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朝求生记-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说了,”太后看其他阿哥也想要张口说话,笑着一摆手,“知道你们见着什么都馋的,只是胤禛那儿的工匠毕竟有限,再说他自己府里的也得用这些人,这样吧,胤禛,你回京城后找一个信得过的作坊,把做这些东西的方法告诉他们,就让他们去给他们每个府里都弄上这么一个。”

云锦听了太后这话,心里就在偷着乐,四阿哥找作坊自然是要找十三阿哥的了,太后这是变着法儿的让老十三挣银子啊,从而也是想让自己也挣些,云锦在老十三作坊里有分红的事儿,太后是知道的。

“谢皇太后祖母的体谅。”四阿哥又冲太后行了个礼说道。

“老四,”康熙看着四阿哥问道,“云锦说这些是为你弄的,那你到底是试过没有?你都能做上来吗?”

“回皇阿玛,”四阿哥平静的说道,“儿臣试过了,只是尚有一些没能做上来。”

“那,四哥,”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嘀咕了几句,然后小声的问四阿哥道,“你掉水里没有?”

“初做时是肯定有的,”四阿哥淡淡的说道,“你们要是想试的话,我建议最好是夏天再试那个水上的东西,现在水可是很凉的。”

“嗯,”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点了点头,又马上问四阿哥,“四哥,这些东西我们今儿个是玩不了了,一旦弄个不好可是要失议的,过两天,不,就是明天,我们带好衣服过来,到时你可一定要开门让我们进来好生的玩一玩啊。”

“四弟,这个是干什么用的?”三阿哥指着立在那里的一座墙问道,那上面光光滑滑的,什么都没有,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堵墙。

“这个啊,”四阿哥顺着三阿哥的手指看了看,笑着说道,“这个过关墙,就是把这里所有的一气呵成全都做完了之后,再爬到这个上面,表示过关之意。”

“四哥,”十四阿哥看着四阿哥说道,“你这些东西可不简单哪,如果咱们大清的将士们也能此方法练兵的话,一定会有成效的。”

“哈,老十四,”十三阿哥朗笑一声,“咱们真是想到一块去了,我正想着要向皇阿玛说这事儿呢,这比原来的那些方法都有趣的多,而且既练了身子,又练了反应,应该在各个营里都弄上一些的。”

“先挑几个地方试试吧,”康熙想了想说道,“等效果确实好时,再给各个营都弄上。”

“各位爷,”云锦见康熙他们说完了,就笑着对那些阿哥们说道,“这里的东西有没有哪位想体会一下的?”见大家没有响应的,云锦又笑了笑,“看来各位爷是累了,这嬉乐园看到现在也已经看完了,就请各位到屋里休息休息,狮子园里已经给大家备好膳了。”

“好,那我们现在就过去吧,”太后高兴的笑着,然后又关心的问云锦,“你今天可是走了不少路,肚子里的孩子没事儿吧?”

“太后,”云锦过去扶太后起身,“云锦没事儿,云锦还特意做了几样您爱吃的呢,一会儿您可得多吃些。”(!)

正文第三百四十三章简易版的的肩舆

虽然康熙一行人今天来此的目的是为了元寿的嬉乐园。但也不能看完了就打发他们走,至少一顿饭还是要管的,所以下一项安排就是回到狮子园的主厅里进膳。四阿哥准备的两辆肩舆,是给太后和康熙的,在太后和其他皇子的坚持下,康熙已经同意回程坐上去了,而太后因为体贴元寿领路辛苦,也坚持让他和自己共乘一个肩舆,虽然有些累了抬肩舆的下人们,但好在元寿并不算太重。

现在问题就在云锦身上了,因为她现在身子与常人不同,太后觉得她走这一路已经够长的了,坚决不让她再走回去,免得发生什么意外,本来她还想叫人再弄个肩舆来的,但让云锦拒绝了,有这么多皇子在这儿呢,他们在地上走着,云锦却高坐在肩舆之上,那不是逾矩也是逾矩了,太后当然也知道这样不妥。于是就埋怨起四阿哥来,为什么不多准备一些肩舆呢,这么多人过来,怎么也得一人一个才行。

其实这事儿也怨不着四阿哥,本来嘛,只是游个园子,太后和康熙年纪大了,坐着肩舆无可厚非,可是那些个皇子们就算是最长的三阿哥也还没到四十岁,哪里需要备着肩舆呢,尤其是在陪着太后和康熙游园之时,那样岂不是有不敬之意吗?所以就算是四阿哥按人头备着了,他们也是不会坐的,反倒是认为四阿哥没安好心的可能性更大些。

