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于万丈深渊。

    崔赜冷冷地看了郑元寿一眼;“你这是明知故问。”

    郑元寿的确在明知故问。观国公杨恭仁若想最大程度的从自己的“复出”中剔除掉“站队”这一不利解读;秦王杨浩就必须先回京。秦王杨浩的资历、威望、权势都不足以帮助越王杨侗巩固和加强自身的地位;但他的回京可以在政治上解读为;危急时刻宗师力量齐心协力共保国祚;这样一来观国公杨恭仁的“复出”最起码在宗室和在圣主的眼里不至于被直接解读为“站队”。如此简单的手段;以k元寿的政治经验;怎会看不出来?

    “风险很大。”郑元寿叹道。

    “你对观公没信心?”

    “某对观公有信心;但某对观公的敌人更有信心。”

    崔赜顿时哑然。

    。。。

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双簧

    郑元寿妥协了。崔赜的计策已经得到了越王杨侗的许可;武贲郎将高都公李公挺也积极支持;更重要的是;观国公杨恭仁愿意在东都危难之刻不计后果的挺身而出;而杨恭仁是目下宗室政治集团中唯一有资格扛“大旗”的人;郑元寿无意得罪这样一位炙手可热的显贵;更不敢冒着得罪越王和宗室的风险陷荥阳郑氏于危局。

    天亮了;越王杨侗召集东都留守樊子盖、越王府长史崔赜、太府卿元文都、左监门郎将独孤盛、右候卫将军郑元寿和河南赞务裴弘策;;还有刚刚从洛水前线返回报奏军情的治书侍御史韦云起;共商对策。几位政界大佬联手向卫府施压;而军方两位大佬在战事不利;京畿防线已被叛军突破的恶劣局面下;十分被动;禁卫军统帅独孤盛自觉面上无光;言辞颇为激烈;指责右骁卫将军李浑和右候卫将军郑元寿玩忽职守、处置失当;辜负了圣主的信任;应当对当前危局承担主要责任;并即刻集结卫府精锐击败叛贼;化解东都危机;稳定京畿局势。

    这话听上去很“悦耳”;但实际上独孤盛摆明了就是维护军方利益。何谓承担主要责任?既然有主要责任;那就有次要责任;次要责任是什么?谁来承担次要责任?军方不检讨自己的错误;不即刻改正错误;反而推卸责任;要让几位政界大佬分担罪责;岂有此理。

    樊子盖率先发难;打着越王的大旗;借着维护越王之名;严厉而坚决地痛斥卫府;把所有罪责一股脑儿全部推给了军方;并扬言要奏报圣主和行宫;要弹劾李浑和郑元寿。

    军方一听就知道樊子盖迫于压力不得不向卫府让步;毕竟在东都安危这一前提下;留守东都的军政大员们利益一致;如果东都出了大事;影响到了国内稳定;影响到了二次东征;所有留守大员都要承担责任;谁也跑不掉。樊子盖之所以焦虑;原因就在如此;实际上东都如果出了大事他的责任最大;最起码证明他政治智慧不够;能力有限;没有完成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所以樊子盖只能以向圣主和行宫隐瞒真相来换取军方的妥协;缓解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给军方以足够的时间击败叛贼;让他们把自己捅出的“篓子”给堵上;然后各取其利皆大欢喜。

    郑元寿终于松了口;愿意调整京畿西、北两个方向的卫戍部署;首先把驻防西苑卫戍慈涧道的武贲郎将李公挺部;换防到邙山;在确保京畿北部防线的情况下;适当给京畿东部防线以支援;如此一来河阳都尉府的卫戍重压就有所减轻;河阳都尉秦王杨浩就能调派更多军队卫戍永济渠;以此来缓解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方向所承受的卫戍重压;让杨玄感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来自大河对岸白发贼的侵掠。接着从函谷关以西调军至西苑;随时给东都以支援。或许是为了投桃报李;也或许是为了“反制”崔赜之策;郑元寿竟罕见的接受了樊子盖的建议;把远在三百余里之外卫戍弘农宫的武贲郎将周仲;调回西苑驻防。

