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谋-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78章 将计就计 上

一大清早,李系舟的好梦就被英王派来的使者搅醒了。他羡慕地看了看无忧无虑沉浸在梦中的小冉、佳蓉和宝宝(李系舟还没有想好儿子叫什么名字,妄图把这个责任推卸给林潇),感叹道:我不想长大,不想长大。

使者的来意是英王早朝有重要的议题,希望李大人参加。

李系舟为了这月的薪水不敢怠慢,暗暗佩服英王体力好,被吴瑕征用了一晚上还能爬起来上早朝,并且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昨天晚上若不是紧紧抱着儿子不撒手,估计又要被小芸折腾,即使这样,早起对他而言仍然是一种折磨。

穿好衣服昏昏沉沉跟着使者去了英王的议事大殿,群臣们早就进入激烈讨论的状态。

英王一见李溪立刻眉开眼笑道:李溪,你总算来了。今晨本王接到报告,说蜀国派了使者去雍都,除了通知圣上关于蜀国新帝即位的事情,还携带了大量礼物,准备为新帝求娶咱们夏国的一位公主为妃。”

政治联姻这种事情在当下的时代并不少见,李系舟脑子还没有完全清醒,一时不明白为何英王如此大动干戈地讨论,他毕恭毕敬地说道:“殿下,蜀帝求亲是好事啊。殿下的姐妹嫁给蜀帝,蜀帝就成了圣上的晚辈,夏蜀两国从兄弟邻邦,变成翁婿姻亲,关系更近了一层。”

英王笑道:“李溪,大殿上都是本王亲信,你无需顾忌,不用拐弯抹角说话。”

李系舟心想:我说这么直白英王反而以为我拐弯抹角,看样子英王并不认为夏蜀真正联姻是好事。铁定心思要伐蜀了,如此一来两国联姻很容易会成为伐蜀的阻碍。他脑子一转,忽然想到《鹿鼎记》里面有一段情节。说的是康熙皇帝想削藩,藩王吴三桂也想着要造反。吴三桂派了儿子跑到京城求娶公主试探康熙的意思,康熙不敢打草惊蛇就同意公主下嫁,并且双管齐下暗中布局打算吴三桂一反就立刻剿灭。1……6……K…小…说…网

有了这段素材打底,李系舟的思路基本上理顺,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道:“臣以为应该将计就计。蜀国摄政王李铮野心勃勃。觊觎天下,陈重兵于边疆蠢蠢欲动,在此刻提出联姻我夏国实在是居心叵测。倘若我国拒绝联姻,蜀国便有了借口堂而皇之侵犯我国领土。”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一下,环视了各位大臣地表情发现大家似乎都很认真在听他讲,他的虚荣心迅速膨胀,于是绘声绘色道,“臣认为殿下应该建议圣上接受蜀国的求亲,并郑重其事选择一位与蜀帝身份相配出身高贵才貌双全地公主和亲。”

此时有些激进主战的大臣终于忍不住。跳出来反驳道:“李大人,我国迟早要对蜀国用兵,如果派公主和亲。两国结成翁婿姻亲,哪一国挑起战端都是不义。再者既然知道蜀国觊觎我国领土。为何还要答应亲事?不如冠冕堂皇拒绝求亲。蜀人不服就来攻打,咱们夏军不是吃素地。正好趁势将他们全收拾了,岂不痛快?这样也无需委屈公主。”

张若怀也参加了这次殿议,不仅因为他特殊的身份,更因为他确实有才华,人品正直,忠心为国,受到英王的赏识。虽然大家都认为张若怀是太子一派的人,但是英王将他引为知己,大事小情从不避讳。毕竟英王现在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与太子地利益没有明显的冲突。另外张若怀出京的时候也接受了皇帝的亲自嘱托,他决心全力辅佐英王,一展才华。

张若怀是支持和亲这件事情的,虽然李溪现在并未点破,他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悟出几分深意,所以他表态道:“倘若我国先拒绝蜀国的求亲,是理亏在先,双方开战,士气不宜激发。殿下,臣也认为该如李大人所说,向圣上进言,支持两国和亲。不过在送亲的过程上要仔细安排。”

英王在听到李溪说支持两国联姻的时候就隐约猜到一些端倪,不过李溪和张若怀两人含而未说地话不宜太多人知晓,他会意地点点头说道:“诸位的意见都有道理,此事本王还需仔细想想,妥善安排。今日议题到此结束,张大人、李大人稍留片刻,本王还有些其它的事情询问。”

等其他人离开,英王带着李溪和张若怀去了书房。看了座位,端上茶水,三人又回到和亲地话题。

英王问道:“李大人、张大人既然支持和亲,是否已有腹案,能否与本王共商一二?”

