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投资人生-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二章

即便来得再怎么猛烈;冰雹这种强对流天气还是转瞬即逝。有了这玩意的打搅;两人也不好再在山里逗留,最终还是驱车返回了县城。

刚回到驻地,张刚就紧张的迎了上来,“老板,没伤到吧?”

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好好的出游都能碰上雹灾;张刚别提有多揪心了。只是县郊根本就没找到两人的影子;手机、电话又都无法联络;让这位安全总管懊恼不已。

“抱歉,张大哥。”这还真是自己的错;陈远鸣十分坦诚的致歉,“看时间还早我们就跑到隔壁的景区转了一圈,耽误了些时间。不过也躲过了冰雹,没什么损伤。”

由于度假村的停车场还有遮蓬,这次就连肖君毅那辆悍马都没擦掉半点漆皮,只是山路湿滑,才让他们回来的迟了点。

“没事就好。”

话是这么说,但是安全责任总不能玩忽职守,张刚的态度明显又绷紧了些,让本来抱着一点歪心思的两人不得不拉开了距离。虽然关系算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但是如今依旧是个对同性恋情过于苛刻的年代,至少热情还未冲昏他们的头脑,使之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情。

合乎礼节的招待,稳妥恰当的距离,只有在无人时细微的肢体接触,以及那些隐晦暧昧的眼神交流。然而这段突然而至的感情再怎么让人神魂颠倒,不论是肖君毅还是陈远鸣,都不是能耽于情爱的闲人。由于是真正偷跑出的,肖君毅也只是在县城停留了一晚,隔日就要赶回河北,继续自家的发展大业。

“这次是我招待不周。”站在悍马车边,陈远鸣不无遗憾的说道,“等到下次有空了,再好好带你在这边玩玩。”

肖君毅那双桃花眼弯得相当好看,浅色的眸子里蕴着满满笑意,“还是等陈董回京吧,到时哥哥也要好好招待你一下才是。”

‘招待’二字的重音可不大妙,陈远鸣露出了抹笑容,“那就拭目以待了。”

伸出的左手握住了对方的左手,在那只手腕上,银黑色的劳力士闪着低调而奢华的光芒。看着陈远鸣腕上的手表,肖君毅眼中的笑意又浓了几分。

“别忘了还欠我个生日礼物就行。”

“放心,忘不了。”

紧握的双手最终还是分开了,结束了这番光天化日的**,肖君毅还是头也不回的奔向了自家的事业。长长叹了口气,陈远鸣也坐上车,开始处理手头的工作。首先要做的,自然是见一见矿场如今的一把手,他请来的高级经理人,宋毅宋厂长。

矿石加工厂就建在县城近郊,算是几个月前专门开辟出的工业园区,并在极短时间内做到了“五通一平”。毕竟是省里、市里共同督办的重点项目,又是解决县城长久贫困问题的大救星,任何有点脑子的干部都不可能不尽心竭力。

由于昨天的雹灾,今天工业园内也是一派人声鼎沸,在分厂主任的带领下,陈远鸣终于找到了窝在工地上的宋厂长。头上套着一顶脏兮兮的安全帽,蓝色的工作服都穿成了土黄色,这位宋厂长可不像当年见到的那样风度翩翩西装革履,怎么看都是一副劳苦技工模样。

看到陈远鸣的身影,宋毅眼睛一亮,飞快的走了过来,“陈董,你来了!前两天听人说你去了矿上,我还想直接过去呢。谁知道这两天仪器到了,实在走不开人,昨天又突遇雹灾,对施工产生了点影响,只好呆在这边盯着了。”

“才两月不见厂子就已经初具规模,昨天还没有一例伤亡出现,宋厂长你也劳苦功高啊。”看着对方消瘦了几分的面颊,陈远鸣心中也不免有些感动。如今这个社会不热衷巴结上官的干部可不多见,更别提宋毅这种把工作当成全部使命的类型。

