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公子请站前面。”小太监估计是受了李林甫的好处,这不由的让赵志大感幸福,真是有人铺路栽树,有人专门乘凉啊。“真是县官不如现管。”赵志背后的一家伙突然小声冒了一句,赵志扭头一看,却是个相貌堂堂的家伙,估计就是一愤青了。
“进士及第二十四人。觐见!!!!”小太监回唱道。
台阶上另外一小太监立刻接了过去:“进士及第二十四人,觐见!!”
赵志只好当先带着二十四人分成四行八列沿着左侧地台阶往上走去。
含元殿里,百官云集,当然最大的boss还是坐在龙椅上一身金黄色袍子地李隆基。
“叩见陛下,五黄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志无奈。在小太监地耳语下实打实的跪了下去,老老实实地叩了三个头。然后伏地不起。
“力士,宣圣旨。”李隆基并不叫赵志他们起身,反而是冲身边的胖子高力士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荣四海,繁万山,天宝初年,四方安定…………,钦此!!!”高力士嗦地念了足足有两分钟,才冒了赵志最熟悉的一句。
“谢主隆恩!!!”虽然赵志完全没听明白高力士念的是什么东西,不过看惯了电视剧的赵志也知道这时候就这么一句台词了。不过同时赵志还挺佩服高力士的,起码能识字的太监不多,能读得这么顺畅的,就更少了。“平身吧。”李隆基这才道。
赵志迅速的爬了起来,早跪的膝盖头疼了。
“朕今日在含元殿举行大典,甄选人才,你们二十四位都是户部挑选出来地佼佼者,都是十年寒窗的有心人。今日起,你们终于能一圆梦想,天下幸甚,朕心也甚为宽慰啊。”李隆基含笑道。
“陛下,虽然二十四位俊才都是学识卓著,不过老臣和诸位同僚更想知道的是,到底哪位能成为陛下的门生呢?”李林甫接话道。
“呵呵。爱卿不必心急,今日有的是时间,反正文武百官都在,不妨大家跟我一起来考校考校,日后你们的这些晚辈也好熟悉熟悉。”李隆基呵呵一笑,道:“在场的这二十四位,都是文章好。才情高。并且有人推举的,想来也不是一时半会之间能分出高下地吧。诸位爱卿有什么话。不妨一起说说。”
“启奏陛下,微臣对陛下刚刚的话颇有些微词啊。”秦斯人这个老家伙立马站了出来,笑眯眯的道。
“哦?”李隆基一伸手:“讲!”
“陛下刚刚说道,二十四位都是文章好,才情高的,这的确不假,可是一时半会分不出高下,那就不一定了啊。”秦斯人说着还暧昧的看了赵志一眼。
“哦?”李隆基露出颇有兴趣的表情。
“回陛下,这二十四位进士及第地才子之中,微臣以为有一位,定然是状元头名的不二人选!”秦斯人抬起头,一副很是寂袅的表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咦!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位才子的鸿鹄远志和高尚情操,在这句先天下之忧而忧里表露无疑,试问陛下,能写出这种文章的人,不让其独占鳌头一展抱负,情何以堪?”
“好!好!”李隆基拍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错!谁写的?”
“此人正是扶风县学子,进士及第,赵志赵梦枕。”秦斯人对赵志使了个眼色。
赵志估摸着这是要自己站出来一步好叫李隆基看个清楚了,于是抬腿超前迈了一步:“草民参见陛下。”
“抬起头来。”李隆基道。
赵志只好抬起头来,对李隆基抛了个媚眼。
“是你?”李隆基显然记得赵志。“正是草民,”赵志急忙道:“那日陛下微服私访,草民亲眼见到陛下铁面无私,刚猛果敢的为长安城挖出了田司武这一大毒瘤,在下心仪万分,今日得见天颜,万幸!!”
李隆基被赵志一顿猛拍,心情大好,哈哈哈笑了几声,定了定神,喝了口茶:“征西赋就是你写地?”
赵志连忙点头:“正是草民。”
“不错,不错。”李隆基一拍桌子:“你果然有点抱负,知道居安思危。……你地推荐人是李林甫?”
