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祁镇自幼即位,信宠王振导致了土木堡之变,全国精锐葬送在瓦剌大军之手,敌军以少胜多大获全胜,朱祁镇却遗臭万年。土木堡之后,朱祁镇被俘,再往后送入南宫之中,郁郁不得志,若不是王振的暗中保护,和后来卢韵之进京后的保护,怕是自己早死在南宫之中了。
当年朱祁镇一时兴起,送给别人一把小刀,这就成了收买看守图谋不轨,差点被拉去砍了头,每每想起这事儿来,朱祁镇依然是一身冷汗。
再后来夺门之变,自己重登大典,又成了为了皇上,开始依然被人认为是昏君,也难怪,经过连年的征战,百姓皆是民不聊生。每次刚刚平缓下来定是又要东征西讨,百姓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没有参军的百姓更是生不如死,因为打仗打的就是钱,所以税负的增加让百姓更加难熬。
胜利的消息接连传来普天同庆,而大家都明白,这仗是非打不可,否则外族入侵,沦为奴隶的感觉天下大明百姓可不愿意尝试,看到明军的接连获胜,终于有人开始夸赞朱祁镇,说他文攻武略样样精通。再到后来,卢韵之平定四海,着重发展大明的民生经济,同时也重视农业,如此大明的百姓越过越好,市面上也有人对朱祁镇歌功颂德,好像忘记了曾经朱祁镇的耻辱和犯下的那些不可磨灭的错误。
朱祁镇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当上几年明君,全是托了卢韵之的福,这实际说起来算不得朱祁镇的功绩。如今他要做一件事,惊天动地,恨不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以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一个圆满的结局。
天顺八年正月十六日,朱祁镇命人草拟遗诏,罢宫妃殉葬!
朱祁镇的确做到了大明第一位废除殉葬的皇帝,不管是开朝皇帝朱元璋,还是南征北伐的永乐大帝朱棣,或是朱高炽,朱瞻基都做不到。可是看起来向来昏庸的朱祁镇做到了,而且不觉让人拍案称赞。
自古以来,帝王死后,除了皇后和太子的母亲,也就是说未来的皇太后们不用跟着殉葬,以及少数藩王的母亲不陪葬以外,其余的嫔妃包括侍女还有宫女以及少量太监都需要跟着皇帝一起入土为安。意在永世伺候皇上,让皇帝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也不孤单。杀死后埋葬的尚且好说,有的直接是活人活埋,还有的切开脑子浇灌水银,而这一切都在人活着的时候。服毒之类的是不准用的,生怕毒药反应引起的呕吐弄脏了身子。
残忍至极为的就是不破坏躯体污染墓穴,以全尸陪伴皇帝。嫔妃们不少年龄正值葱葱,却被关在冰冷的墓穴之中,绝望痛苦且漫长的死去,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朱祁镇是个善良的人,他不是不聪明,经历过这么多就算是个傻子也能变精明了。可朱祁镇向来是个善良的人,他不愿意狠下心来办事,如果说他唯一狠心的安排,就是对石亨的处理,不过这也是借助于卢韵之的威慑力和再次蒸蒸日上的国力以及日渐完善的系统。对王振如此,对朱祁钰亦是如此,即使夺门之后也没有杀死这个背叛自己的弟弟,对当年一起在瓦剌受难的难兄难弟,朱祁镇也是保持了苟富贵勿相忘的诺言。误认为卢韵之被困后,朱祁镇又一次的善良,他宁肯用江山换卢韵之的性命,虽然有些许无奈,但真情日月可鉴。朱祁镇的性格注定不适合当一名腹黑狠心,阴险狡诈的君主,因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可是,朱祁镇是个好人。
于是乎,生命终结之前,朱祁镇又一次善良了一把,免了殉葬。百宫啼哭,发自肺腑的哭泣,他们喜欢这个好人朱祁镇,在他们眼中此刻的他不是皇上,而是一名爱自己女人的丈夫。同时众嫔妃也为自己劫后余生而庆幸,因为她们早就做好了必死的决心,什么好东西都带在身上,生怕随时被拉去殉葬。怎想到如此大幸从天而降,大悲大喜之间交融一处,纷纷痛哭流涕。
曹操死前没有吩咐军国大事,反而吩咐让自己的夫人们都遣退了,愿留下来的在外宅颐养天年,年轻的要改嫁的也随她们去吧。
朱祁镇身为皇帝,虽然为了顾及祖宗颜面不能让嫔妃改嫁,却一再交代反复叮嘱,切不可违抗自己的遗命,不管是朱见深还是群臣劝谏都是不允许的。曹操和朱祁镇,一个枭雄一个平庸之主,两人却在这一方面达成了一致,不得不说他们都是看破生死之人,他们也都是伟大的人。
天顺八年正确十七日,数声哀嚎和撕心裂肺的哭喊传出宫中:皇上驾崩了!
