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景生-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透的晨风绕洞而过,带起一片哗啦啦的水声,像欢歌也似战鼓。阿鸾拉着小花儿慢慢向唐七走去,唇角上挑浮起一个嘲讽遗憾的笑,“唐七,我当日身上仅有三枚,那最后一枚万清丹封于蜡丸之中,系之于发上,却在那晚落水之时掉入深潭了,真是可惜可叹呀。”

说话间,他已走到唐亦袅的面前,俯身望着他,明媚的杏子眼里寒光一闪,“唐七,你若想要,就自去那潭中打捞吧。”

唐亦袅不为所动地回望着阿鸾,心里却气得发颤,刚想强颜欢笑地反击,鼻端却蓦地嗅到一缕奇异冰寒的香气,那奇妙的香氛透窍而入,荡涤着他焦躁的身心,唐亦袅深吸口气,眼睛盯着小花儿,又想起那晚令他震荡不已的体香,鼻子翕动轻嗅,发现它确实发自小花儿的胸间。

阿鸾眸光一闪,已经猜到了缘由,他不经意地侧身挡在小花儿的身前,“唐七,你也对这药香感觉奇特吗?”

“——药香?”唐亦袅耸眉惊问。

小花儿隐在阿鸾的背后好笑,这孩子还真是点子大王。

“是呀,你闻到的景生身上的那个味道就是服用了万清丹后的药香。”阿鸾似笑非笑的,好像是嗔怪唐亦袅的无知。

唐亦袅的凤目微睐,晶亮的眸光扫视着阿鸾,半信半疑,半真半假地自语:“听说过吃药薰香的,但多属无稽之谈,这解毒能解出体香的倒是闻所未闻,你们南楚当真人才济济,竟能制出这等神药!”

唐小七的口气颇为嘲讽,似乎对阿鸾的说辞将信将疑,但他的心里却已经信了七八分,更对那遗落深潭的万清丹心痒难耐,无比神往,小花儿吃了两枚既能助他解毒,那如果他能天天服用,岂不是可以根除盅毒了。

阿鸾似乎猜到了他心中所想,故作遗憾地摇摇头,“那碧血蛭虽然毒辣,但也不一定就全无解法,只是……唉……可惜了那粒……”他的话说了一半留一半,那留在喉咙里的半句话却勾得唐七两眼发直,恨不得将阿鸾大卸八块,再找出几枚万清丹。

——被人救助,却还想着损人害人!阿鸾不屑又憎恶地瞄了一眼亦袅,眼神犀利,唐小七也不甘示弱,立刻睃眼斜睨着他,

“亦袅,你是唐门七少,怎么竟会被人下了碧血蛭,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小花儿看着他们两个眼中霹雳啪啦飞溅的火星儿,赶紧插言问道。

“——嗯,是很费解呀,敢在唐门七少身上下盅的,来历和胆子可真不小。”阿鸾随声附和,拿起小花儿递给他的野浆果一粒一粒放进嘴里,只觉那酸甜的果汁一直流进了心里。

唐小七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扯开飞到洞顶,他直眉瞪眼地看着阿鸾吃果子,那艳红的果汁抹在唇上,竟衬得他的面孔晶莹剔透,眉目如画,

“……那……那是我年幼时……被人暗害……”唐七的喉头滚动,猛咽口水,红艳欲滴的果子看起来真的很美味,还有那吃着果子的秀丽小人儿,更是令人眼馋。

小花儿顺着他的眼光看过去,也是一愣,心里像被丝绳扯住了,一抽一抽地跳,

“什么人竟敢暗害你?”小花儿的语气颇为不屑,他非常不喜欢唐七看着阿鸾的眼神,那么贪馋霸道,好像要把阿鸾吃下肚似的。

唐亦袅的眸色倏地一暗,——这个世上的人,想他死的比想他活的要多得多。他没有回答,还是直勾勾地盯住阿鸾,心想:当时听人传言什么当世三美,自己还曾大怒,绝不认可,并将那传话之人烧炙了喂狗,可如今看起来,不禁这南楚的青鸾仪表不凡,就连这个所谓的山野村童都气度似仙,当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胜旧人!

