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样,不由好奇的问道:“怎么了?锦儿姐姐可是有话要和我说?你放心,等我瞧好了人选再让你来自己挑。”

    一句话臊得锦儿红了脸,不由跺着脚道:“姑娘说什么浑话呢!我是在跟姑娘说织儿嫁了人。罗姑姑身边儿就只剩下一个绣儿了!”听到这话,黛玉方才知道自己又会错意了,定是方才想事儿,听漏了什么。

    黛玉可是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更关键是,她骨子里没有那种尊卑观念,虽有时也端着架子。摆着谱子。可心底真没拿她们当外人,更没当下人看待。遂立马笑着跟锦儿赔不是。锦儿倒是见怪不怪了。

    既然方才锦儿说到罗姑姑身边儿没人了。黛玉自然是要问清楚的,锦儿遂将前言复说了一遍。见黛玉点头算是认可了,才接着说道:“如此罗姑姑身边儿倒是缺了人。便是将来织儿再进来,也是不好再到罗姑姑身边儿伺候的。”

    黛玉听锦儿如此说,倒还楞了一下,这缎日子以来黛玉满脑子都是这个那个的嫁娶之事,难得今日空闲了还琢磨这锦儿的事儿。倒是真没注意到罗姑姑身边儿缺人了。

    如今仔细想想,自己每日在锦儿,含笑芷萱的陪同下到罗姑姑那里上课,罗姑姑那里却只有绣儿一人在旁伺候着,是不太妥当。黛玉很快便下了决定,往后自己再不能带锦儿过去了,让锦儿看家便好,再给罗姑姑安排俩小丫鬟端个水,递个话儿才是。

    一时又想到,杨嬷嬷到底年岁高了,身边也是该安置两个小丫头跟着才好。万一有个什么事儿,也好有人传个话。上次去杨嬷嬷住处,连个传话的人都没有。上次找人传话竟只找到个洒扫婆子。

    黛玉可是标准的行动派,既然心中打定了主意,办事儿便也不拖拉。立马便让锦儿去寻了林义家的进过来回话。林义家的来的也快,不过半盏茶的时间便跟着锦儿过来了。

    林义家的听黛玉说明其中原委后,知道是让她寻几个机灵乖巧的小丫头。林义家的便问道:“姑娘放心,这事儿包我身上了,纵是咱府里没有合适的,也能让人牙子送来给姑娘瞧瞧的。就不知姑娘想要找多大的?”

    黛玉听后立时回道:“也别找什么人牙子,紧着咱府里的挑就是。至于年纪……”说到这儿黛玉心中就是一阵踌躇,她竟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便又独自在那里思量了起来。想着年岁大的,很快又要出嫁,年岁小的却又不顶事儿,终究很是为难。

    锦儿见此笑道:“姑娘莫不如选些十来岁的,便是将来出嫁也还有七八年,带着小的再培养也是可行的。”黛玉听后便惊喜的向锦儿点了点头,心中很是赞同

    锦儿得了黛玉的首肯,便又接着道:“姑娘身边儿的小丫鬟也是不齐的,自英莲走侯便更是缺了。也很该补上两个。”

    黛玉听罢此话,方有些茫然的抬头看着锦儿问道:“缺吗?”黛玉自是不觉得,在她想来自己一个人,有这许多人伺候着,那里就却缺了?

    但锦儿却道:“之前绮罗跟了姑娘,倒是不觉得,如今绮罗出去了,便是我姑娘您也是不打算留的。”说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害臊的红了脸。

    却还是继续道:“将来蕊珠。绿萼,含笑。芷萱四人跟着姑娘我们也是放心的,下边儿二等的却只有石楠。铃兰,再往下也只有青鹤,雪雁,寄春。终究是不齐全的,若将来再补人手怕是也不容易。”

    黛玉想了想这也是规矩,倒也不反驳,只好对林义家的道:“林婶婶瞧着都给补齐吧。选好了人,先送我跟前儿瞧瞧便是。”林义家的听了知道还有黛玉身边儿的缺,不由笑道:“姑娘放心。定给姑娘挑好的。”说完见黛玉挥了挥手,便自去忙活。

    林义家的不愧是府里的老人儿,不两日便送了四个十三四岁的,四个十岁左右的到黛玉跟前儿。拢共八个,黛玉却瞧着,个个都是好的!

