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墨看着孙策,顿时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若是朝廷军此时还在和西凉军相持不下,那孙策这支军队就是压死西凉军的最后一根稻草了。可是,此时孙策却是属于抗命不遵,战场之上,那可是杀头的罪名。
孙策这个时候看到了叶墨,顿时一个激灵。在他原本的想法当中,他来的时候朝廷军应该还没有拿下潼关,然后他自己就率着这千余士卒杀进潼关,斩将夺旗,一举定鼎。可是现在,剧本明显不是按照孙策心中所想的发展下去了。
“大哥在此等候,小弟去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孙策脑子一转,老远便开口对着叶墨说道。然后,孙策便带着那千余士卒去检查潼关的个个角落了。当然了,这也只是作样子而已,这些士卒也不傻,这个时候哪里不知道站在这里就要挨呲,顿时一个个跟着孙策便跑走了。
叶墨看着孙策那队人远远的离他而去,顿时更是无语。但是,叶墨也没管孙策,只是任他自己去了。
“主公,不管吗?”典韦看着叶墨衣服无可奈何的样子,便冲着孙策离开的方向努了努嘴,然后说道。
“算了,由他去吧。不过,孙策这小小年纪便如此多的精力,洪飞以后任重而道远啊。”叶墨看着典韦,一副你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好的表情。典韦看着叶墨的样子,尽管没听明白叶墨那文绉绉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不妨碍他理解叶墨到底是什么用意。
而此时的孙策,却不知道自己以后再典韦的手下,迎接他的是怎么悲惨的命运。孙策这个时候还在为自己的机智而洋洋得意呢,毕竟,孙策觉得自己能从叶墨手中逃过一劫啊,却不知,那是因为叶墨现在还不想收拾他而已。
叶墨带人将西凉军押解到一旁,准备打散分开弄到自己的军队当中,这自然是没什么好说。
且说那罗氏兄弟,自朝廷军进入潼关之后,便偷偷的潜入到了潼关的牢房之中。或许有人会很好奇,潼关乃是军师重地,险要关隘,怎么可能会有牢房呢?
其实不然,潼关虽为军事重地,但是,同样也是交通要道。一些被通缉的要犯就可能想要蒙混过关的时候被守关的士卒抓获。如此,潼关就必须要准备一些牢房用来关押这些犯人的。同样,或许有一些士卒触犯了军法军规,同样要有一个地方用来关押的。
罗氏兄弟潜入牢房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法正。当时法正被逢纪陷害的时候,袁绍便令人将法正关押在这牢房之中。罗氏兄弟认为法正是一个好人,之前不敢来解救法正,那时因为这两人知道将法正从牢房中解救出去也不能将法正从潼关带出去。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袁绍自身难保,哪里还会顾及一个法正呢?或许这个时候,法正应该要感谢袁绍没有将他放在心中了,要不然,法正是必死无疑了。
可是就在罗氏兄弟打开关押法正大牢的牢门,还没有将法正带出去的时候,孙策却是搜过来了。本来,打下来了一个重要关卡之后,首要的事情就是占领出口欧,然后是武库、粮仓等要地。可是,好死不死的袁绍竟然将粮仓给一把火烧了,然后孙策也是好死不死的跑了过来。
孙策因为担心被叶墨责罚,不敢靠近叶墨。可就是因为这样,使得孙策是尽挑选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地方去搜查了,而其中牢房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罗氏兄弟见朝廷军居然将他们堵在牢房之中,顿时也是心中着急。但是,因为法正在他们二人的身后,两人也是拔出刀了,不肯让出一步。
