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血-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成了何越的头等大事,随之而来的大量公文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何越正埋于一堆公文中的时候,情报部部长周薪进来,脸上带着一脸喜悦对何越道:“秦王,刚刚赵昊传来消息说长孙嵩已经病逝,长孙浩目前两万魏军正在太行山附近,他有意向我们投降。”

    何越抬起头道:“确实是个好消息,长孙嵩自从广平郡往北方撤走之后,我们一直抓不着他,现在拓跋焘身死,他们就很难在聚集起来。我们要趁着这个机会将这些人解决掉。对了,高阳郡等地的情况处理地怎么样了?”

    “冯奕已经接收了高阳郡、曲阳郡和武邑郡。檀道济已经约束手下不再北上。不过目前动乱的地方还比较多,比如新近接收的高阳郡、曲阳郡和武邑郡都还有人叛乱。另外范阳等地以及幽州还不稳定。”

    何越点点头,对周薪道:“现在虽然大面积的战争已经差不多都已经结束了,但是各郡县的叛乱肯定会变得更多。应该有许多的鲜卑贵族由明转暗,一些投降的魏军将领也会阳奉阴违,这些就是你们情报部的事情,及时现及时处理,还要跟宣传部的人相互配合,稳定这些郡县的情况。”

    “秦王,现在拓跋焘已经身死,魏境也被我们以及宋军全部占据,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对宋军加大力度进行刺探?”

    何越摇头道:“先不急,等看情况再说,如果我们占据的地盘叛乱不多能够很快安定下来,就不要急着跟宋军交恶,要是不行,我到时候会通知你应该怎么办?如果这些地方长时间平静不下来,只有用其他的办法了。”

    周薪离开之后,李度跟他擦肩进入何越的书房内,何越示意他坐下之后,问道:“那件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我们的人还在跟高巨连接触,目前还没有结果,但是传来的消息表示,高巨连提出的要求很高。恐怕难以谈妥。”

    “高巨连有什么要求?难道他还想让我们让出幽州?”

    李度点头道:“确实如此,高巨连真是夜郎自大,不仅如此还威胁我们说然要向刘义隆称臣。”

    何越哑然失笑道:“好像每一个向刘义隆称臣的都没有好下场,乞伏炽磐如此,沮渠蒙逊也是这样,另外吐谷浑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让我们的人告诉高巨连,让他乖乖地给我缩在辽东,如果敢西进半步,后果自行负责。”

    “秦王,现在我们大战之后,要是高巨连再跟我们重启战端的话,宋军可能会觊觎南方,虽然檀道济还不足以北上,但是湘州在被我们抽调了大量的人手之后可能会有危险。”李度无不担心地对何越道。

    “嗯,那么就让常鸣远带军南下湘州,先给我稳住湘州,另外派人前往建康跟刘义隆达成协议。东面要尽快平定下来,加派人手对投降的魏军将领进行监视,他们稍有异动,立刻拿下。虽然拓拔魏已经覆亡,但是他们毕竟在河北数十年,死灰复燃给我们闹出点事情极有可能。”

    由于以往何越对于异族治下的城池一律将胡人杀尽,所以事情办起来非常顺利,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口不足。但是现在高阳幽州两地大部分都是胡人,如果一味将他们杀尽,极可能便宜了高巨连和刘义隆,所以何越不得不接受一些魏军将领的投降。

    治理战后地区远比打战更加麻烦,何越现在是很想从南郡政务院调派人手北上。不过现在投降的魏军将领依然很多,那些文官未必能够压制得了。

    幽州被郭烈等人拿下,拓跋焘身死,秦军进入平城,拓拔魏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何越一举灭掉,形势突然转变。

    消息传到建康,刘义隆喜忧参半。喜的是拓跋焘这个强劲的对手终于死了,宋国不用再面临异族的入侵。忧的是何越的突然行动让刘义隆好几个计划没有来得及实施,而且中山等地也没有按照事先的设想被自己占据。(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互防备

    义隆让檀道济带兵北上,即便是明知何越会从中获利惜,主要的原因是宋国之内真正能够被他控制的土地并不多。/江州、扬州、徐州等地士族云集,政令下处这些豪门大族多半阳奉阴违。唯一的例外就是刘裕北伐时打下的青州和豫州,另外收复的半个衮州也在刘义隆的掌握之中。

