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家大娘子?将军问这个做什么?”听到他提起刘灿,韩通一怔。
“也没什么,就是刘家现在不比早先,需要关注了,我记得你说这刘家大娘子能文能武,所以就问问。”
“这样啊,将军说的没错,这刘家大娘子的确不一般,要叫我说,那绝对是兴家旺业的好手,不过也有不好的,那就是太像男人了……不,是比男人还能干,所以我看是很难嫁出去了。”
“哦,你倒是知道这个?”
“我想的嘛。这刘家大娘子想要成亲,要不招婿,要不换回女装做个大家闺秀,不过我怎么看这后者都不太可能,所以基本上是不可能嫁了。说起来还是将军有眼光,早先我还想着她同咱们家的大郎君相配呢,现在想想……”他说着大笑了起来。
看他笑的肆意,郭威也不由得有些莞尔,只是心下则不免有些疑惑,难道真是他多想了,这刘家大娘子就是一个男人婆?他不知道,这时候笑的爽朗的韩通已经出了一身的冷汗,甚至如果他留心的话,还会发现他的腿有些颤抖。
第236章玉米羹(八)
这些年韩通是一直跟着郭荣的,虽然现在升了官,也还属于郭荣那边的。郭威见问不出什么,也就打发他离开了。韩通走的时候是汗出如浆,明明已经要初冬了,他却恨不得脱掉件衣服疏散心中的燠热。他一离开郭威的视线,就想找郭荣,可又怕郭威派人跟着,到最后硬生生的回到自己的家。
京城大,不易居。开封此时虽还不是后来那个极具繁华的汴京,但毕竟是京城,韩通虽然现在已经到了指使,但若只凭他自己,哪怕贪上一些,可只要还有良心,也很难在这里买上一套地点合适大小也合适的房子。不过他一直跟着郭荣,早年郭荣做生意的时候,他也跟着做了一些,后来郭荣又给了他一些补贴,所以他在这里,也有一套三进院的,地点还不错的房子。
他刚一进内宅,就有一个孩童走出门,只见那孩童七八岁的样子,穿了件月白色的小暗花棉褙子,扎了一头的小辫,眉清目秀,很是俊朗,更难得的是他年纪虽幼,行走坐卧却不见丝毫跳脱。此时见了韩通,他停了下来,然后就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阿耶!”
韩通点点头:“你这是要上哪儿?”
“孩儿刚才正在习字,听到外面有动静,想着应该是阿耶回来了,就出来看看,果然就见到了阿耶。”
“听到外面有动静,你就出来,这字又如何写的好?”
“若是别人来了,孩儿自然是不动的,可阿耶却不一样。阿耶在外面辛苦劳累,回来后孩儿却不能及时问安,就是我的过错了。”
“那你又怎么知道是我而不是别人呢?”
“因为孩儿知道阿娘今日没有出门,若是别人来了,总会有人去禀报阿娘,而刚才虽有动静,却没有禀报声,孩儿虽听不清,也能想到是阿耶回来了。”
那孩子不慌不忙,慢慢的说着,韩通听了大是欣慰。他虽粗鲁,生的孩子却是个精细的,又孝顺又知礼,虽这些年只得了这一个,却比别人十个八个都要强的。这么想着,他不由得大笑出声:“好好好,也不枉我……”
那孩子疑惑的看着他,他有些尴尬的笑了两声:“没什么,你继续回去习字吧。”
那孩子应了一声,转身就向屋内走去,又被他叫住:“功课虽要紧,可你也要注意休息,别太累着了。”
那孩子回过身应了一声,这才再次离开。韩通看着他的背影,表情复杂,他这个孩子,单名一个平字,会取这样的名字,是他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几乎没了性命。那时候他娘已经显怀了,有经验的老人见了都说是个男孩,他们听了自然欢喜,哪知就在快生产的时候,突然有了问题,也亏得他早先得了刘灿的叮嘱,稳婆妈子都是常备着,还请了一个有经验的郎中随时保持联系,一发现不对,几方合力,到底给保了下来。不过即使这样,他娘生他的时候,也费了大力气,险些没了性命。
这孩子生下来就弱,虽然一直奶妈不断,各种补品也没少吃,身体却一直不是太好。待他长到四五岁的时候,他想起早先在刘家,刘灿总是让他们喝奶、子,于是就找了些羊奶、牛奶,每天让他喝上一些。此外还按照记忆里的食谱,给这孩子安排了三餐。就这么养了一两年,身体竟是越发好了。在这里,也不能完全说是刘灿的功劳,毕竟很多人都是小时候体弱,大了也就强壮了。但就在韩平六岁的时候,却生了一场急病,很是凶险,能请的郎中都请了也没有用,不说他浑家,就是他也急的一嘴虚泡,眼白发红。
可这么凶险,这孩子竟也挺了过来,快好的时候,他终于请郭荣帮忙,请来了医正,那医正给他孩子看了好一会儿,最后说了句奇怪,又说了句难得,他很是不解,好在那医正也给了解释:“你家郎君这个病很是凶险,轻易不会有人得,若我看的不错,应是娘胎里就落了下根,这孩子在娘胎里的时候是不是就差点没了?”
