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之前,怎么要要杀几个叛军让自己出口气!
但是,孙达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见叛军顿时吓了一大跳,这里那是什么名震天下的黄家军,分明是一群被裹挟的流民而已,看着他们的衣着武器,甚至还不如自己这个江陵城中的乞丐!
就在孙达不明所以的时候,他被俘了。
抓住他的人,就是他现在的队正,孙达一打听,他也是个苦命人,要不是在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也不会和黄巢的叛军搅合在一起。
孙达听了,不过犹豫了片刻,就加入了黄巢的叛军。
不单单是他,就是孙达现在这一队五十人中,最少有一半人都和他的情况一样,而另一半人,也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大部分都是在乱军过境的时候,被乱军抓了,失去了妻儿老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这才狠狠心一咬牙,跟着黄巢一起转战天下。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一口饱饭?
能吃饱,谁造反?
所以,就孙达来说,谁占据了长安城,谁又登基成为大齐天子,跟他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能管上他一口饱饭,谁愿意做天下谁就去做,小老百姓而已,除了能管的住自己,又管得了谁?
可惜的是,在现在这年月,小老百姓也不好过啊,即便投了黄巢的叛军,占据了长安城,吃饭也受限制,真不知道这天下之大,何处能够安居?
孙达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眼神突然一凝,远处,有灯火连续闪烁三次。
这是怎么回事!?
孙达顿时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不过,还没等他有所行动,肩膀突然被人一拍。
第488章谈论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
孙达顿时一惊,转头一看,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身后之人,那是他的队正,翟头。
“你小子,没偷懒吧?”
“翟头,哪能呢?您也不看看这城墙上有多冷,我就算是想睡觉,也没个地方啊,这要是受了寒,可就麻烦了……”
翟头点点头,站在原地四处张望,看了看孙达负责值守的这段城墙,嘴里还问着:
“怎么样?今天晚上有什么异常没有?“
孙达想了想,虽然不确定,却也出于谨慎,将刚才灯光闪烁的事情说了。
翟头听了,眼中顿时精光一闪,深深地看了孙达一眼,这才开口。
不过他没有提及灯光之事,倒是问起了孙达的情况。
“我记得,你是乾符四年才加入大齐军的?”
孙达闻言一愣,随机一笑。
“那个时候,还不叫大齐,叫黄家军……嘿,什么黄家军啊,那是天子兄弟八人的亲军,咱们这样的,也就是个流民,随着黄家军一路奔忙,逢战先行,撤退断后,那命给人家黄家军挡灾……乾符四年,乾符四年,能活到现在,真是运气啊……”
孙达这么一说,顿时也勾起了队正的种种回忆,不由得一声长叹,恨恨地说了一句。
“咱们都是后娘养的!”
孙达闻言苦笑,不过他看着队正一脸不快,反而开口安慰他,道:“谁说不是呢?不过现在好了,他黄家军终究人数有限,再加上在龙尾原损失不少,天子也不得不借重咱们了,队正,你想想,咱们现在已然被委以重任看守城门,这就说明天子黄巢还是需要咱们的,只要大家都好好做下去,未来也不是不可期啊……”
队正闻言一愣,他断然没有想到孙达竟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不由得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一拍孙达的肩膀,嘿嘿一笑。
“嘿嘿……老孙,行啊,知道得不少啊……
不过,未来?你想多了,咱们这些人,哪里有什么未来?
你知道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长安西城!?
咱们大齐占据长安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在这长安西城门发生了多少事,你知道么?
黄武将军,就死在了这里。
黄雀将军,就死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咸通酒楼。
前不久,黄邺将军也死在了这里。
据说黄武将军身死的时候,这长安西城门,失守了足足两个时辰,要不是杨凤楼无意于此,还不知道我大齐要死多少人才能将他从杨风楼手里抢回来呢……
你不知道么?
现在大齐军中都有传闻,说这西门乃是属金,主刑罚肃杀,根本就不是什么安全的所在,嘿嘿,多少人被派了任务都摇头,也就是咱们在大齐没有根基,这才被派过来驻守西门……”
说着队正竟然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说道:
“军中还有传闻,那杨凤楼偏好西门,下一次出手,必定还是这里!”
