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求生记-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b7585/
……

第1章 穿越与醒来

    当那把水果刀捅进赵志文的身体时,他是不相信的。

    身为医生,虽然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二把刀,但人体构造还是清楚的。

    捅进去的地方他只瞄了一眼,就知道是脾脏,位于腹腔左上方,与第9…11肋相对。

    说人话,就是脾脏是被肋骨保护着的,寻常人要想用刀,而且是用水果刀,还要不被折断地从肋骨缝里捅进去,没有中彩票大奖的运气是不可能的。

    刀把现在还被人攥在手里,赵志文几乎和对方是脸贴脸的对立而站,那嘴里喷出来的酒气,熏得他直想呕吐。

    对方的眼神从一开始充满怒气的疯狂中渐渐清醒,取而代之的是杀人后的恐慌、害怕。

    血已经从刀口处渗了出来,流速不算很快,但很稳定,赵志文能清晰地感觉到,先是浸透了外面的衣服,接着向下淌,很快就把左边的衣兜,包括衣兜里他随身携带把玩的那颗文玩核桃给浸湿了。

    黑暗缓缓从四周将他包围,远处只留下一团钱币大小的光亮,而他就像一个溺水者那样,下意识地拼命朝那光亮而去。

    意识慢慢从无边的黑暗中苏醒过来。

    头脑昏昏沉沉的,身上绵软无力,像是高烧退却后的感受。

    赵志文想起自己是被上门的医闹恼羞成怒下捅了一刀,现在没死,那是抢救过来了?

    这里是医院?黑漆麻乌,伸手不见五指的,不像。

    自己算是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帮外科那帮孙子说话才着的道,不应该是这种待遇。

    身上的被子,不知多长时间没洗了,硬邦邦的,味道挺大。

    头上身上痒得厉害,抓都抓不过来。抓到肚皮的时候,却发现肚皮上没有刀伤,还有头发,什么时候这么长了?

    这里肯定不是医院。赵志文根据身上那床被子、身下那硬邦邦的垫子和垫子下传来的持续又稳定的暖意完全可以确认。

    自己怕也不是自己了吧?赵志文摸摸自己的脸,一个三十岁老男人该有的唏嘘的胡渣子没有了,只有一张摸着发干,还有几道裂口的小脸。

    这。。。是穿越了吧,身体不是原来的身体了,那应该是魂穿,头上不是辫子,那就不是清穿,那就好,实在不想头上顶根辫子。

    看这躺着的环境,穿越后的处境不太好啊。

    黑暗中不知又过了多久,终于有扇门打开了,些许光亮透了进来。

    一个妇人,衣服是补丁摞补丁的,昏暗中也看不出什么颜色,一只手端着个热气腾腾的碗,悄无声息地走到床前,灰扑扑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醒了?志文。感觉好点没有?”

    “昨晚可把我和你爹吓坏了,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发烧呢。还好周郎中没有出诊,你爹才帮你抓了副药。不然可凶险。”

    妇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用另一只手按上赵志文的额头。

    “嗯,烧退了。来,起床,娘给你做了碗糊糊,趁热喝了。”

    赵志文早就饿了,没有反应过来这个娘还是叫他志文,爬起来接过碗,也不顾烫,就稀里呼噜地喝了几口。

    胃里舒服点了,才有空打量碗里那黑乎乎的糊糊,口感较粗,应该是高粱吧。

    又想起刚才妇人叫他志文,嗯,名字没变,不用担心有人叫自己反应不过来了,就不知道还姓不姓赵。

    就着光亮又看了看这小身板,七岁,还是八岁?就这发育不良的样子,十岁也有可能。

    身下不是床,是土炕,不大的房间里只有几个凳子,家徒四壁。

    三两下喝完糊糊,把碗递给应该是他娘的这个妇人,犹豫了下,还是开口问道:“娘,什么时候了,我想下炕。”