“是是,差一点。”
“倒也是命大的,可这在娘胎里犯下的毛病,大了最是不好除。你这孩子能这么平安健康的长到现在,真真是有福报的。”
“他娘好拜佛,好烧香。”他嘿嘿的笑着。
“烧香拜佛是一样,另外一样也是平时养的好,后天补的好,否则这孩子就算挺过来了,也难免不会落下点什么残疾。”
“啊?”
“若是方便的话,可否让我看看这孩子平时的药方、食谱?”
“什么?”
“若是不方便,也就罢了。”
“没有没有。只是也没什么药方,食谱倒是有个,我这就让人拿了来。”他说着就让人把韩平平日的食谱拿了过来。这谱子是他早先给韩平弄饭食时找人记下的,毕竟随着时间越来越长,他那些记忆也就越来越淡,为了怕将来弄错,就弄了个谱子出来。
他这谱子倒也简单,那医生见了面色却越来越惊奇,最后连连称赞了起来:“好好好,看起来简单,搭配的却是奇妙!这菠菜是凉性的,高粱却是温性的;羊肉是温性的,小米又是凉性的,妙极妙极。如此文武相当温凉相济,却是调理身体的妙方。还有这奶、子,古方都说能强身健体,看来果真不错。韩指使,给你开这个方子的,却是一位高人啊。”
“啊?啊!”
“府上郎君这次能转危为安,还多亏了这个方子。不知韩指使能否介绍我与他相识?”
“这个……”
“有什么不方便吗?”
“这个不是我不想给您介绍,而是我现在也见不到她了,真的,真的是见不到了。”
“若是在外地我倒能理解,可见不到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去世了?”
“不不不,就是过去有联系,现在联系不上了。”
他这么一说,那医正就想岔了,叹了口气:“若你将来见到她,实在要好好的感谢一番,这方子不知花了她多少心血。你不要看着只是几顿饭,但要搭配的如此合理,却是要费一番功夫的,而且她这方子明显还兼顾了口味和顿数,显然不是一时兴起能弄出来的。”
那医正留了个调理身体的方子就走了,他之后却留了个心病。一来,是充满了遗憾。过去只觉得在刘家吃的不错,却没想到背后却耗费了她多少心血,虽然这不太可能是她开的方子,可她能想到,也真真是有心了,当然,这方子并不是给他准备的,可她对郭荣的心却真是只能让人叹息了;二来,则就是感激了。他浑家伤了身体后,他又纳了两个妾,却都无所出,从这个角度来说,若不是刘灿,他可能就真是无后了,而一个人若是无后,他简直无法想象那是什么场景!
因此,今天就算没有任何人交代,他也替刘灿瞒了下来,虽然心惊胆战浑身哆嗦,但当看到韩平,他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是心中不免还有些忐忑,他想了想来到北屋,他的浑家朱氏正在给他做鞋,看到他笑了起来:“你同大郎说什么,这么久才进来。”
“说了两句闲话,我看大郎也太用功了,可不要累着身体了。”
“可不就是,但不管我怎么说他也不听,你有时间了,就多带他出去转转。”
韩通点点头:“过两日吧,不过我能带他的时间是有限的,主要还靠你,你明日若没什么事,就带着他到郭家玩玩,他虽比郭家的郎君大一些,可也还能玩到一起。”
朱氏停了下:“可是出了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你若有机会了就传句话,就说……今日将军问了我大娘子的事。”
朱氏一怔,韩通摆摆手:“你就这么说吧,让少将军知道就好了。”
朱氏点点头,不再言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少将军和大将军……这到底是怎么了?”