当然四阿哥也担心云锦的身子适应不了这种长时间的走动,但太后来了她也不能不出面陪着,所以只好尽量在每一个景点多逗留一些时候,让云锦可以借机多休息一会儿了,这样也是有用处的,至少现在云锦虽然是稍微的有些累了,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但是眼前太后态度坚定,又是对云锦的一片爱护之情,四阿哥和云锦当然也不好坚拒,所以云锦想了个办法,就是让工匠们赶着做了些滑杆,这是四川那边特有的交通工具,只是不知道这个时代出现了没有,这个滑杆做起来相当的简单。就是找来一把椅子,腿上固定上两根粗壮而结实的竹杆,竹杆的两头再各横跨着一根拱形的扁担,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简易版的的肩舆,这样既能和太后与康熙的肩舆区别开来,云锦也能得以休息,算是皆大欢喜了。

“嗨,你能不能提前跟我们说一说,”云锦坐在滑杆之上,正在观看风景之时,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指挥着抬他们的下人们将自己的滑杆凑到了云锦的旁边,“这回准备了什么好吃的来招待皇太后祖母和皇阿玛了。”

“嗨什么?”因为云锦一直是陪在太后身侧的,所以太后当然也就听到了他们两个这有些儿戏的称呼,不由得略带薄责的看着他们两个,“称呼也不好生的称呼,堂堂的皇子象个什么样子?”

云锦在一边窃笑着瞅着那两个与自己可算是发角之交的阿哥,心里当然明白他们为何如此,虽然自己嫁了四阿哥,但他们私下里还是象以前一样叫自己的名字,云锦对此倒是不在意的,就是四阿哥虽不能说是乐见其成吧。至少也是默许了的,但是在公众场合,他们这么叫肯定是不合规矩的,可是叫“钮祜禄侧福晋”的话,他们又觉得叫远了,所以就干脆尽量的避免称呼,可没想到还是让太后抓到了。

但是因为云锦的原因,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与太后的关系也很亲密,所以对她老人家的责怪并没有什么害怕的表示,相反的,倒是对太后撒起娇来了。?!

“皇太后祖母,”十六阿哥首先跟太后嬉皮笑脸的说道,“想当年孙儿们与云锦可是一同承欢在您膝下的,早就已经熟不拘礼了,现在如果我们叫她一声‘钮祜禄侧福晋’,岂不是显得生分了吗?”

“皇太后祖母,”十七阿哥也笑着跟太后打趣道,“是不是因为当时我们和云锦一起没少顺走您宁寿宫里的好东西,所以你才希望我们生分些才好哇?”

“偏你两个就有这么许多话说,当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太后笑嗔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一句,又很怀念的说道,“其实我也常常想起云锦在宫里那会儿,那时真热闹啊,现在都四分五散了,还有的永远都看不到了。”

“太后,”云锦看太后想到了十八阿哥,心中也是一酸,但面上却还是带着笑容去宽慰太后,“其实云锦有时候也很怀念那个时候。跟在太后身边,有您和贵妃娘娘护着,万事不用操心,只管无忧无虑的混吃混喝,但是现在也有现在的好哇,您看,十六爷和十七爷现在是不是已经沉稳多了,已经可以为您和皇上分忧了呢,而云锦,也生出了元寿这个鬼灵精,这也算是云锦的成就了吧?”

“就是啊,”窝在太后怀里的元寿也发了言,“现在还有我呢,老祖宗不喜欢吗?”

本来有了滑杆,元寿可以不用跟太后挤着了,但是他却说喜欢跟太后在一起,乐得太后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儿,搂着他一迭连声的说了好几句“好孩子”、“心肝肉儿”之类的,乐呵呵的带着他上了肩舆。?

“当然喜欢了,”太后搂紧了怀里的元寿,“老祖宗怎么可能不喜欢元寿呢,你可是老祖宗的开心果呢。”

“完了,”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面面相觑。一脸无奈状,“皇太后祖母喜新厌旧,有了重孙子就不要孙子了。”

“行了,别耍贫嘴了,”太后笑着对他们说道,“你们私下里怎么称呼云锦我不管,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定要注意分寸,知道吗?”