    “不再歇会儿了?志文,天才亮呢。”志文娘关切地说。

    “不歇了,骨头都睡疼了,起来走走。”说完志文就掀开被子,也不要他娘帮忙,把炕边那满是补丁的棉衣棉裤穿好,套上鞋子,慢慢地跟着出了这间小黑屋。

    外面是稍大一点的堂屋,一张方桌旁坐着一个汉子,正捧着碗喝糊糊呢,听见响声,放下碗,看见志文和他娘走了出来,“怎不再躺会儿,天冷,小心着凉。”边说边用手擦了下嘴。

    “没事了。”志文知道这面相憨厚的汉子应该就是前身的父亲,只是现在就要叫爹,始终有点开不了口。

    旁边条凳上一个小女孩,刚把脸从碗里抬起,“哥哥,你吃饱了吗?我碗里还有,给你。”说完把碗朝志文递过去。

    就着门外透进来的光亮,志文看见那碗里的糊糊不知比他刚才吃的那碗稀薄了多少,嗯,算是浓一点的米汤吧,他爹碗里的,还有他娘要吃的,应该都是这样的吧,心里明白自己这是享受了特殊待遇,虽说是因为生病,但也生出些许感动来。

    看着小女孩面色焦黄的小脸,尖尖的下巴都赶上后世的网红了,一边伸着舌头舔着嘴唇上的糊糊,一边还把碗抬着要递给他,志文的心里酥麻酥麻的。

    “不用了,哥吃饱了。”志文倒想多说几句话,但前身实在没有给他留下什么记忆,连父母和小妹的名字都不知道,生怕多说多错,说完这两句就闭口不言。

    不过转念一想,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能有些什么记忆,就算不知道父母的名字,也是正常的吧,只是不知道平常是怎么称呼那个看起来四五岁的小妹的?

    正低头琢磨呢,旁边志文娘开口了,“囡囡长大了,知道关心哥哥了。”

    “那当然了,我五岁了嘛。”囡囡边吃边嘟囔着。

    “赶快吃,不然凉了。志文你走动下也好,咱郑家男儿身子骨没那么弱。想当年我郑三发着烧还赶山路呢。”志文爹把话接过去。

    “嗯,姓郑,那我现在应该叫郑志文了。小妹叫囡囡。”志文心里想道。

    “行了,他爹,老黄历就少提了。这都腊月了,马上要过年了,你在县城里帮那个老爷干活的工钱拿到手了吗?”志文娘边吃边问。

    “要断粮了。”志文娘紧接着小声地在郑三耳边说了一句。

    “明天我就进县城结工钱,放心。”

    父母在饭桌旁絮絮叨叨地说话,而志文则慢慢踱到门口,透过门缝朝外看去。

    明显是寒冬季节,应该还没有下过一场大雪,天空中稀稀拉拉地飘着零碎的雪花,仅在地面浅浅铺了一层,从门口的脚印看,刚盖过鞋面。风倒是挺大,呼呼的声响能让人起鸡皮疙瘩,不时从地面卷起一团雪粉又吹向天空。

    高高低低的山包,盖着雪却依然嶙峋的地面,光秃秃的山顶,山腰和山脚有稀稀拉拉的枯树和荆棘,不远处的山坳里,有房屋汇聚在一起,看样子是个小村子。

    这地形,应该是陕北。毕竟从后世穿越过来的,陕北高原虽然没去过,但这地形地貌,志文在网上也是见识过的。

    再根据自己的视线高度和门外的环境,郑志文很快明白自家住的应该是窑洞。

    回头一打量,果然,室内上下左右都是泥,刚才忙着说话和想心思,没注意。

    现在吃饭这儿大点地方,算是堂屋吧,还有个灶台,家里吃饭、唠嗑、会客等等应该都在这儿。

    视线所及还有两道门,自己刚从其中一道门出来,那两个洞就是一家四口的卧室了吧。

    陕北呀。看现在这自然环境,肯定不是唐朝了,唐朝陕北的生态应该还是不错的。

    根据自己的发型和郑三头上的发髻,可以把我大清排除了,如果不是那几个绵延上百年的大乱世,最有可能的是北宋和大明。

    不过志文觉得还是大明的可能性更大,北宋的时候,陕北可是边境,是与西夏交战的战场,应该不会这么平静。

    就不知道现在是哪个皇帝在位了。

    郑志文不是学历史的,明朝的皇帝也就知道朱元璋和朱棣,还有崇祯皇帝,那个木匠皇帝天启也知道些,在崇祯之前,这得归功于穿越前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说天启喜欢做木工,还有点印象。

    从门缝灌进来的寒风打断了郑志文的思绪,激得他打了个寒战。

    连忙转身向洞内走去,忧心忡忡地胡思乱想着。可千万别是崇祯皇帝啊,他倒记得崇祯年间陕北一直闹旱灾,年年颗粒无收,整个陕西都是流民的大本营,要不然李自成、张献忠也不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了。

