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驱逐舰也将出动,进行例行巡逻或训练。我们不能大意。
从扩音器里我们听到核潜艇艇长接连下了三道命令:
1、主机停转,使用推进电机安静航行;
2、空调机、电风扇全部停止使用;
3、无线电绝对静默,检查设备,全体人员禁止走动,禁止大声喧哗,舱内不准发出任何碰撞声。
核潜艇所携带的核燃料在反应堆里产生链式裂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利用主循环泵使载热剂(高压水)通过堆芯把热量带走,再用蒸汽发生器把水加热成蒸汽,供给气轮机推动潜艇航行。但是,这些过程是无法做到安静工作的。所以,所谓静音航行模式就是通过上述手段,使核潜艇各种噪音减至最小,这样在危险区域可大大减小被敌人反潜力量发现的几率。
时间就在静寂中慢慢的流逝。
终于,潜艇停了下来,艇长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来:“ ‘旅行家’ 请注意!已到达预定海域,声纳警戒范围内上无任何舰艇,请做好准备,10分钟后始分离!”
“‘旅行家’收到,准备分离作业!”微型潜艇两位驾驶员应到,一边口述每个步骤,一边同时打开各种开关、扳动五花八门的手柄。
“启用本艇电源!断开外接电源!”
“打开全方位水下观察系统!”随着驾驶员的动作,设置“旅行家”号外壳上的数个水下摄影机和强光灯同时开启,它们把微型潜艇前、后、左、右、上、下的景物投射在驾驶舱的两个大屏幕液晶显示屏上。
“打开本艇氧气供气阀门,关闭外接供气阀门!
“检查舱室密封情况……良好!”
“通海阀开启,主水柜注水!”这是为了保证与核潜艇分离后我们还能呆在一定的水下深处,否则一分离我们就会像气球一样浮上水面。
“注水量30%……40%……64%,完毕!”
“最后检查!……电力……氧气……密封……良好!”驾驶员王一鸣的目光转向了我,我冲他点了点头。
“长征三号!长征三号!旅行家号已做好准备,可以分离!”王一鸣呼叫核潜艇。
“30秒后开始分离!“剑龙”的同志们,下面就看你们的了!明天见!“长征三号艇长回话。
“旅行家”号一阵振动,随着“咔、咔”两声轻响,从摄像机上我们可以看到,连接我们和核潜艇的电源线和通气管相继脱落,接着艇身猛的一震,固定装置也松开了,随着旅行家号摇摇晃晃的上升,核潜艇那巨大的身驱从我们下方缓缓掠过,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的海洋深处。
“好了,下面就看我们的了!深度20米,速度10节,向第二预定海域前进!”我向驾驶员下达了命令。由于核潜艇只能在一定水深的海域活动的特点,它不能送我们到最终埋伏目的地,这最后一段路,得我们自己走。
两个小时后,在我们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发出的低频卫星定位信号指引下,我们准确的来到了预定海域,我升起光纤潜望镜,一座笼罩在雾气中的小岛很快出现在屏幕上,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神秘岛。
在这片海域里,我们将坐沉海底,静静等待猎物的到来。
一天以后,对手为神秘岛补给的货轮将通过这里,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击沉它,在这里,它在我们的安排下将携带上一件特殊的货物……………“旅行家”号,包括装在里面的我们!当然,他们自己是不知道的。
发一篇旧文 惊天S计划 第四节 鮣鱼的启示
如何在不被对方发觉的情况下潜入神秘岛,这个问题曾是整个计划中摆在我面前的最为棘手的事。
研究了那本防卫手册后,我才知道对方在这个小岛上下了多么大的本钱,它上面几乎集中了他们这几十年来所有的尖端武器,为了达到突袭的目的,唯一的途径就是蛙人从海下突破,但是在小岛的周围,不但布有反潜用的具有不同传感器的鱼水雷,还有反蛙人的榴弹发射器,最后还密密麻麻的布置了几千颗感应式微型水雷,贸然接近无异于自杀行为。
一连几天,我们都束手无策,对方的防御体系几乎无懈可击。
