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连累之祸,侥幸侥幸!”

    崔弘升苦笑摇头。坐在下首的崔九、崔孝仁也是相视苦笑,忧心忡忡。事实上崔弘升只是暂时摆脱了危机,如果他在年底前未能彻底解决飞狐叛军这个祸患,那麻烦就大了,两罪并罚,惩罚更严重,相比起来倒不如现在受冯孝慈之死的连累,最多也就是罢职而已,不会有性命之忧。

    博陵崔氏、赵郡李氏做为秘兵刀背后的相关势力之一,虽然因为圣主及其身边的宇文述等亲信迫不得已之下重新起用了刀,向他们做出了妥协让步的姿态,短期内不至于借助各种机会遏制和打击他们,但这种“和谐”局面能延续多久,不是取决于双方的妥协程度,而完全取决于安州的选择。如果安州拒绝接受圣主和中枢的这种“变相”招抚,拒绝飞狐叛军撤进安州,********称霸东北,与中土公开“叫板”,形势的发展就与预期背道而驰了,而圣主和中枢“利诱”不成,目的落空,当然也就开始“威逼”了,极尽打击之手段。

    那时刀复出一事已广为告知,天下皆知,人人都知道圣主有气魄,宇文述有肚量,不计前嫌,任人唯贤,圣主和中枢已经成功破坏了突厥人的离间计,刀复出的使命已经完成,那么圣主与刀背后的相关势力之间的“和谐”局面就不复存在了,该打击的还是要打击,所以未来局势一旦恶化,崔弘升就危险了。

    对于崔家来说,当前危机就是飞狐叛军,只要把飞狐叛军送出关,则万事大吉。

    “明公,此趟古北口之行,可达预期?”崔孝仁虽然知道崔弘升疲惫不堪,需要休息,但心情焦虑,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崔钰、崔九也是极其关注,两眼紧紧盯着崔弘升,非常期待。

    李风云从一开始就以各种理由拒绝飞狐叛军出关,但崔钰等人认为,只要李风云没有在安州站住脚,还需要长城内的大力支援,飞狐叛军出关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然而最近接到消息说,李风云击败了碛东南的突厥大军,突厥人短期内已无法对安州形成威胁,李风云算是彻底拿下了安州,接下来要巩固战果,以应对明年开春后突厥人的反攻,所以不出意外的话,飞狐叛军出关的阻碍已经消失。

    另外更重要的是,崔家与李风云有合作关系。在坐崔家四个重要人物,都知道白发贼就是刀,就是李平原,也知道当初李风云出塞作战的真实意图,而崔钰、崔九更是大胆给予支持,以期未来牟取利益。现在李风云再创奇迹,理所当然要回报崔家,而不是背信弃义,陷崔家于险境,因此崔家对此事还是持一定的乐观态度。

    。。。

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压

    “形势复杂,很复杂。八八读书,。。”崔弘升叹了口气,说道,“某在离开古北口之前,安州方面虽然有所妥协,有退让之意,但因为国内外局势变化太快,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实际上飞狐叛军是否出关,何时出关,已不能取决于安州的态度,而取决于未来局势的变化。”

    崔钰、崔九、崔孝仁面面相觑,意识到事态严重,远超预计。

    “大人,安州形势不好?”崔钰问道,“是不是突厥人的援军到了,马上又要反攻?”

    崔弘升摇摇手,叹道,“白发的野心太大,说得好听一些叫一往无前,殊死一搏,说得不好听就是狂妄自大,自寻死路。”

    “何出此言?”崔钰惊讶问道。

    崔弘升也不隐瞒,直接透露了中枢机密,“白发击败突厥人后,马不停蹄,风驰电挚,直杀弱洛水,要利用突厥人暂时无法威胁安州的有利时机,集中力量击败东胡诸种,拿下东北全境。”

    崔九、崔孝仁吃惊不已,而崔钰则笑了起来,“这就是他的行事风格,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赢了就是奇迹,输了就是死,而他本一无所有,根本不在乎失去。”

    崔弘升不以为然地摇摇头,继续说道,“安州北征,有两个结果,如果赢了,实力大增,割据之势已成,要价必然随之增加,谈判难度更大反之,如果无功而返或者失利,长城内的条件随之苛刻,谈判也会愈发艰难。”