“你一个妇道人家管这些做什么?”
“我知道我不该管的,可咱们跟着少将军,到底有了牵连。这世道又不太平,我就怕……”
“你怕就有用了,你又没这个能力……好了好了,该你想的就想想,不该想的就别想,有人多大的事都能不在乎呢!”
朱氏询问的看着他,韩通却不再继续说了。第二日朱氏到了郭家,很快,郭荣就听到了那句话,然后没过两日他就找到了刘灿:“你走吧。”
刘灿笑着看他。
“你在管城,没人在乎你是男是女;你在密州,没人知道你是女子。但你在开封……想要知道的,知道的,都不少!”
刘灿点点头,郭荣见他仿佛不以为意,皱了下眉:“我不管你有什么计划什么打算,但你要知道,一旦你身份曝光……”
“那又如何?”
郭荣一窒,刘灿笑的灿烂:“好啊,就算现在有人说我是女子,谁又能证明呢?难道陛下还会派人来给我做检验吗?若他这么做了,真真令人寒心呢!”
郭荣僵着脸,说不出话了。他一直觉得她在帮刘灿掩饰,现在却发现对方丝毫不在乎,而且他现在发现,她不在乎的,有理!
第237章玉米羹(九)
在来开封之前,刘灿就想过自己身份的问题。
在密州,虽然也有不少人知道,但大多都是不会说或不敢说的,而且真有人说了,这问题也能很快的被掐灭。可在开封也不一定了。不过她后来想想,这个问题,其实不算什么,只要她自己不当众承认,又有谁能证明她是女子呢?
是,郭荣知道;张振知道。但她一来没想要去抱郭家的大腿,二来也没想过要利用张家的关系,那他们知道又能如何?他们对外面宣说,人们就能相信吗?要知道,她是经过三任皇帝承认的指使!带上刘承佑就是四个了,四个皇帝都承认她是刘指使,刘家的大郎君,现在突然有人说她是个女子,谁信?特别郭威要这么说了,只会让人怀疑他的居心。而当她经过了刘承佑的试验,这个问题就更不是个问题了,谁都知道她是刘承佑这边的人,那么所有针对她的言论都有可能是针对刘承佑的,所以哪怕郭威跑到刘承佑身边说她是女子,怎么怎么样,也只会引来刘承佑的厌恶,到时候她只要配合着叹几口气,装一下悲戚,就只会得来安慰了,到了这个时候,哪怕刘承佑怀疑,也不会试探,哪怕他真知道呢,也不会说,弄不好还会帮着遮掩。
至于其他人……根据她对杨王等人的了解,郭威要是公布这种言论,恐怕还会惹来嘲笑——没别的办法了,只有说她是女子,一经扩散,变成笑谈的绝对只会是郭大将军!当然,她也不是没有危险,比如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剥了衣服,或者自己当众承认了……至于后者,那除非她脑残了,前者嘛,也属于极端状况,而且,再退一万步,真发生了第一种情况,来自娱乐大爆发咨询大爆发时代的她,也有的是手段给自己洗白。
当然,她是女子这事终究是一个问题,可那是以后了,而现在,这并不算是什么大事。
郭荣一时虽想不到这么深,可也想到了一些,这对她的确不算什么,一时脸色有些难看:“你送入宫中的女子……”
“恩?”
他吸了口气,换了个口气:“既如此,你为何还要往宫里送人?”