“在其位谋其事嘛,总不能辜负了陈董的信赖。”宋毅倒是极为谦虚,眼中也闪烁着十足的真诚。他的职业生涯一度已经落入了谷底,没想到居然被一个只有几月同窗之谊的孩子挖了出来,并赋予他如此重任,让人怎能不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陈远鸣笑了笑,也不废话,在宋厂长的引领下开始参观他的矿山厂。在这个如今还一片荒芜的工业区内,豫西矿业的核心就要在此落户。从山上开采的矿石将源源不断的输送入这个厂里,进行分拣、冶炼、深加工,再把各种钼矿衍生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作为这份产业的奠基,矿山厂的规矩和建设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现在的技术难点集中在污水排放和尾矿坝的设计上,一期的厂房倒是已经落成,瑞士那批机器也运来了,幸好前几天就已经安装完毕,没有在昨天的雹灾中遭受损失……”宋毅介绍的相当详细,也有一说一,并没有隐瞒技术上面对的难点问题。

“技术上不好啃,就加大点力度,环境问题上没有商妥的余地。”陈远鸣干脆答道,“对于新仪器的操作培训呢?工人们适应的如何了。”

“很不错,毕竟都是老煤矿和矿山厂的职工,只要稍加操练,很快就能适应工作。农村新招的那批人就差多了,光是教他们熟悉基础作业就很耗费时间,体力活没问题,技术活就要慢慢带了。”

对于这点,宋毅还真有些佩服陈远鸣的选择。没有采取就地招工的办法,而是大量雇佣老国企工人,以4、50岁的技术骨干为核心,矿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们为二线储备力量,加上一些勤学肯干的农民工,才让矿山厂迅速拥有一批合格工人。

陈远鸣点了点头,“工人和农民其实都不是天生天养的,没有技术的传承、没有耳熏目染的教导,不过只是些干活的苦力罢了。既然国企已经为我们培养出了这么一批合格的工人,就不该把他们弃如敝履。只是要辛苦老宋你了,任何时候转型都称不上容易啊……”

宋毅黑瘦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感慨,“国企其实就败在大锅饭经营方式和官僚模式的内耗上,论技术力量和工人素质,还是相当过硬的。如今走出了那颗遮天蔽日的大树,人就自然有了生存的压力和动力。人呐,怕得就不是苦累,而是一叶障目的无知和盲目。比起原先那种麻木的工作环境,我还是更喜欢新厂这种朝气蓬勃的冲劲,相信跟我有同感的人不在少数。”

陈远鸣笑了笑,没有答话,又跟着宋厂长一起到车间办公室里查阅资料。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他耐心翻看了最近所有的教学记录和员工考评,目前厂里拥有300在职员工,矿山上则是500矿工,都已经完成了基础培训,并且分厂、车间、班组已经初步成型,只要厂房和设备到位,马上就能开工生产。这在一个新建立的大厂里,几乎堪称奇迹。

而这,也正是陈远鸣想要测验的另一样东西。

合上了硬皮厚本,他靠在了椅背上,目光笔直的看向坐在对面的宋厂长。“老宋,对于咱们的厂子,我没法更加满意了。但是现在还有另一个问题,这样的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厂子吗?”

“什么?”宋毅明显一愣,“其他厂子?这……如果不是同类行业的,怕是很难吧。冶炼、煤炭、采矿好歹还有点互通的可能,但是叫来其他厂——比如棉纺厂吧——的工人,适应起矿山的工作就要耗费不少的精力了……”

“那棉纺厂的工人,放在成衣加工岗位上呢?”陈远鸣话锋突然一转,换了个方向。

“这个……”宋毅皱起了眉头,“理论上应该还好?轴承、拖拉机、矿山机械这些厂子的工人,换到一般加工制作业应该也不是大问题。但是它跟咱们的厂子可能没有太大关系吧?”

“跟厂子没什么关系,但是跟这个城市,却可能息息相关。”

陈远鸣长长呼出了口气,像是要把积存在胸腔内的东西一吐而快。这个厂子,这样一种国企工人转业的试验模式,其实也是他真正重视的另一样东西,一样可能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重工业城市的回生妙方。

面对宋厂长一脸迷惑的表情,陈远鸣笑了,“老宋你这次真是劳苦功高,下个月一期的厂房彻底完工后,应该就可以开工剪彩了,在这之前,恐怕还要麻烦你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经验资料,不论是拿给上面看,还是让其他人借鉴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光能干还不行,我们还要学会总结,要会把自己干得活讲出来,说给旁人听。”

没想到自家这个充满了西式作风的老板居然会说出这么官场模版的话,宋毅呆了片刻,也笑了出来,“陈董放心,这也算是我的老本行了,会尽快完成任务的。”

“嗯,越快越好吧。”

陈远鸣的视线穿过这个热火朝天的施工场地,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在那里,大树依旧遮天蔽日,而这次,也该他想法为之剪剪枝,松松土了。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施;怎么还不准备回家啊?”

