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女厨神-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眼前的阵势和排场,梁瑞扬这才知道爷爷的苦心。

正所谓“天外有天”,当真不错!自己的家福祥居,可算是永安城里最好的了,可是跟这个天泉饭庄比起来,又算什么呢?

还有宁夫人,可真是个好人!否则,谁会如此无私地让外人过来学自己的手艺!

更何况,云家的馆子跟福祥居还是竞争对手呢!

而且听宁夫人的意思,是让自己从头学起,从采买、备菜、炒菜,到跑堂、账房、掌柜……一整套学下来!

梁瑞扬暗暗下定决心,不辜负爷爷的期望、云叶的好心,静下心来好好学!

云叶见梁瑞扬很卖力,点点头,暗道:“这孩子果然喜欢这一行!”

忙过了午饭时分,云叶便回别院去了,宁阳到底还吃着奶呢。

黄昏时,饭庄正在备菜,宁寒带着宁宁和宁远过来接梁瑞扬。

三个男孩子在饭庄相见,高兴得很。

知道要去拜见宁宁的奶奶,梁瑞扬忙洗了手脸,换上了自己的衣服,带着礼物跟着宁远上了马车。

一众几人进了宁府,老夫人早知道晚上自己的儿子和两个孙子要来,正盯着人在厨房备饭。

听说人过来了,便忙进了福寿堂。

梁瑞扬便跪下磕头,奉上礼物。

宁寒打发几个孩子出去玩,对老夫人道:“是云叶恩人家的孩子,过来饭庄学菜的。就跟着齐掌柜他们一起住在这里,你不用操心他。”

老夫人便有些不高兴,道:“就是她会无事找事。”

宁寒皱眉,道:“云叶这是知恩图报,说什么无事找事。多个孩子住,不过铺张床的事儿,家里倒热闹些。十二岁的孩子,跟着齐掌柜他们从后门出入,也碍不着什么。”

老夫人这才不说什么了。

看着在院中玩耍的三个小子,老夫人渐渐倒有些高兴,“多个大些的果然不一样,看领着玩得多好!那孩子也不像村里的,看衣着气度,竟是有钱人家的公子?”

宁寒道:“嗯。梁家在永安城有个不小的馆子,他爷爷开到现在,也有几十年了。”

一说这个不要紧,老夫人一听就恼了,“云叶她到底有没有脑子?她娘家不是在永安城里开着馆子吗?感情这孩子竟是对头家的!她这不是给自己家树敌手吗?”

宁寒沉着脸道:“母亲!云家才不怕这个,这是云叶心胸广!再说了,谁一家还能挣完天下人的钱?大家都是亲戚朋友,守望相助本就是该的。当年若不是瑞扬的爷爷,哪里会有云家现在!”

老夫人见宁寒动怒,撇撇嘴,嘀咕道:“现在云家又如何?还不是个穷开馆子的!”

宁寒黑着脸起身,“一说云叶您便不喜欢,以后我在您面前再不提她。亏得岳母和云叶千里遥远地想着给您带礼物!”

说完,转身走了。

老夫人忙道:“别走啊,饭都好了!”

宁宁几个正在院中,看宁寒一脸不快出来了,都忙止了笑。

宁寒恐孩子们心中惶恐,只得微笑着道:“你们玩吧,等会儿就开饭了。”

身后的老夫人松了口气,看宁寒出了院门去书房了,这才放心回屋坐下。

看着地上和桌上的礼物,老夫人到底是有些喜欢的。

周氏忙凑趣,道:“虽说东西不值钱,到底这么大老远拿来了,这都是夫人的一片心。爷跟两位少爷也在,高高兴兴地吃顿饭,比什么都好。”

看老夫人脸色和缓,周氏忙又劝道:“等明天夫人过来饭庄,咱们倒可以去别院看看三少爷。爷知道了也高兴……”

老夫人撇嘴,道:“谁管他高兴不高兴!儿子指望不上,我就指望我三个孙子了。把给几个孩子做的衣服、鞋子都拿上,明儿个吃了早饭就过去别院看看。”

说着,又嘀嘀咕咕地抱怨,“住那么远干什么,看看孙子还得天寒地冻地出城!”

周氏看了看身边的几个婆子,众人都忙七嘴八舌地劝道:“可不是嘛,老夫人您只要开口,爷定愿意搬回来的。”

“老夫人,孩子们上学天天也冷,起得又早。”

“是啊,眼看过年了,各府过来拜年送礼的还得去两处。”

“爷跟少爷们搬回来,过年家里多热闹!”

