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武生-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想今日,在朝会时上报消息,还追到了宫城之外,这实在让尚让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也深知部下谨慎的个性,要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页不会做出这样出格的举动。

想到这里,尚让先是向黄巢请罪,随后上报,必然是有要事。

黄巢一听,那就叫进来吧。

不多时,尚让麾下的传令官被带入大殿。

黄巢见过此人,他名叫王播,本是尚君长在盐帮锐金堂的一名下属,自从王仙芝起兵之后,就一直追随尚君长,后来尚君长身死,他就在尚让麾下做了传令官,同时还兼官着尚让麾下的中军,算得上尚家兄弟嫡系中的嫡系。

王播一进大殿,行礼之后,抬眼看向尚让,就要凑近回禀,却被尚让所阻,让他直接禀报就是。

王播也不再多言,直接把所知的消息说了出来。

这个消息一出,太极殿上顿时一片哗然。

大唐勤王各军,比想象中的动作,还要快!

郑畋在凤翔整顿凤翔军,不日就要开拔,自然不必多说。

更关键的是,郑畋以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的名义传檄天下,共同讨贼。

根据王播的情报,其他的唐军将领,得到檄文之后,纷纷景从,蠢蠢欲动。

义武节度使王处存,听闻长安失守,顿时痛哭流涕,也不等诏令,直接开始整顿义武军,等到郑畋之事疯传天下,更是直接起兵,如今已然快到长安城了。

宥州刺史拓跋思恭,汇同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同盟保唐、讨伐黄巢,如今正在鄜州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出击。

奉天镇使齐克俭,派人前往凤翔,与郑畋约定,一旦凤翔军出兵,奉天军也会同时出击。

……

一时之间,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大唐的忠臣良将,仿佛在一夜之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那真是个个赤胆忠心,恨不得即日克复长安、擒杀黄巢。

这让黄巢等人很是郁闷,他们于乾符元年和王仙芝一同起兵,折腾到现在,已然五六年的时间了,也没见大唐军将有多少忠于国事,倒是前有宋威,后有高骈,让黄巢对大唐的领军将领的认识,全停留在拥兵自重上面,还真没见多少敢于死节之人,说实话,以黄巢等人的立场来看,大唐天下兵马给他们造成的麻烦,还不如一个杨凤楼呢。

结果,到了现在,一个郑畋传檄,搞得黄巢有种千夫所指的感觉。

王播最后报告的消息,也是最让黄巢等人心痛的。

王重荣,也反了。

王重荣原是大唐的河中节度留后,在黄巢攻克潼关的时候,就已经投黄,可以算是大唐地方藩镇中向黄巢投诚最早的一方诸侯。

在得到王重荣的投诚之后,黄巢喜形于色,相对于金吾大将军张直方投诚,只能带来象征性意义不同,王重荣不但给后来人树立榜样,还给黄巢送上了一项大礼——

盐!

更确切地说,是盐利。

提到盐利,就不能不说河中方镇在大唐所有方镇中的特殊性。

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大唐最重要的两处盐池,解县和安邑,就地处河中方镇。

这两处盐池,不但为长安和洛阳提供食盐,还未大唐财政提供盐利。

有唐一朝,解县和安邑两处盐池,每年向大唐提供盐水一百万贯,高峰时能够达到一百五十万贯,而大唐一年的整体财政收入,才仅仅是一千三百万贯!

也就是说,仅仅这两处盐池,就为大唐解决了将近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王重荣率领河中方镇投黄,怎么不令黄巢欣喜若狂?

而且,无论是黄巢兄弟八人,还是盐帮出身的江湖好手,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那边是私盐贩子。

要说他们如何经营天下,他们可能不知道。

但是要问他们盐利如何,那简直是烙印在灵魂之中的事情,从来不敢有一刻或忘!