    无人表示异议;大家的神情都很严肃;至于各人心里想什么;只有天知道了。

    从崔赜的表情上看得出来;他很愤怒;很失望;郑元寿关键时刻背后“捅刀子”让他很受伤。

    郑元寿把李公挺部调到邙山;照顾了越王的利益;而把周仲部调到东都城下;则是照顾了樊子盖的利益。

    周仲是谁?是中土名将;著名的江左籍统帅周罗喉之子。周罗喉一代名将;却死于平定汉王杨谅的内战之中;可见江左人为了今上坐稳皇位;可谓是舍生忘死不计代价。圣主不忘周罗喉辅佐之功勋;对其子女都很“照顾”。其长子周仲因自小随父征战;功勋累累;早在周罗喉战死之前就已是卫府的护军了;也就是兵制改革后的武贲郎将;其父死后;圣主为了“照顾”他;特意将其从江左水师调到了京畿卫戍军;然后就再也没有上过战场;在武贲郎将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几年。周仲及其家族子弟在享受这种“恩宠”的同时;由周罗喉用无数战功和累累白骨所堆彻起来的;在江左军中的至高威望;也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到了今天;以赫赫战功而闻名江左的寻阳周氏家族对江左军队的影响力已经很小了。

    但义宁郡公周仲依旧是圣主所信任的卫府统帅;依旧是江左政治集团高层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当前危局当中;他依旧可以给江左政治集团里核心人物之一的樊子盖以有力支持;当然;前提是;他和他的军队必须进驻东都城下;否则鞭长莫及;徒呼奈何。

    大家都知道;崔赜此策的本意是维持自己在东都决策层中的话语权;以便最大程度的掌控东都局势的发展;然而关键时刻被郑元寿偷偷“捅了一刀”;樊子盖有了武贲郎将周仲的支持;有了可以调度的卫府精锐军队;他在东都的话语权也大大增加;于是东都的权力架构还是没有变;还是越王以下樊子盖、崔赜和元文都的三足鼎立;谁也没有绝对实力掌控东都;谁也做不到一言九鼎;崔赜的心思白费了。

    但从郑元寿的立场来说;他必须这么做;他不能帮助越王和崔赜死死压制住樊子盖;这等于是“站队”;是与圣主和改革派对着于;是把自己推进皇统之争的旋涡。试想拥有宗室身份的前吏部侍郎杨恭仁复出都想方设法淡化“站队”之意;更不要说他一个卫府将军了;他一个头颅不足惜;他后面还有整整一个家族;一个庞大的以荥阳郑氏为核心的河南贵族集团;他不能不顾全整体利益。

    郑元寿这一刀“捅”得崔赜很难受;其他人倒是畅快了。山东豪门互相拆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崔氏在这场博弈中并没有如愿以偿的改变东都的权力架构;这才是最重要的;唯有如此大家才能在危机中最大程度的保全自身利益;否则被别人所控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然而;就在军政大佬们殚精竭虑争权夺利之时;越王杨侗终于说话了;少年人特有的稚嫩声音在众人耳畔响起;然后如惊雷一般在众人心中轰然炸响。

    “危难时刻;孤力有不逮;要请两位皇叔鼎力相助。”

    越王根本就不给军政大佬们反对的机会;实际上军中大佬们正沉浸在“短兵相接”的权力博弈中;正幸灾乐祸于山东豪门的内讧;根本就没想到越王会突然说话;还祭出一把锋利的博弈之剑;所以一个个措手不及;反应不过来;急切间也找不到合情合理的借口予以反对;结果越王成功地发出了自己的“第一声”。

    秦王杨浩和观国公杨恭仁一个即刻回京;一个暂时复出;马上到越王身边辅佐越王;这摆明了就是加强越王权威;确保越王在东都危机中始终凌驾于东都留守府和中央诸府之上;始终牢牢掌控东都局势的发展。

    东都的权力架构再一次被打破;高高在上的本来被三足鼎力者联合架空的;仅仅是一个权力象征的“傀儡”;经此一来便具备了实权;真真切切的凌驾于所有人之上了。

    中计了。大佬们很快醒悟过来;山东人太奸诈了;崔赜和郑元寿竟然联手做局;瞒天过海;硬是把一群智慧超群的大佬们给“耍”了。

    樊子盖怒不可遏;忍无可忍了;但没办法;只能忍;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他万万没想到崔赜竟使出这么阴损的一招;秦王杨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国公杨恭仁;杨恭仁在军政两界的威望太高了;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观王杨雄;但也不遑多让;如此强权人物“隆重登场”;不要说力压樊子盖一头;就连整个东都都忌惮三分。

    元文都的脸色很阴沉;虽然观国公杨恭仁的“复出”对越王坚守东都有利;对越王争夺皇统继承权也有利;但对当前整个东都局势的发展十分不利;之前所做的众多牟利部署都有可能因此而化为无用功……