    崔弘升指指案几上的诏令,“如今圣主拿出这一招,看似给了安州一条稳妥退路,实际上大大增加了变数,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白发贼是不是刀?如果白发贼就是刀,官和贼都是一个人,回旋余地就非常大,安东都尉府就能把自身职权发挥到极限,一方面把开疆拓土的武功呈献给圣主和中枢,一方面则凭借这一功劳,把安州所有叛逆的招抚和东胡诸种的归附问题统统解决反之,如果白发贼不是刀,安东都尉府和安州是对立关系,双方没有任何信任,那么安州即便愿意回归中土,其要价之高也难以想象,而圣主和中枢如果为了武功而向叛逆、胡虏妥协低头,不但武功价值大减,威权也再遭打击,所以不难预见,双方达成一致的可能性非常安州自立甚至与突厥人结盟合作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

    白发贼是不是刀,圣主和中枢说了不算,崔弘升和裴世矩等知情者说了也不算,唯有白发贼自己说了算,如果他说自己是刀,他首先就要承担安东都尉府的义务,就是把开疆拓土的武功呈送给圣主和中枢,然后他才能享受安东都尉府的权力,也就是招抚安州叛逆和东胡诸种,但这个权力显然有限,比如李子雄可以赦免却不能回东都,比如阿会正可以封个小官但不能封爵奚王。

    进了官场就要按照官场的规矩来,要严格遵从律法,谁也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为所欲为,所以安东都尉府实际上就是个陷阱,就是个牢笼,白发贼承认自己是刀,等于掉进陷阱,把自己关进牢笼,任由宰割了。

    当然,这还是在圣主和中枢信守承诺的情况下,一旦武功拿到手,东北收入囊中,他们马上出尔反尔,甚至卸磨杀驴兔死狗烹,那白发贼就白辛苦一场,都为圣主和中枢做了嫁衣,喊冤到找不到地方。

    所以,圣主和中枢公开说,白发贼不是刀,这是诱人上当,而白发贼即便是刀,他也不可能承认,不可能眼睁睁跳进陷阱,双方的你来我往很激烈,这就是变数,不确定的很多变数,而这一系列变数必然会增加飞狐叛军出关的难度。

    另外齐王对飞狐叛军“虎视眈眈”,一旦在围剿过程中成功招抚,不但赢得了战功,还增加了实力,甚至还能借此机会顺势夺取燕北的控制权,而飞狐叛军内部也意见不一,有坚守的,有投奔齐王的,有出关的,甚至还有南下永济渠的,一盘散沙。

    所有这些都是飞狐叛军出关的阻碍,而若想克服这些阻碍,仅靠崔弘升、崔氏乃至冀北、幽燕两地豪门世家的力量,还是太困难了。

    崔家四人忧形于色,一筹莫展。

    “不知道这道诏令传到安州,白发会做出何种选择?”崔孝仁突然说道。

    “这取决于安州局势的变化,即便是白发,在安州局势没有明朗之前,他也不会轻易做出决策。”崔九淡然说道。

    “如果他赢了,安州局势越来越好呢?”崔孝仁又问道。

    “无从估猜。”崔九不假思索地说道,“我们看着白发一步步走到今天,虽然他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最终胜利者都是他,我们除了吃惊还是吃惊。同样的事,换做你我去做,估计早就败亡了,最好也就是困守一隅,而白发却已潜龙升渊,鳞爪飞扬。非常人行非常事,我们做不来,不代表他做不来,所以白发即便主动跳进这个陷阱,某也不以为奇,危险中必有一线生机,我们看不到,不代表他看不到。”

    崔孝仁若有所思,沉默不语。

    “飞狐那边可有什么新消息?”崔弘升问道。

    “飞狐那边来了个人,刚到不久。”崔九回道,“某已安排进城,明公若是心急,某现在就去探询一番。”

    “来了个人?”

    崔弘升略感惊讶,崔钰和崔孝仁也是意外。双方虽然有联系,但都是密信往来,以免发生意外,除非有迫不得已之处,否则绝无可能冒险见面。

    崔九急忙解释,“此事与宋金刚有关,而宋金刚又受李思行之托,某不便拒绝,已派亲信接洽,打算了解情况后,再行禀报。”

    崔弘升挥挥手,“速去速回,快快报来。”

    崔九匆匆而去。崔弘升继续向崔钰和崔孝仁了解一些相关情况。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崔九行色匆匆而回,“明公,来了个重要人物。”

    重要人物?崔弘升惊讶了,这预示着飞狐那边出了大事。

    崔九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明公,来者是建昌公李子雄之子,前鲁郡太守李珉。”

    果然出了大事。崔钰着急了,问道,“所为何事?”