一天下午,我在基地里溜达散心,无意中走到一条横穿基地的小河边上,那里有许多军队的同志支着鱼杆钓鱼,基地的李参谋也在,看见我过来,便招呼我过去。
李参谋可算是个钓鱼迷了,平时如果找不到他,到基地附近的河边呀、池塘边呀一找一个准,李参谋和我没说两句就又聊到钓鱼上去了,聊到兴头上还拿自己以前钓的大鱼的照片给我看,我一张一张的翻看,一边搭着话,忽然我看到他夹照片的书里有一张彩照,照片是一个人拎着一条半人高的大鱼站在船头,有意思的是他手里的大鱼身上,还挂着两条身体细长,墨色的小鱼。
“这是什么,是大鱼的孩子吗?”我指着照片问李参谋。
“啊,这个啊,不是,这种鱼名叫鮣鱼,也叫吸盘鱼,他们头背有一个吸盘,能吸附到别的鱼或船底上做免费旅行,吸得可紧呢,广州海洋馆就有,我还看过呢,听说吸力有几十公斤呢……”李参谋兴致勃勃的介绍。
“鮣鱼!吸盘!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我的脑海,我丢下目瞪口呆的李参谋,大叫着跑回宿舍。
这些日子来,我们虽然也尝试着利用对方的补给船,但是却一直想的是如何控制补给船或者如何让9名全副武装的队员藏在船上,结果都因为难度太大而放弃了。
其实我们根本没必要控制补给船,我们连船都不必上,我们可以像鮣鱼一样吸附在他们的补给船肚子下面,让他们把我们带进去。
我连夜完成了潜入神秘岛的技术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一艘微型潜艇,
“这……能行吗?”
当我向潜艇支队的严支队长讲明我的计划,并请求批准改装一艘“轻龙”级微型潜艇的时候,严支队长说的第一句话。
“是有点危险!但除了这么干,我再也没别的招能不动声色潜入神秘岛了!”
“有点危险?是很有危险吧!”严支队摇头:“简直是在海底走钢丝,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啊!”
“所以我还要向您借个人。”
“谁?”
“ ‘长征一号’ 上的王一鸣。”
“我早就猜到你小子会有这一手,好吧,我回去就让他向你报到!”严支队长答应得挺干脆。
“谢谢!”
严支队长摆摆手:“甭谢,你只要把他完好无损的还回来就成,要不然, ‘长征一号’ 的艇长非找我拼命不可……”
王一鸣是整个潜艇支队最好的驾驶员,仿佛生来就是专门为了开潜艇的,潜艇到了他手里,就像是羲之手中的毛笔一样,挥洒自如。他在支队的名声,怕是只有支队长才能能力一拼。
对于微型潜艇,我的改装方案是:
1。 在它的上方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柔性电磁吸盘,可以产生几十吨的吸力。
2。 将载员舱分出一半做为电池舱,全部安装新型高能电池,以满足电磁吸盘巨巨大的耗电量。这种电池是我国一个军工研究所最新的科研成果,它的重量只有锂离子电池的一半,存储的电能却是锂电池的三倍,当然,那价格也是天价了,这这也是这种电池现在还难以普及的主要原因。
3。 安装一套全方位舱外观察系统,它包括四个深水摄像机、强光灯和两个大屏幕液晶显示器。
4。 换装最先进的小型被动声纳。
这艘“轻龙”级在一周内就改装完成,我给他起名叫“旅行家”号。
有了改装好的微型潜艇,又有了技术一流的驾驶员,再加上中国军人从来不缺少的智慧和勇气,我对此次行动充满了信心。
200*年6月5日
“来了!来了!”声纳员的声音像一针兴奋剂,大家顿时精神百倍,几天连续潜航的疲惫一扫而光。
“除目标外,还有一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护航!”声纳员接着报告:“航速12节,正向我们所在方位驶来!”
“全体战备,禁止发出任何噪音!接通推进器电源,打开全方位观察系统!,速度10节,立即机动到货轮航线正前方。”我下令。
“轻龙”级微型潜艇采用电机推进,几乎没有任何噪音,敌人很难发现我们。
不一会儿,显示上方情景的显示器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阴影,那是货轮的船底,我们和它并驾其驱了。
“仰角5度,上浮,小心!”