“回陛下。”李林甫站了出来:“微臣去年初有幸得到了一本《梦枕诗集》,一读之下居然无法松手,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赵公子,两人一时间成了忘年交,举才不避亲,微臣这才大胆做了举荐人。”
“居然连李爱卿也如此推崇,赵志,你的诗集呢,呈上来与我一观。”李隆基道。
赵志急忙从袖子里抽出诗集,递给过来地小太监。
李隆基打开诗集,笑眯眯的念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赵志,你还挺有些多愁善感的味道啊。”
赵志大汗:“回陛下,那个,那个草民认为,天下万物皆是有情,得情者方能看透情,看透情者方能得大道,故此这种,一试也是无妨。”
“有点意思。”李隆基点点头:“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人选都提出来,朕一一考量。”
“这就完了?”赵志大汗;“似乎还没能抓住李隆基的心啊。既然来了,那就要混个状元,不然自己这么天时地利人和,再叫人家抢了老大,可不是亏死了?”
( )
快乐到死(九)
“回陛下。”李林甫站了出来:“微臣去年初有幸得到了一本《梦枕诗集》,一读之下居然无法松手,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赵公子,两人一时间成了忘年交,举才不避亲,微臣这才大胆做了举荐人。”
“居然连李爱卿也如此推崇,赵志,你的诗集呢,呈上来与我一观。”李隆基道。
赵志急忙从袖子里抽出诗集,递给过来的小太监。
李隆基打开诗集,笑眯眯的念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赵志,你还挺有些多愁善感的味道啊。”
赵志大汗:“回陛下,那个,那个草民认为,天下万物皆是有情,得情者方能看透情,看透情者方能得大道,故此这种,一试也是无妨。”
“有点意思。”李隆基点点头:“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人选都提出来,朕一一考量。”
“这就完了?”赵志大汗;“似乎还没能抓住李隆基的心啊。既然来了,那就要混个状元,不然自己这么天时地利人和,再叫人家抢了老大,可不是亏死了?”
李隆基冲台下扫了一眼,笑眯眯的道:“二十四位进士中,除去赵志就再无人才了么?再无人举荐?”
“草民毛遂自荐!”赵志身后一男子越众而出,也是跨上一步,到了赵志身边跪了下来:“王阅。自以为无论是才华,经略,都不输任何人,苦在无人推荐,今日斗胆,毛遂自荐。”
赵志有些发愣。这样都行?急忙抬头看了看李隆基地表情,可惜距离太远。无法揣摩圣意啊。
“哦?这倒有点意思。”李隆基打开面前的书札,读了出来:“王阅,进士科成绩第二,问策文章第二,不错。不错。你刚刚说你自问才华,经略都不输任何人,倒是不怕有自夸的嫌疑哦。”
王阅急忙磕头:“回陛下,草民三岁识字,五岁起就熟读诗经,十岁上四书已了然于胸。十五岁各地寻遍,再无可读之书,后游历各地十年,研读道家经意五年,故此敢有以上一说。”
“哦?”李隆基大喜,自以为发掘到了人才,更何况这个王阅读的是道经显然极对自己的胃口,不由的高兴了起来,语调中都露出了欢喜之意。
赵志一听这个风情万种地“哦”字。心里可慌了起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急忙举手道:“陛下,我也有话说。”
“赵志?你有什么?”李隆基被赵志举手打断了话,微微不悦。
“回陛下,刚刚这位王阅说道自己无论什么学识都不输给任何一人,我倒不信了。”赵志低头道:“草民斗胆求陛下给个机会,容我问他几个问题。”
李隆基点头道:“好啊,要比试么,不过你若是问地问题难不倒他。你这个状元位置怕就不保了。”
赵志急忙道:“多谢陛下关心。草民现在问他三个问题,如果他尽数答了出来。我愿意退出状元之争夺。”
“王阅,你以为如何?”李隆基冲王阅问道。
王阅可难住了,赵志这高姿态一摆出来,明显是站在了完全的主动,这言下之意很明显就是说赵志一输了赵志退出,自己输了自己退出,这样可大大不妙。王阅想了想,道:“回陛下,如果微臣回答不出赵公子的问题,那在下也想请教赵公子三个问题,如果赵志能回答的出来,在下不但退出,并且愿意拜赵公子为师。”
王阅此话一出,众人都是哗然,要知道那时候拜师是很严重的事情,王阅这手玩地也算漂亮了。
赵志听了整个就是一苦笑了:自己问的问题他是肯定答不出来了,可是他问的三个自己怎么答的出来?李隆基却已经笑道:“今天算是有趣了,好,朕给你们做公证,你们互相问吧。”
赵志无奈,只好问道:“我的第三个问题,你听好了,第一个,为什么打雷下雨的时候,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第二个,蝴蝶什么时候最危险?第三,现在又七千八百五十二个人,每人有七千八百五十二文钱,一起有多少文?”
