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什么?”
郭荣看着她,见她眼眸清澈,一时也摸不清原由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有道:“没什么,只是你遇到了什么都可与我说。”
“好。”
“……不管怎么说,阿弟,我不希望我们是敌人。”
“阿兄说的哪里话,我们怎么会是敌人呢?”我现在做的,就是为了避免将来与你们为敌啊,与其将来你们成了大周皇室,不如……就不要出现吧!
第215章苦菊(一)
刚过寅时,刘灿就醒了。此时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她和往常一样没有动,而是揉捏起自己的鼻子,捏完鼻子,她又开始拱着身,向上抬腰。这一套动作,是她在现代看到的养生操,从在密州起,她就开始做了。按理来说,她这样的年龄一般不会考虑这个问题,不过认真来说,她其实在管城就开始注意养生了,当然那时候是全部都有,而到了密州,她更注意给自己养生。
气运这种东西说起来有些玄乎,可有时候你还真不能不服。特别是在五代的这个时间内,如果刘知远能挺个十年二十年,绝对不会有郭威什么事——就算刘承佑再不中用,刘知远也把路给他铺好了;而如果郭威能再活个二十年,那么郭荣能不能成为周世宗也很难说,再往下看,如果郭荣能活个十年,那基本就没有赵匡胤的事了,从某个方面来看,北宋能够成立,就是前面这一连串靠谱皇帝的短命!
这里面,真没有气运的说法?
刘灿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夺运成功,也不知道自己到最后会不会也被气运影响了,但她会尽量避免那种情况。
一套操做下来也不过是一刻钟,做完之后,她起身下床穿上自己的衣服,然后外面就传来了阿段的声音,问她是否需要用水,她应了一声,阿段就端着水进来了。房间里有备好的凉水,她把热水兑到凉水里,端到刘灿面前。
“辛苦妈妈了。”
“大郎说的是哪里话?喜鹊不知道多盼着这一天呢,已经在我跟前磨过几次了。”
刘灿笑笑。随着她年龄渐长,一些女人都会发生的事情在她身上也出现了,比如每个月都会有的麻烦,比如体型的变化。后者还好,她的胸前并不怎么伟大,再加上锻炼肌肉结实,穿衣注意一些也就遮掩过去了,但前者,那真是需要有个人帮她打掩护。本来阿段是已经转到后宅了,刘灿又把她调了过来,这些年一直都是她负责一些贴身的事务。而这个喜鹊,就是她去年收的养女,毕竟阿段的年龄越来越大,一些事做起来也比较吃力了,而且和她一起的阿赵、阿成等人都已经荣养了起来,再让阿段做这些活就不太妥当了,所以就有了这个喜鹊。
她本是在厨房里做工的烧火丫头,因做事勤勉就入了阿段的眼,不过阿段会收她,还是因为无意中听到了一番话。那是喜鹊和另外两个烧火丫头谈论刘灿,当时因为才执行过鞭刑,虽然刘灿自己就挨了鞭,但真还有不少人说她严酷,对她心存畏惧,而另外两个烧火丫头就是这样的:“大郎君纵有千般好,到底太过严厉了,比起来,还是三郎君更好一些,人又温和又谦逊,在演武场中也很受先生们的夸奖呢!”
“是啊是啊,咱们将来要是有福气跟着三郎君就好了!”
听了这话阿段不过一笑,自刘家越来越好,下人越来越多,别有心思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起来,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女孩子,更是会生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对于这种事,一来不归她管,二来就算归她管了她也不会插手太多——谁没年轻过?谁没过遐想?当然,她们那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也没那么多心思,可要嫁人的时候也会想想以后的日子……所以只要不惹出什么事,这都是正常现象。
“大郎君哪里严厉了?就算严厉也是有原因的!”
“原因?什么原因?”就在她准备走过去的时候,听到了这个话,顿时她就站住了,因为她也想听听这个小姑娘会怎么说。
“当然是因为那些人不好了!若那些人都规规矩矩的,大郎君又哪里会随意处罚他们?而且,若大郎君不严厉,下面的人不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又哪里有我们现在的日子?”
这话不稀奇,但能从一个烧火的小丫头嘴中说出来还是有些意外的,阿段听了,就暗暗的点头。而这么一番见识又显然是那两个小丫头驳不了的,当下就有一人道:“哟哟哟,看你把大郎君说的这么好,是不是想给大郎君暖床啊!”