成败在此一举!大家都屏住了呼吸,舱里静极了。
驾驶员王一鸣大睁着双眼,紧紧盯着显示器,双手稳稳的握着操纵盘,额头上的汗一滴滴的掉下了,发出“啪嗒”的声音。
显示器里的阴影越来越大。
“扑!”的一声轻响,设置在“旅行家”号上方的柔性电磁吸盘靠上货船的船壳,立即牢牢的吸住了,潜艇先是一阵晃动,然后就稳定不动了,现在我们就像一条鮣鱼一样搭了顺风船了!
不过我们还不能当“免费”的旅行家,潜艇的推进器仍然全速运行,这样货船才不会因为突然多了几十吨重量而发生异常。
当吸盘吸住船壳的时候,不可避免会产生响声,这是最危险的时刻,敌人极有可能有所察觉,一旦敌人发动了攻击,以我们最大15节的航速,基本上是没法逃脱的。
事实上对方的驱逐舰的声纳员,的确听到了声音并向上级做了报告,但是他的上司却不以为意,认为只不过是海里的杂物撞上了货船船底而已,也许是他认为没有任何人能够突破那某大国帮助自己建立的反潜网而来到自已的控制海域吧,总之那个愚蠢的舰长的自负和疏忽使我们逃过了一劫。当然了,这是许多年后宝岛解放后才知道的。
发一篇旧文 惊天S计划 第五节 神秘岛上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是等到补给船走后五个小时,天完全黑了的时候才上岸的。
我们全副武装,像鱼一样钻出“旅行家号”,一个接一个浮上水面。
静静的潜伏在水底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一遍遍的掠过下面的场景:
我和战士们分成数个小组,首先在一个隐蔽的角落,以加装消音器和夜视瞄准仪的95式狙击步枪,同时解决登陆点附近的一名暗哨,然后悄无声息的摸到对方的军营,解决掉其它的哨兵,将手中的烈性麻醉气体送入军营……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在吸进第一口海岛上的空气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不对劲了…………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岛上极静,静得让人恐怖。
“没有目标!”,奉命解决暗哨的两名狙击手报告。
我右手一挥,两名战士狸猫一般掠进树从,向早已探名的暗哨摸去。
“队长、发现一具尸体,怎么回事?”耳机机传来一名队员的低声报告。
“死因?死亡时间?”
“伤口在颈部,一刀致命!从尸体僵硬程度来看,应该在四个小时前左右死的。”
这种情况无疑让我感到意外!绝对很意外!难道除了我们,已有人先动手了?还是岛上起了内杠?那么他们是否成功了?他们还在岛上吗?死了多少人?怎么那么重的血腥味?一连串问号出现在我的脑袋里,让我感到一阵晕眩。
我深呼一口气,试图清醒一下头脑,但是随着一口腥气直钻肺腔,我一阵恶心。
队员们早已隐藏了潜水器具,早已隐蔽好自己,正在利用各种先进的侦察器材侦察周边情形,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一脸疑惑。
我们什么也没有发现,生命探测仪显示我们周围300米内没有任何生物。
“三人一组,搜索岛屿,千万小心!如有异常,立即隐蔽并呼叫!”我下令。
我们9个人立即分为三个小组,分头向三个方向摸去,这个岛屿的地形和建筑早已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靠着卫星照片和我们情报人员的努力,我们甚至连他们的基地厕所有几个坑都一清二楚。
我和两个队员互相掩护,背靠墙壁,以标准的侦察队形迅速前进,我们这一组的目标,是他们的仓库、雷达站和通讯站。
一路上又发现了两具尸体横躺在路上,都是一击致命,从他们的惊愕的表情来看,他们甚至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已被割断了喉咙,其中一个人的手还紧紧握着腰上手枪的抢柄,他再也无法拔出它来了。
袭击他们的人绝对是高手!快、准、狠!
2队和3队不时有消息传来,他们也发现了不少尸体,2队还报告,发电机已经坏了。
通讯站到了,满是弹孔的门摇摇欲坠,一个士兵手里握着M16突击步枪死在门边,一具尸体背靠着墙。还有一个少尉趴在通讯台上,一只手垂在桌下,另一只手离话筒只有不到两厘米的距离,看来他还没还得及呼救就被杀了,通讯装置上和墙上都是弹孔,应该是靠着墙的那名士兵死之前留下的,我看了看通讯器,已经坏了。
我们很快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所有的死者都是死于刀伤,他们身上一个弹孔都没有!这绝对不符合常理,因为现代特种兵突袭,多使用种类繁多的消音枪械,他们比匕首更加高效而致命。
袭击者为什么不用枪而用刀呢?而且还用得如此完美?
