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季云遂笑道:“既然要大肆养殖羊,且春秋两季还要割剪羊毛,便需要大量的人手,依臣之见,那些个女眷就很适合。孩童可以分类培养,也算是朝廷后备人才。至于老人,活下来的怕是不多吧?咱们便送去收容所里,不也可以?”

    黄季云说完,看了看皇帝与义亲王,接着笑道:“至于一路上的吃食,大可让西北边城出嘛!他们不是得了老大一批牛羊吗?这肉,可是比米面更香啊!”说完黄季云便笑了起来。

    皇帝笑看这义亲王,不想义亲王听黄季云的意思,这一大批人过去,路上吃食竟然让西北边军出,不由得变了脸色。

    义亲王忘不了当初领兵去西北边城时看到的场景,尤其是那些个饿死冻死的百姓,如今不过是得了批牛羊,这些个人竟然就打上了主意。

    义亲王顿时怒道:“黄大人打的好主意!朝廷没有多的粮食送往西北边城,要还将流民发配过去,竟然还要从哪些好不容易活下来的边城百姓口中夺食儿吗?依黄大人之见,那边城百姓该如何是好?”

    义亲王这话说得很是生硬,不难听出其中的怒意,但黄季云却是不以为意地笑道:“若是边军人马不足,不知可否守住那些个牛羊?若是守不住,边城百姓又该当如何?仅仅靠着西山大营的人马吗?王爷别忘了,西山大营可是为了拱卫皇城的。”

    义亲王深深地吸了口气,闭了闭眼才平复了心境,淡淡地道:“总之本王不是认可由西北边城提供这么庞大的一笔粮食的,他们也提供不出来!”说完义亲王便闭上了眼,不再说话。

    皇帝见此摇头笑道:“西北那边儿确实能出一批牛羊,户部那边儿也能出一部分,朕的内库再出一部分,让容云霓裳阁那边儿也拿出一部分来。再有的,”皇帝说到这儿,似笑非笑地看着黄季云道:“黄爱卿与朕想想法子!”

    皇帝说完看也不看黄季云的神色,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法子是黄季云与黛玉二人提出的,黄季云又是黛玉的师傅,这事儿交给黄季云,皇帝觉得那是再好不过了。

    义亲王见皇帝主动说到要从内库拿出一部分来,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点点头道:“皇兄既如此说了,臣弟自是不能赘言,但请皇兄恩准,到时让臣弟前往西北传旨。”

    皇帝挑了挑眉,明白七王爷对于他亲手保下来的第一座城池,即便西北边城只是一座小城,也有着特殊的感情,遂点头应下了此事。又吩咐道:“既如此,义亲王听旨!”

    七王爷赶紧起身跪下,皇帝沉声说道:“黄河流域连连干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现令义亲王于陕甘交界处,着手收拢流民,男丁壮妇送往西北,交予西北总镇。老人带回京城交予收容所,孩童……”

    要说这些孩子,在皇帝心中送去林家书院便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林家书院到底只是氏族私塾,不说这么多孩童是否安置得下,便是安置下了,将来也是麻烦,不由得有些迟疑。

    黄季云显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遂恭声道:“圣上,孩童不若送去工部,兵部,也能学门技艺。”

    皇帝挑了挑眉,不置可否地道:“孩童先瞧瞧究竟有多少,上个折子过来,朕再想想。”

    见诸事已妥,义亲王领旨后便不再耽搁,起身准备离开御书房,回去准备亲自前往陕甘交界之事。皇帝却是忽地叫住了他笑道:“见了轩哥儿,告诉他好好儿干,朕等着给他奖赏!”七王爷一愣,也不多问点头出了御书房。

    得到皇帝这样的支持,可谓是大大出乎黄季云的意料,因而黄季云也很是开心的离开了御书房,至于那什么皇家园林改建种植园的事儿,黄季云没有放在心上,这不过是小事儿,圣上若是允了,不过是吩咐下去便能办的妥妥的。

    因为此次西北牧场涉及到容云霓裳阁出资的事儿,从皇宫出来,黄季云回到文渊阁,交代了一番,便再次往城外黛玉的庄子而去。

    当黄季云说出圣上要让容云霓裳阁出银子时,他没有想到黛玉竟然一脸茫然地看着自己问道:“此乃军国大事儿,怎能由我们容云霓裳阁出银子呢?”