“也省得外人说老夫人不心疼儿孙们!”

“……”

见老夫人不答话,周氏便知道老夫人听进去了,忙又劝道:“上回您病了,就是因为爷他们住得远,这才没过来探望。若是一个院子住着,热汤热水地伺候着,三个少爷也能天天见,多好。”

老夫人翻看着手中给宁阳做的棉衣,嘀咕道:“谁稀罕他们来看。”

周氏见老夫人还嘴硬,微笑着道:“等会儿饭桌上提提,看爷如何说。若是同意,过年时放花炸炮、孩子乱跑,大呼小叫地,这院子该多热闹。”

老夫人把手里的棉衣往桌上一摔,冷着脸道:“要说你说,我可不说!”

说完,起身去后院厨房看菜去了。

主子也没有几个,因为瑞扬是第一次来,又是小孩子,宁寒便让瑞扬一桌吃了。

看孩子很知礼,老夫人也没说什么。

周氏见几人只顾吃饭,便有些急,站在宁远身后提醒道:“二少爷,别急,看噎着了。若是夫人在这招呼着就好了。”

老夫人拿着筷子的手一顿,“宁宁,你看着弟弟些,把那个汤喂给宁远。”

宁宁淡淡地看着宁远,道:“他自己会吃。”

周氏笑道:“等三少爷也会吃饭了,二少爷是哥哥,该照顾三少爷了。”

宁远瞪大了眼睛,奶声奶气地道:“我们都不要照顾。娘说,我们是大孩子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吃饭还让人喂,就是纨绔子弟,长大没出息的。是不是,爹?”

宁寒点头,“你娘说得对。”

周氏忙笑:“夫人就是能干,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三个少爷也教得好。就是咱们不常见,倒是挺可惜的,若是能搬来住就好了,两位小少爷也不用那么早起。”

周氏不是个敢乱说话的人,这是老夫人的意思吧?

宁寒略皱眉,眼睛看向老夫人,不想老夫人正看过来,跟宁寒对视了一下,便转开了眼。

见老夫人不说话,宁寒道:“别院有温泉,冬天没有火墙也暖和。孩子们闹腾,恐扰了老夫人。”

老夫人便有些不高兴,“你就让孩子们天天顶风冒雪地来回跑吧,等哪天伤风感冒了又心疼。”

宁寒便知道老夫人的心思了,想让自己一家搬过来住!

宁寒其实并不是太想搬。

不过,今日难得老夫人开口。

别院也不远,各自安安静静地住着,少省多少气;不过,搬来也有搬来的好处。

还要问问云叶的意思,若她实在不愿意跟老夫人一个院子住着,自己答应了却不好。

见宁寒不说话了,老夫人又有些生气,“你倒是拿个主意!可不能事事被她牵着鼻子走。”

宁寒放下筷子,眼睛看着老夫人,有些责怪,“母亲,就因为您老是如此,我才不愿意搬的。跟她无关。”

老夫人怒:“我又怎么了?”

因为声音大了些,瑞扬、宁宁和宁远三个,都有些吃惊地看着老夫人。

老夫人只得压住了火气,低声道:“孩子们,吃饭吧。”

老夫人也有些懊恼。

自己这脾气也真是有些大,本打算好好说的,怎么突然就生气了呢?刚才宁寒说什么了?好像也没有说什么值得生气的,自己怎么就发火了呢?看三个孩子都吓得不敢说话了,刚才明明还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

见祖母和父亲都脸色不好,宁宁心里有些沉重。

七八岁的孩子已经颇为懂事了,隐隐约约知道,自己一家不跟祖母住在一起,是因为祖母看不起母亲!

宁宁放下了筷子,小脸紧绷,看着老夫人,道:“奶奶,我们住在别院很好。若是跟我娘住在一起,您也不舒坦。”

老夫人脸色发黑,手一指宁宁,看着宁寒,怒道:“你听听!你听听!她把孩子教成什么了?就这么教唆孩子不孝敬我这个亲祖母?”

宁宁“嚯”地站起身来,怒:“我娘从未在我面前说过什么,刚才的话是我自己想说的。我爹说话您生气、我说话您也生气,还把这些气都怪罪到我娘身上!我这才不想让您和我娘住在一起!否则,我们天天坐在一张桌上,吃饭都不安生!”