“因为,我是真的想要娶她啊。”
……
郭荣看着刘灿,刘灿也看着他。在这个时候,郭荣充分体现了历史上五代第一君的优良品质,他没有一蹦三尺高,也没有露出吃了翔的表情。他先是有些愕然,然后,就皱起了眉。
“阿妹,你这样是不对的。”他慢慢的开口,用起了早先两人私底下的称呼,刘灿一笑,“阿兄,我是刘家的大郎君,小时候不懂事,你胡乱叫也就罢了,以后,可不能再这么叫我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欢快的逗趣,就像是关系很好的弟弟在对兄长撒娇,郭荣却脸色大变,难看程度比早先更增加三倍,他不可置信的看着刘灿,后者却笑颜以对,郭荣慢慢的握紧了手,只有这样他才能令自己不表现出颤抖。他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咬了下牙。
“多谢阿兄的提醒,我以后会注意安全的,阿兄也是,京城多危险,阿兄虽不怕,但妻儿还年幼,不如先送到安全的地方。”
郭荣脸上浮现出一抹讽刺的微笑:“阿……弟果然是滴水不漏,既如此,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咱们就此别过吧。”
刘灿拱了拱手:“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阿兄在我心中,始终是特别的。”
郭荣干笑了两声,也拱了拱手,不再多言,转过了身。此时,天气晴朗,瓦蓝的天空抹着几片白云,日头发着红光挂在天空里,阳光洒下,自有一股暖意,可郭荣却只觉得寒冷,他突然发现自己错了,他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刘灿。他一直觉得他对刘灿只是一段少年时期的朦胧爱恋,虽然他也只对刘灿有过,可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他以为他的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家国天下,比如父母情义。在他发现自己对刘灿的感情后曾想过很多,想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刘灿,并不适合自己。所以,他很顺从的按照郭威的要求娶了现在的妻子,虽然中间有过后悔,可也只是一时的,他其实知道,若让他重新来过,他还是会那么选择的。
他的目光很远,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人,而不是一个并驾齐驱的伙伴……那并没有什么不好,可他更希望自己有完全的主动,而同刘灿在一起,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刘灿虽对他尊敬,却极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她的看法往往都是更正确,更好的。
是不能容忍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吗?还是不能容忍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实现?郭荣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心理,不过,他的确是放弃了刘灿。他觉得自己的这种放弃是没有错的,这些年他一直这么认为。虽然他还在自己父亲的羽翼下,可这些年,他也慢慢的培养了自己的势力,也有自己的规划。但是就在刚才,刘灿的那一句话说出,他突然意识到,他其实,比他想象的更在乎刘灿!
看着他的背影,刘灿轻轻的吐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其实认真来说,她和郭荣早在他成亲的那一天就结束了,但一直一来,哪怕天各一方,也总有着若有若无的牵连。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事情,他是少有的知道她身份的外姓男子,而她,是唯一一个知道他所有的人。
知道一个人的全部是什么感觉?
当然,历史所能记载的只是一部分,而且也有可能失真,并且真的来说的话,她也不只是知道郭荣的,比如她还知道郭威少年时期曾一怒杀人,知道他黄旗加身,知道他当上皇帝没几年就死了;此外,还有石敬瑭、刘承佑、赵匡胤……
可是,和这些人认识的时候,她已经拥有了一定实力,从某个方面说,她已经融入到了这个世界。而且石敬瑭和刘承佑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怎么好,所以她面对他们的时候,就算表面上再恭敬,心里却是带了一个俯视的态度。赵匡胤也差不多是相同情况,当然,宋太祖在历史上的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的,作为一个对历史有些了解的她也知道,北宋不管在武功怎么被诟病,在文治上,却绝对是中华文明里最璀璨的明珠,而之所以会有后面的成果,和赵匡胤最初指定下的一系列国策有非常大的关系。而且的而且,其实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也是历史之最,只是她一直缺少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再然后,就要说到石敬瑭了,尼玛这个儿皇帝把燕云十六州割了,北宋一缺马,二没屏障,能维持一百多年繁华真的已经很不容易了,若是燕云仍在,那必是另一种局面啊!
宋太祖很伟大,可是,她和赵匡胤认识的时候,这个未来的宋太祖还是一个小屁孩啊,见了她是会用力摇尾巴的啊!这样的宋太祖让她怎么敬佩?怎么敬仰?怎么YY?同样道理的还有石守信,虽然当时她一知道这是未来大名鼎鼎的义社十兄弟之一就想抱大腿,可实际的,却是她救了石家母子。
唯有郭荣,她是被他救的;他们相识的时候,刘成的事业刚刚起步,刘家虽好了不少,却依然局促。他通过她扩大经营,她通过他赚取了第一桶金。这是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