    黄季云当即便感到头大了,原本在黄季云看来不过是小事儿,毕竟由容云霓裳阁出资,已经供养了两间收容所,且让流民去往西北,也是黛玉早先提出的意思,如今怎地就不愿出银子了?

    黛玉见黄季云脸色不好,笑道:“师傅,咱们容云霓裳阁说白了,便只是玉儿与涵迤公主合资开的一间店铺,既不是官办,也不是内务府的营生。咱们出资由圣上出面办了两间收容所,不过是看着百姓疾苦,为君分忧为民解难罢了。”

    黄季云心底也明白,黛玉说的乃是实情,可如今义亲王已经领旨去收拢流民了。等流民陆续收拢起来就是要花银子的时候,到时若是拿不出那些个银子,购得足够的粮食,怕是要出大事儿!黄季云不由有些着急。

    但黛玉却是不慌不忙地为黄季云煮着茶水,慢悠悠地道:“这是圣上的事儿,何苦师傅来为难玉儿?玉儿若是出了这笔银子,将来岂不是哪儿哪儿都来向玉儿要银子?便是玉儿有座金山,怕也支应不下来呢。”

    听黛玉如此说,黄季云也是叹了口气,皱着眉头坐下来,不再多说什么,想着怎么回去与圣上交差。

    黛玉见黄季云皱眉不展的样子,心下也有些涩然,毕竟黄季云这十来年对自己,那是真的好,就是亲生父女也不过如此。

    黛玉低头想了想,将刚刚煮好的茶捧给黄季云,笑道:“师傅也不必如此为难,家国天下,天下家国。这天下是圣上的天下,这天下也同样是普天百姓的天下。如今虽说算不得国富民强,却也是国泰民安吧?”

    黄季云听黛玉如此一说,知道黛玉定是又有了什么鬼主意,遂抬头向黛玉看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回 哪儿有这样的好事儿?

    首先感谢卡加利人的月票支持!这是今天的第三章,古井终于将九月初欠下的债,在今天全部还完了~o(n_n)o~快来恭喜古井吧~

    ————————————————————

    黛玉自然是有主意,但这主意行不行得通,黛玉心里没底儿,遂试探地笑道:“师傅瞧着,容云霓裳阁除去涵迤姐姐与玉儿的身份之外,说到底也只是商户罢了。”

    黛玉甚至补充道:“由于咱们容云霓裳阁还供应这宫里,上至娘娘们,下至宫婢女官的穿戴,勉强称之为皇商,也是可以的。”

    听黛玉自认商户,黄季云即便是再洒脱,脸色也不好看了。毕竟几千年来士农工商,商排最末,乃是最下等人,这样的认知在黄季云心中那是早已根生蒂固的。猛然听到自己的得意弟子,自认商户,黄季云顿时怒目而视。

    黛玉却是不以为然地,接着笑道:“既然容云霓裳阁能出资,想来别的商贾也是可以的,何不从商贾之家集资呢?”

    黄季云没好气地道:“你当人家都是傻的?没好处谁愿意出这银子?”黄季云刚说完,黛玉顿时不依道:“师傅的意思是说玉儿与涵迤公主都是傻蛋咯?”

    黄季云一滞,想了想道:“玉儿不妨将你的想法与为师说说,为师帮你斟酌斟酌,若当真可行,回头为师替你向圣上争取去。”

    黛玉绕了半天圈子,可不就是要黄季云这句话吗?此时黄季云既已开口,黛玉顿时也不绕圈子,笑道:“玉儿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在师傅甚至普天之下所有人眼中,士农工商,这个商贾怕是连个食不果腹的农民也是不如的。”

    黄季云听黛玉如此说,不由挑了挑眉头,显然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的,商人趋利,赚的不过是那钻空子的营生,别说黄季云,便是士林中也没有谁能瞧得起商贾。

    黛玉却是笑道:“可师傅难道只记得士农工商,却不记得曾经跟玉儿说过: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黄季云一愣,心中有些明白黛玉的意思,眯缝着眼打量着黛玉,声音很是低沉地道:“玉儿这是想借机太高商贾的地位不成?”

