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嫡女谋略-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钰有些诧异,她没想到他对忠勇侯府亦浑然不惧,也难怪,他本来就是这般富贵不屈的性子!甄钰点头叹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以你的才华,问鼎三甲亦不是难事,你是想入朝为官后,再设法替我报仇是吗?”

    丁睿笑笑,怅然道:“我的心思,极少有瞒得过你的时候。”

    听到这话,甄钰心里也颇不是滋味,有些酸酸凉凉的,低声说道:“我曾经以为你和她同谋害我,如今知道不是,我心里亦安然了。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仕途不容易,还是算了吧!”

    “我是真的想帮你,宝——甄,甄姑娘,”丁睿微微皱眉,说道:“她虽然依靠着侯府,可区区一个小妾的身份,还算不得什么,你如此顾虑,是否还有别的原因?”

    甄钰沉默片刻,轻笑道:“便是我不说,你也能打听得出来!”甄钰说着,便将邵琬清冒名顶替回侯府,后来又如何败露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且直言不讳自己在这里头的作用。

    丁睿听得目瞪口呆,震惊了半响回不过神来。他怎么也想不到,这里头竟还有这般曲折的过程,更没想到,郑宝儿的真实身份竟是如此。

    丁睿蹙了蹙眉,搓着手半响不言。

    甄钰知道他在疑惑什么,她先前的报复,完全不把侯府的脸面考虑在内,如今却又多了顾忌,令他一时猜不透她心中所忌究竟是什么。可是有些事,眼前她还不能告诉他,心底隐藏最深的那个秘密,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甄钰轻声说道:“我做这一切都有我的理由,只是现在却不方便说出来。我不想让你插手进来,也正是这个原因。”

    丁睿立刻说道:“你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开口便是,至于这背后的原因,我不必知道。我只想为你做一点事,这是我应该的,就当,让我替屈死的宝儿伸冤吧。”

    甄钰默默的望着他,心中沉甸甸的不是滋味。半响,轻轻说道:“丁睿,你不会后悔吗?”

    丁睿定定的望着她,一字一字道:“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当初太疏忽了,若非如此,也不会害得你这般下场,而我自己这些年,也不必天天生活在悔恨痛苦当中。”

    良久,甄钰垂了眼眸道:“我相信你。你随时都可以退出,只要不将我的事说出去,我亦无所求。”

    “放心!”丁睿定定的吐出这两个字。他曾经充当帮凶害过她一次,那种刻骨铭心的悔痛与无力回天之感令他一度生不如死,这一次有机会重来,他绝对不会再让旧事重演。

    丁睿说着站了起来,说道:“我先告辞,一切等我中了状元再说吧!”

    甄钰眼睛闪了闪,神思有些复杂。

    丁睿笑道:“这一科的状元,我必定要中。”

    听着他这宣誓般的话,甄钰心里涌过一阵感动,点点头笑道:“我亦相信你有此才。”

    丁睿不再说什么,拱手转身离去。

    望着那轻轻抖动的门帘,甄钰的目光益发沉静起来。从枫落湖畔的九首《采桑子》,到寿阳王府与邵琬清的相见,她总算看出了他对郑宝儿还有几分真心,选择对他和盘托出,亦是无奈之举。他总归是要入仕,且他的才华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的,与其让他被别人拉入阵营,倒不如先将他争取过来。

    萱娘与谷郡王成亲之后,二人琴瑟和鸣,夫妻相敬如宾,加之萱娘本就是个婉约柔顺的大方品格,在寿阳太妃跟前伺候亦十分得体,寿阳太妃十分欣慰,对她的喜欢怜爱不免又多了几分。

    三月二十六这日,寿阳太妃便在府中设宴,邀请了众多上京名流贵妇夫人小姐们赴宴,要将萱娘好好的介绍给众人。

    一般而言,这种宴会既是将新媳妇隆重介绍给圈子内众人认识,也有让新媳妇跟着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礼尚周旋的意思。学习这些,无疑是为当家主持中馈做准备。

    众夫人们接到寿阳太妃和谷郡王王妃联名发出的请帖,无不暗赞萱娘命好。

    谷郡王除去腿脚略有不便,也不像外头人传说的那样孤僻古怪,成亲那日,他丰神俊朗的身姿和浅浅含笑的儒雅形象众人都是亲眼所见的。他虽然不在朝中任职,但成亲当日皇帝就颁下圣旨册封新媳妇为郡王妃,可见圣眷依然隆重。那一份家私就不用说了,单看聘礼也看得出来!更重要的是,萱娘这才刚刚进门,寿阳太妃就有将主持中馈的管家权力交给她的意思,这是无数新媳妇为之奋斗多少年也未必能够达到的目标,怎么能不叫人眼热!