“是,孙儿谨遵皇太后祖母之命,”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在滑杆向太后拱了拱手,涎着脸笑道。“在大庭广众之下要对她用正式的称呼,但在您这儿,就还象以前一样,是吗?”

“真是两个滑头。”太后摇了摇头笑着说道,“算了,我不管你们了,你们知道分寸就好。”

“谢皇太后祖母。”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向太后行了礼之后,又接着问云锦,“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们了吧,今儿个你给皇太后祖母和皇阿玛准备什么好吃的了?”

“这个,”云锦冲他们狡黠的笑了笑,“一会儿到了你们不就知道了。”

“元寿,”十七阿哥见云锦不说,转头去问元寿,“你是个好孩子,好孩子从来不撒谎,你告诉我们,你亲额娘今天准备什么好吃的了?”

“十七叔,”元寿睁大了眼睛看着十七阿哥说道,“好孩子从来不撒谎,好孩子也一定要听话,亲额娘早就告诉元寿了,今天的菜对你和十六叔要保密的。”

“切,”十六阿哥用着从云锦那儿学来的词儿来表示心中的不屑,“你不说就当我们猜不出来了,以你现在越来越吝啬的性子来看,也就只能是些个家常小菜了。”

“没错儿,”十七阿哥也附合着说道,“说不定就是些什么烙饼卷大葱、青菜蘸酱之类的,皇阿玛早就说过了,你由来就是具有乡土气息。”

“你们怎么说就怎么是了。”云锦才不会中他们的激将法儿呢。

“皇太后祖母,”十六阿哥拿出小孩向长辈告状的架式,“您看她,就提前告诉我们一下怎么了。”

“太后,”云锦也马上嘟着小嘴,对太后娇声说道,“您看这二位爷。人家不想说,偏逼人家说。”

“哈哈哈!”元寿在太后的怀里看着这些大人们象小孩儿的撒娇,忍不住乐出了声。

“你看看你们,”太后也摇着头一个劲儿的笑,“哪有一个有点儿大人样的,也不怕让元寿笑话。”

“皇额娘,”这时康熙也让下人们抬着肩舆过来了,“你们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没什么的,”太后笑着跟康熙说道,“不过是他们几个在逗我开心罢了。”

“哦,”康熙听太后这么说也不再问了,转而问云锦,“逛了这么久,想来皇额娘也应该有些饿了,你都准备什么吃的了?”

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一听康熙如此问,立即就窃笑出声,康熙不解的看看他们,他们立即收起了笑容,康熙转过目光来,看到太后和元寿也是一脸的笑,而云锦的脸上则是有些无奈的样子。

“皇额娘,这是怎么了?”康熙纳闷的问着太后,“你们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儿子说的有什么好笑的吗?”

康熙这一问,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那里又忍不住想笑了,可是当着康熙又有顾忌,就使劲低着头,可是这笑意上涌,却不是想忍就能忍住的,不时的从他们那里传出了“吃吃”的露气儿的声音,惹得康熙对他们瞪了好几眼,只可惜他们却是低着头根本看不见。

“其实说来真的没什么,”太后也忍不住的笑了,摇了摇头说道,“只是个巧劲儿,皇帝你不知道,刚才小十六和小十七正问云锦这个事儿呢,云锦要保密坚决不说,结果没想到你却过来问了。”

“原来如此,”康熙也忍不住笑了笑,然后问云锦道,“既然是我们爷子三人对这个都感兴趣,那你就说来听听吧。”

正文第三百四十四章算不算是一个恶趣味

“是啊,”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听康熙这么一说,头也抬了起来,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云锦说道,“皇阿玛都问了,你还要卖关子吗?”

“皇上,”云锦笑了笑,放慢了语速,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对康熙说道,“不是云锦对您也要保密,只是今天的菜肴众多,汤品、肉食、素食、冷食、热食、主食、甜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从选材到配料,再到做法、味道以及功效,要一一说清楚必然也是耗时不少,而现在,”云锦用手一指前方,那狮子园的主殿“乐山书院”不说是近在眼前,也是离着不远了,“马上就要到地方了,就是要说也是说不完全了,皇上何不亲自去品尝一番呢,毕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呀。?”

