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笙偷眼瞧了瞧一旁忧心忡忡的厉建章,垂下眼睛,只等散会。(我的小说《重笙》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 下强推了。
明天开始一更保底,专心还债。
大家还有粉红么?求求求!
晚上还有一更。
第七十七章 师父去哪儿?(阆苑仙葩+5,要要,切克闹,粉红粉红来一票)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笙》更多支持!
张寄北和高祁因为政见不合,往常两人也是一见面就冷嘲热讽。
高祁占着忠君的大义,而张寄北却挑动了羽音社里很多乐师对京中玄音阁的不满,占了人心。两个人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得谁。
这一次也是如此,好好的盛会,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文笙跟着厉建章回厉家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便打算起程返回大兴。
在邺州呆了这么多天,她认识了很多乐师,长了不少见识,但文笙私心里却觉着远不如呆在青泥山上和师父在一起的日子自由自在。
所以一完成戚琴的托付,将那新得的琴谱贴身藏好,她便觉着归心似箭了。
同厉家人告了别,文笙和吴伯牵马走出繁华的南街。
吴伯来一趟长晖,抽空上街给家里人买了不少东西,看文笙两手空空,只马背上放着一张古琴,笑道:“这么大老远难得来一趟,不逛一逛买点儿东西,就这么回去?”
文笙想起没有给师父带礼物。
但老王昔那脾气,给他买东西不见得讨好,还不如把厉家的琴书默一本给他。
可也说不定,他老人家早就看过了,对其中有些记载还不以为然。
她牵着马缰绳,沿着大街往前走。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讨老人家欢心。
就在这时候。她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在喊她留步。
喊的是“顾九”。
文笙停下脚步,回头循声望去。
一位锦衫公子带着几个侍从正由后匆匆追来,竟是姚华。
那几个侍从脚步轻盈,在如织的人流中须臾不敢离开姚华左右,文笙登时便想起昨天会上张寄北所说的那番话。
不知这位背景深厚的年轻乐师叫住自己意欲何为?莫不是正逛着街凑巧遇上,要追上来打个招呼?
她等着姚华走近,互相见了礼。
姚华不以吴伯看上去年纪老迈。穿着破旧而瞧不起他,很客气地也打过了招呼,方同文笙道:“顾姑娘。我猜你今天要赶回大兴去,特意早早去厉前辈家,谁知还是晚了一步。”
咦?这姚华竟是专程来找自己的。文笙不免有些莫名其妙,诧异道:“不知姚公子急着找我。有什么事?”
姚华犹豫了一下。似是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脸上带了些窘迫。
吴伯见状便笑道:“姑娘、姚公子你们慢聊,老头子还要再买点儿东西,先去附近逛逛。”
姚华见他误会,脸色更红,连忙道:“别,我就耽误二位几句话的工夫。是这样,顾姑娘。我昨天在寒兰会上见了你,思量很久。觉着有样东西还是应该送给你。”
他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话,却又咽了回去,自袖子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方盒,递向了文笙。
文笙怔住,没有伸手去接,先问他:“姚公子,这是……”
姚华拿着方盒的手没有收回,神情变得郑重起来:“这是对姑娘的一点补偿。虽然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东西,还望姑娘看过之后不要外传。”
文笙见他甚是坚持,只好道了谢,满头雾水地先收下来。
姚华点了点头,同她拱手作别。
文笙和吴伯牵着马走出二三十丈远,回头再看,那姚华已带着亲随消失在川流的人海中。
吴伯在旁笑嘻嘻地打趣她:“快别找了,那大家公子早走得远了,不看看他送了什么宝贝给你?”
文笙将那方盒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端详,不忙着打开,口中问道:“吴伯,你怎么知道他是大家公子?”