“才不是呢!”
“别说了,我们都知道,自从你上次见了大郎君一面,这个魂儿啊,就被勾走啦!”
“你、你胡说!我、我才没有!我、我是仰慕大郎君,可、可并没有像你们说的那样!”
“看看看看,连仰慕都出来了,还说没有呢!”
那两个丫头一起嘲笑,喜鹊被激的又急又燥,就发起了毒誓:“我对大郎君一片真心,若有那不要脸的想法,就让我天打五雷轰!”
这话有些毒了,那两个丫头也被弄的讪讪,最后又说了两句就离开了,只留下喜鹊在那边咬牙。
这件事并不大,阿杜却留了心思。她这些年在刘家过的很不错,却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有养老子侄。她知道,刘家是一定会为她养老的,只要刘家不倒,哪怕她七老八十不能动了,也自会有小丫头把她照顾的妥妥当当的。但再妥当,那也不是后人,是不能在床前尽孝,死后烧香的。这个遗憾,不仅是她,阿赵、阿成都有。阿成还好一些,有一个亲属,她和阿赵都是孤家寡人,想要找个有血缘关系的也难,而且看阿成的样子,她们其实也有些心冷。她们两个商量后,就觉得可以收养个孩子,把这事同王氏说了,王氏也不反对,刘灿那里也没问题,只是这孩子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收养的。
以她们现在的身份地位,放出风声,自有大把愿意送上门的,男女都有,年龄任选。可越是这样她们越要慎重,人品是首先的,还要对脾气——收养个小婴儿从头养起,她们是真没那个精力了,也没那个心思,像她们这个年龄的,虽然看起来身体还好,可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去了,到时候留个半大小子给刘家照应吗?
所以她们心目中的人选是起码要懂点事了,然后还要对脾气对胃口。阿杜就觉得喜鹊很对胃口,之后她又试探了两次这才下了决定,再之后,喜鹊就跟着她学习起来了。刘灿是个好伺候的,所以喜鹊跟她学的,最主要是规矩。哪个房间是能进的,哪个房间不能进,进去之前要先做什么表示,见了什么人要说什么话……
若没有意外,阿杜是想将来让喜鹊顶替自己这一角的,当然,要让她先能接受刘灿的性别。
刘灿洗漱了一番,阿杜就把东西收拾下去了,刘灿也跟着走出了屋门,现在天气正好,最适合锻炼,不过她刚走进院子就看到了周东旺,立刻,她就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果然后者对她行了礼,随即就道:“大郎君,赵指使来了。”
刘灿嘴角一抽,几乎想磨牙了。
是的,赵指使,就是赵匡胤,在她来开封的路上就把他调了过来,不过因为他那边还有一些军务,所以是这两日才到的。说实在话,赵匡胤一到她就安心不少,除了缥缈的气运一说,更重要的事,她这边终于有个能在陆地上打仗的了!在她的计划里并没有大动干戈,但她也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再怎么说,她这一次也是真正的在干扰历史了——早先,她只会顺应历史而走,这一次,她却会改变历史,所以不管她做了什么计划,都要有打仗的准备。虽然她预计的主战场不是这里,她也不想在这里和人打上一仗,可该有的准备还要有。
开封城外的那艘大船是她的准备,黄河入口处的船队是她的准备,这些年在开封的布置是她的准备,后方密州的调集是她的准备,赵匡胤,也一样是她的准备!
她想的很好,可就忘了赵匡胤,那是个二啊!在打仗上他是没的说,这一次横扫半个山东,他虽不能说大放异彩,可也非常老道,那么大的阵势没有丝毫慌张,该突进时突进,该停歇时停歇,绝对当得起有勇有谋,其表现就连赵方毅都赞了几次。可在生活中……尼玛她把他调到开封,不是让他来旅游的啊!
是,她是说了今天早上一起出去吃饭,可用得着这么早吗?
“大郎君?”见她久久不语,周东旺又问了一遍,她在心中叹了口气,“让他过来吧。”
周东旺去了,片刻,赵匡胤就颠颠的过来了,人还没走到近前,已露出一口白牙:“大郎君,你起的好早啊!”