    “他要去安州。”崔九说道,“此去安州近千里路程,但宋金刚力有不逮,无法保证他这一路的安全,无奈之下,他只好暴露身份,向我崔氏求助。”

    “他为何要去安州?”崔钰追问道,“是不是飞狐那边出事了?”

    “有个好消息。”崔九冲着崔弘升微微躬身,笑道,“据他所言,飞狐那边已经就出关一事达成了一致,目下他就是代表飞狐赶赴安州,说服安州同意他们出关。”

    “此事当真?”崔弘升喜出望外,而崔钰和崔孝仁也是惊喜不已。

    “他之所以暴露身份寻求我们的帮助,正是有这个倚仗。”崔九说道,“如果没有这个倚仗,没有把握说服我们帮助他,他绝对不敢暴露身份。”

    崔弘升手抚长髯,略一思索,认同崔九的分析,笑容更甚,心中涌出几丝兴奋,如山重负也好似轻了一些。

    “兹事重大,不可懈怠,你亲自跑一趟,确保万无一失。”

    说到这里,崔弘升迟疑了一下,又补充道,“这次,你也出关,亲赴安州,务必见到白发,务必说服他把飞狐叛军撤进安州。”

    这是博陵崔氏的态度,也代表了冀北和幽燕两地豪门世家的立场,关键时刻,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向李风云施压,迫使李风云妥协,否则两败俱伤,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前期所获之利更是丧失殆尽。

    “大人,儿也要去。”崔钰突然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白发非同常人,双方一旦反目,后果严重。儿亲自去安州,白发就算一百个不情愿,也不得不做出有利于我们的妥协。”

    崔弘升想都不想就要一口否决,但崔钰的最后一句话却让他犹豫了。飞狐叛军能否出关,取决于形势变化,而不是取决于白发的态度,如果白发北征弱洛水失败,碛东南牙旗和松漠牙旗两路夹击安州,数万控弦呼啸而下,白发极有可能抵挡不住,兵败如山倒,到那时不要说飞狐叛军出关了,就连白发自己都难以保全,所以崔钰那句话关键,乘着形势还没有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若能说服白发做出有利于双方共同利益的决策,则安州就有可能守住,而安州守住了,飞狐叛军才能出关,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崔弘升摇手,否决了。崔家十二娘子身份显赫,目标太大,上次去古北口就已经很招摇了,虽然遮遮掩掩,藏头露尾,但居心叵测者比比皆是,崔家的政敌也太多,平时可能相安无事,但关键时刻,如果要落井下石,崔家十二娘子的“斑斑劣迹”就是一个最好的攻击目标。

    崔钰看到崔弘升没有声色俱厉地喝叱自己,而是不动声色地摇摇手,当即狡黠一笑,已有决断。

    崔弘升又叮嘱交待了崔九一些细节,最后指指案几上的诏令,“等你到了安州,安东都尉府已经成立,这道诏令上的相关内容也已传到安州。对安州大多数人来说,安东都尉府的成立,是清晰可见的一个回归中土的契机,他们甚至会期盼着安东都尉李平原的出现,但对那些极少数知道真相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一场危机,安州内部矛盾可能因此而激烈,安州有分裂败亡之危。”

    “李子雄、韩世谔、杨恭道、来渊等人的立场一目了然,他们肯定要借助这个契机回归中土,而在他们的鼓动怂恿下,白发的很多草莽手下也会急于回归中土,就连奚虏等东胡诸种也会急切盼望进入中土,所以回归是大势所趋,是利益所向,也是现实所在,安州唯有赢得长城内的大力支援,才能在安州站住脚,才能巩固现有战果,才能在明年开春后阻挡住突厥人的猛烈反击。”

    “白发若逆势而行,安州即便不会立即陷入分裂,也难以阻挡来自长城内的挑拨离间,内部矛盾会日益严重,如此就算长城内持续支援粮草辎重,白发也无法保证他在开春后击败突厥人的反击,而一旦战败,前功尽弃,这又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局面,所以,以某的推断,不论白发真实想法是什么,迫于危机重重的现状,他都不得不屈服于大势,回归中土,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然而,白发不可能眼睁睁跳进陷阱,把自己关进笼子里,他肯定要将计就计,主动出击,让自己站在陷阱外,远离牢笼,牢牢掌控主动权,利用安州来讨价还价,利用安东都尉府来牟取最大利益,让自己持续发展壮大,而安州越强大,就越能从中土敲诈到更多好处,这符合安州所有人的利益,大家当然乐见其成。”

    “那么白发的对策是什么?何时才会回归中土?”