“赵志?你这出地是些什么问题?”李隆基笑问:“我以为你要问些什么策略啊,兵马啊,古书啊,典故之类的。”
赵志一躬身道:“回陛下,这第一个问题问的是大家都见过却都没注意过的问题,第二个,因为王阅说他游历各地十年,我想问问他卓越的见识。第三个问题只要是个账房都能算出来,不过关键就是时间的问题了,总不能等个半天再告诉我答案吧。”
李隆基笑道:“果然不按常理出牌,王阅,你可知道这三个问题?”
王阅知道咯屁啊,赵志一出问题王阅就知道自己被阴了,打雷下雨见的多了,可是到底哪个先哪个后自己都没注意,更别说为什么了。至于蝴蝶,哪里可怕了?最后一个总不能问皇上要个算盘当场来吧,问得皇上问了,只好无奈的道:“是啊,赵志公子出题过于出人意料,草民夸口了。”
李隆基也没出意料。打了个哈哈:“赵志,你先赢了三题,不过我倒是想问问,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赵志嘿嘿一笑:“因为眼睛在耳朵前面啊。”
李隆基微微一楞,旋即哈哈大笑。整个朝堂上也都哄笑起来,李隆基冲赵志指了指。贷要骂时,赵志接话到:“开玩笑了,其实眼睛所见地都是光,耳朵所听地都是声音,而光跑的比声音要快的多。所以虽然天上的雷公和电母虽然是同时打雷闪电,可是我们看见的和听见地却不是同一时间。”
李隆基听了,笑道:“有这么一说么?”
赵志笑道:“陛下只要做个试验就好了。这含元殿门口下的台阶尽头有个门,陛下可叫一人拿着个旗子举着,在那边,嘴巴里喊话手里同时挥动旗子。绝对是先看见挥动旗子再听见声音。”
“真有此事?”李隆基好奇道:“那就李爱卿去看看?什么结果回来告诉我。”
李林甫立刻和个小太监去了,过了片刻果然回来报告:“赵志说地果然正确。”
李隆基点了点头:“赵志,这你是如何得知的?”
赵志嘿嘿一笑:“回陛下,草民最喜欢一句话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平日里看到了些事情,都要多想,多问,那心中的疑惑迟早能解。”
李隆基点了点头。渐渐地对赵志有了兴趣:“那你说地那个什么蝴蝶,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是个故事。”赵志笑道:“就是说有只蝴蝶在某个地方轻轻地煽动了下翅膀,不想却导致了几个月后海边地一场大风暴。”
李隆基不可思议的道:“竟然有这种事?”
赵志解释道:“这就好比某人在大街上捡到了一文钱,结果呢用这一文钱就去买了个烧饼,吃了烧饼之后,忽然肚子痛,慌不择路之下就在一个小巷子里拉了肚子,而另外一人路过小巷子里,恰好又一脚踩到了那滩秽物上,结果就忍不住骂了起来。可是小巷子里住的那户人家心情也是不好。听见那人骂,两人就吵了起来。最后两人的争吵就导致了最后两户人家大打出手,死伤三人,实在是惨剧。可是谁也没料到那事情的其因其实就是因为一文钱。”
李隆基听赵志说完,若有所思地样子:“赵志,你这故事是不是想说,万事皆有不定性?”
赵志急忙露出崇拜的申请:“陛下就是陛下,难怪能统领万民!!!果然一语中的!!!”