孙达心中一叹。
他本是江陵府人,乾符三年受惠于杨凤楼,要是真说起来,没有杨凤楼的话,恐怕他的命早就没了,按照道理说,应当对杨凤楼感恩戴德才对,可是,现在自己身在大齐,又如何去感念一个大唐的将军?
事实上,自从孙达进入黄家军之后,从来都没有提起过杨凤楼对他的恩情,一方面是怕给自己招惹麻烦,另一方面,孙达也觉得,自己被杨凤楼救了性命,却投靠了黄巢,实在有些别扭,甚至有些是非不分,所以,他根本不想提起,就连乃是江陵人这件事,都很少有人知道。
一想起杨凤楼,孙达不由得暗中又是一叹,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位昔日的救命恩人。
突然,他陡然一惊。
他对杨凤楼很是了解,只要他出手,便是石破天惊!
如果他下一次的目标,还是长安西门的话,那么,这里不就危险了?
还有,刚才连续闪烁三次的灯光,到底是什么?
就在孙达意识到危险,刚要说什么的时候,只听得身边队正翟头突然幽幽一叹。
“算算时间,过了子时,可就是惊蛰了……”
还没等孙达反应过来,他只觉得心口一阵剧痛,刚想叫喊,声音却被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捂住。
翟头!
孙达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只见队正翟头靠了过来,满脸惋惜地说道:
“老孙,我本不想杀你,你也是苦命人出身,被这世道祸害得不轻,投了黄巢之后,虽然也曾为非作歹,不过却也是被逼无奈,我本想打晕了你了事……
可你千不该万不该跟我谈什么未来?
未来可期?
看来你是一心要跟着黄巢叛军走了,没办法,这就不能放过你了……”
他后面的话,孙达已然听不太清楚了,他的意识开始涣散,却还在心中感叹。
早就听说,右龙武军在黄家军中安排了不少的暗探,原本以为是个笑话,却没想到这是真的,队正翟头,从乾符二年就跟着黄巢转战天下,竟然也是右龙武军中一员,真不知道大齐五万人马之中,到底还有多少杨凤楼的人马?
孙达感觉眼皮越来越沉,身上的力气,全在心口,与鲜血一起喷涌而出。
这就要死了么?
我刚才那番话,不是那个意思啊……
也好。
命,是人家杨凤楼救下来的。
结果,又被右龙武军收了回去。
一报还一报。
就当把这条命换给杨凤楼了!
孙达慢慢倒下,双眼无力地遥望星空。
心中最后一个念头却是,这狗…日…的世道啊……
队正翟头把孙达的尸体,靠着城墙垛口放下,摆了摆姿势,仿佛偷懒的卫兵,抱着大枪睡倒在城墙上一样,这才起身,满意地点了点头。
有人上了城墙,来到翟头身边,毫无感情地看了孙达的尸身一眼,这才低声对翟头说道:
“快点,已经耽误了太长的时间了……
发信号,让城外的人准备……”
翟头闻言,也不怠慢,从怀中掏出火镰,连打三下,细碎的火星,在黑暗的长安城墙之上,很是显然。
再回头,阴影中已经不知道站出来多少人。
翟头一见,胸中豪气顿发,尽量压低声音,却带着激动的颤抖。
“杨将军有令,惊蛰行动,开始!”
第489章雷霆震长安
惊蛰有雷,地龙翻身。
中和元年的这颗雷,就当先炸响在长安城中。
长安西门守军反正,说不清的大齐军卒,在右龙武军潜伏在黄家军中的成员的煽动和率领下,击杀了心向黄巢的死硬分子,打开长安城西门。
早就埋伏在长安城外的唐军,蜂拥而入!
这一刻,潜伏在长安城中的三千右龙武军全员出动,袭杀大齐军中指挥官,火烧永和坊,更多多人如同镇守西门的队正翟头一样,策反大齐军卒,啸聚军营!
一声声喊杀惨叫,在长安城四面而起,过了子时,会同在一起,形成一道震人心魄的雷霆,响彻在长安城上空。
而最大一股右龙武军,在杨凤楼的率领下,带着入城的唐军,直扑大唐宫城,要直捣黄龙!