    模样个个都很清秀,又不似那妖娆的样子,看着就觉得干净清爽。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几个丫头的眼睛也都是清明透亮的。一看便是机灵的。至少外貌上黛玉心中很是满意。

    见黛玉的点了头,林义家的便介绍挨个介绍了起来。那个是哪家的孩子,老子娘在府里何处当差,林义家的都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都是自家府里的女孩儿。黛玉很是满意。

    黛玉遂对几个女孩儿道:“总不能,往后也让林婶婶替你们说话不是?都自己给我报个名儿吧。”黛玉这是要听声音呢。

    那几个女孩儿却也聪明,或是来之前家里老子娘教过。或是路上林义家的讲过,总之这几个丫头竟是一起整齐的答道:“请姑娘赐名。”黛玉便一下子乐了。

    黛玉无法。只得分别问了几人日常会些什么,喜欢什么。没曾想,这几个女孩儿竟是各有所长。其中更是有个还是会认字儿的,黛玉心中便更满意了。

    余下的几个女孩中有两个的针线不错;有一个父亲是府里的花农,管着院子的花草,对打理花草很有几分天赋与耐性;有一个父亲管着药材库房,如今也识得药材了;还有一个老娘在厨房当差,从小打杂,自己也会做一些。总之是每个都有些擅长的。

    如此也不必再挑了,这几个黛玉就很满意。既然方才问她们名字,她们又都说请黛玉赐名,黛玉也知道这是世家大族中的规矩,得到主家赐名的丫鬟,会比旁的丫鬟体面许多,遂也不拒绝。

    一时间黛玉看着几个大的便想到了娴静安宁四个字,遂黛玉便将她们分别取名为:娴儿,静儿,安儿,宁儿。刚取完名,黛玉又觉得怎地就这般耳熟呢?仔细一想,可不是王熙凤身边儿就有一个平儿吗?此时黛玉还不知道那里就只是一个平儿了?

    几个小的今日很巧,一个穿着粉色,一个穿着绿色,还有一个穿着鹅黄,最后一个却穿着白色。黛玉差点就像省事儿的直接取名粉儿,绿儿,黄儿,白儿。

    刚想说出口,黛玉又觉得好笑:粉儿,感觉像毒pin;绿儿,听着像驴儿,黄儿,更不得了!与皇儿岂不是谐音?黛玉可不敢乱用,说不好就是要掉脑袋的。白儿你猜黛玉想着什么了?前世学过的钢琴谱《拜尔钢琴基本教程》

    如此只得再给几个丫头取名儿。思来想去,最后想到了:夏荷,绿卿,芝兰,云翠四个名儿。不管别人怎么想,黛玉觉得挺不错的。

    于是就按着从左到右的顺序,黛玉便为四人按上了名字。分别是粉红衣服的夏荷。其实这个名儿黛玉觉得也挺耳熟,你能想到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但此刻黛玉可管不了大明湖畔是不是有个夏雨荷了,反正从今儿起,自己府上便有了个夏荷。

    然后是一身绿色的绿卿;鹅黄褂子的芝兰;黛玉瞧着就想笑的拜尔也被赐名为云翠。

    好一番折腾下来,四大四小终于都有了名字。黛玉便安排着针线不错的娴儿和绿卿往后便去罗姑姑身边儿,一来帮绣儿端个茶递个水传个话儿什么的,毕竟绣儿跟在罗姑姑身边儿好些年了。二来也可以跟罗姑姑学点手艺。也是将来的一个出路。

    那会做饭的静儿和改名云翠的会认药材的拜尔被黛玉安排去了杨嬷嬷房里。毕竟杨嬷嬷年岁大了,身边儿跟着些会吃食的总归好些。

    最后便只剩下声音很小的安儿和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宁儿,以及会认字的夏荷,与能侍弄花草的绿卿。

    虽说比预想的多了一个,黛玉也不大在意的将她们通通交给了锦儿。让她们先跟着锦儿学习。锦儿想着自己没多少日子在黛玉身边儿,自然是愿意多教导几个,而且这几个明显将来都是要跟着黛玉的,遂锦儿也很是上心。如此下来便算是补齐所有人。(未完待续。)

第五十七回 贾母的愤懑

    自从贾琏拿着贾母的书信去扬州奔丧,贾母便****算着贾琏的行程。这是贾琏初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待遇。可惜贾琏并不知道,若知道了……不知贾琏心中又该如何作想。

    一晃两月过去,贾母还是未曾收到贾琏回信,心中便有些焦急。正巧这日,贾母正在与鸳鸯念叨此事,赖大家的便笑容满面地匆匆来禀:“老太太金陵来信。”

