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吉时医到-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二百三十二章告状

“这是从哪里来的?”乔文景在官场上混了多年关键时刻还知道要收敛心神,一脸诧异地看向葛世通。

葛世通早就料到乔文景会如此,不慌不忙地道:“都是从乔家抬出来的,乔老爷您看看,装东西的箱子上面还刻着你们乔家的大名呢。”

乔文景激愤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瞪着眼睛看葛世通,“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些东西就是我乔家的?”

葛世通笑着看乔文景,“乔大人,我只是将审来的口供和物证送去都察院,至于到底是不是您家的东西,我说了不算,”说着顿了顿,“您说了也不算,”然后拱了拱手,“咱们都要听上面的意思。”

葛世通这时候装起好人了,一副和颜悦色公事公办的样子,与前几天态度大相径庭,乔文景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葛世通让人最恶心的并不是他那阴沉的脸,而是在他假惺惺笑的时候,让人看着脊背发寒,却不能伸手去打那张笑脸。

这次到底是怎么回事,仿佛有人暗地里有意将杨秉正的案子提出来,从王振廷到他面前的这些东西,就是在将他和杨秉正的案子连在一起。

这一次乔文景觉得不再是巧合,也不是件小事。

“府尹大人,”顺天府经历进门禀告,“杨氏来了,认了杨家的物件,还写了文书,要大人您替杨家做主。”

乔文景听到这话急着向前走,却不料撞在桌角上,顿时疼的变了脸,却顾不得这些,“杨氏在哪里,我倒要看看她写了什么文书,这样的刁民就该抓起来重责。看她还敢不敢再胡言乱语。”

“乔大人,”葛世通转头看过去,“这件事就照您说的办?”

乔文景一怔,没明白葛世通的用意。

葛世通笑着将话音一转,“不过要等你什么时候兼了顺天府尹,才能在我这里发号施令。”

乔文景咬紧了牙,“葛世通,你就不怕哪天犯在我手上。”

葛世通甩了甩袖子,走了几步忽然转身用手指向乔文景,“先擦干净你屁股上的屎。再来要挟别人,我好歹也是朝廷命官,顺天府尹。奉命查你的案子,岂容你这般恐吓,你我今日的话就记录在案,随案卷一并呈上去”

乔文景急的跳脚,“你敢。”

葛世通脊背笔挺。沉着脸看乔文景,“朝廷授我官印,掌管京师重地,你看我敢不敢。”

葛世通话音刚落,就有人掀开帘子进门,“葛大人。乔大人,阁老命我来拿王振廷的案卷。”

乔文景眼前一亮,心头的大石顿时被挪开几分。立即看向来人,来人短暂地和乔文景对视一眼,彼此立即心知肚明,乔文景几乎要哆嗦着喊,我的天啊。可算来救我了。



杨茉等了半个时辰才见到葛世通。

葛世通脸色如常,只是神情稍稍低沉。“这案子,冯阁老伸手了,后面会怎么样,就不是我一个人能掌控。”

早晚会有这一天,乔文景是冯阁老的狗,狗出了事就要牵扯后面的主人,冯阁老出手帮忙那是早晚的事。

杨茉起身向葛世通行礼,“这些日子多亏了葛大人帮忙,才算查出这样的结果。”

葛世通也忙站起来,“大小姐千万莫要这样说,我有几斤几两别人不知晓,我心里再清楚不过。”他虽然是主审,但是这案子周成陵一直出面帮忙,就像乔家下人“变卖”的这些杨家财物,那也是周成陵想方设法从乔家带出来的。要是没有这个证据,就算乔家下人一口咬定是受了乔老爷指使去帮衬王振廷害杨大小姐,朝廷也定不下什么罪名。

葛世通说到这里想起常家,看向杨茉,“杨大小姐一定要从常家搬出来,是因为看出了苗头?”