黄巢要被惊醒,发现整个长安变得危险异常,数不清的唐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祸乱了几乎大齐军卒的驻地,最可怕的是,还有数不清的右龙武军控制了长安的街道,即便没有完全封锁,也让其危险重重,编制在五十人一下的齐军,根本不敢在街道上行动,要不然,就会招来灭顶之外,这样一来,散落在长安城中的五万大齐队伍,竟然陷入了各自未战的窘态,内有右龙武军举义,外有唐军强攻,被各个击破,也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以黄巢大齐天子的身份,竟然令不能出宫城!
黄巢一看,知道大势已去!
在这一刻,黄巢自私至极的枭雄性子显露无疑,他甚至来不及通知长安城中各处的守军,也来不及知会盐帮暗自支援的江湖好手,竟然在第一时间,率领着黄家军仅剩的千余名嫡系逃出了宫城,就要趁着唐军还没有来得及封锁长安之时,突围而走!
却没有想到,刚刚出了长安宫城,左右两边就是杀声四起。
右龙武军!
原来,杨风楼早就猜到了黄巢薄情寡义的行动,知道一旦事不可为,对于黄巢来说,什么大齐天子,什么大齐军卒,都是扯淡,唯有他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杨凤楼早就在他逃离的路上安排好了埋伏,依旧是右龙武军,依旧是站立道路两旁的坊墙之上,依旧是羽箭如雨!
杨凤楼给这些右龙武军的任务,不用他们正面阻击黄巢,只要他们侧面进攻,不求击杀黄巢,只求不断削弱他身边的守卫力量即可。
为此,杨凤楼还特意交代,放开街道正面,只在坊墙上用羽箭攻击。
在杨凤楼的谋划中,黄巢为了逃命,必然不愿和右龙武军一决生死,他肯定会不急伤亡地冲出包围,这样一来,就给了右龙武军可乘之机,绝对能够在黄巢身边嫡系身上,狠狠咬下一口肉来。
果然,黄巢骤然遇袭,自然大惊失色,等到发现狙击全是来自街道两侧,顿时下令,冲!不计伤亡,冲出去!
他身边的黄家军嫡系,都是和他转战天下五年以上的心腹,对他的命令言听计从,虽然明知道这样会损失惨重,却也义无反顾地执行。
短短三里路,死伤五百六!
黄巢心头滴血,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带着残兵败将冲到了长安北门。
此时长安北门倒是还掌握在黄巢的手中。
自从尚让兵败龙尾原,黄巢就精心为自己营造了一条后路,这条后路,就是长安北门,这里距离长安宫城最近,一旦发生变故,乃是黄巢逃离长安的最短路线,所以,黄巢即便损失了大半黄家军的精锐之后,还是咬着牙分出了一支人马到这里驻守,统领他们的,就是黄巢自己的亲外甥,姓林名言。
黄巢的兵马一到,林言立刻迎了上来,几句话之后,就打开了长安北门,放黄巢出城。
“舅舅,您先走,林言在此抵挡一阵!“
黄巢一听,感动得差点流出眼泪,关键的时候,还得是自家人,可恨自己兄弟八人,竟然被杨凤楼击杀了七个,要不然的话,又怎么会落入这种无人可用的境地?
黄巢感概过后,还是一摇头。
“此处狙击,终归没用了,林言,你的忠心,舅舅知道,不过,你还是率领你本部人马和我一起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这一次我黄巢不死,这一份血海深仇,必定要报却的一天!”
林言还要说什么,却又小校前来报告。
唐军已破宫城,遍寻不到黄巢,杨凤楼已然率领大队人马追击而来,路上又有右龙武军从旁协助,马上就到!
林言一听,也不敢多说了。
黄巢惨笑一声,命令林言将麾下军卒和自己率领的黄家军混合到一起,统一由林言指挥,然后惶惶然逃出了长安城!
十万大军入城,两千败兵出逃!
黄巢占据长安城不过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不但折损了绝大多数的人马,还失去了众多的兄弟,可谓大败亏输!
如果仅仅是这样,黄巢也没有什么,这些年转战天下,也曾遭遇过多次惨败,那一次之后,不过短短时间就能东山再起,说实话,即便黄巢心中不爽,却也算是习惯了。
不过,这一次,却是不一样了。
因为,在他逃往的身后,有一股人马紧紧追随而来。
领兵之人,正是杨凤楼!
黄巢心中明白,如果是杨凤楼亲自带队的话,就算追到海角天涯,他也断然不会放弃!
这一场追与逃之间,杨凤楼和他之间,必定是以一人身死而作为最后的结果!