李系舟自然谦虚着让张若怀先说,他好听听意思,整理一下自己的言语,免得露怯。

张若怀显然早有成熟地看法,并不推辞,说道:“王爷、李大人,下官认为答应和亲是促成两国开战地引子。正如李大人所说,不如将计就计,答应蜀国的要求,郑重其事将公主送出,以示我国诚意。另外我国地密探可以跟随送亲队伍深入蜀国内部,倘若蜀国人居心叵测,这亲事恐怕不会顺利进行,他们可以借机挑起事端,咱们也可以先发制人,掌握主动。”

英王皱眉道:“倘若战事一起,蜀国以我国公主为质,胁迫我国割地赔款,或者牵制大军,我们岂非处于劣势?”

张若怀叹息道:“自古红颜多薄命,蜀国人如果真以公主为质,反而更能激发我军士气。另外公主想必也该抱着为国捐躯的觉悟赴蜀。”他说的委婉,真实的意思就是公主应该以死殉国,从而作为夏国对蜀国用兵的最佳借口,鼓舞士气。

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就算贵为金枝玉叶,也随时都可能成为牺牲品。像世人公认算是相对美满的夏越联姻,对于公主吴瑕而言其实也是一种牺牲。她为了保护越国的权益,远嫁他乡,周旋在异国的权力场中,早早抛弃爱情,某种意义上说她作为女子过的并不幸福。

李系舟想到这些不禁庆幸自己现在是男子,比女子有着更多的选择机会,可以堂而皇之享受社会对男子的宽容。但是他不忍夏越两国的战争以一个无辜的女子为祭品,他将《鹿鼎记》里和亲平藩那些内容又仔细回味了一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殿下,臣以为公主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生还,同时还能鼓舞士气。此事能否完全成功有两个关键的人物,其一是公主,其二是送亲大臣。公主需性格坚韧,对生活保持乐观态度,不应抱着必死的决心,反而要树立强烈的生存意识,把去和亲当做打仗一样,有勇有谋,知进知退,一旦目的达到,可以果断抛弃一切全身而退,这才算完美达成任务。否则赔了夫人又折兵,公主埋骨他乡,无论后来是否能顺利拿下蜀国,都是对我国极大的损失。另外就是需要一位机智且懂得随机应变的送亲大臣,他可以察言观色,暗中总理大小事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对我国忠心耿耿。公主与这位大臣联合,齐心协力,一明一暗制造事端,大事可成。”

英王豁然开朗道:“李溪,你正说到本王心坎上。本王原本是不支持用皇室女子的性命牺牲来铺就胜利大道,如今将公主当做领兵的将帅看待,让她们披上嫁衣为了国家而战,为了胜利而活,利用聪明才智周旋于敌国,给她们生存的希望,从一开始就能激发她们更大的动力和激情。”

张若怀却迟疑道:“女子能有如此才干么?她们能否担此重任呢?”

第078章 将计就计 下

在英王心目中,女子并不输于男子,从自小教养他长大成才的宁浮萍,到如今辅佐他治理民政的吴瑕,英王相信只要给女子足够的信任和发挥的机会,她们可以做的比男子更好。但是皇室之中是否能选出一位像李溪要求的那样智勇双全的公主,目前英王并没有把握。他很小就受封英王离开皇宫,对于公主们的品性并没有多少亲身了解,惟有通过他留在宫内的消息网进一步调查。倘若真能找到符合要求的公主,此计成功的希望就更大了一些。

于是英王说道:“是否有能担此重任的公主,本王现在不能肯定。但是本王相信论才智和勇气女子并不输于男子。另外以父皇的远见,对于蜀国提亲一事,应该早有应对之法,咱们只需将咱们的想法上呈即可。”

张若怀道:“是啊,圣上深谋远虑,恐怕早已洞悉蜀国的阴谋。”

李系舟也跟着拍了几句马屁,心里想着早饭还没有吃,赶紧结束话题。既然皇帝那么英明,或许根本不用他们操心,只需按照皇帝的计划安排执行即可,所以继续讨论的意义并不大。

英王察觉到李溪有些不耐烦,立刻会意,找了借口将张若怀遣退,而后又和颜悦色问道:“李溪,你是否有什么话要单独对本王讲?”