    深知没有足够的势力是无法驱动豪门士族为我所用,因此刘义隆才会让自己极为忌惮的檀道济带兵北上。

    檀道济北上之后先夺相州城,再取冀州,青州从东面进夺取魏国沿海郡县,前方将士用命,能够有这样的战果已经十分不错。刘义隆也知道檀道济已经是尽力了。

    但是问题是拓拔魏败得太快了,中山高阳一带,还有云中幽州两地,被何越以摧枯拉朽之势拿下,完全不给自己任何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才是让刘义隆感觉烦闷的事情。

    原本以为拓跋焘在平城可以阻止秦军东进,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机会,若是檀道济在何越攻占平城之前拿下冀州,那么宋军便可以奋力北上抢夺幽州。

    幽州对于刘义隆来说至关重要,虽然高巨连对自己朝秦暮楚,可是只要给予他足够的利益便能够联合高句丽对何越进行压制。

    但是何越却将拓跋焘拖在平城,以骑兵奇袭幽州,又在中山派驻大军让自己对幽州无机可趁。最可气的是拓跋竟然在最后被自己的中常侍毒杀,这让刘义隆连寻找战机从何越手里多占有两个城池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宋军拿下地城池大多富庶,而且远比何越更多,但是这些城池所占的地盘太小,还被何越团团包围。

    见刘义隆回宫之后便一直愁眉不展,虽然叫自己来议事却是一言不,江夷心里叹气。在众大臣面前,刘义隆对檀道济能够拿下相州冀州两地极力赞许,可是跟何越相比,檀道济却是有所不如。正如因为如此刘义隆的压力变得更加大。

    “如今长城以南,只剩下我们宋国和何越地秦国,与其他时期不尽相同,何越地处西面,我们却在东面。巴蜀宁州虽然表面上属于我们管辖,但是尽在何越的控制之下。南方交广二州,我们虽然经营多年,但是何越一直抓着苍梧郡不放。荆湘两地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却被何越牢牢掌握在手中,再北方我们虽然有郢州,可是何越却能够据断汉水。不论是地理还是城防洛阳都比不上长安。而且何越还有更大的西秦,凉州,并州。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相比地。如今拓拔魏已经覆亡,我们跟何越的战事迫在眉睫,别说是战胜何越就是如何防守都变得非常困难。”

    刘义隆说着擦擦脸。忐忑不安地表情表露无疑。

    刘义隆虽然不会亲自领兵打仗。但是论眼光绝对不会比拓跋焘差多少。宋国如果能够众志成城应对何越地话。东西交锋未必就会输给何越。可是这是不可能地。在宋国之内豪门士族盘根错节。有太多地可趁之机。而另外一个让刘义隆头痛地事情就是江东河道纵横。水运达。可是能够快行动地八轮战船技术却掌握在何越地手里。何越地水军根本不是宋军能够相比地。这一点就让宋军未战先输。

    “陛下。虽然何越形势国力都比我们更胜。但是如今当务之急不是要跟何越抢夺一城一地。而是要内清豪门。外结援军。何越手下军队虽然能战。但是残暴不仁。北方柔然。辽东高句丽跟他们都有矛盾。还有西面吐谷浑也跟秦国还过争执。所以只要我们加以利用便能够让何越疲于奔命。”

    江夷地建议颇合刘义隆之意。问道:“那么现在我们要如何结好外援?”

    “吐谷浑称臣于我们。理应先接纳。高句丽虽然朝秦暮楚。但是只要我们宽宏大量。高句丽便是可用之兵。原先拓跋焘许诺将幽州割让给高句丽。何越如今却占据幽州。同时对高句丽以兵相挟。若是我们派出使册封高巨连为幽王。马上能够让高句丽和何越再起战端。反正幽州不在我们手上。高句丽若是能够攻下幽州固然是好事。即便攻不下幽州也能够让何越损兵折将。而我们在冀州伺机而动。要是有机会马上攻下中山高阳一带。迫使何越退出太行山以东。”

    若是何越能够退到太行山以西。那么宋国地地盘和形势就不会输给何越。至少也能够跟辽东各国合作与何越抗衡。那么就只

    方地交锋了。

    刘义隆点点头,接着问道:“那么柔然呢?虽然柔然被拓跋焘摆了一道之后,便销声匿迹,但是他们地方数千里,不下于何越。我们又应该如何应用?”

