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7章孟婆汤
姜亿康缓缓睁开眼睛,只是眼前一片黑暗,好似无穷无尽,永无尽头。黑暗之中,充满了无尽的死气。
这种黑暗,曾是姜亿康所熟悉的,这种死气,曾是姜亿康最喜爱的。
只是现在,身处于无尽的黑暗和死气之中,姜亿康却只感到彷徨和无助。
“我不能呆在这儿,我要回去,苏玲和陈圆圆需要我!第一个念头闪电般进入到姜亿康的脑中,姜亿康心神一震,急忙快步向前走去。
只是四周尽是黑暗,实在不知道到底该往哪里去。姜亿康凭着感觉,找准了一个方向,坚持着走了下去。
在黑暗中行走,是极其痛苦的,因为无论怎么走,眼前一直就晃黑暗,不知自己走了多远,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在走。因为,无论怎么走,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我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去!”姜亿康咬着牙,心中不断地升起这一股执念。
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眼前一直是无尽的黑暗。黑暗让姜亿康渐渐磨去了锐气,行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这里难道就是轮回?出口到底在哪儿?”
“我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去!”
姜亿康咬了咬牙,继续向前走去,只是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有些疲惫。这是千来年,从未有过的感觉。
姜亿康继续向前走着,感觉到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慢,脑袋中的东西也越来越少,意识也要失去了一样。
“坚持,我不能失去意识,六耳、红孩儿,他们一定会有危险。”
“我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去!”
姜亿康慢慢向前走着,却感觉到自己越来越虚弱,虚弱到全身没有了一丝力气,虚弱到了只要一躺下,就是一直长睡不起;虚弱到了脑袋已经无法思考;虚弱到了时时想不起自己是谁。
“我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去!”心中的执念,支撑着姜亿康不断地走下去。
姜亿康就一直走着,一直走着,也不知自己走了多远,也不知自己走向何方,知道是,就是周围那无尽的黑暗。
慢慢地,力气渐渐远离身体,意识也像要脱体而去,如果再这样走下去,用不了多久,姜亿康就会自动消散,化为乌有。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亮起一点微弱的灯光。这点灯光虽弱,但是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却如同一盏明灯,也似一轮朝阳。
已是筋疲力尽的姜亿康,看到这点灯光之后,一下子有了劲头,再次提起了力气,拼命地向这点灯光走去。
那灯光看似很近,但实际上却是极远。姜亿康又走好久,才慢慢走近那灯光。
此时,姜亿康已然看清,发出亮光的,是一盏古老油灯,灯芯徐徐燃烧,发出豆子一般大小的昏暗的光芒。
在这光芒的照耀之下,姜亿康看到了油灯下,坐着一个老妪,弓着背,弯着腰,苍白的头发披了下来,挡住了大半个脸。也只能从乱发的缝隙之中,看到这个老妪褶皱的皮肤。
“你——是——谁?”姜亿康开口问道。
只是这一句话一出口,姜亿康自己也吓了一跳,因为这声音沙哑而苍老,自己竟也十分陌生。
老妪抬起头,披散的头发下露出两只昏黄而幽暗的眼睛,用着同样嘶哑的声音说道“来,喝了这碗汤。”
说着,老妪抬起手,手中端着一个黑泥碗,碗中晃动着不知是什么汤。
但是在潜意识里,姜亿康觉得自己应当去喝这碗汤,至于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只是姜亿康现在的头脑已极为迟钝,根本想不明白任何事情,下意识地走到老妪面前,接过老妪手中的黑碗。碗中装的是一碗清水。
姜亿康顺从的端起碗,张开嘴巴,将碗中的水倒入嘴中。
就在姜亿康刚要碗入到嘴边时,姜亿康感觉到身后人影一晃。姜亿康回头看去,只是灯光昏暗,目力所及也不过数米。数米之内没有任何人,数米之外就是无尽的黑暗。
“喝了吧!”老妪说道。
姜亿康张开嘴,“咕咚”一声响,将水倒入嘴中。黑泥碗立即在姜亿康的手中消失。
见姜亿康喝了汤,老妪像是十分满意,指了指身后,说道“过桥吧。”
“桥?”姜亿康向前一看,这时才看清,老妪的身后是一座独桥,姜亿康不知为什么要让自己上桥,不过,喝了那碗水后,脑袋好像更迟钝了,甚至让他已经忘记了如何思考,听话地慢慢走上了桥。
就在要走到桥中央时,姜亿康有些想明白了,问道“我……为什么要上桥?我好像不属于这里。”
老妪说道“去投胎。”
“投胎?”姜亿康脑袋中好像十分排斥这两个字,但是又说不清为什么。
虽然排斥,但是身体仍然向前走着。
“走吧,已经到了。”老妪又说道。
“到了?”姜亿康心中疑惑,可是突然之间,脚下一空,姜亿康摔了下去。摔下去的方向,是无尽的黑暗。
姜亿康在摔入黑暗之中,抬头向上看去,
就见上方,有一座断桥,桥上坐着一个老妪,老妪身边挂着一盏油灯,散发着昏暗的光芒。
“我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去!”这是姜亿康脑中闪过的最后一丝念头,接着,就被黑暗所包围,而姜亿康也昏昏睡了过去。
与此同时,一个原始的部落之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男婴坠地之后,哭声震天,像是极不情愿来到这世上。
听到这哭声后,部落的首领极为兴奋,连连搓手到“哈哈,我终于当爹啦!”