    想开口向父母打探下,又觉得他们未必知道现在是什么年代,地点,村名他们肯定知道,但隶属哪个县哪个州府就未必知道了。

    平白无故地乱问,容易露馅儿,算了,慢慢来。

    走回饭桌旁,看见他们吃的那糊糊,志文头又大了起来,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自己恐怕都得吃这玩意儿了。

    还有这身上的棉袄,又硬又冷的,真的是难以御寒。

第2章 炫了个富

    第二天一大早,郑三早饭都没吃就急冲冲地出门,要步行几十里的山路,还有积雪,不走早点,晚上不一定能赶回家。

    志文娘做饭的手艺的确不错,这粗粝的高粱糊糊,也被她弄得还能入口,志文吃出了高粱原本的香甜。

    凭着这一手好厨艺,四里八乡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的,都请她主厨。遇上家境好,手头也大方点的,还能从主家带点剩菜回来吃。

    刚进腊月,村里的秀才老爷就开始为年祭做准备了,怕忙不过来,志文娘被请去帮厨。

    和兄妹俩吃了早饭,留了些吃的,让郑志文晌午热了和囡囡一块吃,照顾好囡囡,志文娘也出门了。

    临出门前乐滋滋地告诉志文兄妹,说今晚应该能带点好吃的剩菜回来了,听得刚从后世穿越过来,前世已经多少年没吃过别人剩菜的郑志文暗暗撇嘴。

    收拾好碗筷,志文感觉病已经完全好了,看看门外风小了不少,就打算趁着肚里有食,身上有劲儿,出门踩踩点,探探路,了解下周围情况。

    牵着囡囡出了门,看看不远处的小村子,再看看自己和囡囡这小胳膊小腿儿,还有那层积雪,志文就打消去村子的这个念头,兄妹俩很有可能在半路上就回不来了。

    算了,就在自己家窑洞的这个小山包周围转转吧。

    地方不大,周围七七八八的有四五户人家,都是在这山包挖窑洞住。

    偶尔遇上个把大人,囡囡远远地就喊上了,叔、姨什么的叫得挺甜。志文也就跟着喊,一开始还担心不认识人,喊人吧,不知道叫啥,不喊吧,又没有礼貌,这下好了。

    旁边两户人家姓胡,一家兄弟两个,叫大柱和二柱,大柱要比志文大点,十多岁了,二柱和志文差不多,另外一家姐妹两个,就叫大妮和二妮,五六岁的样子。名字真够简单的,不过想想古代的识字率,志文也就释然。

    自己的名字居然没那么简单粗暴,志文心里有点疑惑。

    和这兄弟姐妹四人聊了会儿天,总算知道这村子叫前山村,县城叫什么小孩子就不知道了,还没去过。

    村里的秀才老爷是大户,村里的地大部分都是他的,志文娘这两天去帮厨的就是他们家。

    提到秀才老爷,几个小孩莫名地兴奋起来了。

    “志文,你娘去给秀才老爷做饭了?”这是大柱在问,眼里跳动着羡慕嫉妒恨的光芒。

    “是啊。”志文被这眼神弄得莫名奇妙。

    “囡囡,你上次分我吃的那小块烙饼可真好吃啊,香的我都舍不得咽下去了。”二妮边流口水边说。

    这地主家的烙饼,肯定放油了,能不好吃嘛。志文心里吐着槽,算是明白大柱那迷样眼神的由来了。

    “我娘要是今天再带烙饼回来,明天分些给大家吃。”囡囡倒是不小气。

    “志文,你家今年还租不租地种了?”大妮却是有点看不上自家妹子那没出息的样子,转移了话题。

    什么情况,我不知道啊。志文暗暗叫苦,拿眼睛斜瞟囡囡,指望小丫头能回答。

    “爹说了,租地种田还没他在县城给人做家赚的钱多呢,还是不种了。”囡囡倒没让他失望。

    “俺爹说了,庄户人种田才是根本,”大妮哼了一声,“不种田就是不务正业。”