李系舟刚要脱口而出说要吃早饭,不过看了看英王一脸殷切的表情,显然是对于和亲的事情意犹未尽等着他在抖点料。他话到嘴边临时改口道:“其实臣确实有些话要对殿下单独禀明。”

英王道:“现在只剩你我二人,有话但说无妨。等等,让本王先猜猜看。”

李系舟正好没有想出来该说什么,于是洗耳恭听英王的猜测。

英王正色道:“本王刚才听你说此事要成功除了公主。还需要一位机智的送亲大臣掌控全局。本王认为此人非你莫属,你是否要主动请缨,让本王在呈递给父皇地信件中提及此事呢?”

李系舟惊出满身冷汗。电子书首发'奇。书'心想刚才一不留神居然把自己套了进去,倘若皇帝真的答应派一位公主去蜀国和亲。而且送亲大臣的责任又那么重要,英王一定希望自己地亲信能够参与其中。放眼望去,先不论才智,英王最信任的人恐怕就是他这位“文武双全,才智高绝”地李大人了。但是跟着公主去蜀国。如羊入虎口,危险重重,光凭他那点花架子本事能否还有命回来就不好说了。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李系舟不敢乱逞英雄,颤声道:“殿下,如果臣去了蜀国,一旦战事起来,恐怕……”

英王插口道:“……是啊,本王身边确实也需要你。如果两国开战。没有你出谋划策,本王心中没底。”

李系舟一听有戏,刚想着赶紧附和两句。谁料英王又说道:“不过权衡再三,本王也知道开场戏更加重要。倘若和亲真的成为战争的开端。就像桐城之战那样。有你跟随公主去蜀国打头阵更稳妥。而且本王这些年新培养了一批谋士、将才怎么也能撑上一段时间,本王也相信你能全身而退。迅速赶回本王身边,为伐蜀之战贡献更多力量。”李系舟此时心凉了半截,另外半截就寄希望于皇帝的英明决策上。毕竟倘若真地采用和亲那套方案,护送公主出嫁的大臣一定是极关键的,需要精挑细选的。李系舟甚至想为了避免去蜀国,将可能存在的巨大危险提前杜绝,不如稍微泄漏一些他与蜀国摄政王李铮之间的血缘关系,引起皇帝的猜疑,从而把他隔离出夏蜀之战的计划。当然后者也会有危险,说不定皇帝一狠心他脑袋就搬了家,自己死不要紧,再连累到英王和自己的家人那样就太不划算了。

英王见李溪沉默不语,以为自己说中了他地心事,得意洋洋道:“怎么样,本王所料不差吧?”

李系舟哪里敢说不是,只好陪笑道:“殿下聪明过人,料事如神。”李系舟心想继续再聊政务,说不定又把自己陷入险境,还是趁早转换话题,于是说道:“殿下,除了国家大事,臣还想对您讲一件事情,是臣的家事私事。”

解决了大事,英王也放轻松下来,笑道:“你的家事私事本王就猜不准了,别卖关子,快说来听听。”

“林潇昨日把她地儿子送到了我的家中。”

英王惊讶道:“林潇回来了,他还有了儿子?他在哪里,本王要立刻见他,伐蜀之战少不了要他出力地地方。”

李系舟苦笑道:“林潇是前天晚上深更半夜把孩子放在我家院中地,根本就没有露面。我昨天回到家中才知晓此事。若非那孩子身上有林潇的信物,我也不能肯定他就是林潇地儿子。”

“这么说林潇有别的事情要忙,把儿子送到你那里照看?”英王迟疑道,“难道他又在忙江湖大事?或者他与你之间的别扭还没有闹够?”

李系舟自嘲道:“或许林潇还在生我的气呢。”

英王突然彻悟道:“莫非林潇一直在附近潜伏,并且知道这三年来每晚你都与本王同宿。倘若他把本王视为头号情敌,那本王岂不是性命堪忧?李溪你害死本王了,这三年你是不是在与林潇赌气,故意拿本王当幌子刺激他?可怜本王谦谦君子隐忍三年都没有碰过你,清白名誉却毁在你手上。”

李系舟听出来英王的语气是特意在逗他,他也就顺着英王的话戏谑道:“殿下未婚前,国人就都知道您好男色,虽说刚娶妻时收敛了一阵,但这几年山高皇帝远没人敢管,您在渝山城作威作福本性逐渐显露出来,不仅冷落娇妻,还强行霸占了臣。国人都传,臣为了保住性命,只能抛妻弃女,牺牲色相,夜夜以身侍奉殿下。”

英王听到这句有一种想要抓狂的冲动,咬牙道:“真相就是这么被歪曲的,为什么本王与美男子同宿,世人就会认为是本王占便宜用强权?仅仅因为本王位高权重么?他们都不知道本王其实才是最凄惨的一个。为你暖床三年夜夜安抚你受伤的心灵不说,如今才脱虎口又入狼群。在吴瑕没有给本王留下子嗣前,本王恐怕再无一晚清静。苍天有眼,神明慈祥,可谁来为本王申冤?”