十八年后,男婴成年了,长得身材高大,强壮无比,但却侍强而不凌弱,是部第一英雄。但是却有一点,男婴竟是十分惧怕黑暗。每天日落之时,都会坐在荒野之上,抬头看着慢慢落下高山的太阳,眼中尽是留恋之色。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原来的男婴已到了中年,他也成为了部落的首领,部落在他的带领下,规模越来越大。
这一天,他仍然坐在荒野上,看着夕阳落下山去。突然,他站了起来,眼睛盯着夕阳,喃喃说道“我真是傻,太阳落到山后,我为何不到山后去找他。”
男子为自己想到了这个好主意而高兴,他跨开大步,猛地向西边的大山跑去。男子很容易翻过了大山,终于看到了太阳,只是,此时的太阳正准备落入另一座山后。
男子再次跨开大步,向更西边的大山赶去,很快爬上了这座大山,却发现太阳仍然在另一座山后。
就这样,男子不断地向西边奔跑,追赶着太阳,可是,无论他怎么追,怎么赶,太阳总是不断地落入山下。
不知跑了多长时间,男子就感觉到自己头晕目眩,口干舌焦,眼前金星乱冒。男子咬着牙,跨过了一座座大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依然没有追上太阳。
男子实在支撑不住,在翻过一座极高的山峰之时,终于倒了下去,慢慢死去,就在男子死去的那一刻,他的眼睛依然盯着将要落入山后的夕阳,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话“我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去!”
就在想到这一句话的时候,男子的眼中闪出了一丝明悟,只是这明悟来得实在是太晚,就在明悟来临之时,男子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男子眼中闪耀着明悟,又带有不甘,身子慢慢倒下,结束了生命。
就在男子倒下之后,山后的林中钻出一条通体雪白、绒毛顺滑、极为可爱的小狐狸,这条小狐狸出了树林,慢慢走到男子身旁,围着男子的尸体慢慢转着圈,当小狐狸走到男子正前方,一下子看到了男子那执著的已经失去了神采的眼睛。
看到这双眼睛,小狐狸心中竟然莫名地一痛,双目不由自主地滚下了两粒泪珠。
小狐狸就是那么盯着这男子的双目,许久许久没有离去。
不知过了多少轮回。
三百年后,商朝古都朝歌。
天子帝乙生有三子,长子微子启、次子微子衍、叁子寿王。三子各有所长,帝乙一直犹豫立谁为太子。
这一日,帝乙游于御园,领文武百官玩赏牡丹,突然帝乙所坐的飞云阁塌了一梁,屋顶眼前要落下,砸向帝乙。寿王冲入飞云阁,托梁换柱,竟以一已之力,顶住了屋顶,帝乙才死里逃生。
帝乙于是立寿王为天子,名叫纣王。纣王天生聪明过人,勇猛过人,当了天子之后,又勤勤恳恳,所以整个商朝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
这一天,纣王在御园之中游玩,忽然见树下立着一只洁白的狐狸,正盯着自己。纣王一下子被狐狸的可爱所吸引,走向了狐狸。
狐狸可能受到了惊吓,一转头,跑入树林之中。纣王连忙跟在了后面,可是狐狸钻入林中后,突然消失了一般,任纣王如何寻找都找不到。
纣王失望之余,准备离开。却突然发现,不远处的一座岩石之上,坐着一个白纱少女。
纣王的脚步声也引起了这少女的注意,这少女一回头,和纣王两人四目相对。
就见这个少女冰清玉洁、国色天香,特别是一双眼睛,充满了纯真的晶莹,一眼之下,纣王竟然被这少女深深地吸引了。
第228章摘星楼
纣王看中了这个少女,而这个少女看见了纣王火辣的目光之后,露出了娇羞之情。