☆、439 养蛇成功

宁宁本就跟宁寒长得像,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气势也越来越像。此时猛地沉了脸,看着跟身边的宁寒一模一样地冷酷。

虽有三个孙子,老夫人对宁宁更偏疼些。

宁远是在业善府中出生的,老夫人有些不快;宁阳已经是第三个孙子、不稀罕了。

宁宁是长孙,又是在两岁的时候到了宁府。那种意外之喜的感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虽然没有天天在眼前,到底是老夫人看着一点儿一点儿长大的。

宁寒五岁去了深山,十五岁回来便去了西南,整个成长过程,老夫人都缺席了。

所以,所有缺憾都在宁宁身上得到了弥补,自认为对宁宁巴心巴肝地疼着、宠着。

此时见宁宁为了云叶出言顶撞自己,还小脸冷然,老夫人便有些伤心,看着宁宁,哽咽着道:“谁……谁知道我的心……”

宁寒面无表情地看着宁宁,宁宁垂了头,低声道:“奶奶,我不该出言顶撞。”

宁远大眼睛咕噜咕噜地看看宁宁、看看老夫人,奶声奶气地问:“奶奶,哥哥说错什么了?”

宁夫人看着一脸天真的宁远,张了张口,竟说不出话来。

宁远笑嘻嘻地道:“奶奶,我们家住在城外,挺好的。若是奶奶喜欢,就搬去我们家住着吧。若是不喜欢,就您一个人住着。都搬来,宁阳晚上爱哭,误了您睡觉就不好了。”

臭小子,什么话都让他说了。

众人不由得都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叹了一口气,道:“我这辈子就是个孤苦的命,一辈子一个人守着这么大个院子,也惯了。”

宁寒不说话,梁瑞扬更不说话。

宁宁坐下,脸色也有些不好,道:“吃饭吧。”

一顿饭就这么过去了,饭后,梁瑞扬被丫头们领着去了后院,安置着跟齐掌柜他们一院子住下。

宁寒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别院,跟云叶说了老夫人想让搬回去的事儿。

云叶问宁寒,“你的意思呢?”

宁寒道:“老夫人还是老样子,我们还是不搬的好。等再过几年,老夫人上了年纪再说。对了,这两日老夫人可能会过来看宁阳。”

云叶点头,“我知道了,需要我在家等着吗?”

宁寒道:“无需,你只管忙你的,她并未定日子。”

云叶想了想,道:“我会留卫萍几个在家等着的。我这几天要下乡,不去城里了。”

说好教齐庄的人腌制火腿和香肠的,日子已经到了呢。

老夫人在家生气,第二天并没有过来。

第三日,到底趁着上午过来看了一趟。看看宁阳一切都好,把孩子们的棉衣、鞋子放下就走了,中午也没有留饭。

中午回来听卫萍说了,云叶也没有说什么,只说:“知道了。”

晚上倒跟宁寒说了,宁寒叹了一口气,道:“先这么着吧。”

云叶这几日很忙,吃了早饭便去齐庄。

腌制火腿和香肠,需要的东西不少,首先得找人杀猪!

因为齐庄几乎家家养猪,有的家里还样三五头猪,要是集中杀猪的话,一个杀猪匠可不够。

齐庄头早早地就安排人到别处请了两个来,说好管吃管住,又许了高工钱,人家那边停了生意,才过来了。

对庄户人来说,杀猪可是大事儿。

不过,此时还不到过年的时候,杀猪是为了加工新菜,大家还是抱着一份好奇心的。

就连杀猪匠也有些好奇。

云叶让人备齐了各种香料、辣椒面儿、酱油、盐等,把肉或切丝儿或切片儿,放入大盆,掺和均匀。

拌好的肉,最好腌制一段时间才好入味。

见云叶命人清洗那猪肠子,杀猪匠便有些奇怪,“那东西卖得价钱低,夏天卖不完,搞不好还得扔呢。”

另一个便道:“这费心巴力得洗了,看着竟是要派大用场。”

腌制火腿手续比较复杂,而灌香肠就简单得多了。

支起竹管,把肠子套上,就可以开始灌肉。

众人都围过来看,云叶一边做一边给大家讲解,其实简单得很。

“塞肉的时候要用些力气,若是太松了,等水分没了,肠子里就会空。还有,边装边在肠子上扎眼儿,防备肠子被撑破了。隔一筷子这么长,便用线捆起来,吃时候好分开。”

看着一截一截的香肠被成串儿地挂起来,红彤彤的真喜人,人人都兴奋不已。

“咦,夫人心思真是巧,这么个吃法倒是第一次见。”

“可不是嘛,等晾得半干了,水没了光剩肉,铁定香得很!”