    “柔然地处北方,即便是遣使通好也需要时日,可以暂缓。如今大战之后,不管是我们还是何越都会暂时休战,我们可以趁此刻先联络各方。”

    “好。不过若是要跟何越争胜,留檀道济在北方恐怕不好。何越跟檀道济眉来眼去让朕颇为不放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刘义隆这话正合江夷之意,忙道:“太尉位高,不宜再掌兵权,理该将太尉调回京师。北方军事可由到将军统领再辅以殷将军便足以镇守冀州。城重地,非皇族不能镇守,至于人选陛下斟酌。”

    “那就让江夏王刘义恭镇守城,朕重新派人镇守青州。到彦之和殷仁景守冀州。对了,还有一件事情,大军久在外地颇为辛苦,在冀州留下足够守军之后,其余地可以重新调回豫州或衮州,靠近京师也方便运转粮食。”

    刘义隆跟江夷商量过后,马上将檀道济调回建康,同时削减北方的军队。

    太原郡太守府内,李度向何越道:“秦王,高阳、范阳、幽州三地虽然还有些许叛乱,但是大致上已经趋于平静,檀道济被刘义隆召回京师。到彦之督率冀州诸军事,中山等地要生战事地情况可能性变得很小。如今在太行山东面,我们驻军四十多万,国内空虚,此刻战事已经基本平定,应该回军各处。”

    “确实,四十万大军人马消耗太多,应该回军各地。这事情你们总参谋部给列出详细计划,交给我参阅。不过高句丽在辽东跃跃欲试,幽州又有太多胡人的留下十万军队,由郭烈、叶括、王陌三人统率。

    平城盛乐历来是柔然觊之地,所以也应该多留下一些人马,另外统万城过于重要,丢失统万城直接威胁关中安危,让梁津回统万城坐镇。”

    李度点头应是,接着道:“秦王,如今拓拔魏已经覆灭,我们地政务院一直设在南郡,是否应该将政务院迁到长安?”

    何越想了想,对李度道:“事实上我觉得长安不是处理政务的好地方,我更加着意洛阳,只是洛阳在刘义隆的手上。不过现在南方随时可能生战争,将政务院留在南郡,确实有些危险。你派人跟范文俊好好商议一下,看能不能让6云大叔荣休回长安先草建政务院,等到时机成熟再将政务院迁回长安。”

    “好,我会派人通知范文俊,或我亲自南下跟他商谈。另外我们的军队似乎过于庞大,现在拓拔魏已经灭亡,是否需要削减兵员?”

    何越摇头道:“现在还不是削减兵员的时候,一来如此多的军队要裁员必须有安置的地方,二来战事初定,没有良好的管理,士兵就成了土匪,再说虽然我们拿下长城以南的土地,可是北方还有柔然,西南还有吐谷浑,辽东还有高句丽、库莫奚、契丹。现在裁员徒然影响军心。不过现在我们的军队确实太庞大,负担太重。”

    “那应该如何处理?”

    “正规军可以不用动他,这次参军的预备役军队让他们复员回家,但是要额外奖赏。最好让范文俊弄出一个政策来,把这批人留在关中附近,反正关中地广人稀。另外多余下来的军队也不要闲着,开山辟田,修桥造路,比如太行山古|太小,行军不易,可以加宽,同时修筑关卡。这非常重要,万一东面生战事,并州的军队可以迅东进支援中山。”

    这段时间来,秦军一直没有闲着,跟拓拔魏不断交锋,几年来断断续续积存的粮草早已经告罄,现在的军粮都是从南方转运上来。这一点李度非常清楚,若是现在暂时罢兵,数十万人只要有一半人回去屯田,就能够给长安减少不小的压力。

    “秦王,对于宋国,我们现在要怎么办?”李度向何越问道。这些问题总参谋部早已经商议过,但是没有何越的意见,总参谋部都不敢直接将计划拿出来。

    “刘义隆暂时不要去管他,如果他一直跟我们相安无事,那算他有本事,目前我们最大的事情就是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再就是对付高句丽。”(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苦笑君臣