孙策这个时候正想着该如何向叶墨解释呢,正好就碰见了这一幕。拨开挡在牢房门口的朝廷军,孙策走向前去,看着那两人见到自己这么多人都是怡然不惧,顿时也是来了兴趣。
“有趣,有趣。没想到这这么个地方,倒是碰见了不怕死的人了。”孙策饶有兴趣的看着罗氏兄弟,嘴中也是啧啧感叹。
罗氏兄弟见朝廷的士卒都给这个半大小子让开道路,顿时便知道这人怕是一个地位不低的人了。两人对视一眼,直接便将孙策当成了一个软柿子了。只要两人暴起发难,将孙策擒在手中,害怕不能将法正带出去吗?至于孙策手中的大刀,则是被两人无视掉了。
还不待孙策有什么表示呢,那罗家兄弟便默契十足,朝着孙策便冲了过去。孙策带来的那些士卒顿时大吃一惊,便要抄起武器挡在孙策的面前。但是孙策看着来那个人冲来,却只是“哈哈”一笑,两手一张,将那些要为自己出头的士卒挡了下来。
罗家兄弟大喜,本来两人还担心有朝廷军在,不能将孙策怎么样呢,现在看到孙策居然不让那写朝廷军帮忙,怎能不心喜?只要孙策的表现,在来那个人看来,那就是年轻人太自大了。
孙策这个时候看着两人冲过来,快到眼前了都是一直没有什么动作,在落实兄弟看来,这孙策简直就是被两人的气势给吓傻掉了。
“给我倒下!”罗羽先是直接一把长枪刺了过去,却不是孙策的要害。罗羽也是担心将孙策给杀死了,反而连累法正跟着受难。
孙策看着刺向自己肩膀的长枪,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没有多想。电光火石之下,孙策便是提刀将罗羽此来的长枪震开,然后不退反进,欺身上前,手中的刀没有砍向罗羽,反而是朝着罗季劈去。
罗羽本来因为孙策的反应被吓了一跳,但是,当发现孙策是朝着自己的弟弟砍去的时候,顿时便大惊。但是罗羽此时手中的长枪已经是来不及撤回了,情急之下,罗羽直接将长枪扔在地上,不惜一手去挡下孙策这一刀。
孙策因为罗羽之前的攻击,并没有太大的杀意。此时见罗羽以身挡刀,心中也是颇为感动。手中的刀连忙翻转,只以刀身打在了罗羽的手上。
可是,孙策被称为“江东狮儿”,哪里是简单的人物。孙策本身力气便比常人要大上许多,便是刀身打在罗羽的手上,也是让罗羽顿时感觉不到自己的手存在一般。
罗季见自己哥哥被打伤,顿时也是心下大怒,丢掉兵器便要和孙策肉搏。
“住手吧,你们不是他的对手。”这个时候,法正从阴暗的牢房中走了出来。以法正的眼光,如何能看不出来罗氏兄弟不是孙策的对手呢?罗羽好歹也是哈一名百夫长,也是颇有武艺。但是在孙策手中,罗羽却是走不过一招,遑论比罗羽还不如的罗季呢?
孙策看着法正,一脸的好奇。此人能够让之前的两人为他死战,面对朝廷大军怡然不惧。但是此人又是从牢房中走出来,此人到底是什么人?
“叶墨应该在这潼关之中吧,你将我押去见他,换这两人一条性命。”法正仿似是看出了孙策心中的疑惑一般,开口说道。
“军师不可!”罗氏兄弟听了法正这么说,顿时大急,怎么可以让军师为了他们二人而去送死呢?在这两人心目中,好像法正去见叶墨就一定会被杀死一样。
“军师?”孙策疑惑的看着法正,目光中的不信任是一目了然。按照叶墨所说,法正起码是西凉军重要的谋士之一,怎么可能从牢房中出来?
“某就是法正法孝直,这位将军不必猜疑。”看着孙策,法正是仿若将孙策所有的心思都看穿了一般。法正虽处阴暗牢房之中,但是却没有一般人的那种消沉。
看着孙策不动,法正接着说道:“到我去见叶墨,我认他为主,他助我报仇。”虽然法正的语气没有任何波动,却有一股掩饰不住的杀意,直让罗氏兄弟都觉得背后冒出一股冷风。
第二四二章:重用法正
法正一说要认叶墨为主,顿时将孙策和罗氏兄弟都吓了一大跳。
孙策是因为知道法正的能耐,所以乍一听到法正居然就这么轻易的认叶墨为主感到十分的吃惊。孙策来叶墨身边,除了当初为了让叶墨不为难他的父亲之外,无外乎就是心中希望能跟在叶墨身边学点东西。
可是,现在法正连叶墨的面都还没有见到,居然就主动开口提出要认叶墨为主。至于法正口中说的要叶墨为他报仇,则是被孙策直接忽略了。连潼关这样的险关叶墨都能不费力气就拿下来,那叶墨要杀什么人难道还有难度吗?