“是啊是啊,到时候咱们自己可得先吃个够,再说往外卖!”

“哈哈哈……”

这几年齐庄的人都过得富裕了,想吃肉也随时吃得起,不像过去,缴了地租手里不剩什么了。

只是庄户人节俭惯了,谁家若是天天吃肉,会被人说“不过日子”,名声不好听呢。

所以,不到过年,一般是不会大吃大喝的。

等这些香肠晾差不多了,也该过年了,可不得老人孩子先吃个够!

云叶听众人说笑,自己也笑着道:“只要好好干,以后,有大家吃肉吃腻的时候。”

众人都笑。

大家也看得差不多会了,又恐累着云叶,便道:“夫人,您歇着吧,我们来。”

云叶问:“可看仔细了?”

众人都点头,“会了。”

云叶便起了身,便有女人坐下来,接着云叶手里的活儿开始干。

起初手里握着那竹管,会感觉手滑,慢慢掌握了要领,便会握得结实了。很快,便会做得很好。

大家看会了,等到了第二家杀猪的时候,云叶还是跟过去看,如此再示范一遍。

其实,制作香肠,主要是配料。只要肉馅儿调制得好,味道就不错,中间这个灌制的过程其实倒简单。

云叶给大家讲了肉馅跟调料的比例,大家都记着上秤称了,才去拌馅儿。

忙到中午,看看大家也都学得差不多了,云叶便回了别院。

因为杀猪匠也累了,杀猪可是个力气活儿。就算有主家帮手,一个杀猪匠一天最多杀三四头猪。

所以,齐庄的事儿且有得忙呢,不急。

这日,云叶去了饭庄。

一下马车便看到门口架子上张贴的告示,写着两个以蛇为主料的菜,是自己写的菜名。

齐掌柜见云叶过来,忙笑呵呵地道:“夫人,饭庄前天就开始上这些菜了呢。”

云叶道:“看来郭柱那孩子送蛇来了。一天几条?我看菜倒是限量供应的。”

齐掌柜道:“我是按照夫人说的法子做的。说起来,郭柱那孩子也只能做到一天供应一条,他那蛇窟可不大。若是一下子都拿出来,等到了年可就连不上了。”

云叶点头,“就该如此。若是多了,菜也卖不上价。这几天食客们反响如何?”

王大梁便接过话来,道:“贵女雅室里几乎没有点的。都是楼上雅室的贵客们点,都说极好,反正每顿也就十份,吃不到的都盼着呢。没法,又开始预订了。”

云叶道:“这样也好,等哪天郭柱来了,我得问问,能扩大了最好,若是天天如此限量供应可不行。咱们的蛇是养殖的,既然上了这个菜,就得保证人人能吃到。”

说来也巧,正说着,顾老从后院过来了,“夫人,郭柱那孩子来了。”

一年未见,这孩子真长高了,看起来不像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成熟了许多,说话也利索得很了。

“夫人,我的蛇养得很多了。只是恐撑不到春天,想着馆子里天天能上这菜,才一条一条地送来。”

云叶让郭柱坐下,笑着道:“其实,也无须天天跑过来,你可以五六天来一次。一次送上三五条,我们饭庄里有冰窖,蛇肉放上几天无事的。天天跑这么远,多辛苦。”

郭柱便有些不好意思,道:“多了我背不动。”

云叶恍然大悟,“也是,成品的菜蛇,一条便有好几十斤呢。”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空着手翻山越岭就很难了,更何况再背着几十斤重的肉!再说了,杀好的肉还不停地滴着血水,一路上也难受。

顾老对云叶道:“要不,咱们用马车去山里拉?”

郭柱忙道:“山里路不好走,哪里进得去马车?要想赶马车进山,就得绕好几十里路呢。还是我天天背着送来吧。”

云叶摇头,“这个不行,你太累了。再说了,你家里也离不得人。若是你天天不在,再有人去搞破坏就不好了。”

郭柱摇头,“不会。自从我家里养了蛇,全村就没人过去我家了,天天安静得很呢。”

齐掌柜和王大梁都笑,“都怕了你吧?”

郭柱挠挠头,笑道:“或许是吧。其实我把蛇养在窟里,根本出不来,或许是蛇皮吓着他们了。”

云叶想了想,道:“这样吧,你跟顾老约在山下一个地方,你把肉从山里背出来,他用马车接过来。你也少走些路。”

郭柱喜道:“这个法子好。下了山,到这里也要走好远呢。”估计得有十几里路的样子。

顾老道:“还是早晚搬出来的好,家在山里,实在不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