常老夫人做事细致周到,就连常大太太从表面上也看不出对她有什么不好,就是常家的下人说说闲言碎语说她配不上常亦宁,就算是常亦宛不过是暗地里对她存了坏心,常亦宁始终和她保持不近不远的关系,何况常家还没流露出要将她以妻做妾…

若不是重生一次,杨茉还真不会那么快就看透这些,尤其是常老夫人,那是她亲姨祖母,论血缘比舅父还要亲。

葛世通立即觉得是自己问的多了,杨大小姐那么聪明的人,当然会知道谁对她是真正的好,谁是虚情假意,“杨家的事大小姐不要着急,现在这样也未必就是不好,这案子牵扯越多往往越容易判。”

葛世通亲眼看到杨大小姐颌首,并不是勉强地答应而是十分痛快点头,甚至眼睛里还有一丝的希望和笑意,有些话他不好仔细说,但是他确定杨大小姐听明白了。

多聪慧的女子,怪不得妻子说,杨大小姐不光会医术,若是管理内宅也是一把好手。

“大人可知晓高正春?”在顺天府不好说太多冯党的事,杨茉转开话题。

葛世通思量了片刻,立即道:“是那个要告科场舞弊的秀才?”

杨茉看向秋桐,秋桐将盒子递过来,杨茉转交给葛世通,“这是高正春默写下来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侯子安在进贡院前诓骗高正春写下来的。”

葛世通将盒子打开,拿出里面的文章仔细地看起来,果然是本次秋闱的礼记、四书义、经论几道题目。

“高正春因为误了时辰没能进贡院,等到科考结束之后,他才知道侯子安和他一起论的题目就是此次秋闱的试题。”

葛世通看着试卷思量,他也是科举入仕,每年的乡试、会试、殿试题目他都格外关切,知道那些题目之后他也会在心里琢磨,试试自己如今还会不会写出锦绣文章,“我虽然未做过主考却能看出来这是一篇好文章,若是其他几科也是这样的水平,定能取上举人。”

这就是了,为什么侯子安要陷害高正春,难道只是为了少一个对手?若是为了少个对手何必这样麻烦,不但要告诉高正春试题,还要害他不能进贡院。

葛世通道:“历朝历代都有科举舞弊的案子,有找人替考、有买试题,若是这件事果然为真,侯子安八成是拿了高正春的文章应考。”

杨茉点点头,“用有才学的先生提前作答,未免要花费一笔银钱让人守口如瓶,找上高正春这样的人,即使高正春明白受了陷害,却也不能让自己昭雪。”如果不是高氏找来京中,高正春只怕就要饿死在京外的破庙里,哪有可能状告侯子安。

葛世通看着试题直摇头,“没想到他们已经这样明目张胆,侯子安是什么人?我听都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也能拿到题目,更遑论他人。”

葛世通说着站起身来,十分的悲愤,“别人十年寒窗苦,他们就用银钱来买。”

杨茉想到侯家急着贪侯三奶奶嫁妆的事来,八成是要用这些钱来买题目,差点就将侯三奶奶逼死。

只要侯三奶奶死了,程家人就不能上门要嫁妆。

侯子安在京中待考一直都是程家帮忙,现在为了考上举人就做出这样的事。

现在程家人拿回了嫁妆,侯家没有了足够的银钱,就找上了高正春。

一切到这里再清楚不过。

就看接下来要怎么将整件事揭开,还高正春一个公道。



杨茉从顺天府出来径直回到保合堂。

高正春立即迎出来,前堂不好说话,杨茉和高正春一家去后院堂屋里坐下。

杨茉就将去顺天府的事说了,“能不能行,还要看朝廷怎么办。”

高正春眼泪都要流下来,他没想到冤屈还能诉出去,这样想着高正春看向高氏两个人一起跪下来向杨茉磕头,“只要能状告那侯子安,我就算死了值得。”

杨茉忙让魏卯和旁边的婆子将高正春夫妻扶起来。

高正春道:“要不是大小姐,我们一家早就在黄泉路上,我也想了万不能牵连了大小姐和保合堂,我们一家这就搬出去。”

这次科举舞弊定是和冯党有关,高正春是怕告不成生出事端,其实不管有没有高正春这件事,冯党都不会放过杨家,她不会天真的认为只要行医治病独善其身,就能一辈子平安,之前来了一个王振廷,她和姨娘、族妹侥幸逃过一劫,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王振廷,既然她答应了帮高正春将文章送去顺天府,就不怕后面有什么事。

再说高正春一家离开保合堂又能去哪里。

杨茉道:“中哥的病还没好,一时半刻你们也不能离开,保合堂里正好缺人手,高家嫂子又能帮衬。”

高氏听了不知道要怎么感谢杨茉,就呜呜地哭起来,“这可怎么得了,让我们一家如何还这恩情啊。”