小花儿见他的眼睛总是滴溜溜地盯着阿鸾,非常不快,“你这脚踝挫伤恢复的差不多了,今天我们就上路吧。”说着就狠捏了一下唐七的脚腕子,

“——呵哟!”唐小七倒吸口凉气,疼得直皱眉,心里咒骂着小花儿,脸上却飞起了讪讪的笑,“小花儿,那个野果子,我也甚饿——”他半张着嘴,眼神儿跟着红果子,口水就在齿间打转转。

小花儿看看他讪笑的俏脸,那脸上的丹凤眼中却殊无笑意,凉幽幽地闪着微光,

“七少,你昨晚盅毒发作,现在还不宜进食,况且这种野生浆果多为发物,对你的臂伤和蛭毒都没有好处。”他无法和唐七解释野果容易导致过敏性变异反应,只随手递给他一个烤好的山薯。

唐小七无比怨恨地捧着山薯,转脸看着阿鸾手中的晶莹鲜果,不免更加气恼,小口,小口地吃着山薯,心里想的却是日后如何将他们折磨得死去活来,苦苦求饶。

艳阳如洒,流金滚锦般铺陈在洞口,远山苍苍,碧水环环,五月天,好辰光,长风送我返故乡,

“今日天气晴好,我们趁早出发赶路吧。”小花儿扬声叫道,心里暗祷——一路平安!



第一卷: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唱歌我爱笑。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坤忘山南麓崎岖的山路旁,迷雾沉渊,渊下怒涛翻滚,山路上,野藤蔓草碧连天。许君翔带着他的部下艰难地向前摸索前行,这种仅容一人勉强通行的临渊山路根本无法走马,所以,他们二十几人全部弃马步行上山。

那晚赵乾尾随着那位张老板来到一处民居,事缘巧合,前往山南苗彝村寨贩卖儿童的几个人贩子正在此聚会商谈,结果被许君翔一网打尽,端了贼窝,商人们一向重利轻义,更何况是坏事干尽的人贩子,还没等上刑审问,几个贼眉鼠眼的家伙就吐噜吐噜地抢着招认,把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说了,许君翔大怒,领着人去窝藏被绑孩子们的库房一搜,又大失所望,那里根本就没有他们要找的太子明霄。

看着许君翔即将大开杀戒的狠辣面色,那个领路的人贩惨白着一张鼠脸,吭吭吃吃地说:“……大……大大……大爷……”

许君翔俊逸的脸阴沉得要下暴雨,那人一看,两腿打颤,

“……祖……祖祖……祖爷爷……前……前两天……老五……刚领着十来个……给……给南山的……苗坝子送……送……送去了……你们要……要找的……那个娃子……好像也在其中……”

他刚吭哧完,就被许君翔绑着丢上了马,“你带路,要是少了一根孩子的头发,我就活剥了你的头皮!”

这位人称‘老三’的人牙子头皮一路发麻地带着南楚军爷们上山找老五,没日没夜地在荒山野岭里疯爬了两天,却连个人影子也没看到,老三只觉困乏疲累,简直恨不得一跤跌下深渊去找阎王报道,也好落个早死早超生。

虬髯大汉孙奇走上前一把揪住老三的脖领子,“你小子莫不是带着我们瞎转悠,使诈想逃走吧?”

老三被悬空提溜着,低头一看,雾霭之下,浊浪翻卷,涛声隆隆,好似饥饿的猛兽,

“……啊啊……啊……军……军军爷……”真的离阎王一步之遥时,老三已浑忘早死早超生的好处,一心只想着脱险。

抓着他的孙奇一耸鼻子,扭头狠‘呸’了一声将老三甩在道边,敢情老三惊吓之下竟尿了裤子。许君翔转身皱着眉急问:“倒底那个老五走的是哪条路?”

“……这……这里往……往南边去……就……就这一条……一条路……”老三的心里也直打鼓,——不知是老五的脚程快已经到了苗坝子,还是出了什么状况——?

“就这一条路?怎么行了几天还不见他们的人影?”许君翔的长眉拧成了疙瘩。因睡眠不足,眼下一片青黑。

“……如今正是……正是……梅雨季节……在……在这……山里……常有洪水爆发……山石滑坡……他们……他们恐怕……”

老三颤颤巍巍地说着他的担忧,却不料许君翔几步窜过来一把揪住他,“——你——你说什么——!”那少年将军怒目圆睁,嘴唇剧烈哆嗦着,这一路行来他们已经看到几处山体坍塌的惨况,众人心中早已惊惧焦虑不已,但谁都不敢明言,此时骤然听到老三的话,都不禁心头巨震,只觉眼前昏黑,好似已看到太子明霄遇难的场景。

大家正心焦胆寒地发怔,忽听山道转弯处传来犬吠之声,

“许老二,我总算追上你们了。”

一个清亮至极的声音响起,紧接着两条獒犬和一个锦服劲装的灵动身影闪出山道。众人一见,不觉大惊,许君翔扔下老三,飞步迎上去,单膝跪倒见礼:“许君翔参见二殿下。”

南楚二皇子明浩皱眉立目地瞪着许君翔,又看了看他身后的众人,不觉眼中冒火:“这么多天了,你们竟还没有找到明霄哥哥吗?”