    贾老太太心中疑惑金陵难道出什么事儿了?,却仍是笑着接过了信。谁知一看是金陵甄家甄老太太亲自来信,还是厚厚的十来页。便知道事情不小。遂也没心思在忧心贾琏那边儿。

    只往下读了两页,贾老太太便神色严肃,且将屋里所有人都打发了出去,包括最为信赖的赖大家的和鸳鸯等人。

    信中内容一开始着实让贾老太吃了一惊,但往下看,又觉得言之有理。等看完整封信,贾老太便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

    说实在的对于甄家会站队,贾老太是早有预料的,却没想到会是太子。但想到元后没了,甄妃无后,遂又了然。但说到站队太子一方……贾老太的眉头不由得又紧了紧。

    太子是元后所出,身份高贵,且母族强盛。但大皇子军功显著,战功赫赫,手握兵权。尤其是圣上两废两立,更让贾老太太拿不定注意。一时间贾老太也不知如何取舍犹豫了起来。

    又想到如今敏儿去了,和林如海的关系便有几分岌岌可危了,若能一起站队。在一个阵营里,这种关系无疑是会加固很多的……

    贾老太一时间虽有些犹豫。但是思量再三后,贾老太还是回信给甄老太。说明自己会说服林如海与自己一起效忠殿下等等。

    在贾老太想来如今敏儿才去。自己开口林如海是不好回绝的。遂又亲自给林如海写了一封信让人快马送了过去。

    贾老太心中想得是很美好的,甚至这种站队的事儿,她都没有和家里任何人商量,便独自定了下来。还是后来二太太过来给她禀事儿的时候,她才随口提起此事。

    在她看来元春进了四皇子府,可四皇子非长非嫡又没有什么强势的母族,幸而如今四皇子只管着户部,并不参与储位之争。若自己家早早站队太子殿下,将来殿下封赏从龙之功时。元春在四皇子府也更有话语权,说不得一个侧妃的位置就有了。

    二太太原听投靠太子便想到元春在四皇子府,心中有些不愿意。却又听贾老太说什么,四皇子不会去争储位,将来太子继位,元春也可以凭借家里的从龙之功得益,说不得到时候太子殿下也是要看顾宝玉几分的。

    贾老太还算计着,就算将来四皇子要争这皇位,咱们家有元春这个四皇子的枕边儿人。也是不怕什么的。宝玉毕竟是元春的亲弟弟,元春自不会不顾他,宝玉好了,咱府里难道还会差吗?宝玉到底是个有福的……等等。

    二太太顺着贾老太的话一想。此刻站队倒是一个极好的时机,遂满脸恭维的道:“媳妇儿到底见识少,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全。”贾老太见她如此说。也满脸笑容的点了点头道:“此时非同小可,你心中有数便是。只瞧瞧告诉你老爷,别的谁也说不得。”

    说到这儿贾老太脸色很是严肃的看着二太太又道了一句:“可记住了?”二太太虽心中不满贾老太的态度。却也知道这关系到自己儿子宝玉的前程和女儿元春的命运。

    想着她俩都是有福气的,命格都是极好,有大造化的。便立马赔笑道:“老太太放心,这点子轻重,媳妇儿还是懂得的。”见此贾老太才笑了起来。

    不知贾老太怎地就又想到了贾琏,盘算着若贾琏与王熙凤成亲,到时便可以将王子腾拉进队伍中,那王子腾手里是有兵权的,想来太子会很满意。将来也是太子与大皇子抗衡的依仗之一。

    王子腾绝没有想到他在算计着贾琏的时候,贾老太已经在算计他了,若他知道不知会哭还是会笑?

    贾老太觉得,这管着钱袋子的林如海是贾家拉进来的,掌着兵权的王子腾也是贾家关系,相信太子会看明白,将来便更会看顾贾家,看顾宝玉。如此黛玉便也有了终身,毕竟她与贾琏的关系确实很不错。

    又想着若贾琏能从武那便更好,将来与宝玉二人一文一武,贾家必再有百年兴旺!可惜贾琏却选择了从文之路,若让宝玉从武,贾老太是舍不得他去吃那份苦的。在贾老太看来宝玉是有大造化的,怎可去受那等苦差?