至于罗氏兄弟吃惊,那也是因为法正提出要认叶墨为主。在他们看来,即便是法正要认叶墨为主,也不能这么快啊。
要知道,凡是谋士都是要有点傲气,给自己赚足了好处在去人其他人为主的好。而且,法正之前便吃了一次亏,现在却依然这么心急的提出认叶墨为主,这让两人很是惊奇。
“我说,你认我为主怎么样?我给你报仇!”孙策看着法正,心中也是颇有不甘。脑筋一动,孙策看着法正,便开始挖墙脚了。
法正听了孙策的话,先是一愣,就好像是听懂啊了一个很好听的笑话一般。但是很快,法正便恢复了自己面无表情的样子。“小娃娃,还是快快带某去见你家主公吧。”看着孙策这个样子,法正脸上虽是没有表情,但是眼神中还是泄露出了一丝的不屑,不过很快便被法正掩饰过去了。
“你不要小看人。”听出了法正话语中的小视之意,孙策顿时就恼了。“我可告诉你,我乃长沙太守乌程侯长子孙策是也。让你认我为主,可是埋没了你?”
法正这个时候才眼睛微微放光,没想到,这个半大小子的人居然有这么大的背景。法正细细想了想之后,便朝着孙策走近了两步,然后开口说道:“还是不行,小将军带法某见叶墨。”虽然法正拒绝了,但是语气却是客气不少。
孙策本来以为法正朝着自己靠近便是打算要认自己为主了,没想到最后法正却是来了那么一句话,顿时让孙策感到一阵泄气。
这个时候,孙策看着法正的眼神都不拿么友好了,但是,孙策还是乖乖的给法正带路。孙策可是还记着,他刚刚闯进潼关的时候,叶墨看他的眼神可是不那么友善。说不定,等法正认叶墨为主之后,叶墨也就不计较那件事了。
法正之所以在知道孙策的身份之后,还是坚定的要求认叶墨为主,那可是有原因的。尽管是孙策主动招揽法正,法正日后在孙策的手下日子必定不会难过。而主动去投奔叶墨可能会是另一个结果,但是法正不在乎。
只要叶墨能答应帮他报仇,那法正就什么都不在乎,那怕和袁绍一样将法正扔在一旁置之不理,那也没关系。
法正在牢房中只呆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可就是这不到一天的时间,让法正慢慢的梳理了一下自从到了袁绍的手下之后,所经历过的一切。而就是这短短的不到一天的时间,却是让法正明白了什么叫做人心叵测。
在袁绍的帐下,法正没有兴起过一丝一毫的争权夺利的心思,只是想要辅佐袁绍成就一番霸业。可是,袁绍用人不识也就算了,赏罚不分也就算了,可是袁绍却是坐视忠臣受到打压,不能做到平衡,这可是一名上位者最大的忌讳。
法正不知道叶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管叶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法正已经想好了,若是叶墨能够见了他之后便重用,那法正就以真心回报叶墨。但是,若是叶墨如同袁绍一般,只把他当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那法正就决定终身不为叶墨献一计。
当然,法正是不知道叶墨的能耐。在法正的观念里面,叶墨是当朝的太尉,那么叶墨自然就是一名政客,。作为一名政客,自然就是只擅长权术之争,但是出谋划策这方面相比是不精通。
当孙策将法正带到叶墨面前的时候,叶墨却是连看都没有看法正一眼,而是笑着和孙策说道:“贤弟不是在函谷关么?怎么,吃完了饭出来散步消食,不小心就走到潼关来了?”
法正见叶墨是里都不理会他,顿时眉头微皱,在内心就认定了叶墨不是一个号的主公选择。
而孙策听到叶墨揶揄他,便嬉笑着说道:“大哥,小弟给大哥介绍一个人。”说着,孙策便将法正推到了自己的身前,然后说道:“大哥,此人便是你时常提起的法正法孝直。”
叶墨这个时候眼神一亮,顿时便将孙策忽视掉了,连忙对着法正行礼道:“原来是孝直先生,还请恕在下眼拙,方才没能认出先生。”
法正见叶墨如此,脸上皱着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说起来,法正比叶墨还要小上四五岁,可是法正受叶墨这一礼,却是丝毫不觉有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正所谓问道又先后,术业有专攻。叶墨既然是想要招揽法正,这一礼,自然是免不了。
“大哥,法正先生可说了,只要大哥能帮助先生报仇,那先生就认大哥为主。”这个时候,法正都还没有说话,孙策便在一旁抢先说道。
“哦?不知先生的仇敌是谁?”听了孙策的话,叶墨看着法正便露出一股异常好奇的神色。
法正见孙策帮他将话说出来了,此时叶墨问到,便开口说道:“那逢纪本智谋并不如某,却靠着溜须拍马的能力,深的袁公之心。若非此人,我法正如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说道后面,法正也是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忿,语气异常的强烈。
那罗氏兄弟听法正这么说,都是觉得有些悬。叶墨如今打下了潼关,法正在叶墨面前呵斥逢纪其人没有能耐,这不是找不自在么?