    韦云起的脸色也很难看。西京是此次东都危机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怀有重要目的;怀有很大期望;但能否实现全部之目的;则建立在东都能否化为废墟上;而若想让东都变成一片废墟;首先就要让东都的最高权力四分五裂;然而;观国公杨恭仁的“复出”;让西京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了。

    此时此刻;东都激烈的权力斗争;已经把郑元寿这个兵力部署调整方案中最为致命的要害掩盖了;所有人都视而不见、视若无睹。

    清晨紧急议事的主题是支援右骁卫将军李浑;是击败叛军稳定京畿;但最后却无一兵一卒去支援李浑;去洛水前线作战;似乎大家都有意识地忽略了此次议事的目的;选择性的遗忘了尚在坚守显仁宫的国公李浑。

    谁去支援李浑?

    。。。

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

    东都留守樊子盖沉默了;其他人亦不说话。

    年少稚嫩的越王杨侗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陡然加重。这个计策是山东人献的;是崔赜说服了越王杨侗;但问题的关键是;越王杨侗独自做出了决断;没有与任何人商量;也没有征询其他人的意见;这说明他有智慧有心计有思想;不愿做傀儡任人摆布;要做东都的主人;要牢牢控制自己的命运。小小年纪便对权力充满了强烈渴望;这才是越王杨侗最让人敬畏的地方;让樊子盖等军政大佬们倍感威胁之处。

    越王的决断改变了东都当下的权力平衡;樊子盖等人感觉手上的权力正在流失弱;对未来局势的掌控力亦迅速减弱。很快观国公杨恭仁和秦王杨浩就要来到越王杨侗身边;左右拱卫;帮助越王杨侗巩固和增强其权威;接下来樊子盖等人必然被动;就算他们不会被越王杨侗牵着鼻子走;也会被越王杨侗事事掣肘;再难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

    越王杨侗非常谨慎;担心樊子盖等人醒悟过来后联手阻挠秦王杨浩回京和观国公杨恭仁复出;于是果断宣布议事结束;至于支援李浑一事;则视洛水战事而定。樊子盖已经说了要缓奏圣主;要给李浑重整军队反击的时间;再说卫府也要顾及自己的脸面;也要把这个耻辱的污点尽快洗刷掉;所以该让卫府处置的事还是让卫府去做吧;于涉太多难免落下口实。

    众人各怀心思;一哄而散。

    当日;已经在西苑做好移防准备的武贲郎将高都公李公挺;在接到卫府命令后;火速率军赶赴邙山西北方向的金谷和东南方向的大和谷;加强了邓津和盟津两座跨河浮桥的卫戍力量;并十万火急渡河赶至河阳;暂带河阳都尉府诸军事;以确保秦王杨浩黄昏之前返回东都。

    当日;右骁卫将军李浑在洛水一线重整大军;并于午时前后向叛军发动了反击;双方在显仁宫东南十里外的鹿角亭展开了激烈厮杀;但卫府军士气普遍不高;再加上东都并没有调兵支援;表现得很冷漠;军官们满腹怨言;结果反击未能奏效;未能把叛军打回伊阙口;暂时只能勉强维持洛水防线。

    当日下午;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李风云接到了东都传来的机密消息;大喜过望;当即命令吕明星率骠骑军和联盟第三军;沿伊水北上;从洛水防线的侧翼;向东都南部方向攻击前进;以进一步威胁东都;混乱东都局势。

    东都在局势迅速恶化的不利情况下;军政两界的政治博弈愈演愈烈;大大小小的政治势力不计代价、不择手段地追求各自的利益;结果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不论是有心还是无心;大家都变成了“风暴”的“推手”;于是乌云笼罩了东都;一场惊天动地的“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五月底;李子雄到了黎阳。

    来护儿以战船将李子雄“羁押”往辽东;但这条船上囚禁了很多李子雄的部属;结果行至河北近海时;李子雄的部属们破囚而出;劫持了这条战船;救出了李子雄;然后驶入大河;逆流而上;日夜兼程逃至黎阳。

