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三国-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亲眼见过的事,不敢相信也是很自然的事。不过,不敢相信不等于不肯相信,更不等于一口否定。对未知的事物,还有保留几分虚心的好。比如说,你见过破境的高手有什么样的实力吗?”

    蒯越摇摇头。他虽然武艺不错,却从来不以武人自居。

    “黄忠,给他们展示一下吧。”刘辩对黄忠等头示意。“让他们看看破境的高手真正能高到什么程度。”

    黄忠略作思索,躬身施礼。“唯!臣就展示一下箭术,请陛下指点。”

    这个时代的武艺以骑射为重。黄忠是南阳人,总体上算中原人。中原战事中骑兵比较少,骑战也有限,箭术就成为他们最重视的武艺。悟命破境,首先体现在眼力和力量、速度的大幅度提升,对黄忠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箭术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天子要看他的武艺,他自然要拿出最擅长的箭术。

    黄忠从亲卫手中接过弓,拉了拉弦,又接过一箭枝,在手中转了一个圈,搭在弓上。

    “请陛下指一个目标,三百步内,大小不论。”

    刘辩嘴角微挑:“黄忠,射死物,如何能展现你的能力。朕给你出个彩头。”他说着,招了招手,侍立在一旁的史阿上前,递上一块玉玦。刘辩接过,在手中掂了掂。“看到没有,待会儿朕会让大鹰将这块玉玦带上天空,什么时候朕让你射,你就什么时候放箭。射中了,玉玦就是你的,射失了,罢了你的军职,到朕身边做个普通的郎官。”

    黄忠眼神一闪,淡淡的应道:“唯!”

    刘辩打了个呼哨,蹲在牛金肩上的大鹰叼起玉玦,振翅而起,数息之间就飞上了天空,变成了一个小黑点。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跟着大鹰飞起,唯有黄忠一动不动,保持着原来的姿势。

    众人盯着大鹰,刘辩却迟迟没有发出消息,直到大鹰似乎消失在空中,刘辩这才笑了一声:“射!”

    众人愕然,这还怎么射,连鹰都看不到了,更何况玉玦。

    黄忠不动如山,仿佛没有听到刘辩的话。众人向他投来同情的目光,这次在天子面前露脸的好机会可惜了,不仅没能露成脸,反而要丢一个大脸,千石的校尉丢了,只能做一个普通的郎官。

    就在众人为黄忠惋惜的时候,黄忠突然抬起了手臂,拉弓搭箭,毫不犹豫的松开了弓弦。

    羽箭猛的震颤了一下,突然消失在众人眼前,片刻之后,离弦之声才在众人耳边响起,“嗡”的一声,震人耳膜。

    众人愕然四顾,运足目力搜索,才发现已在数十步之外的羽箭。不过,箭的前方什么也没有,没有鹰,更没有什么玉玦。

    难道黄忠没办法,只能胡乱的射一箭?

    唯独刘辩眼中露出了惊异的色彩,这么多人,也只有他看出了黄忠的用意。他看了一眼面色不悦的董白,使了个眼色。董白撅着嘴,将两根指头伸进嘴里,吹了个尖利的口哨。

    哨声中,云端的大鹰敛翅俯冲而下,像一道黑色的闪色,划过三百步外的江面,探爪抓住了那枝快要落水的箭,重新飞起,在空中翻了个筋斗,又飞了回来,收起双翅,轻轻的落在牛金伸出的手臂上。

    铁铸的鹰爪上,抓着一支利箭,箭杆上,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玦赫然在目。

    甲板上顿时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黄忠将弓交给亲卫,躬身一拜:“臣无能,未能闻诏即射,愿为郎官,侍卫陛下左右。”(未完待续……)

第437章 被鄙视了

    刘辩非常满意。

    黄忠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有着普通武夫少有的谨慎。这是非常难得的。通常武艺越高的人越是张扬,目无余子,睥睨天下,希望凭借着自己的过人武艺得到其他人的尊重,一旦不能如愿,往往会更加放肆,以桀骜不驯来弥补自己的自尊。

    吕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心理学上,这叫心理补偿。

    可是黄忠没有,他破境这么久,居然连刘磐都不知道。他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却自认失手。就算他更看好做禁卫郎的前途,这份沉稳的心境也非常难得。如果是吕布遇到这种情况,恐怕不等你给,他就伸手要了。看来黄忠虽然也是一个武人,却不像吕布那样受人歧视,他的心态还是不错的,能和他相提并论的只有徐晃。

    “怎么,你担心朕舍不得这块玉玦?”刘辩接过玉玦,放在黄忠手心,轻轻的拍了拍。“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想到朕的身边为郎,朕自然是欢迎的,可不能因此让人以为朕重物轻人,你说是不是?”