杨茉吩咐梅香去拿药箱来给高正春的伤口换药。

高正春伤口上的腐肉已经去了干净,创面也明显有了愈合的现象,虽然已经换了两次蛆虫,看到肥硕的虫向外爬,梅香还是觉得头皮发麻。

————————————————————

第二百三十三章翻案

“伤口已经没有了腐肉,接下来要怎么治?”杨茉问身边的魏卯。

魏卯怔愣了片刻有些犹疑,“应该,应该将蛆虫拿出然后冲洗、缝合。”

杨茉点点头,“蛆虫是去腐,没有了腐肉伤口就会自然愈合,现在只要用常规的外科缝合,重复盐水冲洗,用药粉敷上缝合面。”

高正春听不太懂杨大小姐的话,但是也隐约明白一些,“杨大小姐是说,我不用再放蛆虫了?”

杨茉笑着点头,“不用了。”

高正春的声音一下子变得颤巍巍,“那我的手,也不用切掉吗?”

“不用,”杨茉道,“不用切掉了。”

高正春看向高氏,高氏亲眼看到丈夫眼睛通红,直到最后一刻才敢相信,手就这样保住了。

济子篆正好这时候进门,看到杨茉正在消毒缝合。

“济先生。”杨茉将持针器放回盘子中才看到旁边的济子祝济子篆看着那缝合平整的伤口,“杨大小姐的手法真不像才学了外科缝合。”他从来没见过这样进步神速的学生,缝合看起来容易但是针对不同的伤口却要用不同的打结方式。

杨茉也没想到有一天她会拿起手术刀,而且这样仔细地缝合一个病患,在古代这种情况下,只能做一个全科医生,上学的时候教授说过,最厉害的就是那些苗医、蒙医、藏医他们不但能用草药,还会各种外科手术,用的是自己祖传下来的外科器械,因为医疗条件限制的缘故,他们要内外兼修。

现在她是古代的医生,也要尽量做到这一点。

济子篆道:“那么以后都可以用这样的蛆虫治病了?”

杨茉点头,“不过要看病患能不能接受。再者,还要等朱善的虫子养好。”

保合堂里外伤的病患少,济子篆的药铺却每天要见到不少这样的病患,如果这个方法行的通,不但能救治病患,还能让病患少受痛苦。

济子篆觉得和杨大小姐说话很是精神,杨大小姐说的每一个字他都要听的仔细。

一直到了下午杨茉才坐车回到家中。

陆姨娘迎过来道:“今天这么早。”

“一会儿还要出去,”杨茉拉着陆姨娘走到内室里,“今晚我要出去,姨娘不要担心。会有人送我回来。”

陆姨娘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这是要去哪里?”

杨茉笑着看陆姨娘,秋桐几个带着屋子里的下人退出去。

杨茉道:“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我说这个也是要姨娘安心,”说到这里杨茉刻意顿了顿,好让陆姨娘心里有个准备,“我想给父亲翻案。”

陆姨娘只觉得浑身的血一下子冲到脸上,“你…你怎么…大小姐…这可…怎么得了…这种事…万一做不好要引火烧身啊”

“本来我也想等一等。”杨茉拉紧陆姨娘冰凉的手,“姨娘想想高正春一无所有还想着要状告侯子安,我们就要坐等着别人先动手害我们?”

“父亲的案子不清不楚,对我们杨家永远是个威胁。”再说就算父亲活着,只要他顶着这个死罪的罪名,被人发现了就是死路一条。她不想处于个被动的境地。

陆姨娘想起杨秉正出事时的情形,不禁心中颤抖。

杨茉看着陆姨娘,点点头。“姨娘相信我,我们家最坏的境况已经过去了,日后只会越来越好。”

看着大小姐目光坚定十分有信心的模样,陆姨娘慌跳不停的心才渐渐平复一些。

杨茉道:“姨娘只要安排好,不要让人知晓我出门。”

陆姨娘点点头。“大小姐安心。”内宅上的事,她能帮上忙。

杨茉起身换衣服。找了一件宝蓝色的褙子,看起来素净又稳重,吩咐秋桐梳了一个单螺髻,戴上了长长的幂离。

这时候秋桐进来低声道:“马车来了,在后门等着呢。”

杨茉点点头,拉着陆姨娘走到门口,然后只带了秋桐一个人出去。

门上的婆子已经等在那里,眼看着秋桐将杨茉扶上马车,就将门关好马车开始走起来。

外面跟车的婆子道:“大小姐,您脚下放着两只暖炉,若是还觉得冷,就让身边的姑娘将暖炉里的炭拨一拨。”

杨茉应了一声,婆子才退到一旁。

马车走了很远才停下来,外面传来婆子的声音,“快拿披风过来。”

杨茉下了车,暖暖的披风就递过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下了小雪,地上已经一片银白,秋桐将披风给杨茉穿上,婆子在前面引路将杨茉带进内院。

周成陵站在院子里,见到杨茉走上前。

杨茉道:“我来晚了?”