那两头巨型大獒呼噜噜地低吠着,眼中闪出血红的利光,似乎也激愤不已,躲在许君翔身后的老三一看,只觉魂飞魄散,——看来自己日后不是被扔到渊底喂鱼就是被这两头畜生活撕了。

明浩没有让起,许君翔不敢起身,低头半跪在地上,双手死死地攥成拳头,指甲已经划破了掌心,他却感觉不到疼痛。根本不用明浩怪责,他自己心里早已打定了主意:如若明霄遭遇不测,他必以死谢罪!

许君翔的那些部下此时也都呼啦啦地单膝跪倒,心里却都有些愤愤不平:——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如此颐指气使,凭你是什么皇子也不可如此眼中无人。明霄太子待人一向谦和,虽与人不甚亲近,但却绝不任意折辱,哪像这位二爷,一个不如意就放獒追着人咬。

“还不快起身继续赶路,傻跪着就是把眼珠子都哭出来也找不到明霄哥哥!”明二爷一声怒吼,把黑压压跪了一山道的人都吼得一哆嗦,纷纷立起身。许君翔一眼看到明浩身后跟着的侍卫姜成,忙问:“二殿下上山的事王上知道吗?”

姜成还未回答,明浩就狠狠地剜了许君翔一眼:“我和父王之间商量的事情难道还要禀明你吗?”

老实的姜成窘迫地点点头,没有说话,许君翔略一沉吟,吩咐道:“山道艰险,小山,小川前面探路,二殿下请居中,大家前后防护照应着。”

两头獒犬似懂人言般直向前窜去,众人重新调整队形继续前进,许君翔却觉胸中郁闷难当,甚至有点暗责武王:——明霄还生死未卜,此时又派来个只会添乱,不能帮忙的二皇子监军,更令搜救明霄难上加难。

******************************

大夏都城东安,端午时节,绿阴春尽,满城飞絮如雪。咸安殿旁的凝华苑中,一池碎萍,残红宫锦似的点染期间。

曲廊花阁里,卫太后坐在凉塌旁,不停地用绢帕擦拭着华璃额头上的虚汗,苦脸站于塌侧轻轻地摇着一把羽扇,华璃身上只着一件纱衫,在榻上辗转反侧睡得极不安稳,还不时地抬手抹汗,面色却一片雪白,隐隐透着一层青气,卫无暇绝望地别开眼,不敢再看。

“皇上……这样……睡了有多久了……?”端午细声问着守在花阁门边的愁眉。

愁眉一向静如止水的小脸儿上显出痛苦之色,他咬着下唇,一忍再忍,“……有……快四个时辰了……”

卫无暇拿着绢帕的手轻轻一抖,只觉胸腹间浮荡着无数碎冰,寒凉尖锐,冰冷刺骨。

“——愁眉,苦脸,你们俩先下去吧。有什么事端午会去叫你们的。”卫太后沉声吩咐。

苦脸一口闷气堵在胸口,想叹却终不敢叹,他放下羽扇,又看了一眼榻上陷于噩梦的华璃,转身快步走出花阁。

“——娘娘,”端午看着两个渐渐走远的小内侍,轻唤了一声,就也走出花阁,掩上门,守在外面。

卫无暇拿起苦脸儿放在榻上的羽扇,紧紧地攥在手中,圆润的扇柄却将她的掌心勒出一道深痕,似乎那扇柄已和手心血肉相融长在了一起,

“立春,阿璃这情形实在不好——”她并未回头,声音凄苦。

一个淡淡的身影好似鬼魅,浮现在她身后,深深地俯下身子,听了卫无暇的话就像吃了黄连,一股苦涩直灌心底。

“他已经好几天不曾上朝了,我只说是圆通大师来了,与他辩讲佛法,为大夏祈福。立春,这些年,多亏你和清平阁办事得力——”

卫无暇缓缓地说着,语调诚挚,那俯首之人却暗叫惭愧,——如果不是聪颖神慧的卫无暇苦心支撑,早在十四年前卫恒之乱时,清平阁就已被铲除殆尽了,这些年将清平阁发展壮大,运筹帷幄的不是自己,而是大夏的太后卫无暇。

“只是现如今阿璃这个状况,实在是——”她凝视着凉塌上的华璃,那清秀细瘦的身体淡薄得就像个影子,似乎转瞬即会消融,“如果不是坤忘神君写在坤山奇谭上的箴言,我……我……我又何必……害了阿璟的性命……如今……却连阿璃也难保了……”