    李子雄的“逃亡”;证明了兵部侍郎斛斯政从行宫传来的消息绝对准确。现在李子雄侥幸逃生;但远在西北的弘化留守元弘嗣就危险了;凶多吉少。

    李子雄不待休息;急切询问东都局势。胡师耽当即做了详细述说;杨玄感、王仲伯等稍作补充。

    李风云、李密、韩相国率军攻陷伊阙;逼近东都城下;顺利完成了吸引东都注意力和牵制京畿卫戍军之重任;同时也激化了东都各大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混乱了东都政局;另外联盟军队也在济水、汴水和通济渠一线成功牵制了荥阳方向的官军;而进入河南的联盟军队则把东郡和济阴郡内为数不多的官军逼进了大大小小的城池;至此;从军事角度来看;形势对兵变非常有利;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然而;这场兵变能否成功;关键不在军事上;而在政治上;所以李子雄最关心的不是李风云是否已经杀进了京畿;逼近了东都;而是杨玄感是否已经与关陇人达成了约定;是否已经确定了皇统继承人选;两京的保守势力能否齐心协力一致对抗圣主。

    杨玄感给出了一个让李子雄失望的答案;虽然李风云对此早已做出预测;但李子雄始终心怀侥幸;结果事实证明;李风云再一次说对了;李子雄心里的那点侥幸终于烟消云散。

    “可有其他选择?”李子雄直言不讳地问道;“我们一直做两手准备;代王不行;就选择其他亲王;比如秦王杨浩;他是河阳都尉;有卫戍永济渠之责;人就在河阳;若你托辞相邀;将其诱入黎阳;然后挟之举兵;我们便有了所需大旗;且能威胁到博陵崔氏;如此一来;兵变初期我们即使不能赢得山东人的支持;亦能让博陵崔氏投鼠忌器;迫使山东人不得不冷眼旁观;暂时忍耐。”

    “我们做了其他选择;人选正是秦王杨浩。”胡师耽说道;“我们也想了办法;意图将其诱入黎阳;挟之举兵;但我们的努力失败了。”

    “何解?”李子雄追问道。

    “据我们刚刚从东都获得的消息;越王突然决定请秦王杨浩和观国公杨恭仁左右相辅。”胡师耽看了一眼李子雄;语含双关地说道;“越王目的何在;建昌公应该一目了然;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此刻秦王杨浩已经回到东都。”

    李子雄一听就估猜到了这是东都高层权力博弈过于激烈的结果;可以肯定给越王杨侗出主意必是陷入权力困境的越王府长史崔赜;只是出人意料的是;小小年纪的越王杨侗竟然有如此慎密心思;有如此不凡胆略和魄力;这可不是小孩过家家;没有非凡勇气绝无胆量在群狼环伺之下行险一搏。而尤其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樊子盖、元文都、韦津、韦云起、裴弘策等军政大员竟然没有阻挠;竟然任由越王杨侗把本该属于他的权力全部收了回去。这怎么可能?这里面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无人阻止?”李子雄惊讶地问道;“还是阻止不了?”

    胡师耽一摊手;表示一无所知。东都高层都是强权人物;权力争夺非常厉害;东都政局之所以迅速恶化到今天这种不可思议的地步;与他们热衷于“窝里斗”有直接关系;但就这样一群强势人物;竟被一个看上去柔弱可欺的小孩子压制了;的确让人难以置信。东都权力分散;一盘散沙;这对兵变者攻陷东都十分有利;反之;若东都权力集中于越王杨侗一人之手;越王杨侗一人说了算;东都凝聚力必然增强;防御必然牢固;这对攻打东都就不利了。

    李子雄稍加思考后;冷笑道;“越王好手段;他之所以请回秦王杨浩;真正的用意是打消观国公杨恭仁的顾虑;为杨恭仁复出做好铺垫。”说到这里他看了看杨玄感和胡师耽;问道;“是否有消息证实观国公杨恭仁已经复出了?

    “这一点毋庸置疑。”杨玄感手抚长髯;皱眉说道;“崔赜为了帮助越王守住东都;主动向元氏和八姓勋贵做出了最大程度的妥协;但事情远比崔赜想像得复杂;西京咄咄逼人;国公(李浑)更是步步紧逼;仅靠鲜卑人坚守东都已不现实。东都岌岌可危;我们能看到;崔赜能看到;杨恭仁当然更能看到;以他的个性;绝不会袖手旁观置之不理;所以杨恭仁的突然复出;一方面固然是崔赜所请;另一方面也有他自己的意愿;面对急转直下的东都局势;他已经坐不住了。”

    “观国公复出对东都政局的影响太大了。”胡师耽忧心忡忡地说道;“可以预见;越王的权威会因此凌驾于东都之上;中央诸府和十二位府在与越王的对抗中已落在下风;已再难掌控东都局势的发展。而这影响到了我们的兵变谋划;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