朱祁镇的一生结束了,三十七岁的朱祁镇离开了这个荒唐的现世,一生中既有令人咬牙切齿之处,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卢清天望着朱祁镇的禁闭的双眼,默默地叹息道:“走好,我会竭尽所能的为你守护好大明的江山,天顺的结束,既是你的结束,也是号称天的卢韵之的结束,该换年号了,哎。”
第三十六章 并尊
天顺八年正月二十二日,朱见深即皇位,定年号为成化。
天顺八年二月十二,上天顺帝谥号。
然而从这一刻起,后宫又开始了不得安生的勾心斗角,其中有夹杂着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一切都源于皇贵妃周氏。
周贵妃的儿子当了皇帝,她就升格为了皇太后,钱皇后本就是皇后,现在皇太后的位置算是天经地义,徽号先行选定为慈懿皇太后,但还未敲定。这时候周贵妃开始处处排挤钱皇后了,心想你一个又瞎又瘸的女人,竟然霸占了皇后的位置这么多年,最可气的是一生无所出,到头来和自己这个皇帝的母亲竟然平起平坐了,还提前选择徽号,这怎能让周贵妃舒心。
于是乎,周贵妃处处排挤钱皇后,并且对徽号的事情很不满意,有人在周贵妃的暗指下开始朝议此事,曰:“钱皇后乃病废之人,不足以称皇后,至先皇驾崩,钱皇后也一生无所出,那哪里来的皇太后之说呢?依微臣之见,应当遵循宣宗朝的先例,如同废胡皇后一般废钱皇后。”
“依你之见?你所见可谓是无父无君,天理不容,鼠目寸光之见。”一人扬声喝道,大家寻声看去竟是李贤,那大臣虽然后周贵妃撑腰,却不敢与李贤顶撞,李贤可是先皇指定的顾命大臣,同时大家也都知道,他的背后是那个掀起几番波澜残酷无情的卢清天。
当然也有不怕死的,此刻站了出来对道:“可是皇上生母应该为尊,怎能让两宫并尊,所以依下官之见应该撤去钱皇后徽号,让皇上生母先选定后,再给钱皇后尊徽号。把周皇太后立为第一皇太后,这样才是正理。”
李贤看了看说话的那人,原来是夏时,此人乃周贵妃的亲信太监,李贤一瞪眼说道:“你这是下的太后懿旨还是自己胡说的?”
夏时顿时哑口无言,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一想万一要是说错了,可不能推到周贵妃身上,否则周贵妃必定责罚自己,到时候靠山没了大臣再围攻那可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不如揽到自己身上,孬好不计的还有周贵妃可以保住自己的一条性命,毕竟周贵妃可是当今皇上的生母,是皇太后。于是夏时说道:“是我自己的想法!”
“你一个宦官,属于内官,这等朝堂大事儿怎轮得着你插嘴!”李贤说道:“先皇遗诏早就定下来了,你一个宦官说改就改,难道你比先皇还要地位尊贵吗?”
夏时顿时不敢再接话了,再接下去别说周贵妃能不能保得住他,说不定拳脚相加就得把他打死在大殿前,这事儿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这帮文官打起架来比武官还不要命。
大学士彭时也入了阁,此刻言道:“我认为李大人说的有道理。列祖列宗与天地神明在上,皇上应该以孝治天下,哪有仅尊生母不尊嫡母的道理呢?”