周成陵肩膀上落了雪,目光看起来很柔和,“刚刚好。”

杨茉松了口气,总不好让所有人都等她。

下人掀开帘子,杨茉跟着周成陵走了进去。

屋子里的户部尚书张尔正先放下手里的茶向门口看过去,虽然蒋平说过是杨大小姐,不到最后看到那抹纤细的身影,他还不能相信。

《天宝杂记》中提过康王妃德才兼备,是康王的贤助,虽然听说康王议事的时候康王妃有时候也在屏风后听一听,可毕竟没有走出那扇屏风。

现在这位爷是将人直接领进门。

张尔正一时有些恍惚,还是和大家一起站起身。

杨茉看了一眼屋子里的人。

董昭神情沉稳,正凝望着她,董昭旁边的葛世通,然后是略有些消瘦的韩季,坐上还有两个她陌生人。

周成陵道:“这是户部尚书张尔正。”

杨茉上前行礼,“张大人。”

张尔正这才回过神来,宣王爷将杨大小姐带进来,是因为屋子里大部分人杨大小姐都认识,董世子和韩季是杨大小姐救活的,葛世通和杨大小姐也不是第一次见。

周成陵和杨茉坐下来。韩季先站起来道:“我的奏折已经递上去一阵子,皇上没有定我的罪名就是对王振廷已经起了疑心,否则也不会命乔文景审王振廷那么长时间。”

张尔正看了看坐在一旁的杨大小姐,他不太适应屋子里有女子在,不过说的是安庆府的案子,主要涉及了杨秉正,也必须要有杨家人在,说不定杨大小姐还能帮上忙,再说宣王这样安排…

张尔正想到这里开口道:“让乔文景审案,也是想要冯党收敛。若是想要惩戒冯党,也早就动手了。”皇上还是忌惮宣王,所以不想削弱冯党的权利。

大家一起看向周成陵。

周成陵道:“今年户部的银子可都收上来了?”

张尔正摇头。“还没,不过还有几个月,冯党来得及做手脚,每年到这个时候,冯党先凑出银子。然后核算支出,至少要留给皇上一年炼丹的银子和宫内的花销,皇上也是等到银子不够时才会问户部。”

现在还没有到银子不够用的时候。

张尔正顿了顿,“若是现在核对,冯党对许多账目就无法自圆其说。”要知道核算全国的税银那是要很多人手不眠不休地算上几个月。

杨茉听着这些话,还没有理清楚。

周成陵看向董昭。“明日一早军饷的奏折就会递上去,皇上卯时会传你入宫。”

董昭奏折里只说没有军饷,并没有提及党派之争。

“今年边疆战事吃紧。皇上一定会问户部有没有银钱补上军饷。”

张尔正道:“这时候就会牵扯户部的账目,现在户部账面上一塌糊涂,我也只能将内阁给我的数字填在上面,皇上知晓,户部的支出现在都要听内阁的。”

杨茉听明白了。没有了银钱皇上就会坐不住,皇上虽然一心要成仙却不是个傻子。钱权失去一样他就是个傀儡,安庆府的赈灾粮也许对皇上的宝座来说无关痛痒,但是整个国库空虚,皇上就要着急。

周成陵道:“虽然皇上不在意安庆府的银钱,却要以此推算整个大周朝的税银,由此就能算出每年冯党蚕食多少银子,所以必然会从手边的安庆府案子入手。”

韩季脸上一喜,眼前忽然有一种透亮的感觉,只要这一步步按照安排的走下去,皇上必然会重查安庆府案。

杨秉正大人的冤屈可雪,安庆府的百姓也就有救了,韩季热血沸腾,想要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走上几圈。

要想让朝廷彻查一件案子就要上下安排妥当。张尔正道:“可惜的是,没有找到朝廷开给杨家的欠条,这样就能将冯党借款的事也一并牵出来,现在是最好的机会,一件案子朝廷不可能审多次。”

杨茉想了想,“不知道有没有在安庆府被抄走。”

“没有,”韩季很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