    黛玉皱了皱眉头,原本她并不想这么早直接挑明,怕黄季云会驳斥她,但想了想话赶话的已经说到这儿了,便也不再隐瞒。黛玉望着黄季云,很是认真地点了点头。

    果不其然,不等黛玉说话,黄季云便一掌拍在椅子的扶手上,瞪着黛玉,怒斥道:“胡闹!”

    黛玉咬了咬嘴唇,她从未见过如此动怒的黄季云,心中多少还有有些害怕心虚。但定了定神,在黛玉看来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对咬牙坚持道:“玉儿没有胡闹,如百姓们过的什么日子,师傅是知道的。”

    黛玉说完,抬起头望着黄季云,眼中是满满地孺慕之情,声音极轻,却又万分坚定地说道:“商贾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农民,工匠又是过的什么日子?便是那读书人,也有许多过着有这顿儿没下顿儿的日子。难道咱们不该做些什么吗?”

    黄季云见黛玉如此神情,再听她说的话语,心中不由也是叹息一声。如今银子大多集中在勋贵商贾之手,便是田地亦是如此,商贾之家穷奢极侈,百姓却连耕种的土地都没有,大多沦为佃农,若是遇上年份不好,便只能成为流民……

    想到这儿,黄季云皱着眉头看向黛玉,放低了声儿道:“玉儿说说你的想法吧。”

    黛玉知道,这算是黄季云首先退让了,能不能成,便要看自己能不能说服他。故而黛玉并没有急着开口,而是很认真地想了想,组织了一番语言后,方才说道:“要想还田地于普通百姓,办法不多,无外乎那么几个。”

    见黄季云神色一变,黛玉笑道:“但玉儿想来圣上也好,师傅也罢,怕是不愿意如此作为的。”

    黄季云点了点头叹息道:“若当真如此,怕是要引起动乱了……”说到这儿黄季云也感到很是疲惫。

    黛玉却是笑道:“可玉儿有个别的法子,能够渐渐地还地于民,虽说不能立竿见影,但想来还是有些效果的,也能缓解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黄季云抬头挑眉道:“就是玉儿说的抬高商贾的地位?”

    显然黄季云并不认为抬高了商贾的地位,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当然黛玉也不这样认为。故而笑道:“是,也不全是。”

    接着黛玉并不等黄季云发问,便继续解释道:“大商贾们,吃饱了,喝足了,有了足够的银子,但却地位低下,不知师傅以为商人们如今最想要的是田地?还是身份地位?”

    黄季云想了想笑道:“自然是被人认可的地位。”

    黛玉点头笑道:“师傅说了,是被人认可的,事实上商贾们的地位早已在很多地方远远地高出了普通百姓。咱们何不就给他们正名呢?”

    见黄季云又皱起了眉头,黛玉赶在黄季云发怒前笑道:“当然,这个正名也不会是那般轻易的,便是商人,咱们也可以给他们分出个三六九等来,不是吗?这个如何区分,自然便是看商贾们为国做了多少的贡献。”

    黛玉说完,径自拎起茶壶,给黄季云续上茶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吃了口茶才接着笑道:“修桥,铺路,自然是为国做贡献。但如今咱们西北百姓遭了北蛮的兵难,黄河流域又适逢干旱,不正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候吗?”

    黄季云想了想点头道:“玉儿的意思,是将商人有意的分为几等,而划分的标准便是为国做了多少贡献,这个贡献又如何划分?”

    黛玉一边儿吃着茶一边儿漫不经心地道:“这个玉儿可不好说,总得要朝廷大人们商议后才是吧?不过玉儿觉得,这个贡献,一定不能是一次性的,否则,对于朝廷而言,怕是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最好就是按年核查。”

    黛玉说到这儿黄季云便笑道:“你这是想着方儿的从商贾手里要银子,一次两次的,人家或许给了,可谁也不是傻子不是?”

    黛玉听黄季云这般说,却是正色道:“话不能这样说,这个商人分了等,商品自然也要分等,对应等级的商人可以做对应的生意,再者说,将来航运开通了,那才是真正的商行天下,这样的生意,又岂是人人可以做的?”

    黄季云有点儿明白黛玉的意思了,却仍旧问道:“可这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黛玉歪着头笑道:“玉儿发现,师傅自从成亲以后,越来越笨了呢?”