见两位重臣都发话了,朝中众人纷纷引经据典,誓死不许这样,跟周贵妃顽抗到底,周贵妃派人去请卢清天,却被告知卢清天去游山玩水了,只能作罢。其实昨日卢清天才见过李贤,托付了李贤不少的事情,已然把李贤当做国之栋梁去发展了,并把他纳入了密十三当中。
李贤是什么人,国之重臣啊,当年埋在徐有贞身边的一颗棋子,敏锐的发现了密十三的组织,虽然不知背后到底是谁操控的,但果断的并与其联合,共同毁灭了徐有贞。后来卢韵之给李贤说明了真相,李贤拜在卢韵之门下,但卢韵之并未准许他加入密十三,但这些年李贤的扶摇直上,与密十三是脱离不开关系的。
总之李贤的身份和势力加之朝臣的鼎力支持,让周贵妃不得不暂时罢手,可是她并未放弃,反而旁敲侧击于朱见深,希望他能帮自己夺得最尊贵的位置。朱见深感情最深的人是万贞儿,其次就是卢韵之,当然他并未发现此时的卢清天已经不是自己的亚父卢韵之了。
万贞儿已经是密十三的成员,虽然不参与平时的行动,也不太听从号令,可是依然是组织内的人,万贞儿是那朱见深就更是了,虽然没明着说,但谁不知道皇帝朱见深是卢清天的义子,而李贤就是卢清天的人,他们本就是一势的。周贵妃虽为朱见深的生母,可是并不是从小养育朱见深长大的,当年被锁到南宫之中,周贵妃为了避嫌,怕引火烧身所以连见都不见朱见深,至今朱见深还记忆犹新童年的悲惨,所以对这个自己的生母,也只是有生之恩,没养之义,更没有多少感情。
本来周贵妃以为朱见深得一口答应下来,帮着自己,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却未曾想到朱见深也同意周贵妃和钱皇后同为皇太后,同尊同荣的意见。周贵妃惊讶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暗自垂泪一番,然后天天跑到卢清天的府衙去。
身为皇太后,她却天天出宫去找卢清天,卢清天又是个鳏夫,说起来不太好听,可是为了这半辈子都“忍受”的憋屈,和以后的尊贵,周贵妃也豁出去了,不过说是憋屈,也只是她自己这么认为罢了。
卢清天终于“回来”了,虽然他并没走远,只想避开周贵妃,可他没想到你周贵妃竟然这么有毅力,以皇太后的身份天天来府上,于是也只能相见。但结果没有意外的是,卢清天也支持并尊的提议,因为卢韵之对钱皇后的敬仰梦魇是知道的,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放纵周贵妃。
周贵妃大失所望,卢清天也相应的做出了补偿,答应为英宗朱祁镇的地宫中修三间相同的墓室,这样一来周贵妃和钱皇后百年之后也可以同样葬在朱祁镇的地宫之中,也算是对周贵妃的补偿了。周贵妃比较满意这个结果,因为朱祁镇的遗诏上并没有提到与她同葬的愿望,只提到了钱皇后。
天顺八年三月,也就是朱祁镇驾崩两个月会,正式给钱皇后加徽号,慈懿皇太后。那一天,周贵妃没有吃饭。
第三十七章 选后
这个徽号是嫡后才有的,皇帝生母按祖宗的规矩是不允许有的,相对应徽号的还有谥号,也就是带有帝谥及太庙之内,周太后自然没有。可是卢清天却许诺他可以给他加上帝谥,并且徽号也即将选定,等过些日子风平lang静了再上封,如此一来既照顾了群臣的面子,再者也遵循了祖宗的规矩。而合葬也是只有皇后才可以享有的待遇,况且朱祁镇的遗命也特别强调和钱皇后的合葬,没提及旁人。如今周太后有了徽号,还可以合葬,按说该该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周太后依然死心不改,嫡后的待遇是不够的,她还想图谋着嫡后的名分。
天顺八年五月,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下葬于裕陵,卢清天写祭文颂朱祁镇,读至一半泪洒当场,让众人见识了铁血柔情的一面,却不知这泪是为卢韵之而流的。朱祁镇一生荣辱皆与卢韵之相关,身为梦魇的卢清天一读起来就想到了卢韵之,自然会情不自禁,毕竟是在一个躯体内生活十几年。
葬罢,卢清天御风离去,犹如仙人一般,密十三的摊子越铺越大,卢清天疲惫不堪。此刻他才知道卢韵之究竟有多累,当年不光要经营构造密十三,还要应对朝中的各方势力,而今自己已经荣登至高之位,天下无人与之为敌,但是管理密十三就这么繁杂,着实让独立存在不久的卢清天汗颜。看来很多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万般之难。