但是叶墨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一般,只是冲着法正点了点头,道:“逢纪,此人对袁绍却也算得上是忠贞。只不过,可惜此人不识良主,一心跟着袁本初,死不足惜。”叶墨听法正称呼袁绍为袁公,便知袁绍在法正的心中还是有些地位的,因此,他也没有直呼袁绍之名。
果然,法正听叶墨称呼袁绍的表字,顿时也是对叶墨更加的有好感了。“法正,拜见主公。”当下,法正纳头便拜了下去。
“我的先生之助,何愁不能平息天下纷争,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叶墨尽管确定法正会认他为主,但是,此时心中还是有点小激动。
“此时潼关以下,但是潼关粮草却尽被西凉败军付之一炬,我军难以继续西进。因此,某想先撤兵会朝。只是这潼关乃是重地,不知先生愿不愿担任潼关军师一职?”
法正一听叶墨居然给他安排一个如此重要的职位,顿时也是大感意外。“属下誓死保证潼关不失!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位将军担任潼关守将?”
“守关之将,先生以为徐荣将军如何?”叶墨听法正问起守关之人,便将自己心中早已定好的人选说了出来。
“徐荣将军乃是难得的良将,主公用徐荣将军镇守潼关,潼关必定无恙。”
第二四三章:班师回朝
第二天一大早,在使用过早饭之后,叶墨便带着麴义、典韦、孙策、曹性以及先登营、老练双手剑士朝着函谷关行进。
至于其他的人呢,则是留在了潼关。留下的士卒也不多,就算加上孙策后来带去的千余人,再加上潼关被俘的那些西凉军,人数也超不顾两万。潼关有徐荣和法正在那里镇守着,叶墨也不用担心什么了。至于罗氏兄弟,则是自愿留在潼关,担任法正的亲兵护卫。
“大哥,你为什么放心让法正在潼关担任军师要职。若是法正假意投降,那当如何?”回去的路上,孙策脑中总是觉得叶墨的做法不太合理,一名刚刚投降的敌军军师,如何能这么快就委以重任呢?
叶墨听了孙策的问题,便忽然停了下来。法正在叶墨前世非常的厉害,在军事才能上,比诸葛亮也不遑多让,甚至是还要高出一些。可是叶墨能这么和孙策说嘛?明显是不能。
叶墨之所以重用法正,就是因为袁绍之前没能重用与他,这才给了叶墨一个机会,一个知遇于法正的机会。叶墨重用法正,一来是希望通过这个来赢得法正的忠心;二来,则有千金市马骨之意。可惜,这还是不能和孙策说。
“你需知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想了半天,叶墨终于是想出了这么一个理由,至于信不信,则全在于孙策了,反正叶墨是不信。
不过孙策听了叶墨的话,非但没有怀疑,反而是走到一旁默默的思考叶墨刚才说的那就话了。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无条件的去相信别人呢?
现在,孙策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叶墨可以做到让他的下属对他死心塌地了。就是因为叶墨对他的下属有无限的信任。而且,叶墨可以做到为自己的下属争取最大的利益,比如常林。也可以做到发挥自己下属最大的能力,比如麴义。
叶墨没有称王称霸的想法,所以也不怕什么下属会功高盖主之类的,如此一来,反倒是让下属归心。而且,叶墨也不是所有的人物都会收下的,若是在历史上评价不高的,此人便是在叶墨面前,叶墨也没有招揽的心思。
在当初虎牢关之战之后,于禁便是随着鲍信一道被朝廷军俘虏了。可是,叶墨却是对此人问都没有问过。在历史上,于禁乃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但是,于禁却是两度降敌,没有丝毫的节操。
这也是叶墨为什么可以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因,这点孙策可是学不来的。
叶墨没有再理会这件事,依旧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