    到了这日,众人上得门来,看着萱娘的通身打扮愈加眼热:浅金缎面牡丹折枝刺绣圆领对襟褙子,绯红绣牡丹百褶裙,翡翠落英缤纷的头面首饰,耳朵上坠着杏核大小的南珠坠子,泛着柔和温润的光芒,随着她走动微微轻颤,十分抢眼。

    寿阳太妃笑吟吟的携着萱娘的手,将她一一介绍给来客,萱娘温柔的笑着上前一一见礼,端雅大方,一举一动透着从容。

    众夫人也不是第一次见萱娘,可这一次都觉得与以往不同。虽然萱娘依旧如以往那样温柔和顺,但以往却没有如今所呈现出来的那种由内而外透出的光彩,因这层光彩,使她整个人都变得明媚鲜活起来,令众夫人一时之间都有些恍惚。

    再看看寿阳太妃对她的态度,众夫人心中忍不住有些嫉妒懊悔,若早知如此,她们哪一家的女儿不能够嫁入寿阳王府?哪儿轮得到萱娘一个庶出嫡女来捡这个便宜!

    宴席摆在花园中的木香棚里,众人围坐着说笑凑趣,一面赏花,一面品茗,萱娘在兰嬷嬷的指引提点下一一招呼着众人,安排着各项事宜,不时向甄钰的方向望过去一眼,二人相视一笑。萱娘一早想与甄钰好好说几句话,只可惜今日她是待客的主角,自宾客进门便不得停歇,更不用说抽空说话了。

    计子茜见了这般心中十分不屑,原本听说萱娘嫁给了谷郡王她还幸灾乐祸呢,没想到事实与想象的差距竟是这么大。萱娘如今是皇上亲封的郡王妃,又甚得太妃宠爱,她不敢招惹她,就越发的看甄钰不顺眼。

    “我记得甄妹妹从前与福清公主、谷郡王妃还有邵琬清最是要好的,怎么如今也不见甄妹妹理一理邵琬清呢!光记得跟福清公主、谷郡王妃言笑晏晏,邵琬清倒是常常惦记着甄妹妹呢!可惜甄妹妹怕是早已不记得她了!” 计子茜微微冷笑,竟清亮亮的说出了这一番话。

    众人无不变色,一时间鸦雀无声,面面相觑,个别胆小的,只管垂头欣赏自己手中的茶水,似要数清楚茶碗中有几根茶叶似的。

    计子茜十分得意,嘴角轻扬微微低哼了一声。甄钰不是自来被人夸赞端庄聪慧吗?她倒要看看,被人当成趋炎附势的小人她会怎么想。

    甄钰向她微微笑了一笑,目光中透出几丝怜悯,随后又垂下了头去并不言语。

    计子茜被她的目光激得怒起来,双眸一瞪,没来得及开口桌案下的手便被身旁的母亲狠狠的捏住了。计子茜疼得闷哼一声,偏过脸不快的瞪着计夫人,对上计夫人凌厉的目光她突然有些心慌,似乎自己犯了大错。

    计夫人刚刚压下女儿蠢蠢****的心思,正欲开口,只听得坐在上位的寿阳太妃轻轻咳了两声,不紧不慢的淡笑道:“邵琬清?计夫人,她在你们府上如今还好吧?前几日见着,气色倒还不错!”

    空气中耸然聚起的凝重微微被撕开了一条细缝,众人绷紧的神经也不约而同松弛了下来。

    计子茜脸色一白,随后“腾”的一下臊得发热。她原本只是想要刺甄钰的,不想无意中连寿阳太妃也刺了进去。

    计子茜垂着头,不安的扭着手指,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计夫人慌忙起身陪笑道:“自然还好,再怎么说她也是世澜正经纳回来的良妾,又看在当初邵姑娘的份上,府中断断无人难为她的。不然,前几日妾身也不会带她前来赴宴了!”

    计夫人说这话时,简直是吞了一肚子的苦水,她相信不到明天,她的好亲家一定会原封不动的知道她今日所说的这番话,到时候,又不知要费多少心思,下多大功夫才能解释清楚,可是此时此刻,她又怎么敢不顺着寿阳太妃的意思?