    还要再说,大柱连忙开口打断,“好了好了,我们小孩子别管那么多。”可不能让大妮把人得罪死了,以后还得混点吃的呢。

    原来是到自家面前找优越感来了。

    “你们家都种着地?”志文突然开口。

    “那当然。”大柱和大妮居然异口同声地回答,二柱和二妮连连点头,一副我骄傲的神情。

    到底是农业社会啊,这手工业者被农业工作者鄙视。

    “自家的地?”志文是真不知道这两家的情况。

    四个小孩却是一下子泄了气,有气无力地回答:“租的,租秀才老爷的。”

    志文暗自撇撇嘴,还不是给人打工的,口中却道:“哦,那咱们几家都是给秀才老爷家做事,一样的,一样的。”

    又站起身,“囡囡,饿了吧,回家吃饭了。”

    四个熊孩子彻底没声了,倒是眼里的熊熊火焰把志文给吓了一大跳。

    囡囡胸膛抬得高高的,志文被拉着走了好大一截路,见那四个小孩还在原地没动,这时间不早了啊。

    “囡囡,他们咋不回家吃饭呢?”肚子不饿吗,志文心想。

    声音还有点大,四个小孩都听见了,头全低了下去。

    “别逗他们了,哥哥,”囡囡拉着志文的手晃了两下,低声说道,“咱们家中午的这顿,爹娘是不让声张的,不过村里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了。”

    啊?自己这是用三顿饭,在吃两顿饭的人面前炫了个富?

    志文呆了。

    吃完饭,志文不打算出去转了。一是问不出什么,二是节省体力,就算比其他家多吃一顿,那么点吃的,能干啥,走两步就消化得差不多了,还是躺着吧。

    晚饭一开始是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进行的。

    志文娘果然带回了囡囡期盼已久的剩菜一条吃剩一半的红烧鲤鱼,那四个熊孩子明天没得吃了,这鱼可不够一家四口分的。

    志文本不在意这剩菜的,不过咕咕叫的肚子还是出卖了他,全然不顾他的面子。

    郑三也赶在晚饭吃完前回来了,两手空空的,看来是没拿到工钱,见着志文娘有点悻悻的。

    志文娘没露出太失望的表情,应该早有思想准备了。

    只是吃饭的气氛却有点沉闷了。

    “别着急了,他爹,”志文娘开口了,看来是想活跃下气氛,“志文的束我前两天就交给王学究了。”

    “啊?你交了,交的啥?”郑三忙不迭地问。

    “一袋一百斤的白面,应该够了吧。”志文娘说,“我问过以前在他那儿开过蒙的人家了,还没我这个够份量呢。”

    “够了够了,这大半年的都够了。”郑三说道,“唉,你哪来的白面呢?”

    “找秀才老爷的管家借的,”志文娘把取了鱼刺的一块鱼肉夹给囡囡,“本来腊月间人家是不借的,不过听我说是借了给志文交束的,就爽快地答应了。”

    “秀才老爷还是挺看重读书的娃娃的。”郑三感慨,“这回亏得你,不然志文开蒙的事儿,又得往后拖了。”

    开蒙?上学吧。志文听着父母的对话,心里想到。

    这么穷的人家,借粮也想要送孩子去开蒙,嗯,说明读书人很受重视,那应该不是乱世了。

    还好还好,志文放心了。

    “过两天雪停了,我就带志文去王学究那儿,咱们年前就把这拜师礼给行了,免得夜长梦多的。”郑三有点兴奋,想尽快把志文开蒙的事儿搞定。

第3章 要开蒙了

    当天晚上,志文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地无法入睡。

    愁啊,为自己和这已有了些微感情的小小四口之家的活路发愁。

    从后世穿越而来,对历史大势略知一二,但自己一个学医的二把刀,目前来看,并没什么用。

    就连即将来临的开蒙,志文也没有丝毫优势。

    虽然上学的时候读过《黄帝内经》、《伤寒论》什么的,但和满篇之乎者也的四书五经比真不是一个段位的。

    郑三看来是要让他走读书、科举的路了,北宋和大明,都是文贵武贱,以文治武,身处和平年代,不论是想要身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哪怕是小富即安地过过小日子,读书科考那是不二之选。

    胡思乱想了好长时间,刚有点睡意,尿又急了。

    起身解决完问题后,听到堂屋隐隐传来低低的谈话声。嗯?爹娘还没睡,这是躲着在说什么呢。

    志文胡乱套好衣服,轻手轻脚地潜到门边听墙根儿。

    “你大伯,白天又让老四来借钱了,”志文娘语气透着不满,“被我回了。”

    “没借就没借吧,”郑三赞同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