一个声音在背后响起;施瑞龙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赶紧站起身,“徐工,我就是再看一下;马上就好……”

“你啊。”徐工无奈的摇了摇头,“还是放不下那个项目?上面不都已经否决了你的意见,都不是咱们的订单;何必去研发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东西。不如趁这段时间不太忙;好好休息一下,总不能一直扑在工作上嘛。”

施瑞龙脸上的表情也有些苦涩;过了好久才点了点头;“谢谢徐工,我就再看一会儿,马上就好了……”

看着面前的小青年完全没有妥协的意思,徐工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人家也没耽误正常工作,下来怎么钻研也不碍他们的事。只是现在厂里的研发条件可不比当年了,上面根本就不支持他们这些工程师搞业余项目。哪个项目不需要投钱啊?光是实验就不知要消耗多少资源,就算运气好能造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现成的买家。

就像小徐研究的这套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专门用于冶金加工数控机床,目前还处于欧美垄断产品,别的大厂宁愿花几万美元一套的价格去买那些原装货,也不敢轻易尝试国产同类产品,万一哪里出了毛病,谁来承担机械损伤的重大责任?

既不是能得名得利的国家重点招标项目,又费时费力费资源,做出来还不一定有人买,难不成要厂里给你跑推销?这种赔本买卖怎么可能被研发部的大佬们认可。因此这些“心野”的工程师一向是领导们眼中的刺头,别说大多数项目都不会被通过,还时常被领导点名批评,连升迁考评都成了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谁肯用心搞技术。他们这些老人早就被现实磨平了心气,看着如今的新生代们,心里说不难受是假的,但是又能怎么样?国企哪一辈儿不是这么熬过来,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就够了啊。唉~~孩子还是太年轻,也许过两年就懂了……

没再说什么,徐工叹了口气,慢吞吞的走出了房间。看着老者略显蹒跚的步伐,施瑞龙心里也不算好受。大学毕业后他就直接分配到了厂里,也算是徐工亲手带出来的徒弟,对方的好心他怎么会不懂。只是越是接触这行,他心里的不甘就越发浓重。这角接触轴承技术难度真的那么大吗?自己的父亲就是位老磨工,他其实很清楚一些问题用“笨办法”可以解决,不过是一套轴承而已,放在盒子里估计都没几斤重,就要7、8万美元的价格,这可是真正的工业消耗品,光是砸在更换轴承上就不知要花费多少钱。

如果自己能造出只用几万人民币的替代品,不就可以为国家和那些大厂省下一大笔资金吗?但是想法再怎么出色,也无法冲破制度的壁垒。看着研发室低矮的屋顶,他深深叹了口气,父亲嘴里的大厂,真的就是他唯一的出路吗?

有了这重重忧思,最终施瑞龙也没在单位呆多长时间,早早就骑上自行车往家里赶去。如今他还没结婚,单位照顾大学生给分了一室一厅,他就把父母接了过去,也算给二老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花了20多分钟才骑回家,施瑞龙好奇的发现一辆小轿车停在楼下,像是吉普出的大切诺基,看起来十分气派。这是谁家出了富贵亲戚了?瞥了车子几眼,他也没多在意,顺着狭窄的楼梯就往家里走去。他家住在3楼西头,这时老娘应该也做好晚饭了吧,可惜这两个月厂里也没接到新任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额外奖金。

边忧心着自己的工作,边推开了房门,施瑞龙朝屋里打了声招呼,“爸、妈,我回……嗯?这是……”

抬头一看,他惊讶的眨了眨眼睛,只见屋里坐着好几个人,其中有两个还穿着相当正式的西装,自家老父正满脸堆笑指着一个颇为英俊的年轻人招呼道,“龙龙,快来看看小远,就是小陈家的儿子,你还记得吗?老赵徒弟家的小子……”

这关系也太复杂了,施瑞龙想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老赵算是父亲的同期好友,他原来带了个名叫陈建华的学徒,关系相当不错,也都互相拜过年。他家的孩子应该小时候也见过,只是后来自己上学去了,也就失去了联系。

弄清楚了原委,施瑞龙马上摆出了笑脸,“小远啊,这么多年不见,看起来可长大多了啊!现在在哪儿上班呢?”