    部分秦军从占领区撤离,由于大量的胡人在这些地所以许多郡县可以看不到一个胡人,这些郡县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叛乱生。在幽州和高阳郡等地方,何越的秦军依然保持了大量的驻军,所以这些地方的胡人纷纷开始向别的地方迁徙。

    这样的迁虽然是迫于战乱,但是这对于刚刚占领了这些地方的何越来说却十分有好处。这些离开久居土地的胡人不仅分散了力量而且对所在土地不再有那么强烈的要求。

    意识到这其中的好处,何越在军队撤离之后没有多久就从南郡的政务院调派了不少的行政人员到并州幽州司州来。

    随着这些行政人员到达占领区之后,这里的局面也逐渐趋于缓和,这让驻守在幽州的郭烈放下心来。后方各郡不再出现动乱,郭烈等人就能够集中精力地应付高句丽在东军队。

    何越大部分军队从魏国占领区退走,镇守在赵郡的到彦之松了口气,在檀道济被调回建康之后,刘义隆虽然让他觑准时机对秦军进行攻击,争取北方更多的土地。可是何越四五十万军队在北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现在何越退兵让到彦之心里放下大块石头,同时也具备了争取北方更多土地的基本条件。

    建康城皇宫之,刘义隆向跪在自己跟前的檀道济道:“太尉请起,赐座。”

    “臣不敢。”

    刘义隆看着檀道济脸上出一个笑容,见檀道济这么说也不勉强他,道:“现在拓拔魏已经灭亡,虽然我们这次收获颇大,但是并没有得到范阳幽州之地,如今跟高句丽之间相隔了一个十万秦军。看来何越对此也非常清楚,所以他们才会从盛乐用骑兵奔袭幽州,先占据这个要地。现在拓拔魏灭亡,天下只剩下朕跟何越,以太尉之见,接下来我们应该要怎么做?”

    覆灭拓拔魏刘裕时期江东地大计,虽然是跟何越联手,但是这样的大目标总算是完成了,对于接下来的宏伟国策,刘义隆心里还没有底,跟何越是战是和还没有具体定下来。即便刘义隆对檀道济极为忌惮,可是这样巨大的国策还是必须要下问檀道济。

    檀道济对于此事显然是经过精地考虑,见刘义隆问起忙回答:“虽然何越占据了幽州不过有利有弊,他们的好处在于使我们不能跟高巨连连成一线,弊处自然是要时刻面对高巨连的进攻。高巨连自从兼并北燕之后,他们的势力就急剧膨胀起来,除非何越能够长久陈兵于幽州,否则高巨连必然会跟他争夺渔阳。现在拓拔魏覆灭,秦国的军队开始逐渐退回关中,至少何越在现阶段并没有要出兵辽东的意思。”

    大战之后秦军疲惫。这必然地。就算何越地秦军再能征惯战。毕竟是血肉之躯。所以何越地大军大部分退回关中休养生息。

    刘义隆也正是感觉到这段时间有机。所以才下问檀道济地意见。对于何越秦军地了解。宋国之内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檀道济。

    檀道继续道:“如今大战刚定。何越肯定会让军队屯田关中。一来让战士好好休息。二来开辟田地增加粮草以备下次行动。还有就是他们可能会针对高句丽一些特别地攻城器械。”

    “你地意思是何越现在在养精蓄锐要对付高句丽?难道不是要对付我们?”

    檀道济笑道:“何越以收复失地为名起兵北伐。所以在刚刚兼并拓拔魏地土地之后。不可能立即食言对付我们。而我们跟高句丽结交对何越颇有威胁。既然不方便对我们直接用兵。何越肯定会事先削弱我们地威胁。对付高句丽。何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因此臣认为何越对高句丽用兵是必然地。而且不出两年何越就会攻灭整个高句丽。”

    说着檀道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义隆见他模样奇异。问道:“你有什么说话尽管说出来。”

    “天下虽然一分两半,何越居于西北,我们居于东南,若论繁华,何越实在不及我们,除非他能够将益州据为己有,否则在财力上依然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以形势论,我们就不如何越了。天下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何越居高临下占据明显优势,而且秦军水军比我们要好得多。秦军占险要,扼水路,我们东南虽然繁华但是却处于被动。”

    檀道济说起地形,刘义隆心里颇有些不~,在地

    越确实占有极大的便宜,这也是刘义隆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