到了此时,卫无暇胸臆间的碎冰终于冲逆而上,化做热泪淌满脸颊,她俯身抱住华璃,口鼻贴在他的胸膛上,深吸口气,继而绝望地猛摇着头,“立春,我……我闻不到他身上的护体神香,一丝一毫都闻不到,当时明明是阿璟奄奄一息毫无生气,阿璃充满活力,可为何阿璃的身体越来越差,我们……我们当初是不是搞错了……还是……这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和……阴谋……”最后的阴谋两字并没有说出口,只是在喉口打了个转,就被卫无暇强行咽下肚,直噎得她浑身打颤。

她身后的瘦小身影扑通一声跪下,“——娘娘!”声音破碎而沙哑。

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说,弑杀亲子都是最深重的荆棘枷锁,根根利刺戳心剜肺,无休无止。似乎没有任何万不得已,不得不为之的借口或是理由。

“娘娘,舍去阿璟,才能保住阿璃,否则便是滔天巨祸。”

卫无暇颓然回首,看着立春,他渺小的身影没有任何存在感,似乎随时都会飘然遁匿。

他们俩心里都万分清楚:——即使没有那坤山奇谭的箴言昭示,皇后诞下孪生皇子也属凶中大凶,依照大夏国律,孪生嫡亲皇子都要被送进宗祠由各位长老祈天后处死,大夏立国近五百年,仅有三对孪生嫡亲皇子幸免于难,前两对均于成年后引发了夺嫡乱国之大祸,最后一对孪生皇子更因乱伦暴虐,荒淫无稽,疏于朝政而导致国家三分,至今未得一统。

“当年他们降生时,阿璃哭声洪亮,且身带异香,无论是时辰还是体貌都与那坤山奇谭所示一模一样,而阿璟则无声无息,濒临垂危,可为什么……为什么……如今会这样……?”难道阿璃的生命之光已被弟弟带走了吗?

卫无暇再次质问,这些话她已经在心里想了千万遍,今日终于忍无可忍,宣之于口,她却没有感到丝毫解脱,反觉置身于巨磨之中,被疯狂地碾磨压榨。

“……娘……娘……娘亲……疼……疼……”

榻上的华璃忽然发出断断续续的呓语,卫无暇大惊,俯身查看,只见华璃并未清醒,他紧闭双眼,无助地摇摆着头颈,浑身战栗,青白的嘴唇哆嗦着,呼吸微弱。

立春未起身,蓦地,拔地飞旋,平平掠至榻前,他搭指试探华璃的脉息,“皇上的脉息燥乱,似有中毒之像……”

“——什么——?”卫无暇惊呼出声,连守在门外的端午都大惊失色。

“娘娘莫急,皇上并未中毒,只是……只是表象酷似中毒……”

立春拧眉低语,他一向毫无表情的脸上也显露出一丝困惑之色,

“此话怎讲?又当如何诊治?”卫无暇被他说得又惊又疑,更加六神无主。

“……无解……皇上好像是被噩梦魇住了……唯有静等……”立春身子微晃已退离凉塌,

——被噩梦魇住了!卫无暇一阵晕眩,——噩梦,静等?她天天都生活在噩梦中,已经等了十二年,已不知什么是梦什么是真,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救赎!

“武王那边的情形如何?”卫无暇忽然想起立春此来的真正目的。

“武王受伤未愈已回师临州,所占大蜀各州郡另派重兵驻守,估计不日就将派遣官员辖制——”

“——武王受伤了?”卫无暇失声叫道,又觉失态,以扇掩唇,稳住心神问:“伤势如何?”——那苍鹰般桀骜勇武之人竟然也会受伤!

“伤在左肋下,虽未损要害但也颇凶险。”立春听出卫无暇声音里的关切。

卫无暇轻咬下唇,眼睛望向花窗外的太明池,碎金万点,波光粼粼,眼前一阵恍惚,似乎又回到十五年前,卫恒之乱事发突然,她乘船逃出锦州,连夜赶往临州,雨急风狂中,投奔他而去,却在临州外的夏江上被南楚水军督师拦下,

“——传东宫王太子令,一切大蜀船只不得进入南楚地界。”那是比潇潇暮雨还冰冷的声音。

“端午,改道,开船。”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娘娘,至于那南楚太子明霄——”立春的声音乍然响起,卫无暇一颤,回过神来,

“明霄怎样?你们的人可有什么消息?”——明涧意果然还是如此孤绝,竟使少年太子独守肫州诱敌。

“明霄仍然没有消息,他们的人去了坤忘山南麓找寻。”

“哦?大蜀残军不是取道坤忘山往西川奔逃了吗?”卫无暇刚要细问,凉塌上的华璃闷哼了一声,一把抓住她的袍袖,

“……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