我觉得一股寒气侵入身体,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发一篇旧文 惊天S计划 第六节 幸存者
“队长!在中心研究大楼发现生命痕迹!”没容我细想,2组陈小兵急促的声音从我的耳机里传出。
“快走!”我一挥手,带着两名队员飞速向中心大楼跑去。
当我们赶到楼下的时候,二组和闻讯先赶到的三组已经严阵已待,两名战士正在安装便携式立体红外探测仪。
这种红外探测仪也是我军刚研制成功的新式装备,只要在合适的位置安放上探头,他就可以把一定的三维空间内的热源显示在便携式电脑屏幕上,它具有自动筛选能力,能够按照要求剔除掉不需要的热源图象,只留下特定的图象,比如:人体。
此时一名队员双手飞快的在键盘上操作,将事先得知的这幢大楼的相关数据载入探测仪的电脑,屏幕上,这幢楼房的三维框架图上,开始一块一块的出现由热源亮斑组成的图形,接着,那名队员又按下一个键,那些暖气、电热炉等不需要的图象又一个个隐去,最后只留下三个人形的轮廓图形,一个人在二楼的一个小房间内、两个人在三楼的1号实验室。
“第三小组占领海岛的最高点,密切注意小岛和周围海域的情况,岛上一有动静或有船只靠近小岛立即呼叫!通知潜艇上浮,随时接应!”我想了一下,发出命令:“第二小组与我组兵分两路,上楼!不到万不得以不许开枪!”
“是!”
“是!”
我和两名队员很快来到了二楼那个有人的房间门口,上面挂有“文件室”的牌子。我将耳朵贴在门上听了听,没有动静,里面的人在睡觉吗?
我举起微型电筒,门是钢门,上上下下照了几遍,在门的右方有一个四方的数字键盘,看来是电子密码锁。
“能打开吗?”我问队员雷项。
“DFD…3型,没问题,我需要3分钟!”雷项从背包内拿出一套特殊工具,三下五除二拆掉了它的按键面板,漏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电子线路。他熟练的将解码器的两根导线接在线路上,解码器液晶面板上的红色数字立刻开始飞快的跳动。
“你们最好停下!”一个低沉而又悦耳的女声从附近的楼道口传来。漆黑一片的楼道里原本极静,这声音也就显得很响亮。
几乎一瞬间,我们三个本能的同时侧滚翻,卧倒在地上。
我心里暗暗心惊,有人来到我们附近,我们竟然毫无查觉!不过看来她并没有敌意,否则,我们三个怕是早已经壮烈殉职了。
“不要开枪!”我叫道,当然这是说给我的两个队员听的。
夜色里,一个人影慢慢的走到我们的面前,借着电筒的微光,我看到这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只有20岁左右,梳着齐耳短发,身着一身素白的连衣裙。
“你们要是打开了门,这所有的人都会死!”她冷冷的说。
“什么?!里面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了?你是谁?”我问。
“上去说吧,电力系统已坏了,楼上房间有蜡烛。”说完,她慢慢的转过身,向楼梯口走去。
带着深深的疑惑,我们跟在她的后面,雷项和铁杨端着95式突击步枪,警惕的盯着她的背影,我觉得有些好笑,三个全副武装的特种兵,还用怕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么?
到了三楼,才发现我们的第二小组已经先到了,队员陈小兵看到我们,先是一楞,然后走到我跟前欲说话,我摆了摆手,然后跟着那个女孩走进了房间。
自始至终,那个女孩都没有看陈小兵他们一眼。
这个女孩不简单,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屋里,第二小组的其它两名队员占据了屋内的有利位置,手里的枪对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谢顶男人,他正坐在墙角的一把椅子上发愣。
“队长,们进来后他就这样了,好像我们是透明人一样,无论我做什么。他都是这副样子!”
我看了一眼这个男人,这张脸有点熟悉,好像在哪见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自从意外发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