吴伯哈哈一笑,得意地道:“你别看吴伯年纪大了,可还没有老眼昏花,你看他穿戴,再看带的侍卫,不说别的,老头子敢打赌,就是咱们知府老爷家的公子都不可能有这等气派。”
是啊,这姚华不知是何方神圣。
等出了长晖城,路上前后不见人烟的时候,文笙按捺不住好奇,在马背上将那方盒打开,盒子里面是厚厚的一摞纸。
打开来看,墨痕簇新。
姚华所说应该不假,他是在寒兰会上见到文笙之后,才生了此念,赶着空儿写出来的。
这竟是一张减字古琴谱,除了减字之外,还密密麻麻标注了许多符号。在纸张的最后,详细标注了这些符号的含义。
文笙暗自不解:“这姚华到底什么意思,专程跑来给我送了张琴谱,说是什么补偿,还叮嘱我不要外传,难道这张琴谱连师父和戚老也要瞒着?他又何时害我有过损失……”
突然之间,文笙脑海中灵光一闪,猜到姚华这送给自己的是什么了。
妙音八法!
看这篇幅,应该是妙音八法略窥门径的第一法。
他说要补偿自己,想必是因为当日费文友答应了李录事,要介绍自己进玄音阁,却因为凤嵩川由中阻挠,害她不得不知难而退。
这姚华大约觉着对不起自己,所以才以妙音八法相赠,就算她当初顺利进入了玄音阁,结果也不过如此。
叫人不解的是,这姚华到底是什么来头,妙音八法是玄音阁的看家绝技,他竟是说送就送,而且明明是凤嵩川、费文友这些人的事,他有什么必要揽到自己身上?
文笙带着重重疑问把这张琴谱放回到盒子里,珍重收好。
她并不打算学习妙音八法。
一则没有搞明白姚华的用意,文笙不想糊里糊涂地受人恩惠。再者,若按老王昔那执拗的脾气,一旦知道她学了妙音八法。只怕立刻就会把她扫地出门,她还想着跟师父继续学琴呢。
回程一路顺利,同样的路,回来比去少用了大半天时间。
文笙回到之前居住的镇子上是在午后时分。
连去带回,加上住在厉家等待的那么多天,文笙算一算,自己这一走竟然快有一个月了。不知道戚琴的伤有没有痊愈?师父那么大年纪了,身体好不好?
云鹭伤得太重,全好利索是不可能的。不过若是伤势稳定,也该搬回来住了吧。
吴伯将她送到门口,戚琴的小院门是虚掩着的,文笙推开院门。脆生生喊了一声:“师父。戚老,我回来了。”不见有人出来,屋子里也没有人应声。
大白天家里静悄悄的,人呢?怎么出去了也不关门落锁?
文笙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快步走到正屋门口,迈过门槛进去。
屋子里有些凌乱,床榻上被褥散落,一旁桌子上还丢着喝药的碗。这到没什么,住着两位老人家。一个还受了伤,本来也不会干净整洁到哪去,可是文笙随手在桌子上一抹,指腹已经变成了黑灰色,要落这么厚的一层灰,恐怕是得十天半个月没人收拾了。
厨房里还有剩饭,早已经变馊发霉。
家里家外没找着人,连戚琴的胡琴和师父的古琴都跟着一起消失不见。
文笙隐隐觉着不妙,若说那二老是有急事离家,不会一点儿都不收拾说走便走,而且他二人明知自己很快会回来,总该留下封书信,好歹告知自己去哪里和他们会合。
难道是又有东夷人找上门来了?
商其和那姓黄的已经死了,他们后头还有个鬼公子。
戚琴虽然厉害,身边却没有云鹭保护,至于师父王昔,那更是白给……
对了,还有云鹭!
文笙飞奔而出,匆匆赶往医馆。
幸而之前云鹭养伤的医馆文笙去过,离着戚琴的住处不是很远,文笙一口气赶至,进去拉了个伙计便问云鹭是不是在。
医馆平素不留病人,为云鹭破例是因为他伤得太重,加之馆主同戚琴认识。
所以伙计一听就知道文笙要找的是何人,没好气地道:“找那位爷啊,没在!”