李隆基微笑道:“古怪的题目,最后一题你也有答案了吧,咱们就不说了,现在就轮到王阅问你问题了。”
王阅听了,立刻点头,心里早就有了打算,这个赵志他是听说过的,要是普通的问义什么的自然考不倒他,一定要用些新奇的招数:“第一个问题,前年我在广州曾经碰过一个番邦人,学了几句异族语言,我想问问,他们口中的你好是哈罗,那么再会是怎么说地?”
赵志狂汗,这个王阅却是急到顶了,哈罗都搞出来了。
“王阅公子,你说错了,不是哈罗,而是哈喽!他们的再会是古德拜,我说的可对?”
王阅一呆:“赵公子果然见闻广博,在下佩服之至。”
赵志嘿嘿一笑:“哪里哪里。
李隆基一楞:“赵志,你说的什么?”
“回陛下,这个事番邦人口中的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草民这次是侥幸回答对了,我看不如就算我与王公子打和,您看可好?毕竟日后咱们都是同僚。”
李隆基闻言点头,而王阅见赵志连这个番邦语言都能回答得出来,自己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来有什么问题好问,这样也好,虽然赵志是肯定赢了,可是自己还能保存点面子,看来状元是无望了,指望还能得个第二什么的也好。
这么一商量,王阅自动退出了竞争,李隆基再次询问了下诸位大臣。最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高力士,名帖呈上。”
高力士立刻送过一个黄色地书札来,李隆基从桌子上拿出一根笔来,点了点朱砂,在书札上赵志的名字上划上了一道红杠。身边的高力士见了立刻高声道:“任奎年,进士科头名状元。扶风县,赵志!”
赵志被点了状元之后自然皆大欢喜,一番庆贺之后,赵志被拉出去“游街示众”了,虽然知道内幕的人很有不少。可是赵志任然无所谓地在黄马上得以非常,接下来地三日游街好歹是出尽了风头,而且每日走中饭晚饭都有人请客,自然了,如今地人想巴结赵志都来不及呢,因为这届地状元李隆基可是一早就放了话了。迟早是户部地主事人。
赵志可不想搭理这些事情,他的观念那就是过一天算一天,而且经过田司武一事之后,赵志几乎是什么也不缺了,跟没了追求似的,要不是赵志知道了这大唐盛世没多久好折腾了,他才不会再做别的事情了,整日养老就好了。
说起田司武,赵志游行这三天。他可是憋的够呛,从落了堂之后,一直就没见过赵志地面,急于出去的田司武几乎每日都跟老头嚷嚷着要见赵志,不过赵志忙的很呢,哪里有空理他?
状元府地李隆基命了择日兴建,作为天子门生的赵志,每日必进宫见见李隆基,算是走过场,不过赵志原本设想中的与李隆基促膝谈心。带这个渐老的李隆基到处乱玩地局面并没有出现。估计是时候没到,要么就是俩人命理不和。赵志并没有和李隆基的关系打的多好。
三日游街过后,赵志总算是找到了休息的当儿,可是赌场里已经有了一大堆事务等着自己处理了,当务之急就是妓院保护费的问题,其次就是海南岛上的事,再有就是赵志的味精厂继续要开起来,这么些天没卖,可是存了不少货了。
赵志首先找来了大个子,大个子在这三日里已经好好的安慰安慰了他老婆和他老娘,昨日已经送了他们回了扶风县了,而刘老也已经带着赵志嘱咐给的一超级大红包回了扶风县为赵志口述立碑立传去了,一个小工变成工头,变成场主,变成状元爷,多吗牛b地传奇?
“这回你们要弄个大店面,大张旗鼓的卖!以前的关系都给我拉回来,店面弄的越华丽越好,再不用跟做贼似的了,周哥就是店主,你就是跑堂的,这个处理意见你满意不?”赵志问大个子。
“满意,满意。”大个子这回亏吃的不小。
“不满意也是对的,”赵志笑道:“过些日子再给你调动工作吧,如果你表现好的话。”
周监工苦着脸:“可惜上回的银子抄家都没抄回来。”
赵志笑道:“怕什么,我都不怕你怕什么?你们这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