    “那就好。”寿阳太妃笑着点了点头,叹道:“我年纪大了,好多事也管不过来了,一阵想的起来临到要做却又忘了!不管怎么说,邵琬清也是邵心萍的嫡亲侄女,又与你们侯府是这样的关系,她年纪还小,难免一时想左或是被人鼓动做下什么错事,可到底心性不坏,不是什么害人性命的勾当,如今进了你们计家的门,倒要计夫人多多操心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47章 西北战事

    第247章 西北战事

    “太妃所言极是!这本便是妾身责任所在,今儿又得太妃如此提点,真乃三生有幸,妾身感激不尽!”计夫人微笑着回答,心里的火气却是一股一股的拱上来。

    寿阳太妃抬了抬手,含笑示意她坐下,又笑道:“前些时候我一直为郡王的婚事忙着,倒是忘了你们府上这事了! 萱娘,”寿阳太妃说着扬头叫萱娘,笑着吩咐道:“等会儿备上几匹上好的料子、两套头面首饰,派人送往忠勇侯府邵姨娘。”

    “是,母妃!”萱娘温柔的微微屈膝,笑着答应。

    计夫人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半响勉强笑道:“这……妾身代邵姨娘谢过太妃!”

    “这不值什么,该当的!”寿阳太妃摆摆手,又向计夫人笑道:“论理这话不该我来说,你若是觉得没道理,且当我老婆子信口开河罢了!”

    “这是哪里话,得太妃教导那是妾身求之不来的福分,”计夫人忙陪笑请教,寿阳太妃方笑道:“那邵姨娘不懂规矩,你还真该多教教!听说那次在东宫赴宴,可是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你多教教她,往后也就好了!”

    寿阳太妃说着望向萱娘,萱娘会意,笑道:“别的倒也罢了,就是钰儿受了委屈,计姑娘今儿那几句话,倒是冤枉钰儿了!”

    计子茜胸中一梗,忍住了不吭声,甄钰忙起身微笑道:“其实也没什么的,想必,也是她一时心急罢了!”

    计夫人忙叹道:“她本来就是那么个脾气,不懂得好歹,辜负了太妃一番心意,又误会了甄姑娘,怨不得旁人再不敢亲近她!她既然进了我们计家的门,自然会好好****她回转过来。”计夫人心头十分气闷,不过一个耍了花枪赖上来的妾,竟还逼得她在寿阳太妃跟前如此做小伏低,不得不咬牙表下这一番态。从此之后,想要拿捏处置她,就更加难了!计夫人想及此,心里把计子茜恨得气不打一处来,偏生此时还半点也不敢表露出来,连眼角也不敢斜一斜计子茜——知道在座的各位夫人都是个眼睛毒辣的。

    寿阳太妃一笑点头,此事方就此揭过。

    至此,众人见寿阳太妃神情淡了下去再无兴致,也不敢随意说笑,渐渐的也无了兴致,不多会儿,便陆续告辞离去。计夫人的心中越发不安。

    “甄妹妹,钰儿!”甄钰和甄夫人出了寿阳王府,上了马车正欲离去,计夫人的马车突然靠近了过来,计夫人掀起车帘一角,向甄夫人点了点头,眸光轻转望过甄钰,十分不好意思陪笑道:“今日之事,是茜儿不懂事,请甄妹妹和钰儿莫怪!”

    甄夫人心中岂能不无不快?在邵琬清还是计子清的时候她便不喜欢她,无奈甄钰硬是要同她来往,她心疼女儿惯了的,也不忍苛责。后来邵琬清的真正身份被抖了出来,再后来又莫名其妙成了计世澜的小妾,甄夫人除非是脑子进水了才会任由女儿同她继续来往!所幸,在那之前女儿与她也渐渐疏离了,甄夫人心里才算安定。

    谁知今日众目睽睽之下,计子茜好不好的竟然说出了这种话,这不是存心让甄钰下不来台吗?身为母亲,她心里怎么能没有丝毫芥蒂?甄夫人心下且有不平不忿:那邵琬清如今还是你计家的小媳妇呢,张口说别人,怎么不说说你自家?

    计夫人等了片刻仍不见甄夫人回应,心里诧异,扭头瞪着计子茜喝道:“子茜,还不快给钰妹妹道歉!越发口没遮拦,别仗着祖母疼你,我就拿你没法子了么!”

    计子茜不情不愿动了动唇,甄钰倒不稀罕听这言不由衷的话,便笑着拦道:“计姐姐不必如此,我都明白的!”甄钰说着,意味深长的瞧了计子茜一眼。计子茜被她这一望,差一点又勾起火来。

    甄夫人见甄钰这么说了,便也淡淡笑道:“钰儿说的是,不过是小孩子之间的口角,你也不必放在心上!时候不早,我们娘俩也该回去了!”

