那么很显然;齐鲁也是某些人的目标;而击败张须陀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张须陀遂坚定了固守齐郡的决心;利用冬天农闲之际;大量征召青壮扩建军队;再加上剿贼所获的俘虏;齐军的数量迅速增加到两万多人;并建立了一支由两百骑组成的马军队伍;然后便是紧张的训练;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张须陀坚信;因为某些人觊觎齐鲁的控制权;齐郡必将迎来一场艰苦的战斗。

    张须陀的预测非常准确;仅仅过了一个月;济北再传噩耗;李风云第二次杀进了济北郡;不过这次他没有渡河北上了;而是指挥数万大军沿着济水急速东进;距离齐郡越来越近。

    齐郡气氛骤然紧张。张须陀急召麾下僚属商讨应对之策。

    历城鹰扬府司马杨潜详细分析了当前局势。

    杨潜秋末时分便已返回齐郡;他的父亲杨恭仁和荥阳太守郇王杨庆都劝他留在京城。齐鲁局势自东征大败的消息传开后局势便愈发恶劣;而且正迅速波及到周边地区;河南、徐州形势都不好;尤其齐王杨喃正在竭尽全力夺取这三地的控制权;齐鲁已成是非之地;张须陀的处境会越来越艰难;继续留在齐郡对杨潜的发展有害无利。但杨潜很执着;他坚信张须陀有能力稳定齐鲁;认为自己在齐鲁还是大有可为。

    杨潜对齐郡未来战局的推演;与张须陀完全一致。“白发贼攻打齐郡的目的;是把鲁郡、济北郡和齐郡连为一体;以齐鲁为地盘发展壮大。既然他最终的目的是发展壮大;当然不可能倾尽全力与我们一决死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两败俱伤之后;白发贼拿什么稳固自己的战果?拿不到战果;便给别人做了嫁衣;以白发贼之狡诈;岂肯做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蠢事?再说齐鲁反贼众多;这些反贼又岂能容忍白发贼独占齐鲁?所以可以肯定;白发贼此次攻打齐郡;必然以与各路反贼共享齐鲁为条件;联合诸如长白山的孟让、左君行、左君衡;北海的郭方预、秦君弘;济北的裴长子、石子河等各路反贼;一起攻打齐郡。如此一来;我们腹背受敌;不得不在多个战场上与反贼交战;这对我们十分不利。”

    杨潜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目光从贾务本、秦琼、张元备、贾闰甫、吴黑闼等人的脸上缓缓扫过;然后回到地图上;抬手指向了大河北部的豆子岗。

    “反贼王薄自逃到豆子岗之后;齐鲁诸贼便失去了大旗;一盘散沙;孟让等诸贼不但各自为战;甚至还互相攻击;所以齐鲁诸贼都盼望着王薄回归;以便结盟壮大;而王薄日思梦想的当然也是重返齐鲁;以便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自大河封冻之后;明公就在大河一线陈以重兵;防备王薄乘机南下。而据我们得到的密报;王薄也的确做好了南下的准备;但他势单力薄;南下需要河北反贼的支援;而河北反贼恰好被左翊卫将军段达打得抱头鼠窜狼狈不堪;自顾不暇;一时顾不上此事;结果时间就耽搁了。”

    “春天已到;大河正在解封;王薄渡河南下的难度大大增加;但这是不是意味着王薄就此放弃了南下攻打齐郡?”

    杨潜转身望着众人;神色郑重地说道;“据某得到的最新消息;代替左翊卫将军段达到河北戡乱的是黄台公崔弘升。崔弘升复出;并且到河北戡乱;那么河北局势如何变化;诸君应该心知肚明。河北局势若要稳定;就要剿杀反贼;但河北人不会自相残杀;所以河北反贼最佳的躲避之策就是渡河南下;借着帮助王薄重返齐鲁的名义;杀进齐郡;以此来祸水东引;把东都的注意力转移到齐鲁战场。”

    杨潜再度转身;手指地图上的泰山;“泰山以西有白发贼;泰山以东有孟让、郭方预诸贼。”接着他抬手上移;重重点在大河之上;“大河以北有王薄;有河北诸贼。很显然;这是一个三路夹击我齐郡之计。当然;事实可能与我们的推测有出入;但在没有证据证明我们的推测并不正确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依据这一推测来拟制对策。”

    秦琼神情冷峻;毫不犹豫地质疑道;“当前我们是否有足够证据证明这一推测真实可信?三地叛贼;三路夹击;如此庞大布局;首先要一个在三地反贼中拥有足够声望的人物奔走斡旋;以便说服各路反贼;其次需要统一的谋划和指挥;否则绝无实施之可能。”

    杨潜沉吟不语;他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但他确信河北反贼十有**要南下齐鲁;这是政治上的原因;是操控河北局势的豪门世家的政治需要。另外;白发贼突然攻打齐郡;一方面与齐王急于控制齐鲁有很大关联;另一方面也与河北局势变化有关;白发贼背后的人肯定看到了河北反贼有渡河南下之可能;遂让白发贼攻打齐郡;以吸引和牵制张须陀;从而给河北反贼南下创造更好的机会;而南下机会好了;有利可图;河北反贼有什么理由不南下

    张须陀说话了;“杨司马有何对策?”

    “固守待援。”杨潜说道;“反贼太多;若四面迎敌;必顾此失彼;退一步说;就算我们有能力各个击破;但风险太大;损耗也太大;一旦陷入被动;不堪设想;所以这一战我们不能孤军作战;我们必须向东莱水师求援;必须请樵公(周法尚)给予最大支援。”

    请水师支援?张须陀与贾务本、秦琼等人面面相觑;感觉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水师大败于平壤;损失惨重;但为了二次东征;来护儿到江都招募江淮子弟去了;周法尚到吴越调遣江南水手去了;现在暂领水师的是李子雄和崔君肃;而这两位一个是齐王的支持者;与圣主怨隙甚深;一个是河北人;与张须陀不对路;怎么可能会支援齐郡?支援张须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