“自己做些生意。”陈远鸣笑着打了个招呼,顺便跟对方介绍坐在一旁的中年男人,“这位是瑞华轴承的老板梁辛梁总,今天我就是陪他一起上门来三顾茅庐的。”

其实早在一周前,陈远鸣就回到了市里,第一件事就是把之前调查的资料重新审核了一遍。在远扬进驻市里不久后,他就让宋凯文系统盘查了一遍周边的小型轴承作坊,这里面是有不少藏污纳垢的黑代销点,但是同样也有些是轴研所和轴承厂里跑出来下海的职工,有两家甚至都开始自行研发一些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经过多方面考察,陈远鸣最终选择了一家名为瑞华的公司作为投资方向,这家老板梁辛曾经在轴研所干过副主任,由于不堪忍受那种官僚做派,最终辞职出来下了海,奋斗了3、4年才把厂子打造的初具规模。只是苦于银行贷款不易,虽然有了些技术突破,但是人才和资金缺口始终遏制着工厂的发展。

如今被远扬这么个大财主找上门来,梁辛怎能不欣喜若狂。在几轮磋商后,瑞华的发展就有了新的方向,他们最看好的项目之一就是如今国内还几乎空白的高精机床轴承。这玩意技术难度不低,但是生产并不是全无可能,无非是用手工代替一部分精密仪器。

放到任何发达国家,这都是笨到不能再笨的笨办法了,但是这些国企出身的技术型干部却深知目前中国部分精密仪器领域对于半机械半手工的依赖性。只要有一个可靠的技术团队,再有一批优秀的高级技工,用现有可以进口的机床设备,他们就能在这片空白上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这个想法,陈远鸣也是相当赞同。梁辛就通过自己的渠道,打听到目前对这方面有些研究的技术人员,施瑞龙正是被介绍的人才之一。只是这次,陈远鸣并未把招揽任务都扔给梁辛,而是跟随他一起亲自登门拜访。

“没想到陈总还跟施工有着这样的关系啊。”这时坐在一旁的梁辛也笑着搭上了话,“我就是听老徐介绍,才得知厂里还有这样一位人才,自然要登门拜访了。是说我们厂子最近准备切入角接触轴承领域,听说你的专业和研发方向都跟这个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不知有没有兴趣走出轴承厂,加入我们的团队呢?”

这话可足够开门见山了,施瑞龙都不禁一愣,这不是介绍老相识吗?怎么话题突然就跑到了挖角上了。看着对方有些无措的神情,梁辛也不气馁,笑着向他解释起了瑞华现在的发展现状,以及在研发和员工待遇上的一些有利条件。

虽然来得太过突然,但是听着对方诚恳的介绍,施瑞龙心中不免也产生几分动摇,他现在还足够的年轻,刚才校园毕业,还正是最好的研发年龄,根本就无法适应国有企业里的一潭死水,他还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想法,难道都要虚耗在那些他不算感兴趣的布置任务上,一步步熬到跟徐工一样锐气尽失的垂暮之龄吗?

只是心动归心动,想要脱离厂子下海,需要的也不是一星半点的勇气。在沉吟了片刻后,施瑞龙问出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三金和待遇方面,有保证吗?”

听到这话,梁辛顿时笑了出来,这也是陈远鸣当初注资时就已经讲明的事情,如今看来,能吸引金凤凰的,还只有梧桐树啊。

“这个还请施工放心,我们的厂房已经在高新区落户,职工宿舍用地也已经批下来了,马上就能开工建设!在这上面绝对要比轴承厂待遇要好,高级技术人员统统是二室一厅的待遇,如果能够入职十年,房子就可以永久赠送给员工。三金也会跟随入职手续建立,绝对符合国家规定。”

“什么!”比起梁辛的淡然,施瑞龙可是吃了一惊,这比轴承厂要强太多啊!而且这口气可真大,为期十年都已经想好了,他们还真有把握这个厂子能做大做强吗?

比起儿子在乎的东西,老施的顾虑明显就更多了些,犹豫不定的看了看坐在一旁的陈远鸣,他凑过去轻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