    “妹妹慢走,改日容我再登门拜访吧!”计夫人含笑点了点头,看着甄夫人的马车缓缓去了,深深的瞥了一眼,若有所思,目光闪烁,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冷笑,足有两三句话的功夫,方轻轻放下了车帘,扬声吩咐道:“走罢,回府!”

    “那计子茜,实在无礼之极,难怪计家接二连三发生这么些事!偏是她家不是旁人家,果然是有些道理的!”甄府的马车里,甄夫人犹自忿忿。谁要惹她的女儿,那是绝对的不行!

    甄钰抬眼望望母亲,无辜的眨眨眼睛,微微的笑了。

    甄夫人瞧了瞧一日不同一日,眉眼越发出众的女儿,见了她这有些不以为然的态度,愈是气不打一处来,埋怨道:“你也是的!娘常常夸你是个明白知理的,怎么这一次这么没有成见,偏喜欢同那邵琬清在一处?亏得后来离她远了,不然后来这事闹出来,连你的名誉都要受损,将来怎么好——”

    说到“说亲”两个字,甄夫人又咽了下去,却是不满的嗔了女儿一眼。

    “娘!”甄钰何曾将甄夫人的脸色放在眼里过,顺势挽着她的胳膊,半真半假的笑道:“娘多虑了,理这些做什么呢!若是说不着好人家,女儿留在家中陪着娘一辈子不也好么!”

    “胡说!”甄夫人瞪她一眼,自己却笑了,责怪道:“姑娘家家的,这些话怎么好说出来?”顿了顿又低哼道:“谁要是嫌我女儿不好,我还不依呢!”

    甄钰心中一暖,依偎着甄夫人咯咯笑道:“我就知道娘最疼钰儿了!”

    甄夫人轻叹一声,顺势揽着她轻轻抚了抚她的头,低垂的眼眸中,满是疼惜怜爱。

    甄钰不经意抬头,对上她温情柔和的目光,心蓦地也变得柔软了起来。脑海中不经意闪过方才计夫人眸底那一闪而过的凌厉,不知怎地,她心里竟有些隐隐不安起来。

    母女两个回府不提。

    离春闱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上京中的气氛不知不觉也平添了几分紧张,无论是头一回还是不知第几次参考,众士子们的心中随着这一天的到来也越来越紧张。原先为了放松而举行的各种诗会也销声匿迹了,这等时候,无人再有这份闲心。

    甄府中,甄克礼也不再出门,在南熏馆看书,休息,每日里甄老爷无论怎样都会抽出时间过去坐坐,指点一番,或者将甄克善兄弟两个也叫了过来,一起探讨。甄钰偶尔也过去坐坐,想起丁睿,心颇难安。

    转眼便到了春闱,看着一袭青布衫的甄克礼登上前往贡院的马车,甄夫人等心上脸上都显出几分期盼和紧张,一颗心放下的同时又紧紧的提了起来。

    就在上京中春闱考试紧张有序的进行之前,谁也不知,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北,大将军梁褚早已悄悄的下了令,西北军兵分三路,各率领铁骑五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悄无声息的向胡人的部落进发,而关于此事的奏折递到上京时,正是春闱会试的最后一天。

    消息传来,朝堂哗然。

    大夏素来重视人才,每一届的科举考试都是国家重中之重的大事,只要不是性命交关关于国之存亡的紧急大事,所有一切都理应为科举让道,让举子们不受外界干扰顺顺当当的考完试,以示国家对人才选拔的尊重与重视。而西北军偏偏选在这个时机自作主张、悄无声息的出兵,惹怒了朝堂一大票重臣,尤以简阁老一派为主。御史们也摩拳擦掌,引经据典、挖空心思写折子弹劾梁褚,内阁会同兵部、户部堂官亦汇聚一堂,议处此事。

    不料,简阁老领头的折子递上去,皇帝见了半点声色不动,反而不冷不热的质问简阁老:“这些年来,旁人不知,莫非爱卿也不知?朕一直在为西北安定未雨绸缪,难得梁大将军将此事放在心上,此次有此魄力主动出击,难不成朕还要治他的罪?如此一来,将来还有谁愿意为朕出力肃清边境大患?”

    简阁老听罢心中凉了大半截,这么大的事皇帝不可能这般漫不经心的态度,如此只能够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此事虽然朝堂无人知晓,但是必定亦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