纣王走上前去,一把抓住这少女的皓腕,将少女拉向自己怀中。少女娇哼一声,想要抽回自己的手,但是一个弱小的女子,怎么能敌过纣王的巨力,只一下,就被纣王拉到了怀中。
少女羞得满面绯红,但却没有恼怒,反而半推半就地伏在了纣王宽阔的胸膛之上。
纣王将少女拥入怀中,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感觉,直感觉整个天下都抵不上眼前的这一少女。
纣王低首伏在少女耳边说道“我是纣王,你……你是谁?”男人的气息冲入到少女的耳中,少女脸色更红,绯红之色从脸上一直延伸到雪白的颈部,少女的脸伏得更深,几乎埋在了纣王的胸膛之中,用极低的声音回答道“妲己。”
“妲己,你可愿……可愿入宫为后?”说到这句话时,一向杀伐果断的纣王竟然声音颤抖,微微结巴起来。
“愿意。”妲己用低得几不可微的声音回答道。
“哈哈哈,太好了。”纣王大喜,不由得大笑起来,他一抄胳膊,把妲己抱了起来,原地打起转来。
妲己吓得连忙双臂搂住纣王的脖子,紧紧地盯着纣王,看着纣王兴奋的表情,自己眼中也充满了幸福之情。
从此,商朝就有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名叫妲己的美后。
纣王自从娶了妲己为后之后,日日夜夜与妲己呆在一起,渐渐将国事荒废,而商朝边境,有一个叫周的小国,在道宗的支持下,慢慢壮大了国力,开始侵略商国。
眼见前方战事吃紧,文武大臣们格外着急,多次劝说纣王亲临战场,打退周国。可是纣王根本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天天和妲己呆在一起,不理国事。妲己也规劝纣王不要为了自己荒废了国事,哪知纣王却说道“自从遇了你之后,朕的眼中、心中,只有你一人,再装不下任何琐事。什么天下大事,就让他们随风而去吧。”
听到纣王的回答之后,妲己深受感动,再也没有规劝纣王,两人日日夜夜生活在甜蜜之中。
为了避免群臣的骚扰,纣王下令建筑了一座宫殿,名为摘星楼,并且禁止文武群臣入内。这座摘星楼,成了纣王和妲己的甜蜜的二人世界。两人日日夜夜呆在摘星楼之上,各自的世界之中,只剩下了对方。
不久后,周国势如破竹一般,攻进了商国的数道关卡,攻入了朝歌之内。朝歌之内的文武大臣、士兵全部逃出了朝歌。
依然呆在摘星楼上的纣王和妲己听到了外面的喊杀之声震天,走了出来,来到摘星楼台前,向下看去,就见整个朝歌之内,全是周国的士兵。并且,这些士兵已迅速地向摘星楼涌来。
看着摘星楼下成千上万的周国士兵,妲己一时吓得花颜失色,泪如雨下,她内疚地看着纣王,悔恨道“大王,是妲己害了你。如果没有我,朝歌怎么会被攻破?现在该怎么办?”
哪知,纣王竟然没有一丝的懊恼之情,他微微一笑,将妲己搂在怀中,笑道“妲己,朕一直以为天下就是一切,直到遇见了你,朕才明白,什么才是人生的真谛。什么帝王之位,什么九五之尊,这一切都是虚幻,只有你才是我的所有,只要不失去你,失去了这一切又有何妨。”
见纣王对自己没有一丝的埋怨,反而还在宽慰自己,妲己更加内疚,扑在纣王身上,痛哭不止,说道“可是,楼下那些人穷凶极恶,又怎么会放过陛下?”
纣王将妲己搂得更紧,抚摸着妲己的纤弱后背,说道“爱妃,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是生是死又有何妨,如今我们死了,反而更好,这样我们就能生生世世都在一起了。”
此时,已将摘星楼团团围住的周国的士兵分开一条道路,一个白发白须的道人,跨下骑着一头四不象来到了摘星楼之下。这那道人看了一眼摘星楼上的纣王和妲己,冷冷说道“上面的可是纣王?”