有心反身冲杀,理智却告诉他,那是取死之道!
自己身边黄家军嫡系,即便有了林言麾下人马的补充,如今也不过千余人,而且深夜逃往,正是惶惶不可终日之时。
反观杨凤楼,夹带光复长安的威势,率领人马足有万余,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这个时候反身冲杀,恐怕连杨凤楼的脸都见不到,就得被唐军撕碎了!
为今之计,只能继续逃往,用空间和时间来消磨追兵的体力和士气,只有等到时机合适,才是反身一战的时候!
就这样,黄巢逃窜,杨凤楼追杀,一追一逃,就逃进了终南山中!
第490章属下听令!
终南山中有一个山谷,据采药人故老相传,在以前的时候,那里虎狼成群,所以,采药人都称呼那里为虎狼谷。
如今,黄巢就停在了这里。
虎狼到时没见到,草木葱郁倒是真的,如果登山远望或者据谷而居,倒也有一股天然的野味。
只不过,这些类似桃花源一般的静谧,也平复不了黄巢等人心中的惶然。
他们,终究是跑不动了。
自从惊蛰夜逃离长安,黄巢等人就在杨凤楼不死不休的追击中仓皇逃窜,整整三天时间,只吃过一顿饭,这还是黄巢一看实在不行,命令林言率领三百黄家军拼死狙击的结果,为了吃上这一顿干粮,三百黄家军身首异处,就连林言也险死还生,要不是亲卫拼死保护,恐怕黄巢这位外甥也要为大齐捐躯了。
即便这样,三天的时间,消耗掉了黄巢等人心中最后的一点希望,很多人跑着跑着就一头栽倒在路边,再也没有起来过,更有很多黄家军的精锐,受不得这种窝囊的死法,暴喝一声转身迎敌,却毫无例外地被斩杀在唐军阵前,他们甚至连延缓一下唐军追击的速度都做不到。
黄巢明白,麾下的人马,已然到了油枯灯尽的地步,如果继续逃亡的话,说不定会全员死在逃亡的路上。
所以,即便心中万分不愿,黄巢也不得不下令在虎狼谷休整,只待唐军追到,就一决生死。
是生是死,就要看命了!
半晌之后,唐军涌入虎狼谷。
为首之人,正是杨凤楼。
这一对仇人,终于再次见面。
黄巢曾经围攻杨烈,最终导致杨烈被江湖宵小所乘。
杨凤楼曾经击杀了黄巢的所有兄弟,更是一手覆灭了黄巢的大齐。
两个人之间的恩怨,可谓三江四海之水也难以洗刷!
仇人见面,自然分外眼红!
黄巢已然长身而起。
“杨凤楼,黄某等这一天,已然等了好久,你右龙武军杨猴子,依仗着一颗七窍玲珑心,处处暗下黑手,哼,什么将军,每日中蝇营狗苟只会暗中伤人,就你这样的,竟然被被大唐任命为将军,你除了暗中伤人和仗势欺人之外,又有何能耐!?”
杨凤楼一听,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哑然失笑。
“黄巢,你不用言语相激,杨某此来,就是要亲手为我爹报仇,用不着我身后的唐军,也不会暗中伤你,你就算穷途末路,也请为江湖人留一点面子吧,何必如此绞尽脑汁!?”
说完之后,杨凤楼正色高呼。
“唐军听令,右龙武军听令。
我与黄巢生死相搏,乃是国仇家怨,任何人不得插手!”
杨凤楼一语道破了黄巢心中的想法,更是直接言明不让别人插手与黄巢的争斗,正大光明得一塌糊涂。
尤其是杨凤楼身后的唐军,听到命令之后齐声应诺,更是让黄巢此举显得有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
黄巢轻咳一声,刚要说话,却诡异地听到,背后也传来了一个应诺。
“是,属下听令!”
黄巢顿时大惊失色。
紧忙转身一看,只见身后黄家军中,竟然有人出列,对着远处的杨凤楼深深插手为礼,随即离开黄家军的队伍,站到了一边。
他这一动,竟然带起了一阵应诺的狂潮,一声声应诺,如同惊雷一般,炸得黄巢肝胆欲裂。
黄巢不由得觉得一阵阵嘴角发苦。
虎狼谷中的黄家军,都是追随他至少五年以上的嫡系,转战天下不说,占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