    “这就是关键。”崔弘升说道,“某要求你务必见到白发,原因就在如此。安州回归时间越迟,飞狐叛军出关的时间也就越迟,这对我们非常不利,如果你能从白发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出他的对策,估猜出他大概的回归时间,便能展开针对性的说服,如此一来,即便他在年底才做出承诺,飞狐叛军出关时间拖延到开春之后,也能给某赢得一定的腾挪余地,不至于动弹不得,饱受打击。”

    崔九连声应诺,倍感重压。

    。。。

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

    十月十四,东北,小雪渐止,寒风凛冽。

    步利设阿史那咄尔率选锋军越过弱洛水,打马飞驰,于黄昏时分抵达黑土原上的云丰帐,与早已望眼欲穿的遥辇勒图遥会合。

    双方见面,遥辇勒图大礼相迎,正待寒暄感谢一番,阿史那咄尔已经等不及了,急切问道,“军情如何?可有乌丹城的消息?”

    遥辇勒图急忙回道,“奚军包围乌丹后,只是重兵围困,至今没有发动攻击,乌丹城至今安然无恙。”

    “只围不攻?”阿史那咄尔与牙旗的苏尼马军统帅阿史那晃忽尔交换了一下眼色,眼中掠过了然之色。果然,战局的发展与牙旗的推断相符合,奚军包围乌丹后,只围不攻,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引诱突厥人南下,与突厥人决一死战。中土人的目标就是松漠牙旗,就是突厥大军,只要击败了他们,东北唾手可得。

    那么,中土大军在哪?是在奚族大军的后面,陈兵以待,还是在攻打托纥臣水一线的契丹诸部,以两线作战来故意暴露自己的“软肋”,诱使突厥人上当?

    “外围军情如何?可曾发现中土军队?”阿史那咄尔又问道。

    “形势非常严峻。”遥辇勒图神情沉重,语含惊惶,“我们的斥候军南下渡过苍耳河之后,便遭到数支中土斥候军的阻截,不要说深入松山北麓了,就连落马河都无法抵达,也靠近不了遥来部的落马城,由此我们推断,落马河以南应该有大量中土军队,并且,落马城可能已经失陷,遥来部措手不及之下,可能已经全军覆没,惨遭灭族。”

    对此阿史那咄尔已经有所预料,并不感到意外。中土军队出了松山,第一个要打的当然就是距离松山最近的遥来部,而遥来部在今夏奚族与契丹的激战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根本就抵挡不住中土军队的“攻其不备”,覆灭乃理所当然之事。

    “可有出伏部的消息?是否与大贺咄罗取得联系?”阿史那咄尔继续问道,“如果落马城失陷,遥来部覆灭,奈曼氏必定逃亡红水河,而大贺咄罗得到消息后,必定火速报警于契丹诸部,并向我牙旗求援,但我至今没有接到大贺咄罗的任何消息。你们呢?你们也没有接到大贺咄罗发出的警讯?”

    “没有,至今没有大贺咄罗和出伏部的任何消息。”遥辇勒图苦笑摇头,忧心忡忡,“我们早已派人向出大贺咄罗和出伏部求救,从时间上推算,如果一切正常,也应该有回音了,但是……”遥辇勒图摊开双手,无奈苦叹。

    红水河距离少郎河不过三百余里,出伏部首府长汉城距离遥辇部首府乌丹城也不足四百里,之间虽然隔了一条托纥臣水,但如今河川冰封,一马平川,正常情况下消息传递应该很快,但现在迟迟没有出伏部的消息,最大的可能只有一个,它也遭到了中土大军的攻击,并且同样因为措手不及而惨遭重创,于是自顾不暇,身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