    黄忠一怔,随即恍然大悟,连忙躬身一拜。“臣无知,还请陛下恕罪。”

    刘辩微微一笑,转身对周围或羡慕或赞赏的文臣武将们说道:“谁知道朕为什么要赏黄汉升?他说得没错,要按闻诏即射的要求而言,他的确没有做到。”

    众人互相看看,谁也不敢轻易说话。

    刘辩也不着急。含笑看着众人。他初到荆州,就夺了刘表的兵权,这些荆州籍将领的心里多少有些不安。借着这个机会,他要向他们展示自己的胸怀,以最快的速度稳定军心。他可不希望带着一帮心怀疑虑的将士上阵。

    历史上,曹操为什么会有赤壁大败?可不是因为什么诸葛亮的借东风,而是因为瘟疫和人心。瘟疫是因为北方将士水土不服,无法迅速适应荆州的潮湿气候。人心是因为荆州刚下,荆州籍将士还没有和曹操心贴心。一旦遇到挫折,大军立刻崩溃。

    他前世虽然不是统兵的将领。多少学过一些战争史。这世又向皇甫嵩学习兵法,经过了几次战事,对这些心理的理解更深,也知道抓住机会。解除众人的心理防卫。

    蒯越最能理解刘辩的心理。他笑了笑。“汉升虽然没有闻诏即射。可是他终究还是射中了。以臣妄测,开始时未射,是因为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所以他要等,等到有把握命中的时候再射。虽说与陛下的要求略有差异,可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为将者,不能拘泥诏书,而应该灵活应变。不知臣所言当否?”

    刘辩微微颌首。蒯越果然有水平,既解释了黄忠的思路,又委婉的提出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对于汉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汉代武将还有比较大的自主权,按阵图而战这种诡异的事要到宋朝才会出现。但是,在这么多人面前提出这个说法,却另有用意,一旦他认可了蒯越这句话,以后就不能再反悔了,只能给予将领们更多的自由。

    蒯越自己也许不一定会统兵,可是统兵的将领听到这句话,都会对蒯越感激几分。

    “这只是一方面。”刘辩笑道:“你们别以为高了难射,低了就好射。玉玦下落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快。大鹰将玉玦带到高空再放开,高度固然已经超出了汉升的能力范围。可是当玉玦下落到他能够控制的范围时,速度却远远大于他平时所熟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一箭中的,可见他的箭术之精妙,即使是他自己恐怕也没有尝试过极限。汉升,我说得对不对?”

    黄忠惊愕的看着刘辩,连连点头。“陛下所言甚是。玉玦的速度的确超出了臣的想象,臣不得不全力以赴,才能捕捉到玉玦的踪迹。”

    众人互相看看,还是不太相信。

    刘辩环顾四周,眼神中有些失望。“没人懂这个道理?荆州号称人杰地灵,却没通晓此类实学的人才?”

    此语一出,围观的人群顿时有些尴尬。他们原本以为这只是刘辩为拉拢黄忠,故意这么说,现在听来不是这么回事,这里面似乎的确有点道理的,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而已。

    他们被刘辩鄙视了。

    只言片语之间,荆州人的担心不见了,傲气也不见了。

    ……

    睢阳城,战鼓声震耳欲聋,利箭破空声响成一片。

    一枝枝利箭飞上城头,射得城上的守军狼狈不堪,只能躲在城墙后面,盾牌后面,稍一露头,就有可能射个正着。坚实的城墙被射得咚咚作响,仿佛突然间长了一层毛,粗大的箭羽让人看得心惊胆战,脚心直冒凉气。

    袁绍制造了上百辆攻城大车,比城墙还高,每辆大车都有七层,每层都站满了弓弩手,不断的向城墙发射,射得场头的守军连头都抬不起来,苦不堪言。

    曹操在典韦和几个虎士的保护下,猫着腰,射进了城墙,向躲在几面盾牌后面的郭嘉叫道:“奉孝,这可怎么办?箭太猛了,我怕伤亡太大。”

    郭嘉盯着外面越来越近的攻城大车,嘴角抽了抽:“将军,别急。这些攻城箭车看起来威风,其实没什么大用的。这玩意能过护城河吗?最多只能起个掩护作用罢了。”

    “掩护的威胁也很大啊。一旦被他们填了护城河,我的龙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曹操跳脚道:“而且这箭是怎么回事,射得也太远了吧?”