    黄季云一愣,笑骂道:“你这丫头!为师的玩笑也是你可以开的?”黛玉挑了挑眉,不再接话儿,想了想才道:“如今募集资金,玉儿有点儿不成熟的想法,师傅帮玉儿定夺定夺。”

    见黄季云点头,黛玉方道:“容云霓裳阁因着是定制衣裳,故而存货不多,但多少还是有些,想来别的商铺存货却是不少,咱们可以开一场慈善拍卖,所得银两捐献出来。拍卖银两最多的商铺,求圣上给个恩典,在原有等级上,拔高一级。”

    黛玉说完,黄季云便挑眉道:“按照玉儿这意思,这是要逼着朝臣与圣上答应你所说的商人分等的法子咯?”

    黛玉心中一惊,这法子却是需要朝廷先宣布商人分等,而后才能有效果。不由急忙解释道:“玉儿并没有那般想法,不过是想着各个商家都有库存,如此一来既将库存处理了,又能博得一点儿实际的好处,商贾们想来是愿意的。故而请师傅定夺罢了。”

    听黛玉如此说,黄季云方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问道:“可还有别的法子?”

    黛玉因着之前考虑不周,不免有些丧气,低着头小声道:“要想商贾出银子,要么有名,要么有利。这有名,既不是师傅说了算,也不是玉儿说了算。但那有利却是可期的。只要放出风声,容云霓裳阁全国连锁,统一布置统一出货。但要收加盟费。”

    黛玉说完嘟着嘴看向黄季云道:“但这法子,用的仍旧是容云霓裳阁的银子,而容云霓裳阁没有责任义务要这样做!”

    黛玉说完深深地吸了口气,也不看黄季云的脸色了,只小声地说道:“说到底,有想要人家出银子,却又偏偏一点儿好处也不想让人占了去,这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好事儿?又哪儿来那样的道理了?敢情好处都让你们占了!”

    说完黛玉瞪了黄季云一眼,见黄季云面色多少有些尴尬,便继续说道:“再说了,人家家里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吹来的,人家走南闯北,流通了物资不说,这人家的货物难道不是人家自己先花银子买回来的?若是卖不出,不还是人家自己担着?”

    黛玉的一席话,可谓是让黄季云哑口无言,但黛玉好似并不打算就此放过黄季云,或者是放过这次机会。

    黛玉接着说道:“人家自己先贴了银子在里边儿,南来北往倒运货物,一则是人家自身要有银子,二则人家也担着风险,三则人家家里也是要吃饭要穿衣的。师傅再看看现如今朝中的勋贵们,除了老祖宗为建国出了力,如今还有多少为国出力的?”

    最后黛玉还嘟囔道:“再说了,这商业税赋可不低,比农业税高多了,天下商人都不行商,种地去。户部也没那么多银子可收。”黛玉说是嘟囔,可到底黄季云还是听清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回 西北边城

    特此感谢巅峰大哥的打赏厚爱!

    ————————————————————

    黄季云是如何说服皇帝的,皇帝又是如何说服朝臣的,黛玉都不知道,她只知道,自那日黄季云过来后,又过了五六日,朝廷便颁布了政令:户部设立善行司,由天下人共同自愿捐资,用于修桥铺路灾时救济。独立账册,宗人府监管。

    又过了三四日,朝廷再颁政令:天下商贾,划分五等。税赋百万乃一等商贾,税赋五十万乃二等商贾,税赋三十万乃三等商贾,税赋十万乃四等商贾,税赋不足十万者乃五等商贾。

    此政令同时又道:“各等商贾,当年善行司行善十万白银以上者。当年原等级上调一等。”

    初时并没有多少人在意,毕竟这个分等不分等的,生意不照常做吗?

    可是很快,朝廷便又再次发布声明:一等商贾可跨三省交易,二级商贾可跨一省交易,三级商贾可跨两府交易,四级商贾可跨府交易,五级商贾限本府交易。

    此令一出,天下商贾震惊!要知道,现在出行极为艰难,各种路引办理是相当繁琐的,除了极少数背景深厚的商贾之家,或是官绅之族。而如今这般一评级,天下商贾行天下,将不再是奢望与梦想。

    便是黛玉得知这一消息时,也是惊了一下,原以为朝廷会颁发什么牌匾之类的,结果竟是这样……

    借此时机,黛玉在与涵迤公主商议后,将之前春夏两季的样衣,都拿了出来,又联合了一些京城的商贾之家,当然其中便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