后宫不可一日无主,除了太后之外,皇后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天顺八年六月最后的选后开始了。此刻的万贞儿凭借着一把年纪竟然也当上了妃子,后宫之中众女皆叫不平,尤其是那些连妃都不是女人尤甚。大家都认为万贞儿何德何能,不过是一介宫女,给个嫔或者婕妤昭仪的就不错了,也算皇帝想着当年的情分,自古薄情帝王家,可是这些女人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朱见深是谁的种?毋庸置疑,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孩子,朱祁镇可以让一个一眼瞎一腿瘸的钱氏做皇后,足以说明朱祁镇的念旧和重感情,而卢韵之虽然不看好朱见深和万贞儿这一对儿,可是他也不阻拦,他向来宣扬真爱的存在和不顾一切的爱情观,同时不吝言辞的夸赞朱祁镇和钱皇后的爱情。加之朱祁镇也有众多妃子,而卢韵之虽然只爱杨郗雨一个,但众多因由也有英子和石玉婷。故而不管是从根上,还是从教育上,朱见深都坚信爱情的存在,但他也明白自己日后是皇帝,故而也没有阻拦其他的纳妃行为,只是他并不爱这些女人,甚至连看也懒得看上一眼,更别说临幸了。
万幸的是朱见深刚当上皇帝不久,所以妃子不是很多,而嫔和其他往下的女人更少,故而此刻他并不是太头疼。可是这些女人却受不了了,因为不仅万贞儿成了万妃,朱见深更加提议立万贞儿为后,从外面选后有的女人就觉得难受,更别说万贞儿了。
这下不光后宫炸了锅,就连大臣们也不准,连名上奏还在宫门静坐痛苦示威,就连一向与钱太后不和的周太后,此时也与钱太后站成了统一战线,极力的阻挡朱见深的一意孤行。
朱见深见阻力太大连连发火恼怒,说要力压群雄追求真爱,却引来了朝中的集体罢官,就连周太后也说,若是立万贞儿为后,她便出家为尼。万贞儿夜里劝说朱见深说自己不要皇后的名分,朱见深已经钻了牛角尖执意不肯。
万贞儿说:“我问你,亚父爱不爱杨郗雨?”朱见深开蒙虽晚但男女之事懂得颇早,于是点点头说道:“亚父一声最爱的女人就是杨郗雨,对于另两位夫人则是亲情和责任更大一些,至于爱情那就。。。。。。。”
万贞儿笑道:“这便是了,亚父家中虽然不论尊卑嫡庶,但好像英子才是正房大夫人,你可曾见亚父让英子为小,杨郗雨为大了?”
“不曾见。”朱见深说道,他已经有些明白了。
“所以说这个都无所谓,只要你爱我就足够了,有没有皇后的名分我不在乎。”万贞儿说道“况且你即位不久,若是母后真的出家为尼,百官辞官告老还乡你又该怎么办?你别急着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他们愿意走就走吧,对吧?皇帝不是这么当的,你如此做不禁礼纪崩坏,更会让朝纲混乱最主要的是大明官员正常运作也要受到影响,你难不成还真相当孤家寡人啊,所以这些官你动不得,新提拔上来的人也没有这些元老的本事,朝中有一老如有一宝,你说你有多少宝贝啊。真弄一帮年轻朝臣在殿上议事,那头脑一热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怕是没有这些老臣忠心耿耿吧,更何况就算没有反心能力也是不行的,那样的话大明早晚得葬送到你手里。还有,母后一赌气真去出家了,你就不怕天下人耻笑?”
朱见深点点头:“你说的这些大道理我何尝不明白,我只是之前答应过你要让你当皇后的,况且先皇不也是力排众议让钱氏当上皇后的吗?”
“钱皇后那不叫力排众议,她所付出的大家有目共睹,更何况她本来就是皇后,而后想废后也不是天下之愿,至于反对的不过是你母妃找的人罢了,不过不成什么威胁,你亚父称钱皇后为嫂嫂,这关系谁敢再提废后的事情?你刚才说你答应我当皇后了?有吗?我忘记了。”万贞儿笑道。
朱见深也是一笑,她明白万贞儿这是故意个他找台阶下呢,但很快眉头一皱又说道:“你说的我已经明白了,可你若不是皇后的话,那些妃子和日后的皇后欺负你那怎么办?不行不行,我觉得还是不妥,必须给你个后宫最尊贵的位置,否则你要万一被人欺负了,我可不得心痛死。”
第三十八章 双面棋子到处是
万贞儿心头一动,朱见深刚才说日后的皇后说明他已经有些心动了,于是说道:“你个小笨蛋,你要是宠爱我,就算我不是皇后又有谁敢欺负我。不是皇后胜似皇后,这才是真正的强悍,就如同亚父不在家的时候,杨郗雨执掌大权一个样子。”
朱见深点点头算是认下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