看着英王那一幅垂足顿胸痛不欲生的模样,李系舟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充分发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理念,抛开未来那些烦恼,美滋滋享受眼前的快乐。

接下来的日子,英王按照设想有条不紊地开始备战。一方面通过官方渠道将关于和亲的意见书呈交到雍都,另一方面他动用私人消息网络,寻找符合需求的公主人选。

在英王的意见书还没有送抵雍都之前,他却接到了皇帝一封加急圣旨。

圣旨内容除了褒奖英王在渝山道的政绩,还论功行赏提了一批人的官位。其中李溪升迁的官职最高,被封为礼部侍郎,官居正四品,这是仅次于礼部尚书的职位,此职位需要调离目前的藩国,回京上任。

英王对于这份圣旨的内容并不感到意外,唯有父皇对李溪的安排让他十分费解。把李溪调回雍都,而且特别写明让他接旨后携家眷立刻启程不得有误,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将李溪抽离前线到底是何用意?如果仅为了给李溪一个合适的身份将来能够担当送亲大臣的重任,只需封官无需急着催促李溪回京;如果京中出了什么事情,父皇需要李溪帮忙,那让李溪携家眷赶路不仅会拖延时间,还会增加负担,不如将李溪的家眷暂时留在渝山道更稳妥。

英王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心头突然笼上一层不祥的预感。

周三早上外出开会不能正点更新,所以周二晚上提前更新周三的内容。另外周三可能会因为工作原因无瑕填坑,导致周四不能正常更新,我会尽量努力写,希望大家谅解。

第079章 推心置腹 上

虽然渝山道日渐繁荣,但是毕竟夏蜀两国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可能开战,李系舟早想把家眷送回雍都。皇帝的这份圣旨,正合李系舟心意,他不像英王那样“多愁善感”,也没有敏锐的发现其中不寻常的意味,只是想着升迁意味着涨了俸禄,又能回到京城,大好良机不能错过。

皇命不能违,英王心中存疑也不敢拖延李溪返京的时间。只是在临行前特别叮嘱让李溪万事小心,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或者麻烦及时向宁浮萍求助。

一路无事,等李系舟带着小芸姐弟,女儿、儿子还有柔儿回到雍都的时候,迟钝如李系舟也意识到了气氛与他离开时隐隐不同。李系舟发现自己在雍都的宅院四周已经被御林军紧密护卫,或者说是监控起来。李系舟前脚进门,后脚就有宫里的太监传旨说圣上宣李溪即刻觐见。容不得李系舟多想,就被带入皇宫。

此时阳光灿烂,正是午后,晴空万里。

在这么大好的天气里,刚踏入皇宫内的李系舟却无来由地打了一个冷颤,仿佛出于本能一种不祥的预感笼上心头。李系舟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自己的冒牌秀才身份被揭发了,如果证据确凿,皇帝犯不上把他召入宫内,直接派人将他押入牢狱即可;或者皇帝想让他做什么事情怕他不同意,就用升迁的手段将他诱回京城,先控制他的家眷,再宣他入宫“逼良为娼”?应该不会是太子陷害他,他怎么说也救过太子的性命;也不会是胜王党余孽死灰复燃,这些人就算真的存在想害他。在皇宫内下手的可能性极低。

带着满脑子疑惑,李系舟小心翼翼进入皇帝御书房。。奇书网。

看见李系舟进入,龙案后地皇帝一挥手遣退了左右服侍的太监宫女。整个房间里明面上就只剩下李系舟和皇帝两人。不过李系舟因为内力修为不弱。隐隐能够察觉到附近有高手潜伏,或许是皇帝的暗卫。事态仿佛真地有些严重。皇帝并没有卖关子。他先是和颜悦色地夸奖李溪在渝山道辅佐英王做的那番丰功伟绩,接着又表态对收服月魔教这件事情地认可,同时以私人身份祝贺李溪喜得爱女。等这些都说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