    “有阵。”郭嘉转过头,眼神有些兴奋,还有些疯狂。“袁绍也会布阵了,看起来这阵的威力还不小。”

    “是么?”曹操吃了一惊:“是什么阵,连你都不知道?”

    “阵法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戏志才研究阵法比较多,可惜他不在。”郭嘉舔了舔嘴唇。“不过没关系,多看一会儿,我也许能琢磨出点门道来。将军,你还记得龙渊之战吗?”

    曹操一愣,这时候郭嘉还有心情想龙渊之战?

    “我听荀公达说,天子初知阵法,就是在龙渊之战时观摩戏志才施法。天子是龙,你也是龙,为什么不从袁绍的阵中偷师?”

    “我怎么能和天子比。”曹操连连摇头。

    郭嘉回头看了曹操一眼:“将军还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能比?”

    曹操转了转眼珠:“要试?”

    “必须试!”郭嘉不假思索,应声答道:“你如果想活下去,就必须试一试。”

    “好吧。”曹操无奈,手脚并用,爬到城墙上,背对着城墙坐好,调整呼啸,凝神静听。

    郭嘉也没闲着,接连下达了好几个命令。城墙上顿时忙碌起来,片刻之后,许褚大步流星的赶来,他一边走,一边信手捉住一枝枝疾驰而至的利箭,顺手插在身边虎士的箭囊中,轻松得像是拿筷子。

    “仲康,准备五十个虎士,人人两重甲,不带武器,带火把。一旦攻城车推到护城河边,就切断后面的通道,杀进攻城车。”

    “喏。”许禇应了一声,转身吩咐下去。

    ……

    远处,高高的将台上,袁绍轻笑一声,用手中的玉如意敲了敲案几。

    “公则,阿瞒被我射得抬不起头了,你那好侄儿胆气不错,在这个时候居然还能反击。”

    郭图戴着银面具,看不出表情变化,声音中却充满了得意。“盟主,曹操不自量力,螳臂当车,郭嘉也是年少轻狂,根本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对手。在盟主面前,他们的反击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让盟主试阵而已。”

    “哈哈哈……”袁绍大笑,满面红光。“你也有功,如果不是得到《风后书》,我又怎么能知道八阵的奥妙呢。公则,能取睢阳,你是第一功。”

    “不敢当,不敢当,盟主运筹帷幄,决战千里,盟主才是真正的第一功。”郭图随即又拍了一下自己的脸:“我说错了。盟主又怎么会与臣下争功呢。”

    袁绍矜持的笑笑,打量着远处的城头。“我非常好奇郭嘉准备如何反击,如果没什么威力,用八阵对付他,岂不是杀鸡用牛刀?”

    “盟主对阵法自然是了然于心,可是将士们却不太熟悉。曹操、郭嘉虽然不足道,用来演兵,却还勉强当得。若能一举攻克睢阳,不仅曹操授首,卫将军(袁公路)也能认清形势,对将来的战事大有好处啊。”

    袁绍眉梢一挑,连连点头。“还是公则想得深远,我倒是想得差了。”

    “盟主日理万机,难免有所疏漏,臣的责任,就是被盟主万一之失啊。”

    “哈哈哈……”袁绍大笑。他站了起来,负着手,在将台上来回走了几步,瞟了一眼远去的城墙,举手玉如意,轻轻一挥。

    传令兵立刻走到台边,挥动彩旗,将袁绍的命令发了出去。片刻之后,战鼓声作大作,令旗翻飞,张郃、高览等八将各率两千步卒,冲出了大营,在将台与护城河之间列阵,将那些攻城大车包裹了进去。

    城墙后,曹操忽然身体一震,失声叫道:“奉孝,天地元气有大变,外面是不是变阵了?”

    郭嘉不以为然的大叫道:“将军,你就耐心的感受吧,我再试试袁绍的成色。”(未完待续……)

第438章 试阵

    许禇率领五十名身穿重甲的虎士冲出了睢阳城。

    城门在他们身后轰然关闭,震得他们心里一颤。他们的脸都藏在面甲后面,看不到表情,许禇也没有回头,却似乎感受到了他们的紧张。

    “怕么?”