纣王低头看了一眼那道士,冷冷说道“你是谁?”
这名道士回答道“贫道周国三军大元帅姜子牙。”
纣王说道“见了朕为何不跪?”
姜子牙笑道“如今你已失了天下,已是天下的罪人,而非天子,见了你为何要跪?”
纣王冷冷说道“你等穷兵黩武,牺牲了多少无辜之人的生命,才能攻到摘星楼下。而你们以这些无辜之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换来的也不过是天下易主而已。就算是易了主,天下百姓依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些惨死之人,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你们几人的私欲而枉送了性命。如此看来,到底朕是罪人,还是你们罪人?”
纣王一席话,竟说得姜子牙微微一愣,心道人人都说纣王昏庸误国,如今看来,此人聪明之极,竟然说得我根本无法反驳。
不过,姜子牙心念一动,说道“纣王,并非是我等强取了天下,而是你沉迷于女色,罪恶滔天,葬送了大商的天下,如今丧国,我见你不跪,只怨你自己,怨不得别人。”
纣王冷冷回应道“我与妲己乃是两情相悦,这是人间至纯至真之情,你竟说是贪图女色,可见你冷血无情。你身为道宗,也需要修心养性,也许你无相亲相爱的经历,那你可有父母,难道你父母之情也是罪恶滔天?如今你取了天下,难道也要将这亲情、爱情归于罪恶?你不跪朕,只是失了君臣之义,你若将情受归于罪恶,那天下危在旦夕。”
听了纣王的话,姜子牙感觉如果一声闷雷在耳边炸开,脑袋嗡嗡直响,一个从未有过的思想钻入到自己的脑中,这思想的钻入,让姜子牙觉得自己几十年来的经历好像都是错了一般。
姜子牙坐在四不象上,身子晃了许久,脑袋才慢慢恢复了平静,急忙翻身下了四不象,向上施礼道“周国三军大元帅,道宗弟子姜子牙拜见纣王。”
见姜子牙与纣王施了礼,摘星楼下数万士兵一齐见纣王施礼。
礼毕,姜子牙抬头看向纣王,说道“纣王一番话,令子牙茅塞顿开,今后修行之路少了必一些阻碍,可惜子牙到了今天才遇到纣王,如今……”
后面的话,姜子牙没说,但是纣王却明白,姜子牙是为难如何处置自己,纣王微微一笑,说道“人谁无死,如今我已有了人间真爱,也不枉在这世间走一遭了。姜子牙,你若是感谢我刚才的那一番话,就在摘星楼下摆满木柴,烧了摘星楼,朕****而死。”
姜子牙听了,知道再无更好的结果。立即命令士兵取来木柴,堆在摘星楼下。
不一会儿,摘星楼就被木柴堆满。
纣王低头看了看一直伏在自己怀中,花容惨淡的妲己,柔声说道“妲己,这一世我与你虽没有同年同月同日生,可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希望下一世,我们两人仍然能成为夫妻。”
听到纣王的这句话,妲己的脸色更白。
纣王还以为妲己是临死前的恐慌,也没有放在心上,一指姜子牙,说道“点火。”
“遵旨。”姜子牙答应一声,命人将木柴点着。
熊熊大火燃烧起来,瞬间整个摘星楼陷入火海之中。
在大火之中,纣王哈哈大笑,说道“爱妃,我们就下一世再成夫妻吧。”
听到这句话,妲己像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下子大哭起来。
纣王急忙问道“爱妃怎么了?你若是不想死,我就想办法杀出重围。”
妲己哭得更凶,一下子跪在了纣王脚下,说道“陛下,妲己该死,妲己骗你。”
一听这话,面对数万兵士都能够保持淡然的纣王面色变得惨白,急忙问道“难道……难道你不是真心爱我?”
妲己拼命摇着头,说道“我对陛下的情意天地可鉴,绝无半点虚假之处。”
听到这话,纣王脸色轻松下来,他将妲己扶起,说道“既然是真情真意,就算有骗我之处,也不必再说了。”
妲己说道“陛下,我一定要说,要不然我是心中不安的。”说着,也不管纣王同意不同意,妲己飞快地说道“陛下,其实我并不是人类,而是一个狐狸精。那是四百年前,我还是一只小狐狸的时候,见到了纣王的前世。当时陛下执著追赶太阳以至身死,令我深有感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