文笙心中一寒,幸好那伙计又跟着气呼呼地连声抱怨:“刚捡回一条命来就整天往外跑,万一有个好歹,传出去别人还当我们馆主手艺不行,医死了人。你得劝劝他,别仗着底子好就不当回事,不好好养着,落下病根是一辈子的事。”
文笙听得云鹭无恙,似乎正在到处奔走,长长松了口气,问那伙计:“他什么时候回来?”
“那谁知道,有时候一两天,有时候三五天回来看看伤,换换药,什么时候会来,端看那位爷的心情。”
文笙无奈,先跑了一趟青泥山,果然山上还是师徒二人离去时候的模样,她只能返回来,在医馆里强忍心焦等着。
好在没有叫她等太久,入更前云鹭带着一身疲惫回来换药。
文笙一见他不禁吓了一跳,难怪伙计那般抱怨,不到一个月的工夫,云鹭瘦得几乎脱了形,面色苍白透着青,走路都在打晃,一副随时会倒下再也爬不起来的样子。
他的精神也不大好,看到文笙先是恍惚了一下,方道:“你从邺州回来了?”
文笙扶着他慢慢坐下,问道:“我师父和戚老不在家,你可知他们去了哪里?”
云鹭叹了口气:“我发现他们两个突然不见,还是七八天之前。他们接连好几天不来医馆,也没有信传来。你回家去看过了吧,当时就是那样子,我和你知道的一样多。”
“那这些天……”
“这些天我四处托朋友打听,认识的黑白两道都求遍了,官府也报了案,顾姑娘,咱们这次怕是遇上大麻烦了。”(小说《重笙》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路遇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笙》更多支持!
云鹭奔走了这么多天,也不是全无收获。
出事那日是十月十四,到今天刚好是第十天。
据街上碰巧看到的人讲,那天夜里,他有事晚归,走到那附近,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他还当是巡夜的,连忙躲了起来,就见几个壮汉五花大绑扛了两个人过来,他没敢细看,耳听着被扛走的那两人“唔唔”挣扎,应该是被什么东西堵上了嘴。
循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这伙绑匪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提前总要踩点儿,白天必定在镇上出现过。
官府那边没有查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到是叫花子头儿贵哥敬慕戚琴的为人,热心帮忙,召集了手底下众多要饭的、偷鸡摸狗的、还有镇上的闲汉们,询问有没有人注意到那伙外来者。
还真是有。这伙绑匪行事非常嚣张,傍晚就在镇上酒楼用的饭,一共七个人,排场很大,吃饭中间曾把老板招呼进去,叫他给找个拉胡琴的来助一助兴。
戚琴在家养伤,自不可能做这营生,老板找了一对常在酒楼里卖唱的父女前去伺候,不一会儿就被赶了出来。
于是又把那父女俩找了来盘问。
父女两个那天在里面呆的时间很短,只听到几句闲谈。
刚进去的时候。就听那首座上的人问道:“这么说,你是不准备和我们一起回京了?”
这话是对坐在他下首一个四十来岁的短须汉子说的。
那短须汉子还未说话,旁边一人笑着插言:“算了。快叫老闫忙他的去吧,千金大小姐落难,都混到要比武招亲了,谁身手好,就能抱得美人归,这就跟说书唱戏似的,叫我是当师叔的。我心里也痒痒得慌。”
众人一阵哄笑,短须汉子没有反驳,跟着笑骂了一句。
这时候首座上那人注意到父女两个进来。皱了皱眉,道:“不是叫找个拉胡琴的老头儿来吗?”
那当爹的手里也是胡琴,却不知道为什么见这几个人齐齐望来,腿有些发软。不敢自荐。颤声跟他们解释那姓戚的老者听说病了,已经很多天没有出现。
那几人问了问戚琴的情况,便把父女俩赶了出去。
有用的消息只有这么多,云鹭一讲完,文笙便问:“可知道他们所说那比武招亲的小姐是谁?”