语气里充满了惊喜和意外,刘灿默默的转过了头——这话,她在昨天、前天都已经听到过了!
“二郎,我昨日不是同你说了,今日可以晚来一会儿吗?”
“是这样的,但我怕大郎君想见我,所以就提早守着了。”
……
“我知道大郎君习惯早上锻炼,我可以和大郎君一起啊!”
……
“大郎君?”
“王森还没有来,你去叫他起来吧。”
赵匡胤一怔,刘灿接道:“你们两个练比较合适一些。”
开玩笑,她骑射功夫虽然没落下,但比气力那是天生弱势,这些年她虽天天锻炼,却更多的是在背后谋划,跟始终奋斗在战斗第一线的赵匡胤相比……那不是自爆短处吗?虽然赵二同学的崇拜不是那么好消受,但还是让他维持着吧!
第216章苦菊(二)
虽然刘灿想把赵匡胤打发走,后者却不是那么愿意听从指挥。开玩笑,他早早的起来趴在这儿可不是为了去叫什么王森起床的!所以一听刘灿的话,他就露出委屈状,两眼眨巴着如同京巴似的,刘灿默默的扭过脸,不再理他。
早上她一般是不做剧烈运动的,就是把身体活动开,赵匡胤见她不不愿意和自己一起练,也不多话,就老实的呆在旁边。于是当王森来到的时候,就看到刘灿在做各种拉伸动作,而赵匡胤,如同一只守护犬蹲在旁边,不知怎么的,他就有一种恶寒感,总觉得有什么不太对劲似的,不过随即他就是愤怒——赵二郎,太不仗义了!
“你怎么又一早来了?”他也蹲下来,挨近了赵匡胤,小声道。
“也没有太早。”赵匡胤一边看着刘灿,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刘灿正在拉腿上的筋,因为不间断的练习,她的柔韧性很好,一字马下软腰都不是问题,此时她就把腿拉到了头顶,看的赵匡胤眼都眯了起来,他并不是第一次见刘灿做这些动作,可每次见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感叹——大郎不愧是大郎啊!
他看的高兴,旁边的王森愤怒感更强了,什么叫也没有多早!看看这身上的露水,再看看旁边周东旺的表情,以为他是傻子吗?
“大郎不是让我们今天晚些到吗?”
“我来的时候大郎已经起来了。”赵匡胤头也不回,哦哦,换腿了!又换腿了!大郎真是太厉害了,这些动作他也尝试过,可别说到头顶了,到胸前都不行!这些年大郎的身高虽然没怎么长,可依然是厉害到不行的男人!
王森开始磨牙了。当然起来了!大郎君每日都起的很早!但是因为大郎君起的早,他们就要来的早吗?平时也就罢了,今天可是大郎君特意关照过的!太卑鄙了,太无耻了,太太太不要脸了!想你赵匡胤在密州也是有名声的,在演武场内,很多人都是要叫一声大哥的,怎么能、怎么能不要脸到这种程度呢?大家知道你是想巴结大郎君,可是也不至于这样吧!如此,还让他们这些人怎么办啊!
王森本来对赵匡胤是没有多少感觉的,虽然他属于石守信那一派的,虽然石守信和赵匡胤不是太对付,可他并不厌烦赵匡胤。首先赵匡胤能力是有的,其次他开朗随和,真要说的话,人气是比石守信更旺的。可是这随着年龄越长就变的越不成样子。大家都喜欢大郎君都崇拜大郎君都……可是,也没哪个像他这样啊!这样扒着大郎君,真是、真是……没看到大郎君其实都不是太愿意吗?
“你明日还会早来吗?”
赵匡胤终于回过了头,看了他两眼,很诚恳的道:“这要看大郎君的意思了,其实我看你多睡一会儿也没什么的。”
“我为什么要多睡?”
“大郎君不会怪你的。”
……
没什么事的话,刘灿早上锻炼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半个时辰后也就完事了,而一见她做完,赵匡胤就颠颠的跑了过去——王森不是不想抢先,但蹲的时间太长,他实在跑不动,见赵匡胤不受任何影响的样子,他在暗暗磨牙的同时又有些纳闷,这家伙比他蹲的时间还长,怎么就不受影响?