    再者掌管着户部的四皇子,身边儿还有个贾家的元春。太子得势,元春必然也会得势。元春得势则定然会规劝四皇子依附太子。如此贾家在太子眼中将会更为重要。

    贾老太压根就没有想过所谓储位之争,哪里就有那般一帆风顺的呢?一着不慎可就满府落罪!她如今满脑子想着的算计的都是成功后如何如何,却从未想过失败后要怎样。当然她更没有想过林如海和王子腾二人,是否听她的调遣。

    不得不说贾老太的智慧,似乎在岁月流逝与内宅争斗之间消耗太过,如此想当然的行事,也不知将来可有机会挽回。也不知这会给她守护一生的贾府带来怎样的风雨,又会如何波及到她的那些儿孙们,儿孙又是否又能力力挽狂澜呢?

    贾老太将一切都想得很好,将行动步骤也开始一一安排起来。就是不知中间儿是否会出什么差错。

    贾老太想的清楚,第一步便是安排林如海与自己一同投入太子门下,这事儿她已经在做了,她相信这一步不会有什么差错。然后第二步便是贾琏与王家再接亲。将来好拉拢了王子腾一起投靠太子。

    想好之后贾老太便对二太太说道:“辛苦你寻个时间,回去问问你嫂子。熙凤那丫头可等得?这琏儿身上也不过是服个小功,如今都过去三分之一。”二太太一听。便明白贾老太没有放弃再次和王家联姻。

    二太太想着熙凤嫁进来那是自己的亲侄女儿,将来这个贾家谁还敢跟自己拿乔?低着头悄悄打量了贾老太一眼,二太太方笑道:“瞧老太太说的,不过是让媳妇儿问句话而已,那里就辛苦了?”听她这般说,贾老太才点点头道:“知道你忙,你自去吧。”

    乘着年节,二太太很快便挑了一日返回了娘家去,去时还阳光明媚。到晌午便下起了鹅毛大雪。二太太也在娘家停留到傍晚方回。虽天气不好,但二太太回来时,却是满脸的喜色。连妆都不曾换,便去了贾老太太屋里。

    贾老太太见她一脸笑容的进来,便知道事情成了。笑着和她说了两句,又夸她为侄儿辛苦了,便让她回去歇息,晚膳也不用她伺候了。听着不用伺候贾老太晚膳,二太太当然更是高兴。便欢欢喜喜的又走了。

    方才提起贾琏,贾老太其实心情是很不好的。到这个时间,贾琏也还没有送封信来,更别提送自己的亲外孙女黛玉上京来了!

    而且今年林家的年礼也还没到。贾老太虽然猜着忙于贾敏的丧事可能疏忽了。而且林家现在也没个主持内宅的。但心中到底是不愉的。

    直到又过了十几日,贾老太还没有等来黛玉或者是书信。二太太却来回禀说自己娘家妹妹薛太太带着侄子侄女来京城看她了。想要收拾了离荣禧堂近便的梨香园出来给给妹妹住。

    贾老太虽然心中膈应,却也不好显露。便有些勉强的点头道:“如此甚好。”

    二太太自是高兴的离去,贾老太太却有些恹恹的歪在罗汉床上。脸上写满了不愉。

    这时琥珀欢天喜地的跑了进来。笑道:“老太太可是让您给盼到了!”说完拿出手中的书信接着道:“许是天冷道路难行,故而此时方到。”

    贾母接过一看是贾琏并林如海二人的书信。脸上方有了些笑容,想着黛玉说不定就在路上了。遂接过信时还笑着瞪了琥珀一眼,笑骂道:“你这个小蹄子,越发张狂了。得了信儿也不赶紧给我?快去寻了我的玳瑁镜来。”

    刚说完,鸳鸯已经拿着她那副玳瑁眼镜出来了,笑道:“知老太太记挂林姑娘,奴婢可不是赶紧给老太太拿来了吗?”说完便给贾老太太戴上。鸳鸯和琥珀见贾母满脸笑意,也是抿了嘴在旁笑吟吟的。

    贾老太看了看手中的两封信,便先打开了林如海的那封,心想着怎么着林如海这个女婿也不会驳了自己的意。这信来的这么快,太子的事儿定是成了。谁知打开那封薄薄的信看了两眼,贾老太便皱起了眉头,眼神很是凌厉。

    原来林如海在信中根本不提效忠太子的事儿,完全是当做没有收到信的样子,或者说完全当做没有看到自己写的那几段话。只在信中细细说了贾敏的丧事,又说因着没有家庙什么的,给停灵在归元寺,还说黛玉身子不好,怎么伤心难过等等。

    贾老太深吸口气,想着只要黛玉到了,此事便由不得你林如海如何回避了。

    虽此时贾老太心中,也一分对于林如海是否答应黛玉进京的忐忑。但想着林家早没了近支亲族,府中又没个女性长辈,想来便是为了自己女儿的将来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