但是成也是盐,败也是盐。

正是由于黄巢等人对盐利知之甚深,也加速了他们对王重荣的掠夺。

在王播的报告中,王重荣正是受不得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压,这才反叛,甚至拿出盐利大肆封赏军卒,准备到长安和黄巢拼个你死我活。

其实,刚才尚让分析长安局势的时候,有一点没有说对,黄巢之所以能够在长安养兵,根本不是依靠富户家中的钱粮,而是依靠河中的两座盐池,这才是他最大的底气所在。

现在,王重荣一反,等于切断了黄巢最大的经济来源。

黄巢枯坐大殿之上,一时之间,竟然沉默了起来。

第466章黄家两兄弟

如果说尚让众将分析局势的时候,黄巢还被“天子”的虚名蒙蔽的双眼,心中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奢望,那么,等到王播来报,大唐兵马眼看就要云集,尤其是王重荣反叛,直接给黄巢敲醒了警钟。

外有大军云集,内无粮饷来源,彻底地苦守孤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能清新,黄巢也不可能荼毒天下多年,把大唐江山闹了一个地覆天翻。

不过,座下的龙椅,眼前的太极殿,远处的宫城,这美轮美奂,又象征着无上权势的一切,难道就这么放弃么?

黄巢不由得一声叹息,说不出的落寞。

听到这一声叹息,大殿中众人都是和黄巢走南闯北多年的心腹,怎么又听不出黄巢心中的纠结?

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最终,把目光都投在了黄从业的身上,现在只有他说话最为合适。

黄从业果然不负众望,上前一步,轻轻一咳,随机用最平缓最深情的语气说道:

“二哥,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啊……

我等自广西渡江而来,一直认为,拿下了东西两都,擒拿大唐天子,便足以击溃大唐的所有反抗势力,尤其那些分镇天下的节度使,必然会佣兵自重,只要他们不联合到一起,我等作用东西两都,就可以徐徐图之,各个击破,最终谋夺了这大唐的天下……

只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恐怕是有点简单了……

说实话,小弟也没有想到大唐天子竟然如此无耻,只不过在我等大军兵进灞桥的时候,就果断西逃,到最后,也没能抓到他。

另外,这关中乃是大唐龙兴之地,二百余年经营之下,关中军民都对大唐忠心耿耿,这才有了郑畋等人出兵勤王的事情。

如此看来,我等当初攻陷洛阳之后,就应当停下脚步,经营中原,而不是进击潼关、谋夺长安,这关中,嘿,对咱们来说,就是一个烂泥潭,深陷其中,足以败坏局势,如果当时经营中原、稳扎稳打的话,至少也能和大唐平分天下,而且将潼关堵住的话,说不定还能逼得大唐困守关中,到了那时,才是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

不过,现在也不晚,咱们撤离长安,重回洛阳,照样能够逼得大唐苟延残喘……”

黄从业说完,黄雀点了点头,却依旧不置可否。

黄从业抿了抿嘴唇,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其他人却在心中暗自叫苦,这黄家老三,果然和传闻中的一样,除了带兵,还真是什么都不懂,现在的局势这么明显,离开长安已然是最好的选择,恐怕黄巢的心里也清楚得很,他之所以还没有放话,只不过是面子上不好看而已,需要一个台阶,黄老三,你倒好,大家让你出言劝慰,你却对以前的战略大家鞭笞,黄巢能答应么?他要是答应了,岂不就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大齐天子的面子还要不要了?你黄老三这是劝慰还是捣乱呢?

众人心中着急,却也无可奈何,即便黄从业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众人却也没有别的选择,毕竟在他是黄巢的三弟,在这种事情上,只有拥有血缘关系的黄家兄弟才能开口,其他人如果说话的话,很容易被黄巢误解,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

果然,黄从业的话,根本没有得到黄巢的回应。

众人没有办法,只得将目光投向了大殿之中另外一位黄家人——黄山寒。

黄山寒是黄氏八兄弟之中的老六,武学天赋最低,现在也不过是一个九品武夫而已,甚至比不上一个黄家军中的小兵。

不过他的才学很好,不同于黄巢屡试不第的尴尬,黄山寒是正经的进士,只不过在守选的过程中,受到黄巢的牵连,也被大唐官方通缉,黄山寒倒也洒脱,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官位,毫无怨言地追随着黄巢。

不过,他为人还是有些恃才傲物,在黄家军中,除了黄家兄弟几人,对谁都没有什么好脸色。

黄家军中的一众将领,也因为他修为低微,不太看得起他。

直白点说,黄山寒虽是黄家八兄弟之一,却也算是黄家军中的一个异类。

不过,黄家军的其他人也都不敢得罪他,因为他受黄巢之令,掌管着军中后勤,无论是武器还是粮秣,甚至军卒的衣食住行,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这就是黄家军的大财神,谁没事和财神对着干?