“大郎你练完了?”赵匡胤喜笑颜开,刘灿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一眼一瘸一拐过来的王森,心中升起了和王森同样的疑惑,她咳嗽了一声,“你们想吃什么?”
“什么都行!”王森连忙道,赵匡胤也道,“是啊,大郎吃什么,我们吃什么。”
“那出去看看吧。”
他们现在住的是李业送的房子,房子不是太大,位置却相当好,就在西大街内,走不了两步就是御街。现在已经卯正,街上已经热闹了起来。卖早点的卖菜的,刘灿慢慢走着看着,每一条小道都没有错过,她并不是在怀旧,后世的开封和此时已经大不一样了,她在这里也找不到太多过去的影子,更多的,她是在记路,为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准备。
自从上次打了刘承佑的脸,这位陛下就不再召唤她,她倒也不急,每日就是把开封内的各个大佬去拜访一遍。杨玢、史弘肇、王章……这里面只有王章见了她,杨玢和史弘肇都避而不见,对此,她也不过是笑笑。她知道他们不见她,与其说是敌视,不如说是不屑。是的,就是不屑。朝廷现在不好和他们打,可并不见得这些大佬们就看得起密州了,他们不打,更多的还是内部原因,在他们心中恐怕觉得解决了内患,养足了精神,拿下密州也没什么困难的。而这内患,就有些玄妙了。
看后世的历史,会给人一种杨、史、王、郭是一体的,刘承佑杀人的时候都想的是干掉他们四个。但在这个时候来看,他们四个,其实也是分有党派的。其中杨玢和王章应是一派。史弘肇和郭威两个又各自一派,在这里史弘肇有些被排斥,郭威和杨玢王章的关系不错,却又融不到一起,和史弘肇更没什么交情。
郭威的地位又有些超然,史弘肇对他有些惧怕。杨玢王章二人又不免依赖他,按照常理来说,郭威的权势应该是最大的,可只从朝中来看,却是杨玢和史弘肇在别苗头。刘承佑挨训,很多时候就是两个人在争气势。
虽然下定决心过来了,但在密州的时候她也问过自己,这么做值得吗?就真的要争取这点时间?下面并不是就没有机会了。但来到这里,她确定,值得。因为很多东西只有她身处这里,才能了解,在这个时候,换任何一个人来都不会有这种结果,这倒不是说她的能力就天下第一了,而是她能和后世印证。比如在此时,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说的是杨相、史大将军,又有几个人能知道,最后坐了天下的,是郭威?
而此时的郭威,又在做什么呢?
从后世的历史来看,郭威当皇帝是被逼无奈,郭威叛乱也是被逼无奈。过去刘灿也是这么觉得的,因为早先真没有郭威要反的迹象,但是眼见杨玢、史弘肇日渐做大他就没有想法?一定是有的,因为他并不是一个纯臣,否则刘承佑绝对不是现在这样的处境。但要说历史上的那场叛乱就是他谋划的恐怕也不至于,首先能这么狠心干掉自己全家的还真不多,其次,他其实还有别的办法的。每每想到这些刘灿都觉得自己忽略了点什么,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只有一边关注着郭家,一边做着自己的事情,她计划在今天看一下冯道,虽然这个人此时有些失势,可却是五代时期的常青树,不可忽视,当然,对方不见得会见她,但她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正走着,突然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刘灿抬起头,就看到旁边的巷子里人潮涌动:“那边是做什么的?”
她这么一问立刻就有人奔了过去,过了片刻回来,说是卖驴肉汤的。
“驴肉汤的?”
“是,说他们家的驴肉汤卖的极好,是开封内最出名的,一般都是到辰正就没有了。”
刘灿恍然,她说怎么就没有印象呢,听了这话她也来了兴趣,当下就招呼人一起过去,走近了才发现那里人比在巷子处看到更多。这汤馆的面积实在不小,屋里有三间大房,外面更是支着胡床桌子,可就是这样也不够,往往一张桌子不仅坐满了人,后面还有人端着碗等着,刘灿见了不仅咂舌,要知道此时虽然休养了几年,可民力还是贫弱的,这汤馆的生意能好到这种程度,要多好喝?
“大郎,这边这边!”他们人多,很快就占住一个位置,刘灿正要过去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这位小友,可否让我搭个桌?”
刘灿抬起头,就看到一个身穿灰色稠衣的老者站在前面,他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