云鹭还真打听出来了:“是邺州响马的新当家付春娘。是不是她本人的意思还不清楚,最近江湖上闹得挺厉害。”
文笙登时便想起去邺州途中,吴伯同她讲的百相门门主付兰诚的家事。
这些江湖事,云鹭知道的更加清楚。
“姓闫的既说是付春娘的师叔。那就应当是百相门付兰诚的师弟闫宝雄。这人早年名声不佳,付兰诚虽然没把他逐出百相门。但也闹到师兄弟割袍断义,说是要老死不相往来。打那之后,姓闫的就在江湖上销声匿迹没了动静。看来他是去了京里,不知给哪方势力做了打手。”
文笙蹙了蹙眉,眼下除了担心师父和戚琴的安危,她也担心云鹭伤后的身体,这么连日折腾铁打的人也吃不消。
眼见云鹭满脸的愁容,文笙沉吟了一下,宽慰他道:“对方既然没有当场伤人,必定是上面有命令要活口。戚老和我师父暂时应该没有性命之忧。你好好睡上一觉,养精蓄锐,等明天早上咱们再商量该如何着手救人。”
云鹭也的确是熬到了强弩之末,文笙回到大兴,虽然她年纪轻轻,但云鹭早不把她当成是寻常的十六岁小姑娘看,有人分担,肩上的压力骤减,换了药依言躺倒,不一会儿沉沉睡熟。
云鹭睡了,文笙这一夜就守在医馆,思索着该从何处下手救人。
这帮人行事如此张扬,幕后主使不像是那鬼公子。
而且若是东夷人前来报复,何需绑走,等着文笙回来的只怕是两具尸体了。
也有可能是冲着《希声谱》来的。
不管为什么,这事里透着蹊跷,若是为着“三更雨”戚琴而来,他们把师父王昔一起绑走做什么?总不会分不清楚两位老人家谁是谁吧?
天蒙蒙亮的时候文笙合衣打了个盹,起来简单洗漱了一下,便去和云鹭商量接下来怎么办。
睡这一觉,云鹭看着明显精神了许多,道:“已经过去这么多天了,眼下只好从那百相门的闫宝雄入手,顾姑娘,咱们不如分开两路,我跑一趟邺州响马的老巢,看看那闫宝雄在不在,若是在,我便见机行事。你和吴伯受累再跑一趟长晖,戚老出了意外的事必须要赶紧告诉羽音社的人,看看他们的人在京里能不能帮上忙。”
文笙大致同意云鹭的这个安排,只是她提出来:“去长晖不用两个人,厉家的人认识吴老,我写封信托他送去就行,我和你一起去会一会那帮子响马。”
响马老巢之行无疑是极为危险的,所以云鹭开始未将文笙考虑在内,但她这么一说,云鹭又想起青泥山上自己生死一线之时文笙的表现,叹了口气:“好吧。只是我现在没法和人交手,你自己千万小心。”
戚琴出事,自己无力支撑大局,也许文笙和付春娘见面,两个行事都有些古怪的姑娘家能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如此商定了,文笙写了信,云鹭亲自去求吴伯再跑一趟长晖。
两下里几乎是同时出发,临走时文笙回家收拾了一下东西。将师父赠她的古琴单独包了个长条包裹,带在身边。
两人骑的正是吴伯在响马老巢里讨来的马,离了城镇一路疾驰。周围很快不见了人烟。
马蹄落在泥土路上腾起老大的烟尘,云鹭在马上道:“我思来想去,到了咱们就先按着江湖的规矩拜山。”
文笙凑近了云鹭,大声问:“邺州的响马里面,可有你认识的人?”
云鹭苦笑:“这些人刀头舔血,变动很快,很多只是光听说过名字。再说他们靠打家劫舍过活。里面没仇人就不错了。要不你想想,还能有什么好办法?”
文笙默然,云鹭当年赖以谋生的手段在官府和平民百姓眼里能落个好名声。却也肯定得罪了不少以武犯禁的江湖人。
还不知道付春娘是敌是友,就这么两眼一抹黑地跑了去……
云鹭见她忧虑,道:“实在不行,我就跟他们说实在混不下去了。要入伙。按云某当年的些许名声,怎么也得叫那付春娘亲自见见我,再给我安排个当家的干干。”
别说,看云鹭这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