所以,黄家军的一众将领,都对他又恨又怕。

无论是恨还是怕,疏离感是确实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明知道黄从业可能要坏事,黄家军的一种将领,都首先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毕竟黄从业带兵多年,和这些将领之间的关系,要比黄山寒亲近多了。

不过,黄从业这一次折戟沉沙,众人再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将目光投向了黄山寒。

好在,这位恃才傲物的黄家六爷,在这个时候,没有和大家对着干,略略沉吟之后,对黄巢说道:

“二哥,其实,咱们放弃长安,也不是没有好处……”

“哦,怎么说?”黄巢顿时来了兴趣。

黄山寒微微一笑。

“二哥,克复长安,青史留名,这个诱惑,谁能抗拒?

您别看关中兵马蠢蠢欲动,他们真的忠心于唐室么?

我看不是,他们如果真的忠心,也就不会以节度使之名暗行诸侯之实了,他们气势汹汹的前来长安,还不是求一个名声?

如果是这样的话,您说,咱们主动放弃长安,只留下一座空城的话,那么,那些节度使,还会等着大军云集的时候,再兵进长安城么?”

他这么一说,黄巢顿时眼睛一亮,就连黄从业都开窍了,语带兴奋地说道:

“他们肯定日夜兼程,就是要抢一个克服长安的名头!

哈哈……不过,第一进入长安城的名额,终归只有一个,谁能抢到,还真不好说,就算有人抢到了,其他人心中也会不痛快,说不定,他们之间就会兵戎相见!”

黄山寒不由得点头。

“三个说得好,您刚才也说了,关中也就是一个烂泥塘而已,既然如此,咱们干脆离开,让他们在这烂泥塘中折腾去吧!然后咱们大齐兵马,无论是经营中原,还是转战天下,不都是咱们自己说了算了么?”

黄巢一听,不由得连连点头,随后说道:

“不错,就是这样!

不过,咱们下一步,具体应当如何……?”

第467章大齐立国之后的第一战

下一步,该如何?

黄巢说出这么一句话,终于让大殿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他终于意识到困守长安不是办法,准备带着大齐军队离开了。

能够劝说黄巢放弃长安的宫城,这对大殿之中的将领们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成功。

至于下一步,当如何,谁也不敢擅自出言,毕竟下一步的行动,涉及到大齐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谨慎,几乎所有人都在脑海中分析眼前的局势,不想还则罢了,这一想,众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王播带来的消息,点出了唐军近期最新态势,仔细一想,竟然是大唐兵马将长安隐隐包围,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撤退,实在是艰难。

就在这时,很长时间没有开口的尚让,竟然直接躬身为礼,对着黄巢说道:

“微臣愿意率领人马前往凤翔,拼死覆灭凤翔军、擒杀郑畋!”

黄巢一听,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刚开始议事的时候,问谁愿意出战,谁都不去,点到尚让的名字,他竟然还大谈了一通长安不可守。

现在,好,长安不守了,黄巢自己都准备带着人马离开长安成了,尚让这又跳出来说愿意出击凤翔。

这啥意思?

寒碜人玩?

黄巢一念至此,有些不太高兴,脸色便阴沉了起来。

倒是黄山寒听了,不由得眼睛一亮,抢在黄巢骂街之前,抢先问道:

“尚将军,能不能说说具体的理由?”

尚让看着黄巢脸色阴沉,也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感激地看了黄山寒一眼,这才说道:

“原因有三!