“好哇,”康熙顺着云锦手指的方向自然也看到了主殿,不禁笑睨着云锦说道,“朕就说你刚才说话怎么会那么啰嗦呢,原来是要拖延时辰啊。你为了与小十六和小十七斗气,可是连朕也算计上了。”

“皇上,”云锦对康熙笑着说道,“云锦这点雕虫”

“菜品平常不平常的,倒没什么关系,”康熙也笑了笑,看着云锦说道,“有了在嬉乐园里看到的那些东西,朕已经不会觉得失望了,如果好生研究研究,在兵营里应该也是可以大用的,云锦啊,你这又算是为朝廷立了一功了,可想要什么赏赐吗?”

“皇上,云锦想这些东西出来,只是为了给我们爷健身和元寿玩耍之用的,”云锦很诚恳的看着康熙说道,“这练兵之事,云锦可是一点儿都不懂的,能想到此,是皇上慧眼独具,云锦可不敢居功,更不敢要什么赏赐了。”

“你说你对练兵之事不懂,可老四虽然不掌兵,但对这方面也不是不懂的,”康熙接着问道,“难道他也没想到这一层吗?”

“朝廷上的事儿,我们爷很少对云锦说,”云锦恭敬的回答,“不过我们爷在玩那些东西的时候,倒是说过等他试好后要给皇阿玛说一说的,云锦本以为他是想让宫里也装上一些的,现在经皇上一说,也许是为了这个也说不定。”

“胤禛真的去玩那些个东西了?”太后感兴趣的问道。

“应该是的,”云锦笑着跟太后说道,“虽然他去的时候,从不让云锦在场,但云锦偶然间看到他送去浆洗的衣服上满是泥水,想来肯定是玩过了。”

“偶然间看到?”康熙笑着对云锦说道,“朕看你是故意去看的吧?不过说实话,朕这些年看老四刻板的样子也上看的够了,倒也真想看看他狼狈的样子呢。”

云锦听了康熙这话,心里那叫一个汗啊,看来四阿哥装酷装久了,想看他出丑的人可不只自己一个呢,怪不得他去训练时总是坚持不让自己和元寿跟去呢,想来也是怕有损自己的形象,不过就云锦特意去洗衣间所看到的他换下来衣服上的泥点子,已经够让她YY的了,当然云锦更想的是亲眼看到他从攀岩壁上掉下来,或者是掉到水里的狼狈相儿,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恶趣味吧。或者有一天,云锦憧憬着,自己能看到康熙和雍正两代帝王一起攀岩,然后又一起灰头土脸的掉下来,要是能再加上乾隆就更好了。

“去把东西端上来吧。”等大家都进了屋里坐下之后,云锦吩咐着下人们。

“是什么啊?”又是十六阿哥先开口问道,“还是奶茶吗?”

“不是奶茶,”云锦摇了摇头,“太后、皇上,还有几位爷,秋冬时分,正是应该进补的,再加上刚才在外面走了这半天,想来也是有些冷了,云锦让人炖了几个汤品,大家先暖暖身子吧。”

“没用膳就先喝汤,”十四阿哥提出异议,“这顺序好象有些不对吧?”

“十四爷,”云锦笑着说道,“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先用汤暖暖胃,然后再进膳,这样对身子是有好外的。”

“既然云锦这么说了,”康熙笑了笑说道,“那我们就客随主便吧。”

十四阿哥显然并没有认同云锦的话,但因为康熙发话了,所以他也只好闭上了嘴。

“云锦,”太后对云锦的安排倒是很感兴趣,“你准备了什么汤啊?”

“太后,”云锦笑着回答道,“云锦怕各人口味不同,所以准备了三种汤供大家选择,一种叫琼浆玉液,是把核桃仁和芝麻碾碎成汁加上西米,再加上些牛奶和豆浆一起煮的,可以补肝肾、润五肺、益气血的,还有一种是首乌鸽蛋汤,是用何首乌和熟地煎汁儿再加上鸽蛋和草菇一起炖的,可以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再有一种,叫做小福寿全,是用鲍鱼、辽参、花胶、瑶柱、鸡子、鱼翅,冬菇等一起炖的,原来的那个福寿全,用料繁多,做起来太麻烦,这个小福寿全,只取了其中重要的主料,又都是大补之物,煲出来也滋味万千的,而且还有补五脏、壮腰力、有益气开胃、滋阴益精、清热明目的功效,因为是膳前喝,云锦怕它味道太过浓郁,加了些冬笋进去。”

这时下人们小心翼翼的端着三个大砂锅进来了,放在了一边的条案之上,云锦上前将盖子一一打开来,浓郁的香气伴随着热气飘散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