    虎士们不吭声,面甲后面传来粗重的呼吸。

    “跟着我,什么时候我倒下了,你们就回去。”许禇晃了晃手中的火把,慢吞吞的说道:“只要我还没死,谁后退一步,我就揪下谁的脑袋。明白了?”

    “明白了。”虎士们七嘴八舌的应道。

    “我没听清楚。”

    “明白了!”虎士们齐声说道,声音响亮了些。

    “什么?怎么都像个娘们!”许禇大声喝道:“再说一遍!”

    虎士们互相看看,齐声怒吼:“明白了!”

    “好,跟我来。”许禇迈开大步,举起手中的火把,义无反顾的冲了出去,就像一只猛虎,挟带着风雷而来。

    “嗖嗖嗖!”攻城大车上的袁军弓弩手看到了许禇等人,立刻射过来一阵箭雨。许禇冲在最前面,挥舞着手中的火把,拨打着密集的箭矢。火把在他身边飞舞,像是一个巨大的火球,滚滚向前,无数箭矢被他拨得像乱草一般,失去了准头,就算是射中了谁,也很难射穿两重铁甲。箭矢撞击铁甲的声音不绝于耳,时不时的也有人闷哼出声,却没有一个人倒地。

    五十名虎士在许禇的带领下。杀到了护城河边,冲向刚刚在护城河上架好的浮桥。

    “杀!”许禇怒吼一声,如风杀入,手中的火把信手挥舞,将冲上来的袁军将士推得跌跌撞撞,站不稳脚跟。不少人惊叫着,摔进了护城河,“扑通!扑通!”落水城不绝于耳。

    许禇等人冲过了护城河,杀向离他们最近的攻城大车。这里有大量的袁军将士,攻城大车不敢向这里射击。许禇等人压力大减。不再关心头顶,一门心思的对付眼前的袁军将士。

    无数的战刀砍来,无数的长矛铁戟刺来,刺在铁甲上。摩擦出吱吱咯咯的声音。让人觉得牙酸。丁当作响,火星四射,许禇就像披着满身光芒的战神。势不可挡的杀入。许禇冲在最前面,抡起双臂,将一个个敌人砸倒在面前,不断的向前楔入,逼近攻城大车。

    更多的袁军涌了过来,层层叠叠,水泄不通。

    许禇等人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慢,不管许禇如何咆哮,也无法再进一步。

    ……

    郭嘉躲在盾牌后面,死死的盯着厮杀的战阵,看着被裹在中间的许禇等人,眼神兴奋,嘴里念念有词。

    “好,好!”

    曹操坐在墙角,双目紧闭,粗重的眉头不时的抖一下。

    郭嘉转过身,对典韦说道:“你也带五十人出去,从另一个方面攻击。”

    典韦看了看曹操,有些犹豫。郭嘉恼了,瞪起眼睛喝道:“快去,没有将令,不准撤退。”

    典韦无奈,只得转身走了。

    片刻之后,典韦率领五十名虎士,杀出了睢阳城,冲过了护城河,杀进袁军阵中。

    又过了一会儿,夏侯渊率领两百名战士,呼啸而出。与此同时,许禇接到了撤退的命令,率领剩下的二十多名虎士撤出了战场。

    ……

    袁绍眯起了眼睛,盯着远处的战场。“曹操想干什么,派这么多人来送死?”

    郭图也不解其意,每隔一段时间,城里就会杀出一小队人马,人数不多,却非常精悍,看起来像是敢死士。可是,在袁绍的指挥下,张郃等人配合默契,灵活机动,将这些人一一挡下,没让任何一队人马靠近攻城大车,曹操的反击看起来完全的失败了,却依然不肯放弃,不断有人冲出来,徒劳无功的冲击着袁军的战阵。

    他也搞不清曹操的用意,却又不好意思说。

    “莫非曹操在试探我军的虚实?”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恐怕要失望了。”袁绍也觉得郭图说得有理,不过他胸有成竹,根本不怕曹操的试探。“八阵首尾相顾,根本没有破绽,要想破八阵,只有围而困之。可是他有这么多人么?”

    袁绍冷笑一声,不屑一顾,回到案前,翻开了《风后书》,在喧嚣的战场上研习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