首先,那郑畋不过是以书生,麾下凤翔军刚刚经过整备,不过几千余人,最多不超过万人,只要我大齐重兵出击,足以一战而胜。

第二,在大唐天子的诏令之中,将克复长安的重任交给了他,虽然大家都明知道他所能调动的,不过自己麾下的凤翔军,不过日后所有云集长安的人马,在名义上,都要听从郑畋的指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克复长安城,首功自然不必多说,但是统筹全局的功劳,肯定要落在他的身上。

如果我大齐先一步将之击杀,大唐兵马,便会在各自节度使的率领下各自为政,到时候,没有一个统领全局之人的指导,这些节度使的目光,全部会被长安城所吸引,起码能为大齐争取到一定的时间,到时候我大齐何去何从,总归有个喘息的空闲。

第三,现在的局势很是明白,大唐军队在大唐天子的诏令之下,已然准备开赴长安城,一旦他们合围,我们大齐困守长安就危险了,如今,正是个个击破之时!而这些来援的唐军之中,又以郑畋的凤翔军最弱,自然是要先那他开刀!”

尚让说完,黄巢不由得点头,看来他并没有其他的考虑,却全然是为了大齐打算。

黄巢仔细想了一想,出击郑畋,倒也是不错,击溃了凤翔军之后,向西南方向的大门就算彻底打开了,无论日后大齐兵马能不能再击溃唐军,终归是在长安城外的包围圈中打开了一个缺口,这样的话,对大齐军队来说,在战略上很是主动。

况且,郑畋的身份很好,如果能够一战而定凤翔军,甚至直接擒杀郑畋,也能对大唐的其他兵马做出一种威慑,逼得他们不敢快速云集长安,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给大齐撤离长安,又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一念至此,黄巢将目光投向大殿之中的其他人。

黄山寒对他点头示意。

黄从业更是直接说道:

“二哥,小弟愿意率领黄家军的精锐人马,和尚将军一起屠灭凤翔军!”

黄巢闻言,哈哈大笑。

“好,有志气!

就令你二人率领五万人马,出击凤翔!

这一战,乃是我大齐立国之后的第一战,你二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务必打出我大齐的威风来!”

“微臣领命!”

“末将得令!”

这一场朝会,到这里,就算是完了,众人纷纷退出大殿,各自去准备。

而谁也没有注意到,那个前来报信的小宦官,一直隐藏在大殿的阴影之中,将后半截朝会上的一切都看在了眼底。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大殿之中,小宦官的嘴角轻轻扯起一丝微笑,随即又隐去。

他悄无声息地出了大殿,直奔宫城的后面,那是是御膳房所在,负责宫中所有人的吃喝,分出了好几个厨房,当然最重要的,自然是负责黄巢饮食的所在。

早在黄巢入主宫城之时,就有大齐的兵将前来接管了这里,每一道做给黄巢的饭食,都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完成,甚至每一道菜,都要通过几道检测的程序,其中第一道,就是负责这道菜的御厨亲自品尝。

小宦官的目的地却不是这里,而是旁边负责宫中宦官宫娥吃食的大厨房。

这里的管理,自然没有黄巢御用厨房那么严格,不过也严禁无关人等出入。

小宦官来到大厨房的后面,在后门处学了两声蛐蛐的叫声,就开始默默计数。

按照约定,如果数到三百还没有人出现的话,他就必须要离开。

好在,今天的情况还不错,他数到二百三十一的时候,负责大厨房的管事走了出来,一见是他,微微一惊,随即沉默。

小宦官也不多言,直接将准备好的条子递给他,然后就转身离去。

在整个过程中,两人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大厨房管事收到条子,看也不看,转身绕过大厨房,来到泔水车旁边,将纸条塞进大车的暗格之中。

就这样,小宦官的情报,随着宫中的泔水车,离开了宫城,在倾倒的地点,再一次被转手,随即送到一位富商的手中。

富商不敢怠慢,连忙安排家人,去请几个相交好友,今天晚上红袖楼去喝酒,必须要求头牌作陪,不但是她,她身边的贴身丫鬟,也不能放过……

一道手续接一道手续,小宦官的情报,在多人转手之中,终于被送到了杨凤楼的手上。

第468章孤证不立

“黄巢这是要跑啊”

杨凤楼拿着散发着各种异味的情报,良久之中,就喃喃自语了这么一句。

旁边的顾阳羽倒是很轻松,看着杨凤楼紧皱的双眉,很是随意地问了一句。

“情报可靠么?”

杨凤楼点点头。

“应该可靠,有些事情,不方便告诉你,不过,可以明确告诉你的事,在宫中,有另外的一套独立系统,和左右龙武军都没有关系,归宦官统领,算得上天子身边最亲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